導航:首頁 > 觀影指南 > 上海電影的發展

上海電影的發展

發布時間:2022-06-14 15:42:22

① 上海國際電影節的發展歷程

上海市人民政府向國務院申請舉辦上海國際電影節。
同年6月4日國務院辦公廳復函同意,經過一年多的籌備,於1993年10月舉辦了第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秘書長應邀出席了電影節,並對上海國際電影節按各項國際標准進行了嚴格的實地考察,於1994年認可上海國際電影節為國際「A」類電影節(即非專門類競賽型電影節)。當時定為每逢單年舉辦一屆。
第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於1993年10月7日至14日在上海舉行。主會場設在上海影城,大光明等8家電影院為分會場。來自世界各國1,100名來賓出席了這一中國首次舉辦的國際電影盛會。評委會主席由中國著名導演謝晉擔任,美國好萊塢著名導演奧立弗·斯通、日本導演大島渚、香港導演徐克、澳大利亞導演保羅·考克斯、俄羅斯導演卡倫·沙赫納扎洛夫、巴西導演赫克托·巴本科出任國際評委。在20部參賽片中評出了4項金爵獎和一項評委會特別獎,中國台灣中影公司出品的《無言的山丘》獲最佳影片獎。有20萬觀眾觀摩了來自33個國家和地區的167部參賽參展影片和評委個人影片回顧展。國際影片交易市場共有來自海內外16家製片商設展台。電影節還邀請了著名國際影星索菲亞·羅蘭、德博拉·拉芬、桃井熏等參加電影節有關活動。共有200餘名中外記者對電影節進行了采訪報道。 第九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電影節報名影片數量被刷新,比前一屆增加48.4%,並首次採取網上報名方式。
電影節開幕式紅毯眾星雲集,陣容強大:凱瑟琳·德諾芙、西格尼·韋弗、娜塔莎·理查德森、利亞姆·尼爾森夫婦、安迪.麥克道威爾、愛德華·諾頓、羅恩.希爾佛、真田廣之、栗原小卷、靳羽西、譚盾、張東健、張國立、徐靜蕾、陳豪、黎姿、成龍、周迅、林志玲、周筆暢以及《伯爵夫人》攝制組、馮小剛率領的《夜宴》攝制組等應邀匯聚上海國際電影節,紅地毯上展示明星風采,群星璀璨,堪稱世界一流。從此上海國際電影節紅地毯被譽為「亞洲第一紅毯」。
享譽全球的世界頂級導演呂克·貝松擔任評委會主席,中國著名導演馮小剛任副主席。電影節「金爵獎」國際評委會9名評委中,3位曾獲奧斯卡金像獎。憑借呂克·貝松在世界影壇的權威地位以及馮小剛在國內影壇的超強人氣,加上其他國際評委的影響力,評委會陣容更加體現其權威性與國際性,被媒體稱為「夢之隊」。國際名導李安出席電影節,參加論壇演講,並榮獲本屆電影節「華語電影傑出貢獻獎」。在上海國際電影節閉幕式頒獎晚會上另一個特別獎項 ——傑出藝術成就獎則由法國國寶級影後凱瑟琳·德納芙獲得。

上海電影博物館是政府開辦的嗎

摘要 在上海電影製片廠595工地,建起了上海電影集團大樓,作為上海電影的見證,還造了個上海電影博物館。33年9月被聯華公司買下改建成第3廠。當時門牌號是三角街3號。戰後昆侖公司,57年海燕製片廠都在這里。聖衣院原樓年久失修,此次依樣重建。博物館右側的多功能廳,是原上影廠5號攝影棚。

③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發展歷史

正式建廠前,美術片組攝制美術片94部。建廠後,1957~1982年攝制美術片 187部、紀錄片9部、共計220部。建廠前攝制的動畫片《驕傲的將軍》、木偶片《神筆》在探索民族風格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經驗,對美術片的民族化方向產生了重要影響。1958年,萬古蟾帶領一批青年美術片工作者,吸取中國民間皮影戲和剪紙片的藝術特點,成功地拍攝出第一部剪紙片《豬八戒吃西瓜》。1960年在特偉、錢家駿的指導下,一批青年美術片工作者把具有民族傳統的水墨畫搬上銀幕,攝制了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取得成功。同年,虞哲光以兒童手工折紙為造型手段,拍出第一部折紙片《聰明的鴨子》。
1960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在北京、上海等6個城市舉行了美術電影展覽,受到觀眾的歡迎,並得到國家領導人的稱贊。1962年,又在香港展出,受到港澳同胞的熱烈歡迎,1963年,周恩來總理曾贊揚美術電影部門在中國電影事業中,是具有獨特風格、比較優秀的部門。
中國美術片在國際享有盛譽。從東影時期到1985年底共生產美術片275部,有22部獲國內31次獎,有29部獲國外45次獎;木偶片《神筆》和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均5次獲獎。
1980年6月,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創辦了以介紹美術片為主要內容的兒童雙月刊《孫悟空》,發行量最高達40多萬份。 50多年來,《大鬧天宮》、《牧笛》、《三個和尚》、《寶蓮燈》、《大耳朵圖圖》等優秀作品享譽國內外,獲得了包括丹麥歐登塞童話電影節「金質獎」、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及中國電影「金雞獎」、「華表獎」、「童牛獎」等在內的200多個獎項。
美影不斷推出影院動畫片引領電影市場。2006年出品影院木偶片〈西嶽奇童〉,票房突破300萬,並受到市委常委、宣傳部王仲偉的贊譽:動畫片有此業績,實屬可喜可賀。望很好總結,並乘勢而上,深化改革,促進轉制,提升原創力,以重振我美影雄風。
2007年美影廠又創佳作,出品了大型民族史詩影院動畫片〈勇士〉。該片是美影廠繼〈大鬧天宮〉、〈哪吒鬧海〉、〈天書奇譚〉、〈金猴降妖〉、〈寶蓮燈〉之後又一部動畫長片。全片83分鍾,歷時4年,斥資1500萬人民幣打造而成。國際著名導演呂克.貝松也曾親臨〈勇士〉劇組,被〈勇士〉流暢的線條、創新的三維技術及堅持的民族特色所折服,無比欽佩地感嘆道:〈你們的人物造型是別人畫不出來的!「並表示要做」「牌推銷員」,把〈勇士〉帶到歐洲去。〈勇士〉繼獲得「第12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動畫片獎」、「常州最佳中國長片獎」之後,還獲得了電影屆學術影響很大的「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和「金熊獎」國際動畫作品——最佳影院動畫片獎。
此外,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還以動畫產業化發展為目標,為社會各界提供影視片、廣告片的製作、形象設計、卡通產品的研製開發、製作等,又新增動畫卡通藝術長廊,同時美影廠下屬上海美術專修學校是一家為動畫片創作提供專業人才培養的學校,在卡通動漫領域為社會提供全方位的卡通藝術產品。 1993至1995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全年拍攝動畫片約500分鍾左右,數量上不能滿足播放的需要,而且這500分鍾的動畫片並非都是精品,大好的市場白白拱手讓了人。而動畫片生產數量直線上升,僅僅2000年一年,就完成創歷史紀錄的5000分鍾。到7月10日為止,已經完成劇本6049分鍾,分鏡頭4278分鍾,原動畫2147分鍾,樣片2560分鍾,再創新紀錄指日可待。中國正在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動畫片加工國。
盡管動畫產業無論從產量和參與的製作單位都處在一個急劇膨脹的時期,但是在其市場運作方面,卻仍然停留在「小兒科」的階段。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在市場化的運作上花了不少功夫。一部10分鍾的國產動畫片,在電視台播出一次只能賣到100元人民幣,成本卻高達30萬元。作為國內老資格的動畫製作單位,該廠2000年全年的銷售額為2279.6萬元。

④ 上海電影技術廠的歷史發展

是中國歷史較長、產品較全、年產量較高的影片技術加工基地。前身是上海電影製片廠的製作處。1953年改為技術處,後獨立建為上海電影技術供應廠,1959年改用現名。主要承擔各類影片攝制過程中的底樣片洗印和後期製作,包括音樂錄音、混合錄音、聲畫合成拷貝的製作和大量發行拷貝的洗印等。廠部下設有35毫米、16毫米、8.75毫米影片洗印、染印法、錄音及機修、水電冷暖等工作車間。主要產品有35毫米、16毫米、8.75毫米的彩色、黑白拷貝和35毫米染印法彩色拷貝。平均年產量達4500萬米。
1951年,該廠自製了中國第一台光學錄音機,並開始設計、製造洗印機。1953年,經查瑞根、萬國強等反復試驗,完成了中國第一部彩色戲曲片《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洗印任務。1958年,該廠與上海電影機械廠合作,製造了中國第一台亮室彩色復式洗片機。同時進行了錄音工藝的技術改造,從自製設備著手,在國內首先推行磁性錄音新工藝。1962年又自行設計了一台磁轉磁、磁轉光轉錄機。1963年,試制了國內第一台技巧印片機。同年,又製造了國內第一台字幕攝影機並改裝了攝影台,使字幕攝影達到了一定的質量要求。1975年實驗成功並開始試產採用平版工藝製作染印法彩色拷貝。1978年,為全國洗印單位提供了高溫快速洗印工藝的資料和數據。1980年,該廠進行了強吸聲、多聲道音樂錄音新工藝的試驗;自行設計製造的24路多功能混合錄音設備正式投產使用。
30多年來,上海電影技術廠共加工了1247部影片,其中故事片 443部、翻譯片573部、科教片904部、美術片 228部,此外還有廣告片70部、電視片26部、教學片25部,洗印的發行拷貝總長度近4.7億米。

⑤ 上海電影的內容簡介

《上海電影》從類型片角度評說這一時期有代表性的電影,概述了上海電影(也可以說是中國電影)從初創、發展到成熟的過程。上海是中國電影的搖籃,僅從20世紀初到1949年,就攝制了約1800部電影。
《上海電影》還披露了一些鮮為人知的有關編導和演員的軼事,從中折射出時代特徵和上海電影的獨特風格。

⑥ 上海電影譯制廠的發展歷史

1950年6月,剛剛成立不久的上海電影製片廠翻譯片組遷至萬航渡路618號(當時叫梵皇渡路現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他們因陋就簡,土法上馬,將一間十五六平方米的舊汽車棚權當放映間,一台三十年代的老放映機,牆壁刷白加一木框就成「銀幕」,又在大樓的樓頂用麻布片包稻草作隔音牆改裝成一間錄音棚,安裝了一台放映機和一台蘇制光學錄音機。「上譯人」就是靠這些裝備,在陳敘一同志的帶領下,開始了漫長而艱巨的創業之路。
1976年上海電影譯制廠搬遷到永嘉路383號。在這里的一棟小樓里,締造了80年代譯製片的輝煌。《佐羅》、《追捕》、《虎口脫險》等一批譯製片經典在這里誕生,邱岳峰、李梓、蘇秀、趙慎之、畢克、童自榮、劉廣寧、喬榛、丁建華、曹雷、尚華、富潤生、楊成純、於鼎等新老配音演員成為深受觀眾喜愛的明星。
老廠長陳敘一。

⑦ 上海電影博物館的發展歷史

在上海電影製片廠595工地,建起了上海電影集團大樓,作為上海電影的見證,還造了個上海電影博物館。
這個博物館投資9億元,總建築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為一座國內規模最大的電影博物館。五月試館,6月中旬上海電影節正式開館,以前是上影廠大院,本身就是文物,左邊黃樓原屬聖衣院,天主教修女道場,建於1874年。33年9月被聯華公司買下改建成第3廠。當時門牌號是三角街3號。戰後昆侖公司,57年海燕製片廠都在這里。聖衣院原樓年久失修,此次依樣重建。博物館右側的多功能廳,是原上影廠5號攝影棚。

⑧ 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的總裁致辭

上海是中國電影的發祥地。作為中國最早開放的通商口岸和工商業最繁榮的城市,上海為電影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1896年,中國第一場「西洋影戲」的放映在上海舉行;1913年,中國第一部短故事片在上海製作完成;1921年,中國第一部正式意義上的電影故事片在上海誕生。從此,電影在上海迅速發展,並逐漸形成了中國電影的現實主義傳統和民族風格。
新中國成立後,短短十年間,上海電影製片廠、上海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和上海電影譯制廠相繼成立,上海電影的發展進入了第一個豐收期,各路精英匯聚申城,新片佳作層出不窮,影響深遠廣泛。上海成為中國民族電影的重要基地和「半壁江山」。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上海電影經受了市場經濟大潮的洗禮,逐漸走上了集團化、產業化的發展道路。近年來,經過多次結構調整,新組建的上海電影集團,整合集中了上海電影策劃、製作、發行等多方面優勢資源,正向著建立一個混合所有制的現代企業集團的目標努力。相信不久的將來,上海電影必定會成為上海文化產業的標志,成為海內外華語電影生產的重要基地之一。
開放促改革,合作促發展。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熱忱歡迎國內外同行前來進行業務交流洽談,真誠希望與各界朋友攜手合作,共同為繁榮中國電影做出貢獻。

閱讀全文

與上海電影的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8西瓜影音最好看電影 瀏覽:675
北京拍的穿越網路電影 瀏覽:67
反擊電影天堂 瀏覽:732
那我就陪你耍耍是哪個電影的台詞 瀏覽:816
哈利波特算哪個國家電影 瀏覽:425
微電影濱州 瀏覽:390
2020院線電影都有哪些 瀏覽:556
馬飛鄧超電影全集播放 瀏覽:87
僵屍新娘電影完整音樂 瀏覽:974
壞人下場很慘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772
老八電影網站 瀏覽:35
什麼軟體才可以看所有電影 瀏覽:591
小孩情侶電影有哪些 瀏覽:209
印度衛生巾哪個電影 瀏覽:776
一部電影從頭到尾都是兩個人 瀏覽:848
三代相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31
在電影院上班熬夜怎麼辦 瀏覽:319
第七電影在線 瀏覽:615
jk制服微電影 瀏覽:562
哪些俊男靚女的電影 瀏覽: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