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光影中國選修課好過嗎
一般選修課都很好過的
光影中國選修課學習的是生活中光影的適用,如游戲的可玩性和自由度很高,但是它的畫面卻不如人意。所以為了讓游戲體驗性更加強化,可以用光影材質包來增強。和心理學結合具有技術實用性和專業性,如我的世界缺少陽光,微微泛_,此時光影心理學給人帶來的就是心理學的世界
「光影中國」是「紅色傳承」系列課程之一,由上海大學教務部副部長、「顧曉英工作室」主持人顧曉英教授策劃,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副院長程波教授擔任課程負責人,劉海波教授等五位骨幹教師擔任主講教師。電影是「光」和「影」的藝術,也是國家歷史文化傳承的重要手段和載體。課程以中國電影為載體,通過分析電影中的時空、人物、色彩、聲音、場景等元素,利用電影直觀性強、以形象和情感打動人等特點,介紹中國的歷史、現實和未來想像,全面培養提升學生的藝術人文素養和愛國主義情懷。
㈡ 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的學院學者
上海大學影視學院在多個學科擁有國內知名學者,例如戲劇影視學擁有陳犀禾教授、金丹元教授、藍凡教授、曲春景教授、林少雄教授、聶偉教授、趙曉紅教授、程波教授、劉海波教授等影視歷史、理論與批評專家。擁有馬寧副教授、舒浩侖導演、鄭威導演、張端陽導演等中青年影視編劇導演。擁有張文俊教授、丁友東教授等數字媒體藝術與技術研發專家。上述學者在華語電影研究、中外電影理論研究、影視美學研究、中華舞蹈研究、中國戲曲研究、新媒體研究等領域取得了卓有影響的研究成果,出版學術專著20餘種。新聞傳播學則擁有吳信訓教授、張詠華教授、鄭涵教授、何小青教授、王晴川教授、許正林教授、張敏教授、查燦長教授、張祖健教授、郝一民教授、李建新教授、薛中軍教授等學者。在中國傳媒理論創新、中外傳媒制度研究、新媒體發展研究等方面出版學術專著20餘種。
㈢ 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是本科嗎
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是本科。
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Shanghai Film Academy,Shanghai University),簡稱「上海電影學院」,是享有經費獨立權、人事獨立權、外事獨立權和教學自主權的上海大學二級學院。
據2018年10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設有5個系,1個部,1個實驗中心,13個研究中心。
有教職員工143人,其中專任教師104人,共有教授(研究員)26人,副教授(副研究員)33人,有2個博士後流動站,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8個本科專業;每年招收近350名本科生。
學院專業
學院已經形成了覆蓋學士、碩士、博士三個層次的完整的教育體系。其中四年制本科階段開設有:廣播電視編導、新聞學、廣播電視新聞學、廣告學、會展藝術與技術、影視藝術技術等6個本科專業,每年招收近300名本科生。
碩士階段每年會招收新聞學、傳播學、電影學、廣播電視藝術學、戲劇戲曲學、藝術學理論等6個專業的學術型碩士近60人,招收新聞與傳播和影視製作專業碩士約50人。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