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中國電影資料館戲劇與影視學(MA)考研經驗
2020年中國電影資料館戲劇與影視學(MA)考研經驗分享
每個人的復習方法都不盡相同,但這四個詞卻貫穿了我整個復習階段的始終,就是心態、方向、方法、努力。首先,要擺正心態,不要過於急躁,或者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尤其是到後期考試前兩個月左右,一定要按部就班,每天可以不用復習很多內容,但一定要有計劃的高質量的完成復習任務。其次,方向很重要,復習的方向正確了,整個復習過程也會事半功倍。這一點我不得不感謝才思教育。在才思的學習使我在考研的過程中建立了清晰的知識框架。再次,就是學習方法,復習方法得當,不要盲目的背書記憶,對於專業課一定要多看幾遍書,邊讀書邊思考,每一次閱讀都會有新的認識與理解。讀書或復習的時候一定要用腦。最後,有了正確的復習方向,掌握得當的學習方法,樂觀自信的拼盡自己的全力,成功定會屬於你。要記住考研不是我們痛苦的學習經歷,而是我們人生中最難能可貴的為了夢想而奮斗的時光!
雖然不知道即將,正在,已經經歷考研的你是什麼時候看到這些文字,首先恭喜你,有了很多人沒有的勇氣,伴隨著勇氣而來的就是各種挑戰了,我覺得在考研這段期間,最重要的就是信念,你要相信並且始終相信-天道酬勤。
考研,首先應該在心中大致有一個計劃,一個進度表,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並放下一切事情為它做准備。如果沒有足夠的計劃和實行能力,我覺得報一個培訓班是很有必要的。我主要就是跟著才思教育考研輔導班的進度來安排自己的,為了每次上課前做好准備去接受更強度的訓練,要求自己必須在家裡消化課堂上學到的東西,這樣做更有效率一些。下面我分別說一下我的四門科目是如何復習的。
關於英語的復習,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單詞記憶。都說「得閱讀者得天下」,我自己加了一句——「得單詞者得閱讀」。學習和記憶單詞可以盡早的開始,並且要堅持到考研前最後一天。不斷循環往復,才能熟記於心。我用過扇貝、百詞斬、拓詞等一系列背單詞app,背過紅皮書、張劍黃皮書,也聽了朱偉的戀戀有詞。最後建議大家根據個人基礎及時間安排進行選擇。紅皮書內容多,適合時間充裕、意志力強的同學用來打牢固持久戰;黃皮書根據歷年真題編寫,對掌握核心詞有很好的幫助;戀戀有詞配合視頻可以加深記憶,也可作為復習不同科目時用來換腦子休息的方式,裡面講解的真題句子也助於閱讀理解;各種app則可以在地鐵公交車上利用起來,但個人認為效果不如書本背誦好,因為我還是信奉「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此外,還推薦何凱文的每日一句,對長難句理解,以及時政熱點的掌握有很好的幫助。
政治的話,我真心題海戰術,畢竟我是個工科生,政治課上的少,最後一個月吧,背政治,作死的背,也不用害怕每天發生那麼多事記不住咋辦,難不成考的都是你不會的啊,那你也忒背了吧,那時候關注了一個公眾號,考研思維導圖,每天上課路上看看,就挺有用的。這里還要推薦才思教育出的政治思維導圖,背那本相對沒那麼廢腦子。
文藝理論部分主要看的是張同道的《藝術理論教程》、童慶炳的《文學理論教程》,專一真題里的文藝理論部分,出現的比較多的大都來自這兩本書。除此之外還有兩本是朱光潛的《西方美學史》跟李澤厚的《中國美學》,這兩本書上的論點可以是你解題的補充。文藝理論的內容本來就很多很復雜,如果只憑借自己的理解,記憶和答題都很難把握。不要局限於書中的內容,多去拓展一些內容,老師也會給我們總結很多方法,把自己的觀點加入其中,形成一個具有你自己思想體系的文章,這才是老師真正想看到的。
專業一電影理論部分的復習是跟著專業二中外電影史一起進行。
電影理論與中外電影史需要記憶的知識點太多了。還好才思教育的筆記就很管用,知識點梳理很清楚,但是課本不能丟,搭配筆記一起復習效果很好。同時,自己也要在整理一遍,我是這樣梳理的,縱向梳理:按照目錄裡面的年代時期分析,每一時期出現的品類,每一品類出現的知識點,都列出來。橫向分析:每一品類,出現的前後時間、地點,相關事件人物等。歷年真題,有時候是很好的參考資料,才思教育都提供歷年真題,可以咨詢老師,我是在十月份之後開始做真題的,每周一套,做完對照課本和筆記修改,完善答案,整理進自己的筆記里。筆記課本要一起復習背誦,我一般早上背誦,晚上默寫。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考研是場持久戰,身體和心態哪一個垮下去都不行,所以大家在復習時注意勞逸結合,保住身體這個革命的本錢,也要充滿信心,堅持到底。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② 動畫專業能考研嗎,都要考什
當然能!
動畫專業可以考研!
關於動畫考研考什麼,
首先,不同的學校的動畫專業考考研內容其實是不一樣的。
在國內,動畫這個專業還處在一個很尷尬的位置。
甚至不同學校對他的學科分級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學校把他分到設計類,有些分到藝術類,計算機類。一個學校內部的不同學院還各自出現動畫相關專業。
因此不同學校具體考什麼也是不一樣的。
另外由於每年各個學校內部老師的調整,老師個人對學科的了解的改變,或某種行政原因。同一所學校的動畫專業,在不同年份,考試的內容和形式都有可能不一樣。
比如2020級中傳動畫專碩考試內容是,藝術基礎和設計實務(包含手繪);但在2021級時,考試內容又是,人文社科基礎和主題寫作(不用手繪)。
因此不同年份,具體考什麼也會有區別。
但動畫考研也不是完全無規律可言,更不是無從下手。
因為不管怎麼變,還是有很多通識部分是相通。
下面分析一下通識部分具體是什麼:
1.外語中,英語的可選學校最多。部分學校可以選考其他小語種。但小語種極其不穩定。所以外語方面的通識點是「英語」。
2.手繪,這個差別就更大了,可能出現的題型有,素描,速寫,色彩,命題創作(人設,氣氛圖,分鏡,連續動態,海報,交互界面設計)。翻蓋的可能很大。其中通識的部分是「速寫」和「分鏡」。這2個其實是其他題型的基礎。屬於必練的部分。但是也有很多學校的動畫專業是初試不考手繪的。所以要不要花大量的時間練手繪,需要一個抉擇。在復習之前就得明確你是想走學術研究,還是實踐研究。至少有3分之一的學校動畫考研是可以不會繪畫的。這一點要一開始就想清楚。
3.理論部分也一樣五花八門,但事實概括的說,動畫考研的理論部分就5大類別,動畫學,藝術學,設計學,計算機,數學。(震驚吧!有數學)其中通識的部分「藝術史」和「動畫學」覆蓋學校最廣。由於數學的存在,工科生,理科生是完全可以跨考動畫相關專業的,因為這個專業本來就不止美術一個工種。必然,清華大學,中傳,北大都有一些方向是考數學。所以這點也要一開始明確,你是走技術方向,還是美術方向。其實我們的建議是,根據自己現有的能力,往上走。比如你原本就是說理科生,沒必要非要從0開始走美術方向。
4.政治,這就是鐵桿的通識。建議最早每年7月初開始,最遲9月初開始。
其實,動畫考研的第一步不是選學校,是明確自己想走什麼道路,
具體的說,就是以後想走學術理論,還是實踐研究。
再從初試考的內容細分一下,可以歸納為:
①初試雙繪畫類型學校,適合走實踐路線的。
②初試單理論單繪畫類型,適合走美術實踐路線。
③初試雙理論類型,適合走學術研究,和深造博士的路線。
④初試是技術類的多類型,特別社會理工科跨考和走技術路線的。
這個目標選好了,就好好復習通識的部分,再等當年考的招生簡章出來後,再針對復習即可。
③ 工科生托福聽力滿分經驗
您好,我是專注留學考試規劃和留學咨詢的小鍾老師。留學申請的每一步都充滿挑戰,我在這里為您提供從留學目的地選擇到申請材料准備的全方位支持。您的留學夢想,我們一同實現,敬請訪問!https://liuxue.87dh.com/
托福聽力在托福考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聽力也正是我們在托福考試的備考中最容易被忽視的一個,那麼我們怎麼樣才能在托福聽力中取得滿分繼而在托福考試中獲勝呢?如果是工科生的你,你會怎麼辦呢?下面我們來看看這位工科生考生對於托福聽力拿滿分的思考。
我先後考過兩次托福,第一次102分,第二次108分,在第二次考試里聽力居然滿分,挺驚喜的。
新托福聽力考試總共有六大技巧的測試與考核。與這六大技巧相對,ETS有六大題型的測試,分別是:主旨題、細節題、句子功能題、態度題、結構題和推論題。而托福官方指南將這六大考題細歸類為B, P, C三部分(Basic Comprehension Question, Pragmatic Comprehension Question, Connecting Information Question)。B部分包括:主旨題和細節題;P部分包括句子功能題和態度題;C部分又包括結構題和推論題。
我真正開始投入大量時間准備托福大概有3個月。由於還在上課,每天准備托福的時間也就是4小時左右。但平時去教室的路上、坐公交、吃飯時也經常是戴著耳機聽VOA、《科學美國人》等配套音頻。這種零碎時間加起來平均每天也應該有一個小時,閑暇時間也經常是關了字幕看英文電影。
一般情況下,尤其是對於像我這種工科生,大學里在准備GT之前是很少會花大量心血准備英語的。記得有同學開玩笑說過,如果是高三暑假去考托福就好了。的確,沒有GT的話,大學生的英語水平通常是逐年降低的。想讓逐漸降低的英語水平反彈,肯定是需要一番決心的。
做事都要遵循一個循序漸進的原則,聽力的提高也不例外。如果一個英語基礎一般的大學生直接用VOA來練聽力,那多半是堅持不下來的——過高的強度會導致大腦的“罷工”,非常容易走神。我開始練習聽力時是用老托福的聽力材料,就那種1分多鍾1篇的。這套音頻的語速、內容都不算太難理解,而且有對應的文章可以看,聽的時候發現自己哪裡跟不上了可以馬上停下來看文章。
等到老托福聽力材料已經能聽懂80%,就可以提高難度了。作為面向外國人的英語能力測試,老托福的語速、連讀情況和真正美國人說話自然還是有差別。而在老托福的聽力材料之後,我就直接強迫自己聽VOA standard。這個跨度很大,主要是因為我沒能找到難度居於兩者之間的聽力材料。VOA的語速已經比新托福考試要快了,但其價值也正是如此。所謂“求其上上得其上”,如果把VOA都能聽懂,還怕托福聽力嗎?但果不其然,初聽VOA時我大腦出現了嚴重的“罷工”現象,常常沒聽幾分鍾就走神了。為了讓自己集中注意力,我開始“聽說”。下面要重點說一下“聽說”。
此“聽說”非彼“聽說”。我在嘗試了幾次後最終沒有採用,一是因為很耗時間,二是因為過程很枯燥。如果有比較有決心的同學不妨一試。而我採用的方法是“聽說”——耳朵聽到的英語嘴巴跟著說,哪怕沒聽懂也盡量模仿那種發音。因為有了大腦的這個反饋過程,這樣做能讓自己專注於所聽的材料,走神現象有了很大的改善。而與“聽寫” 想比,這種方法花的時間較少,而且由於可以很快地聽新內容而不是糾結於某個句子而一再重聽,相比之下也沒有那麼枯燥。
不過我必須承認一點:直到考完托福,我聽VOA也是很吃力的。我當時是下載十篇幾分鍾一段的VOA standard,放到MP3裡面反復聽。第一遍往往只是聽個大概,誇張一點說,就是抱著“尋寶”的態度去聽——聽著聽著發現,“喲,這一句我能聽懂唉!” 然而反復聽,第二遍,第三遍,第十遍……今天聽完明天繼續,直到某天發現,這幾篇報道的大意自己都明白了,就可以換一批新的了。注意,此時的“聽明白”是個幻覺:我們只是能聽明白這幾篇文章,並不是說已經有聽VOA standard的聽力水平了。換十篇新的VOA,第一遍依然聽得很崩潰。然後再是第二遍,第三遍……然後再換。
其實聽力水平能聽VOA後,已經足以應對托福考試了。但作為一個工科生,我對VOA的興趣沒有《科學美國人》大,於是又去下了許多《科學美國人》來聽。《科學美國人》的語速更快,更有挑戰性,而且有一個bonus:由於《科學美國人》的話題都是科學類的,對於理解托福中科學題材的文章、聽力,甚至口語里的學科講座部分也是有幫助的。
以上便是我復習聽力的大致方法,肯定有不足之處,在此拋磚引玉,也希望能有同學能夠提出更好、更系統化的復習意見!
最後再說一點臨場發揮的問題:
我考過兩次托福,第一次聽力只有20分,第二次聽力是30分,而之間只隔了一個月多一點。這一個月里我的英語水平並沒有大幅度提高,這10分的差別絕大部分要歸結於考試時的心態。記得有位老師講過,大部分同學第一次考托福是考不好的。他的理由是,之前中國學生的考試都是在紙上完成,第一次真正用電腦答卷,還是這么重要的考試,自然心態會比平時差。(當然,即將第一次考托福的同學也不要泄氣,誰說你就不可以成為minority呢?)我第一次考托福時,盡管准備得挺充分,但仍然很緊張。閱讀做完時整個人都已經懵了——事後證明我的緊張很多餘,那次托福閱讀我拿了滿分——再做下面的聽力一個勁地在出冷汗,直到中間的10分鍾休息,我才調整好狀態。
而第二次考托福時,我便不斷給自己積極的自我暗示,而且在考場上節奏掌握得很好。做過TPO的同學應該知道托福考試聽力部分的時間安排,每三篇聽力材料一共給10分鍾作答。但實際上,如果聽力材料理解得夠好,筆記也做夠了,我們答題的時間大概只需要6分鍾。這多餘的4分鍾跳過嗎?不是,應該用它來休息,而且是把它分成三份來休息:打完這篇聽力材料的最後一道題,休息一分鍾,再點next按鈕進入新的聽力。有了這一分鍾的休息,再做下一篇聽力感覺會十分不一樣。托福考試持續4個小時,中間只有10分鍾的休息時間,對體力是個很大的考驗。如果能掌握好節奏,利用中間的各個小段時間給自己一個短暫的放鬆,相信對大家的臨場發揮會有極大的幫助。
以上就是這位工科生在托福聽力中拿滿分的心得,你是否能從中獲益良多呢?如果其中有你覺得值得借鑒的地方那麼現在就開始行動吧,托福考試備考中我們要抓住一分一秒的時間,我們知道整個考試的曲折過程,所以更要珍惜其中的點點滴滴。
我希望以上的解答能為您的留學規劃添磚加瓦。留學之路雖曲折,卻不孤單。如有更多疑惑或需要進一步了解,我們的官方網站隨時歡迎您。那裡有更詳盡的留學資訊和專家團隊的一對一指導,助您順利走上留學之路。期待與您的每一次相遇,祝申請順利!https://liuxue.87dh.com/
④ 現在什麼專業的就業前景好
我的專業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前幾天,市裡剛剛發布了事業單位召開公考,我一篩選自己的專業,不出所料非常多的崗位可以報考。如下圖(只是冰山一角)。
當初包括我很多人的志願都想學這個,因為我們都喜歡動漫,尤其是看電視的時候,我們喜歡和志願去開發一些屬於我們自己的人物和動作。不過據了解,這個專業的要求也不是適合所有的人,一般需要比較強的空間思維能力,相對適合數學、物理、設計方面能力優秀的人去學習。
以上是我給大家分享的5個就業前景比較好的計算機相關專業,不管是體制內招考,還是體制外找工作,都非常不錯,容易找到,待遇也不低。大家還有什麼就業前景好的專業介紹,歡迎底下留言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