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止加勒比是大海盜,我國古代有沒用著名的海盜王
盜賊中,還有一種盜賊讓人津津樂道,這就是海盜!過去一說海盜,是加勒比的,現在一說海盜,是索馬里的!
張保仔原名張保,廣東江門人,以捕魚為生,因抗拒清朝水師勒索,船被擊毀,全家失散。張保仔靠漁民撫養,少時習武藝。他15歲時隨眾出海捕魚,被海盜擄去。海盜頭見張保仔聰明機警,收留他在身邊。張保仔就這樣被迫「落水」,成為「海盜」。
海盜頭死後,大權逐漸落到張保仔手中。他以香港為根據地,開荒生產,標榜自己為「第二鄭成功」。還常與海外華僑往來,使當時荒涼的香港島興旺起來,居民達20多萬。
清嘉慶中葉,張保仔共擁有大船800艘、小船過千、徒眾數萬,活動於珠江出海口香港的大嶼山一帶,後稱霸珠江三角洲,隊伍迅速發展壯大,最盛時,聚眾達10萬人。
張保仔不喜歡搶劫鄉人。他的船隊往來香港、澳門各處,專劫歐洲人的商船。一次在南海與葡萄牙船隊發生沖突,全殲葡艦隊,發現葡艦上的財物全是襲擊擄掠中國客船得來,張保仔極憤慨。於是常集結大隊縱橫海上,襲擊侵犯我國領海的葡、西、荷、英等國船艦,使殖民者提起張保仔都心驚。
清嘉慶十四年(1809年)九月十七日,張保仔擄獲英國東印度公司商船,囚船主索贖,得款萬元及鴉片煙土兩箱、火葯兩箱等物。被清政府聯合英、葡帝國主義者的聯軍圍攻。後來張保仔投降清廷,陞官晉爵。
中國這海盜是不是也是挺能折騰的,由於今天,中國海軍的實力的加強,海盜這個行業,在中國已經銷聲匿跡了。但是索馬里那塊,還是不消停,常有劫掠商船,綁架船員,勒索大量贖金的事發生。中國已經和各國加強了聯系,為各國商船護航,為國際貿易的長期安全,作出了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