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指南 > 觀上海電影博物館感想

觀上海電影博物館感想

發布時間:2025-02-07 02:19:10

1. 參觀上海電影博物館

上海電影博物館即使大人回憶過去的地方,又是小朋友們玩樂的地 方。爸爸媽媽也帶我去了。

到了上海博物館,我看見上海電影博物館的樓非常大,像個高大的巨人屹立在徐家匯,走進上海電影博物館,我先念斗看見門口是一組上海電影界有歷史地位的藝術家的雕塑。我再繼續往裡走,走進一樓的大廳,看見了一架黑色的鋼琴,滑高嘩還播放著高亢激昂的《義勇軍進行曲》呢!四周的牆上,都是一幅幅老藝術家的照片。

我繼續一層層的觀看,剛走到二樓,哇,我腳底下的地板是玻璃做的,底下是用五顏六色的燈光打出來的,非常好看,在二樓,還有著電影的形成、發展……裡面還有一些拍電影是需要用的東西和影片,讓我看得眼花繚亂,也大開眼界,它還講了幾部歷史電影呢!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南征北戰》和《鐵道游擊隊》了,南征北戰這部電影主要講了人民解放軍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英勇善戰,終於消滅了敵人取得勝利。鐵道游擊隊講了抗日戰爭時期,鐵道游擊隊和八路軍機智勇敢的開展對敵斗爭的傳奇故事。

我最喜歡的就是動畫長廊了,裡面有許許多多的卡通明星,有7個本領超群的葫蘆娃、機智勇敢的黑貓警長、嫉惡如仇的孫悟空等。

上海電影博物館不僅讓我知道了電影的發展與形成,還讓我學習了很多歷史影片。

【作者:雨露】

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及所有,未經授權杜絕信行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2. 參觀博物館的觀後感

參觀博物館的觀後感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後感了。但是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參觀博物館的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參觀博物館的觀後感1

研究歷史是我最大的愛好。每到假期我都會踏上探索歷史之旅,這個寒假也不例外,我參觀了位於玉皇山腳下的南宋官窯博物館。這里曾經是南宋最重要的窯址之一,許多著名的瓷器作品都出自這里。

一進場館大門,我的目光就被一堆瓷器殘片吸引住了,這些昔日的御用瓷器原本可以成為我中華民族的瑰寶,但它們終究沒有經受住金元的鐵蹄,而被毀於一旦。我們繼續參觀,看到有些青瓷殘片的命運要好得多。現代工匠們用靈巧的雙手,將它們重新拼粘在一起,恢復了它們往日的姿態。隨後我們欣賞到了真正的南宋官窯,領略了中國各大名窯的風采。在參觀中我還觀察到了一種現象,早期的唐代青瓷顏色偏黃,而南宋時期的官窯顏色掌握的就恰到好處。後來我才知道,瓷器的顏色與燒制的溫度也有關,隨著科技的發展燒制的溫度就會更精確,瓷器的顏色也不會太過偏差。走出了青瓷的世界,我們又去欣賞了美麗的康雍時期的外銷青花瓷,這些瓷器可謂是中西合璧,但也各有特色。康熙青花較為飽滿,而雍正青花更加生動。

走出了場館,我們進入了陶藝學習中心,開始自己製作陶器。製作陶器看似容易,其實卻困難重重,我做的滿身是泥,最終還無功而返,真是有些遺憾。

這次參觀讓我對歷史文物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讓我對歷史有了更濃厚的興趣,我要在下個假期繼續探索歷史,把整個歷史長河灌輸到我的腦海中。

參觀博物館的觀後感2

在我踏出首都博物館的最後一步時,不禁連想感慨:這是一個蘊含著多麼璀璨禮貌的瑰寶呀!我很慶幸這天能與相識已久的同學們一齊觀光,一齊分享,一齊收獲。好奇的來,驚喜的走。滿載著無限的樂趣與滿足。從一層逛到五層,映入眼簾的一切都一向在充實著一顆空虛的心。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在這一刻,向我展開了。

歲月在流轉,幾十,幾百,甚至是幾千年前的東西,這天依舊那麼清晰。看似簡單的,其實這些全都是讓人灑盡汗水的。遠處金碧輝煌,活靈活現的佛像,往近處細細斟酌,才知道這一道道的刻畫有多麼不容易。

看著那些古代玉器,看著那一道道形態不一的花紋,不一樣的形狀,這具有極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條理不一的瓷器,各具風韻的京城舊事,開拓眼界的書房珍玩,輝煌的古都北京歷史……一幅幅贊不絕口的畫面在眼前出現,這是一個令人多麼難以忘卻的時刻呀,在博物館里,玻璃架上的,立在地面上的,掛在牆上的,無不反應出了以前北京人的聰慧。

在這個非凡的境界里呆了三小時,感受,品味,斟酌了許多非凡的東西。心裡不禁生出了一絲羨慕,欣賞。為何上一代的人如此偉大?為何中華民族的文化如此璀璨?真期望,在將來的某一天,被稱贊的是我們。品味著這一本收獲,觸動著筆尖,記錄著這一段記憶。在千里之外,好像又聽到了贊嘆。

參觀博物館的觀後感3

佛,一提到佛,人們就會驚嘆。在中國人眼裡,佛是東方的耶穌,世界的上帝和救世主。所以我很尊敬佛,天天拜佛,燒香求佛。

我也是佛的「鐵桿粉絲」。我很崇拜佛陀,每天都想見到他。

今天終於如願以償了。偶然想起了朝鮮美林博物館。我平靜而興奮地走進大廳。啊!我走進去,一股神秘的微風吹在我的臉上,彷彿佛陀在呼喚我,這又加深了這里的神秘。讓我覺得進入了仙境,進入了佛祖的棲息地,一定不能吵醒佛祖。

我走進了佛殿。在門口,一尊巨大的佛像站在門口。他閉上眼睛,似乎真的在睡覺。我覺得是因為我處理的事情太多了,很累。他有一個大鼻子和黑色的非洲羊毛卷。板著臉,一本正經。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是佛。

這個形象讓我對佛更感興趣。我在移動,欣賞各種藝術品——佛!

我多麼想觸摸佛陀,和他握手!感受他的體溫,他的心跳。我希望他還活著。但是我們不能碰這里。我覺得是因為他們是佛!他們是神聖的!

就這樣,我在佛殿溜達了一個下午。因為時間的關系,我只能忍痛離開。這次拜訪讓我更了解佛陀。大家一定要尊佛!

參觀博物館的觀後感4

星期二上午,我們學校五年級全體師生去參觀雷州博物館。雷州市博物館在風景秀麗的南湖之濱。

走進佔地面積680平方米,建築面積11600平方米的博物館,沿著「歷史沿革」,「覽盡民俗風情」觀賞「石狗奇觀」,疑視「歷代陶瓷」,品位「古代今書畫」及「紀念雷州改革開放60周年美術、書法、攝影等,一個個專題展示讓人目不暇接。同學們贊不絕口,古代雷州改革是民族聚居地,自古以來的民族文化互相融和發展,形成特色的雷州文化。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樓的古代石狗展廳。這些石狗千姿百態,有的咧嘴含笑,有的憨態叮掏,有的面目猙獰,有的鼻大耳肥。這些石狗或坐、或蹲、或伏。石狗體形、重量各異,大的超過2米,小的僅有10厘米,最重的有1噸左右,而一般的石狗跟家庭飼養的狗一樣大小。據雷州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最大的石狗是雷州城北門的大石狗,連座約高2。5米,年代較早的石狗是南北朝時期古合州後改雷州治舊址附近的」石狗坡」的石狗,距今約有1400多年。有人估算,僅雷州市境內現存的石狗就約有25萬

過了2、3個小時,我和同學們就把博物館參觀完了。博物館里陳列的物品可真多呀,其中有的是捐贈的,有的是什麼地方出土的,還有的是借展的等,看得我目不瑕接,眼花繚亂。

中華民族是這么偉大的啊!

參觀博物館的觀後感5

秋天的一個下午,天氣晴朗,陽光明媚。我們所有的六年級學生都參觀了歷史悠久的陝西省歷史博物館。這里參觀的人太多了!川流不息。

在博物館前的廣場上,有樹,鮮花盛開,芳香撲鼻。我們迫不及待地進入一樓大堂,直接進入展廳。我看到了很多古代使用的錢幣和陶器,從商代到清代各有不同的特點。那些硬幣形狀很特別,有的像貝殼;有些像鐮刀;其他人就像粉絲。彷彿行走在遙遠的青銅時代。

二樓,很刺眼。那些陶碗、陶牛、陶羊,還有石矛、石斧、石盾,一下子把我帶到了「鑽木取火」的時代,彷彿和我們的祖先一起與大自然進行了頑強的斗爭。

然後,我們參觀了其他展廳,看了各種金銀玉器。這些東西雖然老了,但依然耀眼奪目。我很驚訝古人有如此高超的技藝。

印象最深的是神奇的灌壺,真的是做工非常棒。倒置的水壺雖然有水壺的形狀,但是壺蓋和壺體是一體的,不可能像普通水壺那樣從口中注水。原來這種鍋的底部有個小洞。用的時候可以把鍋倒過來注水,所以叫倒過來。注水時,水不會從口中流出;加水後,將水壺放直,以免漏水。

這一刻,我彷彿穿越了不同朝代,領略了當時的文明與智慧。我為我們文明燦爛的古老國家感到無比自豪!

參觀博物館的觀後感6

星期天,媽媽帶我去參觀運河工業三館。運河工業三館分別是中國傘博物館、中國扇博物館、中國刀剪劍博物館。不過今天,我們只去了傘博物館和刀剪劍博物館。

我們先去了中國傘博物館,這里綜合展示了以中國為代表的傘文化、傘歷、傘故事、制傘工藝技術以及傘藝術,是世界首創的傘主題博物館。展廳里用星星點點的燈光投射在地面上,布置成一個雨境,我們就在「蒙蒙細雨」中慢慢了解傘的起源、傘的製作、傘的歷史。西湖綢傘還是杭州特產之一呢!最特別的是,博物館還展示了世界各國形形色色的新型雨傘。雙人傘很可愛,可以讓兩個人用,而且只有一個柄,既美觀又實用。還有帶電燈的傘,嬰兒車傘等等。

接著,我們來到了中國刀剪劍博物館。這里向我們介紹和展現了刀剪劍「物開一刃為刀,兩面開刃為劍,雙刀相交為剪」的獨特文化。我們在展廳里了解刀剪劍的歷史文化,也可以從生活化視角去體驗民間風俗、生活趣識。除了剪刀的起源、刀劍的製作,我最感興趣的是3D影院放映的《古代戰爭中的刀劍》。千軍萬馬、奮力拚殺的場面讓我覺得非常震撼,讓我感受到戰爭中刀光劍影的氛圍,體味冷兵器時代刀劍的魅力。

參觀博物館讓我大開眼界,我下次還要來參觀中國扇博物館。

參觀博物館的觀後感7

參觀湖南省博物館是暑假活動計劃好的。所以,那天一早我和媽媽還有外婆便迫不及待地前往。原以為博物館不會有太多的人,可從容參觀。誰曾想,參觀者絡繹不絕,長長的隊伍排出去好遠,來觀看博物館>___楚文化展的人可真多啊!

首先我們直接來到了三樓,看到楚文化的展品可多了,那裡有稱為天下第一劍的「越王勾踐自作用劍」,刻制優美的「彩繪鳳鳥紋木雕漆座屏」,以及「曾侯乙銅冰鑒」,還有貴重的雙耳金杯,可愛的彩繪豬形漆盒······。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稱為天下第一劍的「越王勾踐自作用劍」,它雖然經過了千年,但還是沒生一點銹,看上去還非常鋒利,講解員阿姨告訴我們這把劍是由青銅製成的,並且劍上還鑲了寶石呢。

還有一件讓我覺得挺有意思的文物是「曾侯乙銅冰鑒」,它的用處可大了,它夏天放冰塊作冰箱用,冬天是放木炭作烤箱用的,真是神奇,我覺得古人真了不起。.

通過這次參觀,讓我覺得我們人類是非常聰明的,你看我們現在的科技這么發達了,不都是我們自己人類創造出來的嗎?在這么好的環境下我們就應該努力學習,把我們的將來創造得更加美好。

參觀博物館的觀後感8

在一個細雨霏霏的周末,爸爸媽媽帶我去東陽博物館玩。

剛走到門口,我就迫不及待地跑進去,一個龐然大物展現在眼前。「啊!是恐龍骨架,比雷龍還大!」我情不自禁地喊了起來。仔細看了看旁邊的說明,才知道這副恐龍骨架化石是以它的挖掘地命名的,叫東陽龍,有十七米多長,四米多高呢。旁邊那幅恐龍骨架看起來就小多了,才大人那麼高,大概二米多長,是盔龍。

在一樓的另一側,還有古生物化石和古生物進化過程圖。我看到了世界上最早的貝類生物——層疊貝。它們比現在的貝殼大得多,是一個個疊在一起的。另外還陳列有恐龍蛋化石,骨骼化石,恐龍腳印化石等。走著走著,聽到一聲低吼,便不由自主地跟著聲音走了過去。天哪!是三隻模擬恐龍——東陽龍,盔龍,浙江龍,惟妙惟肖的。原來是東陽龍的生活場景復原圖。那時有連綿的群山,綠色茂盛的樹木,林子中央流淌著清澈的小河~~~

看完了恐龍化石又去看電影,開場了才知道是4D電影,還要戴特製的眼鏡呢。剛開始從屏幕里冒出一個海底生物,張開嘴在悠閑地吐泡泡。也不知為什麼,我的左眼感覺被水沖了,涼涼的,原來是那海底生物吐的水泡泡。真不愧是4D電影,感覺就像真的一樣。當奔跑的恐龍掉進深坑時,我感到座位也「嘭」的掉了一大截,嚇了一大跳。後來我眼前出現了一隻只飛舞的蝴蝶,我伸手去抓,明明抓在手上了,張開手卻——沒了。

東陽博物館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參觀博物館的觀後感9

星期五下午,我們班王老師帶我們去參觀了位於市中心廣場東北角的柳州博物館。

這個博物館可真大呀,共有5800平方米呢!它還是世界上第一個全場景式的古生物陳列館,從遠處望去,真是雄偉壯觀。

一樓的展廳是古生物陳列。剛進入展廳就有一種陰森恐怖的感覺,頂上的放映屏幕時不時「竄」出個恐龍來,要不是和隊伍走在一起,我起碼要被嚇死。我們參觀了從古生代到中生代到新生代的各種生物化石,讓我打開眼界。就在我的恐懼感快要消失時,一具巨大的真恐龍骨架又把我嚇倒了。這是一條大約長17米多的霸王龍,看樣子它正在捕食。在這黑暗的環境中,把這條龍襯托得更加逼真。它旁邊還有一條脖子很長的似乎是蛇頸龍的龍,在它的脖子骨架右側有一處沉凹,表明它是被咬死的。

我們接著又上了二樓,那裡有兩個展廳,分別是歷史廳的民族館。歷史廳里栩栩如生地展現了中國古人類的生活,我們不禁為古人類的智慧贊嘆。

接著,我們沿路返回上了3樓,3樓是青銅館和書畫館。青銅館里的青銅紋刀是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上面雕有鳥和花,很是惟妙惟肖,我們無不為其嘆為觀止——古人雕刻的技術真是鬼斧神工啊。

這次博物館寫生,不僅讓我們懂得了古人類歷史的知識,還知道了恐龍時期的各種生物,收獲真大呀。

參觀博物館的觀後感10

下午學校組織三年級全體師生去安康移民博物館參觀。我們從學校徒步走到移民博物館,一路上雖然有勞累,但大家歡歌笑語,開心極了!

到了移民博物館一副巨大、生動而形象的浮雕呈現在我們的眼前,導游老師向我們講述了移民搬遷和安康人民流離失所的故事,展廳放置著移民用的農具、糧食還有吃飯燒水的工具。很久以前安康人民生活的陳舊老屋,樸素的衣著,讓我感受到辛勤勞動的人民,是怎樣用勤勞的雙手創造美好的生活。

二樓展廳我們看到了仿照安康做的地形圖,再現了遠古時期我們安康的地形地貌以及人們勞作生活的情景和豐富的物資。山區山上有牛羊,最有代表性的是安康旬陽特色的八大件,紫陽姑娘唱的採茶歌里清香淳厚的富硒綠茶,以及我們安康本地漢劇臉譜等等……雖然只是簡單的模型,但讓我感受到安康的山清水秀,人傑地靈和源遠流長的安康文化。

三樓講述了移民搬遷改善了安康人民窮苦的生活狀態,並再現了1983年7月31日特大洪水自然災害,給安康人民造成了巨大經濟損失,並在安康人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傷痕。那些圖片至今都歷歷在目,彷彿讓我真正感受到當時洪災對人們帶來巨大的痛苦,但勤勞的安康人民銘記歷史,如今安康被建設的更加繁榮美麗。

經過今天的參觀學習,讓我了解到安康祖輩的生活,也知道了安康人祖祖輩輩歷盡艱難困苦的生活。所以我們要更加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而努力學習報效祖國,讓安康的明天更美好。

參觀博物館的觀後感11

首都博物館的建築設計理念是「以人為本,以文物為本,為社會服務」,強調「過去與未來、歷史與現代、藝術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首都博物館設計方案,經過兩輪國際招標,從16家中外知名建築設計機構提交的22個設計方案中選出的。博物館建築落成後,已得到國內外各界人士一致稱贊。新館建築用地2.48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63390平方米,建築高度40米,地上五層、地下兩層。建築本身是一座融古典美與現代美於一體的建築藝術精品,既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又呈現鮮明的現代感。如:外觀外傾斜的青銅體破牆而出,懸挑的大屋頂繼承了中國傳統的出檐,青灰色磚牆模糊了古城牆與現代幕牆的界線。寬闊的廣場和大堂也取材於皇家宮殿高台建築的手法。在博物館中軸線上,大廳外地面鑲嵌清代丹陛,大廳內有明代牌樓,體現中國傳統中心軸線特點。在建築材質上,青銅、木質與磚石的大量運用更顯現一種歷史的久遠;鋼結構棚頂、玻璃幕牆又表現出北京有力的時代步伐,高大的空間和通透的視覺效果更順應了當代建築的國際流行趨勢。

新館建築內部分為三棟獨立的建築,即:矩形展廳、橢圓形專題展廳、條形的辦公和科研樓。三者之間的空隙則為中央大廳和室內竹林庭院。自然光的利用、古樸的中式牌樓、下沉式的翠竹庭院、潺潺的流水,營構了一個兼具人文、自然的環境。

參觀博物館的觀後感12

今天,我有幸參觀蕪湖市博物館,這里有許許多多的古、現代文物。

首先,我們來到一樓,觀看了一些立體地圖,你也許會奇怪:立體地圖是什麼呢?其實只是一種立體模型。這里有古代大宮殿、蜿蜒曲折的萬里長城、以及以前的弋磯山醫院。

接著,我們又來到一樓化石處,這里有像天上的星星一樣多的化石,有山羊的頭骨、中華乳齒象的`骨頭,還有維氏原狒的骨頭。

之後,我們來到二樓,這里展示的是古代的陶器、青銅器和天然晶體,真讓我大開眼界,贊不絕口。有的陶器是白色的,有的是褐色的,青銅器有的像茶壺,有的像大水缸,有的像小型盾牌。來到天然晶體前,一堆亮閃閃的晶體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以為是雌黃或雄黃,看過標牌之後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水晶晶簇啊!

跟著,我們來到玩樂體驗館,這里主要是一些趣味小游戲,有踩魚、踩花、益智拼圖等。在踩魚游戲中,我用腳一踩,小魚就迅速地「溜」了,我又快速一踩、再一踩,哈哈,終於被我踩到了一條魚,真是有意思!

最後,我們來到博物館的三樓,這里向我們展示的主要是琴棋書畫:二胡、古箏、書法作品、絲綢畫、立體畫等等,品種繁多,目不暇接。

時間過得飛快,我們走出了博物館,我心裡想:今天,我學到了許許多多知識,讓我受益匪淺!

參觀博物館的觀後感13

今天,我和我爸一起去了電影博物館和鐵道博物館。我們先去了電影博物館,進入博物館建築,第一個進入我眼簾的就是拍電影的服飾和我最不願意看到的死屍的頭骨之類的演出道具,因為後面這些死屍的道具看上去都太惡心了,所以我看這些都想吐。

接著我們參觀了最早的電影和電影的發展史,在我們中國最早的電影其實就是皮影,但到後來,國外一個又一個新型的電影技術,一下把古老的皮影拉到了膠卷式的放映機上,可那個時候的電影是沒有聲音的,所以只能讓一個人在後面配音,另一個人則在旁邊配音樂。那個時候的電影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時間太短了,當時最長電影時間也只有30分鍾,所以慢慢的就發展到了現在的技術。

樓上還有現在最先進的IMAX電影劇場模型、動畫電影的製作等。

參觀完電影博物館,我們還參觀了鐵道博物館,鐵道博物館里有好多火車,有「毛澤東」號、「朱德」號還有當年的綠皮車,我爸跟我說他就是坐的綠皮車去上的大學。我說:「現在,你坐過得車也進了博物館了。」我爸笑了一下,我還進過博物館里的幾列火車的駕駛艙,啊,太簡陋了。這讓我聯想到現在的車,真先進。對比之下我知道了中國每天都在進步。

參觀博物館的觀後感14

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參觀了齊齊哈爾市歷史博物館。博物館的講解員認真,仔細的講解了從原始社會到解放中國的這段歷史。讓我們對這段歷史又有了重新的了解,有了重新的認識。

博物館里雖然有些文物是仿造的,但卻非常逼真,甚至有些文物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讓人體會一下當時的年代和人文景觀。

同學們在聽講解員的講解同時,也提出了一些他們不懂和不知道的問題,講解員認真並且熱心的為同學們解答了問題。

歷史有時候是神秘的,神秘的讓人無法相信。當我們看到一些小石頭時,原始人類就用它來切割東西,這有時讓我們質疑,但它確實是真的,也真正存在過的,那是我們的人類就很聰明。他們有時候想的辦法連現在的我們也會想不出來。歷史也是透明的,什麽事一看歷史就知道。例如日本侵華戰爭,我們一看罪證便知是真事,日本那些右冀勢力是否定不了的,因為歷史在證明,歷史不會欺騙我們。

這次活動很有意義,讓我知道了一些以前不知道的事,也讓我們的心靈受到了震撼,受到了洗禮。希望多有機會去參加博物館,更多了解人類,了解革命烈士,了解歷史。

參觀博物館的觀後感15

終於考完試了,媽媽帶我去博物館參觀。

一進門,就可以看到兩個特大號的壇子,媽媽告訴我那個叫「鼎」。左邊的是「鐵人魂」,右邊的是「大慶賦」

每個鼎能有一層樓高,它們代表著大慶精神。鼎真高呀,看來大慶精神真的很偉大!

樓上,是大慶地貌,有濕地、草原和森林。第一個地方是草原,他的代表動物是狼。第二個地方是森林,它的代表動物是東北虎。最後我們來到了濕地。大慶不僅有中國最有名最大的濕地,大慶的龍鳳濕地還是世界最有名最大的,它的代表動物是丹頂鶴。我還和丹頂鶴合影了呢。

來到恐龍區,我害怕極了,但看看恐龍前面有意思的蝴蝶,我勉強往前走,一進來才發現沒有想像的可怕。終於過去了「大塊頭區」,來到蝴蝶區。這里的蝴蝶標本太多了,我都看不過來,更好玩的是激光模擬蝴蝶:在一個玻璃罩里,居然有兩三隻蝴蝶在裡面翩翩起舞,還不會逃跑,好奇得我把臉貼在玻璃上看。我發現下面有兩個電視一樣的東西,裡面有幾只蝴蝶和上面的一模一樣,太高科技了,太神奇了!我猜裡面的蝴蝶是激光做的,就叫它們激光模擬蝴蝶。

最後來到了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猛獁象化石面前。它們是世界上目前保存最好的象化石。還原的猛獁象的頭很象羅漢魚的頭。我奇怪化石上有象牙,地上也有象牙,難道一隻象長四隻象牙?原來真象牙太重了,化石托不動,只好安了個假牙。

這次的「游記」真有意思。當大慶人真自豪呀!

;

3. 上海博物館觀後感

上海是一個科技文教很發達的城市:上海科技館、上海美術館、上海體育館、上海博物館等等,這些都在展示著上海的科技文教氣息。那麼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上海博物館的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

上海博物館觀後感篇1

清晨八時整我起了床,精神已恢復到最高境界,接著等待我們的是第二天的旅遊。因為昨天以一比三我輸了,所以我又一次提意去人民廣場。"好"三人異口聲令我大驚失色。"耶!"我高興地一蹦"八"丈高。

我們又乘地鐵到了人民廣場,一走出地鐵,就看到了人民廣場。但是,我們走了許久還沒穿過馬路,

走了一會兒,我便看見博物館,我建議去裡面轉轉,走進博物館便給我帶來了古代的氣息,第一個展廳便是路易十四,這不是法國的第十四位"路易"君主呀!一走進展廳,便看到路易十四的半身像,那棕色的圈發,身穿盔甲,雄心勃勃。接著我們看了許多路易十四的油畫和塑像,使我知道了路易十四原來他不是每次都勝利,而他勝不驕,敗不妥的精神,使他成為了法國的開創者。

我們又去了陶瓷館,在裡面我知道了陶瓷需在1000度的溫度而瓷器卻要在1200度以上,我想:中國人真聰明。

我們還去了:雕塑館、傢具淺識、少數民族工藝館、古代玉器和青銅器展、還有書法、書畫展等等。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傢具淺識和青銅展。

在傢具淺識中我明白了傢具的材料,其中我明白了紫檀和黃花梨需要500年才能成材,而一些雞翅木、鐵力木、櫸木都要100年成材。

青銅展表現中華民族燦爛文化遺產的重要,在青銅展里我有許多字都不認識,令我明白"學無止境"這個道理。

上海博物館觀後感篇2

你們有沒有去過博物館呀?

今天我們去的博物館有假有真,外形千奇百怪。這是中國最大的博物館之一,位於上海市中心。二姑告訴我標本收藏數量近27萬件,其中「黃河古象」和:「馬門溪龍「被稱作」鎮館之寶。」

第一區叫《人地之源》,有古代生存的模型———房屋。古代時用的泥磚,有金的'、銀的、金銀混一起的、迷彩的……還有結實的石柱、珍貴的木頭、閃閃發光的泥土。

第二區叫《非洲大草原》,那裡有一台儀器,儀器下有一張轉台,轉台上擺滿了從猿猴———現代人的頭顱。轉台是不斷地轉動,只要有個頭顱轉到X光下,它就會顯示出是什麼人的頭顱,智商是多少,平均多少歲死。接著,我們來到了「電影院」,這個「電影院」設計成了非洲大草原的樣子,一望無際的草原上擺滿了不計其數、生氣勃勃的動物。

第三區叫《生態萬象》,有體型巨大的馬門溪龍,它是世界上脖子最長的恐龍之一。另一個鎮館之寶叫黃河古象,4米高,8米長,遠遠大於非洲象。

接著我們還去了生命長河、大地探珍、繽紛生命、生存智慧、上海故事等幾個展區,真是愉快的一天!

上海博物館觀後感篇3

上海是一個科技文教很發達的城市:上海科技館、上海美術館、上海體育館、上海博物館等等,這些都在展示著上海的科技文教氣息。

今年暑假,我有幸來到了上海這座世界聞名的大都市。第一天看了世博會,第二天我們便去了上海博物館。上海博物館有四層。我們一進博物館,就聽到一個漂亮的導游小姐在作精彩的介紹,博物館的一樓有中國古代青銅館,中國古代雕塑館。在第一展覽廳里,中國古代雕塑館裡面收藏有120件雕塑。這120件雕塑展現了從古至今的文化變化和佛教藝術文化。中國古代青銅館有400多件青銅珍品,它們有著獨特的造型,精美的紋飾和高超的製作工藝。

二樓有中國古代陶瓷館。在第二展覽廳,二樓有陶瓷精品500多件,個個都是集歷代名窯的佳作。

三樓有中國歷代繪畫館、中國歷代印章館和中國歷代書法館。繪畫館匯集了唐宋元明清的明家真跡。一幅幅畫都那麼栩栩如生,多姿多彩。印章館匯集了西周至清末近500件精選的實物展品。

四樓的第三展覽廳,有中國少數民族工藝館、中國古代玉器館、中國明清傢具館、中國歷代貨幣館。在中國歷代貨幣館里我看到了最值錢的成吉思汗金幣和最不值錢的無名小錢。最大的和最小的、簽字板的袁像共和紀念銀幣、像一把鑰匙一樣的刀幣。以及清朝的一元、十元、一百元的紙幣,明朝和宋朝的紙幣等,總共有500多件的展品。傢具館大部分展品是明代以來傳世至今和明墓墓出土的,有書房用品、衣櫃、桌子、廳堂、椅子等。玉器館有300餘件精美的玉器,有朴實神秘的,也有傳世絕品。

上海博物館裡面的東西真是太多了,這次都沒有看完,下次有機會我還要來參觀。

4. 上海博物館觀後感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後感頭疼,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上海博物館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上海博物館觀後感 篇1

上海是一個科技文教很發達的城市:上海科技館、上海美術館、上海體育館、上海博物館等等,這些都在展示著上海的科技文教氣息。

今年暑假,我有幸來到了上海這座世界聞名的大都市。第一天看了世博會,第二天我們便去了上海博物館。上海博物館有四層。我們一進博物館,就聽到一個漂亮的導游小姐在作精彩的介紹,博物館的一樓有中國古代青銅館,中國古代雕塑館。在第一展覽廳里,中國古代雕塑館裡面收藏有120件雕塑。這120件雕塑展現了從古至今的文化變化和佛教藝術文化。中國古代青銅館有400多件青銅珍品,它們有著獨特的造型,精美的紋飾和高超的製作工藝。

二樓有中國古代陶瓷館。在第二展覽廳,二樓有陶瓷精品500多件,個個都是集歷代名窯的佳作。

三樓有中國歷代繪畫館、中國歷代印章館和中國歷代書法館。繪畫館匯集了唐宋元明清的明家真跡。一幅幅畫都那麼栩栩如生,多姿多彩。印章館匯集了西周至清末近500件精選的實物展品。

四樓的第三展覽廳,有中國少數民族工藝館、中國古代玉器館、中國明清傢具館、中國歷代貨幣館。在中國歷代貨幣館里我看到了最值錢的成吉思汗金幣和最不值錢的無名小錢。最大的和最小的、簽字板的袁像共和紀念銀幣、像一把鑰匙一樣的刀幣。以及清朝的一元、十元、一百元的紙幣,明朝和宋朝的紙幣等,總共有500多件的展品。傢具館大部分展品是明代以來傳世至今和明墓墓出土的,有書房用品、衣櫃、桌子、廳堂、椅子等。玉器館有300餘件精美的玉器,有朴實神秘的,也有傳世絕品。

上海博物館裡面的東西真是太多了,這次都沒有看完,下次有機會我還要來參觀。

上海博物館觀後感 篇2

太陽慢慢地從東方的地平線上緩緩升起,快樂的一天又重新開始了!今天我們要去博物館參觀,看看我們國家燦爛而又輝煌的歷史文化和文物!上海博物館是中國四大博物館之一。它的規模非常大。它總體分成十多個館,有古代傢具館,有暫得樓陶瓷珍藏,還有民族風俗館等等。

首先我們去的是青銅器館。其中有一個鎮館之寶,叫大克鼎。它的模樣有一庄嚴的感覺。兩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由於時間的流逝,再加上長時間被埋在土裡的緣故,給它增添了一絲銅綠,加上了一抹古老悠久的味道,更是給人增添一種神秘的感覺!這個館里還有許多青銅器,讓我們眼花繚亂。

接下來我們去的是陶瓷館。那裡有許許多多明清時代用陶瓷製作的器皿。有用來看醫生瓷枕,有用來喝茶的茶具,還有用來擺設的裝飾品。不僅用途五花八門,它們的圖案也各不相同。有青花瓷的,有就一種顏色的,還有彩色的等等。

然後我們去了古代印章館。這里陳列了許多古人精雕細琢而來的印章。有用金子做的,有用象牙做的,有用水晶做的,還有用和田玉做的。

最後我們去了古代玉器館。古人把玉器看得最重。以配玉的顏色、硬度、品種來看這個人的地位。他們認為玉是人與神溝通的神器,甚至認為食玉能益壽成仙,所以玉器件件都雕刻的精美華麗。其中有一件玉如意特別漂亮。這件玉如意通體雪白,白得就像日曲卡雪山上終年不化的積雪。兩頭的花紋雕刻得非常精美,讓人不禁停下腳步來細細觀看這件簡直讓人贊不絕口的工藝品。

太陽就要落山了,把最後一抹陽光灑下來,穿過窗戶。我們也結束了一次愉快的博物館之旅。下一次我還要去博物館,去看看那些沒有去過的館,去了解我們國家歷史文化,去看看我們國家歷史保護文物。這真是一次愉快而又有趣的博物館之旅呀!

上海博物館觀後感 篇3

暑假,媽媽說要帶我去上海玩,我別提有多高興啦。7月的一天我和媽媽一起去了上海,那天的天氣真是格外的好,萬里無雲,好像老天知道我們今天要去玩,所以就把天空放晴了。

媽媽說下午要帶我去博物館參觀,我高興得就像吃了蜜一樣甜。下午,我就和媽媽坐地鐵去了博物館。出了地鐵站,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座高大的建築物,樣子十分奇怪,像個飛碟的形狀。我們一直排了兩個多小時的隊伍,終於輪到了。一踏進氣勢磅礴的博物館大廳,我們馬上買了票,租了兩個數碼語音機。

我和媽媽每個館都去參觀了,我們先參觀了陶器館,在這里,我欣賞到了粗獷純朴的彩陶、富貴華麗的唐三彩、精美絕倫的青花瓷……知道了陶器的發明,是新石器時代的重要標志之一。隨著原始農業生產的出現和定居生活的需要,我們人類學會了製作陶器。我國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存分布廣泛,陶器製作幾乎遍及中華大地,品種十分豐富,許多產品技法講究,製作非常精美,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原始藝術特徵。我們還參觀了青銅館,青銅館非常大,裡面陳列著許多青銅器,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克鼎。大克鼎是三千多年前西周孝王的寶貝,鼎上刻著漂亮的獸面紋,裡面寫了兩千九百多字的銘文。據說,它是整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我還了解了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紀左右,中國就開始進入青銅時代,夏代晚期的二里頭文化是目前考古發現中最早的青銅文化。遺址中出土了青銅容器、樂器、兵器、工具和飾件,並發現鑄造遺址。青銅禮器造型初具規范,器壁勻薄,鑄造技術已經達到了熟練的水平。接著,我們又參觀了雕塑館、錢幣館、玉器館、書畫館、少數民族館、傢具館。我越看越有勁兒,那麼多的藝術珍品好像都在叫我去仔細得參觀呢!可是時間到了,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博物館,一邊走還不停地回過頭來,我彷彿聽到了它們在跟我說再見的聲音。

這次參觀我學到了很多知識,而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感受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真的很了不起!

上海博物館觀後感 篇4

上周我們拿到了老師給的電影博物館的票子,想著,大概是介紹電影的歷史吧,於是我們便期待著那一天的到來。在星期六的一天中,我們參觀了上海電影博物館,它不僅讓我們了解了許多和電影有關的知識,還讓我們感受到了許多……

我們八個人(黃天愛、酈絲簫、宋雨青、劉陸淇、李昊、毛曄淳、周子紅、葉哲宇),在星期六下午一點到學校門口集合,一起出發前往上海電影博物館參加小隊活動。所有的成員都到齊後,Let』s go!坐了14站56路公交汽車後,我們終於到達了目的地:上海電影博物館。一進去,我們就坐了乘到4樓的電梯,在電梯的天花板上,有一個小小的屏幕,上面倒數著:「5(伍),4(肆),3(叄),2(貳),1(壹)」。當1結束的時候,電梯門就開了,剛一走出門,我們就進入了「星光大道」,地上紅色的感應燈就像紅毯一樣閃爍,在兩側牆壁上有各種觀眾,記者的造型,閃光燈和歡呼聲此起彼伏,我們就好像真的當了一回電影明星!

再往裡走,有一面長牆,上面都是有名電影明星,在牆邊,有展櫃,裡面都是這些明星的文物,讓我們興奮的是,我們每個人都在牆上找到了自己喜歡的人:成龍,蝴蝶……突然我們被電影里獨有的「咔」聲所吸引,原來在一面景板牆邊,真的有人拍劇!一個穿著老上海旗袍的美女在門前渡著,而這一幕卻因為各種小的瑕疵,導演的不滿意,而一遍一遍的重新來過。我們不禁想到,原來拍電影也不是這么容易啊!在金光燦燦的照耀下,我們看到了曾經上海拍攝電影場景的模型,大家都紛紛和「不動」的人物拍照。向前走著,一幅一幅的海報進入了我們的眼簾,原來百年發行放映展區透過模型、廣告及百餘幅各個歷史時期的海報,回顧發行放映的百年歷史,展示上海電影長盛不衰的文化魅力。我們的同學總是發現一張張大家小時看過的電影,常常引起一聲一聲的回憶,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回憶電影的場景。

不知不覺我們就逛完了一層樓,我們充滿好奇的來到了3樓。還在自動扶梯上的我,就聽見同學們激動地叫聲「葫蘆娃!」「黑貓警長!」「小蝌蚪找媽媽!」原來是一個個我們小時候熟悉的人物造型。在這一樓里,彷彿是回顧我們小時候的樂園。在這里,可以在熒幕板前體驗自己的配音和電影動作,同學們都爭著、搶著聽聽自己在電影里的配音是否和原著接近。聽,是什麼讓大家都笑的那麼開心?原來大家在看加菲貓,大家笑的不只是加菲的滑稽的動作,而是上海話版的加菲貓更引來大家的注意。我們還看了短片「夢之船」,影片向我們介紹了上海電影長河的歷史,讓我們看到了上海的成長。

來到二樓,這是一層體驗樓,我們在此觀摩影視作品的生產創作流程,而且還看到了在工作室:有叔叔阿姨在「平板電腦上」認真的畫著動畫。我們還看到了錄音室等。那裡還有手搖放映機、各種演員的服飾。突然聽到了庄嚴國歌的我們急忙沖下1樓,哇,左邊的'一面櫃子上大概有幾百個獎杯吧,在燈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輝煌。時間也在不經意間流失,「咔嚓」八個少年的燦爛的笑容伴著「上海電影博物館」字跡,一個下午的活動結束。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感悟了很多,原先一直很羨慕電影演員在影片里,社會上的風華絕代,遭眾人追捧。但是這次活動中,我們第一次感覺到了原來拍電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有自身的素質要求,還有一定的耐心,看起來很容易的一條片子,都是經過上百次的演練鑄就的,我們不能隨意的說一部影片的不好,因為他們也都是用心血做成的。上海電影歷史的發展,讓我們見證了一個時代的改變,這更是讓我們欣慰。

上海博物館觀後感 篇5

「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雄距在世界東方。從東邊的山海關到西邊的嘉峪關,有一萬三千多里。蜿蜒在山上的長城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從秦始皇下令建造長城,到孟姜女尋找丈夫,最後明代開國元勛——徐達修築長城。它蘊含著砥礪奮進、生生不息的文化真諦,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和華夏兒女的驕傲!

今天來到玻璃博物館,觀看明清重鎮——秦皇島長城專題展開幕儀式。儀式過後,來到展播播廳,「天開海岳京師屏障」八個大字,頓時讓我感受到了長城的雄渾、凝重、神奇與美麗。秦皇島境內有223。1公里的明代萬里長城,它們氣勢雄偉、風光秀麗、建築精美、關隘眾多、文物豐富、故事動人,展現了長城文化的精髓。

第二部分——天工巧奪匠心獨運,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長城由城台、馬道、垛口牆、望孔、排水、射孔、宇牆、雷石孔、吐水嘴等幾個部分組成。其中講解員叔叔特意講了吐水嘴的作用,讓我大開眼界。

第三部分——雄關要塞長城烽火,主要介紹了榆關抗戰對長城的影響,重點介紹了軍事武器——鐵弗朗機。「戚家軍的駐守,戚繼光曾招募浙兵9000餘人守之。」「9000人,這么多人」我不禁感嘆道。

第四部分——精神守望永續傳承,從70年代開始,秦皇島市就出現了義務保護長城組織。當我看到展覽櫃里展示長城保護員——張鶴珊維護長城的工作筆記和工作總結時,我才明白原來長城需要工作人員年復一年的精心維護和修復。到2006年底,張鶴珊與其他74位長城沿線農民一起,在村民中義務宣傳長城保護知識。

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是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結而來。它蜿蜒在山上,是我們值得驕傲,它象徵著中華民族堅不可摧,永存於世的意志和力量。長城建成後,經歷數代人的堅守,它蜿蜒在山上。是我們的精神家園,當我再次看到展廳里的長城模型,情不自禁地眼眶濕潤,那是因為我對長城愛的深沉……

上海博物館觀後感 篇6

星期天,我們嘉興晚報小記者來到上海自然博物館參觀。

一大早,我們先來到教室等帶隊老師的到來。老師來後,我們排好隊坐上大巴車,踏上了去上海自然博物館的旅程。在大巴車上,我感覺很是無聊。我東瞅瞅,西望望,想看看別人在做什麼。我看到有的人在看書,有的人在吃東西,還有的在玩電子游戲……。一個多小時後,我們終於到達了目的地----上海自然博物館。我像是被關了多年後終於獲救的「犯人」興奮的從大巴車上「沖」下來。

參觀自然博物館的感覺和坐大巴車的感覺截然相反。博物館里好玩,有趣,關鍵是可以學到許多新知識,彷彿給大腦又可打開一個新的關卡;而坐大巴車很無聊、沒勁。

從大巴車上下來後,導游給我們先介紹了一些博物館的外部特徵及參觀時的注意事項,然後我們的參觀之旅就真正開始了。

我們首先參觀了「起源之謎」展區。這里有許多發明家發明的望遠鏡,顯微鏡展品,還有很多關於地球是怎麼出現的,宇宙是什麼,生命是怎麼出現的,等等只是信息。穿過「起源之謎」展區,我們來到了「生命長河」展區。這里有許許多多動物標本,有熊、狼、鳥類、猴子…….,但我影響最深刻的是恐龍。只見一隻巨大的蜿龍吊在半空中,搖晃著又長又粗的脖子在那叫著。看完這些標本,我們來到了有蛇、蜥蜴、蝴蝶、水母的地方。那些蛇和蜥蜴就像死了一樣靜靜地趴在地上;魚和水母很有趣,魚兒們搖晃著尾巴,一會兒在珊瑚里游來游去,一會兒在水裡打鬧、玩耍。看完這些,導游將我們領到「生存智慧」展區。在這里我們了解了小動物們的聰明才智。比如,一隻小鳥為了吃到躲在樹洞里的小蟲子,會找一根帶杈的數值將小蟲子捅出來;蘭花螳螂為了躲避天敵,會將自己偽裝成蘭花的顏色……。看到這些我們小記者們都贊不絕口,議論紛紛,那場面熱鬧極了。再往前走,來到了「走進非洲」展區。這里有許多非洲的動物,大多數都是肉食動物。這里還有許多娛樂項目,但我最喜歡玩「點松果」游戲。由於時間不早了,我們看完「走進非洲」展區後結束了一天的旅程。

上海自然博物館的每個展區都非常有趣,希望下次有機會再去參觀。

上海博物館觀後感 篇7

休息,百無聊懶,感覺好無趣! 女兒提議:帶我們去上海自然博物館看看。有孩子們請客,我當然高興!

上海自然博物館位於地鐵13號線,它特意建立了一個站點,並設有多個出口,給予前往觀光游覽的人們提供了快速而又便捷的綠色通道。

上海自然博物館,門票30元,人好多,有來自五湖四海的外國朋友,也有許多是中國各地來的參觀者。走進博物館,首先看到了兩具高大的恐龍骨架,超大無比的大恐龍一下進入眼簾,那模擬模擬的深沉高亢的聲音在整個空間回盪,似乎一下子把觀光的人們拉回到了很久很久幾萬年前......

展廳里還有許許多多動物的標本:金絲猴、大熊貓、金錢豹、虎、亞洲象、梅花鹿、羚牛、揚子鱷、白鱘、獅子、長頸鹿、袋鼠還有恐龍蛋等等,那動態十足的摸樣,栩栩如生。

生命的長河奔流不息,綿延至今40億年,誰也不能窺其全貌。全球的生物星羅棋布,編輯海洋、天空、陸地,誰也無法令它們聚首。今天,古今生物跨越時空,濟濟一堂,如同生活明的長河匯聚凝結一瞬。一件件的珍貴的標本待給我生臨其境,感受生命的多彩,驚嘆大自然的神奇。

生命是什麼?浩瀚精深的宇宙又是什麼?你可以在這別有洞天的博物館里找尋,追溯,甚至可以親身體念遨遊星空的感受與美輪美奐的奇異過程。

不知不覺兩個多小時過去了,各場館錯落有致,是根本看不過來的,當我們依依不捨離開的時候,參觀的人流還絡繹不絕進入。

上海博物館的參觀之旅是集視覺、聽覺、觸覺的自然科學的一次盛宴。她讓我獲得了不少新的知識,也讓我經歷了一次全新的體驗。

上海博物館觀後感 篇8

早上一起床,就有一個驚喜等著我。媽媽告訴我:今天一整天都不用寫作業,外公帶我去郵政博物館參觀。於是我特別興奮,很快吃完了早飯就出門了。

進入博物館後,兩邊都有樓梯,我們選擇了左邊的樓梯。走上去後,一邊陳列著有關古代郵政的照片,另一邊陳列著有關現代各類郵政的展覽品。

我們繼續往前走,進入另一展廳。那裡有一個很大的電子地圖。我一按按鈕,就能放大縮小地圖,在地圖上「走遍了」很多郵局。大廳里還展出了各種以前人們送信時的雕塑:有坐在船上送信的,有騎著馬送信的,還有扛著很大布袋奔跑著送信的。

最後我和外公在裡面迷了路,還是我帶著外公走出來的呢!我覺得今天學到了不少知識,可以分享給我的小夥伴們咯!

閱讀全文

與觀上海電影博物館感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歌聲的翅膀觀後感怎麼寫 瀏覽:618
蘇聯電影解放國語西瓜下載 瀏覽:777
石墨文檔怎麼看電影 瀏覽:945
世界最好的電影院 瀏覽:783
許願神龍電影天堂免費下載 瀏覽:597
英國王室題材的電影 瀏覽:432
恐怖微電影大全 瀏覽:68
2012理電影天堂 瀏覽:533
mc電影在哪裡看 瀏覽:498
微電影詞 瀏覽:796
腿受傷了電影片段 瀏覽:420
哪裡查電影的投資 瀏覽:798
找小電影用什麼軟體好 瀏覽:546
手機豎屏電影免費 瀏覽:245
上海華誼電影電視台 瀏覽:626
80年代電影介紹雜志圖片 瀏覽:760
電影你好李煥英工廠取景在哪裡 瀏覽:834
微電影小夕 瀏覽:250
新上海灘電影有部 瀏覽:364
比利林恩在線完整電影 瀏覽: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