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度有哪些值得推薦的文藝片
1、《印度往事》:題材很好,愛國、勵志、反抗壓迫,都能從中讀到。這部片子是阿米爾汗稍年輕時拍攝的一部作品,依然是非常優秀,尤其是他這個人物在影片中性格很豐滿,是民族英雄。在印度村民和英國軍士精彩的板球比賽過程中,主角在一次次的出擊中戰勝了英國殖民者,捍衛了民族尊嚴和自己的愛情。結局相當震撼,令人驚心動魄。穿插的歌曲和舞蹈也讓這部片子有了更多美的感覺。
② 讓·雷諾阿的人物評價
讓·雷諾阿作為20世紀傑出的電影大師,半個多世紀以來,名字屢屢出現在許多國家的電影機構評選的電影史上十大傑出導演的名單中。而評選傑出大師的依據是傑出作品,雷諾阿的傑作當為《游戲規則》和《大幻滅》。其中《游戲規則》更是多次入選電影有史以來的十大傑作之列,以英國《畫面與音響》雜志的評選結果最具權威性。該雜志自1952年起每隔10年組織一次評選活動,邀請世界上最著名的影評家和電影導演投票評選電影有史以來的十大傑作,50年來《游戲規則》一直沒有落榜。
作為雷諾阿生平創作的最完美的影片,《游戲規則》雷諾阿說這是一個關於識破騙局、認識真相的故事。它雖然是一部古老的故事,但是所流露出的沉重的悲劇意識,是對人、對社會的一種失望的情緒。
雷諾阿通過復雜的人物關系、追逐片式的喜劇情節和看似荒誕的藝術手法,富有嘲諷意味地揭示了戰前法國資產階級乃至整個社會的生活態度:生活如同「游戲」,說謊和爾虞我詐是這種游戲的不可違拗的「規則」;同時,來自不同社會階層的爭風吃醋的男男女女的群象表明,情慾是人類的共性,而在風流場上的追逐和搏鬥中不同社會階層的人是不得相互混同的,此外影片還運用隱喻手法,預示了「奇怪戰爭」的悲慘結局,最後則把這群百無聊賴的男女的東逃西竄作為恢復正常的社會秩序的手段。由此我們不難看出,當時歐洲社會復雜的階級斗爭和以法西斯主義為代表的資產階級反動勢力的猖獗,這些使雷諾阿由痛苦、憤怒而淪為悲哀。《游戲規則》是他這種宿命、無望情緒達到極點時發出的絕望的呼喊。
雷諾阿曾說:「非常奇怪,我的影片要等到25年之後才能被人理解。」想到《游戲規則》當初的不幸遭遇和後來的諸多榮譽,事實的確如此。此片完成於二戰爆發前夕,上映不久便被禁止。電影審查機構認為它「傷風敗俗」,軍事檢查機關認為它「渙散士氣」,很多觀眾認為它是對他們的「人身侮辱」。這樣的結果與雷諾阿的初衷背道而馳:「我原想把這部影片拍得討人喜歡,但卻惹惱了大多數觀眾,我為之驚奇不已。」雷諾阿把觀眾的敵意歸咎於自己的「直率」,這部影片表面描寫的是和藹可親的人,實際表現的是正在解體的社會,觀眾在影片中看到了自己,而「自殺的人是不喜歡讓人看見的。」拍攝《游戲規則》的人自己沒有遵守「游戲規則」,結局自然可想而知。雷諾阿這樣描述自己當時的心情:「《游戲規則》問世時遭到的失敗太讓我喪氣了,以至於我決定,要麼不再拍電影,要麼離開法國。」
雷諾阿的另一部代表作是《大幻滅》,據其編劇查爾·斯巴克的解釋,影片主要是表現「戰爭是愚蠢和醜陋的。戰爭破壞了人的生活,人不是為互相殘殺而生存的,只有職業軍官喜歡身著軍裝」。因此,熱愛和平的雷諾阿在影片中表達的反戰傾向是非常明顯的,而且他還告戒人們:「不論勝利與失敗,任何民族都難以倖免戰爭造成的墮落。戰爭在幾個月內就足以摧毀緩慢發展的文明用幾個世紀才得以建立起來的東西。」
雷諾阿通過紀錄片式的樸素風格和真實准確的細節,以及生動的性格刻劃和豐富的視覺形象,既表現了戰爭期間不同國籍的軍人們對和平時期保持友愛感情的嚮往,又反映了他們在國家、種族、宗教、社會、階級等界限之間的復雜關系。有時階級關系超越國家界限,有時種族關系超越社會階層,有時友愛之情超過一切,有時愛國主義占據上風。比如,當了俘虜的法國侯爵德瓦爾迪厄與德國貴族馮·羅芬斯坦之間的階級關系,遠遠超過他與平民出身的馬雷夏爾的同胞關系;馬雷夏爾對言語隔閡的德國農婦的好感,大大超過他與猶太資本家羅森塔爾的友情。
當然,也有人認為雷諾阿身為一個左翼電影工作者,在本片中對法國貴族傳統和軍事等級日落西山表示哀嘆令很多人困惑甚至憤怒,而法國著名電影理論家安德烈·巴贊卻說:「對大多數法國人所經歷的時代的回憶之所以引起我們的激動,是由於我們在這些囚徒的痛苦和希望之中發現了某些東西,在今天原子彈毀滅的磨難、恐怖和恐懼面前,那些東西對我們來說反倒像是失去的天堂。」也許讓·雷諾阿富於前瞻性的詩意現實表現也正於此吧。 法國詩意現實主義代表人物讓·雷諾阿,1894年9月15日出生在法國巴黎(1979年2月12日逝世),出生在大畫家奧古斯特·雷諾阿的家中。奧古斯特·雷諾阿是法國早期印象派繪畫運動的先驅者,這使童年時期的讓·雷諾阿受到了良好的藝術熏陶,對於其日後在電影色彩、構圖方面的優勢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然而讓·雷諾阿並沒有子承父業,在學業尚未完成的情況之下便毅然踏上了軍旅之路。一戰期間,他以准尉的軍銜奔赴前線作戰,數月後因右腿負傷回到巴黎養傷,開始迷上了卓別林的電影。也就是在此期間,他開始對電影產生興趣。雷諾阿在這次戰役中落下了瘸腿的終身殘疾,傷養好後他又返回軍隊學習飛機駕駛,做了短時期的偵察兵。他退伍後為了完成父親的遺願來到法國南部的卡紐和郊外的瑪洛特從事陶器製作。一次偶然的機會,因受到電影《愛的火花》的感染,他決心投身於電影事業。起初,他只是為別人寫作了一部電影劇本,接著才在1924年獲得了拍攝《水上姑娘》的機會。影片以愛情為主線,講述一位姑娘在做水手的父親死去後遭遇了許多不幸,最後得到一位地主少爺的救護和愛情的故事。讓·雷諾阿運用了印象派電影手法,所表現的如姑娘做夢時的場景,深獲好評。自此,他開始了自己真正的電影生涯。
1926年,雷諾阿拍攝了根據左拉小說改編的《娜娜》,這是一部耗資巨大、長達120分鍾的影片,雖然沒有取得應得的經濟效益,但在當時引起了巨大反響。影片將文學上的自然主義與繪畫上的印象主義有機結合在了一起,用優美的筆法展現了妓女娜娜悲慘放盪的一生。這部影片是雷諾阿默片時期的代表作品。此後,他拍攝了一系列默片:《查爾斯頓》(1926年)、《瑪爾基塔》(1927年)、《賣火柴的小女孩》(1928年)、《懶兵》(1928年)、《城中比武》(1929年)、《窮鄉僻壤》(1929年)。這些影片已經顯示出雷諾阿在題材和風格方面的某些特點,如探討物質生活的意義、將現實主義與夢幻般的想像相結合。為最終形成「雷諾阿風格」的先驅作品。
從三十年代開始,雷諾阿進入了自己多產而又風光的全盛期,在此期間,他不僅形成了雷諾阿式的電影風格,而且拍攝出了享譽一生並被後輩著力推崇的影片《大幻滅》和《游戲規則》,確立了在世界影壇的重要地位。就像世界電影有了歷史性的飛躍一樣(進入有聲期),雷諾阿也開始逐漸找到適合自己的敘事方式。後來所拍攝的《湯尼》是一部極端寫實主義影片,片中幾乎沒有內景,也沒有用大明星,純粹依據真實事件拍成,被評論家們認為是與維斯康蒂的《對頭冤家》(1942年)一樣沒有時代局限的傑作。他描寫了從義大利和西班牙來到法國南部的打工者們的愛情和經歷,最後因頹喪、妒嫉而導致的一場悲劇。一般評論家認為《湯尼》是電影史上的新寫實主義電影的先驅。
雷諾阿的寫實主義手法雖然得到好評,但他慢工出細活兒的拍片速度卻常讓一般電影老闆不滿意。找他拍電影的,多是看重他擅長拍攝社會題材並欣賞他寫實風格的製片人。1935年,讓·雷諾阿拍了《朗基先生的犯罪》,影片描述一家印刷廠面臨破產,老闆逃跑了,工人們卻團結起來組織了一個合作社繼續進行生產,終於扭轉局面取得勝利。這是一部表現工人要求權力的影片。另一部根據名著《下層社會》改編的影片《社會底層》,則刻畫了一群社會落伍者的眾生相。這些影片都顯示著他廣博和深遠的認識,並且永遠能忠實反映人間世態、表現人的本質。雷諾阿自幼喜愛藝術,具有高深的藝術修養。這使他一從影就很快躋身於名導演之列。他與法國影壇老將讓·維果以及雷內·克萊爾、約克·費戴爾、馬賽爾·卡爾內等人共同奮斗,譜寫了法國二戰前電影史上的不朽篇章。
《湯尼》和《朗吉先生的罪行》被稱為是「法國電影的轉折」,「標志著法國電影的復興」。影片所表現出來的政治傾向具有鮮明的左派思想,影片接受了蘇聯的現實主義精神,被認為是戰後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先聲。
雷諾阿在此期間拍攝的最重要的兩部作品《大幻滅》(1937年)和《游戲規則》(1939年),成功運用了景深鏡頭和長鏡頭的敘事手法,為電影語言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大幻滅》榮獲威尼斯電影節最佳藝術電影獎。雷諾阿喜歡用長焦距鏡頭來拍攝,使近景和遠景同樣清晰,他對這種攝影方法的實踐和系統發展,對奧遜·維爾斯日後拍攝《公民凱恩》產生了重要影響。
1939年,雷諾阿緊接著完成了詩意現實主義的扛鼎之作《游戲規則》。
這是一個關於上流社會道德腐敗的陳舊故事。和《大幻滅》不一樣,《大幻滅》洋溢著自信向上,而這部影片則是一股昏暗不堪的調調。但是令人意外的是,《游戲規則》在時隔25年之後才受到世人重視,就好像人們獲得了重生,因為此片在當時受到禁止放映的條令,來自各方的壓力使雷諾阿不得不離開了自己摯愛的國土。
總體來說,雷諾阿這個時期的作品在藝術上達到了很高水平,使他成為戰前法國詩意現實主義流派的代表人物。
從1940年到1950年,雷諾阿在好萊塢期間共拍攝了6部影片:《大澤之水》(1941年)、《吾土吾民》(1943年)、《向法國致敬》(1944年)、《南方人》(1945年)、《女僕日記》(1946年)和《海濱浴場的女人》(1946年)。1950年拍攝的《大河》是雷諾阿途經印度回國途中所拍攝的,也是他第一部彩色片。他回國後的18年間僅拍過5部影片,其中《法蘭西康康舞》(1954年)較為著名。這些影片雖然在色彩運用上非常成功,也不乏完美的鏡頭,但都沒能超越他在1930年在法國拍攝的優秀作品。終其一生,他拍攝了默片、有聲片(包括黑白和彩色)共計40餘部,後期雷諾阿的藝術活動轉向舞台劇和電視,同時撰寫有關電影的論著,導演舞台劇,創作小說和電影劇本,寫作有關自己和父親的回憶錄。
雷諾阿繼承和發揚了馮·斯特勞亨所信奉的拍攝電影的原則和傳統,形成詩意寫實主義風格,成為法國電影史上的豐碑。他雖然沒有子承父業,但是秉承了父親為藝術如痴如醉的風范,他為電影藝術耗費了畢生的精力,他致力於實驗新電影文法的精神永遠活在同樣摯愛電影的人們心中。 歷史上父子齊名的文學家、藝術家不乏其例,如大仲馬與小仲馬,大施特勞斯與小施特勞斯以及中國的曹氏父子、蘇氏父子等,而法國著名印象派畫家奧古斯特·雷諾阿與其子讓·雷諾阿也是同樣舉世聞名的。所不同的是,他們的藝術門類不同,一位是畫家,一位是優秀的電影導演。但是這絲毫沒有影響他們在法國藝術界的地位,而讓·雷諾阿最初的藝術靈感其中很大一部分也來自他的父親。奧古斯特·雷諾阿是法國畫家,最初與印象畫派運動聯系密切。他的早期作品是典型的記錄真實生活的印象派作品,充滿了奪目的光彩。然而到了(18世紀)80年代中期,他從印象派運動中分裂出來,轉向人像畫及肖像畫,特別是婦女肖像畫中去發揮自己更加嚴謹和正規的繪畫技法。
在所有印象派畫家中,雷諾阿也許是最受歡迎的一位,因為他所畫的都是漂亮的兒童,花朵,美麗的景色,特別是可愛的女人。這些都會立刻把人吸引住。雷諾阿把從他們那裡所得到的賞心悅目的感覺直接地表達在畫布上。他曾說過:「為什麼藝術不能是美的呢?世界上丑惡的事已經夠多的了」。他還是女性形象的崇拜者,他說:「只有當我感覺能夠觸摸到畫中的人時,我才算完成了人體肖像畫」。
1874年雷諾阿以《包廂》一畫參加首次印象派畫展,這標志著雷諾阿風格的成熟。但是自由的藝術創造給家庭經濟帶來危機,所以他總想找到一種既能滿足繪畫愛好者趣味,又能不失自己的藝術良心的方式。隨著《遊艇上的午餐》成功,生活境遇得到了改善。於是決定走出法國去東方尋找新的創作題材和靈感。他去了阿爾及利亞又取道英國,1881年又赴義大利游歷藝術名勝佛羅倫薩、威尼斯和羅馬等地,當他在羅馬看了拉斐爾的畫時感嘆道:「真是妙極了,我早該看到它們,這些畫顯示了真正的藝術技巧和智慧。」這時他的藝術追求倒退到古典主義學院派,他說:「在油畫方面我更喜歡安格爾。」這是他藝術道路上的一次危機。但就在這危機時代,他的印象主義精神仍始終保存在他的風景畫中。
雷諾阿藝術的主體旋律———畢生所竭誠表現的是女性肉體的魅力。他所描繪的女性著意在外表美而忽略其性格深度,但就其自然魅力而言是高貴雅緻的。他兼收了羅可可和巴洛克兩者的嬌媚和雄健之風,天衣無縫地融為一體,創造了獨有的雷諾阿風格。陽光、空氣、大自然、女人、鮮花和兒童。這就是雷諾阿一生用豐富華美的色彩所彈奏的主題。
③ 求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的影評
直觀看上去,電影《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好象太是一部比較世俗又比較男性化的視聽藝術作品。我們這么講是有一定依據的。國際影壇往往有一類影片就是這樣子,從男人的視角看待描繪女性故事的電影常常倚俗而立。雖然此言並不見得十分得體,可是確實大有影片可查。冒昧比方名導大衛 里恩的片子,彷彿經常就把握不實銀幕上的女人個性色彩,所以西方影界有論指出,自大衛 里恩的黑白電影《吾土吾民》之後,《阿拉伯的勞倫斯》《桂河大橋》之類銀幕大片就不怎麼以女人為重頭戲了。也是,大名導在戰爭電影《桂河大橋》裡面摻了幾個有女人的銀頭,片子反爾顯得有那麼一點不倫不類。電影里少了些許脂粉塵以後,大衛 里恩的片子也就愈發有了所謂越男人越大氣之說。不知此言有無正理?
盡管同樣拍得也是以世界大戰為背景的電影,但是不過,英國名導演大衛 里恩跟畢竟屬於大號前輩,跟—個義大利初出毛廬的小伙兒朱塞佩 托爾納托雷的出身,生活,教養和藝術手段基本屬於兩檔子事情。銀幕上那些越男人越大氣的玩意,是大衛 里恩大半輩子衷情的東西。至於這愈美麗愈有罪,則專門指的是年輕影人朱塞佩 托爾納托雷的電影《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其實這里所謂的愈美麗愈有罪,也並不只是一種特例。表面上看,朱塞佩 托爾納托雷另外兩部名片《天堂電影院》和《海上鋼琴師》雖然不太怎麼強調所謂愈美麗愈有罪。但是從托爾納托雷在片中也還是可以看得出來,他的電影相當居重的描寫到了女性的美感與女情的重要。只是前兩部沒有這一部《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這么吃重女色,沒有把女性的美刻意到這么登峰造極。
在影片《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中,女主人公瑪琳娜的出場幾乎是象—個神女一般,幻視幻聽般地游移銀幕各個角落。當然了,除了這一個絕對的女性主要人物,這部彩色故事影片《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最讓觀眾眼晴—亮的地方是,她的異域風光和島嶼人文。西西里島屬於義大利半島版圖之上的—座別有洞天的獨立陸島,義大利古語裡面的西西里是三海之地。影片《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中的西西里總是散發著一種蒙塵的銹色,滿城中的巴洛克式建築紅中帶黃,略含沉鬱的氛圍,讓人不免充分聯想到了許多東方電影里的古裝類型片。影片中的美女主人公瑪琳娜就生活其間。恍惚之下,有那麼一點點飄飄欲仙的味道。記得徐克類型片《倩女幽魂》中的女紅易小倩一襲素衣,眼含冤債,潤著赤腳,纏戀書生的那副狀態就差不多屬於東方版的瑪琳娜了?
生活現實裡面有一位特別直接的影片《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電影迷,他笑稱世界大戰打得越大,影片里的女主人公瑪琳娜就越發漂亮的不可收拾。乍聽起來,他的此言雖然有—些誇張了,可是仔細再一捉磨,又覺得不無道理。好,還是回到影片《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里。本片以義大利墨索里尼政府對英法宣戰開始,少年男主人公維里圖剛剛十二歲。正值少男青春期的萌動即發期。這個時期維里圖遇到了影片的女主人公瑪琳娜。維里圖沖動地去所謂愛情了。其實觀眾都知道,十二歲的維里圖的這種感情並非愛情。它在電影當中充其量也只能算得上是一個含痛的隱喻。再細致地看那個鏡頭:一群少年用放大鏡在太陽光下燒烤一隻走投無路的螞蟻的場面,足以表明這戰亂期間麻木殘忍的青春心理?同樣道理,西西里小島上的群民也是拿了最最暴戾和恐怖手段對付影片里女主人公瑪琳娜的。
這里需要加以區別的是,十二歲維里圖的感情並不代表小島上的那些丑惡群民。少年維里圖的感情還是單純和干凈的。把一個少年的「初戀」置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環境當中。其實深入一看,《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幾乎書寫了一個帶有神話色彩的求索故事。這裡面的所謂愛情故事除了貼切的理想,更重要的她還是一個動人的傳說。既然屬於傳說,那麼就會擁有可信可無的故事成色。所謂傳說,便有層累的創造歷史與文化的特質。傳說中的情感是一種現實當中不可欲求卻夢里所想的真實。國際影壇許許多多的經典名片在表現樣式上,並不口口聲聲開講心靈美的。比如俄羅斯著名的黑白影片《愛情與理想》僅僅只是用其電影的畫面,用人物的生活,為我們觀眾指出一個精神生活的原理:人不能夠光是依靠黑麵包過生活。朱塞佩 托爾納托雷的影片《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渴望告訴人們的,也正是精神上的正直生活。
影片《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是一部詩意的電影。影片收尾部分維里圖把自己那張唱片《我的情意》投入大海的鏡頭,顯然是—個懞懂少年向個人曾經未知的生活作某樣告別的儀式。是的,電影里的年少青春和人初惡行是可以擲向大海毀掉的。但是作為—個人的心間記憶卻永久不能抹殺去的,無論丑與善。成長中的人性是每—個有過少年心的永遠的記痕。影片《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的境界不是一般的高。西西里出身的導演居然諳熟一個普通得再不能普的人生道理:所謂人的愛情也要從娃娃抓起。現今世道這么來講愛情彷彿顯得有一些稚嫩了么?恐怕並不見得。從一個孩子的眼光探看愛情,這在世界電影范圍內早己不是什麼新鮮事情,這種類型的電影附拾皆是,比方《乳房與愛情》《教師別戀》《醜八怪》等等。
又比方上海譯文出版社新譯的世界名著版本,著名電影藝術家童自榮先生配音的小說名篇《朗讀者》其實也是,刻骨銘心講述了—段以戰爭期間為大環境背景的姐弟戀情。看這一類電影或藝術作品時候,往往需要遠視,如看油畫那樣才有實效。我們東方觀眾如果把一部完全西西里島生發創作的視聽藝術品放到欣賞水墨線條的視角上來,看點顯然就會有一定偏頗?這樣一來,愈美麗愈有罪的這種說法,就不大可能僅僅局限於人的表象上面了。宗白華前輩在《美學散步》中談到古希臘藝術哲人對於美的闡述時候,表明美首先還應當從心靈開始。具體看到影片《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中女主人公瑪琳娜應當是美的。所幸的是,這個瑪琳娜從外表到心靈並未完全污染,還當都是美的。至少表面是美的。愛表及心。
我們在看許多電影的時候,觀眾也許會發現一個差異,幾乎凡是比較不美的人物,尤其女性形象自然而然就會跟著心靈不美起來。這也比較符合人的正常心理狀況。世界文壇對於名篇及電影《簡愛》當中那個閣樓上的瘋女人的評論實在多不勝數,言及中心,無非都是一些容顏不美迫害心靈等論。至於《巴黎聖母院》裡面那個醜陋的敲鍾人心靈的美,大約只是相對女性美而言的。在當代的世界銀幕之上,彷彿那些最紅火最頂級的女演員也常常是最美艷動人的。比如《茜茜公主》女主演羅密 施奈德,比如《維羅尼卡的雙重生活》女主演伊萊娜 雅各布。比如《最後一班地鐵》女主演卡特琳娜 德娜芙。又比如《憂郁的星期天》女主演絲泰法諾 艾麗克等等。
④ 求一部周潤發主演的電影的名字
《江湖龍虎鬥》
類 型: 犯罪,動作
導 演: 張同祖 Tung Cho 'Joe' Cheung
主要演員: 周潤發 鄧光榮 謝賢 夏文汐
劇情簡介:
阿倫(鄧光榮)與阿天(周潤發)是流浪澳門街頭的孤兒,兩人結為異姓兄弟,相依為命,靠偷竊糊口。一天,阿天在偷盜時被修女院收養的孤兒卡希(夏文汐)發現,卡希勸其不要再做小偷,並每天為他們送飯,直到有一天卡希被人收養,兩人才灑淚而別。阿倫與阿天奮力打拚,終於出人頭地.成為江湖道上的新銳。
江湖大佬高老四的手下徐少爺威脅偉倫同他合作販賣毒品,遭偉倫拒絕。徐少惱羞成怒,綁架了浩光,偉倫一氣之下殺死徐少,與高老四結下仇怨。一日浩天重逢卡希,為了和卡希一起過平靜的生活,阿天退出江湖.然高老四和阿倫的仇卻越來越深,偉倫的女友珍妮為救偉倫而死,偉倫決心與高死拼。浩天得知情況後為兄弟情義離開心愛的卡希重出江湖與偉倫聯手,同高展開一場龍虎鬥。結果最後三人同歸與盡,只留下卡希一個人默默為他們祈禱!
裡面的大哥是鄧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