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指南 > 北京電影節蒙太奇

北京電影節蒙太奇

發布時間:2024-10-30 02:05:46

1. 請問某德國總理刺激好萊塢影視發展的政策

第三節 新德國電影的初期
60年代初期,德國電影所出現的危機主要表現為:政府對電影停止實行經濟保險。導致了大公司的倒閉或合並(如:新電影藝術公司、聯盟電影公司和烏發—漢薩電影公司);影片質量下降,但對娛樂片所繳納的稅卻不降低;以及電視的發展和競爭等。在1961年中,「德國電影獎」評委會竟然找不到一部值得授予「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獎」的人人選。德國電影在經濟與藝術上處於了最低點,酗年代中期,德國年產量僅為60部影片,觀眾人次也降為1億人左右。

一、「奧伯豪森宣言」

1962年,來自慕尼黑的短片新導演們,帶著一紙宣言來到了國際短片電影節所在地奧伯豪森,他們參加第八屆國際電影節,宣稱要「創立德國新電影」。他們對60年代的美國電影和德國商業片表示不滿。由26個大都從拍攝短片開始走上影壇的電影導演、攝影師和製片人們提出了這項宣言,其主要內容是「因循守舊的德國電影的崩潰終於使我們所擯棄的思想立場喪失了經濟基礎」;「正如在其它國家那樣,在德國短片也已成為故事片的學校和試驗場所」;「德國電影的未來在於運用國際性的語言」;「我們現在
要製作一種新的德國故事片,這種影片需要自由。我們必須打破常規,克服電影的商業性。我們要違背一些觀眾的愛好,創造從形式到思想都是新的電影。我們准備在經濟上冒一些危險」;「舊的電影已經死亡,我們相信新的電影」。大致這樣一些內容的宣言,標志著西德電影的轉折點。此後,他們籌建「德國青年電影基金會」,計劃以500萬馬克資助10部故事片的創作。然而,這項建議未受到認真地對待。經過長時間的籌集資金,1965年「德國青年電影董事會」正式成立,並在以後的3年中資助了20部影片的創作,其中最多的一部投資達30萬馬克。德國青年電影創作者拍攝出了在國際上產生影響的、
至今仍有意義的作品。這些影片從1966年起,開始進入了商業發行網。

二、德國青年電影

這是新德國電影發展的初期階段,德國青年電影的先驅者之一是讓—瑪麗。斯特勞布。他於1933年出生在法國尼斯,1958年來到德國,並在流亡德國期間拍攝了實驗影片。他的全部作品都是與妻子達尼埃爾,西耶共同攝制的。她做過丈夫影片的編劇、製片、導演、剪輯等工作。斯特勞布的影片追求的是一種布萊希特式的啟蒙戲劇風格,他堅持台詞、原著、思想真實可情,要求演員「少做動作,多念台詞」。他的作品往往嚴肅、莊重而又細膩。斯特勞布的代表作品是《沒有和解》(1965年),是根據海因利希·伯爾的小說《九點半鍾的檯球》改編而成的。影片通過三代人的生活將希特勒時代的德國與聯邦德國在戰後現實做了對比,演員口中是極具有文學化台詞,影片演員的說話方式、
場面調度和畫面構成旨在讓人們體驗現實,而不是面對現實。這種風格,體現了導演試圖按照布萊希特的戲劇理論所要達到某種間離效果的追求,同時它還使人們想起電影史上著名的德國表現主義流派。許多的影評家都注意到這是一部「用歷史的閃回鏡頭直接回顧了納粹時代」的影片,「是一部有政治現實意義、風格新穎的先鋒派影片」。

亞力山大。克魯格也是先驅人物之一。他出生於1932年,曾做過法學家、律師、作家等,他導演了代表作品《向昨天告別》(1966年)。影片表現了一個從民主德國來到聯邦德國的妨娘阿尼塔·G的艱難生活,她處處受到人的打擊,被人踐踏利用。影片劇情大幅度跳躍,採用了不少紀錄手法和漫畫式的表演。「影片之所以產生好的效果,不僅由於影片的敘事手法,還由於影片對主要人物命運的同情,對社會的批判,發人深思的諷刺和它特定的內容」。這部展現『『冷漠、落後、家長式作風,當權者的變態心理」的影片曾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的銀獅獎。
還有一些有影響力的人物和作品:福爾科·施隆多夫於1966年拍攝了《青年特爾勒斯》,這部「對早期法西斯精神的探討」的影片獲得了戛納電影節「國際批評家獎」;威爾格。赫爾措格於1967年拍攝的《生活的標志》影片描述的是士兵施特羅斯特策克在一個無所事事的小島上如何因荒誕處境變瘋的故事,赫爾措格希望表現「希臘風光中陰森可怕而在理智上又無法理解的力量」,這部影片已經可以看出該導演後來的一貫的風格和追求;約翰內斯,沙夫的影片《紋身》講述了一個16歲的小夥子如何槍殺了自己的養父,「簡單的最後行動代表了青年人對傳統社會的空談和自滿的抗議」。這部影片與法國新浪潮電影頗有共同之處,「它體現了新德國電影與新浪潮電影相結合的特徵:導演們想要表達的是他們親自目睹和經歷過的事情」。以後還有:彼得·沙莫尼獲得柏林電影節銀熊獎的《狐狸禁獵期》;烏爾里西·沙莫尼拍攝的點畫派風格的影片《它》和《年復一年》;哈羅·曾夫特拍攝的《慢跑》;克里斯蒂安·里舍爾特拍攝的《倒立吧,夫人》;漢斯—於爾斯,波蘭德拍攝的《貓和鼠》;愛德加·賴茨拍攝《進餐》等等。

第四節 新德國電影的四大導演
70年代中期,新德國電影進入創作高潮,這一時期代表人物是威爾格·赫爾措格、福爾科·施隆多夫、賴納·威爾納·法斯賓德和威姆·文德斯。

威爾格·慧爾指格(又名:W.H·斯蒂佩蒂奇)

如果說藝術家是一個「離群索居者」的話,新德國電影中最能體現這一特點的人物是赫爾措格,正像他影片中那些「孤家寡人」的主人公一樣,他自己就是這樣一位孤獨的藝術家。赫爾措格說:
「就因為我是獨自一人,而且還將獨自工作下去,所以很難將我的影片歸人這里的某個流派」。
1967年,他在希臘拍攝了《生活的標志》一部短片之後,又在薩哈拉拍攝了《法塔·莫爾迦納》(1968年);拍攝了《誅儒也是從小長大》(1968年);1973年,他到了秘魯和巴西,拍攝了《阿吉爾——上帝的憤怒》,影片採用傳說中紀實手法,描寫了1590年到黃金國探險的僧侶阿吉爾的故事。表達了某種社會秩序的瓦解和狂想在現實面前的失敗。這是一部「妄想和放縱的敘事詩」。1976年,他執導的影片《人人為自己,上帝反大家》記敘了上個世紀一個遭受社會偏見的棄兒卡斯伯·豪譯爾的故事,他心理愚鈍和反常。這部半記錄、半自傳體的影片揭露了特權和教會制度為基礎的社會的虛偽和利己
主義。8毫米膠片拍攝的主人公夢境很有特色,成為赫爾措格「最有力量和風格最統一的影片」,榮獲了戛納國際電影節獎。1978年,他還曾重拍了茂瑙的《夜間幽靈諾斯費拉杜》。1982年,赫爾措格導演了《陸上行舟》,主人公夢想在亞馬遜河上游的森林裡建起一座歌劇院,讓偉大的卡魯素來唱歌,他開始了旅行並在士著人幫助下把行舟搬過山嶺。影片在瑰麗壯觀的大自然景色中和古樸純真的民風中激盪著藝術家更加執迷、顛狂的心理狀態。赫爾措格說到:「我的影片是由於某種強烈的迷戀產生的……」,這部影片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孤獨和瘋狂、異域疆土的自然風光成為赫爾措格影片的一貫的主題。在赫爾措格的影片中,他熱衷於刻畫那種邊緣與孤獨的人物,探討人物「瘋狂的迷戀」的心智,在這一點上他與法國「左岸派」電影有近似之處。他的影片極富浪漫色彩,有強烈的造型意識和動人的古典音樂。他的電影劇作略欠一籌,一如《陸上行舟》河流中走船,放而不收,削弱了戲劇張力,令觀眾感到沉悶、拖杏,有時晦澀、難懂。

福爾曼.施隆多夫,

早年在巴黎攻讀政治學,然後進入巴黎高等電影學院學習電影製作。他曾做過馬勒、雷乃和梅爾維爾的副導演,也是從短片開始創作生涯的。1966年,他的處女作《青年特爾勒斯》『『預示了新德國電影的覺醒」,影片編劇是他後來的妻子和主要合夥人特洛塔。
1967年《劇烈的爭吵》的成功,使他同美國哥倫比亞公司簽訂了6年的合同,開始轉向拍攝歷史題材的影片。1971年的《科姆巴赫窮人的暴發》起源於民間傳說,敘述了民工攔路搶劫一輛錢車的故事,表達了下層人民的感情,批判了社會,「對具有新特徵的鄉土電影的發展是個貢獻」。1972年後,他從歷史轉向當代,拍攝對德國社會現狀進行精闢分析的系列影片,並從1960年「作者電影」較窄的觀念轉到較大的觀眾層面。
1975年《喪失名譽的卡塔琳娜·布魯姆》描寫一個收容無政府主義者的年輕婦女最終成了輿論界的犧牲品。1976年他拍攝了根據尤斯奈爾原著改編的《死刑》。在1978年《秋天的德國》中,他「技藝更加精湛」。1978年《錫鼓》影片通過一個不願意長大的孩子的故事對德國歷史及現實進行了強有力的批判。這部史詩般的巨幅畫卷於1979年同《現代啟示錄》並列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閡大獎,1980年又贏得美國奧斯卡最佳外國影片獎。
他的80年代仍然是豐厚的;《偽造》(1981年)、《斯萬的愛情》(1983年)、《一個保姆的故事》(1989年)等等。施隆多夫擅長導演藝術片,是一個「在所有導演中最具現代電影語言表現手段的人」,也是一個注意市場和同觀眾交流的人。施隆多夫注重電影劇作,有濃厚的文學功底。他的代表作品《錫鼓》等,對處於社會重壓下的人物變態心理的描寫以及他對文學作品的倚重使他同法國「左岸派」電影人士及作品十分接近。然而,他對電影基本技法的注重、對觀眾的顧及、與電影明星的多次合作,又使他同這些導演以及新德國電影的其他人明顯不同。目前,他主要在美國拍片,而這些「超級製作削弱了他的藝術才華」。

賴納·威爾斯·法斯賓德

新德國電影多產的天才法斯賓德是多面手,他曾做過記者、戲劇編劇、戲劇導演。
70年代他建立了自己的公司,並從舞台轉向電影,在銀幕上塑造了一系列的棲棚如生的人物形象。1969年一1976年,他總共導演了29部長故事片和一部5集電影系列片。
1969年,在柏林電影節轟動的《愛比死更冷酷》「表現了毫無用處的可憐人」,影片中的移動攝影不同反響,那是他的第一部作品。1970年《謹防神聖的妓女》把戲劇排演的喜怒哀樂搬上銀幕。
1971年,法斯賓德在《四季商人》里講述了一個無法滿足母親要求的菜商在飲酒後死亡的故事。影片僅用了l1個拍攝工作日,充滿風格化與舞台藝術痕跡,法斯賓德的創作風格達到高峰,在他的影片中第一次出現了關於同性戀的主題。1972年,法斯賓德僅用了10天拍攝完成了《佩特拉·馮·康德的辛酸淚》。1973年,他導演《惡夢吞噬靈魂》片中60歲的老婦嫁給了一個年輕的摩洛哥外籍工人,當她能夠戰勝社會的種族偏見時,卻無法克服他們面對的種族差異。1975年的影片《自由的強權》又一次顯示了法斯賓德偏愛的主題,一個同性戀青年被人利用後又被拋棄,慘死街頭。1977年導演的《中國輪盤賭》、1978年推出反法西斯題材的《瑪麗亞·布朗恩的婚姻》、1978年與施隆多夫聯合導演的《秋天的德國》、1980年,另一部反法西斯主題的影片《莉莉·馬蓮》問世。1981年4月法斯賓德在「世界報」采訪他時說:「如生命允許,我希望拍攝12部反映德國各個不同時期的影片;第一個描寫第三帝國的主題是《莉莉,馬蓮》。但不是最後一個……,我在尋找自己在祖國歷史中的位置,我為什麼是個德國人?」法斯賓德的聲明體現了新德國電影藝術家的覺醒和責任。1982年,他在導演了《薇洛尼卡·弗斯的慾望》和高度風格化的影片《水手克萊爾》後離世,年僅36歲。
法斯賓德絕大部分影片的電影語言無大新意,採用的是他崇拜的美國「好萊塢」電影模式,是一種傳統情節劇。其中最大特點是他對藝術的真誠和對社會的直言批判,他敢於把德意志沉重的罪孽意識擺上銀幕,他也撕下自己的外衣,把種種非常態慾望和陰暗心理逐一解剖。法斯賓德的美學追求和創作傾向與法國新浪潮時期的「電影手派冊」十分接近,他的影片中那種「烏托邦思想」和「悲觀絕望』』也同手冊派一樣消極。他的影片有時出現『『簡單化」的傾向,他的社會分析有時也難免「主觀,浮淺」。
然而,在新德國電影藝術家中,他的真誠是最令人難以忘懷的。

威姆,文德斯

這位曾攻讀醫氣和哲學的大學生在投考巴黎高等電影學院時失敗,他在巴黎電影資料館通過觀摩大量影片自學成才。
1971年文德斯導演的第一部長片《城市裡的夏天》,這是「一個犯罪故事的歷史」,影片中的囚犯因懼怕往昔而逃跑。他還拍攝了非情節化、不求表意的《守門員罰球時的焦慮》;這一風格同樣反映在1974年的作品、愛麗絲漫遊城市》中。1976年執導《時間的進程》,1977年美國演員德尼·霍普在他氣氛神奇的影片《美國朋友》中擔任主演。
1980年,他把美國導演尼古拉·雷依的傳記故事搬上銀幕,影片記敘了在無盡的公路旅行中電影機械師與他的朋友卡米茨的友誼與煩惱,這是一部典型歐式風格的公路片。1984年,摘職戛納電影節的金棕閻的另一部歐式風格的公路片《德克薩斯州的巴黎》標志著文德斯「美國化傾向的高峰」,他表現了人的孤獨、人與人之間的隔漠。1985年他拍攝了一部關於他的偶像導演小津安二郎的紀錄片《東京之行》。1987年,《柏林上空》這部充滿超現實主義氣氛的作品問世。遷移、旅行是文德斯影片的慣常主題,他的電影語言修詞中基本排除蒙太奇,形成對運動和場景不加剪輯的「坦率、冷靜」的風格。

新德國電影運動的衰落:
同新浪潮電影—樣,新一代的德國電影人反對電影商業化,主張「作者電影」和「藝術電影」,新德國電影在美學追求和製作方式上有很多與新浪潮相似之處,幾百名導演從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拍攝了近幹部影片,形成持續不斷的創作高潮和聲勢浩大、歷時長久的電影運動。美國新好萊塢電影運動導演科波拉對旺盛時期德國電影作過安如下的評價:「過去的10年屬於新德國電影,西德是現在唯一有所作為的電影國家」。
然而,70年代中、後期,經濟危機已經表明德國電影有衰落,電影市場出現了蕭條,德國影片在國內的放映收入幾乎無法抵償製版成本。據統計:其收入僅佔全部影片收入的10%,1977年佔4%。新電影對資助團體的依賴,使電影藝術受制於這些團體和電視台編輯部,同時也受制於主管這些部門的政治態度。「德國青年電影董事會」由於提供資金過少喪失了影響,已於1976年解散。
1977年,法斯賓德還曾發表了將來只在國外拍片的聲明轟動一時,引起人們議論紛紛。一些評論家認為「雖然電影導演們對運轉不靈的團體和對缺乏評論界的支持表示不滿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否在別的歐洲國家或歐洲以外的國家拍攝電影的條件就比聯邦德國優越卻是使人懷疑的」。法斯賓德於80年代初業已故世,其他三大導演已到國外拍片。
新德國電影運動的主將在國外創作上的滑坡現象,證明了評論家的擔憂。90年代的德國電影市場完全被好萊塢佔領,有著先鋒運動表現主義、德國室內劇、批判現實主義傳統的民族電影也已日漸消亡。

2. 所謂「一鏡到底」的 電影 真的不需要後期剪輯嗎

說起「一鏡到底」的影片,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摘得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的《鳥人》。影片中,攝影機主要跟隨著主角里根的視角,既穿梭於舞台前後、室內室外,也穿越到過去,再神不知鬼不覺地回到現在。觀眾也彷彿置身角色所在的物理世界與精神迷宮,切身感受著里根一步步走向崩潰的過程。「一鏡到底」的形式感與電影內容的深層意涵巧妙融合,一部別具匠心的佳作就此誕生。除了《鳥人》之外,還有哪些「一鏡到底」的電影?所謂「一鏡到底」,真的就是「one-shot」嗎?是否需要後期剪輯?「一鏡到底」適合表達哪些內容,又會產生怎樣的審美效果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話題。

開宗明義,「一鏡到底」通常指代看上去幾乎不用剪輯,完全打破了蒙太奇的規則,沒有切換,沒有正反打,一個鏡頭從頭到尾,完整記錄了整個事件的發生過程。注意,僅僅是「看上去」不經過後期剪輯,其實很多所謂「一鏡到底」的影片是長鏡頭和蒙太奇的結合。但它們往往運用各種後期技術使剪輯點不易察覺,形成一種天衣無縫的觀賞效果。簡單地說,名副其實的「一鏡到底」=整部電影是一個不經過後期剪輯的單一長鏡頭;偽「一鏡到底」=多個長鏡頭+後期剪輯/特效。

入圍第65屆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德國電影《維多利亞》在今年的北京電影節上一票難求。導演塞巴斯蒂安·施普爾追隨五個青年在柏林的酒吧、大街、天台上轉場20多次,在自然時間、自然環境中完成了140分鍾的one-shot拍攝,完整地再現了躁動不安的年輕人如何陷入萬劫不復的暴力深淵。影片前半段的浪漫邂逅縫合於後半段緊張的犯罪場面,形成急轉直下的心靈震撼與情緒張力。全片由佳能C300手持攝像機拍攝,看似隨意的搖晃鏡頭和燈紅酒綠中偶爾的虛焦鏡頭營造出一種真實感與代入感。攝影師Sturla Brandth Grvlen的名字出現在片尾字幕的第一個。

縱覽以上影片,無論是通過後期剪輯、特效達成「一鏡到底」的效果,還是行雲流水般的單一長鏡頭,都在對電影語言進行創新的基礎上造就了令人贊嘆的視覺奇觀。比起主要依靠蒙太奇剪輯而成的電影,「一鏡到底」難度更大,對導演的場面調度、演員的表演功力、攝影師的技藝和體力都有著極高要求。One-shot不是為了炫技,而是落腳於動作、情節、心理的完整性與流動性,成為一種表達內在情緒與精神處境的視覺載體。因此,現有的「一鏡到底」影片多用於展現緊張驚悚的犯罪題材與心理失衡題材,以獨具魅力的藝術形式喚起觀眾刺激、驚奇、緊張、同情等錯綜復雜的心靈體驗。

3. 簡述電影的起源和發展

起源

1872年的一天,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個酒店裡,斯坦福與科恩發生了激烈的爭執:馬奔跑時蹄子是否都著地?斯坦福認為奔跑的馬在躍起的瞬間四蹄是騰空的;科恩卻認為,馬奔跑時始終有一蹄著地。

爭執的結果誰也說服不了誰,於是就採取了美國人慣用的方式打賭來解決。他們請來一位馴馬好手來做裁決,然而,這位裁判員也難以斷定誰是誰非。這很正常,因為單憑人的眼睛確實難以看清快速奔跑的馬蹄是如何運動的。

裁判的好友——英國攝影師愛德華·麥布里奇(Edward Muybridge)知道了這件事後,表示可由他來試一試。他在跑道的一邊安置了24架照相機,排成一行,相機鏡頭都對准跑道。在跑道的另一邊,他打了24個木樁,每根木樁上都繫上一根細繩,這些細繩橫穿跑道,分別繫到對面每架照相機快門上。

一切准備就緒後,麥布里奇牽來了一匹漂亮的駿馬,讓它從跑道一端飛奔到另一端。當跑馬經過這一區域時,依次把24極引線絆斷,24架照相機的快門也就依次被拉動而拍下了24張照片。麥布里奇把這些照片按先後順序剪接起來。

每相鄰的兩張照片動作差別很小,它們組成了一條連貫的照片帶。裁判根據這組照片,終於看出馬在奔跑時,所有蹄子都騰空。按理說,故事到此就應結束了,但這場打賭及其判定的奇特方法卻引起了人們很大的興趣。麥布里奇一次又一次地向人們出示那條錄有奔馬形象的照片帶。

一次,有人無意識地快速牽動那條照片帶,結果眼前出現了一幕奇異的景象:各張照片中那些靜止的馬疊成一匹運動的馬,它竟然「活」起來了!

發展

1888年10月,法國電影發明家路易斯·普林斯(路易斯·艾梅·奧古斯汀·雷·普林斯Louis Aimé Augustin Le Prince)在英格蘭西約克郡利茲城進行了一項有里程碑意義的工作。

他使用自己的單鏡頭攝影機和伊士曼柯達公司的紙質膠片接連拍攝了《朗德海花園場景》(Roundhay Garden Scene)和一段利茲大橋的街景。

這比他的競爭者——比如盧米埃爾兄弟和托馬斯·愛迪生——要早上幾年。他未能在美國按計劃完成這項新發明的公開演示,因為他於1890年9月16日在一輛火車上神秘地失蹤了。

美國及歐洲的早期電影史是以攝影機專利權之爭為標志的。1888年普林斯的一種有16個鏡頭的設備在美國被授予雙專利,它是由一個電影攝影機和一個投影器組合而成的。

他的另一發明——一種單鏡頭攝影機(即MkI)在美國卻被拒絕授予專利,因為已有同類產品持有專利。不過,幾年後美國人托馬斯·愛迪生申請同類產品專利時卻沒有被拒絕。

1888年10月14日,使用改進版的單鏡頭攝影機(即MkII)拍攝了電影《朗德海花園場景》。他在利茲的漢斯萊特區(Hunslet)的惠特利工廠以及惠特利位於朗德海的家——奧克伍德農庄(Oakwood Grange)展出了他這第一部電影

但他們沒有在更廣的范圍里傳播這一電影。他在1887年至1888年同時拍攝了電影《利茲大橋》《繞過牆角者》《拉手風琴者》,每部電影的片長為2秒左右。

接下來的幾年,為了使自己和家人移民到紐約去,並進一步進行研究,他取得法國-美國雙重國籍。1890年9月,他計劃到紐約的聚美大樓舉辦公開展覽,然而他本人卻神秘地消失了。因此,普林斯對攝影機的誕生所作的貢獻常被人忽視。

(3)北京電影節蒙太奇擴展閱讀

電影是19世紀美國國家生活水平上升大眾產生新需求的娛樂產物。

電影根據視覺暫留原理,運用照相(以及錄音)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以及聲音)攝錄在膠片上,通過放映(同時還原聲音),用電的方式將活動影像投射到銀幕上(以及同步聲音)以表現一定內容的現代技術。

電影是一種視覺及聽覺藝術,利用膠卷、錄像帶或數位媒體將影像和聲音捕捉,再加上後期的編輯工作而成。

電影是一種綜合的現代藝術,亦正如藝術本身,有著復雜而繁多的科系。電影有很多類型,也有多種分類方法。

電影從有聲電影開始發展,目前已經到了電影的特技時代了。運用大量的電腦特技製作出來的電影,受廣大中年以下的朋友歡迎。

國外電影廣告在美國和英國的電影廣告中,有這樣八種標記:

(1)美國X——禁止未成年者觀看的影片,G——所有觀眾可看片,R——十七歲以下禁止觀看,PG——一般觀眾可看。

(2)英國U——內容正派片,A——一般觀眾可看片,X——18歲以下青少年禁看片,AA——少年兒童禁看的兇殺片。

電影其實就是被人稱之為藝術而迂迴戲話的一幕聯想而已。

1911年義大利詩人和電影先驅者喬托·卡努杜發表了一篇名為《第七藝術宣言》的論著,他在世界電影史上第一次宣稱電影是一種表演藝術,從此,「第七藝術」就成為了電影藝術的同義詞。

現如今有3D電影,是視覺的「長寬高」;美國拍攝電影有5D拍攝技術。

其中電影最高的獎項為「美國電影奧斯卡金像獎、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4. 《戰艦波將金號》中蒙太奇理論的運用

《戰艦波將金號》中蒙太奇理論的運用

蘇聯蒙太奇學派,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歐洲先鋒主義電影運動中涌現出來的一個最為重要的電影學派。我們至今在電影理論中所熟悉的“庫里肖夫實驗”、“電影眼睛派”、“奇異演員養成所”等都出自於蘇聯蒙太奇學派。以其理論作為指導而拍攝的影片有《戰艦波將金號》,《罷工》,《母親》,《聖彼得堡的末日》等等,其中以《戰艦波將金號》最為出名,直到在1958年布魯塞爾國際電影節上,《戰艦波將金號》還被評為電影問世以來12部最佳影片之首。

1. 古今“蒙太奇”理論的定位差異

愛森斯坦是蘇聯蒙太奇學派的代表人之一,他以“雜耍蒙太奇”理論被我們熟知。所謂“雜耍蒙太奇”, 就是選擇具有強烈感染力的手段加以適當的組合,以影響觀眾的侍肆歷情緒,使觀眾接受作者的思想結論。

首先我認為想要認識清楚愛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論,就得把它和現今階段各式各樣的蒙太奇進行區分。電影發展到今天,蒙太奇理論種類層數不窮,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積累蒙太奇,叫板式蒙太奇,夾敘夾議式蒙太奇等等;現在的蒙太奇理論,是十分表意的,即在大家心中對何為“平行”、何為“交叉”、亦或是“積累”、“反復”、“叫板”等概念有個公認的理解,所以對其理論內容可以說是一目瞭然。但就在電影剛剛誕生之際,一切電影理論尚處於探索實踐之中,因而若以今天的定義去理解“雜耍”蒙太奇、“理性”蒙太奇,必然是片面的。因為在所謂的“雜耍”蒙太奇中我們也能看到平行蒙太奇的影子,而在所謂的“理性”中,我們又看到了象徵蒙太奇,這與我們今天的“蒙太奇理論”是有著根本區別的。

2. 《戰艦波將金號》中“雜耍蒙太奇”理論的應用

愛森斯坦談到雜耍蒙太奇時曾說,“它不是靜止地“反映”一個事件,不是使活動的一切可能性處於這一事情的合乎邏輯的表現的限度以內,而是躍進到一個新的階段:把任意選擇的那些獨立的的雜耍表演自由地組成蒙太奇,也就是說,一切都從某些最後的主題效果的立場出發來進行合成,這就是雜耍蒙太奇。”雜耍蒙太奇理論的核心觀點是,當兩個鏡頭相接,那麼畫面所表達出的內容絕非僅僅是兩個畫面之和,而是兩個畫面之積。

電影理論是電影創作的根本指導原則。電影誕生的一百多年以來,電影理論家從未停止過對電影理論的探索與發展,並且由於各家觀點不同,世界電影史上出現過許多風格迥異的電影流派。二十世紀初,在戲劇、繪畫等表現主義風格理論的催化下,德國表現主義電影油然而生;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文學上超現實主義理論的流行,又直接影響了法國“先鋒派”電影。因為巴贊的電影長鏡頭理論,從而催生了諸如義大利新現實主義等一大批紀實風格的電影流派;這些電影流派間的風格差異是電影理論通過導演的影片創作所反映出的理論性差異,是電影理論指導電影創作的根本體現。回歸影片,從《戰艦波將金號》中間可以清楚的看到愛森斯坦在影片中所體現出的“雜耍蒙太奇”理論。

影片是通過五個部分來完成的,結構形式本身是按照希臘悲劇的“黃金分割率”的格式來組織進行的,即2:3的比例。愛森斯坦認為,這樣的安排是符合觀眾情緒起伏的節奏要求的。因此我們在觀看這五部分的時候,基本可以看出每個段落的起承轉合,並且可以感受到其比例十分精確。

“敖德薩階梯”是影片的經典段落,這段中間,可以清晰看到雜耍蒙太奇的效果。段落中,幾個關鍵人物的刻畫讓人印象深刻,第一個就是死去小孩的媽媽。當媽媽發現身後的孩子被射倒,老搜導演四次在孩子被踩,母親張大嘴吃驚的鏡頭進行交叉剪輯,僅僅幾步路的距離,導演在第五次切到媽媽身上才讓媽媽走到孩子身邊。這樣快頻率的交叉剪輯,增加了鏡頭的表現力,可以看出,導演在踩孩子的鏡頭上也是加以選擇的.,先是繞過孩子,在是從腿間經過,最後將孩子替翻了面,從肚子上踩過,配上音樂,層層遞進,鏡頭的組接不再是簡單敘事,情緒,氣氛等通過鏡頭組接都得以表現,這也就是為什麼愛森斯坦說,兩個鏡頭相接,得出的不是其和,而是其乘積。女傳教士在整個片段中是另外一條線索,從開始不久鼓動人們去說服屠殺者,到前雹敏進,到周圍人被射殺,到最後自己被砍死,是伴隨整個片段而發生的,其與母子被槍殺,嬰兒車滑落平行發生,相互形成內在聯系,目的是為了突顯沙俄的殘暴。最後以女教士被砍死的鏡頭作為結束,強調畫面沖擊力。另一條情節線則是嬰兒車的滾動,在下滾過程中,不斷進行人物特寫的切換:眼鏡男,女教士,嬰兒,這無疑是對蒙太奇理論最直接的運用。因為無論是以上哪一個特寫鏡頭,單獨看來,都是完全沒有意義的,或許眼鏡男所看到的根本不是孩子的車在滑動,但是情緒配合,畫面配合,在剪輯的幫助下,整體感覺就自然而然的出現了。此外,為了讓影片更具戲劇沖突,表現力更強,愛森斯坦還出奇地將雜耍蒙太奇理論運用在單個鏡頭之中,稱為單鏡頭內的雜耍蒙太奇。例如導演設計母親為保護孩子而被殺死後,嬰兒車再緩緩滑落的情節則要比邊逃跑邊被射殺的套路更具戲劇沖突;導演還運用了許多特技和人為加工的方法來造成單鏡頭內的雜耍蒙太奇,好比影片中為了充分渲染情緒,導演用手繪的方式將旗子塗成鮮紅色,要知道這在當時默片黑白畫面中給人的視覺沖擊是相當驚人的。“敖德薩階梯”整個段落只有7分鍾,鏡頭數卻高達155個,平均1分鍾就有22個鏡頭,每個鏡頭時長不到3秒鍾。正因為如此快頻率的切換,加上景別、機位的變化,才能讓短時間無限擴展卻讓觀眾毫不覺察。

3. 《戰艦波將金號》中“理性蒙太奇”理論的應用

“理性蒙太奇”,是愛森斯坦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期提出的又一蒙太奇理論。他主張在電影中通過畫面內部的造型安排,使觀眾將一定的視覺形象變成一種理性的認識。將鏡頭作為某種符號或象形文字,而當把他們組合時便產生某種概念,從而代替藝術形象。用現在的蒙太奇思維來看的話,我們可以把它近似地看成聯想蒙太奇,象徵蒙太奇等。看似不相乾的鏡頭放在一起卻能被人們的大腦串聯起來,並被賦予新的含義,而前提則是導演與觀眾意願實現了某種結合或共鳴。《戰艦波將金號》中石獅子的睡、蹲、站三個特寫鏡頭的運用,被專家視為“理性蒙太奇”的代表。之所以同一個石獅子的三種形態卻能得到觀眾的巨大認可,其根本原因在於觀眾與導演在此時思維達到了一個完全的統一:從沉睡到抗爭的過程,表達地如此簡練卻意味深長,文學上的隱喻在此得到延續,令電影觀眾們津津樂道。又比如之前提到過的紅色旗幟,無疑表現出人民對戰爭必然勝利的信心。片中還多處用到人物面部的表情特寫,以及表現沙俄軍官兇狠殘暴的特寫鏡頭,表面上僅僅是故事的敘述,實則也是導演的一種情感傳達。在第二章節中,為了更好表達舊體制下宗教問題的黑暗,導演用了整整21分鍾的時間去描述傳教士敲十字架的情節。不同的是,為了更好突出主題,這21分鍾里,無論是角色頭發的飄動,演員的眼神,動作,還是攝影機角度和景別,導演都不再以之前現實客觀的拍攝方式來敘述故事,取而代之的是稍帶神話色彩的超現實主義的表達方式。其實正是將這樣一個個鏡頭賦予潛台詞,所以當我們今天看到冰河解凍的畫面,我們就知道幸福美好的生活離我們不遠了。今天的電影中的“聯想蒙太奇”“象徵蒙太奇”“省略”等手法實則很多都是“理性蒙太奇”理論的細化與發展,可見,電影理論對電影創作的指導和影響是絕不能忽視的,可以說,它直接關繫到一部影片質量的好壞。

4. 電影理論的局限性對電影創作的負面影響

《戰艦波將金號》里,由於愛森斯坦過分依賴於蒙太奇理論,甚至到達極端的地步,從而在影片中也出現蒙太奇理論過度運用所造成的瑕疵。由於對蒙太奇效果的過分誇大與自信,導演否定了電影創作中其他的一些重要元素,好比演員的表演,劇本的創作等,試圖僅僅利用剪輯來創作、調整、修改整部電影的思維是片面的。此外,愛森斯坦過分強調鏡頭之間的沖突,從而忽視了單鏡頭內部的空間表現力,使得鏡頭內部的畫面永遠處於一種平面的,信息單一的狀態。有一部分組接在一起的鏡頭之間並無邏輯關聯,安排不合理,且無法與觀眾形成共鳴,僅僅為了表現而表現。

綜上所述,電影理論對於電影創作來說,就好比哲學上“物質與意識”的關系。我認為:電影創作是將電影理論物化的過程,但在這過程中,是一定需要理論作為指導的。理論的種類和觀點可以不同,所成就出的派別、風格當然也不盡相同,這無需強求統一,因為電影本來就應該是個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領域;但作為影片導演,拍攝過程當中應當保有自己的理論認可和理論基礎。電影拍攝絕不僅僅是異想天開憑空創作的過程,它需要一個標准,作為導演,在創作過程中應當在自深的理論基礎上嘗試創新,因為理論的科學性是在一次次實踐和創新中不斷健全和完善的。

;
閱讀全文

與北京電影節蒙太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動作免費戰爭電影大全 瀏覽:726
電影超人百度網盤下載迅雷下載地址 瀏覽:322
女獄秘聞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363
雕哥什麼電影 瀏覽:329
愛我是你說的謊是哪部電影的主題曲 瀏覽:709
蛇王電影2021迅雷下載 瀏覽:333
智能電視免費電影資源 瀏覽:540
國產古裝三電影大全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499
可傳債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693
電影下半場是在哪個地方拍攝 瀏覽:484
英雄電影霸氣圖片大全 瀏覽:972
一部美國電影丈夫搞錯了 瀏覽:681
id002手機電影網 瀏覽:396
中國電影史最高票房排行榜 瀏覽:464
三級女性雲電影迅雷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99
韓國愛人電影迅雷 瀏覽:982
古天樂追龍2電影完整版 瀏覽:649
女保鏢的電影有哪些2014年 瀏覽:151
怎樣從電影天堂ftp上下載電影 瀏覽:690
法國一戰題材電影 瀏覽: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