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指南 > 在上海拍的美國電影公司

在上海拍的美國電影公司

發布時間:2024-07-18 23:42:04

Ⅰ <<哦 香雪>> 梗概

1896年

電影傳入中國。8月11日,上海閘北唐家弄(今天潼路814弄35支弄)私家花園內的「又一村」在表演的娛樂節目中間穿插放映了由外國人帶入的影片,這是電影在中國放映最早的記錄,距1895年12月28日電影誕生僅半年多時間。當時,中國人把它稱為「西洋影戲」或「電光影戲」,以後統稱為「影戲」。

1897年

9月5日,上海出版的《游戲報》刊登《觀美國影戲記》一文,詳細記載了在茶園里放映影片的情形和作者的觀後感,這是迄今所見中國最早的電影評論文字。

美國商人雍松(一說為詹姆士•里卡頓)在上海的公共租界茶園內放映自國外輸入的短片電影。此後幾年間來華從事電影放映地還有西班牙商人加侖•白克、安•雷瑪斯等先。他們的放映活動對電影傳入中國產生了重要影響。

1898年

美國愛迪生電影公司派遣一名攝影師來到上海,拍攝了《上海警察》和《上海街景》兩部短紀錄片,並公開發行放映。

1903年

中國商人林祝三自國外攜帶影片和放映機,在北京打磨廠的天樂茶園公開放映電影,這是中國人自己輸入影片在中國放映電影的開始。電影也開始從對外開放的上海傳入中國內地。

1905年

第一部中國電影誕生。北京豐泰照相館拍攝了中國的第一部電影《定軍山》。它標志著中國電影正式誕生。影片記錄了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譚鑫培表演的京劇《定軍山》中「舞刀」等幾個片段,由泰照相館的老闆任慶泰(字景豐)為實際上的導演,照相師劉仲倫擔任攝影,譚鑫培也成為第一位中國電影的演員。

12月,天津法租界內的權仙茶樓因連續上演美國電影,改名為「權仙電戲園」,此後一直以上演電影為主。這應是有記載可查的中國最早的影院。

1906年

上海開始放映露天電影。電影放映場所正逐漸脫離最初的茶樓、菜館。

1907年

北京東長安街上出現了第一家影院——「平安電影公司」,這是一家由外商創辦的影院。

1908年

義大利僑民勞羅在上海拍攝了《上海第一輛電車行駛》、《上海租界各處風景》、《強行剪辮》等短紀錄片。

西班牙商人安·馬雷斯在上海虹口海寧路乍浦路口租借了一溜冰場,搭建起一座可容納250名觀眾的標准電影院,即上海「虹口活動影戲院」。這是上海出現的第一家正式的影院。

1909年

中國出現的第一家電影製片公司——亞細亞影戲公司在上海建立,位於香港路5號。它是由美國電影商賓傑門•布拉斯基投資創辦的,因而也是外商投資中國最早的電影製片機構。該公司先後在上海拍攝《不幸兒》,在北平拍攝了《西太後》和在香港拍攝了《偷燒鴨》等幾部短片。1912年,布拉斯基將該公司轉讓給上海南洋人壽保險公司經理美國人依什爾。

10月13日,上海出版的《新聞報》上刊登外國商人的廣告——「專門出售影片和放映器材,並兼營廣告業務」。電影器材經營業務首次出現。

1911年

5月,上海城自治公所頒布《取締影戲場條例》,共7條。條例規定,開設影院須申報領取執照,男女觀眾必須分座、不得有淫褻之影片放映等,這是中國最早的電影放映管理條例。

反映辛亥革命的短紀錄片《武漢戰爭》在上海謀得利戲園上映。

1913年

中國人自組的電影公司新民公司在上海成立。該公司由張石川、鄭正秋、杜俊初等人聯合組建,專為承包亞細亞影戲公司的電影編導演業務。在張石川的主持下,新民公司為亞細亞影戲公司拍攝了《難夫難妻》、《腳踏車闖禍》、《活無常》、《店伙失票》、《一夜不安》等近20部短故事片,是中國人第一次成規模地拍攝故事片。1914年,該公司隨亞細亞影戲公司歇業而終結。

中國第一部短故事片《難夫難妻》(又名《洞房花燭》)問世。影片由鄭正秋編劇,張石川導演,亞細亞影戲公司出品,通過敘述一對互不相識的青年在父母和媒人包辦下結婚的經過,描繪了廣東潮州一帶的婚姻習俗。

黎民偉在香港拍攝了短故事片《莊子試妻》。影片取材於明清傳奇《老莊周一枕夢蝴蝶》中「扇墳》一場,描述莊周詐死,化作一個楚國王孫,以試其妻子是否忠貞。這也是香港拍攝的第一部短故事片。

1916年

幻仙影戲公司在上海徐家匯成立。該公司由張石川邀集管海峰等人採取集資方式創辦,公司攝制了表現鴉片毒害中國人的影片《黑籍冤魂》(根據文明戲改編),引起轟動,隨後公司即告解體。

1917年

上海商務印書館開始涉足電影業。該館從一個美國商人手中購進部分攝影器材,在原有的印刷照相部下試辦電影製片業務,並聘請留美學生葉向榮為攝影師,拍攝了《美國紅十字會上海大遊行》等幾部新聞短片。

1918年

商務印書館正式成立「活動影戲部」(一年後更名為「影片部」),開始大規模的電影拍攝活動。這是中國第一家由中國人獨資經營的大型電影企業,成為中國民族電影事業開始的標志。當時其拍攝的電影內容共分為五類:包括風景、時事、教育、新劇和古劇片。

1919年

亞細亞影戲公司拍攝了《偷燒鴨》等一批喜劇短片(時稱為滑稽短片),並帶動了其後喜劇片熱潮第一次在中國的興起。

5月,中國影片製造公司在南通成立。這是繼商務印書館影戲部後又一家由中國民族資本創辦的電影企業。公司拍攝的第一部影片為武打短片《四傑村》。

1920年

商務印書館影片部攝制了由梅蘭芳主演並導演的京劇短片《春香鬧學》和《天女散花》,這是梅蘭芳涉足電影的開始。

中國影戲研究社在上海成立。

1921年

2月,中國最早的電影報刊《影戲叢報》在上海創刊。

7月,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閻瑞生》問世。影片取材於上海發生的洋行買辦閻瑞生謀財害命,殺死妓女王蓮英的真實事件及據此改編的文明戲,由中國影戲研究社攝制。影片在票房上取得巨大成功,同時也遭到社會輿論「有傷風化」的批判。

1922年

3月,早期最著名的電影公司「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明星公司是中國電影史上第一家影響深遠的電影公司,由張石川、鄭正秋、周劍雲等人發起組建。公司並建立了「明星影戲學校」,編輯出版了多種電影刊物;公司的建立成為中國電影工業形成的重要標志。

1月和7月,中國第一批長故事片中的另外兩部《海誓》和《紅粉骷髏》在上海夏令配克影戲院上映。

明星影片公司攝制的喜劇短片《擲果緣》(又名《勞工之愛情》)上映。該片電影化的手法顯示了中國早期喜劇電影的成熟,同時也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中國故事片。

江蘇省教育會電影審閱委員會成立。按照該會規定,上海各電影公司出品的影片,均須經過該會審查。

1923年

3月,中國影片製造股份有限公司攝制的新聞片《國民外交遊行大會》上映。影片記錄了上海各界市民抗議「日本拒絕廢除與袁世凱簽訂的21條密約、拒絕歸還旅順大連」的示威遊行盛況。

12月,明星影片公司攝制的長故事片《孤兒救祖記》在申江大戲院上映,創下當時最高的賣座紀錄,同時也掀起了國產電影熱。

1924年

1月,大中華影片公司在上海成立。該公司由馮鎮歐創辦,此後又開辦大中華影戲學校,為本公司培養演員。大中華公司拍攝的第一部影片《人心》在片頭上首次出現「導演」的稱謂。

5月,由晨社出版的《電影雜志》在上海創刊。這是20年代中期最重要的電影刊物之一。

10月,神州影片公司在上海成立,創辦人為汪煦昌、徐琥等。

百合影片公司在上海成立。該公司由上海影戲研究會負責人朱瘦菊發起、顏料商吳性栽投資創辦。

由旅美僑胞在紐約創辦的長城動畫片製造公司遷來上海,更名為長城畫片公司。

1925年

4月,友聯影片公司成立。創辦人有陳鏗然等。該公司攝制的第一部影片為《秋扇怨》。

5月,由邵氏四兄弟創辦的天一影片公司在上海成立。創辦人為邵醉翁(仁傑)、邵村人、邵仁枚和邵仁楞(逸夫),由邵醉翁任總經理兼導演。公司主張「注重舊道德、舊倫理,發揚中華文明,力避歐化」。

「大中華」和「百合」兩家公司合並,改組為大中華百合影片公司。公司合並後,吳性栽、馮鎮歐任董事,朱瘦菊任總經理。

洪深編寫的電影劇本《申屠氏》,在《東方雜志》第二十二卷第一至三期上連載,這是中國最早公開發表的電影劇本。

1926年

商務印書館影片部改組為國光影片公司,鮑慶甲任經理,楊小仲任製片主任兼編導。公司存在只一年。

新世界游樂場舉行電影博覽會,有35家影片公司推出本公司的新片參加展映活

Ⅱ 鑸炲嚭鎴戜漢鐢6涓轟粈涔堟槸鍥戒駭

鍥犲埗浣滃叕鍙搞佹媿鎽勫湴鐐圭瓑銆
1銆佸埗浣滃叕鍙革細銆婅垶鍑烘垜浜虹敓6銆嬬敱涔愬崕濞變箰銆佷笂嫻峰獎鐩涘獎涓氫笌鐙闂ㄧ數褰卞叕鍙稿叡鍚屽嚭鍝併備箰鍗庡ū涔愭槸涓鍥藉ぇ闄嗙殑涓瀹跺ū涔愬叕鍙革紝涓婃搗褰辯洓褰變笟鏄涓瀹朵腑鍥界數褰卞埗浣滃拰鍙戣屽叕鍙革紝鑰岀嫯闂ㄧ數褰卞叕鍙告槸涓瀹剁編鍥界殑鐢靛獎鍏鍙搞傝繖涓夊跺叕鍙哥殑鍚堜綔浣垮緱銆婅垶鍑烘垜浜虹敓6銆嬫垚涓轟簡涓緹庡悎鎷嶇殑鍥介檯鍚堜綔鐗囥
2銆佹媿鎽勫湴鐐癸細鐢靛獎鐨勬媿鎽勫湴鐐瑰湪涓鍥藉ぇ闄嗐傚浗浜у獎鐗囨寚鐨勬槸鍦ㄤ腑鍥藉ぇ闄嗗埗浣滅殑鐢靛獎錛屾棤璁烘槸鐢變腑鍥藉埗鐗囧叕鍙哥嫭絝嬪埗浣滐紝榪樻槸涓庡浗闄呭埗鐗囧叕鍙稿悎浣滃埗浣滐紝鍙瑕佸湪涓鍥藉ぇ闄嗚繘琛屼簡涓昏佺殑鎷嶆憚宸ヤ綔錛屽氨鍙浠ヨ褰掔被涓哄浗浜у獎鐗囥

Ⅲ 外國人最早在華拍攝的電影是什麼

外國人來華拍攝紀錄片的歷史,最早大約可以追溯到電影剛誕生的那幾年。1896年,盧米埃爾兄弟派出了數百名攝影師奔赴世界各地拍片,其中一些攝影師就曾來華拍過紀錄片,只是這些影片的名稱和內容現在已難以考證。
1898年,美國愛迪生電影公司的一名攝影師在周遊世界過程中曾在香港和上海拍過一些素材,後來被編入《香港碼頭》、《上海街景》等6部短紀錄片中。4年後,另一家美國電影公司根據其攝影師在北京、天津拍攝的素材編輯發行了《北京前門》和《天津街景》兩部短片。
1908年,在上海從事電影放映活動的義大利人勞羅也開始了拍片活動,拍攝了《上海第一輛電車行駛》、《上海租界各處風景》、《強行剪辮》等片,而在北京拍攝的《西太後光緒帝大出喪》紀錄了一個古老帝國的兩位統治者的葬禮。
1909年,法國百代電影公司的攝影師來北京拍攝風光片,也拍攝了紀錄一些京劇名角(如楊小樓、何佩亭)的演出片斷。同年,美國人本傑明·布拉斯基在上海成立了亞細亞影戲公司,起初拍攝的大多是紀錄片,如《西太後》、《不幸兒》等。
1925年,蘇聯導演史涅伊吉諾夫與一名攝影師隨同開辟莫斯科—北京遠程航線的蘇聯飛機來到中國,在張家口、北京、上海、廣州等地拍攝了一些素材,被編入紀錄片《偉大的飛行與中國的國內戰爭》,此片後來更名為《東方之光》,作為蘇聯在國外上映的第一部新聞紀錄片在西歐諸國放映。兩年之後,另一位蘇聯導演雅可夫·布里奧赫來中國拍攝了新聞紀錄片《上海紀事》,影片反映了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末期上海的情形,於1928年在蘇聯上映。
1927年,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率領一個包括北大學生在內的聯合考察隊開始對中國的西北部進行了持續8年之久的考察活動,過程中拍攝了大量的電影資料,曾在北京放映。1920年末期,另一位瑞典人,考古學家安特森用電影紀錄了自己在中國北方和西北部的見聞,影片對塞外的風土人情、文物考古、民居、服飾等都有所反映。
戰爭歲月的記錄者
1935年,在燕京大學任教的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曾用一台16毫米手搖攝影機拍下了「一二·九」學生運動的場面,今天已成為珍貴的歷史資料。1936年,斯諾在訪問延安期間拍攝的一些素材,紀錄了毛澤東、周恩來的形象,紅軍步兵和騎兵的操練、檢閱和野戰演習,八一運動會的球賽及部隊的文娛生活,這些素材也成為了非常珍貴的歷史資料。繼斯諾之後,美國攝影師哈利·鄧海姆也輾轉來到陝北革命根據地,拍攝了紀錄片《中國要給予反擊》。
1938年,又一位蘇聯紀錄電影工作者羅曼·卡爾曼來到中國拍攝了表現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紀錄片《中國在戰斗中》和《在中國》。同年,荷蘭紀錄電影工作者尤里斯·伊文思歷盡艱險來到中國,他拍攝的《四萬萬人民》曾在不少國家上映,對聲援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起到了積極作用。
與此相反,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來華拍攝的日本紀錄片不僅被用作鼓動日本民眾和軍隊進行侵略戰爭的宣傳手段,更成為日本政府推行軍國主義的外交手段。1937年8月21日,就在「七七事變」一個多月後,「大日本電影協會」在中國成立了「滿洲映畫協會」,大肆製作宣揚偽滿「國策」的影片。從1937年至1945年,該協會在中國拍攝了600餘部影片,其中半數為系列新聞紀錄片,如《新聞周報》、《大東亞戰爭特報》等。
從1938年到1943年,日軍曾經對重慶進行過200多次空襲,出動戰機9000餘架次,投擲炸彈兩萬多枚,炸死炸傷市民數萬人……這段被稱為「重慶大轟炸」的史實曾經被紀錄在長達6個小時的電影資料片中,攝制者包括日本航空隊的隨軍攝影師、德國駐華大使館新聞記者以及原國民黨中央新聞製片廠的攝影師。這些資料片在二戰後曾經被美軍繳獲,後來幾經輾轉才流入國內。2001年6月4日,根據這些資料片剪輯而成的51分鍾的關於「重慶大轟炸」的紀錄片在重慶試播,這是國內第一部反映60年前那場劫難的紀錄片。
1949年9月底,25位蘇聯紀錄電影工作者來到中國,在長達8個月的時間里,兩個攝影隊拍攝了大量的素材,分別被編入了兩部大型紀錄片《中國人民的勝利》和《解放了的中國》。這兩部影片於 1950年7月17日全部製作完成,上映後產生了廣泛的國際影響,均獲得了「斯大林獎」一等獎。這兩部影片大概也是外國人在華拍攝的最早的彩色紀錄片。
1955年,法國紀錄片導演克里斯·馬蓋來到中國拍攝了《北京的星期天》,享有法國「新浪潮之母」盛譽的女導演阿涅斯·瓦爾達作為藝術顧問一同前來。1958年,已經定居巴黎的伊文思再次來到中國,拍攝了紀錄片《早春》,反映了積極投身社會主義建設的江南農村景象。
1971年,伊文思與羅麗丹花費5年時間拍攝了由12部影片組成的大型系列紀錄片集《愚公移山》。1976年3月初,這些影片在巴黎的四家藝術影院同時上映。也許是由於滿足了西方人了解「封閉鎖國」已久的中國的需求,此片僅在法國的映期就長達6個月,後來又在西德、比利時、巴西等國播映,受到廣泛好評。1980年代中後期,他們花費同樣多的時間在中國拍攝的另一部紀錄片《風的故事》更成為紀錄電影史上的傑作。1938—1988年,伊文思在中國拍攝紀錄片的時間跨度長達半個世紀之久。
1972年,義大利導演安東尼奧尼拍攝了紀錄片《中國》。這部影片讓安東尼奧尼和他的電影在中國遭到全國性的批判。一位加拿大紀錄片研究者指出的那樣:這些影片與拍攝對象之間的關系冷淡,從來沒有成功地與他們進行過密切的交流,只是一些由觀光客拍攝的旅行日記般的有關中國的印象而已。然而這部影片卻真實地記錄了幸福中國,與現在人們所想像的"史無前例"完全不一樣的中國。

Ⅳ 第一個拍電影的人是誰

中國的第一家電影製作公司是1909年由外國人創辦的。這一年,來自美國的商人本傑明·布拉斯基在上海投資創辦了一家電影公司:亞細亞影戲公司,這也成為建立在中國的第一家電影攝制公司。

亞細亞成立後,先後在上海和香港拍攝了幾部短片。如《西太後》、《不幸兒》、《瓦盆伸冤》、《偷燒鴨》等,但卻沒有在市場上獲得成功。隨後辛亥革命爆發,公司也難以經營下去。布拉斯基便將公司和全部器材轉讓給在上海的南洋保險公司經理伊什爾和另一個美國人薩弗。

1913年,易手後的亞細亞再度准備投入電影的拍攝。為了更好地適應中國的觀眾,他們特地聘請了在美化洋行工作,並懂英語的抄寫員張石川擔任顧問。張石川雖然對電影所知寥寥,但卻興趣盎然。他請來了喜歡戲劇的好友鄭正秋和另一位朋友杜峻初,三人經過商議,索性合作成立了一家叫「新民」的公司,承包了亞細亞影戲公司攝制電影的全部工作。拍攝資金和影片發行則由亞細亞負責。

1913年,有幾位文明戲的半職業演員來到上海,亞西亞公司便聘請他們做演員,拍攝了中國第一部短故事片《難夫難妻》。影片由鄭正秋擔任編劇,並與張石川一起承擔了導演工作。此後,亞細亞還攝制過中國早期一批重要的紀錄片,如關於辛亥革命二次戰爭的《上海戰爭》,記錄了革命軍攻打上海製造局和吳淞炮台的情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膠片停止進口,亞細亞公司因無法拍片而告結束。

除亞細亞外,完全由中國人自己開辦的電影製作公司是1916年張石川和幾個朋友聯合創辦的「幻仙影片公司」。但這家公司只拍了一部影片《黑籍冤魂》,便因資金困難而宣告結束了。此後,由中國的民族資本投資拍攝電影的公司是著名的商務印書館。

1917年,商務印書館從一個外國人手裡低價買進了一批電影器材,決定在圖書出版之外,兼營電影業,這是中國自己投資拍攝電影較有規模的開端。

商務印書館在原有的印刷照相部下設立了電影拍攝業務,拍攝了《美國紅十字會上海大遊行》等幾部新聞片。1918年,商務印書館在照相部之外正式成立了「活動影戲部」,開始了大規模的電影拍攝活動。當時它的拍攝內容包括風景、時事、教育、新劇、古劇共五類影片。其中風景片主要拍攝全國各地名勝古跡;時事片即新聞片,記錄了上海的社會生活;教育片主要介紹教育方面的情況和科學文化知識;新劇片的題材分為滑稽短片、警世影片、神怪武打三類;古劇片主要拍攝了梅蘭芳主演的《春香鬧學》和《天女散花》片段。

1920年,商務的活動影戲部更名為「影片部」,在管內搭建了一個較大的攝影棚,並購買了一批新的器材。這時,商務印書館已經具備了較強的製片能力,甚至開始拍攝長故事片,如1923年的《大義滅親》等,但在經營上卻漸漸不佳,最終由董事會決定將其剝離,成立了獨立的「國光影片公司」。該公司只生存了一年即無聲無息了。不過,從「亞細亞」到「商務」,應該說是中國電影企業從外資協助到自我投資邁出的第一步。 世界上第一部電影<<工廠大門>>1895年.法國:盧米埃爾兄

Ⅳ 中國第一家電影公司成立在什麼時候如題 謝謝了

中國的第一家電影製作公司是1909年由外國人創辦的。這一年,來自美國的商人本傑明·布拉斯基在上海投資創辦了一家電影公司:亞細亞影戲公司,這也成為建立在中國的第一家電影攝制公司。 亞細亞成立後,先後在上海和香港拍攝了幾部短片。如《西太後》、《不幸兒》、《瓦盆伸冤》、《偷燒鴨》等,但卻沒有在市場上獲得成功。隨後辛亥革命爆發,公司也難以經營下去。布拉斯基便將公司和全部器材轉讓給在上海的南洋保險公司經理伊什爾和另一個美國人薩弗。 1913年,易手後的亞細亞再度准備投入電影的拍攝。為了更好地適應中國的觀眾,他們特地聘請了在美化洋行工作,並懂英語的抄寫員張石川擔任顧問。張石川雖然對電影所知寥寥,但卻興趣盎然。他請來了喜歡戲劇的好友鄭正秋和另一位朋友杜峻初,三人經過商議,索性合作成立了一家叫「新民」的公司,承包了亞細亞影戲公司攝制電影的全部工作。拍攝資金和影片發行則由亞細亞負責。 1913年,有幾位文明戲的半職業演員來到上海,亞西亞公司便聘請他們做演員,拍攝了中國第一部短故事片《難夫難妻》。影片由鄭正秋擔任編劇,並與張石川一起承擔了導演工作。此後,亞細亞還攝制過中國早期一批重要的紀錄片,如關於辛亥革命二次戰爭的《上海戰爭》,記錄了革命軍攻打上海製造局和吳淞炮台的情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膠片停止進口,亞細亞公司因無法拍片而告結束。 除亞細亞外,完全由中國人自己開辦的電影製作公司是1916年張石川和幾個朋友聯合創辦的「幻仙影片公司」。但這家公司只拍了一部影片《黑籍冤魂》,便因資金困難而宣告結束了。此後,由中國的民族資本投資拍攝電影的公司是著名的商務印書館。 1917年,商務印書館從一個外國人手裡低價買進了一批電影器材,決定在圖書出版之外,兼營電影業,這是中國自己投資拍攝電影較有規模的開端。 商務印書館在原有的印刷照相部下設立了電影拍攝業務,拍攝了《美國紅十字會上海大遊行》等幾部新聞片。1918年,商務印書館在照相部之外正式成立了「活動影戲部」,開始了大規模的電影拍攝活動。當時它的拍攝內容包括風景、時事、教育、新劇、古劇共五類影片。其中風景片主要拍攝全國各地名勝古跡;時事片即新聞片,記錄了上海的社會生活;教育片主要介紹教育方面的情況和科學文化知識;新劇片的題材分為滑稽短片、警世影片、神怪武打三類;古劇片主要拍攝了梅蘭芳主演的《春香鬧學》和《天女散花》片段。 1920年,商務的活動影戲部更名為「影片部」,在管內搭建了一個較大的攝影棚,並購買了一批新的器材。這時,商務印書館已經具備了較強的製片能力,甚至開始拍攝長故事片,如1923年的《大義滅親》等,但在經營上卻漸漸不佳,最終由董事會決定將其剝離,成立了獨立的「國光影片公司」。該公司只生存了一年即無聲無息了。不過,從「亞細亞」到「商務」,應該說是中國電影企業從外資協助到自我投資邁出的第一步。

Ⅵ 美國電影she是在上海拍的嗎

是的

《她》是講述在不遠的未來人與人工智慧相愛的科幻愛情電影。主人公西奧多(傑昆·菲尼克斯 Joaquin Phoenix 飾)是一位信件撰寫人,心思細膩而深邃,能寫出最感人肺腑的信件。他剛結束與妻子凱瑟琳(魯妮·瑪拉 Rooney Mara 飾)的婚姻,還沒走出心碎的陰影。一次偶然機會讓他接觸到最新的人工智慧系統OS1,它的化身薩曼莎(斯嘉麗·約翰遜 Scarlett Johansson 聲)擁有迷人的聲線,溫柔體貼而又幽默風趣。西奧多與薩曼莎很快發現他們如此的投緣,而且存在雙向的需求與慾望,人機友誼最終發展成為一段不被世俗理解的奇異愛情......
《她》主要在中國上海取景,由美國導演斯派克·瓊斯歷時3年籌備拍攝。電影融合了新奇的科幻設定與傳統的浪漫氣息,真人與虛擬共同譜寫溫暖治癒的戀曲。導演表示,這是一部探討「親密關系」的電影,因人類都渴望親密關系,但是又對它害怕和抗拒;科技為溝通提供了便利,但也讓人們躲在它後面,逃避真正的情感接觸。《她》直接脫去科技冰冷的面紗,賦予它高度人性化和活色生香的情趣,讓一段人機對話變成情人絮語。

閱讀全文

與在上海拍的美國電影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無敵幸運星在線電影粵語版迅雷 瀏覽:605
電影更好的世界劇照 瀏覽:694
上海電影節展映 瀏覽:97
熱播警匪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799
電影里鏡頭斜拍圖片 瀏覽:481
末日病毒電影資源 瀏覽:500
金剛歸來陽光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117
楚門的世界電影高清免費播放 瀏覽:961
最新愛情電影香港 瀏覽:373
甄子丹電影片段集錦 瀏覽:334
日本電影晝顏主題歌 瀏覽:249
90分鍾電影完整 瀏覽:927
第一次約會不看電影什麼意思 瀏覽:885
納粹有哪些H電影 瀏覽:476
安妮海瑟薇電影一年網站 瀏覽:718
什麼電影能把你感動哭 瀏覽:740
今日頭條上的電影怎麼保存到手機本地 瀏覽:550
雙子殺手電筒影迅雷 瀏覽:145
國漫電影有哪些 瀏覽:135
董驃免費電影全集 瀏覽: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