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世界電影的發展階段及代表作
1、開端,1888年10月14日,路易斯·普林斯使用改進版的單鏡頭攝影機(即MkII)拍攝了電影《朗德海花園場景》。是IMDb認證的人類歷史上第一部電影。該片記錄了一群人在花園里做著一些滑稽的動作。
2、電影初期成長為藝術,1896-1912年,代表作——《火車到站》、《膝行的人》到《水龍出動》、《水龍救火》、《撲滅大火》、《拯救遭難者》等影片,盧米埃爾創造了最早的新聞片、旅遊片、紀錄片、喜劇片等影片樣式。
3、電影藝術初期,格里菲斯在1915年以藝術家的勇氣拍攝出了世界電影史上的經典無聲片《一個國家的誕生》,在1916年又拍攝了《黨同伐異》。這兩部被譽為電影藝術的典基之作,是電影史上的里程碑。
4、電影藝術重要發展期,1946-1959,蘇聯的一些電影工作者拍攝出了一批有感情沖擊力的戰爭片和有一定形象感染力的人物傳記片。如《青年近衛軍》、《攻克柏林》、《易北河會師》等。
5、電影多樣化,1960年,以非理性為基本特徵,是對戲劇化電影更大的一次沖擊。這次電影運動以夏布羅導演的《漂亮的塞爾傑》和《表兄弟》公映起始,特呂弗《四百下》,阿侖雷乃《廣島之戀》在戛納電影節引起轟動為開端。
㈡ 世界電影史上有哪些電影的價值觀曾經引起巨大的社會爭議
《小時代》上映後曾寫過一篇文章,談的就是這種電影看來非得聲明一下,本文根本沒有把《小時代》看做影史上必須提的爭議電影,更沒有把它和其他電影相提並論。恰恰相反,我認為它呈現出的爭議性也不值一提,看最後一段吧。這文章只是借當時的話題來說電影中的現象。
《小時代》的上映以及其高票房成績引發了諸多爭論,既有關於電影本身品質的,也有關於電影背後呈現出的所謂「三觀」問題的。很多人對影片表現出的「拜金」、「物慾」、「消費男色」等價值觀感到不滿。《小時代》的製片人安曉芬則在微博上表示「一部電影亡不了國」,她還說「如果在80年代,我承認這樣的影片可能會對價值觀產生一些不良的引導,但是現在絕對不會。」
最終,影片男主演還是因此坐了5年大牢,而女主演後來也聲明說,在拍戲的時候「有一把槍指著我的腦袋」。
㈢ 到目前全球票房前十的電影有哪些
眾所周知,看電影是全世界人民喜歡的一種娛樂活動。一部好的電影不僅能獲獎無數,也能票房大賣,賺得盆滿缽滿。雖然近年來,國產電影票房如芝麻開花一般節節高,如《戰狼》《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取得數十億人民幣的票房,但是如果換算成美金,就不怎麼顯眼了。那麼,目前全球票房最高的十部電影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一起看看目前全球電影票房前十的電影(以下票房均為美元):
第一名:《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2019上映,全球總票房高達27.978億。
在2019年5月5日,《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後簡稱《復聯4》)以12.09億美元的首映周末票房,打破前作《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的成績,獲得「首映周末全球票房最高電影」吉尼斯世界紀錄稱號。《復聯4》是漫威電影宇宙積攢了十年的史詩巨制,這么高的票房也是實至名歸。
以上就是目前全球票房排名前十的電影。看完了,我們會發現基本科幻電影、超級英雄電影就佔了一大半。雖然很多人說這種類型大多隻是爆米花電影,但是觀眾們的身體還是蠻誠實的。親愛的小夥伴們,你們覺得呢?
㈣ 全球十大投資最高的電影排行榜,10部耗資巨大的高成本電影,你看過幾部
《阿凡達》詹姆斯卡梅隆十年磨一劍拍攝的超級大片《阿凡達》,勇奪影史票房第一,並將3D概念推廣到全世界,當真是一部劃時代意義的電影。詹姆斯-卡梅隆是好萊塢的頭號技術狂人,而且是不可救葯的完美主義者,一向秉承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信條,《異形》、《深淵》和《終結者2》在利用電腦特效上,都具有革命性的開創意義。
成本4400萬美元放現在大約合3.4億美元,全球票房2600萬美元。上映時間為1963年6月12號。豆瓣評分7.8。後來經過多次重映,直到2004年票房也僅僅有5000多萬美元,是好萊塢賠得最慘的一部影片。光伊麗莎白泰勒在拍攝期間的化妝和裝飾費用就高達19萬美。為了拍攝該影片製片方幾乎是重新搭建了一個羅馬城。僅伊麗莎白泰勒的片酬就高達百萬美元。
㈤ 大陸的電影拍攝比較貼近大眾口味,有什麼電影能夠達到世界電影的水準
大陸還是有很多好看的電影,也有很多堪比奧斯卡的作品。
《驢得水》就是一部既現實又搞笑的電影,該電影的眾多主演演技在線,十分形象的展示了人性的貪婪和慾望。
該影片由任素汐、大力、劉帥良等主演,背景放在四五十年代,幾個老師從大城市來到偏遠的小村莊開辦了一個學校,但實際上,這個學校沒有什麼學生。任素汐飾演的張一曼是三民小學會計兼數學老師。一個遵從內心、追尋自己自由的人。外表雖風情萬種,內心卻單純可愛,也是唯一保持內心清白的教師。有一次在被所有人指責、辱罵中,她為表示自己的抗爭,啪啪啪扇了自己六七個耳光。張老師這一生都很可憐,在那個封建的年代,有著獨立個性的女人總是被人唾棄,張老師因此來到這個偏遠小村莊以為可以過上另一個全新的生活,有他想要的只有和尊重,但現實卻是殘忍的,最後張一曼老師在所有事情恢復平靜之後竟然開槍自殺了。當地銅匠,會打銅鎖,一口當地方言。原本是個虎頭虎腦的單純小伙,但被教師們「帶壞」後他性格大變,成了一個追名逐利且為報復不擇手段的人。三民小學的校長,原本是一個善良的好老師,可到後來為了自己的利益,竟然犧牲自己女兒的幸福,想要將她嫁給銅匠。
《驢得水》是一部帶著歡笑的現實批判電影,反映了人性和現實,電影里最善良的人校長的女人,最終離開了他們,遠遠的離開了那個地方。
㈥ 電影形成並興盛於什麼時期
現在就是電影發展的黃金時期,不光是觀影人數還有片子的質量包括票房都是最巔峰的時期,有關電影發展的階段解釋如下:
美國電影發展史
1893年,T.A.愛迪生發明電影視鏡並創建了「囚車」的攝影場,被電影放映機視為美國電影史 電影的開端。1896年,維太放映機的推出開始了美國電影的群眾性放映。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的城市工業發展和中下層居民迅速增多,電影成為適應城市平民需要的一種大眾娛樂。它起先在歌舞游樂場內,隨後進入小劇場,在劇目演出之後放映。
1905年在匹茲堡出現的鎳幣影院(入場券為5美分鎳幣)很快遍及美國所有城鎮,到1910年每周的電影觀眾多達3600萬人次。當時影片都是單本一部的,產量每月400部,主要製片基地在紐約,如愛迪生公司、比沃格拉夫公司和維太格拉夫公司。1903年E.S.鮑特的《一個美國消防員的生活》和《火車大劫案》,使電影從一種新奇的玩藝兒發展為一門藝術。影片中使用了剪輯技巧,鮑特成為用交叉剪輯手法造成戲劇效果的第一位導演。
收益高,競爭激烈。1897年,愛迪生即為爭奪專利進行訴訟,到1908年,成立了由愛迪生控制的電影專利公司,公司擁有16項專利權。到1910年,電影專利公司壟斷了美國電影的製作、發行和放映。獨立製片商為擺脫專利公司的壟斷,相繼到遠離紐約和芝加哥的洛杉機郊外小鎮好萊塢去拍片,那裡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又臨近墨西哥邊境,一旦專利公司提出訴訟便可逃離。D.W.格里菲斯1907年加入比沃格拉夫公司,次年導演了第一部影片《陶麗歷險記》。至1912年已為該公司攝制了近400部影片,把拍片重心逐漸移向好萊塢,並發現和培養了許多後來的名演員,如M.塞納特、M.壁克馥和吉許姐妹等。
美國電影的黃金時代結束之後,各大公司從印年代中期開始解體或轉產,海斯法典也被正式廢除。隨之出現了微型影院、藝術影院、汽車影院。獨立製片及實驗電影有了發展。
中國電影發展史
這個世界有了光,然後有了影。電影是一種能夠將光影關系玩弄得最出神入化的現代發明。有人認為我國漢代出現的燈影戲及之後出現的皮影戲對現代電影的原理有很大的啟發。但一江春水向東流是,真正意義的電影,不是發明自中國,而是科技發達的近代歐洲。1895年12月28日,法國盧米爾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號咖啡館放映成功之後,正式標志著電影時代的來臨。
由1896年至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雖然外商在中國電影市場占據了壟斷地位,但亦阻止不了我國電影活動的開始。1903年,德國留學生林祝三攜帶影片和放映機回國,租借北京前門打磨廠天樂茶園放映電影。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的任慶泰為了向著名京劇老生譚鑫培祝壽,拍攝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劇《定軍山》中國電影一開始,就和中國傳統的戲曲和說唱藝術結合起來,發展出一套獨特的電影類型。但是最早嘗試拍攝這種電影類型的豐泰照相館只屬小本經營,算不上是電影機構。直至商務印書局「活動電影部」的出現,才真正代表中國製片業的開始。在這段期間,除了「商務」之外,先後 《狂流》劇照出現的電影製片機構還包括由美商投資「亞細亞影戲公司」、「幻仙」、「中國」、「上海」、「新亞」等,由於他們的成員多是來自戲劇舞台,所以當時的電影題材和內容大多源於中國戲曲和文明戲。此外,他們也開始拍攝劇情短片和長片,對電影這種藝術作最初步的探索和嘗試。
中國電影誕生於1905年,歷經了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時期,革命戰爭時期,新中國建設時期,文革時期,改革開放時期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時 《一江春水向東流》期等各個歷史階段;經歷了從無聲到有聲再到立體聲,從黑白到彩色再到立體像(3D),從模擬到數字,從傳統到現代的技術變革進程。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中國電影都留下了優秀的代表作:20年代拓荒時期,有《孤兒救祖記》等關注社會改造的進步電影;抗日救亡時期,有《狂流》《中華兒女》等鼓舞鬥志、弘揚愛國主義的影片;抗戰後,《八千里路雲和月》、《一江春水向東流》等又深刻揭示社會矛盾和本質,形成現實主義的創作潮流。
她說,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的17年間,涌現出《白毛女》、 《白毛女》電影海報《祝福》、《林家鋪子》等一大批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優秀作品,塑造了一大批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銀幕形象,形成了新中國電影發展的第一次高潮;經歷十年文革浩劫,中國電影走出低潮,拍攝出《小花》、《人到中年》等一大批反映改革實踐、針砭社會時弊的優秀影片。尤其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開國大典》、《大決戰》等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片和《焦裕祿》、《鳳凰琴》等現實題材影片,形成了第二次高潮。
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照實說,中國電影先後實施了影視合流改革、電影精品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電影股份制、集團化改革等主要措施,藝術質量 《焦裕祿》和形式都有嶄新的突破和提高。除《孔繁森》、《離開雷鋒的日子》、《喜蓮》、《那山那人那狗》等作品外,還出現了《不見不散》等賀歲片、喜劇片的新樣式,涌現出一大批新生力量。進入新世紀,中國電影形成了國有、集體、民營多種所有制協調發展的新格局 英雄,電影發展走上了良性循環的軌道。《鄧小平》、《可可西里》、《台灣往事》等力作取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英雄》、《神話》、《震撼》等國產大片共同占據了中國市場的主導地位,並在世界影壇創造了中國電影的票房奇跡。近三年來中國有30多部影片在40多個國際電影節上獲獎。
現代電影
3D電影巧妙地利用了「偏光」。它以人眼觀察景物的方法,利用兩台並列安置的電影攝影機,分別代表人的左、右眼,同步拍攝出兩條略帶水平視差的電影畫面。放映時,將兩條電影影片分別裝入左、右電影放映機。當畫面投放於電影銀幕前,就會形成左、右「細微」的雙重影像。特製的偏光眼鏡能將左、右「雙影」疊合在視網膜上,由大腦神經產生三維立體的視覺效果,從而展現出一幅幅連貫的立體畫面,讓觀眾感受到景物撲面而來、「身臨其境」的神奇幻覺。
㈦ 中國電影現在迎來了「5大導演」時代,張藝謀和陳凱歌的時代真的過去了嗎
河山代有才人出,短短的兩年間電影產業的「世圖們」慢慢走向成熟,馮小剛、陳凱歌、馮導三大導演三足鼎立的時期一去不復返,愈來愈多的新導演逐漸不斷涌現,打開了國內電影的新的篇章。而如今中國就會有五位可謂是聚勢的新勢力導演。
經典作品:《無名之輩》、《人潮洶涌》,導演著作票房:15.45億,饒曉志畢業於中間電影學院,帶上影片夢的他在戲劇學院卻結交了戲劇表演,兩年的陶冶使他對戲劇表演造成了深厚的興趣愛好,畢業之後一頭扎入舞台劇領域,打造出了獨樹一幟的「紳士喜劇片」經典作品有《你好,打劫!》、《你好,瘋子!》、《東北往事》等。作為一個自小在錄像廳看香港電影成長的小鎮青年,踏入了戲劇表演領域,但仍然有一個影片夢,到2016年饒曉志總算拍出了經典作《你好瘋子》,取材於同名的舞台劇,影片摻雜了荒謬、喜劇片、懸疑推理等多種多樣原素,在密閉空間中討論人的本性善與惡,但知名演員的演出、主要表現方法真是太過舞台劇,遭受了許多抨擊。
㈧ 有一個電影他自己本身就在虛擬世界最後回到現實代替了真人
本文5000字,略長。《異次元駭客(十三度凶間)》劇情
電影世界觀導讀:
①電影內的世界分成了三層,L1(2024年)、L2(當前時代)、L3(1937年),影片前半部分的情節都是在L2層(當前時代)和L3層(1937年)開展的,最終在L1層實現圓滿。L2、L3都是利用源代碼創造的一個虛擬的世界,L3層是L2層的人創造的,L2層是L1層的人創造的,虛擬世界的模擬程度幾乎可以達到百分之百,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發展起來的思想意識(但上一層的創造者並不掌握)。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主要的差別在於這個模擬的世界范圍可能更小一些。
②層間穿梭機制一,高層進入低層:高一層的人物可以把自己的思想意識轉換成源代碼,然後附在低一層虛擬世界裡的某個對應的人身上,例如L1層里的某人A1,A1把自己的思想意識轉換成源代碼,然後附在L2層A2的身體上,A2自身的思想意識暫時被「去活」,存儲到某個地方,當裝著A1思想意識的A2的身體結束L2層的旅行時,將此時A2身體上A1的思想意識復制進入A1的身體,這樣A1就有了L2層的那段體驗,而A2自身的思想重新回到A2的身體並「激活」。
③層間穿梭機制二,低層進入高層:電影還設定了一種從低層進入高層的層間穿梭機制,這是影響影片結局的一個重要設定,例如當A2的身體帶著A1的思想在L2層突然死亡時,A1的思想意識和A2的身體同時死亡,此時A1的身體在L1層醒來時,帶著的是A2的思想意識,也就說,當A1的思想意識進入A2的身體時,並不是「復制」,而是「剪切」,A2自身的思想意識被暫時擱置,也並不是存儲在L2層,而是存儲在A1的大腦里,處於「去活」狀態,當A1的思想意識和A2的身體在L2層突然死亡時,A2的思想意識被激活在A1的身體里,從而實現低層人物進入高層。(L2與L3之間也是如此)——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把這種層間穿梭方式稱為「剪切思想式穿梭」,每一份思想意識都沒有備份的,一旦身體死亡,其身體上的思想意識也同時死亡,暫時擱置的思想去到上一層的對應身體上。
電影情節:
1,深夜,老紳士(傳先生)在酒店客房裡寫信,封好信後他吻別床上比基尼美女後離開房間,將信託付給酒店的酒保(亞斯頓),讓他保存好,等著把信交給一個名叫道格的人。之後老紳士乘車回家,在熟睡的妻子身旁躺下。殊不知那封信已經被酒保私自拆開閱讀了。(1937年)
2,傳先生在陌生的地方醒來,刷卡離開布滿閃爍伺服器的機房,到一家酒吧,一邊服用處方葯物一邊打電話給道格,告知自己遇到了不可思議的事情,約道格來見面,這時酒吧後門打開,一個人(疑似道格)出現在後門外,用匕首刺殺了傳先生。(當前時代)
3,道格在家裡醒來,一邊聽電話錄音一邊去洗手間洗漱,驚覺洗手間的水池上有尚未凝固的血滴,臟衣簍里還有一件血衣,道格神情驚慌,因為他沒有相關的記憶。
4,洛杉磯麥警探負責調查傳先生被害案,作為傳先生助手的道格受到調查,在傳先生位於市中心的豪華公寓里,道格向麥警探介紹,傳先生生前主要在開發一個電腦游戲程序,這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很敏感,所以不方面向警方透露細節。在公寓里,道格遇到一名哭泣的年輕女子,女子自稱是傳先生的女兒珍妮。道格很意外,他跟隨傳先生6年,從未聽說過他有女兒。珍妮稱自己剛從法國回來,幾天前曾跟傳先生通過電話。道格覺得珍妮很眼熟,但珍妮表示他們兩個應該沒有見過面的可能性。
5,道格刷卡去布滿閃爍伺服器的機房,跟裡面的工作人員惠尼(程序員)交談,惠尼很痛惜傳先生的死,他認為傳先生是當代的愛因斯坦。道格問惠尼,最近傳先生在做什麼?惠尼告知,傳先生最近頻繁進入系統,道格很驚訝,因為這是違規的行為。但惠尼也表示,他從未聽說傳先生有一個女兒。
6,道格跟蹤到珍妮下榻的酒店。珍妮表示傳先生讓自己從法國回來結束這家公司,道格表示他從未聽傳先生提起要結束這個項目,珍妮卻表示她也從未聽傳先生提起過道格。隨後珍妮見律師,律師告知傳先生的遺囑里根本沒有提到過珍妮,相反,目前公司完全是由道格來運營的,對此珍妮感到十分驚訝。
7,麥警探來找惠尼,得知傳先生開發的是一款電腦游戲,玩家可以將自己的意識接入游戲,游戲是一個虛擬世界,游戲里的人物是模擬角色,但也有各自不同的思想……現階段模擬的游戲世界就是1937年的洛杉磯,因為那是傳先生的青年時代。當人和游戲連接之後,身體躺在連接器上,思想就可以到1937年去閑逛。惠尼認為傳先生的死或許跟他最近頻繁連接游戲系統有關。
8,道格堅持自己沒有殺害傳先生,警探告訴道格,傳先生被害當晚,曾經用公用電話給道格打過電話。道格回家查詢電話留言,果然查到傳先生約自己到酒吧見面的訊息,並提到如果發生什麼意外,就讓他去系統里找自己給他留下的一個訊息。
9,道格心中很矛盾,他懷疑自己出了問題,丟失了殺人的記憶,他也想要知道傳先生臨死前約自己見面究竟想要告訴自己什麼不可思議的事情。帶著這些疑問,道格來到機房,讓惠尼協助自己進入系統,正常情況一個人的大腦能夠承受的進入系統時間是60分鍾,為了能多一點時間尋找線索,道格讓惠尼給自己預設了120分鍾。
10,道格進入游戲系統,回到了1937年的洛杉磯,系統將他的意識復制到了1937年的一名銀行職員(范強尼)大腦里。化身為銀行職員的道格來到傳先生提到的地點——西溫士街117號書店(傳先生在系統里活動的地點),結果書店的店主葛森先生居然跟傳先生長得一模一樣,那顯然就是傳先生進入系統時使用的角色,但當傳先生沒有連接角色的時候,角色就按照游戲的設定在游戲里過著自己的生活——書店的店主。葛森覺得道格很眼熟,但無法想起更多。
11,道格又來到仙妮崗1257號巴羅阿圖路的洗衣房,找一個名叫碧姬慕尼拉的女子(傳先生在游戲里接觸過的人),結果找到碧姬的媽媽,告知碧姬現在已經不做洗衣女了,她在威爾賽大酒店上班。道格在威爾賽大酒店找到碧姬,當提到傳先生的名字時,碧姬告訴道格,可以去找酒保亞斯敦談談。道格發現亞斯敦的人物形象就是惠尼。
12,亞斯敦不肯告知道格有關傳先生留信的事,還用懷疑的眼神看著道格。這時到了預設的120分鍾,道格的意識被強制離開系統,回到現實世界。從游戲里出來的道格身體非常不舒服,惠尼告知,如果頻繁登入游戲,真實意識就會和虛擬角色的記憶發生重疊和混亂,對大腦是會有傷害的,所以每次進入游戲才規定只能60分鍾。
13,銀行職員(范強尼)在酒店的洗手間里昏厥,待道格的意識離開,銀行職員醒來,他走出洗手間,來到吧台,詢問酒保自己在哪兒,並介紹自己名叫范強尼,並向酒保討煙(之前道格告訴酒保自己不抽煙),酒保用復雜的眼神看著范強尼。
14,一個鬼祟的男人(傳先生去過的酒吧的服務員)來找道格要錢,說他知道道格殺了傳先生。對方毆打道格,道格突然爆發力量,把對方揍跑了,對方逃跑之前威脅道格要把這一切說出去。
15,道格去找珍妮,告知珍妮自己的困惑,珍妮讓他不要去試圖連接那個系統。道格還是覺得珍妮很眼熟,兩人跳舞,珍妮告訴道格,其實她也對道格有似曾相識之感,她更進一步表示,這種感覺就意味著一見鍾情。
16,麥警長抓捕道格,因為那個鬼祟男向警告報案,指認道格是殺害傳先生的兇手,但之後鬼祟男就被人殺害了,麥警長懷疑道格殺了對方滅口。珍妮向警方承認鬼祟男被殺時道格跟自己在一起過夜,把道格保釋出來。
17,道格認為事情越來越復雜了,他迫不及待要解開真相,他再一次來到機房,將自己的意識傳入游戲,並預設了120分鍾。道格再次去書店找葛森先生,葛森本不想理道格,但道格問他,你是不是經常會突然醒來不知道自己在哪兒,經常失去某一段時間的記憶?葛森先生被觸動,他原以為那些幻覺是自己的一戰戰後創傷癥候群,但他自己也知道事情沒有那麼簡單,他經常有自己和年輕女孩在一起的幻覺,還在自己家裡發現了一套不屬於自己的紳士禮服。道格帶葛森去威爾賽大酒店,試圖喚起葛森腦中傳先生留下的記憶。葛森想起了他交往的女孩們,但他不認為自己把重要的信交給了那些女孩,最後,葛森想起,自己把那封信交給了酒保亞斯敦。
18,亞斯敦察覺到道格,他把道格引到地下室里,用槍指著道格,表示自己看了那封信,他知道這個世界是虛假的,他想要知道真相,並且他提到了「世界盡頭」,道格問什麼是「世界盡頭」?酒保告知,他按照信上寫的,獨自開車無視一切路障一路向前,最終他親眼見到了令他絕望的」世界盡頭「,所以他才相信這個世界是虛假的,酒保很憤怒,他想問傳先生,為什麼要設計這個設計,為什麼要讓他們的思想被侵入,他想要知道真實的世界是什麼樣的。發狂的酒保向道格射擊,道格受傷逃脫,最後還是被酒保抓住,按進泳池。
19,道格在窒息中離開系統,原來是他設置的120分鍾沒設置好,所以剛才始終無法離開游戲,幸好惠尼及時趕來把他叫醒。道格很憤怒,他表示明天就要發出公告,結束這個系統,惠尼表示抗議,他說道格不能就這樣讓一切結束。
20,道格去找珍妮,可酒店告知她已經離開了,同樣守在酒店裡的麥警探告訴道格,那個女人消失了,麥警探調查過,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珍妮這個女人。道格去詢問珍妮的司機,之前他曾經送珍妮去過什麼地方,經過一番交涉,司機給了道格一個地址。道格按照司機給的線索,在一家超市找到了化身為收銀員娜塔莎的珍妮,而且娜塔莎完全不認識道格,只是覺得道格有些眼熟。
21,道格跟娜塔莎道別後,內心暗暗驚愕,他開著車無視一切路障,一路向前,結果,他來到了」世界盡頭「——一片計算機程序構造的那種模擬結構,原來,道格所處的這個世界也是虛擬的。(大反轉。現在知道,傳先生留給道格的信,就是傳先生發現當前世界是虛擬的,要把這信息傳遞給道格,但又怕被上一層知道,所以才去下一層1937虛擬世界裡面傳遞信息。)
22,與此同時,麥警探也找到娜塔莎,調查對方關於鬼祟男被殺的不在場證明,結果娜塔莎的室友告訴警探,她最近有些精神恍惚和失憶的症狀。這時,娜塔莎的意識連接程序啟動,她又變成了「珍妮」,珍妮打電話給道格,表示自己可以解釋一切。
23,在傳先生的辦公室里,珍妮告訴道格,他們創造了無數個這樣的虛擬世界,而道格所在的世界是唯一的一個多層模擬世界,而且這也是意料之外的產物。傳死後,珍妮被創造者派來接替傳的工作,她的任務就是結束這種多層的世界(結束這個公司的業務)。但沒想到,傳先生欺騙了創造者,他更改了自己的遺囑(讓道格接管項目,而不是珍妮)。而殺死傳的人正是道格,但其實又不是道格,而是道格這個角色的使用者,也就是珍妮的丈夫。珍妮的丈夫大衛原本是個正直的人,但自從有了這個系統,大衛變了,他開始喜歡殺戮變得殘忍,而從道格這個角色被創建那一天起,珍妮就愛上了仁慈和正直的道格。(經典台詞:在未見到你之前,我就已經愛上你了)。雖然道格是個虛擬的人物,但對於珍妮來說,道格比她所知道的一切都更加真實。
24,機房裡,惠尼進入系統,連接了酒保的意識。酒保正在開車,因為意識連接,車子打滑撞到路邊,被警察攔截,警察發現被酒保綁在後備箱里滿身是血的范強尼,在警察的逼問下惠尼慌張後退,被路上的車子撞飛(死去),令酒保的意識來到了上一層虛擬世界(當前時代)惠尼的身體里。
25,收到保安電話,和珍妮睡在一起的道格趕來機房,道格離開後珍妮睜開眼,打電話給麥警官。
26,道格趕到公司,發現保安被殺,變成惠尼的酒保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要求道格帶他去看創造自己的地方,在二人前往機房的路上,道格的意識被大衛進入,大衛在機房裡殺死了惠尼。
27,大衛返回去找珍妮,要殺死背叛了自己的珍妮,在珍妮被逼入死角的時候,麥警官及時出現擊斃了大衛。
28,道格的意識在上一層的世界裡醒來,是2024年的洛杉磯,他和珍妮居住在舒適的海邊大房子里,珍妮的爸爸(傳先生的原型)在沙灘上遛狗,一派幸福景象。
影片的結局,男主角道格從一個電子虛擬世界中(當前時代)的人,來到了真實的2024年的世界,和女主角一起開始了快快樂樂的生活......很和諧,很圓滿。
但真的有可能會這樣么?答案是否定的!最後一個鏡頭,是個關閉熒幕的畫面......突然明白了,電影那個和諧圓滿的結局,只不過又是一層虛擬的世界而已,真實的世界在哪裡?L1的上一層L0?可能吧,但是沒人知道。
㈨ 全球化時代下中國電影如何發展 詳細�0�3
就電影學界而言,在最近的二十年裡,一大批優秀的中國電影先後獲得了各種國際電影節大獎,從而使得中國電影的「全球化」大大地先於中國文學的「全球化」。確實,隨著中國的日益走向世界,中國電影的世界性和全球性進程已經大大地早於文學走向世界的進程,因為理解電影文本較之理解文學文本要容易得多。雖然我已在不同的場合多次論述過全球化及其對文化和文學研究的影響,但本文仍將首先再次追溯一下全球化的起源,然後由此出發將中國電影文化置於一個廣闊的全球化語境下,並對新世紀的中國電影的現狀以及電影研究所受到的挑戰提出一些積極的、切實可行的對策。當代電影和文化工業的「全球化」在這一部分,首先我將重申我在其他場合對全球化的不同形式作過的評述。 ( 1 ) 在我看來,在這樣一個被描述為「全球化」的時代,隨著經濟、文化和信息資本的迅速流動,傳統的時空觀念也大大地改變了。在這一碩大的「地球村」里,人們之間的相互交流已經變得越來越便利。對於這一點,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和左派知識分子已經作了仔細的研究並寫下了不少批評文字。確實,在全球化的時代,政府的職能將在某種程度上為一種隱形「帝國」的全球治理 ( g l o b a l g o v e r n a n c e ) 所取代。這個帝國就是全球化:「雖然它掌握著巨大的壓迫和破壞的權力,但這一事實也不應當促使我們去緬懷過去的那些老的主宰形式。通向帝國的道路以及全球化的過程提供了各種解放力量的新的可能性。當然,全球化並不只是一樣東西,被我們認可為全球化的多重過程並不是一個統一體或一種聲音。我們將論證道,我們的政治任務並不是簡單地抵制這些過程,而是要對它們進行重新組合並將其引向新的終端。支撐帝國的有著創造力的芸芸眾生同樣也有能力自發地建構起一個反帝國的力量,以及另一種全球流動和交往的政治組織。」 ( 2 ) 也就是說,我們在提出應對其挑戰的策略之前,應該首先承認這一現象的客觀存在。毫無疑問,在全球化的時代,所有人為的中心結構均被資本的流動和新的國際勞動分工所消解。一種新的身份認同危機隨著(處於帝國之中心的)西方理論的向(處於邊緣地帶的)東方和第三世界國家的運動而出現在民族文化的機制中。較之文化的其他形式,電影是僅次於電視的另一種最容易受到全球化浪潮波及的藝術形式。既然電影產業最容易得益同時也最先受到全球化的波及,因此,中國電影便不僅受到好萊塢電影產業的影響和滲透,同時也受制於多種國內的因素,如電視和網路的崛起和挑戰等。面臨這一境況,我們中國的知識分子不得不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面對這一具有威懾力的挑戰我們應該採取何種對策?難道我們將坐等幽靈般的全球化將我們的民族文化吞噬嗎?或者說我們在新的世紀將仍然像以往那樣固執地抵制這一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的沖擊嗎?這些均是本文所要討論的問題。盡管全球化確實如同幽靈一般威脅著我們的民族和文化機制,特別是電影更加如此,但情況並非如此簡單。誠然,面對上述所有這些不利的條件,我們首先應該承認,全球化向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普遍主義特殊化」與「特殊主義普遍化」的雙向滲透過程。 ( 3 ) 也即全球化的影響具體體現在兩個極致:它的影響從西方運動到東方,同時也從東方向西方反向運動。或者說,誠如弗雷德里克 . 詹姆遜 ( F r e d r i c J a m e s o n ) 所指出的,「我們在這一具體例子中注意到了認同和差異的對立的抽象性被賦予了一種整體與多元之對立的具體內容。」 ( 4 ) 顯然,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教導我們,不要把自己局限於事物的任何單一的方面,因為全球化的過程始終是與另一種力量並行不悖的:本土化。在世界文化的進程中,時而全球化顯得強大有力,時而本土化又從另一方面制約了它的權力。因此,全球化若不落實到某個特定的本土情境是無法實現的。也就是說,用以解決這種悖論的也許是一種妥協和變形了的「全球本土化」策略。只有這樣,我們所生活於其中的世界才能始終處於發展之中。既然全球化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現象,那麼我首先將其視為一個遠遠早於 2 0 世紀的漫長過程。在這方面,重讀馬克思和恩格斯一百五十多年前在《共產黨宣言》中的一段論述將有助於我們深刻地認識全球化過程的起源及發展。按照馬恩的論述,美洲的發現無疑開啟了資本主義向全世界擴展的過程,而伴隨這一過程而來的則是旅行中的資本 ( t r a v e l l i n g c a p i t a l ) ,發展到 2 0 世紀後半葉便進入了其高潮。這不僅為物質生產所證明,同時也為文化生產所印證:「物質的生產是如此,精神的生產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產品成了公共的財產。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為不可能,於是由許多種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學形成了一種世界的文學。」 ( 5 ) 按照我的理解,這里所說的「世界文學」絕不是指一種單一的具有趨同性的文學,而是一種代表著多重取向的各民族先進文學發展的方向,也即歌德當年理想中的一種跨越國界和民族疆界的文學。與經濟領域內的情況所不同的是,文化上的全球化絕不意味著只有一種形式的文化,而是一種既有其共通性同時又有著多元發展方向的文化上的全球性特徵。它和歌德所追求的「世界文學」有著某種共通之處,但是馬恩所謂之的「世界文學」之含義則更廣,它甚至可用於電影生產和發展的文化全球化方向。我們在讀了馬恩的上述這段話後便清楚地明白,馬克思主義創始人至少涉及了我們在今天的文化語境下研究全球化的四個問題: ( 1 ) 經濟全球化的起源以及其從西方向東方的運動規律; ( 2 ) 由資本的崛起以及由此而來的資本的積累和擴張所導致的國際勞動分工; ( 3 ) 跨國資本化的出現,資金的流動以及跨國公司的應運而生; ( 4 ) 由物質生產所激發的精神文化生產以及世界文學的誕生。尤其是第四個問題與我們的文學和文化生產及研究密切相關。因此,不管我們討論經濟全球化或文化全球化,我們都不得不看到這二者之間內在的關聯以及從馬克思主義的教義中產生出的一些靈感和理論資源。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到,在當時的情況下,馬克思和恩格斯還不可能直接地討論(經濟上的)全球化與(文化)生產以及審美表現之間的關系,更不可能預示 2 0 世紀後半葉全球化進程的最新發展,但是他們實際上卻已經觸及到了這一事實,即精神文化生產的全球趨向也是由經濟全球化的進程所導致的一個必然結果。既然電影工業更加受制於市場經濟的法則和以跨國公司為其重要標志的全球化,那麼當我們討論全球化時代的中國電影時,我們首先應該想到全球化這一幽靈所可能導致的影響。我們都知道,文化上的全球化可以同時帶來文化趨同性和文化多樣性,而且後者的特徵更加明顯。盡管我本人並不贊成那種「趨同」式的文化全球化,但我們也不能忽視當代文化中出現的越來越明顯的趨同特徵:強有力的(第一世界)文化越來越向處於弱勢的(第三世界)文化滲透,這一點尤其體現在美國電影產業在中國市場的大舉入侵和強有力滲透。顯然,文化傳播始終依循了這樣的規則:強勢文化在全世界的傳播總是影響著弱勢文化的發展。但有時也會出現逆向運動的現象,這一點尤其可以在這兩個例子中見出:張藝謀執導的《英雄》同時在中國本土和海外的大獲成功,以及中國旅加作家貝拉的小說《 9 . 1 1 生死婚禮》(現代出版社, 2 0 0 2 年版)以 1 0 2 萬美元的天價被好萊塢大導演卡梅隆買斷電影改編權。 ( 6 ) 因此正如美國的新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弗雷德里克 . 詹姆遜在談到全球化與文化的內在聯系時所中肯地指出的,「我認為,全球化是一個傳播學的概念,它依次遮蓋並傳播了文化或經濟的含義。我們感覺到,在當今世界存在著一些既濃縮同時又擴散的傳播網路,這些網路一方面是各種傳播技術的明顯更新帶來的成果,另一方面則是世界各國,或至少是它們的一些大城市,的日趨壯大的現代化程度的基礎,其中也包括這些技術的移植。」 ( 7 ) 作為當今極少數在文學研究和包括電影在內的文化研究領域內著述甚豐的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家,詹姆遜的上述文字實際上提醒我們,文化的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信息的傳播造成的,因此,在本文的下兩部分,我將分別對近二十年來中國電影所走過的道路和在全球化的影響下所處的現狀作一反思,以便提出我們的文化知識對策。改革時代中國電影的文化反思在當今時代,那些高級的文化藝術產品大都被看成了消費品,甚至理論在某種程度上也成了可消費的文化產品:無節制的復制、模擬和戲仿、增殖甚至大宗製作等均取代了現代主義時代對文化藝術產品的精雕細琢,平面的人物描寫取代了對人物深層心理的細致描寫,碎片甚至精神分裂式的結構取代了現代主義藝術的深度結構,等等。這一切狀況的出現都表明,文學藝術的現代主義精神受到了嚴峻的挑戰,同時這些症狀也引起了一切有著強烈社會責任感的文化學者和理論家們的密切關注,但是他們的擔憂絕不應當是對之抱一種敵視的態度,而應當正視這些復雜的現象以便從理論和文化批判的角度對之進行分析闡釋。通過這些分析和闡釋也許可以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對策。雖然電影也屬於大眾文化的范疇,並且曾對精英文化和文學形成有力的挑戰,但是它卻無法擺脫有著更廣大受眾的電視業和最近崛起的網路文化的更為有力的挑戰和威脅,因為後二者無疑有著更為廣大的市場。在討論中國當代電影的走向時,我們很容易想到曾經對電影批評家和文化研究者有著極大誘惑力的關於「本土化」 ( l o c a l i z a t i o n ) 和「非殖民化」 ( d e c o l o n i z a t i o n ) 問題的爭論。我這里首先對近二十年來中國電影所經歷的繁榮時代作一文化反思,因為我認為這可以幫助我們從更深廣的意義上來理解當今全球化時代中國電影所遭遇到的挑戰和不利境遇。首先,令我們感到振奮的是,我們不得不面對這一事實,即在近二十年裡,中國電影已經大大地早於文學而率先與國際接軌:中國電影在著名的國際電影節上獲得一個又一個大獎,在某種程度上圓了不少中國文化人和電影人試圖「與世界接軌」的夢想。這一方面給那些導演和明星們帶來了巨大的聲譽,但另一方面也引發了激烈的爭論和截然相反的兩種意見。毫無疑問,一種意見認為,這些電影節和電影獎是由西方電影界所操縱的,帶有強烈的「東方主義」 ( O r i e n t a l i s m ) 色彩,因此中國電影的獲獎實際上在某種程度上加速了中國文化和電影的「殖民化」進程。在這些學者看來,全球化就是「西方化」 ( W e s t e r n i z a t i o n ) 或「美國化」 ( A m e r i c a n i z a t i o n ) 或「殖民化」 ( c o l o n i z a t i o n ) 的代名詞。他們頑固地堅持某種本土主義的立場,排斥任何形式的外來影響,或更具體地說來,拒斥來自西方國家的影響,以便實現中國電影的「非殖民化」目標。一方面,他們指責張藝謀、陳凱歌等有著強烈先鋒意識的導演們蓄意歪曲中國和中國人的形象,使其以一個「他者」的面目出現在西方觀眾的期待視野中,以達到討好西方人的目的。因此,在他們看來,毫不奇怪,這些電影並非憑借其自身獨特的美學價值和高超的藝術手法而獲得西方大獎的,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以對中國人的歪曲描寫迎合了西方觀眾和評獎委員們對東方的不健康的情趣。因此他們基於本土主義的立場試圖發起反對中國電影和文化「殖民化」的斗爭。另一種觀點則認為,中國電影在國際電影節的獲獎標志著其最終得到了國際同行和權威機構的認可,中國電影終於先於文學而走向世界了,這應該被視為一個良好的開端,它不僅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之間的相互交流和理解,同時也有助於中國電影業在市場經濟的不利環境下的發展和繁榮。我雖然比較傾向於後一種觀點,但認為有必要從一些具體的電影文本的分析出發來從理論上消解本土主義與全球主義的二元對立。從理論上來看,本土主義者旨在保護本民族固有的「本真性」 ( a u t h e n t i c i t y ) ,使其免受外來影響,這在已經成為世貿組織成員國的當代中國無疑是行不通的,因為中國在過去的二十年裡一直在實行改革開放和擴大對外交流。在這樣一種大的氛圍下,我們無法擺脫外來影響,因為就文化的相互影響和相互滲透性而言,不僅是中國的經濟和政治在國際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國文化,包括電影和大眾文化產品,也在不斷地影響其他的民族和文化。因此本土主義便改頭換面成為另一種新的形式:大肆攻擊所謂的「文化殖民主義」,試圖通過弘揚本民族文化的精神來對抗全球化時代的新殖民主義滲透和入侵。既然電影是從西方引進的一種集現代技術與藝術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形式,那麼在中國的電影理論批評領域翻譯介紹當代西方最新批評理論思潮也往往早於文學領域對西方理論思潮的引進。 ( 8 ) 年輕的電影導演或批評家對西方學術理論界正在進行的研究之興趣往往大於對中國批評理論界所討論的問題。盡管在中國的文化學術界始終有著關於中國電影獲得國際電影節大獎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的爭論,但我仍認為從一種後殖民的理論視角對這種獨特的現象作一分析是十分必要的。誠然,自上世紀 8 0 年代以來,當中國向世界再次打開國門實行經濟改革時,各種西方批評理論和文化思潮,特別是後現代主義和後殖民主義,自然蜂擁而至,首先對作家藝術家的創作產生了強烈的影響。 ( 9 ) 這種影響雖曾經歷過與藝術家的互動,並打上了後者對之的有意識誤讀甚至創造性建構的色彩,但最終還是形成了與西方原體有著種種差異的不同變體。在此我僅舉出幾個例子來說明這些電影導演是如何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將自己從西方理論中獲取的靈感糅合進自己的電影文本的。首先是 8 0 年代後期名噪一時的《紅高粱》在柏林電影節獲得金熊獎一例就有著種種電影之外的因素。在我看來,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與當時西方的理論批評風尚不無關系。這部根據莫言同名小說改變的電影在創作和生產之時正值「尼采熱」在中國文化界再度興起之日。電影中以極大的熱情謳歌了一種尼采式的「酒神精神」 ( D i o n y s i a n s p i r i t ) 和巴赫金式的「狂歡化」 ( c a r n i v a l i z a t i o n ) 場面,一切寧靜和和諧的秩序都被破壞了。這顯然在滲透了某種「日神精神」 ( A p o l o n i a n s p i r i t ) 的中國文化土壤里是缺乏的。確實,對尼採的重新發現福柯等後結構主義者的一大貢獻,因為在西方,經歷了後工業文明的洗禮,人們所渴望看到的是一種消除人為痕跡的自然的素樸感,而這一點尤其體現在電影中那一大片帶有象徵意義的高粱地里。另一部獲獎影片《菊豆》是根據劉恆的中篇小說《伏羲伏羲》改編的,小說原來的目的是再現一種帶有傳統的弗洛伊德式「男性中心」社會之特徵的俄狄浦斯情結的中國變體,而到了影片《菊豆》中,這種俄狄浦斯情結的變體則摻進了某種拉康式的女權主義新精神分析學成分。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導演的無意識心理的作用,他很有可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當時西方批評風尚嬗變的影響而突出女主人公的地位。對「男性中心」意識的反叛和對現存世界的消解導致了另一個「他者」的誕生:以菊豆為中心人物的一個「女性中心」世界。而楊天白的先後殺死自己的兩個父親則更是突出了菊豆的中心位置,這一點正好與後現代主義的反等級制度之嘗試和拉康的新精神分析學以及被壓抑的邊緣話語所採取的「非邊緣化」策略相吻合。因此這部電影在西方觀眾和學者中頗受歡迎並被頻繁討論就不足為奇了。根據蘇童的小說《妻妾成群》改編的《大紅燈籠高高掛》刻意渲染了一種對西方觀眾來說十分陌生而又神秘的儀式:燈籠的摘掛意味著男主人公將進入某個「太太」的閨房,頗有一番性和政治的象徵意味。當然,對這種虛構的「偽民俗」國內雖有學者作了強烈的抨擊,但這一現象本身卻使得西方觀眾對東方、東方文化以及東方人更感到好奇,不管有意無意,影片中的這一描寫最終還是滿足了他們的獵奇心理。如果我們將這些電影文本化的話,我們不難發現,政治背景的淡化無疑印證了詹姆遜所宣稱的所有第三世界文學文本都可當作其民族寓言來閱讀的說法。陳凱歌執導的《霸王別姬》也帶有這種民族寓言之色彩,由於影片中過多地渲染了文革中對知識分子和藝術家的迫害而一度在大陸被禁演,但在海外卻異常紅火。 ( 1 0 ) 在姜文執導的《陽光燦爛的日子》中,導演幾乎使用了他所能想到的所有後現代技法,諸如無選擇性描寫、拼貼、戲仿、反諷等,甚至包括一種德勒茲式 ( D e l e u z i a n ) 的精神分裂幻想和想像,試圖創造一個全球化時代後現代藝術的東方變體。在此更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對中國的文革場面的戲仿式再現更是召喚了人們對那種無政府狂歡情景的記憶,而與此同時對諸如性和政治等問題的調侃則給普通觀眾以某種近似荒誕的快感。《秋菊打官司》中對一種平實素樸氛圍的追求和對現代主義的非此即彼之二元對立的消解則使得這部電影與所有受過教育的西方觀眾的期待視野相吻合。綜上所析,這些拍攝精美、象徵意味深刻的影片受到西方觀眾的歡迎並獲得國際電影節大獎就是順理成章之事了。應當承認,張藝謀和陳凱歌等導演未必曾意識到西方批評風尚的嬗變,更談不上有意識地以(中國的)第三世界經驗來實踐(西方的)第一世界理論了。因此不分青紅皂白地指責這些藝術家有意識地誤讀西方理論並將其應用於歪曲中國的現實倒是從另一方面過高地估計了他們的理論修養,因為我認為,他們對西方理論的理解和誤讀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作為東方藝術家所特有的藝術直覺,這一直覺使他們敏銳地感覺到藝術風尚和批評標準的嬗變,為了獲得國際大獎必須拿出自己的獨特產品,使得(以西方佔主導的)電影節評委覺得他們的作品既不流於重復,又帶有西方人無法獲取到的一些東方民族特有的東西,也即霍米 . 巴巴 所謂之的「介於二者之間」 ( i n b e t w e e n ) ,因為只有這種產生於二者之間並能夠互動的東西才具有獨創性:它既是地地道道的產生於中國本土的東西,同時又能在經過來自西方的藝術形式包裝之後同時與這二者進行對話。這不僅是張、陳等中國藝術家能獲得成功的奧秘,更是西方的不少有著第三世界背景的人文知識分子和後殖民理論家獲得成功的必經之路。不看到這一隱於表面現象之背後的復雜因素而一味指責這些導演,就不可能對他們的成功作出公允的評價。無論如何,雖然這些充滿異國情調的場景從後殖民理論的角度來看包含有明顯的東方主義色彩,但這些中國電影獲得國際大獎至少使中國文化和藝術更為世人所知。本土主義的因素無法擺脫與全球主義的融合甚至混雜而產生出某種「不東不西」的第三者。我們誰都無法否認,在全球化的時代,所謂文化的「本真性」是不存在的,甚至馬克思主義、現代性和後現代主義等西方的理論思潮經過不同的學派的闡釋也變得「本土化」了。因此,鑒於全球化時代的民族 - 國家之疆界變得日益模糊,用「全球本土主義」 ( g l o c a l i s m ) 或「全球本土化」 ( g l o c a l i z a t i o n ) 這樣的術語來解釋這一現象也許是比較合適的。民族的身份認同也是如此,在當今時代,原有的一種(固定的)身份已經裂變為(可以建構的)多重身份和多種文化認同。因此「身份研究已經越過了許多學科之界限,涉及種族、階級以及女權主義、同性戀研究中的多重交織這些問題,以及種族和區域研究中的後殖民主義、民族主義和種族性互動這類問題。這種相互交織的現象為新的理論和不同身份的話語的接合和討論提供了激烈論爭的場所。」 ( 1 1 ) 雖然這些中國電影依循的是好萊塢的創作和生產模式,但它們所描寫的情節和展現這些故事的方式卻是地地道道的中國本土的東西。也就是說,全球化若不定位於特定的文化語境是無法實現的。如果我們不分青紅皂白地指責張藝謀和陳凱歌等有意地討好西方觀眾而獲得了眾多國際大獎的話,那麼人們不禁要問,為什麼他們的眾多追隨者不像他們那樣在國際影壇倍受青睞呢?這個問題確實難以回答,但在我看來,在很大程度上由於全球化的來臨,國際社會和中國的交流變得越來越方便了,中國本身也越來越開放了,因此中國電影導演們的創新意識也越來越緊迫了,再重復那些老的東西已不僅不再能吸引域外觀眾,甚至還會失去更多的本土觀眾。這就是為什麼近幾年來中國電影頗不景氣以及大批觀眾流失的部分原因所在。面對文化全球化帶來的挑戰,他們將採取何種對策呢?在提出我自己的策略之前,我將簡略地描述一下中國當代電影的現狀。 2 1 世紀中國電影的「全球化」戰略顯然,正如我所簡略描述的那樣,中國電影和中國文化在西方文化學術思潮的影響以及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