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1902中國拍第一部電影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秋,中國人自己拍攝的第一部電影《定軍山》在北京誕生。這是中國民族電影的開山之作,僅比世界電影誕生晚10年。
中國第一部電影的製作人是任景豐。他是東北沈陽人,早年曾在日本學習過照相技術。回國後於1892年在北京琉璃廠土地祠舊址(現宣武實驗幼兒園)開設了一家照相館,名叫「豐泰照相館」。當時北京的照相館多是外商經營的,豐泰是第一家中國人開設的照相館。
❷ 《最後一片葉子》的原文是什麼
美國作家歐·亨利的《最後一片葉子》原文:
在華盛頓廣場西面的一個小區里,街道彷彿發了狂似地,分成了許多叫做「巷子」的小胡同。這些「巷子」形成許多奇特的角度和曲線。一條街本身往往交叉一兩回。
有一次,一個藝術家發現這條街有它可貴之處。如果一個商人去收顏料、紙張和畫布的賬款,在這條街上轉彎抹角、大兜圈子的時候,突然碰上一文錢也沒收到,空手而回的他自己,那才有意思呢!
因此,搞藝術的人不久都到這個古色天香的格林威治村來了。他們逛來逛去,尋找朝北的窗戶,18世紀的三角牆,荷蘭式的閣樓,以及低廉的房租。接著,他們又從六馬路買來了一些錫蠟杯子和一兩只烘鍋,組成了一個「藝術區」。
蘇艾和瓊珊在一座矮墩墩的三層磚屋的頂樓設立了她們的畫室。「瓊珊」是瓊娜的昵稱。兩人一個是從緬因州來的;另一個的家鄉是加利福尼亞州。她們是在八馬路上一家「德爾蒙尼戈飯館」里吃客飯時碰到的,彼此一談,發現她們對於藝術、飲食、衣著的口味十分相投,結果便聯合租下那間畫室。
那是五月間的事。到了十一月,一個冷酷無情,肉眼看不見,醫生管他叫「肺炎」的不速之客,在藝術區里潛躡著,用他的冰冷的手指這兒碰碰那兒摸摸。在廣場的東面,這個壞傢伙明目張膽地走動著,每闖一次禍,受害的人總有幾十個。但是,在這錯綜復雜,狹窄而苔蘚遍地的「巷子」里,他的腳步卻放慢了。
「肺炎先生」並不是你們所謂的扶弱濟困的老紳士。一個弱小的女人,已經被加利福尼亞的西風吹得沒有什麼血色了,當然經不起那個有著紅拳關,氣吁吁的老傢伙的常識。但他竟然打擊了瓊珊;她躺在那張漆過的鐵床上,一動也不動,望著荷蘭式小窗外對面磚屋的牆壁。
一天早晨,那位忙碌的醫生揚揚他那蓬鬆的灰眉毛,招呼蘇艾到過道上去。
「依我看,她的病只有一成希望。」他說,一面把體溫表裡的水銀甩下去。「那一成希望在於她自己要不要活下去。人們不想活,情願照顧殯儀館的生意,這種精神狀態使醫葯一籌莫展。你的這位小姐滿肚子以為自己不會好了。她有什麼心事嗎?」
「她——她希望有一天能去畫那不勒斯海灣。」蘇艾說。
「繪畫?——別扯淡了!她心裡有沒有值得想兩次的事情——比如說,男人?」
「男人?」蘇艾像吹小口琴似地哼了一聲說,「難道男人值得——別說啦,不,大夫;根本沒有那種事。」
「那麼,一定是身體虛弱的關系。」醫生說,「我一定盡我所知,用科學所能達到的一切方法來治療她。可是每逢我的病人開始盤算有多麼輛馬車送他出殯的時候,我就得把醫葯的治療力量減去百分之五十。
要是你能使她對冬季大衣的袖子式樣發生興趣,提出一個總是,我就可以保證,她恢復的機會准能從十分之一提高到五分之一。」
醫生離去之後,蘇艾到工作室里哭了一聲,把一張日本紙餐巾擦得一團糟。然後,她拿起畫板,吹著拉格泰姆音樂調子,昂首闊步地走進瓊珊的房間。
瓊珊躺在被窩里,臉朝著窗口,一點兒動靜也沒有。蘇艾以為她睡著了,趕緊停止吹口哨。
她架起畫板,開始替雜志畫一幅短篇小說的鋼筆畫插圖。青年畫家不得不以雜志小說的插圖來鋪平通向藝術的道路,而這些小說則是青年作家為了鋪平文學道路而創作的。
蘇艾正為小說里的主角,一個愛達荷州的牧人,畫上一條在馬匹展覽會里穿的漂亮的馬褲和一片單眼鏡,忽然聽到一個微弱的聲音重復了幾遍。她趕緊走到床邊。
瓊珊的眼睛睜得大大的。她望著窗外,在計數——倒數上來。
「十二,」她說,過了一會兒,又說「十一」;接著是「十」、「九」;再接著是幾乎連在一起的「八」和「七」。
蘇艾關切地向窗外望去。有什麼可數的呢?外面見到的只是一個空盪盪、陰沉沉的院子,和二十英尺外的一幛磚屋的牆壁。一標極老極老的常春藤,糾結的根已經枯萎,樊在半牆上。秋季的寒風把藤上的葉子差不多全吹落了,只剩下幾根幾乎是光禿禿的藤枝依附在那堵松動殘缺的磚牆上。
「怎麼回事,親愛的?」蘇艾問道。
「六。」瓊珊說,聲音低得像是耳語,「它們現在掉得快些了。三天前差不多有一百片。數得我頭昏眼花。現在可容易了。喏,又掉了一片。只剩下五片了。」
「五片什麼,親愛的?告訴你的蘇艾。」
「葉子,常春藤上的葉子。等最後一片掉落下來,我也得去了。三天前我就知道了。難道大夫沒有告訴你嗎?」
「喲,我從沒聽到這樣荒唐的話。」蘇艾裝出滿不在乎的樣子數落地說,「老藤葉同你的病有什麼相干?你一向很喜歡那株常春藤,得啦,你這淘氣的姑娘。別發傻啦。我倒忘了,大夫今天早晨告訴你,你很快康復的機會是——讓我想想,他是怎麼說的。
他說你好的希望是十比一!喲,那幾乎跟我們在紐約搭街車或者走過一幛新房子的工地一樣,碰到意外的時候很少。現在喝一點兒湯吧。讓蘇艾繼續畫圖,好賣給編輯先生,換了錢給她的病孩子買點兒紅葡萄酒,也買些豬排填填她自己的饞嘴。」
「你不用再買什麼酒啦。」瓊珊說,仍然凝視著窗外,「又掉了一片。不,我不要喝湯。只剩四片了。我希望在天黑之前看到最後的藤葉飄下來。那時候我也該去了。」
「瓊珊,親愛的,」蘇艾彎著身子對她說,「你能不能答應我,在我畫完之前,別睜開眼睛,別瞧窗外?那些圖畫我明天得交。我需要光線,不然我早就把窗簾拉下來了。」
「你不能到另一間屋子裡去畫嗎?」瓊珊冷冷地問道。
「我要呆在這兒,跟你在一起。」蘇艾說,「而且我不喜歡你老盯著那些莫名其妙的藤葉。」
「你一畫完就告訴我。」瓊珊閉上眼睛說,她臉色慘白,靜靜地躺著,活像一尊倒塌下來的塑像,「因為我要看那最後的藤葉掉下來。我等得不耐煩了。也想得不耐煩了。我想擺脫一切,像一片可憐的、厭倦的藤葉,悠悠地往下飄,往下飄。」
「你爭取睡一會兒。」蘇艾說,「我要去叫貝爾曼上來,替我做那個隱居的老礦工的模特兒。我去不了一分種。在我回來之前,千萬別動。」
老貝爾曼是住在樓下底層的一個畫家。他年紀六十開外,有一把像米開朗琪羅的摩西雕像上的鬍子,從薩蒂爾似的腦袋上順著小鬼般的身體卷垂下來。貝爾曼在藝術界是個失意的人。他耍了四十年的畫筆,還是同藝術女神隔有相當距離,連她的長袍的邊緣都沒有摸到。
他老是說就要畫一幅傑作,可是始終沒有動手。除了偶爾塗抹了一些商業畫或廣告畫之外,幾年沒有畫過什麼。他替「藝術區」里那些雇不起職業模特兒的青年藝術家充當模特兒,掙幾個小錢,他喝杜松子酒總是過量,老是嘮嘮叨叨地談著他未來的傑作。
此外,他還是個暴躁的小老頭兒,極端瞧不起別人的溫情,卻認為自己是保護樓上兩個青年藝術家的看家區狗。
蘇艾在樓下那間燈光黯淡的小屋子裡找到了酒氣撲人的貝爾曼。角落裡的畫架上綳著一幅空白的畫布,它在那兒靜候傑作的落筆,已經有了二十五年。她把瓊珊的想法告訴了他,又說她多麼擔心,惟恐那個虛弱得像枯葉一般的瓊 珊抓不住她同世界的微弱牽連,真會撒手去世。
老貝爾曼的充血的眼睛老是迎風流淚,他對這種白痴般的想法大不以為然,連諷帶刺地咆哮了一陣子。
「什麼話!」他嚷道,「難道世界上竟有這種傻子,因為可惡的藤葉落掉而想死?我活了一輩子也沒有聽到過這種怪事。不,我沒有心思替你當那無聊的隱士模特兒。你怎麼能讓她腦袋裡有這種傻念頭呢?唉,可憐的小瓊珊小姐。」
「她病得很厲害,很虛弱,」蘇艾說,「高燒燒得她疑神疑鬼,滿腦袋都是希奇古怪的念頭。好嗎,貝爾曼先生,既然你不願意替我當模特兒,我也不勉強了。我認得你這個可惡的老——老貧嘴。」
「你真女人氣!」貝爾曼嚷道,「誰說我不願意?走吧。我跟你一起去。我已經說了半天,願意替你替你效勞。天哪!像瓊珊小姐那樣好的人實在不應該在這種地方害病。總有一天,我要畫一幅傑作,那麼我們都可以離開這里啦。天哪!是啊。」
他們上樓時,瓊珊已經睡著了。蘇艾把窗簾拉到窗檻上,做手勢讓貝爾曼到另一間屋子裡去。他們在那兒擔心地瞥著窗外的常春藤。接著,他們默默無言地對瞅了一會兒。寒雨夾著雪花下個不停。貝爾曼穿著一件藍色的舊襯衫,坐在一翻轉過身的權棄岩石的鐵鍋上,扮作隱居的礦工。
第二天早晨,蘇艾睡了一個小時醒來的時候,看到瓊珊睜著無神的眼睛,凝視著放下末的綠窗簾。
「把窗簾拉上去,我要看。」她用微弱的聲音命令著。
蘇艾睏倦地照著做了。
可是,看哪1經過了漫漫長夜的風吹雨打,仍舊有一片常春藤的葉子貼在牆上。它是藤上最後的一片了。靠近葉柄的顏色還是深綠的,但那鋸齒形的邊緣已染上了枯敗的黃色,它傲然掛在離地面二十來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
「那是最後的一片葉子。」瓊珊說,「我以為昨夜它一定會掉落的。我聽到刮風的聲音。它今天會脫落的,同時我也要死了。」
「哎呀,哎呀!」蘇艾把她睏倦的臉湊到枕邊說,「如果你不為自己著想,也得替我想想呀。我可怎麼辦呢?」
但是瓊珊沒有回答。一個准備走上神秘遙遠的死亡道路的心靈,是全世界最寂寞、最悲哀的了。當她與塵世和友情之間的聯系一片片地脫離時,那個玄想似乎更有力地掌握了她。
那一天總算熬了過去。黃昏時,她們看到牆上那片孤零零的藤葉仍舊依附在莖上。隨夜晚同來的北風的怒號,雨點不住地打在窗上,從荷蘭式的低屋檐上傾瀉下來。
天色剛明的時候,狠心的瓊珊又吩咐把窗簾拉上去。
那片常春藤葉仍在牆上。
瓊珊躺著對它看了很久。然後她喊喊蘇艾,蘇艾正在煤卸爐上攪動給瓊珊喝的雞湯。
「我真是一個壞姑娘,蘇艾,」瓊珊說,「冥冥中有什麼使那最後的一片葉子不掉下來,啟示了我過去是多麼邪惡。不想活下去是個罪惡。現在請你拿些湯來,再弄一點摻葡萄酒的牛奶,再——等一下;先拿一面小鏡子給我,用枕頭替我墊墊高,我想坐起來看你煮東西。」
一小時後,她說:
「蘇艾,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去那不勒斯海灣寫生。」
下午,醫生來,他離去時,蘇艾找了個借口,跑到過道上。
「好的希望有了五成。」醫生抓住蘇艾瘦小的、顫抖的手說,「只要好好護理,你會勝利。現在我得去樓下看看另一個病人。他姓貝爾曼——據我所知,也是搞藝術的。也是肺炎。他上了年紀,身體虛弱,病勢來得很猛。他可沒有希望了,不過今天還是要把他送進醫院,讓他舒服些。」
那天下午,蘇艾跑到床邊,瓊珊靠在那兒,心滿意足地在織一條毫無用處的深藍色戶巾,蘇艾連枕頭把她一把抱住。
「我有些話要告訴你,小東西。」她說,「貝爾曼在醫院里去世了。他害肺炎,只病了兩天。頭天早上,看門人在樓下的房間里發現他痙得要命。他的鞋子和衣服都濕透了,冰涼冰涼的。他們想不出,在那種凄風苦雨的的夜裡,他窨是到什麼地方去了。
後來,他們找到了一盞還燃著的燈籠,一把從原來地方挪動過的樣子,還有幾去散落的的畫筆,一塊調色板,上面和了綠色和黃色的顏料,末了——看看窗外,親愛的,看看牆上最後的一片葉子。你不是覺得納悶,它為什麼在風中不飄不動嗎?
啊,親愛的,那是貝爾曼的傑作——那晚最後 的一片葉子掉落時,他畫在牆上的。」(全文完)
(2)1902廣場電影擴展閱讀:
《最後一片葉子》的主題思想:
在《最後一片葉子》文本中,身處艱難困苦環境中的小人物,在生活的重壓下,仍能對他人表現出真誠的友愛,做出難能可貴的犧牲。作品描寫一個窮女畫家瓊西得了肺炎,生命危在旦夕,她把生存的希望寄託於窗外一棵常春藤樹的最後一片葉子——「只剩下四片了。
『我』希望在天黑之前看到最後的藤葉飄落下來。那時候『我』也該去了。」為了幫助瓊西戰勝病魔,打消她因長春藤葉的凋落而想死的「胡思亂想」。
老畫家貝爾門,一個在社會底層掙扎了一輩子的貧困潦倒、落魄失意的小人物,為了挽救瓊西的生命,在一個凄風苦雨的夜晚,爬到磚牆高處畫了一片永不凋零的長春藤葉,給了瓊西「生」的意志,新的生命。
而貝爾門老人卻因著涼而染上嚴重的染肺炎去世了,他用自己的生命創作了一生中最傑出的作品。小說末尾,作家感嘆「親愛的,這片葉子才是貝爾門的傑作。
就是在最後一片葉子掉下來的晚上,他把它畫在那裡的」最後一片常春藤葉已經不是普通的葉子了,它更像是一面鏡子,從中映照出貝爾門老人的善良靈魂,及其偉大的精神光芒
《最後一片葉子》就是一篇充滿人性之美的文章,瓊西和蘇的友誼、貝爾曼的犧牲精神以及最後一片葉子所蘊涵的深遠意義無一不在提醒人們盡管生活如此艱辛,卻有一種力量在支持著人們不斷向前,去改變現狀並追求美好的明天,那就是人性的真、善、美。
文本中對瓊西和蘇的友誼並未很多筆墨, 但從作者在細節上生動、細膩的刻畫不難看出兩位姑娘之間的真摯友誼。首先她們志趣相投,對藝術、生活共同的追求使她們走到一起,她們「發現彼此對藝術、食品和時裝的愛好非常一致,便合租了那間畫室」。
更為重要的是,當瓊西患上肺炎時,蘇對她的關心和照顧。當醫生告訴蘇,瓊西的生存幾率只有十分之一後,她「把一條餐巾哭得一團濕」,而後卻裝作精神抖擻的樣子走進瓊西的屋子,告訴瓊西「醫生說你迅速痊癒的幾率是,讓我想想他是怎麼說的——他說有九成幾率。」
蘇自己承受痛苦而不把真相告訴朋友, 是為了讓瓊西能以樂觀的態度與病魔作斗爭。此外,瓊西的飲食起居也完全由蘇照顧。
如果說瓊西和蘇是溫暖的火苗, 那貝爾曼的自我犧牲就是熊熊燃燒的烈火,令人震撼、熱血沸騰。文本中鮮有對貝爾曼的正面描寫,僅寥寥幾筆,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60多歲、長相不出眾、身材瘦小且藝術生涯不得志的老頭便躍然於眼前。
正是這樣一位老人,當聽到瓊西身患肺炎、認為自己的生命如冬天的常春藤葉般搖搖欲墜時, 他暗自決定為她畫一片永不凋零的藤葉。於是,在那個風雪交加的夜晚,老畫家不畏嚴寒,畫出了他的第一幅也是最後一幅傑作。
而為了最後的傑作,貝爾曼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但貝爾曼是成功的,因為他的犧牲,年輕的瓊西活了下來。犧牲自己、挽救別人,這是怎樣的一種人性的善。
文本並未對貝爾曼畫藤葉進行直接描寫,卻在最後定格為「一盞沒有熄滅的燈籠,一把挪動過地方的梯子,幾只扔得滿地的畫筆,還有一塊調色板,上面塗抹著綠色和黃色的顏料,」這些物體安靜地擺放著, 除了貝爾曼死後給人們留下的悲傷和寂寞,歐·亨利似乎在向人們傳達著這種自我犧牲精神,他讓這種犧牲挽救了瓊西的生命。
❸ 巴黎蒙馬特高地的附近景點
(Place Tertre)
在蒙馬特高地還是巴黎近郊一個小村莊的時候,小丘廣場(Place Tertre)就已是人們歡聚消遣的集會場所,現如今則成了一個畫家和藝術家的聚集地。廣場大致位於蒙馬特區的中心位置,緊鄰聖彼埃爾教堂和聖心大教堂。 十九世紀末的著名畫家如保羅高更、盧梭、雷諾瓦、畢加索、布拉克等都曾在此為生計作畫。天氣好的時候這里總是遊人如織,畫中的和畫外的風景和人物總一樣的 美麗宜人,不知究竟是畫美如人還是人美如畫? (L'église Saint-Pierre)
這里是巴黎最古老的教區,這座建於1147年4月21日的羅馬式大教堂是虔誠的教徒們為教皇而建的。這座高大古老莊嚴的修道院前就是著名的小丘廣場(又按發音譯作「岱赫特」廣場),一個藝術及藝術家的聚集地。 (Moulin Rouge)
紅磨坊的祝興歌舞節目取得巨大成功得益於1870年普法戰爭後,曾因戰事過度操勞的人們需要尋找一個放鬆的地方,於是酒吧和歌舞廳就成了當時人們的首選。紅磨坊於1889年起建,很快就成為了人們尋找另類相遇的情色場所,更成為藝術家們尋找靈感和相互結識的地方。「紅磨坊」之所以舉世聞名,原因之一是畫壇怪傑亨 利·圖盧茲-勞特瑞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以歌舞廳為題材創作了一系列名畫,二則是這里上演的著名法國「康康舞(Cancan)」現今幾乎被世界各國視為了法國 的「民族舞蹈」。跳「康康舞」的舞女們穿著厚重的滾有復雜花邊的拖地長裙,頭頂著插有彩色羽毛的帽飾,伴著狂熱的音樂節奏,扭動著豐美的腰臀,把大腿直直地踢向天花板,毫無顧忌地大露著裙下的春光。保守的英國人認為這種舞下流放盪,不登大雅之堂,禁止在英國演出。但是「康康舞」在熱情豪放的法國卻很受歡迎,而且每逢狂歡節,舞者們更是走上街頭盡情搖擺。蒙馬特高地的「紅磨坊」一直是法國及歐美、澳洲舞者中高手的雲集地,也曾成就了古呂(Goulue)、弗羅瑪茨等紅遍全球的舞女。而今紅磨坊的演員們早不像百年前的舞女,為了生計而強作歡顏,他們把舞蹈演出作為一種藝術演出,一種傳播美的方式。演員們身姿優美,舞藝精湛,演出原始而高雅。美國著名的電影公司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曾以紅磨坊歌舞廳為故事背景拍攝了一部名為《紅磨坊》的影片,該片由當紅明星尼科爾·基德曼(Nicole Kidman)和伊萬·麥克格戈(Ewan McGregor)聯袂主演。
巴黎大區位處於巴黎盆地(le bassin de Paris)中央,塞納河自東南方向流入巴黎,環流西岱島(Ile de la Cité)後從西南方向又流出巴黎,大體上在巴黎地圖上畫了一條斜上拋拋物線。塞納自南而來又向南而去,原因是巴黎北部的蒙馬特(Montmartre) 高地相對於巴黎其它各區而言地勢實在是高,塞納無法逆其而上。蒙馬特高地歸屬於巴黎市只有短短的一百多年時間,可以說是巴黎最年輕的一個區。這里有風景秀 麗的蜿蜒小徑,有高大神聖的聖心教堂,有畫家聚集的小丘廣場,有夜夜笙歌的紅磨坊,還有寫滿愛情的愛之牆。這是一個和諧包容了宗教、藝術、香艷和愛情的地 方。 (Place Pigalle)
皮嘉爾廣場位於蒙馬特丘陵的底部,廣場之名來自於一位雕刻師讓·巴蒂斯特·皮嘉爾(Jean Baptiste Pigalle,1714—1785)的名字。這是巴黎有名的聲色場所,您能在廣場周邊看到許多成人用品商店,一首著名的法國歌曲唱到「我要去找皮嘉爾廣場的小妞們(J'irai voir les petites femmes de Pigalle)」,它可謂是唱出了巴黎人心中皮嘉爾廣場的特色。不過廣場周邊最多的還是音樂品商店和夜夜笙歌的夜總會。這曾是一個世界許多著名藝術家生活過的地方,也是一個歌舞昇平日夜歡歌的地方,轄區有許多著名的歌舞廳夜總會,比如「蒙馬特愛麗舍(Elysée Montmartre)」,「蟬(la Cigale)」等,但最出名的還要屬「紅磨坊(Moulin Rouge)」。 (Le lapin agile)
這間酒吧可以說是巴黎有名的娛樂場所中最古老的一家了。雖然它只是一間酒吧,但無用置疑它是蒙馬特最有藝術氣息的一處休閑放鬆的地方。 「狡兔」這個奇怪的名字來自於畫家安德雷·吉樂(André Gill)的一幅奇特的畫,畫中一隻人性化的兔子從一隻平底鍋中跳出,從此這只兔子就與這個酒吧結合在了一起。最初這間酒吧叫「吉樂的兔子(le lapin à Gill)」,隨後又被改為現在的用名「狡兔」。弗雷德里克·熱哈赫(Frédéric Gérard),這個常被酒吧常客稱為「弗雷德 (Frédé)」的店老闆接手這家酒吧後將酒吧的風格向藝術方面改變。這間酒吧曾吸引了象畢加索(Picasso)、卡蘭達什(Caran D'Ache是俄語譯音,意即「鉛筆」;同時也是著名法國漫畫家埃馬紐埃樂·普瓦雷(Emmanuel Poiré)的筆名)、吉約姆·阿波里奈爾(Guillaume Apollinaire)和墨里斯·尤特里羅(Maurice Utrillo)等詩人及藝術家。酒吧老闆弗雷德 (Frédé)愛好藝術,甚至他自己也進行一些藝術創作。當時酒吧的常客如果沒有錢或者不想付錢,可以用一張自己的畫代替酒錢來付帳。這樣弗雷德就收集了 許多著名畫家未成名前的作品,其中包括了畢加索等人的作品。據說在1989年,半個世紀前畢加索在「狡兔酒吧」用來換酒喝的一幅畫在世界著名的索茲比 (Sotheby's)拍賣行的紐約交易廳上以四千多萬美金出手成交。四千多萬美金,恐怕連「狡兔酒吧」也能買下來了吧?可是當初只是一次酒錢。 「狡兔酒吧」最有名的作品是「畫家」勃荷納利(Boronali)的作品叫「亞得里亞海的夕照」。其實這幅作品本是為一個騙局所作。當初弗雷德為了嘲弄畢 加索、阿波里奈爾等人推崇捍衛的未來派畫家的新創作理念,他用一隻畫筆拴在自己小毛驢「勃荷納利」的尾巴上,然後蘸上顏料,任其在一塊畫布前搖擺而畫就的 一幅「印象派」畫。這幅畫同其它的作品一同被展列在酒吧的廳堂中,後來曾被人以400法朗的高價買走。1902年,這間酒吧被阿里斯蒂德·布里昂 (Aristide Bruant)買下,後來又被弗雷德的兒子於1922年購回。狡兔酒吧永存的藝術氛圍在弗雷德兒子接手後的幾年裡仍舊吸引了不少如喬治·布拉桑 (Georges Brassens) 、海明威等音樂家、作家、畫家等世界名家。
山頂背後,還有一片都市裡的田園,這個葡萄園山坡(Les Vignes de Montmartre)就在「狡兔酒吧」的對面。這巴黎城裡僅存的葡萄園,十月的第一個周六是採收慶典,每年產量僅夠造三百瓶左右的葡萄酒,雖然酒的品質 實屬一般,但因其產地有名和出產量少,常跟藝術品一起拍賣,拍價甚高。 (Le bateau Lavoir)
其實是蒙馬特區的一個古老的舊建築,法國詩人馬克思·雅各布(Max Jacob)在1889年把這個美麗的名字給了這座老建築。這里也曾是上演法國文化革命的場所,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又稱這里為「藝術家之城」的原因。有誰知 道浣衣舫里曾往來過多少藝術家?盧梭、梵高、畢加索(Picasso)、莫迪里雅尼(Modigliani)……這里是當時不被人們所關注的藝術家們的聚 會地,現如今它卻常被人們和各種媒體反復提及,只因那些曾在這里駐足或居住過的當年的無名藝術家們已被現在的我們尊稱為「大師」。自1880年以來浣衣舫 一直被認為是印象派畫家保護地的前方哨所。1970年原址在一場大火中被焚毀,之後浣衣舫又被用水泥在原址上重建。
巴黎蒙馬特愛牆
起造一座牆
你我千萬不可褻瀆那一個字,
別忘了在上帝跟前起的誓。
我不僅要你最柔軟的柔情,
蕉衣似的永遠裹著我的心;
我還要你的愛有純鋼似的強,
在這流動的生命里起造一座牆;
任憑秋風吹盡滿園的黃葉,
任憑白蟻蛀爛千年的畫壁;
就使有一天霹靂震翻了宇宙,
也震不翻你我「愛牆」內的自由!
不知徐志摩在1925年寫這首詩的時候會不會想到在他的詩成稿幾十年後,在世界上最以浪漫著稱的巴黎城的蒙馬特區會真的豎立起一面詩中的「愛牆」。
愛牆坐落在巴黎市北蒙馬特高地半山腰上的一個街頭小公園里。公園是一個巴黎街頭隨處可見的那種公眾休憩場所,牆也是一面不是特別高大厚重的普通石牆,但是 牆上卻有用三百多種文字寫成的「我愛你」。愛牆約有40平方米,由511塊規格為21x 29.7厘米的深藍色的長方形瓷磚貼成,瓷磚上用311種語言和方言的手寫筆跡寫滿了同一句話 「我愛你」:i love you(英語), je t'aime(法語), ti amo(義大利語), ich liebe dich(德語)…… 任何一個國家的人到這里都未免一下子看花了眼。作為中國遊客,您可以先從愛牆的最左側看起,在那裡您可以找到豎排的三個漢字「我愛你」,其中的「愛」字是 繁體。在牆的上方還有一幅漫畫,畫中女郎身穿深藍色吊帶裙,斜倚在一張小桌旁,畫旁邊一行小字寫道:「保持理智,勿要強求(soyons raisonnable, exigeons l'impossible)」
愛牆的發起者弗雷德里克·巴隆(Frédéric Baron)是法國一位以寫愛情歌曲見長的音樂家。也許是受法國充斥於整個國度的浪漫主義思潮的影響,1992年他開始收集和記錄下了1000多條用 300多種語言寫就的「我愛你」的手寫體,並於1998年就此撰寫了一本書,成功發行5萬冊。巴隆早期的愛情歌曲都是在他居住在蒙馬特高地時寫下的,因此 他選擇這里作為愛牆的歸宿。
愛牆的建立其實還有更深一層的涵義。巴隆說,在暴力 強權存在和個人主義至上的世界裡,牆把人們分隔開來,然而送去一聲簡單而真情的「我愛你」,卻時常能解除誤解和拆除分歧的樊籬。愛牆不僅是為相愛的有情人 而建,它還為不同民族和語言的人提供了一個和諧共處的地方。巴隆邀請研習中國書法和東方繪畫藝術的法國女藝術家克萊赫·吉托(Claire KITO)為這堵牆作了藝術設計。在愛牆密密麻麻的字里行間,散布著不同形狀的紅色色塊,據說這些色塊喻義破碎的心,作者期冀用純潔和美好的愛來重新彌合 這顆散落在愛中的已碎的心。在 2001年情人節舉行的愛牆落成儀式上,有100隻白鴿展翅飛向藍天,所要表達的就是人們對和平與愛的渴望。
聖心教堂、小丘廣場、皮嘉爾廣場、紅磨坊、狡兔酒吧、浣衣舫、愛之牆……這就是蒙馬特,一個擁有山城的景緻,通幽的曲徑,藝術的廣場,聖潔的教堂,典雅的街燈,閃爍的霓虹,粉紅的櫥窗,探夜的流鶯和柔軟的愛情的地方。
❹ 求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以及太陽谷的詳細資料!詳細點的!
城市名:菲尼克斯 Phoenix,又名鳳凰城
經緯度:北緯33度31分42秒,西經112度04分35秒
國家:美利堅合眾國
州:亞利桑那州
縣:馬里科帕縣
市長:Phil Gordon
總面積:475.1平方英里/1230.5 km²
陸地面積:474.9平方英里/1229.9 km²
水域面積:0.2平方英里/0.6 km²
總人口(2008):1,567,463 (市區內)
人口密度:1153/km² (2986/mi²)
都會區:371萬5360
海拔:331公尺(1086英尺) m
時區:MST(UTC-7)
與我國成都市互為友好城市。
菲尼克斯(Phoenix),亦稱鳳凰城,在古印第安人城鎮廢墟上興建,是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州府及最大的城市。鳳凰城於1881年2月25日被注冊為城市,當時鳳凰城被稱為Hoozdo或Fiinigis,前者在Navajo語中意為「炎熱之地」,後者為西阿帕契語。鳳凰城位於常年乾枯的鹽河兩岸。面積839平方千米,人口約157萬。為史前期文化遺址。1881年設市。1891年通鐵路。1912年定為州首府。1911年建成羅斯福水壩和水庫,興起灌溉農業。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城市發展迅速,工業興起。經濟以製造業為主,其次為農業、采礦、伐木和旅遊業。索爾特河谷產棉花、蔬菜、水果,為主要灌溉農業區。全州工業中心,工業有煉鋁、軋棉、飛機零部件、電子計算機等。是國道、州際公路交會處,鐵路、空運便利。旅遊業以冬季避寒和療養為主,有沙漠植物園、帕帕戈公園及古印第安人遺址。設有菲尼克斯學院、大峽谷學院、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等數所高等學府。主要建築有州議會大廈和菲尼克斯市民廣場。
鳳凰城在2005年是人口大約為1,475,834,使其成為全美第六大城市。截至2006年,大鳳凰城地區已經成為全美第十三大都會區,人口大約為4,039,182。 1990年至2000年間,大鳳凰城地區面積增長34%,成為全美增長速度第八的地區。
鳳凰城是美國最大的首府城市,人口超過其他州首府及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鳳凰城的面積居全美首府城市的第三位,僅次於阿拉斯加州首府朱諾和俄克拉荷馬州首府俄克拉荷馬市。
歷史
▲美洲原住民時期
在公元700年前後,印第安人的Hohokam文明就在今天鳳凰城所在的地區發展,他們大約開鑿了135英里(217公里)長的灌溉渠,使這里變為耕地。其中部分灌溉渠的位置與今天亞利桑那中央運河(Central Arizona Project Canal)及Hayden-Rhodes引水渠相同。
據信在公元1300年到公元1450年間,乾旱和兇猛的洪水導致了Hohokam文明的消失。亦有觀點認為他們消亡與現在生活在鹽河和Gila河附近的Pima人及亞利桑那州南部的Tohono O'odham人的入侵有關。
盡管西班牙和墨西哥探險家早已知道現今鳳凰城所在地的部分情況,但他們的影響力僅限於亞利桑那南部。鹽河河谷地帶在那時仍然保持原貌。被認為是Hohokam後裔的本地Akimel O'odham人長期居住在Gila河沿岸,與Tohono O'odham人和Maricopa人相毗鄰。
▲建城之前
1867年,Wickenburg的Jack Swilling路經此處,在White Tank山下休息時發現此地非常適合耕種。除了降水量較小及沒有灌溉設施外,地形和氣候都十分理想。在先前Hohokam文明遺跡的基礎上,Swilling新建的一系列灌溉渠有效地解決了灌溉問題。因而一個新的聚居地在位於今天鳳凰城東部約4英里(6公里)的位置逐漸形成。在其東南部不遠就是Hayden's Ferry,那裡的聚居地後來發展成為今天的坦佩。
Swill最初將此地被命名為Swilling's Mill,隨後被更名為Helling Mill及Mill City,現在這里被稱做東菲尼克斯(East Phoenix)。作為美利堅聯盟國退役軍人的Swilling曾希望將此地命名為Stonewall,以此紀念Gen. Stonewall Jackson,亦有人建議命名為Salina。但這兩個名字都不適合作為聚居地的名稱,因此最終Lord Darrell Duppa將此地命名為鳳凰城(Phoenix),意喻在廢墟上重生的城市。
當時管轄鳳凰城地區的亞瓦派縣於1868年5月4日將該地區正式命名為鳳凰城並設置了一個選區。鳳凰城的第一個郵局在1868年6月15日正式開始運營,Jack Swilling成為第一任郵監。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設置公所被提上議事日程。在1870年10月20日,居民會議決定買下一塊320英畝(1.3平方公里)的土地建設公所,即現在的市中心商業區所在地。 1871年2月12日,鳳凰城地區從亞瓦派縣中分離,設置了亞利桑那州第六個地方議會,即馬里科帕縣。同年,該縣舉行了第一次選舉,Tom Barnum被選為縣長。 Barnum的兩個競爭對手John A. Chenowth和Jim Favorite在選舉中發生槍戰,Favorite在槍戰中喪生,而Chenowth也因而退出了選舉[5]。
1870年,大量土地被以平均48美元的價格出售。 1871年,第一座教堂和商店分別開始運行。 1872年9月5日,公立學校在公所的法庭內第一次開課。 1873年,一所很小的學校在Center Street(現在的Central Avenue)建成。同年11月19日,Florence土地管理局對鳳凰城進行了土地登記;1872年2月15日,Prescott土地管理局簽發了第一份正式公告。 1874年4月10日,尤里西斯·格蘭特總統簽署了現在鳳凰城所在地區的公地持有證。整個鳳凰城公所的價值為550美元,而市中心的價格為每片7到11美元。不久之後,一個電報局,十六個沙龍,四個舞廳及兩座銀行分別開業。
▲建城之後
1881年時,鳳凰城已經形成了最初的公所制政府,第11次地方議會通過了《鳳凰城憲章》法案,決定成立一個市長-議會制政府。1881年2月25日,作為地方長官的John C. Fremont簽署了這一法案。其時鳳凰城人口大約為2,500人,1881年3月3日,鳳凰城第一次舉行了選舉。 Judge John T. Alsap以127票對107票擊敗了James D. Monihon當選第一任市長。 1888年初,市政府遷入了位於現在市中心公交樞紐位置的新市政廳。這里也是亞利桑那地方政府1889年從Prescott遷來鳳凰城之後的臨時辦公場所。
1880年代,建設鐵路成為鳳凰城經濟起飛的第一個契機。從此貨物大量地通過鐵路進入鳳凰城,鳳凰城也成為通達東西的商品集散地。1888年11月4日,鳳凰城商會成立。
1891年鐵路貫通,1911年羅斯福水壩和水庫建成,該州的灌溉農業興起;隨後是附近金屬礦開發。1893年,鳳凰城還建設了有軌電車系統,取代了先前的馬車線路。
▲20世紀
1902年,西奧多·羅斯福總統簽署了《拓殖法案》(National Reclamation Act),允許在西部的河流上以墾殖為目的建設水壩。鳳凰城居民受益於該法案,於1903年2月7日成立了鹽河河水利用公會來管理水資源並發電。該機構目前仍然存在並成為鹽河開發項目的一部分。 1912年2月14日,在威廉·霍華德·塔夫脫總統當政時期,亞利桑那正式加入美國,鳳凰城成為亞利桑那州的首府。
1913年,鳳凰城的政體由市長-議會制改為議會-經理制,成為美國最早一批改革政體的城市之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鳳凰城依靠軍工產業,從一個物流中心迅速轉型為一個新興的工業城市。 Luke Field空軍基地、Williams Field空軍基地、Falcon Field基地及Hyder的訓練基地為鳳凰城帶來了許多新增人口。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工業迅速發展,城市人口激增。1947年的一場大火幾乎燒毀了全部有軌電車,鳳凰城因此面對了一個是否應當重建電車系統或採用公共汽車的兩難選擇。最後鳳凰城決定發展公共汽車系統,直至私人轎車成為城市交通的主要形式。
1950年代,超過100,000人居住在鳳凰城,另有數千人居住在城市周邊的社區。其時鳳凰城大約有148英里(238公里)的建成道路及163英里(262公里)的土路。
鳳凰城西部和北部及周邊地區的人口在20世紀末葉和21世紀初迅速增長。
地理
鳳凰城位於北緯33°31'42",西經112°4'35"(33.528370°, -112.076300°)GR1。鳳凰城位於亞利桑那州中部,其所在地亦被稱為鹽河河谷或太陽山谷。鳳凰城平均海拔1,117英尺(340米),南接Sonoran沙漠。
鹽河自東向西橫穿鳳凰城,除非上游的水壩開閘放水,鹽河一般幾近乾枯。坦佩市修建了兩座橡膠壩,因而鳳凰城中有了一個常年蓄水的人工湖,一般被稱為坦佩湖。在上游水壩放水時,橡膠壩可以完全放氣從而達到泄洪的目的。
鳳凰城北部被McDowell山所包圍,西部橫亘著White Tank山,東部較遠處有Superstition山,南部有Sierra Estrella山。城內有鳳凰山和南山。截至2005年,大鳳凰城地區的西部和北部邊界已經超過上述范圍,而南部則已經與皮納爾縣相接。根據美國人口調查局的數據,鳳凰城目前面積為475.1平方英里(1,230.5平方公里),其中包括474.9平方英里(1,229.9平方公里)的陸地和0.2平方英里(0.6平方公里)的水域,即0.05%的面積為水面。
鳳凰城都會統計區(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 (MSA))的官方名稱為鳳凰城-Mesa-Scottsdale統計區,該區域為美國第十三大都會,2000年人口普查的數據為3,251,876,其中包括馬里科帕縣和皮納爾縣。其他MSA中的城市包括Mesa,Scottsdale,Glendale,坦佩(Tempe),Chandler,Gilbert及Peoria。亦包括其他小的社區,如Cave Creek,Queen Creek,Buckeye,Goodyear,Fountain Hills,Litchfield Park,Anthem,Sun Lakes,Sun City,Sun City West,Avondale,Surprise,El Mirage及Tolleson。Ahwatukee社區也是鳳凰城的一部分,但與鳳凰城其他部分被南山幾乎完全分開。
與亞利桑那州其他大部分地區相同,鳳凰城沒有夏令時。1973年,Gov. Jack Williams向美國國會提出,因為晚上使用冰箱的頻率要高於標准時間的凌晨,所以夜間能耗會增加。他同時提出,如果採用夏令時,清晨將要使用更多的照明設備,並且兒童在天亮之前上學也並不安全。亞利桑那州唯一使用夏令時的地區為北部的Navajo Nation,因為使用夏令時可以使其與同族在其他州的部落同步。
▲氣候
鳳凰城氣候乾燥,年平均溫度居全美主要城市之首。就世界范圍而言,也只有波斯灣附近的一些城市,如沙烏地阿拉伯的利雅德和伊拉克的巴格達年均溫度超過鳳凰城。鳳凰城平均每年有89天的溫度超過華氏100度(攝氏38度),從六月到九月幾乎全部時間都在此列。1990年6月26日,鳳凰城的溫度達到了華氏122度(攝氏50度),這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天[14]。夏季夜間最低氣溫經常超過華氏80度(攝氏27度),七月的夜間平均最低氣溫為華氏83度(攝氏28.3度),八月為華氏84度(攝氏28.8度)。歷史上最高的最低溫度為華氏96度(攝氏36度),出現在2003年7月15日。
乾燥的沙漠空氣使初夏的氣候尚可接受,但七月前後季風帶來的水汽將大大增加空氣中的濕度從而使人感到悶熱。大部分情況下,鳳凰城的冬天比較和暖。
鳳凰城平均有85%的時間可以接受日照但降雨偏少,鳳凰城天港國際機場年平均總降水量為8.3英寸(210毫米)。三月降水量最大,約為1.07英寸(27毫米);五月最小,約為0.09英寸(2毫米)。盡管全年都可能出現雷雨,但大多隨著加利福尼亞灣吹來的潮濕空氣,出現在七月到九月中旬。雷雨可能伴隨有冰雹,甚至在極罕見的情況下伴隨著龍卷風。冬天風暴從太平洋向內陸移動時可能造成暴雨,但並不常見。冬天經常有霧。
一般來說,鳳凰城平均每年只有5天氣溫會降至攝氏0度以下[16]。長期統計數據表明,初霜一般出現在12月15日,末霜出現在2月1日。但這些數據可能並不能完全概括整個都會的情況,氣候隨著不通的地形和海拔有很大變化。一般來說,城市邊緣可以看到霜但是機場附近則很難見到冬霜。歷史上最早的初霜出現在1946年11月3日,最晚的末霜出現在1945年4月4日。歷史上鳳凰城的最低溫度出現在1913年1月7日,為華氏16度(攝氏-8.8度)。
鳳凰城地區極少能見到雪。第一次有記錄的降雪出現在1896年,此後超過0.1英寸(0.25厘米)的降雪僅出現過其次。最大的降雪出現在1937年1月20日到1月21日,降雪量達到了1到4英寸(2到10厘米),此次降雪直到四天後才完全融化。此外,1933年1月20日曾出現1英寸(2.5厘米)的降雪;1939年2月2日曾出現0.5英寸(1厘米)的降雪。最近一次比較大的降雪出現在1990年12月20日至12月21日,降雪量為0.4英寸(1厘米)。此外的降雪出現在1917年3月12日、1919年11月28日和1985年12月11日[17]。在2007年1月27日,鳳凰城大部分地區都出現了降雪,降雪范圍包括Mesa及坦佩等,此次降雪導致了氣溫驟降華氏20度。
▲城鎮
鳳凰城可以被分為15個城鎮[18]。其中包括:Ahwatukee Foothills, [:en:[Alhambra, Phoenix, Arizona|Alhambra]], Camelback East,Central City,Deer Valley,Desert View,Encanto,Estrella,Laveen,Maryvale,North Gateway,North Mountain, Paradise Valley (與 Paradise Valley不同),South Mountain以及第15個尚未命名的城鎮(創建於2004年,現暫時稱為New Village),此城鎮人口非常稀少,而且短期內應當不會有較大發展。
鳳凰城通常可以分為六個區域:
Downtown|Downtown Phoenix|Downtown(市中心)
West Phoenix(西鳳凰城)
North/Northwest Phoenix(北鳳凰城)
Southwest Phoenix(西南鳳凰城)
South Phoenix(南鳳凰城)
en:Ahwatukee
East Side (East Valley)
人口統計
鳳凰城
人口變化[19]
1890 3,152
1900 5,544
1910 11,314
1920 29,053
1930 48,118
1940 65,414
1950 106,818
1960 439,170
1970 581,562
1980 789,704
1990 983,403
2000 1,321,045
根據2000年的人口普查,鳳凰城人口為1,321,045人,共有465,834間房屋及307,450個家庭。人口密度為每平方英里2,782人(每平方公里1,074人)。共有495,832個房屋單元,平均每平方英里1,044間(每平方公里403間)。
在465,834間房屋中,有35.7%為產權人與18歲以下的子女共同居住,有46.9%為已婚夫婦共同居住,有12.9%房屋為沒有丈夫的女性所有,有34.0%為非家庭住宅。25.4%的房屋為多人居住,有6.3%的65歲或以上的老人單獨居住。平均每間房屋的人口為2.79個,平均家庭規模為3.39人。
居民的年齡分布為:28.9%小於18歲,10.9%為18至24歲,33.2%為25至44歲,18.8%為45至64歲,並有8.1%為65歲或以上。平均年齡為31歲。男女比例為103.5比100,18歲以上的男女比例為102.7比100。
平均每戶的年收入為41,207美元,平均每個家庭的年收入為46,467美元。男性平均年收入為32,820美元,女性平均年收入為27,466美元。人均收入為19,833美元。15.8%的人口和11.5%的家庭收入低於貧困線。18歲以下及65歲以上的人口中,分別有21%和10.3%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在2000年,鳳凰城的種族結構為:71.07%的白人,5.10%的非裔美國人,2.02%的美國原住民,2.00%的亞裔,0.13%的太平洋島國裔,16.4%為其他種族。其中有3.28%為兩個或多個種族混血。34.06%為西班牙裔或拉美裔。
根據2000年數據,鳳凰城都會區的信仰構成為:45%為天主教徒,13%為摩門教徒(特別集中在Mesa地區),5%為猶太教徒。其他37%為基督教(新教)教徒或沒有宗教信仰[20]。
藝術與文化
▲博物館與名勝
Image:Arizona veterans memorial coliseum.jpg
亞利桑那老兵體育館
亞利桑那Biltmore賓館(Arizona Biltmore Hotel)
亞利桑那歷史與社會博物館(Arizona Historical Society Museum)
亞利桑那歌劇院(Arizona Opera)
亞利桑那科學中心(Arizona Science Center)
亞利桑那州立老兵紀念體育館(Arizona Veterans Memorial Coliseum at the Arizona State Fairgrounds)
念珠博物館(The Bead Museum - Glendale, Arizona)
Burton Barr中央圖書館(Burton Barr Central Library)
Chase塔(Chase Tower ),暨前Bank One中心,亞利桑那州最高建築
Fleischer博物館(Fleischer Museum)
火焰劇場(Hall of Flame)
Heard博物館(Heard Museum)
聖卡洛斯賓館(Hotel San Carlos)
神秘城堡(Mystery Castle)
鳳凰城藝術博物館(Phoenix Art Museum)
鳳凰城歷史博物館(Phoenix Museum of History)
鳳凰城動物園(Phoenix Zoo)
Pueblo歷史博物館及文化公園(Pueblo Grande Museum and Cultural Park)
Scottsdale當代藝術博物館(Scottsdale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聖·瑪麗教堂(St. Mary's Basilica)
鳳凰城交響樂團劇場(Symphony Hall for the Phoenix Symphony at the Phoenix Civic Plaza)
Tovrea城堡(Tovrea Castle)
Wrigley府(Wrigley Mansion)
體育與運動
鳳凰城有許多專業體育俱樂部的,包括全部美國四大主流運動聯盟的俱樂部。其中最為知名的是1968年創建的鳳凰城太陽隊。在1997年,鳳凰城水星隊是WNBA八個創世俱樂部之一,這兩個隊伍的主場都是全美航空公司中心。鳳凰城火焰隊在2007年3月開始參加國際籃球聯盟的比賽。
亞利桑那紅衣主教於1988年從密蘇里州的聖路易斯遷至鳳凰城,現在是國家美式足球聯盟的國家美式足球聯會的西區參賽隊。事實上該隊伍從未在鳳凰城進行過比賽,在2006年之前,該隊在坦佩附近的亞利桑那大學的陽光惡魔體育場進行比賽;此後在Glendale的鳳凰城大學體育場進行比賽。鳳凰城大學體育場將成為2008年Super Bowl XLII的主體育場。
鳳凰城還擁有一支圍欄美式足球隊伍,即圍欄美式足球聯盟的亞利桑那響尾蛇隊。他們主場是位於鳳凰城市中心的全美航空公司中心。
鳳凰城土狼隊在1996年遷至鳳凰城,該隊參加國家曲棍球聯盟,主場位於Jobing.com競技場,該體育場在鳳凰城大學體育場附近。鳳凰城還有一支參加小聯盟的曲棍球隊:鳳凰城走鵑隊,主場位於全美航空公司中心。鳳凰城是少數幾個在同一項目中同時擁有小聯盟和大聯盟隊伍的城市之一。
參加美國棒球大聯盟的亞利桑那響尾蛇在1998年作為擴充隊參加比賽,主場位於Chase體育場。在2001年,該隊在世界錦標中以4比3擊敗了紐約揚基隊,從而不僅成為了鳳凰城第一個獲得全國冠軍的城市,也成為最年輕的獲得全國全軍的擴充隊。
此外,由於氣候宜人,九個美國棒球大聯盟的隊伍在鳳凰城都會區或土桑附近進行春訓。這些隊伍有時被統稱為「仙人掌聯盟」。
鳳凰城國際賽道也是國家賽車聯合會的兩個主要賽道之一。船跑、卡車跑和公路賽也會在火鳥國際賽道進行。春季汽車賽在矮木賽車場進行。
在2005年之前,鳳凰城也是碗賽的主場,此後其遷往左近的坦佩。類似的比賽還有多個高爾夫比賽,如LPGA's Safeway International和The Tradition比賽。鳳凰城原本是2006年國家曲棍球聯盟全明星賽的舉辦地,但是由於2006年冬奧會該項比賽被迫取消。鳳凰城將舉辦2009年國家曲棍球聯盟全明星賽。
鳳凰城Ahwatukee美式小聯盟作為美西地區的代表參加了2006小聯盟世錦賽。鳳凰城也是三個有資格舉辦每年一度的PF Chang's Rock 'n' Roll亞利桑那馬拉松的城市之一。
公園與景觀
Boyce Thompson Arboretum州立公園(State Park Boyce Thompson Arboretum)
駝背山(Camelback Mountain)
Castles N' Coasters amusement公園(Castles N' Coasters amusement park)
沙漠植物園(Desert Botanical Garden)
Encanto公園(Encanto Park)
Papago公園(Papago Park)
鳳凰山公園風景區(Phoenix Mountains Park and Recreation Area)
南山公園(South Mountain Park),最大的市立公園,佔地16,500英畝。
Sunnyslope山(Sunnyslope Mountain)
[編輯本段]媒體
鳳凰城的第一份報紙叫做鹽河谷先驅者,它在1880年改名為鳳凰城先驅者。
今天,鳳凰城有兩份主要的日報,亞利桑那共和報(在整個都會區發行)東區論壇報(主要在東部地區發行)。此外,鳳凰城還有周圍城鎮的免費日報和周報發行,如鳳凰城新時代和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州內新聞與校園時報等。近40年來,付費的周報單身漢的擊打也包括了從本地政治要聞到脫衣舞廣告和護衛服務等多方面的信息。
鳳凰城都會區有許多本地電視台,也是全美第十三大預期市場區,鳳凰城的1,725,000個家庭大約佔全美的1.55%[21]。主要電視台包括KPNX 12(國家廣播公司)、KNXV 15(美國廣播公司)、KPHO 5(哥倫比亞廣播公司)、KSAZ 10(福克斯廣播公司)、KUTP 45(My Network TV)、KASW 61(CW廣播網)、KAET 8(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公共廣播服務)。其他的電視台包括KPAZ 21(三一廣播網)、KTVW 33(Univision電視網)、KTAZ 39(Telemundo)、KDTP-CA 48(金星廣播網)和KPPX 51(ion電視網)。 KTVK 3(3TV)和KAZT 27是鳳凰城都會區獨立運行的電視台。
鳳凰城地區的廣播服務內容包括音樂和訪談等節目。
許多院線電影電影都是在鳳凰城拍攝的,包括Waiting to Exhale、Song of the South,The Gauntlet,Psycho,Raising Arizona,Jerry Maguire,The Prophecy,Used Cars,Bill & Ted's Excellent Adventure(作為加利福尼亞的聖迪馬斯的替身),U Turn,Eight Legged Freaks,Private Lessons,Blue Collar Comedy Tour,Just One of the Guys,Terminal Velocity,Taxi和The Banger Sisters.[21]
[編輯本段]政府
Image:Azcap.jpg
亞利桑那議會大廈
先前是議會辦公地點,現在是博物館。
作為亞利桑那州的首府,鳳凰城設有亞利桑那州議會。在1913年,政府採取了委任制的政體。鳳凰城的市議會由一位市長和八位議員組成。市長選舉採取選舉人票的方法,任期為4年。鳳凰城市議會議會任期亦為4年,由其所代表的地區的選民選出。現任市長為Phil Gordon,他在2003年當選。市長和議員在投票決定法案或政策時權利相同。
鳳凰城目前採用議會-經理制的政府,由一個強力的管理者領導全部城市部門並執行市議會的決議。
[編輯本段]教育
鳳凰城的公立教育體系由超過30個學區組成。鳳凰城聯合高中學區負責鳳凰城大部分公立高中的運作。此外也有部分特殊學校,如北方芭蕾舞專科學校(North Pointe Preparatory School)。
鳳凰城的主要高等教育機構為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ASU)),其主校區位於坦佩,在鳳凰城,Glendale和Mesa設有分校。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是全美最大的公立大學之一,2004年共有注冊學生57,543人。
雷鳥全球管理學院(Thunderbird - The Garvin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是一家專營國際貿易與全球管理MBA教育的商學院。其international management方向排名全美第一。
另外新興的西部州長大學(Western Governors University (WGU))也在鳳凰城設立了商務辦公室。該校是一個在線的營利性大學。亞利桑那州州長Napolitano為該校董事。
鳳凰城大學也是以鳳凰城為總部的一所大學。該校是全美最大的營利性私立學校,有超過130,000名學生,校區遍及美國(包括波多黎各)、加拿大、墨西哥和荷蘭。
大峽谷大學(en:Grand Canyon University)一所中型私立宗教大學,有學生數3500左右,以鳳凰城為主.提供從本科到研究生商業,教育,醫療,文藝和科技等科目。
高等技術大學(University of Advancing Technology)也位於鳳凰城,該校是一所小規模的專業學校。高等技術大學沒有校園,校方從租賃公司租借房屋供學生居住。克萊因學院(Collins College)也是一所私立的營利性大學,主要培養技術與設計人才,其學生住宿方式與高等技術大學類似。該校位於坦佩,並在鳳凰城有分校區。
鳳凰城另有十所社區大學和兩個技能培訓中心,提供成人教育和職業教育。
❺ 莫扎特的一生
沃爾夫岡.阿瑪台烏斯.莫扎特(W.A.Mozart 1756-1791)
莫扎特是一位傑出的奧地利作曲家,出生於薩爾茲堡一個宮廷樂師家裡。他從少年時代就展現出傑出的音樂才能,一生作品極其豐富。他創作的最重要領域是歌劇,共22部,另一重要創作部分是交響樂,共45部。他的音樂創作即繼承和發展了海頓等前輩的成果,又對後來的貝多芬等人的創作產生了重要影響。
1760年,4歲的莫扎特跟父親列奧波爾得·莫扎特學習鋼琴並開始作曲。
1762年,6歲的莫扎特在父親的帶領下到慕尼黑、維也納、普雷斯堡作了一次試驗性的巡迴演出。
1763年6月至1773年3月,莫扎特與父親先後到德國、法國、英國、荷蘭、義大利等國進行為期十年的旅行演出。這次演出讓莫扎特對當時最先進的義大利歌劇、法國歌劇、德國器樂等體裁都有了認識,還結識了J.C.巴赫、G.B.馬蒂尼、G.B.薩馬蒂尼等作曲家並學習到他們的作曲技術。
1773年底,莫扎特與父親返回薩爾茨堡。此時的莫扎特對自己卑微的奴僕樂師地位感到不滿,為了爭取人身與創作的自由,他經過激烈的斗爭,終於在1777年9月獲得大主教的同意,又隨母親進行了兩年的旅行演出。
1778年5月,莫扎特抵達巴黎,由於母親病逝,加上未能謀到職位,於是在1779年1月返回薩爾茨堡。這一時期,莫扎特在曼海姆創作了2首長笛協奏曲、1首雙簧管協奏曲、7首鋼琴小提琴奏鳴曲、3首鋼琴奏鳴曲。
1782年7月,莫扎特創作的《後宮誘逃》在維也納布爾格劇院首演。
1786年,創作歌劇《費加羅的婚禮》。
1787年,莫扎特完成歌劇《唐璜》。
1790年1月,莫扎特的歌劇《女人心》上演。
1791年,莫扎特創作歌劇《蒂托的仁慈》但未獲成功 。9月,完成最後一部歌劇《魔笛》 。之後莫扎特開始創作大型宗教音樂作品《安魂曲》,於12月5日0時55分《安魂曲》還未完成莫扎特就離奇死亡,享年35歲,入葬於維也納 。
(5)1902廣場電影擴展閱讀:
莫扎特也許不是最偉大的作曲家,但他絕對是公認的最偉大的音樂天才。就連偉大的音樂家柴可夫斯基都把他稱作是音樂的基督。曾有人這么說:「在音樂史上有一個光明的時刻,所有的對立者都和解了,所有的緊張都消除了,那光明的時刻便是莫扎特。」
莫扎特樂於接受傳統曲式,並對其作巧妙的運用。他在音樂史上的重要性在於重塑並定義了古典音樂,不同於巴赫的均衡完美、貝多芬的桀驁不馴。莫扎特留下的重要作品總括當時所有的音樂類型。他譜出的協奏曲、交響曲、奏鳴曲、小夜曲、嬉遊曲後來成為古典音樂的主要形式。
參考資料:網路–莫扎特
❻ 美國一些著名的電影中都出現過哪些著名的紐約地標
有自由女神、華爾街、紐約公共圖書館。
《慾望都市》紐約公共圖書館電影在《慾望都市》的電影版本中,凱莉預定在這里舉行婚禮,並且是比格先生的鴿子。紐約公共圖書館是美國最大的公共圖書館,歷史學家戴維·麥克勞夫認為,該圖書館與國會圖書館,波士頓公共圖書館,哈佛圖書館和耶魯圖書館一起,構成了美國最大的精神基礎。 不僅圖書館藏書豐富,而且其宮殿般的建築還具有新古典主義風格-圖書館的主要閱覽室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無柱閱覽室之一。
❼ 哪部電影用的是歌劇鄉村騎士的音樂
《鄉村騎士》:皮埃特羅·瑪斯卡尼 Pietro Mascagni,(1863-1945)
義大利歌劇作曲家。先後就學於凱魯比尼音樂學院和米蘭音樂學院。1895年至1902年在貝沙洛任羅西尼音樂學院院長。1902年後,游歷美洲,指揮自己的歌劇作品。1929年當選為義大利音樂會會員。作有十四部歌劇和一部輕歌劇。獨幕歌劇《鄉村騎士》於1890年在羅馬首演,是他的成名作。故事是發生在西西里鄉村的廣場上,盧齊婭***酒館前。她見到她兒子圖里杜的女兒桑圖扎,十分沮喪,才得知她兒子已經背叛了桑圖扎,與赴車人阿爾菲奧的妻子洛拉相好了。洛拉曾是圖里杜的戀人。他服兵役回來後,已成了趕車人的妻子了。圖里杜確實是位漂亮的小夥子,他也來到了廣場。桑圖扎勸其改邪歸正,但他拒絕了,仍與水性楊花的洛拉一起走進了教堂。此時,洛拉丈夫阿爾菲奧前來尋找洛拉,見到了桑圖扎。她不得不告訴阿爾菲奧,洛拉已與自己丈夫勾搭上了。待圖里杜情緒高昂地走出教堂時,阿爾菲奧向他挑戰,雙方同意決斗。圖里杜前來告別母親盧齊婭,要她象慈母一樣對待桑圖扎,便離去了。之後,桑圖扎來到盧齊婭處,摟住那可憐的老婆婆哭泣起來……。這時,遠方傳來人們的竊竊私語聲。一位婦女還大聲地喊叫:"他們把鄉親圖里杜給殺死了!"桑圖扎頓然暈倒在地。盧齊婭體力不支,悲痛地由周圍的人們攙扶著……。幕急落。在反映拳王阿里的電影《憤怒的公牛》(導演:馬丁·科斯塞斯)中片頭片尾均採用了馬斯塔尼的歌劇「鄉村騎士」的間奏曲
《奧賽羅》:居塞比·威爾第(Giuseppe Verdi,1813-1901),義大利偉大的歌劇作曲家。四幕歌劇《奧賽羅》完成於1887年,同年2月首演於米蘭,是威爾第擱筆十幾年後又創作的一部令人驚嘆的天才作品,是年作者七十三歲。這部作品的腳本由作曲家兼詩人包依託根據莎士比亞的著名悲劇剪裁寫成,在這部歌劇中,威爾第以豐富的音樂形象展現了莎士比亞原著里壯麗動人的故事。《奧賽羅》集中體現了威爾第幾十年的歌劇創作經驗,他吸取了瓦格納"音樂劇"的某些創作手法,更加註意發揮樂隊的表現功能,使音樂語言與劇情結合得更緊密,從而加強了歌唱的戲劇性。同時,旋律刻劃與中期作品相比,更見深刻而富於情感。;另外羅西尼 Gioacchino Rossini(1792~1868) 也寫國《奧賽羅》但是不及威爾第的這部歌劇反響大,其中以多明哥扮演的奧賽羅最受歡迎
❽ 電影 《紅磨坊》與 紅磨坊有聯系么
應該不是真的吧。。
紅磨坊:紅磨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下半葉。那時候,來自世界各地的流浪藝術家,在蒙馬特高地作畫賣藝,使那一帶充滿藝術氣氛,成為巴黎最別致、最多姿多彩的城區之一。由於藝術活動活躍,蒙馬特高地街區那彎彎曲曲的卵石坡路的兩側,小咖啡館、小酒吧生意興隆。後來,這些小咖啡館、小酒店裡來了一些舞女,她們穿著滾有繁復花邊的長裙,伴著狂熱的音樂節奏,扭動著臀部,把大腿抬得高高的,直直地伸向掛著吊燈的天頂。當時英國人稱這種舞蹈為「康康舞」,認為它很放盪,很下流,禁止在英國演出。而今紅磨坊已成為一家大型的歌舞表演廳,是巴黎的一個旅遊景點。如果說它仍保持著百年前某些特點的話,那就是舞者的裝飾大致不變,上身裸露,披掛著華麗的羽毛服飾或金屬片,但是觀眾與舊日看客完全不能同日而語,觀眾是現代文明觀眾,懷著發現巴黎的心情來看演出,演員把演出作為一種光明正大的演藝事業,不像百年前的舞女,為取悅某一個或幾個包養她的男人而強作歡顏。
百老匯:百老匯是紐約曼哈頓區一條大街的名稱,其中段一直是美國商業性戲劇娛樂中心,因而百老匯這一詞彙已成為美國戲劇活動的同義語。世界上還沒有一條街道像百老匯大道(Broadway)那樣使人充滿幻想。而今百老匯大道是美國現代歌舞藝術、美國娛樂業的代名詞。每年,都有幾百萬的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到紐約欣賞百老匯的歌舞劇。 百老匯大道英文直譯為「寬街」。這條大道早在1811年紐約市進行城市規劃之前就已存在,其中心地帶是在第42街「時報廣場」附近,周圍雲集了幾十家劇院。百老匯的歷史可追溯至公元19 世紀初。當時的百老匯大道就已經成為美國戲劇藝術的活動中心。建立於公元 1810 年的 Park Theater 是現今紐約百老匯劇院的始祖, 第二間劇院 The Broadway 在 1821 才出現於百老匯大道 (Broadway) 上。百老匯在這期間的戲劇風格受到當時歐洲維多利亞風格 (Victorian Style) 的影響極大。 伴隨著移民潮及多樣文化的沖擊,屬於美國本土的劇作家及演員才在這種意識刺激下出現,由於大部分的劇目都是改編自小說或文學品,由於著作翻印再版或改編劇目的紛爭不斷,第一條關於著作權法的條文於 1856 出現。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 (World War I) 的結束,百老匯劇院文化於 1920s 年代開始迅速蓬勃發展,20年代末,是百老匯藝術的鼎盛時期,1925年這里的劇院達到80家至多。但這種好景卻被1930年代初的經濟危機而劃上句號。隨著歷史文化再次演進變遷,現今的 Broadway 不僅是一條貫穿紐約曼哈頓島 (Manhattan) 南北向的馬路,更是劇院或是欣賞戲劇的代名詞。「百老匯」實際上有三個含義:第一個概念是地理概念,指紐約市時代廣場附近12個街區以內的36家劇院;第二層含義是在百老匯地區進行的演出;第三層含義是整個百老匯這個產業,這樣的產業也包括在紐約市以外的地區,主要以演出百老匯劇目為主的這些劇院。 總的來說,百老匯是西方戲劇行業的一個巔峰代表,在戲劇和劇場這個行業代表著最高級別的藝術成就和商業成就。目前所指的「百老匯區」 是指延著百老匯大道 (Braodway) 從位在曼哈頓西 41 街 (West 41st Street) 的 Nederlander Theater 劇院往北至西 53 街 (West 53rd Street) 的 Broadway Theater 劇院, 而真正位在百老匯大道上的劇院只有 Marquis、 Palace、 Winter Garden 跟 Broadway 這 4 家劇院。 其實沿著百老匯區周圍林立的劇院也都歸在百老匯區。
好萊塢:1853年,現在的好萊塢只有一棟房子。到1870年,這里已成為一片興旺的農田。1886年,房地產商哈維·威爾考克斯在洛杉磯郊區買下了一塊了0.6平方公里的地。韋爾考克斯的夫人一次旅行時聽到她旁邊的一個人說她來自俄亥俄州的一個叫做好萊塢的地方,她很喜歡這個名字,回到加州後,她將蘇格蘭運來的大批冬青樹栽在這里,將她丈夫的農庄改稱為「好萊塢」(Hollywood),於是有了好萊塢這個名字。在英語中這個詞是冬青樹林的意思。威爾考克斯計劃在這里建造一座小城,1887年2月1日他在地區政府正式注冊此名。在他夫人的幫助下他鋪設了今天的好萊塢大街做為城市的主街,在這條大街和其它大街的兩旁種了胡椒樹並開始出售產權。他的夫人募資建了兩座教堂、一座學校和一座圖書館。為了使好萊塢名符其實,他們還進口了一些英國冬青,但這些植物在加州的氣候下沒有存活很久。到1900年,好萊塢已經有一間郵局、一張報紙、一座旅館和兩個市場,其居民數為500人。10萬人口的洛杉磯位於市東11公里處。在好萊塢和洛杉磯間只有一條單軌的有軌電車。1902年,今天著名的好萊塢酒店的第一部分開業。1903年,此地升格為市,參加投票的177位有選舉權的居民一致贊同以「好萊塢」為之命名。當年下的兩條命令是:除葯店外其他商店禁酒,及不準在街上驅趕數量多於200的牛群。1904年,一條新的被稱為好萊塢大街的有軌電車開業,使好萊塢與洛杉磯間的往返時間大大縮短。1910年,好萊塢的居民投票決定加入洛杉磯。原因是這樣他們可以通過洛杉磯取得足夠的飲水和獲得排水設施。1907年,導演弗朗西斯·伯格斯帶領他的攝制組來到洛杉磯,拍攝《基督山伯爵》。他們發現,這里明媚的自然風光、充足的光線和適宜的氣候是拍攝電影的天然場所。1910年代初,導演大衛·格里菲斯被Biograph公司派到西海岸來拍電影,他帶著麗蓮·吉許、瑪麗·璧克馥等演員來到了洛杉磯。他們後來想尋找一塊新的地盤,於是向北出發,來到了一個熱情的小鎮,那就是好萊塢。Biograph公司發現此地條件不錯,於是在回紐約前又陸續拍了好幾部電影。漸漸許多業內人士都知道了這塊寶地,到好萊塢的電影劇組越來越多,美國電影業移師好萊塢的大轉移開始,好萊塢向成為電影之都邁進。1911年10月,一批從新澤西來的電影工作者在當地以為攝影師的帶領下,來到一家叫布朗杜的小客棧,他們將租到的客棧改裝成一家電影公司的樣子。這樣,他們創建了好萊塢的第一家電影製片廠——內斯特影片公司。從那以後,許多電影公司在好萊塢落戶。
沒找到勞特雷克的傳奇故事。。以下是他的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勞特累克 (1864-1901年)圖盧茲·勞特累克出生於法國阿爾比的一個世襲貴族家庭,逝於馬爾羅美城堡,年僅37歲。 1901年9月9日,逝世,作為藝術的革新者,他以描繪那些抓住並准確表現巴黎蒙巴特爾地區豪放不羈的藝術家們的生活特點的表演藝人而著稱。揚-阿夫里爾,路易絲-韋伯就是這樣的藝人,人們稱他們為「貪食者」。
勞特累克童年時摔斷兩條腿,愈後成為畸形。這種生理缺陷被他的智慧和成就所補償了。這個與眾不同的人,自然要求尋找另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他的天才將會得到承認,他的生理缺陷將不致引起任何反感,而他那為這一階層所罕見的貴族風度也將會顯得具有吸引力。柯留斯說過:「盡管從他那奇醜無比的外表說來這是一個極其荒唐的說法:圖盧茲·勞特累克是很迷人的。」
少年時代就鍾愛繪畫的勞特累克,起先求教於一位當地動物畫家、聾啞人普蘭斯托,同命相憐,得到老師的理解和關心,他努力走進繪畫這一神聖領地,他剛滿17歲時就對友人說過:「我盡量描寫真實而不描寫理想」。
為了深造,18歲時來到巴黎入柯爾蒙畫室,學院式的教學沒有給他帶來特殊教益,使他受益多的是和貝爾納等新一代畫家接觸,爾後又結識了凡·高和高更。這時正值新印象主義的繁榮期,繼而是高更的象徵主義和綜合主義,還有日本版畫的流傳。勞特累克對印象派不感興趣,他崇拜德加熱衷素描、激動不安的線條和生動的輪廓,一度對高更的裝飾性線條和平塗色彩感興趣,但他比高更強烈,不久他就把自己學到的一切加以改造,逐漸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這種風格里還有杜米埃的影響。
勞特累克的藝術真正輝煌時期是在巴黎蒙馬特爾居住的那些日子,那裡是個新興的娛樂區。他自幼就生活在奢侈享樂的環境中,養成了放縱不羈的性格,所以他經常出入於這個半上流社會,尋求內心的平衡和麻醉,所不同的是他手裡帶著一支畫筆,懷著一個畫家的激情和一顆對形式美的感受的心。他出入舞場、妓院觀察和描繪她們的生活、姿態和形象,並非有意識地揭露什麼,而僅僅是裸婦的自然、理想的形態而已。
勞特累克是一位完全獨立的畫家,他討厭一切理論、派別,也不收學生。人物是他唯一的作畫題材。他的畫法習慣於把模特兒看成是一個整體而不給予任何陰影的籠罩,他只對人感到好奇。對他來說光線只起一個作用:照明。它不會改變他的顏色,也不會給確定、充足的對象帶來任何變化。他創造了一種理想的冷光,這使他能去發掘人的形象,從中獲得深刻的秘密。這樣他所創作的模特兒便是精神上和心理上的裸體。所以他的畫風色彩明快,簡潔率直。
❾ 六年級上冊十五課選做題
家鄉的變化
「媛媛,回家鄉看看吧?」爸爸再一次問我。我還是那句老話:「不,永遠也不!」這時,勾起了我以前在家鄉的事:我們睡覺的地方是睡在乾乾的茅草上,沒有蚊帳,晚上蚊叮蟲咬,害得我整宿整宿睡不著覺;門前是一堆堆的牛糞,又臭又臟,一腳踩下去,腳也不知變成了什麼樣;泥濘的路到處是水潭子,如果不小心踩到水潭子,整個腳就陷下去,好不容易把腳抽出來,可鞋子卻留在泥潭裡……爸爸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對我說:「現在家鄉『昔非今比』了。」我暗暗地想:這是真的嗎?於是我就跟著爺爺坐著汽車回家鄉了。
來到了家鄉,啊!真美!難道這是我的眼睛花了?我揉了揉眼睛,沒有呀?本來以前那坑坑窪窪、崎嶇不平的小路,現在已變成一條平平坦坦的柏油路,路兩旁種滿了花草樹木,蜜蜂在唱歌,蝴蝶在跳舞,高樓大廈撥地而起。我和爸爸來到叔叔家,哇,叔叔家也變了,牆壁刷得雪白雪白的,好像是粉裝玉砌的,好像是銀裝素裹的。傢具也嶄新的,刻著龍鳳圖案。房子很大很大,他們再也不用灶頭煮東西了,都換成煤氣爐,方便快捷……我好像到了人間仙境。叔叔帶我走進一個房間,掀開一塊花布,呀,這正是我再熟悉不過的東西——電腦。叔叔熟練地操縱著電腦,猶如在談鋼琴似的。姐姐也有一台電腦,她也挺會打電腦。以前那重男輕女的舊社會觀念現在也沒了。我想不到家鄉人的素質提高得那麼快!吃過午飯,我悠閑地散步,看見遠處那些農民不再用老黃牛拉犁耕地,而是用各式各樣的拖拉機犁地。犁地時發出的聲音如同贊揚家鄉的變化。
家鄉的人變了,地變了,交通也方便了,電話什麼的都有了。可是什麼讓這些變了呢?我正百思不得其解,這時,兩個婦女在談笑風生。一個說:「還是政府好,我不重男輕女了。我現在才發現,原來女孩兒也是那麼棒!」「我的女兒也是呀……」我恍然大悟,原來這是政府的功勞哇!我想:假若到了未來,這里一定變得更美好!
令人欣喜的變化
小時候,常聽大人告訴我說,世界不斷在變,所有你周圍的東西都不會保持原有的狀態一輩子的,那時候的我,還聽不太懂,只是覺得奇怪,為什麼所有的事物都會變,甚至變得讓人完全認不出來了。就好像電影里的變臉一樣。
過了幾年,我已經懂事了,似乎有一點了解,所有的事物都是在發展的,就好像時間不停的流失一樣,盡管發展有快有慢,但它們都會變得和以前不一樣,這就是發展的魔力,也是促進它們不斷發展的動力。
長大後,看見周圍的來來往往的人和事,而環境也不斷在變,我便完全懂得了,發展的重要性,就拿杭州就說吧。不對,若要說杭州的變化,恐怕說幾天幾夜也說不完了。還是縮小范圍,說說文二路這一條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路吧。
聽長輩告訴我,大概在二十幾年前,那兒還沒有那麼多的房子,而多數是農田和墳場,十分的荒涼。雖然沒有親眼所見,但大抵也可以想像得到那時候的情形。
我從小就住在那一帶,當我還是小學生的時候,由於學校就在家附近,所以也就特別頻繁的在那裡走動,在那時候,那條路雖然比起原來要好上許多,但終究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條小小的弄堂罷了。刮風時灰塵飛舞,眼前一片霧茫茫的,而下雨時也好不到哪裡去,在那裡走一趟,就得洗一次鞋,因為地面上像鋪了一層厚厚的泥。
現在大概已經有十年的時間過去了,文二路也完全變了一個樣,它像一個成長了的孩子,正在展現著它的魅力。雖然不能和市中心比較,但也是有模有樣了,路邊一家家商店開起來了,然後又一次一次的翻新,馬路也變寬了,汽車在上面來來往往,一副四通八達的樣子。這已經不再是以前的文二路了,它代表著新世紀最顯著的變化,代表著杭州正在向一個更高的層次前進。
欣喜,在於變化。
家鄉的變化
我的家鄉是山清水秀而又貧窮落後的。我的家在離市區幾百里遠的山溝里。上高中之前,我從來沒有走出過大山的懷抱。老實說我對家鄉的發展或是變化向來不是很關心。上高中以前沒有這種意識,上了高中之後沒時間關心。連兩年多前到遠在千里之外的他鄉上大學,又懶得去關心了。因為家鄉經濟的發展速度跟珠三角的城市比起來實在太令人失望,提起來就傷心。
不過要說家鄉的變化,我想或許可以這樣做個簡單的、表面的概括吧:錢多了,人「懶」了;樓高了,水臟了。
改革的春風直到八十年代後期才似有若無地吹到我們這個偏僻的山村。在此之前村裡人不管男女老少都努力地在土裡刨食。只是我們深愛的這片土地給我們的回報卻並不多。村裡除了種地再沒有多少其他的收入,許多人有手藝、能吃苦,但是沒個施展手藝的去處。八十年帶末幾年,村裡人不再指望那塊地了。聽說大山外面的城市裡有金子撿,紛紛走了出去。青年人,中年人,有手藝的,沒手藝的,都想出去撿點金子回來。他們一去就是一年半載的,回來時雖然不是滿身金銀,總比土裡刨出來的多。於是在家裡歇上十幾二十天的又出去了。留在村裡的多是老人孩子。到了九十年代中期,連十幾歲的小孩子在教室里也坐不住了,許多都擠南下打工的列車。農村勞動力少了,以前辛辛苦苦開荒開出來的地沒幾年又長滿了野草。近幾年水田也荒了許多,種地太辛苦,家裡有了錢,誰還願意自找苦吃呢?以前春節剛過沒幾天,田頭地角便都是忙碌的身影。如今沒過元宵下地似乎是很丟臉的事了。留在家裡的農村婦女農閑時隔三差五就會聚在一起打牌消遣,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啊!晴天迎著朝露出門,披著星光回家,雨天便是風里來雨里去,一年到頭沒幾天歇的。
這幾年村裡的樓房就像雨後的春筍般不斷從各個角落冒出來。三層四層,有的外表裝修得很漂亮。即使只是一層的,算不上樓房,看起來畢竟比那些泥磚瓦房要順眼得多。室內的裝修就更不必說了,光滑得照得出人影的地磚啦,華麗的牆紙……簡直是拿錢往牆上貼,拿錢往地上鋪了。就是只刷上白白的石灰看上去也亮堂多了,不再像泥磚瓦房那樣陰暗、壓抑。
但是讓人很不舒服的就是溪中的水越來越臟了。以前用不起自來水,村裡人的用水都取自那條橫穿村莊的小溪。村裡人清晨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將家裡的大水缸挑滿水,以備一日之用。我們小的時候還經常在小溪里游泳。有時口渴了就著溪水猛喝一氣。現在別說挑溪水做飯,就是洗菜拿回家還要用自來水再洗上一兩遍。夏天看到這些臟水,我們不再有跳下去的沖動。魚兒在水裡游來游去的情景如今是看不到了。溪水中、溪邊隨處可見的是各種各樣的垃圾,那些塑料袋有的早就變色了,但就是不肯化掉。村民習慣將所有的垃圾隨手倒入溪中,他們相信溪水會帶走這些他們不需要的東西。或是堆在門前的空地上,積多了便點上一把火,於是談笑間,垃圾灰飛煙滅了。
可以預計將來村裡人的生活會越來越好,錢會越來越多,樓會越來越高。人會越來越「懶」嗎?但是水會越來越臟嗎?村裡人的這種「懶」,老一輩的人是看不慣的。不過這也正說明了生活的變好啊!得益的是家鄉的後代。水的越來越臟,村裡的小孩子怕也是早就習慣了吧。受害的不也是他們嗎?
家鄉的變化
我的家鄉在九江,它雖沒有美國紐約的繁華,也沒有水上海港—-威尼斯的絢麗與多姿,更沒有日本東京的古樸與典雅,但我卻愛它,因為我愛這片土地,更愛這些勇於創新與探索、勤勞質朴的人。
大家都知道,九江有一汪美麗的甘棠湖,那就是我們的母親湖。在那幾年裡,我們這位母親並不美麗,她顯得是那樣憔悴與蒼白,那樣的憂慮與無奈!污泥濁水,小魚小蝦不願把它當作自己可愛的家園,就連具有頑強生命力的野花野草也不願在她的懷抱中生根發芽,母親面對此情此景她流淚了,她傷心的向我們傾訴與吶喊,那聲音曾經久久地回盪在我們每個人的耳畔與心田。
如今的甘棠湖,清清的湖水在陽光的照射下,是那麼碧綠,那麼透明!微微的波紋閃爍著點點金光,彷彿一塊翡翠鑲嵌了許多金片,一閃一閃,讓你覺得她是那樣輕柔、可愛。湖堤上,梧桐樹、柳樹像一個個英勇的戰士,挺起身子,守衛著生育它們的這方土地,守衛著我們的母親湖。只聽「啪——」一條魚躍出水面又鑽了回去,給這如詩如畫的景色又平添了幾分生氣。每當夜幕降臨,湖壩燈火輝煌,猶如繁星灑落人間。此時此刻,我的心潮起伏澎湃,我彷彿看到了母親欣慰的面龐,我彷彿看到了母親那深情的目光,我更彷彿聽到了母親無比激動與亢奮的心!「孩子們,感謝您,您用那勤勞的雙手、辛勤的汗水改變了我的生活,改變了更多人的生活。」
是呀,母親您說得對,我們現在的生活好起來了,電腦、電話進入了家庭,家家都有電視有線、電話購物、網上購物、家庭就醫,一卡通、一線通、電子商務等好多名詞躍然在我們面前,坐在家裡我們就可以周遊世界,通過網際網路我們可以看到「埃及的金字塔、法國的埃菲爾鐵塔、日本的富士山、莫斯科紅場的列寧陵墓,我還可以在美國的唐人街上漫步。」只一會工夫我又變成了一個悠閑自得的小旅行家,好浪漫,好愜意呀!
朋友,你能說我的家鄉不美嗎?面對此情此景,我信心百倍。我一定要努力學習,掌握真正的本領,把家鄉建設成祖國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一顆明珠,讓天下的遊客都來游覽觀光!
我的家鄉——西航,是一個美麗而可愛的地方。從前的她其貌不揚,如今,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令我感慨萬千。
就拿西航公司的中廠門來說吧!記得我小的時候,中廠門四處都是大樹,地面全是土地。只要刮風,到處都會塵土飛揚。倘若下雨,遍地都是泥濘不堪。
而如今的中廠門呢!真是煥然一新,她以嶄新的面貌來迎接你的到來。那寬闊平坦的柏油馬路、花崗岩蒲城的廣場地面,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格外明亮。中廠門廣場有一個大型的音樂噴泉,每到晚上,它看上去五光十色、變化多樣。有的像水簾洞;有的像雄鷹展翅;還有的像高山瀑布直瀉而下……氣勢宏偉、壯觀,令人陶醉。在噴泉的西北邊,有一塊巨大的灰色岩石,上面醒目地刻著四個紅色的大字:紅旗廣場。在噴泉的正後面,有一個紅黃相間的「大火球」聳立在高空,她象徵著西航的未來更加生機盎然、美麗無比。「大火球」的後面是用漢白玉修建的升旗台,具有傳統氣息。19.58米高的銀白色旗桿和藍色「八一」字形的廠大門組成的1958年8月1日寓意著西航自58年建廠以來的蒸蒸日上、勃勃生機,使人賞心悅目、浮想聯翩。在廣場的四周,一簇簇、一叢叢的鮮花爭奇斗艷、色彩斑斕。花叢中散發出縷縷清香。水杉、銀杏、白玉蘭等名貴樹木比比皆是,再加上千姿百態、品種繁多的燈飾把廣場照得如同白晝。啊!現在的中廠門真是美麗極了,彷彿她也在過新年,像小朋友們一樣,穿上了漂亮的衣裳。
除了中廠門之外,我們學校也有了變化。現在的自動伸縮大門取代了原來的手推兩扇大鐵門。一棟棟教學樓拔地而起,紅綠相間的塑膠操場,令人耳目一新。在北教學樓後面,添加了不少娛樂設施,還有生態園呢!
我的家鄉在變化……她真的變了,變得越來越美了。我愛我的家鄉——西航。她是那麼的高貴、典雅,韻味十足!
2
「坎市美,繁燈綠樹想映輝;沿河柳風拂面爽,摩托成群車成隊。坎市好,政通人和重環保;百業崛起第一鎮,引領周邊共富饒……」這首詩寫得多好呀,你聽,黨的春風吹進我們的家鄉,讓家鄉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
的確是呀,這幾年來,我也真的看到我的家鄉面貌日新月異,人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斷提高!
你看,坎市公路以前僅是一條又狹窄又高低不平的沙泥路,人車行過, 「活蹦亂跳」的。人們個個提心吊膽,生怕掉進路邊的坑裡去。但現在,它成了一條條又寬闊又平坦又美麗的大公路。全鎮實現村村通水泥路面。尤其是沿河路變化最快,成了美麗的公園。河岸的柳樹上鑲著一盞盞精緻的燈,河水清澈,再也不像以前一樣發臭了。每當夜幕降臨,沿河路燈光閃爍,遠遠望去,就像一條凌空飛翔、騰雲駕霧而來的神龍,靜靜地躺在河岸旁。
走出家門,處處可見高樓大廈。十幾年前,坎市只是一間間破舊矮小的磚瓦房。但現在,它們已消失得無影無蹤,成為了一幢幢美麗的高樓大廈。原來,坎市街很不衛生,停車的空地成了「垃圾堆」,也沒種植花草樹木,非常雜亂。聽爸爸說,以前街上常聽見老百姓為了油鹽米菜的小事吵架的聲音,晚上壞人還不少呢!現在,街道書店多了、禮品店多了、玩具店多了,商店多到上千家,商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讓人看了眼花繚亂……大街上每天人山人海,車如流水,真是川流不息。如今,家鄉處處能聽到人們走向成功、富貴道路的歡歌笑語聲。
以前,家鄉人生活條件不好,家家沒有電視。現在可好了,人們個個爭著奔小康,就連我們坎市中心小學也能與城裡的學校媲美。人們家裡有了電腦、卡拉OK、家庭影院、冰箱、電視、空調、全自動洗衣機、熱水器……坎市距龍岩中心城市僅29公里,龍(岩)梅(州)鐵路在鎮區設三級站,省道福三線又穿境而過,成了永定重要的交通樞紐。現在,坎市還是有名的商業重鎮、客家小吃鎮。坎市光有飯店就有二百多家,大酒家十幾個。東街酒樓、小肥羊等品牌餐飲業開始出現;家潤福、勇勇、精博等連鎖超市進駐坎市,七匹狼、雲敦、九牧王等品牌店紛紛登場;就連小吃街——沿河街也不甘示弱。特別是夏天晚上,來自各城鎮的人們開著小車,騎著摩托車,紛紛來到沿河路吃夜宵,人們總是歡天喜地,滿載而歸。聽說就光這條沿河路,一個晚上竟要吃掉六頭牛,上百頭豬,一晚經濟收入盡存十幾萬呢!怪不得在坎市投資做生意和買房定居的外地人逐年增多,人們還在我的家鄉的省新村建設示範小區「富家雲景花園」、「金輝花園」購買了商品房,過上了城市人一樣的生活。過去的坎市街——大夥稱「盧姓街」,如今則成了名符其實的「百姓街」。
我們家鄉地靈人傑,人們打著「寬容、誠信、開拓、進取」的「坎市精神」,把我們的家鄉變成了 永定縣的經濟中心,福建省工業衛星鎮、科技示範鎮,全國全省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就拿今年來說吧,坎市加快了「新鮮血液」的注入,招商引資工作熱浪滾滾,成功引進500萬元以上大項目就有六個,資金兩億元;產值達500萬元以上的規模工業,坎市引進了14個。良好的環境吸引台資近17億元人民幣。最值得我們驕傲的是,國產實業(福建)水泥有限公司 —300萬噸旋窯水泥建在我家附近,它現在還是全省最大的水泥生產項目呢!目前,我們家鄉正在打造以碧溪重工業區、城北農產品加工區和坎市科技園為支撐的工業發展格局,真正成了龍岩首個財政收入超億元鄉鎮!我們家鄉人真自豪呀!
短短的十幾年時光,我們坎市就有這么美麗、這么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正朝著全面奔小康的目標快速前進。我相信再過幾年,坎市就會成為一個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綠樹成蔭、富麗堂皇的天堂。
我愛我的家鄉!
3
我的家鄉經過幾年的發展,她變化得特別快。變得有點讓人認不出了。
在以前,通往村上的那條路是一條泥沙路,車輛和人,行走的時候很不方便。有時,下雨的時候,泥巴都能濺到小腿肚上;有時在晴天,只要有一部車走過就滿天的灰塵,跟在後面的人或車根本就看不到前面是什麼。而現在一看,一條烏黑的柏油路,展現在我的眼前。而且不會再像以前那樣有車走過會滿天的塵灰,把路旁的人弄得灰不溜秋。從這條路可以看出我的家鄉變化十分快,僅幾年的時間就變化得這么好,真令我有點不敢相信這是我的家鄉。
路好了,人們也跟著富起來了。以前村裡,哪裡有什麼樓房,就連用電的人家都沒幾戶,而現在不僅家家用上了電,有的人家還住上了高大的樓房,用上了高檔的傢具,很多人家已經看上了彩電,那曾經炫耀一時的黑白電視機已經匿影藏形。什麼VCD、DVD、音響差不多樣樣都有。
我的家鄉變化了很多,但是,有些地方她一點都沒變。
山,一年四季還是那樣綠,她依然穿著那件她最喜愛的綠衣裳。每當微風拂來,撩動著她的綠色衣裳,她就翩翩起舞來展示她的嫵媚風姿,好像在向風說:「你看我的裙子多美麗啊。」
還有那山腳下的條河,雖然不是很大,可是這水很清很涼。清得連河底的魚都可以看到;夏天十分熱的時候,這手一到了河水整個人都涼爽了。
我的家鄉多好啊,她把該變的地方都變了,不該變的地方她一點都沒變。這里的山,這里的水,還是那樣讓我喜歡。
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的家鄉一定會變得更美,更好……
4
「千年鹽都千般秀,半城青山半城樓。」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自貢。她有著「南國燈城、恐龍之鄉、千年鹽都」等美譽。富有豐富的歷史文化。
她四季飄香,有著一條美麗的釜溪河,間隔了新、老城區。老城區的發展已達到了最高氣勢。一幢幢緊挨的高樓大廈之間有著一條條蜿蜒的柏油路。人群、車流真是川流不息。
來到新城區,更是盛世在延,熱鬧非凡。從老城區沿著簸米灣道路進入新城區,一個十字路口,圍繞著一個圓弧地面栽植著各種花草,揮動著舞姿向你招手。在弧中巍聳著一棵大柱子,它閃耀著燈這景象———二龍抱柱,真是活靈在現。四個路口都安裝了紅、綠燈,他們會爭先恐後地對你說:「注意安全!這里還有能讓你隨心所欲的購物廣場:人人樂、摩爾瑪、九鼎……有四星級的匯東大酒店、還有各種高檔餐廳、娛樂場所。在繁華的道路兩側威然挺立的樹木,如迎賓小姐一般喜迎著遠方到來的客人。再往前看,一個大規模的八一水庫瀏覽區正在大量開發。政府機關駐扎在新市區中心,美麗的春華廣場面對著肩負神聖使命的她。勞累了一天的人們,終於可以閑下來散散步、聊聊天、觀賞觀賞夜影。小孩們則在一旁追逐打鬧嬉戲玩耍。老人們揮動著優美的舞姿,唱起了歡快的歌兒。「社會主義好……」大人們議論著:「十年前的匯東是一片桑田,人煙稀少,在錯亂不堪的桑田中,鑲嵌著幾戶農家。今天的匯東煥然一新,用它那獨特的魅力成為自貢的焦點。這變化真是大呀!真是一天一個樣……」。
短短的十年時光,我們自貢新城區就有這么美麗、這么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正朝著全面奔小康的目標快速前進。我相信再過幾年,自貢就會成為一個更加美麗城市。
家鄉的變化真大!
❿ 攝影基本知識
攝影分類有:
1、水墨攝影:
靜物攝影與人物攝影、景物攝影相對,以無生命、人為可自由移動或組合的物體為表現對象的攝影。多以工業或手工製成品、自然存在的無生命物體等為拍攝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