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影創作中如何處理照明元素
②、何為「三點布光」?
③、照明的工具有主要哪些?
④、舉一部你認為照明上有特色的影片,談它好在哪裡?
⑤、照明在電影中有什麼作用?
⑥、創作中如何處理照明元素?
林格倫認為影像的三要素是:①被攝對象運動;②攝影機運動;③照明。
波布克認為影像的三要素是:①膠片;②構圖;③照明。
他們都有「照明」(即我們通常說的「光」)。可見,照明(光)在電影中的重要作用。攝制組中,人稱燈光師為「燈爺」。
一、照明的種類:
1、按光源劃分:
①、自然光:陽光、天空光的照明;
②、人工光:燈光的照明。
2、按光線的性質劃分:
①、散射光(軟光);
②、直射光(硬光);
3、按造型的性質劃分:
①、主光:
A、照明被攝物的主要光線,它決定著該場景中的總的照明的格局;
B、多用硬光,並且它使被攝物有明顯的陰影;
②、副光:
A、它是輔助主光的光線,它主要用來對主光照明被攝物所產生的明顯的陰影提供適當的照明,(注意不應把陰影全部消除,還應使被攝物的陰影部分有一定的造型效果)。
B、多用軟光(散射光)。
4、按光位劃分:
①、順光(正面光)優點:易於較完整地交待一個平面形象或者細節。缺點:呆板,無變化。
②、側光:電影中最常用的照明方法。這種方法照明,使被攝物富有層次感。
③、逆光:從背面打光。強烈的逆光,會使被攝對象突出,可怕;柔弱的逆光,會使被攝對象神秘動人。
④、頂光:頭頂上垂直照下來的光線。往往會使被攝對象醜化。
⑤、角光:從人的腳下垂直照上來的光線。往往會使被攝對象顯得殘暴。
二、照明的實際操作
具體拍攝一部電影,最通常使用的布光方法即是所謂的「三點布光」。
「三點布光」的主要作法如下:
1、首先把主光光源(主光燈)放在被攝主體的前面,注意它應與被攝主體形成一定的角度。
2、然後,在被攝主體的一側布置副光,以部分地消除主光照射下被攝主體所形成的陰影。
3、最後布置逆光。把光源放到被攝主體後面的高處,使被攝主體的四周的邊緣有一個光環,使主體富有立體感。
(在傳統電影中,「三點布光」是必用的方法。現代電影中,有時已不用。)
照明的燈具主要有兩類:聚光燈和散光燈。
聚光燈:「S」,5000W(大型);
「Z」,2000W(中型)
「750」,750W(小型)。
前面有可調節的旋鈕。
散光燈:不可調節,用紗網或透明紙。
反光板:(蒙著錫紙的膠合板),在拍外景的時候,往往要用反光板來補光。
另外在拍外景的時候,日光與攝影機的水平軸線最好構成45度的角度。日光低了,主體會顯得缺乏層次;日光高了,主體的陰影會過重。
三、照明在電影中的作用
提問:每一個同學講一個你認為在照明上有特色的影片,講它好在哪裡,並談照明在電影中斷作用。
照明在電影中的作用:
1、曝光作用:照明使電影的底片獲得准確的曝光量,使底片在沖洗之後,能得到正常的底片密度;
2、造型作用:照明使二度空間的畫面根據攝影藝術創作的要求,恰當地呈現出被攝對象的質感、立體感、空間感等藝術效果。
3、構圖作用:照明產生的明暗效果可以突出主體,並且平衡畫面的構圖,使構圖具有形式上的美感。
4、戲劇作用:
①、描寫、表現環境:
②、表現人物的心境:
③、塑造、刻劃人物:
④、表現主題:
⑤、 作為重要的情節因素
⑥、 表現獨到的生命體驗
⑦、 渲染、升華、象徵
⑧、 作為敘事主體與核心
《陽光燦爛的日子》中的布光處理,主要分三種情況。
1、室外布光:
為了更好地表現影片的主題,室外布光多選擇在大晴天,選擇在陽光充足,光線很「透」的情況下拍攝。
屋頂行走:
2、室內布光:
室內布光以高瓦數聚光燈照明為主,營造和渲染一種溫暖的、金黃色的布光效果。如馬小軍看到「畫中人」照片的米蘭的卧室,如米蘭洗頭的水房,如小姑娘跳舞的教室,如莫斯科餐廳等等。
作用:
①、 形式感:
高瓦數聚光燈照明為主的布光處理,使拍攝環境空間感、層次感突出。使人物的身體和面部陰陽反差分明、造型效果強烈。
②、 美化人物
高瓦數聚光燈照明為主的布光處理,極大地美化了影片所要歌頌的人物(米蘭),並且,淋漓盡致地表現馬小軍心中濃郁詩意和美麗愛情。
如「為米蘭沖頭發」段落:
鏡頭638:特寫 水壺中的水澆到米蘭的頭發上。陽光灑在米蘭的脖子上。米蘭脖子上細細的絨毛在陽光下閃爍。
陽光灑在米蘭的脖子上。特寫鏡頭使我們看到米蘭脖子上細細的絨毛在陽光下閃爍。歌頌一個女孩,贊美一個女孩,電影中的布光和特寫,會表現得如此地激動人心。
如「再見『畫中人』」段落:
鏡頭329:特寫 馬小軍的手輕輕地捋過一根長長的頭發。金色的陽光在頭發上閃爍著。《鄉村騎士》音樂響起。(疊)
金色的陽光在「畫中人」的頭發上閃爍。用頭發上閃爍著的陽光,表現馬小軍心中愛情的浪漫、美好和詩意。
③、 主觀性
高瓦數聚光燈照明為主的布光處理,使人物和環境的主觀色彩更加濃厚。
④、 少年視角
高瓦數聚光燈照明為主的布光處理,使拍攝環境空間感、層次感突出。使人物的身體和面部陰陽反差分明、造型效果強烈。而這種陰陽反差強烈,造型效果鮮明,恰恰是少年馬小軍看待世界、看待事物的視角。這是影片《陽光燦爛的日子》的布光處理的異常突出的一點。
姜文對環境,對環境與光的關系的感受是異常強烈的。高瓦數聚光燈照明為主的布光處理,把姜文的這種感受表現得淋漓盡致。
如在「初見『畫中人』」的段落中,布光使「畫中人」的房間陰陽分明。段落開始時,馬小軍手舉望遠鏡站在陰影中。後來,馬小軍從望遠鏡中看到了牆上的「畫中人」。馬小軍上前一步,馬小軍從陰影中走到了燦爛的陽光下。用「光」的暗、明變化,寫少年馬小軍內心巨大的激動,和馬小軍神聖而偉大的愛情的覺醒。
3、曝光過度:
《陽光燦爛的日子》中還有一些特殊的光效處理。在影片的一些段落中,製作者有意使膠片的曝光過度。
如「為米蘭沖頭發」段落的後面,在米蘭的房間中拍攝米蘭。
鏡頭668:近景 米蘭身穿潔白的上衣,黑黑的長辮子垂在米蘭的胸前。米蘭目光如錐,凝視著馬小軍。突然,米蘭笑了。
米蘭身穿潔白的上衣,黑黑的長辮子垂在米蘭的胸前。米蘭胸前黑黑的辮子使白衣更加潔白。
一方面,使用顆粒反差強烈的特殊膠片,進行高調攝影。同時,強烈的布光,使被攝主體米蘭曝光過度。高調攝影和曝光過度,使米蘭的黑發、白衣更加突出、強烈,更加增加米蘭的美感和不真實的成分(「畫中人」)。
總之,通過曝光過度表現拍攝對象的美好,和馬小軍的愛情的迷狂及馬小軍特殊的心態。
(有顏色的彩色光的運用,為了講述的方便,我們將在後面的色彩一節中講述。)
四、電影創作中的照明處理
(前面我們已經講過,運動、照明、色彩是影像部分的三個重要內容。)
電影創作中如何處理照明元素:
1、總的照明風格:
根據影片的風格確定照明的風格。
A、紀實風格:
①、多用自然光,陽光,天空光。如果是在室內,那麼它的光就應該是該室內本身存在的光源(日光、燈光)所發出的光。(盡管這一點在實際拍攝中較難做到)。
②、多用散射光(軟光)。
③、如果使用「三點布光」,那麼,主光、副光、逆光之間的對比不要生硬和明顯。
④、場景中的主光的方向應與該場景內光源的方向大致一致。室外是陽光;室內是室內發光的燈具。
B、浪漫、誇張、表現主義風格:
在用光上沒有一定之規。可以生活化,也可以絢麗誇張。
C、商業片:
①、布光應使被攝主體清晰可見。它不能象紀實風格的影片那樣,為了接近生活,被攝主體有時會若隱若現、模糊不清。
②、布光要使被攝主體具有形式上的美感。
③、布光要使被攝主體具有鮮明的作者對它的主觀評價。
④、布光要使被攝主體具有鮮明的戲劇化特徵。
2、具體人物的照明處理:
影片主要人物,必須要有他的照明處理方案。如《法國中尉的女人》:薩拉,查爾斯,安娜,邁克,未婚妻等。
3、具體場景的
『貳』 電影八佰如何用光線來分析人物
運用了大量明暗對比的高反差用光,將周圍環境淡化,突出人的面部,特別是眼睛,展現了在絕境中戰士們的心理變化。縱觀《八佰》中的攝影,無論是色彩還是光線都頗為考究,泛綠的色調和出色的光比構成了影片的視覺基調,與優秀的配樂共同傳遞出慘烈而悲壯的氛圍。
『叄』 微電影和小型大電影拍攝時怎麼布光
首先先明確一個事情,你所說的微電影和小型大電影所潛在的台詞是不是
1.
投資少,劇組沒什麼錢,
2.
劇組人員少,分工明確但是編制不健全,場務可能還要打板舉挑桿。
如果是這樣,那首先遵循兩個原則,省時省力,其次才是效果,沒辦法,在這兩項之後才是效果。也就是說在布光時可以遵循以下原則:
1、利用好自然光,既陽光,硬了拉窗簾,控制光比,補光反光板,反差不明顯,拉黑旗
2、將生活中的燈光植入到場景中,比如晚上主燈打不到的地方,可以放台台燈啊,甚至電腦屏幕啊,都可以
3、有些夜戲可以改到白天拍,然後做成夜晚的效果,不難很簡單的
4、其他遵循人像補光和場景布光的一般原則。
『肆』 在電影創作中攝影光線有哪些功能作用
1、.曝光作用
2、光的造型作用
3、光的藝術表現作用
1.塑造人物形象,刻畫人物性格。表現人物情緒
2.烘托環境氣氛:相同的場景,在不同的光線照明下可形成不同的氣氛。這種特定的氣氛可影響人的心理情緒。
3.表現時空
4.幫助構圖:光線照明產生的明暗效果可以突出主體、掩蓋次體,充分而合理地運用光線所產生的投影,可以豐富畫面構圖,均衡畫面。
5、創造節奏
電視用光是動態用光。光的運動能製造節奏。
『伍』 拍電影時光線都是怎麼處理的會像攝影那樣使用擋光板么
你說的是反光板吧?在電影中也需要使用反射光,放光器材稱為「米波羅」。從材料上說類似於電器包裝中的那種防震的顆粒狀塑料板。。。。。。
與攝影不同,電影的特點是表現生活,要求有真實性。所以用這種弱放光的器材更柔和一些。
關於影視拍攝方面的資料可以參考:http://hi..com/2046windows/blog/category/%C9%E3%CF%F1%D6%AA%CA%B6%C5%E0%D1%B5
或者「海達影視培訓網」的資料區、論壇
『陸』 電影攝影照明技巧
電影攝影照明技巧
電影攝影是記錄影像在形狀、體積、顏色、質地及其在時間和空間中的運動與人眼所見的現實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那麼電影攝影的照明知識有哪些呢有哪些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視頻教學,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攝影師的工作:
要求攝影師根據故事情節模擬一天中的某一特定事件。
一天中有哪些不同的視覺效果? 早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落日、晚上和夜裡。
光的顏色怎麼樣?
光的質感如何?
光的強度如何?
光的方向如何?
照明:各種光的作用照明:各種光的'作用
光的作用和方向
5個光的基本位置和功能
從位置名稱可看出它的功能
光的名稱並不表示光的柔硬和大小
基本燈光布置基本燈光布置 1. 主光
佔主導地位的主要光源,用它來創造主體效果。
通常決定場景的特性和氣氛。
2. 輔助光
照明人物或場景的陰影區,這樣影片的效果就更接近眼睛“看”到的效果。同時描繪出環境光的表現。
建立光比…“輔助光對主光加輔助光” (2:1, 3:1, 4:1, 6:1, 等)。
還可以用來保持陰暗或是照亮陰影的方法決定場景的氣氛。這些變化可以幫助暗示一天中的時間以及場景的自然逼真。
輔助光通常是一個大的柔和光源,所以沒有令人討厭的陰影產生。雙重陰影對於好的攝影師來說是要絕對避免的。
通常,輔助光接近攝影機鏡頭,盡管現在常用反光板,放在主光的對面,將光反射到被攝物的陰影處。
3. 逆光
任何一種逆光照明的目的都是將拍攝主體與背景分離開來。
“真正的”逆光
位於拍攝主體的正後方,用光勾勒出主體頭頂和兩側的邊緣。
邊緣輪廓光
放置在被攝物體後面,稍偏左或右一些。
這樣可在被攝物體的表面一側給出一道較細的輪廓線。
輪廓眼神光
從攝影機的方向向被攝物臉部打光使其產生光澤。
有時代替輔助光用於照亮臉的陰影部分。
線性輪廓光
基本上與輪廓眼神光相似,但燈光位置更前,不產生光澤。
輝光
多來自側面,並在陰影部分和面部產生少量輝光,但其本身不會產生陰影。
不會產生高光或輪廓光。
4. 背景光
強調被攝物後面區域,產生區分前景景物的效果。
通常,背景要比被攝主體暗一些。
5. 特殊光源
頂光
放置在被攝物體的頂部上方,可產生一種天堂或神聖的效果。
教父”(戈頓.威里斯)式照明
眼神光
用於強調眼睛中的高光或閃爍,以產生不同的情緒效果。
經常放於鏡頭上方。
通常,它是一個散射良好或是較弱的光源。
服飾燈光
用於強調被攝人物服裝的某些部位,而非人物本身。
塑型燈光
用以突出場景或背景的某個部分,以區別周圍環境。
;『柒』 光線是如何決定影片的整體氣氛和情感基調的
首先光線在電影中起的作用毋庸置疑!
個人覺得,決定影片的整體氣氛和情感基調的因素,光線不是全部,只是其中之一!
一般導演會利用光的強弱來烘托場景的整體氣氛,像歡快 開心 正派人物出場等,用的都是比較明亮的光線烘托場景!相反令人悲傷 難過 憤怒的場景會用比較暗淡的光! 還有很多種不同強度的光線去烘托不同情感的場景!比如浪漫的場景會用比較柔和的光線等等!
『捌』 電影光線名詞解釋
電影作為一門視覺藝術,傳遞的就是一組連續的活動影像信息,而這一信息的傳遞過程就是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將光線傳遞給人的視覺感官神經系統的過程。
基本介紹
1、電影光線
電影用光的方法有多種。
按光位分,可分為順光、側光、頂光、底光等。
按光質分,可分為聚光、散光、軟光、硬光等。
按光的方向分,可分為前置光(光源在前)、側光(光源在側)、背光(光源在後)、底光(光源在下)。
按光的亮度分,可分為強光和弱光。
按光調分,可分為低調光與高調光。
2、電影光線的功能
Ø 完成攝影畫面曝光工作,實現影像確立
Ø 控制畫面亮度水平和反差關系
Ø 決定場景氣氛效果
Ø 突出、強調被攝體的造型特點
Ø 為影片確定視覺基調
『玖』 光線在影視影像中有怎樣的藝術功能
光是造型元素的主要構成要素之一,光直接作用到觀眾的感官,能夠讓觀者體會到畫面的情緒,感受到影片的基調,觸動到情節渲染的氛圍。
1、光的人物造型功能
首先,光對突出人物特性有著重要的藝術功能。在眾多影片中,我們為了彰顯某個人物的形象,經常會使用特定的光線將其襯托出效果,最為我們熟悉的就是,在《西遊記》里,如來佛祖永遠都金光環繞,耀眼璀璨,就是為了突出其偉大至尊的形象。
光已經不僅僅是讓我們更清楚更明白地看清事物,而是賦予了一定的藝術功能,理解了光的作用,才能更好地揣摩創作者的意圖以及影片所蘊含的深刻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