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指南 > 中國武俠電影如何發展

中國武俠電影如何發展

發布時間:2023-09-08 10:58:08

1.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中國商業電影浪潮中武俠片興盛的原因

不同於現如今高投入、高成本、名導演的影片,中國在上世紀二十年代的商業片多是小投入、快產出、粗製濫造,這是由當時的時代背景、社會背景所促成的。透過這一時期的電影,我們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當時社會的發展情況和人民的思想狀況。
20世紀20年代,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中國的民族工業得到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在整體上處於上升的趨勢。電影作為一種娛樂產業,也直接或間接的受到這一態勢的影響。
電影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到1925年,各地共開設了175家公司,其中的145家公司集中在上海。這一時期比較著名的公司有明星影片公司、長城畫片公司、神州影片公司等,他們各有風格,呈現出不同的創作面貌。

明星公司首屈一指,製片方針改以鄭正秋的「營業主義加一點點良心」的「正劇」;長城、神州、民新的製片主張也都顯示出一定的社會關懷和藝術追求;大中華百合公司「歐化」,天一公司「尚古」,呈現出相對立的兩種風格;上海影戲追求藝術化,而南國劇社則更具現代性,表現出強烈的知識分子電影特點。很明顯,此時的電影創作是在商業性的基礎上追求藝術化的。田漢1926年創立南國電影劇社,希望「以純真之態度,借膠片以宣洩吾民深切之苦悶」,自籌資金拍攝《到民間去》,由於資金短缺,影片斷斷續續進行了一年,在拍攝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最終未能完成。這種帶有強烈知識分子電影特點的影片並不適合當時的國情,這也是這部電影未能獲得大量資金支持的重要原因。在那個時代,無資金支持,只追求單純的藝術化是無法成功的。可見商業性是電影藝術發展的必要動力。

2. 中國電影史的百年簡史

自1905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的誕生到2005年,中國的電影已走過了整整一百年的歷程。在這百年的中國電影歷史長河中,中國電影的發展史離不開中國武術的熔入。
中國電影從無聲、單機、黑白影片到高科技、大投入、環繞立體聲巨幕電影,乃至全球最有影響力的電影節,以武術及以尚武崇德的俠義思想為主題的電影占據了中國電影的重要地位。因此,可以說,中國武術促進了中國電影的發展;中國電影推廣和宣傳了中國武術。
中國電影史上的三次產業發展時期: 中國電影第一個產業時期是1922年—1937年。在世界電影誕生的第二年,1896年電影現身於上海開始,中國本土的電影業便從商業放映起步了。在經過蹣跚學步的萌芽期之後,到上世紀20年代,已經開始向私營化的產業發展,當時社會的資本環境與行業內的准備日漸成熟,民族工商業獲得了空前的機遇得以迅猛發展,個人/社會資本,更准確地說是「游資」的逐漸充盈,使得很多資本家們投資的目標開始瞄準電影這一新興行業。在這個行業里,人才和技術上的儲備正在豐滿,張石川、鄭正秋、羅明佑、黎民偉和後來的邵氏兄弟等一批電影人都是從搖籃期走過來的先驅者,他們各自不同程度地涉獵了電影行當中創作、製片甚至發行、放映幾個方面,所積攢下來的經驗使之成為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電影中堅。在技術上,初期設備使用和攝制過程都要依靠外國技術人員,但有了像羅永祥、董克毅、吳蔚雲等最早的一批技術人才的加盟,這一局面很快就被打破。具備了上述條件,以1922年明星公司成立為標志,電影公司迅速增長,到1924—1926年達到了高峰,據統計中國共開設有175家電影公司,僅上海一地就有141家。
在這個大浪淘沙過程中,「明星」、「聯華」、「天一」三大公司浮出水面構成了三足鼎立。老字型大小的「明星」在上海的成立是電影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始終當仁不讓占據著第一把交椅,將個人資本的運營方式發揮到了極致;1930年成立的「聯華」擁有院線的先天條件,形成「影院業與製片業之最初的聯合陣線」。羅明佑率先在一家私營公司里實現了制—發—放一條龍,他的經營思想在現在看來都是先進的,他試圖結束中國電影的個人資本經營時代,進入壟斷金融資本的高級階段。然而當這一超前的理念遇到戰爭炮火和尚在襁褓中的金融體系時,只能是被描繪在紙上的美好前景,羅明佑成了一位悲劇的人物;1925年成立的「天一」公司,以數量取勝的作風固然可圈可點,但它成功地開發了東南亞市場,發展到現如今的「邵氏」,其生命線之長足以獨立支撐起一部私營公司發展脈絡的活歷史。與此同時,三大公司不同的製片策略也為中國電影奉獻了不同的藝術形態,「明星」是「長篇正劇」的鼻祖、「聯華」是「文藝片」的源頭,而「天一」則把「稗史、神怪片」一脈發揮得淋漓盡致,這些影片的類型直至今日仍在延續。
三大公司是電影產業鏈中上游製片業的代表,而與之同步發展的中、下游發行放映業也不甘示弱。在上海,最初的影院放映是由西方人經營的,西班牙人雷瑪斯的青蓮閣是第一個電影固定放映點,隨後建起了屬於自己的一條「院線」。到1926年雷瑪斯離滬回國時,他的動產與不動產相加總計不下百萬,足以號稱「電影大王」。雷瑪斯告老還鄉時,張石川和百代公司的經理張長福終於等到時機,立即於1926年3月份承租了雷氏的五家電影院,組成中央影戲公司,以原有中央大戲院為領銜戲院,又吸收了「中華」、「平安」,中央影戲公司直轄7家影院。這條國片院線的形成是製片商涉足放映業的標志,同時中國電影的院線開始了新的劃分。在北方,1918年開始經營北京真光電影公司的羅明佑將其屬下3家影院,於1927年與經營西片的發行業務的英籍華人、平安電影有限公司董事長盧根屬下的3家電影院合營,定名為華北電影公司。1929年華北電影公司進入全盛時期。羅明佑除掌控以上影院的首輪、二輪中外影片上映外,還以平津為中心,在石家莊、太原、鄭州、濟南、青島,乃至沈陽、哈爾濱擁有直接或間接管轄的院線,同時開展國內外影片的代理發行的業務,短短幾年時間控制了北方地區的電影發行放映,經營的影院達二十多家,把曾壟斷經營影院的洋商一概排除在外,成為影院業名副其實的「華北王」。
面對中國龐大的市場和豐厚的回報,好萊塢八大公司紛至沓來,在上海和華北地區分別設有辦事機構。關於當時電影的放映數量,有數字顯示,美國電影以每年占進口影片數量平均80%以上的絕對優勢控制著中國電影的放映市場,甚至決定著影院業的生計。盡管國產片的總生產量只是進口影片輸入量的1/3或1/4,但是就中國的放映率和受眾人群來說,國產片的影響力並不遜色於以美國片為主的外國電影。 1937年後,上海電影業因時局波動而變化,以「明星」消亡、「聯華」解體、「天一」南遷為標志,老影業逐步消亡。中國電影史上的一個黃金歲月和產業蓬勃時期在抗戰炮火聲中戛然而止。
以前蘇聯為模式,到1956年基本完成了「獨立、完整的製片生產基地」為主要目標的體制建設任務。
1945年抗戰勝利,憋了一肚子勁兒的電影人拍出了一批以《小城之春》為代表的傑作。
1949年2月,經過短期的籌備,在建國前夕的4月上旬,電影管理局在北平成立,隸屬中共中央宣傳部領導,袁牧之任局長。電影局成立後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建立國家電影製片廠。
1950年,列寧和斯大林同志說著一口東北味兒普通話的蘇聯片《列寧在十月》上映。從此配音譯製片變成中國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個時期先後建立的東北電影製片廠、北平電影製片廠、上海電影製片廠三大國營電影企業在歷史轉折之際,為新中國電影事業走出了第一步。在新中國電影事業的規劃中,發行、放映同樣位置顯著,實現國有化的一體制既是最初方案,又是最終目標。因而,各地影片經理公司的建立隨著解放戰爭的節節勝利由關外推進到中原,在時間表上,與國營製片廠的創建可以說做到了兩翼並進。據統計,舊中國有678家電影院,半數以上集中在上海、天津、北平、廣州、武漢、沈陽等大城市,中、小城市數量很少。
1954年6月至9月,電影局及所屬各製片廠的領導幹部共9人組成赴蘇訪問團,經過長達3個月的考察,回國後向中共中央上報了《電影工作者赴蘇訪問團工作報告》。1955年中央批准了該《報告》,各電影廠(部門)便相繼開始了大規模體制建設和調整,以蘇聯模式到1956年基本完成了「獨立完整的製片生產基地」為主要目標的體制建設。1959年共完成82部故事片,產量下降而藝術質量上升,優秀和比較優秀的影片達到近30部,佔全年總數的1/3強,這一年在新中國電影的發展歷史上被稱之為「難忘的一九五九年」。
新中國電影的17年歷程有多種劃分的方法,就電影事業的發展而言,可分為兩大重要時期:從1949年開國到1957年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結束,為起步、初創、建設的階段;1957年以後,經過1959年的「十年獻禮」高潮,到1965年「文化部整風」及1966年的「文革」,為穩定、發展、轉變的階段。中國電影在經歷了這17年的打造後,已經擁有了一份龐大的產業,家底堅實而雄厚。 中國電影第三次產業時期在時間和形式上與前兩次有所不同。「文革」後百廢待興,新時期的改革開放不久挽救了瀕於崩潰的電影經濟,也使中國電影迎來又一次復興。但幾十年來形成的產業痼疾困擾著電影的發展,電視及多種娛樂方式的沖擊更使電影業的經營每況愈下,改革勢在必行。隨著中國性改革的不斷深化,電影業開始重新審視市場的作用和力量。上世紀90年代的一連串的「突破」如同多米諾骨牌效應,促成了體制的變遷,這一切都是在推動市場化進程的力量下進行的。因此,這一次產業期的到來較前兩次而言,在意識上體現出了更多自覺。
進入21世紀後,對於電影業市場化的確定和認知,已經在全行業達成了思想的統一,但客觀上講這是經歷了一個過程的。1993年,10部「分賬大片」的引進和1999年中美談判結束,中國加入WTO開始進入倒計時,這兩大事件都著實給尚處於懵懂之中的中國電影業上了「市場」的一課。與狼共舞,是中國電影不得不做出的選擇,在與國際接軌的不斷磨合中,才能漸漸地觸摸到市場的脈搏。「打破橫向的區域界限,打破行業割裂狀態,在大市場、大規模、全方位和全行業的基礎上,進行縱向資產聯營,進而重組市場,實現符合電影發展規律的新格局。」2001年,隨著市場觀念的深入人心,「院線制」的建設規劃被提上議程,12月18日出台了《關於改革電影發行放映機制的實施細則》,經過2002、2003兩年的強力推動,到了2004年,「中國已建成的36條電影院線,加入影院已經達到1188家,銀幕數為2396塊,比院線成立初期增加了316家影院和815塊銀幕。票房收入超過2000萬元的影院有5家,超過1000萬元以上的達到了15家以上。」
中國電影業市場化的方向確定以後,計劃經濟時代所形成的產、供、銷關系亟待重新「洗牌」。而在電影行業本身,打破了國有企業的單一主體,民營資本和境外資金開始進入,從製片業逐步擴展到發行放映業,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2001年,華語電影《卧虎藏龍》沖進奧斯卡,斬獲多個獎項,這給了中國人製作華語大片以前所未有的機會和信心。2001年到2003年,有著海外、本土雙重投資背景的《大腕》、《英雄》、《天地英雄》、《手機》相繼問世,《英雄》贏得了2.5億的票房。2004年,具有同樣資金組合方式的《十面埋伏》、《可可西里》、《天下無賊》及《功夫》,在票房榜上分別占據了前三名,《功夫》是1.7億,《十面埋伏》是1.6億,《天下無賊》為1.2億。「借水行舟」使中國電影終於嘗試著下了海,並且開始學習游泳。 第一次高潮
中國電影第一次武術動作片高潮出現在20世紀的20年代至30年代。在當時,人們習慣稱其為「武俠電影」。 武俠電影隨著中國電影的發展而發展到了第一次高潮。這個期間各種各類的武俠電影紛紛出現。
其武俠電影的急速發展,是與當時的文化背景、武俠小說等都有一定聯系的。1928年上海明星影片公司根據武俠小說《江湖奇俠傳》改編並攝製成武俠電影《火燒紅蓮寺》。歷史上人們也一直認為《火燒紅蓮寺》是中國第一部武俠電影。
當時紅極一時的《火燒紅蓮寺》,其票房和社會人氣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在以後的3年內,為滿足觀眾的要求,《火燒紅蓮寺》的續集竟拍了有18集之多。就連當今美國巨片《蝙蝠俠》系列都會感到汗顏。《火燒紅蓮寺》說的是,湖南的瀏陽和平江兩地為爭碼頭而引發械鬥,涉及到武林中的昆侖派和崆峒派,以及紅蓮寺廟等。劇情可以不去深入,而《火燒紅蓮寺》的連續18集,事實上形成了中國電影史上的第一次武術動作片高潮。以後在1940年和1993年,香港又製作了兩集,從而使《火燒紅蓮寺》總共拍了20集。
在整個1929年至1931年期間,上海的50餘家影片公司,共拍了250餘部武俠電影,佔全部出產影片的60%。
由於日本侵華戰爭,中國電影受到了巨大的創傷,同時也導致了中國武俠電影第一次高潮的結束。
第二次高潮
中國電影第二次武術動作片高潮出現在20世紀的50年代末至70年代。在60至70年代,武術動作片和言情電影一樣,成為支撐香港和台灣電影業的兩大支柱。在這期間,涌現了一批代表這個時期武術動作片的最高水平的演員與導演。如李小龍、洪金寶等及以後的成龍、元氏兄弟等。
1958年,香港峨嵋製片公司首先拍攝了金庸的《射鵰英雄傳》和《碧血劍》,之後,台灣地區也出現了武俠電影,如1960年台聯影片公司的《七劍十三俠》等。
1973年,中國武術動作片翻開了重要的一頁。《猛龍過江》是李小龍自編、自導、自演的影片,是世人公認的遠征歐洲打入世界影壇,並獲得成功的武術動作影片。同年的《龍虎爭斗》是李小龍與美國好萊塢華納影業公司合資生產的影片,成為中國第一部與國外電影公司合作的武術動作片。《死亡游戲》是李小龍自編、自導、自演的最後一部影片,遺憾的是李小龍並沒有拍完這部電影就去世了。
此後,雖然香港和台灣的武術動作片還繼續在生產,但作為群體性的武術動作片創作、拍攝、效應等逐步減退了。
第三次高潮
中國電影的第三次武術動作片高潮出現在20世紀的80年代初。1980年,北京電影製片廠首拍了劉曉慶主演的《神秘的大佛》,打開了武術動作片的先聲。1982年由河南開封市演出公司和香港聯華電影聯合公司攝制的、李連傑主演的《少林寺》真正掀起了武術動作片的第三次高潮。在這期間,大量的武術動作片題材的影片誕生了,如1983年的《少林寺弟子》、《武當》、《武林志》等;1984年的《自古英雄出少年》、《木棉袈裟》、《大刀王五》等。同時,武術動作片有了將動作片與民族文化相融和的意韻。
由中國內地所引發的武術動作片與香港和台灣的武術動作片有一定的不同之處。即相比較而言,在敘述故事的前提下,更多的表現了一種民族傳統文化的內涵和思想的熏陶。
步入90年代,香港的武術動作片又有了一個新的篇章,1992年的《新龍門客棧》、1993年《東方不敗》、《獅王爭霸》等對中國電影具有較大的影響。尤其是間隔了半個多世紀的《火燒紅蓮寺》,在1993年又拍了第20集的連續系列。以及1994年的《天龍八部》等等,都對武術動作片的第三次高潮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所有的武術動作片中,以出生於廣東佛山的黃飛鴻的武術生涯為題材的武術動作片達到了空前的程度。從1949年的《黃飛鴻傳》至今,已有了100餘部關於黃飛鴻武術生涯的故事片。

3. 武俠片的歷史發展

先秦之後,以武術和俠客為主角的小說逐漸興起,至唐代,形成第一個高潮。當時的《紅線》、《聶隱娘》等等,皆已有武俠小說的影子,但還未全面成熟。到了明代,《七俠五義》、《英雄兒女傳》等等開始流行,此時的武俠已經擺脫了唐代武俠中俠客依附政治、並為政治效力的窠臼,呈現出「游歷於江湖、行俠於社會」並與政治對抗的角色特徵,這種精神和春秋時期的「俠客」相吻合。到了明末清初,武俠小說已經在社會上廣泛流行,並取得了大眾的認可,成為一種成熟的文學形式。
電影傳入中國以後,以武俠和武俠精神為題材的小說、戲劇開始慢慢與其融合。第一部中國武俠電影,是1925年拍攝的《女俠李飛飛》。該片由邵醉翁(邵逸夫大哥)執導,林雍容,粉菊花,吳素聲主演。講述了一個女俠憑借武功成他人愛情之美的故事。影片雖已有後世武俠電影的雛形和精神氣質,但未脫胎傳統戲曲故事結構,結尾亦落入俗套,故未有太大影響。真正使武俠電影進入世人視線並取得巨大成功的,是1928年,由明星電影公司出品、張石川執導的《火燒紅蓮寺》。
該片根據「平江不肖生」的武俠小說《江湖奇俠傳》改編,是第一部根據原版武俠小說改編的電影。影響力巨大,觀者如潮,製片公司賺盡了票房和口碑。此後,續集連拍,一共拍攝了十八部,創下中國電影史上續集最多的單片電影。
武俠電影,作為中國一種獨特的電影類型,開始進入中國電影史。
從30年代開始,因為《火燒紅蓮寺》的火熱,中國開始出現了無數奇奇怪怪的武俠片,這些武俠片良莠不齊,大多取材於稗官野史,或追求新奇,或熱衷舊思想,文化質量不高,技術水準也沒有突破。1937年後,全面抗日中斷了武俠電影。
一直到了60年代,中國武俠片在題材和拍攝風格與技術兩方面,都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邵氏從五十年代開始拍攝武俠電影,但不受歡迎,只好與「黃梅調」結合。此時的武俠片仍舊根植於傳統戲曲中,在服飾、台詞、劇情等等方面保留了較大的戲曲痕跡。
1965年,邵氏公司老闆邵逸夫對泛濫老套的武打片厭煩,決心要拍攝新類型的武打片,幾經嘗試,張徹在1967年拍攝傳世之作《獨臂刀》,成為第一部票房超過百萬的影片,張徹獲得「百萬導演」的名號。這部影片奠定了張徹在影壇的重要地位,被人稱為新派武俠電影。張徹的電影中,男性演員才真正有主角的地位;之前的黃梅派作品,男性演員在其中只是陪襯。張徹的電影中,男主角是性格剛烈的俠客,個性獨立,有自己的為人處事的標准,看重男人間的情義,兒女情長是陪襯。
新派武俠擺脫了老派武俠的套路,在技術上也有了巨大的嘗試和突破,一些風格化和接近生活化的人物裝扮及審美情趣開始呈現,但,真正引起巨大轟動、標志武俠電影成熟起來的是,1971年由台灣導演胡金銓拍攝的《俠女》。
這部改編自《聊齋》的中國武俠電影扛鼎之作以其跌宕起伏的情節、冷靜懸疑的氣氛、熟練精準的技巧和滲透其中的禪思哲理而受到了如潮好評,一舉奪得了當年戛納電影節技術大獎,將中國武俠電影在世界范圍內推向了頂峰,這是中國武俠片第一次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它標志著武俠片這種類型正式獲得世界承認並載入世界電影史。
該片在畫面和劇本兩方面確實頗有新意,導演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程度鑄就了它的成功。竹林、斗笠俠客、政治迫害、輕功、射箭、野外拍攝等等影響後世巨大的武俠元素,皆由此片獨創。而源於道家的山水情趣和政治冷淡,深刻契合中國長久農業社會的思想根源。尤其是該片女主角——徐楓(現台灣湯臣集團總裁)扮演的女俠,輕靈颯爽,扮相利落,幾乎成為後世所有女俠的定格。而她飛身上樹時,驚人的一剪(剪輯特技),艷驚四座,被冠以「中國武俠第一刀」的美譽,在70年代影響力巨大。後來崛起的徐克、程小東等人,皆受此片巨大影響。
至此,中國武俠已經全面成熟起來。
此時,一種新的電影形式開始凸現,並最終於武俠片分道揚鑣:功夫片。
八十年代末,香港新浪潮電影崛起,一批新人開始嶄露頭角,譚家明、王家衛、張曼玉以及後來出現的四大天王。其時,邵氏電影停拍,香港電影呈現巨大市場空間。在這種背景下,以徐克、程小東等海歸派帶來的年輕創作活力和視野,開始掀起武俠電影的第三個高潮。
1992年,程小東取材於金庸的武俠小說《笑傲江湖》拍攝了同名電影,他大膽取捨劇情,創新動作和敘事技巧,在剪輯方式和拍攝手段上都有了巨大突破。威亞技術的成熟與飄逸審美的運用,共同構成了這部電影的審美情趣,在這里,金庸描寫的劍氣、輕身術等等都有了極為完美的視覺展現。而由黃沾作詞的「笑傲江湖」也傳唱一時,並在二十年後的今天依舊被人津津樂道。
該片完全延續了《俠女》的拍攝風格,主打元素依舊是竹林、斗笠俠客、陰謀等等,徐克事後說明他確實是向胡金銓學習了,而該片動作的方向所指:俠義精神中的超然脫俗與世外情結,第一次將武俠片的精神內涵做到了極致!!
此後,程小東再接再厲,又拍攝了續集《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這部電影引發的爭議和觀影狂潮更加超過前者,大陸港澳台幾乎萬人空巷。電影中,不僅兵器能殺人,飛花、落葉、針線、鐵鉤甚至徒手都能致人非命。而林青霞裝扮的東方不敗,則成為了新派武俠人物形象的一個巨大突破。
在該片中,林青霞扮演不男不女的東方不敗,因為修煉葵花寶典而揮刀自宮。徐克和程小東第一次吸收了黑澤明電影中的日本幕府時代風情,將和服扮裝與林青霞的美麗氣質結合得無與倫比,而林青霞近乎完美的表演水準,則成為「東方不敗」標志性形象。
以這部電影為准,香港和大陸都第三次興起了武俠片的狂潮,拍攝了諸如:《六指琴魔》、《天山童姥》等一系列武俠片,並在海外也取得了巨大的票房。
此後數年間,武俠片漸漸式微,無限制地復制類型導致觀眾視覺疲勞,而票房左右的市場因素也剋制了投資人的拍攝慾望,九十年代末,幾乎沒有人再拍攝武俠電影。
2000年,一部橫空出世的武俠電影,再度引發了這個類型片,那就是李安執導的《卧虎藏龍》。這部由香港安樂影業投資、根據王度廬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第一次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這是迄今為止,華人投資、華人執導的華語電影唯一一次在奧斯卡獲得最佳外語片,這部電影也給武俠片注入了雞血針。
該片從元素、拍攝手法等等上並無巨大的突破,但,在導演水準、鏡頭設計、剪輯、服裝、畫面節奏等等方面,一反程小東徐克模式,採用了「劍走輕靈」的審美,其中,章子怡扮演的「玉嬌龍」形象轟動一時,而李安的導演水準也得到了空前肯定。
九十年代以來,隨著《東方不敗》中和服的引入,華語武俠片越來越脫離本土文化,種種莫名其妙的風格、裝扮等視覺設計,強行扯入西洋元素,為討好當時興起的美國大片觀眾。徐克拍攝的《斷刀客》等等電影,完全把武俠與美國西部片結合起來。莫名其妙的大漠風情、奇奇怪怪的盔甲裝扮、所謂的玄幻風格等等,割離了武俠片與中國農業社會的關系,歪曲了武俠片的文化內涵。加上此時香港的漫畫風,更加加劇了這種不嚴肅的「創新」。
在這種情況下,李安大膽回源,重新將武俠片定義為農業社會風情(實際上,中國古代的沙漠哪裡有俠客?俠客必然伴隨著社會和江湖,甚至美女),雖然在該片中仍舊有一段沙漠戲,但從歷史和情節上都予以了磨平,幾乎看不出痕跡。影片重要的仍舊是青山綠水、斷橋小樓式的純中國風情。
該片大俠扮演者:周潤發,他扮演李慕白,其寫意大度的動作設計所蘊藏的「大俠」意味,已經有二十多年沒有出現了。而玉嬌龍和俞秀蓮在屋頂上橫飛的一段輕功,則看得觀眾目瞪口呆,尤其是美國觀眾,華盛頓郵報甚至貼出頭版評論:公然抗拒地球引力!
此片幾乎所有的元素都源於中國傳統的道家學說,包括「氣」、「穴位」、「輕功」等等,而原小說也是民國早期撰寫的,電影基本上忠於小說,並抓住了小說的精神實質。
但是遺憾的是,當時大陸電影市場極為慘淡,第五代嘗試商業屢屢失敗,第六代又拒絕商業模式,導致好萊塢電影大肆侵佔市場。在這種情況下,這部極為優秀的商業武俠電影被引入大陸,引發了一定的觀影潮。這種情況為大陸電影公司和老闆極為嫉妒,他們出於各種心理,僱傭了一批所謂的評論家、影評人,對該片大肆歪曲,評價該片為:討好美國,討好票房,內涵不足等等……
實際上,這部電影美國人幾乎看不懂,因為美國人根本無法理解「輕功」是什麼,全世界,也只有中國文化中有普通人飛天的描述,在基督教世界,飛天,等於神!華盛頓郵報的評論「公然抗拒地球引力」就凸現了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所以,以「討好美國人」為借口來打擊該片的藝術地位,不僅不符合事實,而且凸顯出大陸當時電影產業的急躁和危機感。
至此,中國武俠片算是告了一段落,而後,引發了中國電影產業化的第一部純商業片《英雄》,便是對該片的借鑒,之後的《十面埋伏》等等,中國武俠電影正式走入了好萊塢。

4. 如今,為何拍武俠電影的越來越少

沒有市場,沒有生存土壤是武俠電影越來越少的根本原因。

武俠分武和俠。那麼武俠沒有生存土壤的原因就顯而易見。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應該是中國傳統武術的高光時刻,天下武功出少林便是在《少林寺》播出之後喊出來的口感。

隨後,武俠片在金古梁溫四大武俠小說巨匠的帶動下,像是插上了翅膀,風靡全國,掀起了一股學習武術的熱潮。

彼時,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武俠夢,仗劍江湖,快意恩仇。

與此同時,學武的浪潮也擠進了一批又一批的武術神棍,他們目的很明確,趁著浪潮,忽悠武術愛好者,繼而達到圈錢的目的。

他們從不研究武術的閃轉騰挪,也不會想著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他們沒有扎實的武術基礎,卻練得了一口賊溜的嘴皮子。

他們說:君子動口, 小人動手。他們又說:以武會友,點到為止。

他們以道德制高點來掩飾自己的不學無術,在比武擂台上屢屢敗北卻不知恥,反而巧舌如簧。繼續在世人面前為自己辯駁,申述。

與其說是武術大師的最後的倔強,不如說是博得同情,繼續著自己的忽悠事業。

遠的不說了,就說最近30秒被ko3次的馬保國吧,被擊敗之後,除了狡辯,有任何其他可取之處嗎?沒有,信誓旦旦:點到為止。

這樣不堪一擊的武術,能不被人唾棄嗎?

俠義,可大可小。

往大了說,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是頂級的大俠,如郭靖。

往小了說,俠義就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鋤強扶弱,見義勇為。

俠之大者畢竟只在少數,而我們普通人只要能做到小俠義就挺好。

然而,即便是小俠義,在當今這個時代也沒有多少的生存空間。

扶老太太過馬路,算俠義嗎?算!但是有幾個人敢去扶?被訛了怎麼辦?

抓小偷,見義勇為,算俠義嗎?算!但是有幾個人會去抓?萬一小偷受傷了,責任算誰的?

遇到強j,上前阻止,算俠義嗎?算,但是有幾個人敢去?打傷了怎麼處理?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這些看似簡單的事,其實就是武俠電影里的俠義精神。

但是,現在這個精神還剩多少呢?也許只存在心裡,不表現於行動上了吧。

當一腔熱血,受到不公正對待時,還談什麼俠義精神!

對武術熱情的減少,對俠義精神的褻瀆,使得武俠沒有了生存土壤。

但是,武俠電影本身也是出現了很大的問題。

其一,近些年,但凡武俠電影都喜歡加入愛國情懷,民族大義。打著情懷的噱頭忽悠觀眾的口袋。如葉問系列。

其二,沒有創新,武俠巨匠後繼無人。每每看到的武俠片從了翻拍就是翻拍。這是電影屆的無能,憑著經典老版在觀眾心裡上了保險,肆無忌憚地踐踏經典。

其三,用戶群體變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喜好。以前喜歡武俠的那一幫人大多都已經結婚生子,拖家帶口,沒有多少閑情逸致去看武俠片了。年輕一代喜歡的是仙俠,偶像,甜寵等等。

其四,動作演員出現人才斷層。電影里的打鬥場面基本靠特效和慢鏡頭來完成。軟綿綿的武打動作完全感覺不到拳拳到肉的快感。

綜上所述,大概就是武俠電影越來越少的原因吧。

因為時代的需求不一樣了!

現在為什麼不拍武俠劇了.當年精彩的武俠劇明明那麼多!

看一看這幾年電視劇的發展史,可以發現一個非常奇怪的事情,那就是隨著時間的發展,武俠劇拍得越來越少了,而仙俠劇 歷史 劇依舊很多,但曾經讓人們看劇之後就無比艷羨江湖的武俠劇卻消失不見了。

如今少有的武俠劇,還大多都是翻拍,直接翻拍曾經老版的武俠劇,但是新的武俠劇卻少之又少,武俠劇中可能還會混雜朝堂糾葛,那種單純將江湖恩怨、江湖事江湖了的電視劇到現在基本看不到了。

真的覺得很遺憾,曾經武俠劇真的很出名,而且劇本層出不窮,那個時候古裝劇大多也是以武俠劇為主,江湖上的恩恩怨怨愛恨情仇,總是可以把大家的目光全都吸引住,當時我追過很多劇,大部分都是武俠劇。

說幾部當時很喜歡也很火的武俠劇吧,都算是非常經典的作品了。《雪花女神龍》,這部劇是真的很好看,無論是正派還是反派都有著非常獨特的氣質還有個性,每一個角色性格飽滿,讓觀眾都喜歡得不行,喬振宇在劇中扮演的歐陽明月是真的帥,這也是他的一個經典代表作了。這部劇劇情精彩而且關系糾葛也很多,看一兩集就容易入迷,是非常亮眼的武俠劇,不過比較遺憾,這部劇很少重播,想看劇就只能自己找資源。

《雪山飛狐》,根據金庸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改編之後這部劇真的很棒,劇情還原度高而且裡面每一個角色的選擇都恰到好處,不過也挺奇怪的,金庸很多武俠劇經常翻拍,比如《神鵰俠侶》,都翻拍三四次了,而《雪山飛狐》卻很少有翻拍,大家現在看的《雪山飛狐》電話劇,還是以前的版本,這么精彩的劇情,真的翻拍也會有很多人喜歡吧?

另外還有很多經典武俠劇就不一一列出來了,大家就可以發現,早年間真的是武俠劇蓬勃發展的時候,但到了現在,仙俠劇反而成了大勢所趨,曾經受歡迎的武俠劇連劇本都很少出現了,而像很多武俠迷,喜歡看武俠劇,就只能翻以前的武俠劇出來看了

聽我樓下的他們亂吹,武俠電影越來越少的主要原因的 科技 越來越進步,特效越來越炫酷,

相比於武俠,你是否跟喜歡看飛劍滿天飛,動動手掌就能發出光來打飛敵人的?

或者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主角那種特效拉滿的名場面?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武俠已經過時,不適應這個年代了。

武俠被稱作「成人世界的童話」,而現在大家都在很現實的為生活奔波,哪裡有時間看童話?

這就像當年「校園民謠」的消亡一樣。當時的大學生不但畢業包分配,國家還補貼生活費。大學生們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創作了大量的校園民謠,大部分以美好的校園愛情為主。而等到大學畢業要自己找工作。就業的壓力來了,誰還有心情去寫這些玩意?

來說說我對近幾年間大陸武俠劇的看法。

第一,新鮮感的喪失。

有原著的武俠劇的拍攝,當然首推金庸劇。記得03年大鬍子指導《射鵰英雄傳》時,掛的橫幅內容為「歡送笑傲,喜迎射鵰」。眾所周知,九十年代以前,武俠劇可謂是為港台所壟斷(偶爾有大陸武俠劇),直到1994年,才有了大陸第一部金庸劇《書劍恩仇錄》。可以說,第一代的大陸金庸劇,張紀中拍攝的較多(03《射鵰英雄傳》,03《天龍八部》,05《神鵰俠侶》,06《碧血劍》,07《鹿鼎記》,09《倚天屠龍記》),但在此期間,也不乏各種其他版本的出現,02年吳健版《俠客行》,03年蘇有朋版《倚天屠龍記》,04年吳樾版《連城訣》,08年胡歌版《射鵰英雄傳》,08年聶遠《雪山飛狐》,09年喬振宇《書劍恩仇錄》。這十年之前,大陸觀眾只能欣賞港台外加新加坡的金庸劇,除94年黃海冰版《書劍恩仇錄》外。而這十年時間,大陸拍攝了可以說是非常全面的金庸劇,讓觀眾耳目一新,也體會到了大陸劇的寬博宏大;這也是金庸劇的大陸第一代版本。而且在這十年之間,還有幾部也拍攝了兩部,03年的《射鵰英雄傳》與08年的《射鵰英雄傳》,03年《倚天屠龍記》與09年《倚天屠龍記》。

之所以說這么多,無非是想表示大陸觀眾對金庸劇的翻拍已經有些許的「厭煩」,以前沒有大陸金庸劇時候看港台新加坡,現在大陸金庸劇也出現了,觀眾更是已經失去了大陸剛拍攝金庸劇時的新鮮感。

如今依舊翻拍金庸古龍劇(而且還翻拍的那麼差,可惜),只給觀眾以厭煩之感。而對於那些稍稍不知名的武俠作品,導演又不願意冒險。所以除了萬年不變的金庸劇外,武俠題材電視劇很少很少了。

第二,創新性思維的缺失

沒有原著的古裝劇,更要講究劇本的創新性。提到創新,不得不提到一個創作團隊:南瓜製作中心(後改名為「周易」)。南瓜的古裝劇,可謂是良心至極。00年改編自古龍小說《武林外史》,改動特別大,甚至可能會讓原著黨無法忍受。但是,事實相反,無論是原著黨,還是非原著黨,都對劇中沈浪,白飛飛,朱七七三人原著中不存在的「三角戀」表示非常喜歡,以至於如今一旦提到該劇,還有大批網友對沈浪更愛誰而爭論不休。

02年《穿越時空的愛戀》,不用多說,大陸第一部穿越劇,一代人的童年記憶啊。

03年《少年王衛斯理》,天馬行空,創造性的把倪匡先生的衛斯理系列時間搬到民國時期,富有創造性的改編,成為一代人童年科幻的啟蒙。

04年《水月洞天》,也不用多說,想像奇特豐富(童心抱著那條大蛇,童年陰影),每晚看完,第二天必定在班上討論劇情。童氏三兄弟,風靡一時。如果沒看過,可謂是損失。之後續篇《靈鏡傳奇》,還有原班人馬的《神鬼八陣圖》《幻影神針》《把酒問青天》,皆精彩無限。

10年《七種武器之孔雀翎》,構思奇特,改編非常成功,這也足夠體現周易的創新性思維。

可惜,《孔雀翎》拍完之後,周易因為投資失敗,導致破產,《孔雀翎》也成為了周易的最後一部劇。周易的破產,似乎是在訴說著,大陸古裝武俠劇輝煌十年(2000—2010)的逝去,對於現在的武俠劇,實在「不忍看」,或許是拍的太爛,又或許是我陷入那十年而無法自拔,無法進步了!

這里要先了解一個詞語的含義--武俠。什麼叫武俠,武俠因何而生?何時昌盛?才好回答「為何拍武俠電影的越來越少了?」

精通武藝的俠客叫武俠,有武藝、講義氣、專愛打抱不平的人,這是字面的意思。

七俠五義,還記得嗎?

然而關於武俠的真正含義那就太深了。

俠者為國為民,伸張正義,除暴安良。俠是一種行為,也是一種理想。舊時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替天行道,救民於水火,代表著公平執法,救急救難。

那武呢?武術,是中華民族的一項傳統內容。但是,各門各派,各招各式, 歷史 傳承的,作者杜撰的,有根有據的,有門有地的,太多了。

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太經典了

再說武俠小說及作者們。我們看的經典武俠影視作品大多來自梁羽生、金庸、古龍、溫瑞安等,尤其金大俠的「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武俠門派,武功招式,那都是已經有了無法撼動的江湖地位的。

無可非議的江湖地位

無可非議的江湖地位

為何現在拍武俠電影的越來越少?

一方面,好的武俠作品已經被前輩們翻拍好多輪了,經典人物形象已經樹立好了。還拍,你有信心超過前輩嗎?你能拿到版權嗎?你還能找到有技術含量的武術指導嗎?各類武俠電影的拍攝元素越來越稀缺,因而拍武俠電影的也越來越少。

金庸大俠

另一方面,現在的觀眾群分水嶺明顯,劇作類型分化也顯而易見。七零八零九零的觀眾們是金庸梁羽生迷,看過了太多經典的武俠劇,被灌輸的武俠概念深入心靈,對新的稱為武俠的東西自然會十分挑剔。而新生代的演員們現在看的是什麼?玄幻,神豪,懸疑靈異,要麼就是寵妻,霸道總裁之類的。這類劇作,隨著觀眾口味霸佔熒屏。


武俠,講的是門派,論的是武功,行的是俠義,收的是人心。

玄幻,分的是四海八荒,仙魔神人,渡劫升仙,圖的是快意。

都是隨著 社會 發展盛行當時的文化,反映了觀眾的需求,市場的盛行。

為何而如今的武俠片越來越少了?

我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在國內的電影圈古裝武俠動作電影真的太少了,感覺現在完全被喜劇和動作片給霸佔了,那麼曾經那麼火爆的武俠片為什麼突然就像消失了一樣呢?下面我帶大家來揭秘這個真相!

難道如今的古裝武俠動作電影真的快絕種了?真的只因不夠賺錢而這些導演才放棄這類題材?然而在我看來卻不是這樣,比如去年的《三少爺的劍》,《綉春刀》另外還有上映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

其實像上面我說的那些電影,很多導演都是懷著一種情懷而去拍,賺不賺錢只是一小部分的因素,感覺現在的流星蝴蝶劍就是最後那批武俠片了。

但是也正是因為《綉春刀》和《三少爺的劍》都撲街了,這個題材以後能拍敢拍的人會越來越少,除非有第二個李連傑這種武俠巨星出現

之所以變少的原因還有一點也很重要,就是古代武俠的價值觀難以被現代人接受,因為如果把人拍的太好了,不符合史實,太真實了又太臟,讓人受不了。

然而如今我只能期待中國電影工業發展,然後拍古裝玄幻,仙俠電影了

我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為何如今拍武俠劇的越來越少了?

為什麼在七、八十年代的武俠劇能如此受觀眾好評呢?

首先有一個不得不承認的事情,那就是在武俠還沒興起的時候,人們能看到的電視劇都是生活劇現代劇,雖然也好看,但總會覺得枯燥無味。

可是武俠劇一來,全新的世界,全新的概念,從未看過的武功對戰,令人嚮往的豪邁江湖,這種新型失望對當時的人是有著很大的沖擊的,所以這種電視劇只要拍出來,受到歡迎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文學形式接踵而來,以武俠精神為基礎的仙俠成了新時代讀者們的寵兒。

更豐富修煉體系和仙術功法,更加宏大的世界觀上古異獸,仙器法寶,多元化的內容更符合這個時代的年輕人們。

網路小說在00年代短短幾年時間便形成網文現象,超級IP也是一個接一個。

雖然網文中的優秀作品非常多,但是卻有一個難堪的地方,那就是小說雖好,拍劇必蘭。

這一點,小說粉們應該都懂吧。

相較於上上世紀末,武俠小說改編劇的成功,如今的仙俠劇領域確實一灘爛泥。

從《仙劍奇俠傳》起了一個好頭後,至今也沒有一部能接得住這個仙俠盤的。

同樣是領域開辟,為何武俠能名揚天下,而仙俠卻落得名聲狼藉呢?

究其原因其實還是現在的影視圈缺乏底線,往往一部很好的小說,影視方為了賺錢,買下版權後草草一改隨便一拍便播出撈金。

選演員也是只從商業角度考慮,從來不為作品本身著想,這一點觀眾們應該深有體會,強行小鮮肉的做法,早就已經被人厭惡了。

還有一個原因也是因為現在的觀眾見識廣了,什麼劇沒看過?優秀的影視劇看得太多了,追劇的條件也高了,不像以前看個《射鵰》還得跑到領居家裡湊著看。

看得多了,見識廣了,自然是容不下那些低質量的電視劇,影視方的不用心,和觀眾的追劇條件提升,此消彼長,落差必然會很大,說到底還是現在的仙俠劇,國產劇不爭氣。

連《誅仙》這部配奉為可以接金庸班的書都被拍了個稀巴爛。

而且爛點還不是因為仙俠的特效,而是那些非要改動劇情。

《誅仙》之所以能夠被奉為經典,那正是因為它的故事好,你又何必去破壞原本的經典劇情,然後生硬的去添加一些俗套的幼稚的不必要的劇情呢?

瞎刪瞎改是目前網文改編劇最大的問題,人家小說能憑文字就如此火爆就是因為故事足夠吸引人,放著那麼吸引人的劇情不去拍,偏偏要改成人畜皆非的四不像。

國產玄幻仙俠劇能夠收獲如此多的罵名,就因為一個字,作。

以前的電視劇製作簡陋,拍攝條件艱苦,卻能讓人為之著迷。

現在的特效技術 道具服裝是越來越精緻,反而影視劇卻越來越假。

有時候觀眾給差評並不是因為太挑,而是因為導演太不挑,畢竟觀眾又不傻。

花開相見一季天,再期花紅已不見。

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觀眾們當年能接受武俠並迷戀武俠,那今天就能接受仙俠,只不過前邊拍仙俠的一票人都是沖著利益拍的,多少已經敗壞了仙俠的名聲。

希望能有一位心中有劍道,腳下如乘風的導演拍出一部值得肯定的仙俠劇。

現在的武俠電影五毛特效太多了,花里胡哨的,幾乎沒什麼人買單,電影看完都不知道什麼意思,自然而然拍得少了!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武俠電影如何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視頻電影怎麼下載 瀏覽:75
電影微博完整視頻 瀏覽:25
電影院如何判斷出口入口 瀏覽:260
海蒂電影全集 瀏覽:46
微服私訪電影完整版 瀏覽:543
風聲電影完整版多長時間 瀏覽:803
美容院微電影模式公司有哪些 瀏覽:810
哪裡可以看到007系列的所有電影 瀏覽:286
地鐵老師電影百度雲資源 瀏覽:625
寰亞電影鬼片系列 瀏覽:357
父親電影分析 瀏覽:305
斗魚電影解說視頻迅雷下載 瀏覽:684
3d偏振電影在線 瀏覽:383
武漢市的老電影院都有哪些 瀏覽:282
新版夜盜珍妃墓電影完整版 瀏覽:486
日本電影冰轍百度雲資源 瀏覽:185
迪瑪希給電影唱主題曲 瀏覽:937
帶你看熱播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470
電影簡愛的主題曲鋼琴調 瀏覽:426
煉獄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