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指南 > 如何從心理學角度賞析電影

如何從心理學角度賞析電影

發布時間:2023-08-13 00:25:06

『壹』 電影之旅1:十天十部心理學電影,一起來賞析

  《觀影療心》由張海音、施琪嘉等國內十位心理學家共同書寫,他們從心理學視角解讀了影響自己人生歷程的經典電影,通過富有洞察力的剖析和溫暖有愛的抱持,啟發我們療愈過去的苦痛,找到重新出發的勇氣,活出最真實的自己。

走進聲色光影的世界,欣賞一個個撩人心弦的故事,既是意識自我與潛意識自我的深度對話,又是尋求另一種可能的私人之旅。所以,電影就像一面魔鏡,它通過講述他人的命運,幫我們照見自己的人生。而心理學電影,尤其能夠撕下皮囊面具,直擊人性的黑暗面。

這一期有書友推薦這本書的時候,我一搜就是以上的話,立刻被吸引,吸引我的有兩點,一是我愛看電影,二是我愛心理學,細想之後還應該有第三個原因:大概就是權威的力量和光環效應吧(上幾期書中提到過的)——十位心理學界比較出名的大師們,這本身就有吸引力和說服力。

這個電影中出現的有關心理學方面的:潛意識、毀滅性的攻擊性、奸屍、戀童癖、俄狄浦斯情結等

腦子里想起孫老師的精分課程,對於潛意識、前意識、意識;本我、自我、超我以及俄狄浦斯情結都做了詳細的講解。女主角和大自己很多的黑幫老大糾葛不清,正是俄狄浦斯情結。

我沒看過這個電影,看完書中的分析,那個畫面感就自動出現在腦子里了。看完書,特別想看電影,此刻正在看,女主說她從血腥中得到滿足,她要親手殺了比爾,這大概就是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真正的內涵吧。好了,讓我好好看這個電影吧。哈哈

看了書,趕緊搜的看了電影,女主角殺人時剛毅冷峻的眼神,讓我想到一句話:「那些殺不死我的,必使我強大。」女主角就是經歷了那麼多被暴力之後仍然活下來並展開復仇。

昆汀.塔倫蒂諾的電影總是充滿血腥和暴力,暴力代表攻擊性,而攻擊性是人類與生俱來的。

假如我們內心有毀滅性的沖動,看到電影中的角色通過殺人把憤怒表達出來,那麼我們在觀看時會覺得很爽、很過癮,甚至體驗到某種美感,這一點,昆汀做到了。

毀滅性的攻擊性源於嬰兒早期對母親和世界的態度,由於嬰兒早期非常焦慮,隨時覺得自己都可能死掉、被拋棄,感到極其不安全,所以如果不能及時地得到母親的呵護、理解和安撫,他的攻擊性就會表現得極其強烈。

我希望,世上所有的孩子們,都能擁有一個懂得陪伴和愛的母親,擁有良好的母嬰依戀關系,一個不那麼坎坷的童年,不用一生來治癒的童年。

電影《心靈捕手》,由格斯·范·桑特執導,羅賓·威廉姆斯,馬特·達蒙等主演。影片講述了一個名叫威爾的麻省理工學院的清潔工的故事。

威爾在數學方面有著過人天賦,卻是個叛逆的問題少年。影片以治療為線索,起初威爾特別抗拒,直至遇到肖恩教授,在肖恩的努力下,兩人由最初的對峙轉化成互相啟發的友誼,從而使威爾打開心扉,走出了孤獨的陰影,實現自我並找回愛情

影片於1997年12月2日首映,十幾年過去了,這部電影仍然被心理學界津津樂道,可見非同一般。

我們來看看心理學家張天布對這部電影中涉及到的心理學的分析:

第一次在治療室威爾挑釁肖恩,肖恩直接動手,晚上肖恩一直思考:威爾到底怎麼了?他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做?為什麼他會如此桀驁不馴。同時,肖恩也反省自己到底怎麼了,為什麼會如此失態?肖恩花了很長時間來覺知自己、理解威爾,這也是治療的法寶之一: 慈悲心 ,或者說同理心。

心理治療不像錄音機,患者走後,電源一關,一切就結束了。患者走後,心理治療過程中所經歷的一切會像石頭扔在水裡一樣,在治療師的心裡泛起很深的波紋,而且這些波紋不會很快地平復。所以,作為治療師,要學會慢慢反思、沉澱和消化這些「波紋」

肖恩和老同學藍勃那段激烈的爭執我也一直記憶猶新:互相坦誠的吼出彼此心中的看法,藍勃認為肖恩是個失敗的人,肖恩反駁說:「你那麼看重成功,其實源自內心害怕不如別人。所以你爭取成功,其實是為了掩飾自己內心的虛弱。你一定要比別人強,只有出人頭地你才覺得踏實。」

治療最高潮也是結束的時候,肖恩真誠地看著威爾的眼睛,一步步走向威爾,並且不斷重復地說「這不是你的錯,這不是你的錯……」

治療師肖恩通過喚醒威爾內心的好自體、培植了一片綠洲來佔領他內在原有的一片沙漠。

威爾終於有勇氣告別過去,告別原生家族留下的創傷,與自己和解,去追尋自己想要的愛情和人生。

影片中威爾的防禦機制有三種:第一個防禦機制是情感隔離;第二個防禦機制是對攻擊者認同;第三個防禦機制是化被動為主動。(想起101種防禦機制,特別想感嘆一句人是多麼缺乏安全感的動物呀!)

(之前我寫過的: 心靈捕手 )

我是文文心兒,喜歡生活中一切新奇的事。喜歡記錄生活、記錄故事。喜歡分享走過的旅程、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努力做一個熱愛生活的人。

其它專題鏈接:

游記專題

親子專題

故事、隨筆

讀書、觀影

感謝耐心看完此文的你,喜歡就幫我點亮左下方的小桃心❤️吧。您的關注和點贊都是對我莫大的支持和鼓勵!

『貳』 如何用心理學的角度去評價《沉默的羔羊》里的影視人物

「羔羊」就是女主人公幼兒時在農場的一段遭遇而在她幼小的心靈上留下的深深的創傷。家貧,父死,孤兒一樣漂泊的童年,讓幼小的史達琳對周遭的事物充滿了恐懼,她想逃出農場,救走即將被屠殺的羔羊,哪怕一隻也好。可是她失敗了,她被送到了孤兒院,她帶走的羔羊還是逃脫不了被屠宰的命運。從此以後,即使史達琳拚命地讀書,在讀書中競爭,在競爭中取勝,她的心靈深處始終有一隻羔羊在尖叫,可她並沒有意識到,那正是自己內心脆弱的呼號。潛意識中她認為自己是弱者,不敢接受兒時的遭遇,逃避與心靈深處的直接對話。但是她卻在逆境中顯得異常的堅定、老練,靠著意志力將恐懼深藏在平靜的外表之下,她不要任何人知道她的「懦弱」,她也不需要任何人的幫助。 就在史達琳以為自己已足夠堅強,也認為可以獨立克服困難,解決問題時,命運再次粉碎了她天真的想法。作為FBI預備警員,史達琳接受了聯邦調查局行為科學部委派的一項工作,表面上是給優秀的她一次鍛煉的機會,實際上她只是人手不足時用來湊數的小棋子罷了。這一切都被漢尼撥.萊克特博士一眼看穿了。他就是史達琳這次工作的對象,一個權威的精神病專家、心理學家、古典文學家(在《漢尼撥》一書中有詳細的描述,在下文中會具體分析)。他因涉嫌殺害多名患者而被關押在州立精神病犯罪醫院。由於他是著名的精神病專家、心理學家,因而不少學者、研究人員,甚至是FBI的行為科學部都想搞到關於漢尼撥.萊克特的重要的精神調查情況。可是他本人卻極不合作,幾年來無數的拜訪者都是空手而歸。千篇一律的調查問卷勾不起他的胃口,枯燥乏味的牢籠生活磨滅了他的耐性,就連遠遠在外的調查者都逃不了他的魔掌,瀕臨垂死邊緣。他高高在上,蔑視著周圍的一切。他永不變的是那雙鋒利的眼睛,任何人內心的想法都逃脫不了他的窺視,他會揭發出你苦苦隱藏的秘密,毫不留情地,將你擊潰在痛苦與絕望中。 史達琳來了,她抱著信心與勇氣走進了那間地下室,是如此的清高,矯健的步伐中看不出隱藏在內心的恐懼,那伴隨了她十幾年的夢魔。只要填完調查問卷,史達琳就算完成任務了,整個過程都在掌控之中,即使博士不合作也沒關系,完成報告是沒有問題的。史達琳依照接受任務時得到的忠告,努力避免與萊克特博士過多的交談。可是眼睛是不會說謊的,萊克特褐紫紅色的眼睛又捕捉到了絕好的獵物——那雙看似堅定的眼神中隱約閃爍著不安與驚恐。一雙迷人的眼睛吊起了萊克特的胃口,他對研究面前這個女孩的經歷充滿了興趣,決定和她玩下去。漸漸地史達琳掉進了他的陷阱,同時她的命運也悄悄地偏離了軌道。 沉默了多年的萊克特開口了,可他不願接受調查問卷上的那些心理咨詢,他根本就對那一套不屑一顧。他最敢興趣的是津津有味地鑒賞別人的痛苦以及細致入微地掠取他人的隱私。他有非凡的洞察力,能看透一切,所以當史達琳第一次出現在他的面前時,他一眼就看出了她卑微的出身和爭強好勝的性格。他開始貓玩老鼠似的逗玩這位實習生。他開始吊史達琳的胃口,主動提供行為科學部一直在設法緝拿卻始終沒有成功的殺人兇手,剝了五張人皮的變態兇手「野牛比爾」。這樣一來,倒還真的吸引了史達琳,誘使其慢慢走進了反被利用的圈套。 萊克特是狡猾的,史達琳是單純的。急於破案的史達琳迫切地需要線索,雖然首先的線索是萊克特主動提供的,然而往後他卻又不直接告訴你;更甚至於,善於心計的他,每到關鍵時刻或每當史達琳差不多摸清了頭腦時,他就故意不再往下說,而要史達琳把自己的隱私告訴他作為往下談的條件。於是,史達琳苦苦深埋於心底的那段幼兒時的遭遇就這樣被萊克特一點一點地挖出來了。史達琳渴望成功地破案,解救重要的人質。她並沒有意識到這不僅是出於職業的本能,同時也是她潛意識中的一種掙扎,她掙扎在羔羊的尖叫聲中!萊克特發現了這一點,他知道史達琳在「野牛比爾」的案件上會堅持到底,因為從她在蒙大拿牧場的那段經歷,讓萊克特十分清楚地了解到,史達琳心中一直有一個無法擺脫的尖叫聲,那便是可憐的任人宰割的羔羊。對於克拉麗絲.史達琳而言,如果說她幼兒時在牧場聽到的羔羊的尖叫聲是真實的話,那麼她長大後心中時不時聽到的羔羊的尖叫聲更多的是具有了象徵的意義,它表了弱者、受害者,象徵了這些人在孤立無援中發出的呼號。史達琳無法擺脫心中的尖叫,從前是因為無法拯救那些弱小的羔羊脫離被屠宰的命運,而在心中永無止境地悔恨;現在則是因為受害者都是弱小的女性,這就使史達琳更多了幾分切膚之痛。她想像著她們生前的處境,回憶著她們受害後的慘狀,最後一切便凝聚到一個聲音上:羔羊在尖叫,尖叫,尖叫!就是這樣一種召喚,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因此,潛意識中她認為只有親手抓住罪犯,才能平息在心中尖叫的羔羊,停止這種聲音!萊克特十分清楚這一點,同時也利用了這一點。

『叄』 如何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愛德華大夫》這部影片

該片多處運用了心理分析和心理治療的方法與技術(如精神分析,夢的解釋等),簡單展示了佛羅依德關於精神分析的幾個問題。 一 關於童年的回憶 無法否認,童年的記憶在人的潛意識中占據了很大的空間。人們長大後可能強迫自己忘記不愉快的童年,但是,這部分記憶不會消失,而是存留在腦海,並對將來的一系列行為作出引導。比如假扮愛德華大夫的J.B,當他看到白色和條紋時,他顯得很緊張,並帶有昏倒或犯罪的傾向,這和他童年時因為無意識的導致了弟弟的死亡有關,在心理他認為自己一定是個兇手,譴責自己。當愛德華大夫死後,在精神防禦機制的作用下,他本能的把自己幻象成愛德華大夫,而來掩飾自己錯認自己是兇手的想法,這些都源於他童年是對弟弟死亡事件的一種情結。這里,兩條平行線條(代表著門前的兩個滑台)仍然起看某種作用,使他產生恐懼緊張……也就是說平行的線條象徵著門前的左右兩個滑台。因為這滑台與摔死人有關,所以見到條紋就會焦慮不安。二 關於夢的分析。佛羅依德發現了人的無意識潛在對人的巨大影響。而,其中,夢的影像更能反應一種人的本性。多年前的經歷和事件潛在人的無意識中,或許我們覺得已經忘記了,或許認為不重要,可是,有些影像會在夢里不停的出現。這種無意識常讓人們重復犯錯誤,表面上看,大家都是同一人,但,其實在心底可以分裂成幾個人,情緒也在支配著個人的行為。所以,夢是對現實世界的一種潛意識反應,分析夢中的事物,可以更清晰的看到個體在過去的行為以及人的本性。因此在《愛德華大夫》這片中,我們看到彼得森大夫堅持引導B.J說出他的夢境。從夢里找到過去的記憶。B.J的夢里出現了21俱樂部,出現達利的大眼睛裝飾,出現了帶面具的俱樂部主人,包括樓頂和車輪,這些都暗示了犯罪現場和犯罪者的身份。彼得森解析的這個夢最終幫助了B.J回復了記憶。當然,電影還是比較膚淺的解釋了關於夢的分析,因為夢雖然和我們的心理密切相關,但是,不是說,我們夢到什麼就可以解開什麼。夢的分析是站在一個更客觀和科學的理論上建立起來。三 關於情感在咨詢工作中是否對立問題正如我們看待的這部片一樣,彼森大夫是愛著假愛德華大夫的,這種愛,可以使她完全的信任他不是兇手,這種愛可以促使她治療他的信念。正是這種愛,使得B.J解除了層層心理防禦,撫平了童年的犯罪情結,能夠直面自己的遭遇,積極配合治療,找回自我。
這里,我們看到情感在心理咨詢工作中取得的成績。或許,我們一直強調在心理咨詢工作中,我們有足夠的理論和科學的技術,就可以解決問題,但,往往忘記了,愛,才是治癒心靈創傷的良葯,才是打開心結大門的鑰匙。http://202.206.100.3/xi/jky/wangye/renshiyan/manhua/psymovie/aidehua.htm

『肆』 從心理學視角看《茉莉花開》

《茉莉花開》,改編自蘇童的《婦女生活》。

以精神分析客體關系理論的視角去看電影,與單純地用文藝眼光去看,似乎有不一樣的感受,也有趣。

茉一出場,已經是18歲的少女。茉的成長歷程中,早期養育情況不明,但可以確定的是,父親至少在很早的時候就不在場了。母親作為客體關系中最重要的部分,她把愛更多地投注於自己而非女兒,投射給茉的是被忽視的,不被關愛的。茉的母親,成為了「壞的客體」。茉缺愛,一旦她接收到自己被呵護的信號,便會很快產生認同,因此她輕易地被孟先生俘獲。孟先生給她的是父親般的照顧,滿足了她缺失的父愛,同時,作為獵艷老手,孟先生對茉的女性魅力不吝溢美之詞,也極大地彌補了她原先形成的自卑、不自信的自體表象的不足。草率、沖動、任性是茉不成熟的心理發展帶給她的衍生品,她沉迷其中的愛情和幸福,不出所料很快被現實摧毀。她懷孕了,不願意打胎,孟先生一走了之,她被拋棄了。無奈回到母親身邊,故作無所謂地忍受著母親的辱罵和譏諷,生下了女兒莉。

莉在不受歡迎的氛圍中降生,隨之面對的是有著明顯產後抑鬱症狀的母親。相對於茉,莉的客體(即母親)存在更嚴重的問題。茉從來沒有一個母親對女兒應有的喜愛,對於莉,她是嫌惡的,也許潛意識里,莉就不該活著。莉睜開眼睛看到的母親,沒有笑意,甚至更多的時候是背影。莉在搖籃里哭得撕心裂肺,茉置若罔聞,自顧吃著從樓上吊著籃子買上來的甜品,彷彿女兒和女兒的哭聲是不存在的。客體關系理論認為,嬰兒早期需要與母親建立良好的關系,母親在這個時候對嬰兒來說應該是全能的,即在她有需要的時候,母親必須及時地給予滿足,才能幫助嬰兒建立起對外部世界的信任,母親是嬰兒與外部世界聯結的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客體。但是茉顯然是非常不稱職的,即使在哺乳時,茉也沒有與莉的眼神交流,莉從母親身上,較少感受到愛。莉在不安定、不愉悅、不被喜歡的環境中慢慢長大,她多疑、敏感,極度缺乏安全感。她不顧母親的反對結婚了,丈夫是工人階級出身,與她的原生家庭截然不同,她想藉此重生,卻無法擺脫心理發展不完整帶來的自我折磨。在新婚期間,夫妻感情最為濃郁時,她就害怕丈夫會離開她,每每母親誇贊女婿,或者對女婿表示關心時,她就不舒服,懷疑母親對丈夫有不倫之情,開始出現幻覺。她內心的自卑引起的多疑在養女身上發展到極致,懷疑丈夫與養女有染,最終導致丈夫卧軌自殺,自己也進了精神病院。

花是莉和丈夫從福利院抱養的。被親生父母拋棄是一個嬰兒最大的打擊,所幸被收養後,養父母對她是關愛有加的,尤其是養父,給了她童年的歡樂。同時,她也經歷了養母從神經質到精神病發,養父卧軌自殺這樣的重大事件,對她的心理影響不可謂不大。再一次幸運的是,此時,她的外婆,茉已經成為一個堅強淡定的老人,茉平靜地對她說,你媽去找你爸了,你爸是個好人,他是被冤死的,等你媽平靜下來,她就會回來。花的心理創傷在與外婆的相濡以沫中慢慢修復。花成年後,也遭遇了愛情婚姻的失敗,在痛苦中,她也想過魚死網破,但最終,她成長了,她沒有變得乖張瘋狂,而是平靜地,積極地,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撇開時代的變遷,單從三個女性的命運來看,不得不說,家庭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影響太大了。

回到電影本身,陳沖和章子怡對人物的拿捏真是很到位。電影後半部分對原著的改編很大,原著始終籠罩著一層慘淡無望的色彩,我看了有點透不過氣,但似乎,更貼近心理發展規律。

花在暴雨夜的大街上生產那一幕,是對人物性格的大寫,但是不合常理。不過後來閃著警燈的警車開過來,我還是很欣慰的,這是職業認同,我自己的。

『伍』 我們怎樣看電影:影片的感知與認知心理學簡

任何涉及觀影活動的理論都必須以感知與認知的一般理論為基礎。這就是探討心理活動的構成理論(Consturctivist Theory):它是自Helmholtz已降,1960年代以來,感知與認知心理學的主流。根據構成主義的解釋,
感知與思考是一種主動的、目的取向的過程
。Karl Popper稱之為心靈的「探照燈」(search light)。感覺的刺激本身並不能決定知覺,因為刺激是模糊而不完整的。
生物體乃是根據非意識的推論而構成知覺的判斷。
推論的形成是構成心理學的中心概念。有些情況下,推論主要是「由下而上」(From the bottom up)進行的,結論的確立根據的是感覺的輸入,色彩的感知就是一個恰當的例子。有些過程,如熟面孔的辨識,則是「由上而下」(from the top down)進行的。
感覺資料的整理工作主要是由預期、背景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和其它認知作用所決定。由下而上和由上而下的處理之所以是推論的,在於感知的「結論」是以資料、內在理路或先驗知識形成的「前提」為基礎所歸納出來的。
在構成理論中,感知與認知是密不可分的。簡單說來,
典型的感知活動是根據提示,來認定三度空間的世界。感知成為一種主動的假設-檢驗的過程。生物體會從環境中獲取資料,而感知則具有先發的能力,多多少少會去捕捉預期中的事物。
貢布里希說:Groping comes before grasping,or seeking before seeing。生物體先偵查環境中的資料,再由感知的假設檢驗之。假設不是被確認,就是被推翻,再代之以新的假設。由下而上的感知過程,比如觀看移動的物體,是以快速、無意識的方式運作的,但仍然類似於其它的推論過程。由上而下的過程則明顯依據前提、預期和假設為之。當我們在人群中尋找朋友,找到的可能性因為環境的熟悉程度和過去的經驗而增加。認知過程則經由對情境與過去經驗的可能性評估,協助感知假設的修正。典型的認知活動,如事物的分類和記憶,皆依賴於推論的過程。
無論我們稱之為感知與認知的所有活動,都有一群經過組織的知識在其中主導著我們做出假設,我們可以將之稱之為「圖式」或「圖模」(schemata)。鳥在我們心中的形象是視覺認知的圖模,對一個完整文句的概念則可作為理解談話內容的圖模。圖模的種類包括:原型式的(Prototype,如鳥的形象)、樣板式的(template,如文檔系統)、步驟式的(proceral pattern,一種熟練的行為,例如學習如何騎自行車)。
構成理論的動態本質,使其具有高度吸引力,實際的感知者會憑籍其認為最有可能的感知來假設。感知經驗就像所有的推論一樣,都會有風險,必須經得起新環境和新圖模的挑戰。感知假設在一段時間後,會被確認或推翻;如有需要,生物體也會改變假設或圖模。這種感知-認知活動的循環,解釋了知覺基本上具有不斷進行的、修正的性質。該理論也解釋了何以感知通常是熟練得、學習的活動;因為個人的知覺能力會隨著圖模的擴大、情境的改變及新資料的加入而逐漸變得細致而富於彈性。
視覺可作為構成心理學理論的經典示例。若就純粹的感覺經驗而言,視覺是印象的炫目震動。眼睛以快速而短暫的運動(即saccades),做每秒數次的定像,它會轉動以配合頭部與身體的運動,並且會不由自主地顫動;而我們所接受的視覺信息卻都是片面的。但是,我們不會感覺視覺對象的閃動或模糊,我們所見到的,是一個穩定的世界、流暢的運動和固定形態的光影。視覺系統的組構是以不自主的、立即的方式進行推演,因此,可以說,觀看是一個「由下而上」的過程。在三度空間構成的一列物體會「立即」進入眼簾,想要不見也難。這種自動的建構也會受到圖模的影響,圖模根據相繼而來的視覺資料來檢驗假設。Julian Hochberg認為,由於只有眼球能見細節,圖模便主導眼球的快速移動朝向最豐富的所在望去,看的動作因而是以有目的的方式發掘環境。我們在觀看的過程中,時時對照著主控的「認知地圖」,連續的觀看則組成了我們的視覺世界。認知地圖讓我們忽略眼睛的生理性顫動,只將最重要的部分帶入視覺;圖模則對接下來所見事物形成假設。因此,
眼見並非被動的接受刺激,而是一種構成的活動,涉及迅速的計算、既存概念的作用,以及多重目標、預期與假設的運作。我們也可以根據聽覺進行另一個可茲比較的解釋。
至今尚未有人提出一套解釋美學活動的構成理論,然而其輪廓已經浮現。藝術作品必然是不完全的,需要觀者主動的參與,將之整合、賦予血肉。藝術作品多多少少發揮了由下而上過程的主動性;它確實會製造幻覺。但藝術也是一種由上而下的過程,觀眾有所期待,並將圖模形成的假設帶入藝術作品中,這些期待與假設來自日常生活經驗、對其它藝術作品的認識等等。藝術作品也為觀眾設下界限,感知的重要特徵與藝術作品的整體形式相互引發、互為限制。藝術作品鼓勵圖模的運用,縱使感知活動最終必須將之揚棄。
那麼,美學的感知和認知活動,與非美學的有何差異?在我們的文化中,美學活動運用的技巧並非以實用為目的。
我們在接觸藝術時,焦點不在於感知的實用結果,而會將注意力轉移至美學過程本身。在日常心靈生活中視為無意識的部分,卻被有意識地對待。圖模常被形塑、延展、超越;假設-確認的工作也因之延緩。美學活動如同所有心理活動一樣,具有深遠的影響力,藝術會強化、修正甚至攻擊正常的感知和短期認知方式。
因此,構成理論認為觀影活動是一種能動的心理過程,操控著以下種種因素:一、感知能力。
電影媒體依賴視覺活動的兩項生理缺陷。首先,視網膜無法順應光線快速的明暗變化。在
臨界「融合」(fusion)頻率
下,每秒超過50次的閃光便會產生穩定的印象。其次,當眼睛面對一連串畫面一個個地出現,會出現
表面運動(apparent movement)的現象
。(1)此效果的出現,乃因眼睛會將間歇的輸入當作是運動,只要跳動不至過大。閃光的融合與表面運動代表了自主與強制性的由下而上的過程;雖然我們知道電影只是定格畫面的頻閃呈現,但視覺卻一定能建構出連續的光影和運動。電影是一種幻覺的媒體,依賴我們做出「錯誤」的推論。再者,
影院的情境也有助於控制我們對刺激的誤測。
黑暗掩蓋了令人分心的景物,讓我們專心於影片。當觀眾適應低亮度後,閃光融合與表面運動的效果就更加有力了。
其它由下而上的過程也會影響我們的感知活動,比如觀看銀幕上的色彩。至於要透過景深的提示來建構敘述空間,則必須同時啟動由下而上和由上而下兩種過程。二、先前的知識與經驗。
我們觀看電影所憑借的圖模,來自日常生活和其它的藝術作品。基於這些圖模,我們形成假定、建立期待、確認或推翻假設。有辨識物品、了解對白乃至理解整個故事,都需要運用過去的知識。三、影片本身的內容和結構。
在敘事電影中,影片提供了資料結構——包括敘事系統和風格系統,並鼓勵觀眾進行建構故事的工作。影片呈現各種提示、形態與缺隙,讓觀眾動用圖模,測試假設。
為了方便起見,我們常常將各種因素抽離開來討論,其實三者是相互作用的。試想觀影時時間的角色:觀眾在觀看敘事電影時,其中的一個目標就是將事件以時間順序排列。先前對敘事的了解和日常生活經驗,使我們期待事件會以某種固定的順序出現,影片中的提示也會讓我們假設各事件是接續出現的。如果敘事不以時間先後呈現事件,我們就得動用一己之力,依據圖模重新安排;但這類電影得冒著讓觀眾看不懂的風險。再者,電影的觀影條件更增添了一筆限制:正常情況下,看電影不能如翻書一樣回頭再看。過河卒子般的步伐更加強了觀眾記憶力和推論過程的重要性。因此,導演若不以順序說故事,觀眾不是得重新建構故事順序,就是弄不清正在上演什麼。這也許是大部分電影避免時間跳躍的一個重要原因。然而,我們也看到,近幾十年來,有著復雜時間形態的影片能提供觀眾新的圖模,或吸引觀眾一看再看。電影形態式的歷史發展因而可以改變觀眾過往的經驗。
因而,不同於所有被動的觀眾理論,我們認為觀影是一種復雜甚至具技巧性的活動。看電影似乎如同騎自行車一般,不費吹灰之力,但兩者都必須經過練習。這或許是觀眾與讀者最重要的關聯。我們習慣上認為閱讀印刷品是自然而然的,然而即使語言早已學成,閱讀也是一項極度復雜的工作,需要挑選線索、消化大塊文章、決定如何抽閱文本、預先設想、理解豐富的語意。理解一幅畫的工程似乎同樣浩大。貢布里希表示,觀者必須認識媒介的局限和慣例,了解繪畫的目的、具備增補的能力,並且能夠以人生經驗與畫作相參照。以電影如此富含視覺、聽覺和語言內涵的媒介而言,若無需經由主動而且復雜的建構,的確會令人驚訝。

『陸』 怎樣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

《肖申克的救贖》社會心理學分析——我們怎樣做出錯誤的判斷

主人公是一個銀行家,叫安迪,因為妻子有婚外情,酒醉後誤被指控用槍殺死了她和她的情人,他被判無期徙刑,這意味著他將在肖申克監獄中渡過餘生。

影片的開頭主要是安迪偷情以及法庭場景的穿插展現,令人注意的是,安迪給人的第一直覺印象——這人像是一個因為妻子偷情而槍殺他們的人,表情呆滯,眼神遊離,完全是一種對妻子出軌無法理解和郁悶的表情。

再看陣陣有詞的律師,他作為一個專業知識的擁有者,可以想像其在嫌疑人的犯罪模式以及自己的法庭辯護的種種技巧已經深知,在其潛意識之中一定有嫌疑人的種種既定的模板來供他對照,即使他的辯詞看起來很有邏輯。很顯然,他對於自己的專業能力有過度自信的傾向,在安迪說自己將槍扔進河裡開車回家之後,這位律師提高了自己的音調,以一種洶洶而來的氣勢一下將安迪無力的供詞駁回,其實只是從語氣上我們就可以傾向於律師而不是安迪,因為坐在席上的法官和聽眾都覺得安迪做賊心虛。看到聽眾席上他們茫然的表情,我就覺得安迪的無力和聽眾的無力,大眾傾向於權威,甚至會覺得律師很聰明辯護很精彩。再後來律師的辯護中,我們就可以發現他在過度自信的基礎上有陷入了驗證性偏見和錯覺相關的誤區,也就是說我們常常尋找回憶那些能夠明確驗證自我觀念的反饋並將我們自己期待發現的某種重要的相聯系。他將所有的證據羅列,安迪有犯罪動機,有犯罪現場的腳印,指紋等,這些再加上其一句極富情感煽動性的一句話「他們是犯了錯,但是他們所犯的錯嚴重到……需要用死來贖罪嗎?」再後就想像一個自己的推理假設,事實上這個假設毫無依據,但是加上了律師的情感性的煽動就變得很有力量。錯覺的相關,假想的推理,其中滲透的是一種情緒,情緒通過與其相關的經驗來給我們的所見所聞所思著色。包括最後法官的宣判,「杜福雷先生,我覺得你非常冷血,看著你就令我毛骨悚然。我已本州賦予我的權利判你兩項終身監禁,分別為兩位死者,退庭。」「令人毛骨悚然」 首先是安迪給人的第一印象,如果將兇殺和他聯系起來的話。也就是說法官的判決帶有很強的情緒性。

我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非理性的行為以及判斷呢?

首先,我們經常高估自己的判斷。這種過度的自信現象部分來源於我們更容易描繪自己正確而非錯誤的緣由。另外,人們更有可能去尋找那些支持而非否定自己的信息。

其次,當別人給我們提供橫有說服力的軼事或者甚至是毫無價值的信息時,我們經常會忽視有用的基準信息。部分原因是由於我們更容易回憶起(易得性)生動的信息。

再次,我們經常在相關錯覺的和個人控制之間搖擺。在不存在相關的地方知覺到相關(錯覺相關)和認為自己可以預測並控制隨機事件(控制錯覺)。

最後,情緒會影響判斷。好的和壞的情緒會激起個體對與之相關的經歷的回憶。情緒會給我們對當前經歷的解釋著色。通過分散我們的注意力,情緒還會影響我們做判斷時思考的深度和效率。

希望採納!

『柒』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電影《有話好好說》

當年我寫這篇影評的時候,主要是從「交流的困境」、「焦慮」這一角度分析的。大概如下,可能對你有所幫助。
1,敘事上,主要人物(姜文)是個結巴。與李保田的沖突,通過趙本山喊「安紅....」等都體現他有話說不出,無法找到有效的溝通手段的尷尬。進而論述現代人的精神狀態:焦慮。
2,影像上,手提攝影、光的運用、蒙太奇等突出了零散化、戲謔的風格。
3,李保田的塑造主要體現對知識分子的嘲弄,對啟蒙的冷落(李保田勸姜文讀書),對知識的嘲諷(賣書的居然是流氓——姜文)

『捌』 用心理學的分析電影《黑天鵝》

《黑天鵝》觀感:成長的蛻變

自幼便深受母親藝術熏陶的妮娜,在出落成美貌動人的大姑娘時,也已然成為紐約一個著名的芭蕾舞團的當家演員之一。而母親的固執與特立獨行似乎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年輕女兒的成長。眼下,年輕上勁的妮娜正迎來自己事業上的第一個機會,就是參演並競爭著名的芭蕾舞劇《天鵝湖》中的女一號。導演托馬斯也早已看出妮娜的潛質,並對她進行了適時的提點。然而,托馬斯所要求的這個女一號不但要求擁有舞劇中白天鵝的高尚、純潔與善良,還要兼具黑天鵝的邪惡、狡詐、激情與淫盪。在競爭中,妮娜不出意外地展現出了她天賦異稟的白天鵝的美貌與品質,而她有力的競爭對手莉莉也在對黑天鵝的演繹中精彩迭出,雙雙贏得了導演與同行的贊嘆。結果是,妮娜與莉莉的競爭不可避免,甚至從藝術表現的層次一步步上升到了精神扭曲攻擊與糾纏的局面。鉤心斗角、自殘甚至同性戀接連上演。妮娜也步步踏上了自我毀滅的道路。

巨大的精神壓力和激烈的競爭,妮娜出現了幻覺,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在幻覺中殺死了競爭對手,其實傷害的是自己,為了完美像白天鵝一樣葬送了自己的生命。

撇開藝術欣賞,從心理分析的角度去看,影片中無處不存在精神分析的味道:

女主角妮娜有一個強權、控制慾望極強、期望值極高的母親。丈夫的缺失、事業的失利,母親把女兒視為精神支柱,視為實現自己願望的工具。「為了生下你,我犧牲了自己的事業」 像一句咒語 ,禁錮著妮娜,只能做一個「貼心的女兒」,任憑媽媽控制著,包括從被迫小彈鋼琴、吃多少蛋糕、穿衣服、脫衣服、剪指甲,用愛控制著女兒,干涉著女兒的隱私。從小被迫去學芭蕾舞(劇中母親說:「如果不是我跟著你學芭蕾,你早就放棄了」),長大後成為紐約一個著名的芭蕾舞團的當家演員之一。母親的願望、價值觀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妮娜,並且內化成自己追求的目標。妮娜和母親的關系便是母親用壓力和期許來引導或者是糾正妮娜的前行方向,不能走岔路,不能反抗,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和情緒,否則,便會如同在妮娜得到領舞的資格後她讓妮娜吃蛋糕一樣堅持執拗。粉紅色的睡衣、外套、床單、滿屋子的毛絨玩具都喻示著妮娜這個28歲的小女孩。

隨著內在的潛意識里自我意識的覺醒以及外在環境的影響:導演,假想敵lily的啟發,妮娜對控制、束縛的代表媽媽發出怒吼:滾 ,並告訴她:「你的乖女兒死了」。 當母親發覺「黑天鵝」這個角色吞噬了女兒,為時已晚,母親的價值觀人生觀已深深的植入女兒內心,對成功的嚮往、好勝心、追求完美比自己更勝一籌。成長的過程不只有快樂,更多的是痛苦、迷茫、恐懼,就像蛇的蛻變,自己找一塊礪石硬生生的剝掉一層皮,很痛;還有有很多的慾望、誘惑,該何去何從,該怎樣去尋找自我——嗑葯,去酒吧放縱,交同性戀朋友,很迷茫;恐懼自己內心一些不被媽媽認可和被自己壓抑的慾望。所有這些方面都形成妮娜內心的沖突。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影片中的人物都可看作是妮娜的不同人格類型:1)母親,象徵著被內化了的超道德感、權威;2)導演,又是權威、又是內心的智慧老人,引導著妮娜的成長,「戰勝自己才能鳳凰涅槃,化繭成蝶。」「自己才是自己表演的羈絆」;3)假想敵lily,是妮娜壓抑了的本能願望:性、自由。

為了將妮娜內心的成長視覺化,電影里用了大量的隱喻性鏡頭:

1. 母親作畫——是在畫自己希望成為的女兒,在現實生活中,母親也是在按照自己的願望雕刻自己的女兒。

2.一次次被自己抓破的脊背,指頭流血——成長的覺醒,隱喻著妮娜決心破殼而出的自我,需要付出代價;

3.一次次被媽媽剪掉指甲——隱喻著媽媽再次失去的恐懼心理(失去了丈夫和事業),阻撓妮娜自我的發展成長;

4.粉紅色的睡衣、外套、床單、滿屋子的毛絨玩具都喻示著28歲的妮娜被媽媽當小女孩一樣教養;

5.撕掉手指的皮膚——妮娜嘗試著去蛻變,但是很痛,就淺嘗輒止了,但是自主、自由的慾望不時的沖撞著自己(抓破脊背,破繭而出);

6.黑天鵝的翅膀——象徵著超越,從壓抑情形中解放出來。

7.手指流血——意味著內心的沖突,對母親背叛的罪惡感。

8.和莉莉的同性愛——人格的整合願望:單純、可愛 、脆弱 、順從 無主見的「白天鵝」與反抗、自主、桀驁不羈 、敢愛敢恨的「黑天鵝」的整合。黑白天鵝的互換與成長正貼合妮娜由壓抑控制中的人格,向開放自由的個性的轉變。它代表的是慾望、掙扎、不懦弱,和不掩飾、不壓抑一切渴求。

9.妮娜的自殺死亡——喻示著有著追求完美人格特質的最終結果,是要付出代價的。

這部影片的劇情中有心理學的背景,特別是一些潛意識的東西,是比其他類型的電影更高一個境界、更受人們歡迎的緣故吧,雖然故事讓人們心情很沉重,但是留給人們無盡的思考,特別是對那些做了父母親的人們。

感覺導演達倫•阿羅諾夫斯基,不只是一個導演,還是一個精神分析大師,否則不會拍出這么專業的心理電影。很欣賞他!

心理驚悚片《黑天鵝》:潛藏在心中的黑天鵝

影片《2012》等一系列災難片在講述人類或地球滅亡的背後,反應的是人類對於死亡的恐懼;而心理驚悚片《黑天鵝》講述了一位舞蹈演員為追求一個角色,不堪承受過重壓力,精神崩潰乃至死亡的故事,其背後反應的則是人類對於虛無的恐懼。

2010年,導演阿倫諾夫斯基的新作《黑天鵝》,作為第67屆威尼斯影節的首映影片,並入圍該屆電影節金獅獎。這是一部關於芭蕾舞歌劇《天鵝湖》的心理驚悚片,影片展現了女主人公妮娜出演歌劇中白天鵝與黑天鵝兩個角色,前前後後其內心出現的種種恐怖幻象。

原來,在歌劇《天鵝湖》中有兩個重要的角色——白天鵝和和黑天鵝。白天鵝善良、美麗;黑天鵝卻邪惡,極具誘惑力。白天鵝本是一位美麗的公主,因中了魔王的咒語,被變成了一隻天鵝,只有在午夜之後她才能恢復人形。有一天,白天鵝在湖邊偶遇打獵的王子,她向王子傾訴了自己的身世,王子深深的憐惜轉變為愛情,他決定要救出天鵝公主。白天鵝告訴他,只有一個真心愛她願意為她死的人,才能解除咒語。於是,王子准備舉辦晚宴,請白天鵝赴宴,並真誠地向她求婚。但是,魔王讓自己的女兒扮演成了天鵝公主的樣子,只不過穿了黑色的衣服,去參加宴會,誘惑王子。王子以為這只黑天鵝就是天鵝公主,於是跟她雙雙起舞,並宣布訂婚。白天鵝在窗外一聲絕望的悲鳴,振翅飛去……影片《黑天鵝》講述的不是《天鵝湖》中的神話故事,而是關於芭蕾舞演員妮娜的故事。妮娜是紐約劇團中一名出色的芭蕾舞演員,她自幼練習芭蕾舞,技藝出眾,並且乖巧、漂亮,很討人喜歡。這很大程度上應該得益於她嚴厲而冷酷的母親,在母親的管教下,妮娜從小就是個特別聽話、刻苦的乖女兒。但是也正因此,妮娜的身上少了一種奔放的激情,青春及性的活力在她身上得不到體現。妮娜更多是以小心翼翼地跳好每一步來追求完美,自我壓抑而缺少情感的釋放。因此,在劇團要重拍歌劇《天鵝湖》時,妮娜是擔任白天鵝角色的不二人選;但是黑天鵝的角色,其帶有邪惡、誘惑的特徵,妮娜一時無法完成角色的轉換。

而歌劇總監托馬斯要求新演員能夠同時飾演黑白天鵝兩個角色。眾所周知,在《天鵝湖》中,黑白天鵝是極其重要的角色,出演該角色的演員不但會事業會更上一個台階,而且還可能會一舉成名。妮娜心中極度渴望飾演這兩個角色。於是,妮娜一個人找到歌劇總監托馬斯,向她表明自己希望爭取到這個機會。托馬斯最終答應了讓她來演這兩個角色,但要求妮娜要學會釋放情感、展現誘惑,並在這方面一直誘導她。而劇團中還有位舞蹈演員莉莉,天性大膽活潑,充滿活力,她所表演的黑天鵝不但獲得眾人的贊賞,也得到了托馬斯的認可。雖然,莉莉是作為黑天鵝的替補人選,但這也給妮娜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

妮娜一方面刻苦練習,一方面卻始終心存恐懼,怕有人與她爭奪這個角色。整天拚命的練習,精神的高度緊張,使妮娜感到身心俱疲。一開始她練習黑天鵝的舞段時,就不小心扭傷了腳;後來因長期的練習,她的腳趾也因鞋子綁得過緊,腳趾都都快粘到一起了。更恐怖的是,妮娜的背部不斷地出現傷痕,應該是壓力過大時自己用手抓撓的;她還在洗手或洗澡時,看到自己的指甲里不停地滲出鮮血——當然這是妮娜出現的幻覺。後來妮娜不斷出現幻覺,有一天晚上莉莉拉她出去玩,回來後妮娜感覺自己愉快地和莉莉在一起偷換——但是莉莉那晚並沒有跟她回家;還有一次她獨自練習的時候,聽到響動,跑過去卻看到了總監托馬斯正在和莉莉做愛——其實也沒有這回事。這個時候,妮娜身上已經出現了黑白天鵝並存的雙重人格。

在最後的演出中,妮娜一開始不小心動作失誤,使得托馬斯大為光火。後來妮娜來到化妝間,又發現莉莉在化妝間里,並諷刺地說不如把黑天鵝的角色讓給她,於是兩人激烈地爭吵起來,妮娜失手用玻璃碎片刺死了莉莉——當然,這個莉莉也是妮娜自己。妮娜把莉莉的「屍體」拖進了洗手間,當她再次進入化妝間,鮮血從門縫下流出來,妮娜用毛巾堵住了門縫。就在這時,莉莉卻敲門前來向妮娜祝賀,稱贊她演得很好。妮娜驚訝得一句話也說不出,當她再去檢查毛巾時,下面根本沒有鮮血,洗手間里也根本沒有屍體。這時她發現她刺的是自己,玻璃還留在自己的腹中。妮娜悲傷地留下了眼淚……

就在妮娜悲傷地流淚的同時,我的心頭也在不停震顫——一個人就這樣殺死了自己,而她不過是追求飾演一個角色而已,值得嗎?再細細思考,妮娜的這種舉動,反應的恐怕是人類對於虛無的恐懼——死亡有什麼可怕——正如北歐神話關於奧丁的傳說寫道:「富人會死,親人會死,而且你也會死,但我知道一樣東西不會死,那就是每個人對死去的人的評價。」不朽的名聲成了每個人追求的目標。在現實生活中為追求成名而「殺死自己」的不在少數,影片不過是以誇張的藝術手法展現了這一現象而已。看看,我們人多少人一天在電腦前坐十幾個小時,辛勤工作;又有多少人在深夜喝咖啡提神、抽煙刺激神經,加班加點。現代社會慢性疲勞和過勞死的人數正在不斷增加,他們不過是無法抵抗生命中的那點虛無。

生命固然需要工作和努力,不然生活會空洞,沒有意義。但是,生命的本質卻不是工作,更不是通過工作獲取成功或者成名。生命是一種自然的歷程,是活完自己的命,其他的都是輔助。我們可以追求成功,也可以有目標,也可以挑戰自己,但是要記住,這些都是為了使生命更有意義,而不是抹殺生命,獲取聲名。正如《莊子·養生主》中所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理解莊子的這一段話千萬不能截取前兩句,莊子的真正觀點是,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危險啊!知道了還這樣,真是危險極了!

看來,莊子的對生命的了解還是最透徹的。莊子認為,生命是人生的大事,對此人們要有理性的思考。在思考生命的問題時,人類要把思維的方向轉向自身,不要將生命的過程當成是社會目標的附屬物,不要汲汲去追求世俗的東西,要保守生命本身的需求。莊子那段話的後半部分是,「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這就是莊子的生存哲學,所謂「保身」是指社會生活中讓自己不受社會非理性的傷害;「全生」是指以生命本身為生命活動的目標,人生存就應該要維護一個完整的生命;「養親」是指對自己身體健康的關注和照顧;「盡年」是指「全壽而歸」。這才是對生命本質的理解——並不是所有的白天鵝都要能飾演黑天鵝才行,做好自己的白天鵝也很好!

一旦我們理解了生命是自然的,我們便不會再那麼恐懼虛無。因為人生本來就是虛無的。話說莊子妻死,他鼓盆而歌,就是領悟了這個道理。莊子說:「然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雜乎芒芴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莊子的妻子死時,一開始他也傷心至極,但後來想想,人本來是沒有生命的,不僅沒有生命,連形體、最原始的氣也沒有,一切都是從混沌中開始,最後才有了生命。人的生死,就跟春夏秋冬的更替一樣。因此,人死了並沒有什麼好悲傷的,虛無也沒什麼好恐懼的。因為我們都是從虛無里來,並且最好都要到虛無里去。

希望妮娜的死是走進了虛無,也是走出了虛無;希望人類都能夠進出虛無而毫無畏懼。

『玖』 心理電影賞析課是干什麼的

心理電影賞析課是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與藝術審美學科交叉的作用埋鏈及影響力,使學生在感受影片的教育、認知、娛樂作用的同時,得到應有的心理保健與咨詢等方面的指導與幫助。

【基本要求】

1.了解心理學有關知識;

2.了解電影藝術的塵絕基本特性;

3.採用教師講授、視頻欣賞、研討分析、課後拓展等多種教學方法的有機派液姿結合。

心理電影賞析課的功能當深奧的心理學搭載上電影這種喜聞樂見的載體時,就能引發學生對心理學產生興趣,吸引學生了解和學習心理學健康知識。

閱讀全文

與如何從心理學角度賞析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讓女孩子跟自己去看電影 瀏覽:892
外國恐怖電影合集迅雷 瀏覽:401
電影在線觀看可下載 瀏覽:403
日韓在線在線電影 瀏覽:330
兩部手機同步播放電影的軟體 瀏覽:684
首日票房最高的電影 瀏覽:830
動態壁紙歐美電影片段 瀏覽:820
李佳琦電影全集 瀏覽:7
電影世界奇妙物語之墓友 瀏覽:616
鐵人劉燁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445
世界最大的電影院 瀏覽:89
二戰電影英國飛行員 瀏覽:496
冰雪奇緣微電影百度 瀏覽:155
賽爾號大電影怎麼樣 瀏覽:302
葉問電影全集1 瀏覽:940
忘憂酒館3電影免費 瀏覽:432
政治人物題材電影故事大綱 瀏覽:158
骨魔電影在線 瀏覽:870
勃艮第公爵電影在哪裡看 瀏覽:730
二戰蘇聯攻佔柏林的電影 瀏覽: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