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萬達電影:上半年凈虧損5.81億元!如何才能拯救電影市場
在各方面綜合因素影響下,國內電影產業鏈面臨著巨大壓力。如果市場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還無法得到改善,那電影市場有可能會陷入不被消費者認可僵局。
在現實生活當中,經濟增速放緩其實也是影響電影市場的重要原因之一,但這不是普通人或電影從業人員能考慮的問題。只要從業人員能拍攝出好的電影,當地疫情能得到有效控制,我想還是有很多人願意到電影院貢獻一份票房的。
⑵ 王健林的電影夢一地雞毛,萬達電影為何持續虧損
萬達電影在萬達廣場裡面,可以說幾乎都是有的,但是它的盈利卻一直都不高,甚至說一直都是虧損的,至少大部分地區是這樣的,因為現在受到疫情的影響,全國各地的服務行業,娛樂行業,幾乎就沒有好的。
創業就有可能會失敗,投資任何一個產業都是有風險的,為什麼它稱之為投資呢?就是因為你把這個錢放到了這個產業裡面,它有可能賺錢,你有可能虧錢,因為它是兩方向發展的,沒有一個投資者保證他投資的項目全部都是賺錢的,而且萬達家大業大,雖然電影這方面虧了一部分,但仍然是挺得住的。
⑶ 電影上映後,怎麼去保證投資者的收益
電影投資當然是票房啊,居然是叫投資那就是有風險的,盈利和虧損都是數學里的隨機事件,想要保證自己投資的收益,那當然是自己前期的關注和時間的投入,電影的選擇不外乎劇情和演員,想要能有所盈利就得再注意電影的成本。要有自己的見解和預期效果,選擇對電影才是保證收益的重點,至於上映後收益的保證,就是你的眼光了,另外附上收益計算的方法。
⑷ 萬達電影半年凈虧損5.81億元,2022年公司發展現狀及前景如何
萬達電影的發展前景並不好,如果電影行業不能得以恢復的話,包括萬達電影在內的很多電影廠商可能會出現更大的虧損。
從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我們會發現各大院線的經營情況變得越來越差,甚至有些中小型院線已經因此而破產倒閉。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即便我們國內的電影行業非常發達,但因為新冠疫情的存在,新冠疫情會直接導致這些院線的運營受到相應的影響,所以包括萬達電影在內的很多電影廠商的日子並不好過。
與此同時,因為萬達電影本身屬於萬達集團的一份子,即便萬達電影的經營情況不佳,如果萬達集團的運營沒有問題的話,萬達電影可以持續為萬達電影提供相應的資金支持,所以市場普遍認為萬達電影能夠抵禦住電影行業的寒冬。
⑸ 萬達電影半年凈虧損5.81億,萬達電影近半年為何會急劇下滑
萬達電影半年凈虧損5.81億引發了很多網友的關注,我認為萬達電影近半年之所以會出現業績急劇下滑的情況,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首先是跟大環境有關,因為疫情原因,影院時不時停業,很多人也不怎麼願意外出觀影;其次是跟萬達電影的票價有關,電影票定價太貴;第三就是如今各大視頻網站崛起,很多人並不喜歡去影院看電影。接下來我們來詳細的討論一下萬達電影業績急劇下滑的原因。
其實萬達電影的虧損,也與視頻網站的崛起有關,很多人開始喜歡刷各類短視頻,看視頻博主拍攝的視頻,不喜歡去影院花錢看電影。再加上現在的視頻會員非常便宜,很多人寧願等著電影上線視頻網站之後再觀看,也不喜歡去影院看了。總而言之,萬達電影的虧損,在意料之中,它也應該尋求線上的發展了。
⑹ 論萬達並購的動因與前景分析
一、簡介
2012年5月12 ,大連萬達以31 億美元並購全球第二大院線集團―美國AMC 影院。萬達集團將獲得AMC100%的股權,並承擔AMC 的相關債務。這31 億美元,包括並購的總交易金額26 億美元及並購後投入AMC 的不超過5 億美元的營運資金。2012 年9 月4 日,萬達集團在美國洛杉磯正式宣布完成對美國AMC 的並購,萬達集團因此將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影院運營商。萬達集團的此次跨國並購可謂是震驚全球。不僅是我國民營企業在美投資的最大一起企業並購,也是我國文化產業中最大的一筆海外並購事件。
二、萬達集團跨國並購AMC後的市場分析
1、市場規模的擴大
萬達電影院線成立於2005年,隸屬於萬達集團,是亞洲銀幕數排名第一的電影院線,開業五星級影城86家,730塊銀幕,其中IMAX銀幕47塊,佔有全國15%的票房份額。2011年票房收入超過17.8億元,居中國市場份額首位。
AMC是北美第二大院線,在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和中國香港等地區都有影院。AMC於1920年在美國開設第一所電影院,至今已有92年的歷史,在美國是家喻戶曉的品牌。公司旗下擁有347家影院,共計5048塊屏幕,還是全球最大的IMAX和3D屏幕運營公司。AMC公司擁有的影院集中在北美大型城市中心地帶,擁有北美票房最多的前50家影院中的23家。
並購AMC 後,萬達由中國走向海外,迅速擴大了自身的市場版圖,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院線經營商, 擁有全球票房10%左右的市場份額,企業規模和市場影響力將大幅提升。特別是在IMAX和3D屏幕數量上具有優勢,有利於在市場中占據領先。而這一舉措,更為萬達實現2020年占據世界票房市場約20%的份額打下堅實的基礎。
2、市場認知度的提高
(1)並購AMC,萬達開啟了國際化戰略實質性的一步,成為一樁「震驚世界」的跨國並購,相當於在全球投入了一次巨大的國際廣告,極大提升了萬達品牌的國際知名度。在美國人眼中,萬達收購AMC,正如同80年代的日本收購哥倫比亞環球影業公司,目的是為了增加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確實也沒錯,品牌形象和公共認識度對一個企業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中國企業需要品牌,而AMC就是一個不錯的品牌。得到它,萬達的自身價格倍升。而萬達收購AMC為它的其它業務打開了一個通往世界的窗口。
(2)萬達將成為全球擁有銀幕數最多的院線企業,又同時雄踞全球兩大電市場,日後在與好萊塢的電影公司談判時,話語權大增。《紐約時報》在並購後評價說這次並購代表中國在美國電影行業的影響力明顯增加。這種影響力直接表現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出品的電影將能同步在美國的一線影院看到。《洛杉磯時報》認為,中國影片目前在美國觀眾中的反響並不好,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發行做的差、放映時間不足,而萬達並購AMC後,這一局面將會改善。並購AMC使我國在電影引進方面占據更為有利的位置。通過收購,萬達也可以得到電影發行、影院建設和管理的第一手經驗來擴展它在中國的業務。
(3)從國內來看,萬達在2011年已經實現了全行業第一的成績,並購AMC,對其更是有著錦上添花的作用。對AMC擁有的先進的管理、技術、創新理念的引進,更將為萬達在國內市場雄踞行業領袖地位的態勢打下鋪墊,讓其以更先進的技術、更優質的服務、更具特色的設計受到更多市場消費者的認知與肯定。
3、市場競爭力的增強
文化產業市場競爭力,是指文化產品的生產經營者在政府創造的商業環境下,掌控文化資源、開發文化產品和服務,開拓國內外文化市場並獲取利潤的能力。
(1)通過開拓新的市場,打開新的文化消費空間,引入新的商業模式,提升了萬達在整個文化產業的市場擴張能力。這樣一次大型的跨國收購,加速了其推進文化產業集團化建設,規模化經營的步伐,AMC是主業突出、品牌名優、綜合能力強的大型文化集團,萬達收購AMC後實行多媒體兼營、跨地區經營,以此為突破口,加大市場整合力度,調整產業結構,提高文化企事業的競爭力。
(2)AMC是一家注重創新理念的企業,對其並購,更是讓萬達總體創新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目前市場上電影院線行業競爭激烈,想要在激烈的競爭中不被擠出,就要在創新上有所突破。因為文化產業的創新能力,已被人們認為是最具有活力和能動效應的元素,成為文化產業的核心發展動力。
(3)並購後的萬達,在影院數量、IMAX和3D屏幕數量上都有超大規模的增加,整個面向的市場人群也大幅增加。並購後,萬達將擁有全球排名第二的AMC 院線及亞洲排名第一的萬達院線,從而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電影院線運營商,市場競爭力的提升也就毋庸置疑。
4、市場風險的存在
公開報道顯示,美國AMC影院所處的北美市場,狀況並不樂觀。2011年,北美院線有12.8億人次走進電影院進行觀影,較2010年下降了4%,這是北美院線16年來的最低數據。2011年美國電影票房收入為102億美元,比2010年下降了3%。由於市場不景氣,AMC早已負債累累,2011年AMC凈虧損達1.23億美元,近4來AMC曾兩度試圖IPO都未能如願。
除此以外,萬達作為跨國並購的案例,不得不面對著整合風險、法律風險、財務風險等一系列的風險因素,因此在當時來說,很多人對於這次並購並不持看好態度。
三、啟示
截至2012年年底,AMC2012年營收27億美元,凈利潤5150萬;而截至2013年6月30日的上半財年,AMC營收27億美元,凈利潤為8280萬美元。最終,AMC於12月正式登陸紐交所上市交易,以18美元的價格首次公開發行18,421,053股A類普通股,如加上超額配售,募集資金近4億美元。上市後,AMC公司股權總市值達到18.68億美元,其中萬達集團持有股權市場價值約14.60億美元。
萬達集團跨國收購的案例,給了我們很多思考的空間,當時的收購,可謂肯定聲很多,同時質疑聲也四起,然而最終AMC還是讓萬達成為了大贏家。
具有極大前瞻性眼光和雄心的萬達,在海外市場的開拓中,走了一步大棋,萬達收購AMC與吉利收購沃爾沃、聯想收購IBM的PC業務不同,它既沒有帶來核心技術,也沒有帶來一個極具增長潛力的市場。但萬達還是帶著探險者的視野開啟了其海外市場的大門,最終也證實了這場收購的價值所在。現今,萬達集團已同時擁有全球院線排名第二的AMC 公司和亞洲排名第一的萬達院線,雄踞全球兩大電影市場,成為全球規模、收入最大的電影院線運營商。可預見未來的中國電影產業,隨著萬達的走向世界而將擁有一片更廣大的天空。
⑺ 萬達電影「重模式」之困:半年虧損5.8億元,萬達如今的經營現狀如何
萬達電影“重模式”之困:半年虧損5.8億元,萬達如今的經營現狀處於下降狀態,比以往營業收入減少20%多。對於各個產品的服務和使用都處於下降趨勢。因此一定要加強改善和政策調整。
一定要加強對產業調整和改革,能夠從目前狀況推測,未來發展情況做出長遠意義改善和發展動力。一定要加強對產業結構計劃調整,這樣才可以帶來更多長遠利益。
⑻ 萬達靠什麼賺錢
萬達廣場是靠什麼賺錢的?
2月5日傍晚,阿里巴巴集團、文投控股與萬達集團簽訂戰略投資協議,以每股51.96元收購萬達集團持有的萬達電影12.77%的股份。其中阿里巴巴出資46.8億元、文投控股出資31.2億元,分別成為萬達電影第二、第三大股東,萬達集團仍為萬達電影控股股東,持有48.09%的股份。
而在1月份的時候,由騰訊控股作為主發起人,聯合蘇寧、京東、融創與萬達商業在北京簽訂戰略投資協議,計劃投資約340億元人民幣,收購萬達商業香港H股退市時引入的投資人持有的約14%股份。
對於萬達,這一系列交易當然是城下之盟,讓深陷資金泥淖的王健林有了喘息之機,甚至有人稱之為「互聯網巨頭瓜分萬達」。但長遠來看,王健林的這些舉措,畢竟將萬達這家龐大的企業引向開放,而王健林娛樂帝國構想,也可能在這一次阿里和文投入局之後重拾。
錢不是萬能的,錢是萬達的。
一句看似玩笑的,透露出萬達有多麼賺錢。那麼,萬達廣場到底如何盈利呢?
眾所周知,萬達商業地產的主要產品是城市綜合體,這種產品模式其實說白了就是建設一個大型萬達廣場,旁邊配套建設一些寫字樓、商鋪、住宅等等社會需要的火熱項目,然後把這些進行銷售,用銷售產生的現金流投資持有的萬達廣場。這種「售」養「租」的方式,讓萬達廣場建成後自己持有經營,全部租金收益歸萬達,被稱為「重資產模式」。
而這種商業模式恰恰符合現在中國城市發展需要,很多二線城市都有了萬達廣場的身影,有人說,有萬達廣場地方就是一個城市新的商業區。就我本人去過的幾個萬達廣場而言,確實是這樣,有萬達廣場的地方確實成了商業聚集區,這種狀態在二線城市尤為明顯。
王健林適應時代潮流的運作能力是首屈一指的。去年,萬達集團將北京萬達嘉華等77個酒店以199.06億元的價格轉讓給富力地產;將13個文化旅遊城項目91%股權以438.44億元的價格轉讓給融創房地產集團,還有一些其他的類似動向,這意味著,王健林開始賣出旗下最具知名度和最賺錢的萬達廣場項目。 對此我們不難看出, 王健林此番正打算用「品牌」力量大做文章。 從重資產到輕資產,靠品牌賺錢。
通過王健林的轉變動作,能看出他的才智,也看出環境的無奈。萬達發展到如今,已成為全國甚至是國際上有影響力的地產品牌。所以,投資商看中的是萬達背後的品牌價值,而王健林也明白,走到如今的萬達,依靠「品牌」賺錢正是極具天時地利人和的時候。
萬達廣場你首先要理解這是什麼樣的一個模式。對於拿地有兩種拿法,第一種萬達廣場首先在商圈附近會根據數據和市場情況拿下一片地,之後建好基礎的商鋪以及樓層,同時間進行招商活動,招商活動分為幾個板塊。
首先第一個肯定是商家的入駐,也就是傳統的門店商家,付出一定的租金進行入駐,門店地理位置越好,曝光率越高的店鋪,價格越高,因為本身萬達商圈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對於很多希望打響品牌形象以及希望實現品牌轉化的店鋪,基本都會選擇在萬達廣場拿下一片地域,實現高的人群曝光和贏利。
第二個是材料商的入駐,萬達廣場的很多材料以及裝修都是需要符合統一裝修風格的,萬達廣場和部分的材料商以及建築公司都有合作,更多的都是萬達廣場同一集團旗下的業務,一家門店買的只是店鋪使用權,但是裝修和一些服務費都是萬達賺大頭。
第三個萬達影視,一般萬達都會自己在萬達廣場上有玩大的影城,這時候萬達因為商戶吸引來的客戶,自然同樣有著對於電影的消費需求,那麼萬達廣場的電影播放收到的利潤也非常可觀。
第二種盈利模式,這個模式不同於前面一種,多見於三四線城市,很多店面都是空的情況,但是依舊贏利,那是因為什麼獲得盈利呢?想想萬達最大的業務你就明白了,如果萬達拿下了一片地,那片地的房價不算高,因為本身周圍沒有太多商圈,他就去製造商圈,這點使萬達廣場最大的贏利模式!一個小區周圍有萬達,房價自然會高漲,建房子賣房子實現的盈利轉化,遠遠可以填補製造出一個萬達廣場的成本!內里門道很多這里不多說。
第三種模式,周邊商鋪買斷,這可以建立在第一種和第二種模式上,一般商圈周圍的地塊,都會因為地皮不斷地操作實現升值,但是一般其實都是萬達自己的商鋪,在建立萬達之前就被低價收購了,後面又轉租售賣出去賺取中間差價。
⑼ 萬達電影去年虧損66.6億,今年是否能夠扭虧為盈
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性,盡管自去年7月20日開工至今內地電影銷售市場逐漸轉暖,但因為一部分肺炎疫情監管限定、高品質電影仍供貨不夠等緣故,電影產業並未能徹底恢復至當期一切正常水準。此外,匯報期限內企業主投主控晶元的影片均無法按期公映,一部分影視作品拍攝製作進展亦有一定的推遲,因而企業總體主營業務收入較同期相比大幅度下降,而電影院折舊費、房租、職工薪資、銷售費用等總成本較高,造成企業經營業績發生很大虧本。
因為海外肺炎疫情仍在不斷,盡管匯報期限內企業屬下澳大利亞影院經營業績較今年第四季度虧本下挫,但因為上年同期企業海外業務流程基本上未遭受肺炎疫情危害,因而企業二零二一年第一季度海外電影院盈利較上年同期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