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講述自閉症兒童的微電影
《因為,所以》講述了當患有自閉症的孩子走出封閉,選擇信任的那個瞬間,所帶給每個人的那種具備美感的感動和沖擊;同時,還傳遞了「付出愛的反作用力,就是得到更多的愛」這樣一個恆久不變的理念
❷ 4部必看的深度心理學電影
4部必看的深度心理學電影
現在的影視作品裡,要沒有一點心理學元素,這部作品多半會票房慘淡。
影視製作商們無疑是懂得觀眾心理的,正如“太極俠”裡面的經典台詞:看搏擊賽沒什麼特別,但親眼看著一個人的命運被改變。這才是我的娛樂!你的人生才是焦點。
雖然心理學保證了電影的收視率,但它也因此做了冤大頭。網上那些所謂的“心理電影”,很多是滿足少數人獵奇的變態心理,這些電影與正統心理學相去甚遠。
畢竟,我們的心理治療是為了讓那些行為異常的人更加能融入這個社會,而不是讓本身在這個社會還算正常的人去敬仰變態殺人狂。
在這一點上,國內的心理電影還不算成熟,心理並不是一種“罪”。
心理學是一門治癒的科學,真正的心理電影擁有很強大的治癒功能,它會揭開人性中最脆弱的一面並把陽光帶進去,同時教會你一些簡單的心理學入門技巧。
行為心理學告訴我們:多通道參與的學習方式是最佳的。看完一部同時使用視覺和聽覺的心理電影,很多時候勝過一本好書。
下面我介紹四部我身邊的心理大牛們(教授、碩士生導師)常推薦給學生的入門級心理電影。
一、心靈捕手
這絕對是我最喜歡的電影之一,值得所有的.大學生一看。
這部電影深刻詮釋了當年國內教育的一大弊端:靈魂跟不上才華了。眾多大學生忙於用獎狀和證書來證明自己的價值,殊不知早把真正的自己丟到了九霄雲外。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數學教授藍波在席上公布了一道困難的數學題,卻被年輕的清潔工威爾(馬特·戴蒙飾)解了出來。
但威爾是個問題少年,因為襲警即將被關監獄。藍波為了讓威爾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不浪費他的數學天賦,藍波求助於他大學的好友,心理學教授尚恩(羅賓·威廉姆斯飾),希望能夠幫助威爾打開心房。
尚恩在公園的一段話深深打動了我,大致意思是:你可以把一切事物說的頭頭是道,但其實你從未體驗過真正的愛情、親情和事業。只有當你體驗過“失去”時,才會理解這一切真正的價值。當你“失去”過時,這份沉重會讓你變得成熟,不再輕易點評他人。
尚恩對威爾說:現在我看著你,眼前所見並非一位聰敏、自信的男人,而是一個無恥狂妄、內心恐懼的孩子。
我覺得尚恩說的不僅是威爾,還是我自己,也是千萬迷茫的青年們。
二、致命“ID”
致命“ID”里的關鍵心理學元素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多重人格障礙”。
有趣的是,我發現身邊有接近一半的朋友或多或少都覺得自己有多重人格。他們神秘兮兮地告訴我,有時候他們會變成自己完全不認識的人。
拜託,這不是多重人格好吧!多重人格彼此之間很難意識到對方的,而治療師的第一步就是幫多重人格互相認識自己。
研究表明,多重人格不僅腦電波不一致,發出的聲音也不一致,這並不單純是一個性格改變的問題。大家之所以覺得自己是多重人格只是想把自己變得神秘一點罷了。
這部片子的劇情實在太贊,最主要的一點是你必須全片看完才能完全理解。
這是一個神來之筆,最難得的是,即便你反思一道劇情卻很難找到BUG。所以在這里,我就不劇透劇情了。
想要了解關於人格分裂的更多故事,可以看心理學小說《24重人格》。每個人格的出現都有其深刻意義,專業學習心理的也許可以介紹更多相關知識。
人心猶如一座海上冰山,水平面上只是冰山一角。
要洞察人心的深處,需要有一顆虛室之心。心靈的空間最大限度得到釋放,一個人的氣魄就大了,智慧就來了,他離偉大也就不遠了。
三、雨人
這部影片最大的心理元素便是自閉症。兒童自閉症已經是目前兒童教育最大的問題之一。
通過《雨人》這部電影,我看到了自閉症患者的表現,在常人看來,他們的一些行為是無法忍受的,甚至會有人將他們是為白痴,但是,我們知道,自閉症患者並不一定智力低下,這只是一種心理障礙,他們沒法和他人正常溝通,並不代表他們是低能兒。
治癒自閉症唯一的方法就是溫情,而且這種溫情是相對的,不僅是你可以溫暖他,他也能溫暖你。
如果電影里,弟弟本想謀奪哥哥遺產,最終卻被哥哥找回了親情。
大學期間,導師曾經安排我去治療一些網路成癮的少年。這些少年都或多或少患有自閉症,他們呆在他們的房間里整日打游戲。
我的治療方式就是我陪他們打一天游戲的話,他們就陪我去外面做一天我安排的活動,比如一些簡單的兼職。
我的治療方式還算有效,但起效很慢,溫暖一個人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對我自身的消耗也是很大。陪伴,實在是當今社會人士最自以為是但卻做得最差的一項日常活動。
如果你身邊有一位有自閉傾向的朋友,我希望你好好看一看這部電影。其實我們大家都有自閉症,如果我們的眼睛不自閉一點的話,我們很難保護自己。
四、以怒制怒
近三十年來,我在內心上最高的修煉就是——我徹底地克服了憤怒。
但有一點我要強調,我不是消除了憤怒,而是學會把它化作我力量的源泉。比起如何隱忍,你真正應該學習的如何表達憤怒。《以怒制怒》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魯迅說過"不在沉默中滅亡,就在沉默中爆發"。為什麼善良軟弱的人總被別人壓制呢?就在於他總會為別人控制住自己的真心,做違背自己意願的事情,最後導致沒有個人目標和尊嚴。
片中的大衛最後終於在萬人面前守住了自己的目標,不停地為之抗爭,最後勝利地完成了自己的求婚,贏得了大家的歡呼。
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反思造成自己柔弱的根源,為什麼不願意"直面慘淡的人生",要勇於表達自己的憤怒,向別人明確我們的底線。
吼叫並哭泣是弱者的生氣,沉默並行動才是強者的憤怒,有人說憤怒不利於社會和諧,在我看來壓制憤怒才是。
很多人只是單純的想惡心你,你卻在心中自導自演了一出感動自我、原諒他人的戲。從這一點來說,原諒和暗戀沒什麼不同,總是充滿各種脫離現實的意淫。恰當的情緒管理是人生中一堂重要的必修課。
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上述電影都有一個特點,就是要求我們接納我們內心深處最大的不堪:心靈捕手裡的"驕傲"、雨人中的"自閉"、以怒制怒中的“憤怒”、致命ID里的“另一個自己”。
當我們接納了自己時,我們便刀槍不入。
你對人類最大的貢獻,就是讓自己幸福起來;你對自己最大的貢獻,就是讓自己內心強大起來。強大不是因為你戰勝了自己,而是接納了自己。
;❸ 為何大家會推薦2010年上映的美國影片《自閉歷程》
這部電影可以讓你痛快的大哭一場,把所有因為自閉症帶來的壓抑感釋放出來,因為看到它,你會發現自己並不孤單。可以讓你看到希望,一個自閉症患者最終成為影響世界的英雄人物。可以讓你更多的了解自己的孩子,相信我,雖然我們的孩子是自閉症,但自閉症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去了解。可以給你一點啟發,如何引導自己的譜系娃,尤其是中輕度的自閉症孩子。
1)我們先來看看本影片的主要內容介紹:四歲時Temple被醫生診斷為自閉症,母親嘗試多種方法讓她開口說話。為了讓她擁有正常人的生活,媽媽忍痛送她去一間寄宿學校念書。在這里,認識了開啟她天賦大門的恩師卡洛克博士。在恩師的幫助下,順利考入了大學。臨上大學前的暑假,她來到姨媽家的農場度假。自此,對牲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大學里製作「擠壓機器」來平復緊張情緒。畢業後,繼續從事畜牧業的研究學習,設計出大大提高屠宰率且更為人道的屠宰方式。
❹ 自閉歷程觀後感
看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後感了。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自閉歷程觀後感範文(精選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傳記電影《自閉歷程》為我們講述了美國動物科學家坦普爾.葛蘭汀的真實故事,這讓我想起了作家楊朔曾經說過:「每個人的心裡都埋著一團火種,只要善於撥弄,它就會熊熊燃燒。」對於教育者而言,咱們應該如何探尋孩子心靈深處深埋的火種?如何撥弄孩子心中希望的火種?影片已為我們指引了路徑----這就是尊重、理解、欣賞每一位學生。
在我看來那些八九歲的孩子都應該是快樂幸福的,而在我的教育歷程中有這樣一位特殊的學生,她叫李靜,是個長得很乖巧的小女孩,李靜卻和別的孩子不一樣,不願上學,即使硬把她留在校也是沉默寡言,課間還躲在角落裡,上課不願發言,性格孤僻,學習成績也不太好。為什麼陽光般的年齡卻是如此漠然呢?我在腦子里畫了一個大大的問號。於是,我聯系其父母,希望從他們那能得到答案。通過了解我才知道:她從小都是外婆帶大,外婆也沒什麼文化,平日里只管她吃飽,很少與孩子交流,更別說教孩子了,將要上四年級了,父母才把她接到身邊。由於父母工作很忙,她經常一人呆在家,也很少與父母交流,加之原本間的感情就很淡薄,環境又陌生,導致她性格孤僻,行為也較散漫。在學校里,她總覺得老師、同學對她冷淡,因而自卑心理嚴重。許多要求得不到滿足,不願和人交往,膽小,時間久了,便成為班上的後進生。
班上的孩子都對老師特別熱情,經常會圍著老師轉,我也很習慣在課後把孩子們叫到自己身邊,和他們聊聊天,李靜同學也在其間,不過在同學們嘰嘰喳喳的談論聲中,我看到她總是欲言又止,於是在課間十分鍾我常常關注她,請她教教我那些新鮮的玩具怎麼玩;問問她這件漂亮的新衣服是誰買的?考考她學懂了嗎;對她說老師想聽聽她的觀點,告訴她這幾天進步了!今天和同學吵架不應該……告訴她老師想聽聽她的心裡話……在這種輕松的聊天氛圍下,及時把握好了教育的契機,自然而然地提出對她的一些要求。與此同時,並把她在校的進步及時打電話給家長,讓家長予以表揚。一個學期下來,她願意主動與同班同學聊天了,偶爾還能聽見她爽朗的笑聲......
李靜同學的轉變、電影《自閉歷程》的主人公坦普爾.葛蘭汀的成長,讓我深深認識到,尊重、贊賞、理解在教育實踐中對孩子的激勵作用。獲得他人的贊賞與肯定,達到自我實現,是人們基本生活需要滿足以後精神上的一種高級需求。心理學也研究表明:受到表揚後的行為,要比挨訓後的行為更合理、更有效。
教育專家韓鳳珍曾說過:「所有難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要千方百計地保護好孩子最寶貴的東西——自尊心。」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每個孩子都不是命中註定要做後進生。每個孩子心中都有一團希望的火種。只要我們做到像影片中的導師卡洛克博士那樣,一如既往地鼓勵、支持、指引我們的孩子們,用尊重、理解、支持去撥弄每一團火種,用欣賞去關愛每一團火種,用《一個也不能少》的師德底線去呵護每一團火種,我相信每一團火種都會熊熊燃燒……
打開一扇扇門,沖破一道道枷鎖。
最近,我們觀看了一部名為《自閉歷程》的電影。這部電影沒有請來大牌影星,沒有華麗的特效,甚至在電影上映前沒有進行大肆宣傳。然而就是這樣的一部電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與反思,也給我帶來了啟示。
影片講述了一個出生在美國的自閉症患者坦布爾,她對於擁抱極度敏感,同時社交能力極弱。所以她從小就受到了欺負與各種歧視,而唯一關心她的,也只有她的家人與卡洛克博士了。但即使坦布爾遇到了這些種種的麻煩,卻依然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她努力去打開一扇扇門,並最終憑借她卓越的洞察能力所發明的一個屠宰場設施設計取得成功。而她卻依然嘗試更上一步,她發表過上百篇論文,並到各地區演說,嘗試去幫助更多的自閉症患者。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每個人都對精神疾病一無所知,坦布爾能發展到這種程度確實令人驚訝。但是仔細想想,其實我們跟坦布爾有著多大的區別?我們不也是擁有自己的理想並為之奮斗,在中途中有無數個嘲笑並打擊我們的人,而我們大多數最終都選擇了放棄。其實我們跟坦布爾沒有差別,只不過她一直堅貞不移地走著路並沒有因受到別人影響而放棄自己。
但是真的要說到坦布爾為什麼會成功,那麼這就僅僅只是原因之一。坦布爾是十分幸運的,因為那些幫助她的人都是真心去幫助她的。而她自己的心態也十分重要,她並沒有把那些挫折看做是挫折,而是把它看做是打開一扇門之前的歷練。也正是因為這樣,她才能將她面前的門一扇一扇地打開。
打開一扇扇門,沖破一道道枷鎖,唯有這樣,才能取得成功!
電影到一半時,女主畢業了,也同時打開了第一道門,她成功的獨立的上學和交際,從害怕人群密集,噪音,小時候遇到刺激打人,到後來不斷的旋轉使自己平靜下來。後來暑假到了姑媽的牧場和牛接觸,使用的是牛的鎮靜方式。後來去寄宿學校,自己製造「擁抱機器」(就是牛的鎮靜方式),第一次被學校發現砸了,第二次姑媽到學校據理力爭,留住了,女主找到了與自己合拍的室友,也找到和和自己相處和社會相處的方法,畢業的時候是優秀畢業生,初露光芒,台上一番話,調理清晰,對自己肯定,也認識自己。
實習到工作階段,1970年代的美國,還是男子的社會,被阻撓,被嘲笑,被蔑視,女主依然熱愛自己的事業,致力於牧場的控制系統,如何有效的讓牛有尊嚴的死去,途中遇到一道道門,換男裝,毛遂自薦,快要爆炸的時候開了一晚上的車去找人生導師溝通,和媽媽溝通,在遇到每一道道門的時候,女主都是害怕的,但是想要改變的決心大於害怕,她踏出去了,打開了一道道門,行業因素,同事都是男性,一人一句密密麻麻的`否定質疑和藐視,女主都耐心專業的解答了,一次次的踏出改變,讓女主更從容的和社會相處和人類相處。電影最後的全國自閉症大會,女主光芒四射,拿起主持人傳來的話筒,一步步走向最後一道門。
女主媽媽
愛和責任,大概不足以形容媽媽的偉大。電影中女主4歲還未說話,反應和性格和同齡小孩有異,媽媽帶去看醫生,醫生診斷是因為缺少母愛和陪伴,是嬰兒期精神分裂,是自閉症,媽媽有良好的學識和對陪伴孩子4年的經歷,沒有盲目相信醫生的診斷,同時付出更多的愛和理解,事實證明女主成長的很好。和女主溝通,是傾聽,是理解,是開導,也是換位思考,天使一般的媽媽。當然,因為太害怕,姑媽也一直陪伴著媽媽,適當的放手就是更好的成長,原來每一位媽媽都會經歷這樣的時候。女主第一次擁抱媽媽時,哭得嘩啦啦的,平常的擁抱,有時候竟然這么珍貴難得。
姑媽
比媽媽大膽,但是同樣愛女主的姑媽。大學前夕的暑假,女主和姑媽一起度過。姑媽有自己的牧場,女主在這里第一次接觸到牛,還發現了新的平靜方式。一開始以為姑媽是「壞人」,後來理解姑媽的愛似牡丹,燦爛而且熱烈,媽媽的愛似梅花,持久而且暗香。和媽媽是好姐妹,有開導媽媽讓女主踏出社會。
科學老師
女主的啟蒙老師,是明燈也是朋友。理解女主並發覺她的潛力,鼓勵女主上學,開發自己,女主也開始理解人類社群。一道道門就是老師說的,一扇門為你打開一個嶄新的世界,一切你所做的就是下定決心穿過它。
室友
天使一般的室友,是視障人士,聆聽和理解認同女主,是很貼心的小天使。戲份不多,但都對女主影響很大,是女主的第一位朋友,也是女主的迷妹。唯一能感受發生了什麼的人,能感受到女主要實現什麼的人。
女主
很多緊張的時候,是自我緩解或者是和媽媽溝通,和科學老師溝通,女主不怕改變,從她一次次勇敢的打開一扇扇門就知道,熱愛永遠大於怯弱,她更害怕沒有做自己的事情。很多事情還不能理解,但她仍想讓她的生活有意義。很喜歡女主,撞破南牆不回頭,孤勇聰明,執著還細膩。從小知道自己和其他人不一樣,接受這設定也一直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更讓自己喜歡的事情有價值,真棒。
電影細膩真誠,節奏張弛有度,影片故事深刻,值得回味的好電影。
坦普爾在應該得到擁抱和撫摸的年紀得不到滿足,所以自閉,也害怕別人的接觸。四歲了還不會說話,所以別人無法了解她思考世界的方式。在別人看來是多麼可憐的孩子。看著坦普爾為了獲得平靜而自己做了個機器的時候,我猜測,她的媽媽應該會幫助她克服恐懼,融入人群,這確實是普通人的想法,而影片讓人意外。坦普爾自始至終都是個自閉症患者,她甚至為了驗證那個機器的合理性而做實驗寫論文。這看上不合常理,我甚至可以想像這片子在中國拍的話,肯定會被媽媽打著「你不可能一輩子靠機器過活和我這都是為了你好啊」的旗號來克服恐懼。這部電影似乎有種在向自己的缺點妥協的味道。每個人的生命都有不完滿的地方,有些不完滿可能會伴隨一生,那麼要用什麼態度對待?影片告訴我們,無法改變那就讓他在那兒吧,看看自己的優點,然後盡量地發揮他。坦普爾思維異於常人,這讓她在普通人不擅長的領域,獲得另一番成就。
影片也沒有一味對自己的恐懼妥協,而是將這種恐懼化為意象——門。當坦普爾勇敢地打開一扇又一扇門時,一片又一片新的天地隨之而來。所以,這也是一部勵志片。面對困境,有時候只要再勇敢一點就能過。當他不敢與陌生人說話又非要說出自己的想法時,當她鼓起勇氣走出宛如斷頭台的自動門時,她只是比平時多了一點勇敢。我們也可以。
坦普爾不知道怎麼和別人交流,也不懂得察言觀色。而動物是簡單的,所以她喜歡和動物打交道。讓人玩味的是,她唯一的同齡朋友是個盲人。盲人當然不需要和她耍心眼。鏡頭在牛的臉部特寫時,看著他們的眼睛,我有一種莫名的感動,他們顯得很善良,也許只是因為他們不說話,這讓我懷疑語言的意義。人類社會的語言當然很偉大,但這是不是其實也增多了誤解。坦普爾的工作更是充滿了人道主義精神。她在姨媽家和牛過了一個暑假,讓她覺得快樂。她也看過馬死在面前。所以很能理解她之後的工作,她趴在過道上模擬牛的感受又根據自己觀察世界的特點設計出充滿人性的過道。雖然牛一樣會被屠宰,但至少讓這個過程顯得平靜。她是真正的愛動物。
按照常人觀點,坦普爾絕對是個異類。對待異類,大部分常人如她的室友同學老師也是不理解的。普通人擁有普通的眼界,看到的世界是大致一樣,當有人提出不同意見時,群起而攻之。這部影片就結結實實地打了普通人一巴掌。我們該想想:對於那些不一樣的人,我們是不是應該多了解他們的想法,更何況,有名言說: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
坦普爾在自閉症大會上發言,其中一句讓我很有感慨:不管是在家還是學校,舉止和規矩都很重要。這句話又打了普通人一巴掌。普通人對待異類,尤其是精神問題的異類,有時候會有一種奇怪的善良:那就是認為他們有病,所以有些不合規矩的舉止是正常的。當然不要鑽牛角尖說不是說要包容異類嗎,這是兩個不同的問題。我們要包容的是異於常人的思想,要堅持的則是做人的基本規則。舉例來說,如果一個異於常人的天才愛殺人,那我們就不應該包容。
此外,比包容更重要的是愛。坦普爾媽媽對她的愛很偉大。影片沒有過多媽媽是如何教會坦普爾說話和遵守基本規矩的,但這個過程必定世間難得。就現實而言,並不是所有自閉症患者都能成為偉大的人,也許就是最普通的自閉者患者,那麼,愛顯然更重要。
這是一部很豐富的電影。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易於常人的人,這部電影應該只是個開始,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
「自閉症」在現代社會里是一種極為常見的心理疾病,自我封閉,孤獨,不善與人交流,遠離正常的社交環境是廣義上的定義。現實生活中,我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社會生存壓力與日俱增,自閉症的現象已不再是異數。大多數人對自閉症患者存在猜疑、鄙視,甚至是排斥。不經了解的妄下定論,將他們歸類於「精神病患」。
其實,自閉症患者在他們更為深切的痛苦中掩藏著更為豐富的內心世界,這些是常人所不能體會的。傳記電影《自閉歷程》為我們講述了美國動物科學家坦普爾·葛蘭汀的真實故事,她也是一個自閉症患者,但她通過自身的努力和堅持,成為了當今世界數一數二的牲畜處理設備設計與建築專家。影片帶領我們走進這類特殊的人群,感受他們內心的掙扎和夢想。
影片的前半部分,用片段式的記敘,概括了坦普爾從4歲到大學畢業的生活歷程。在影片的一開始,坎普爾的一段自我介紹,開啟了影片,也開啟了她的人生。
從4歲起,坎普爾就活在自我中,她害怕被人擁抱,拒絕和人交流,只關注她想看到的,想聽到的,並且對圖像極其敏感。
人們常說,上帝關上了一道門,會為你開啟另一扇窗。隨著年齡的增長,坎普爾在科學領域方面的天才展露無疑。幸運的是,這時候,他遇到了人生中很重要的導師卡洛克,他看到了坦普爾的天賦,並給予她很大的鼓勵和支持。除了在學術上的教導之外,卡洛克還告訴她,每當她不敢嘗試新事物,恐懼煩躁的時候,就想像前面是一道或者是幾道門,而這些門是開啟新世界的大門,只要勇敢地走過去,那麼全新的世界就將呈現在她的眼前。正是這小小的鼓勵,支持坎普爾走過高中,走入大學,最終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大學學業。
坎普爾有顆純真善良的心,她看到農場的工人們用不科學的方法養牛、宰牛之後,決定設計出一條最人性最科學的養牛生產線。在這個過程中,她遭遇到很多苦難,碰了很多釘子,但憑借自己鍥而不舍的努力和實踐,她成功了。
坎普爾的自閉視角一直充斥著心酸、彷徨與無助,電影運用一幕幕的有聲畫面讓無聲的情感流入我們平靜的心田,激起漣漪,激發共鳴。我們深深的為主人公的坎坷命運而嗚咽,現實就是這樣的殘酷,我們應該怎樣面對這紛繁的世界?步入社會的坎普爾沒有一味對自己的恐懼妥協,而是將這種恐懼化為意象——門。當坦普爾勇敢地打開一扇又一扇門時,一片又一片新的天地隨之而來。坎普爾不僅做到了突破,還取得了令人驚嘆的成就。除了天賦之外,坎普爾還擁有極強的韌性和永不放棄的可貴態度。正是這種無畏的精神,讓我們深深動容,聯想到我們普通人和我們的普通工作,幸福的我們身心健康者;幸福的我們,和孩子們每天快活的工作。幸福的我們沒有煩惱沒有困難嗎?有,並且太多。幸福的我們是如何對待自己的生活呢?比之坎普爾,我們有著太多的抱怨,對生活,對工作,對社會,對孩子……
我們都是不同程度上的「自閉者」。因為我們也非常依賴秩序和渴望生活在熟悉的環境中,面對陌生和變化本能的具有抵觸與恐懼,安於現狀和循規蹈矩是我們的常態。
影片的結束,又是一段演講,這一次她是在全美自閉症大會上演講。她克服了內心的恐懼,熱情地把自己的經歷告訴給那些同樣患有自閉症的人們。
這部影片不像傳統的勵志片那樣,用各種動情的橋段,企圖催人淚下。它只是用一種真誠的態度,向你敘述著一段真實且令人敬重的人生。
這是一部很豐富的電影。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易於常人的人,這部電影應該只是個開始,而我們要做的是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與關愛。
每個人都是一顆小小的珍珠,都有閃光的一刻,只要拂去上面的灰塵,變會釋放出自己的光芒。
天寶,一個普通女孩的名字,但她註定要走一條不普通的道路。四歲時,她被診斷為自閉症,醫生說,她可能永遠也不能說話。但天寶的媽媽有一種堅持與執著,她不相信天寶從此不能與人溝通。她從早到晚一直和天寶說話,教她識字,終於她能開口說話了。
在她姨媽家度過的暑假裡,她與動物在一起很快樂。同時也發現一種讓牛冷靜下來的機器能讓她自己冷靜下來。於是她為自己製作了這樣一個簡易的機器,在自己受刺激時冷靜。在她上學時,她被一個男孩侮辱,於是天寶用書砸了那男孩,結果被學校開除了。
轉學過程中,她遇到了人生中的一位重要的老師——卡洛克。卡洛克老師不僅挖掘了天寶的各種優點,忽視她的症狀,還向全校展示天寶的成果。當天寶問他大學怎麼辦並表示不想再上時,卡洛克老師告訴她:大學是一扇門,推開它,你會看到更廣闊的視野。是啊,人生漫漫長路上的種種困難正如一扇門,推開後,將收獲成功與喜悅。
還有一個人,天寶的盲人朋友。當外出時,看電視時,天寶就是盲人女孩的一雙眼睛。天寶用活潑的語調,生動的文字來充當這一角色。而盲人朋友給予天寶的,是一種珍貴的友誼,她對天寶的心靈小心地呵護著。她倆在路上彼此扶持,互相幫助。這兩個人的出現,給天寶缺少愛的內心世界中,添進了溫暖。
看完這部電影,我對其中三個人深有感受:一是天寶的媽媽,她使天寶學會了溝通。二是天寶的老師卡洛克,他挖掘了天寶的潛能,讓她以新的一面展示給大家。三是天寶的盲人朋友,她不怪天寶,讓天寶內心的就溶化了。
愛是一種無所不治的葯,它把封閉在內心世界的人救了出來,拿起肩上的十字架,露出開朗的一面。它是雨天的一把傘,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天生障礙的世界,更不應該去歧視他人。對於那種「奇怪」的人,更不應該疏遠他們,要以愛感染他們,理解他們,將心比心,幫他們在內心世界中打開大門,走向成功。
❺ 各位大神求自閉歷程電影資源呀[百度雲]
鏈接: https://pan..com/s/1SIQ_NgkKikykyGqkP4WsYw
《自閉歷程》是由HBO有線電視頻道發行的劇情片,於2010年2月6日在美國上映。該片由米克·傑克遜執導,克萊爾·丹妮絲、朱莉婭·奧蒙德、凱瑟琳·歐·哈拉等主演。該片根據美國畜牧學家坦普·葛蘭汀人生經歷改編,講述了她如何戰勝自閉症成為學者的歷程。
❻ 關於自閉症的電影推薦幾部
《自閉症少年的內心世界》
東田直樹是一名自閉症少年,他13歲時寫了《為何我會跳起來》,NHK專門為他拍攝紀錄片,通過這部紀錄片,我們能看到自閉症患者真實內心世界。
《遙遠星球的孩子》
這是一部以自閉症為題材的公益紀錄片,講述了自閉症獨特的內心世界,著重表現了自閉症孩子的生活和內心的故事。
《海洋天堂》
這是一個感人的故事:肝癌晚期的王心誠,為了讓患有自閉症的兒子大福能夠快樂地生活下去,在生命的最後幾個月,教會兒子在海洋館「上班」,最後心無遺憾地離開了人世。
《雨人》
哥哥雷蒙長期住在一所療養院里,他自幼患嚴重的自閉症,行為異常,被視為白痴。弟弟查理為了300萬遺產想要重新更改遺囑,拐走了雷蒙。然而這次旅行使得他懂得了人生中還有更珍貴的東西:人的感情和手足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