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吳鈞的簡介
1983年進入上海電視台,歷任動畫繪制,動畫設計,美術設計,動畫導演等工作。1996年轉入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繼續擔任美術片導演至今。上世紀80年代後期與90年代初期兩次出訪日本,2004年合作作品《誰持彩練當空舞》由上海市洋山深水港工程建設指揮部東海大橋分指揮部永久收藏。2006年5月作品《忽如一夜春風來》參加上海敬華拍賣公司舉辦的「上海知名畫院實力畫師首屆拍賣會」。同年9月應邀擔任中國動畫學會2006年度「學會獎」評審委員會委員。
2012年《卡通王》雜志第321期做名家人物專訪:美影名家——吳鈞
2013年中國國際集郵網聯合中國電信和中國郵政聯合出版《中國當代著名國畫家——吳鈞》紀念珍藏郵冊一套
㈡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現在怎麼樣了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現在挺好的。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簡稱上美影或美影),成立於1957年4月,前身是東北電影製片廠卡通股。是中國歷史悠久、片庫量豐富、知識產權眾多的美術電影製片基地。
建廠後共攝制美術片500多部,創作了《大鬧天宮》《哪吒鬧海》《天書奇譚》《假如我是武松》《黑貓警長》《小蝌螞燃裂蚪找媽媽》《葫蘆兄弟》《草原英雄小姐妹》《曹沖稱象》《寶蓮燈》等伴隨了幾代中國人成長的經典作品。
並在2022年出品了大型電影《我們的冬奧》。獲得了400多項國內外大獎,以動畫「中國學派」享譽國際。
隨著人員的不斷擴大,1957年建立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特偉任廠長。萬籟鳴、萬古蟾、萬超塵、錢家駿、虞哲光、章超群、雷雨、金近、馬國良、包蕾、吳應炬等一批著名藝術家、文學家先後參與這一工作。從此,美術電影悶閉就以上海為基地,迅速繁榮發展。
五十年代前期是上美影的成長階段。1953年拍攝了第一部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1954年完成的木偶片《小梅的夢》,是段伍首次採用真人和木偶合成的技術,1955年拍攝第一部彩色動畫片《烏鴉為什麼是黑的》也獲得成功。從此,美術片進入了彩色片時期。
㈢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是不是名存實亡了
我感覺有多少80後,90後,曾坐在電視前苦苦的等待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這行字的出現,這個代表了中國、甚至亞洲動畫希望的一行字,在今天成為了中國動畫難以逾越的巔峰。
而提起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巔峰之作,相信《大鬧天宮》絕對是很多人心目中當之無愧的作品。這部被無數人奉為經典的動畫電影,憑借出色的美術風格和躍然於紙上的齊天大聖,滿足了幾乎全世界觀眾對於中國動畫的所有想像。
由於身體健康問題,張光宇只畫了三個版本的孫悟空,然後放下大師的身份,表示萬籟鳴可以根據需要,做出修改。最後,美猴王的形象經嚴定憲指導定稿,而他參與過《哪吒鬧海》、《金猴降妖》的製作,被稱為美猴王之父。
最終,《大鬧天宮》中的孫悟空身穿鵝黃色上衣,腰束虎皮短裙,大紅的褲子下,配一雙黑靴。
看到定稿形象後,萬籟鳴用「神采奕奕、勇猛矯健」表達了激動之情。
在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全場人員以及特邀美術設計張光宇先生的通力協作下,1964年,《大鬧天宮》全本首映,因政策原因,於1978年全本公映,為美影廠、為中國動畫帶來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深遠影響。
㈣ 對上海美影廠的認識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美術電影製片,亦是中國歷史最老的動畫製片廠之一,(動畫、木偶、剪紙、折紙)基地,廠址上海。佔地10611平方米,建有動畫 、剪紙、行政工作樓和木偶攝影棚,是中國攝制美術片的主要基地。前身是東北電影製片廠的卡通股,1949年成立美術片組,次年遷到上海隸屬上海電影製片廠。
50多年來,《大鬧天宮》、《牧笛》、《三個和尚》、《寶蓮燈》、《大耳朵圖圖》等優秀作品享譽國內外,獲得了包括丹麥歐登塞童話電影節「金質獎」、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及中國電影「金雞獎」、「華表獎」、「童牛獎」等在內的200多個獎項。
美影不斷推出影院動畫片引領電影市場。2006年出品影院木偶片〈西嶽奇童〉,票房突破300萬,並受到市委常委、宣傳部王仲偉的贊譽:動畫片有此業績,實屬可喜可賀。望很好總結,並乘勢而上,深化改革,促進轉制,提升原創力,以重振我美影雄風。
2007年美影廠又創佳作,出品了大型民族史詩影院動畫片〈勇士〉。該片是美影廠繼〈大鬧天宮〉、〈哪吒鬧海〉、〈天書奇譚〉、〈金猴降妖〉、〈寶蓮燈〉之後又一部動畫長片。全片83分鍾,歷時4年,斥資1500萬人民幣打造而成。國際著名導演呂克.貝松也曾親臨〈勇士〉劇組,被〈勇士〉流暢的線條、創新的三維技術及堅持的民族特色所折服,無比欽佩地感嘆道:〈你們的人物造型是別人畫不出來的!「並表示要做」「牌推銷員」,把〈勇士〉帶到歐洲去。〈勇士〉繼獲得「第12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動畫片獎」、「常州最佳中國長片獎」之後,還獲得了電影屆學術影響很大的「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和「金熊獎」國際動畫作品——最佳影院動畫片獎。
此外,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還以動畫產業化發展為目標,為社會各界提供影視片、廣告片的製作、形象設計、卡通產品的研製開發、製作等,又新增動畫卡通藝術長廊,同時美影廠下屬上海美術專修學校是一家為動畫片創作提供專業人才培養的學校,在卡通動漫領域為社會提供全方位的卡通藝術產品。
在致力於發展中國民族動畫片的同時,還和法國、德國、美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合作拍攝了《狐狸列那》、《諾亞方舟》、《不射之射》、《環游地球八十天》、《番茄醬》、《鴨子偵探》、《天才發明家》等影視片。
她是融美術片、兒童片的製片、製作、發行、放映及圖書、雜志、音像製品、多媒體產品的出版、發行、銷售;版權授權經營與開發:兒童卡通服裝、玩具、文具禮品的開發與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影視文化機構。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具有較完善的影視發行網路。所創作的影視動畫片發行至東南亞和歐美地區;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動畫片電視播放欄目《卡通王》在全國近30家電視台播出。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擁有上海億利美動畫有限公司、上海卡通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卡通王》雜志社和上海美術電影專修學校等實體,以動畫產業化發展為目標,為社會各界提供影視片、廣告片的製作、形象設計、卡通產品的研製開發、製作和動畫片創作人才培養等服務。
㈤ 上海電影製片廠簡介及詳細資料
上海是中國電影的發祥地。作為中國最早開放的通商口岸和工商業最繁榮的城市,上海為電影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1896年,中國第一場"西洋影戲"的放映在上海舉行;1913年,中國第一部短故事片在上海製作完成;1921年,中國第一部正式意義上的電影故事片在上海誕生。從此碧喊好,電影在上海迅速發展,並逐漸形成了中國電影的現實主義傳統和民族風格。
1949年以前,中國電影的主要生產地便在上海,這使上海具有著大量的電影生產經驗、人才和物質實力。例如亞細亞影片公司、上海影戲公司、長城畫片公司、明星影片公司、聯華影業公司、藝華影業有限公司等等一系列中國最早悔鉛期最有影響的電影製作機構都建在上海。因此,把上海視作中國電影的發源地並不為過。上海電影製片廠正是在這個傳統上成立於1949年11月16日的。第一任正、副廠長滲段為劇作家於伶和戲劇家鍾敬光。電影藝術家、劇作家陳白塵和張駿祥出任了藝術委員會的正副主任。
1949年11月16日,上海電影製片廠宣告成立。由於伶任廠長,鍾敬之任副廠長。1950年,上影拍攝完成了建廠後第一部故事片《農家樂》,1953年,上海電影製片廠合並了上海聯合電影製片廠(由多家公私合營和私營公司組成)。期間,上影創作了一批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具有強烈時代氣息的優秀影片,《南征北戰》、《渡江偵察記》、《雞毛信》、《鐵道游擊隊》、《家》等影片,為新中國電影奠定了最初的基石。
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部譯製片是《團的兒子》(原譯名《小英雄》周彥譯制導演)由上海電影製片廠1950年譯制。1953年,桑弧導演拍攝了戲曲片《梁山伯與祝英台》,這是新中國拍攝的第一部彩色舞台藝術片。1957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改組成上海電影製片公司,1958年轉為成立上海市電影局,均由袁文殊擔綱負責。下轄江南、海燕、天馬3家製片廠和上海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和上海電影譯制廠以及電影技術供應廠、電影演員業余劇團、電影樂團、電影發行公司等10個單位。這期間創作的《女籃五號》、《林則徐》、《聶耳》、《羊城暗哨》、《今天我休息》、《老兵新傳》等影片再次創造了一個新的 *** 。
1957年,由謝晉導演的影片《女籃五號》是新中國第一部體育題材影片。1958年,由沈浮導演的《老兵新傳》是新中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立體聲故事片。1959年,鄭君里導演的影片《聶耳》是新中國第一部音樂傳記片。
短短十年間,上海電影製片廠成為中國電影最大的生產基地,上海電影的發展進入了第一個豐收期。各路精英匯聚申城,新片佳作層出不窮,影響深遠廣泛。無數的"第一"續寫著曾經的榮耀,也開拓著更寬廣的未來。
作為中國影片生產基地,拍攝了許多優秀影片,如《51號兵站》、《羊城暗哨》、《女籃五號》、《紅樓夢》、《聶耳》、《李師師》、《枯木逢春》、《李雙雙》、《舞台姐妹》、《白求恩大夫》、《苦惱人的笑》、《天雲山傳奇》、《巴山夜雨》、《城南舊事》、《秋天裡的春天》、《芙蓉鎮》等。1957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曾一度改為上海電影製片公司,下設3個電影製片廠:江南電影製片廠、海燕電影製片廠和天馬電影製片廠。不久,撤銷江南廠,上海電影製片公司改建為上海市電影局。
1973年後,海燕廠(當時名為紅旗電影製片廠)和天馬廠(當時名為)重新合並為。補充:上美術電影製片廠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美術電影製片基地,成立於1957年4月。她是融美術片、兒童片的製片、製作、發行、放映及圖書、雜志、音像製品、多媒體產品的出版、發行、銷售;著作權授權經營與開發:兒童卡通服裝、玩具、文具禮品的開發與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影視文化機構。這里匯集了蜚聲動畫影壇的編劇、導演、美術設計師、攝影師、作曲家和技術專家,具有較強的影視卡通片創作、製作和衍生產品研發實力。
50多年來,《鐵道游擊隊》、《牧笛》、《南征北戰》、《雞毛信》、《渡江偵察記》等優秀作品享譽國內外,獲得了包括丹麥歐登塞童話電影節"金質獎"、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及中國電影"金雞獎"、"華表獎"、"童牛獎"等在內的200多個獎項。在致力於發展中國民族卡通片的同時,還和法國、德國、美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合作拍攝了《狐狸列那》、《諾亞方舟》、《不射之射》、《環游地球八十天》、《番茄醬》、《鴨子偵探》、《天才發明家》等影視片。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具有較完善的影視發行網路。
所創作的影視卡通片發行至東南亞和歐美地區;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卡通片電視播放欄目《卡通王》在全國近30家電視台播出。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擁有上海億利美動畫有限公司、上海卡通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卡通王》雜志社和上海美術電影專修學校等實體,以動畫產業化發展為目標,為社會各界提供影視片、廣告片的製作、形象設計、卡通產品的研製開發、製作和卡通片創作人才培養等服務。
以高新技術為支撐,以優秀人才為基礎,與海外資本相聯合,與國際水平相銜接,建設設施齊全,技術先進、服務優良、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完整高效的製作技術基地和服務體系!
積極開拓影視相關產業, 理順體制,尋求新突破,組建新團隊,形成以影視布景製作、美術設計、廣告製作推廣以及相關專業化產業群體;合作興建電影產業研究所和電影學院,延伸電影社會功能,擴大電影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