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指南 > 上海電影機械廠

上海電影機械廠

發布時間:2023-05-31 19:05:05

⑴ 中國軍工股份有哪些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001軍工廠 航測儀器 西安小寨西路13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002軍工廠 測量儀器 南京新模範馬路36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026軍工廠 印刷 河北廊坊市光明西道119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101軍工廠 機器製造 南京市解放路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102軍工廠 電氣型材 遼寧省沈陽市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103軍晌罩工廠 被服 長沙市新開鋪36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104軍工廠 未知 上海市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201軍工廠 印刷 北京海淀區花園路13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202軍工廠 印刷 北京市寶鈔胡同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205軍工廠 印刷 北京市海淀區北三環中路69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206軍工廠 印刷 河北省廊坊市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207軍工廠 印刷 北京市百萬庄大街8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601軍工廠 電影機械 上海市曲陽路910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602軍工廠 半導體 北京市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672軍工廠 新興鑄管 河北省邯鄲市復興區石化街4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703軍工廠 造船 黑龍江省佳木斯市長安路36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301軍工廠 未知 遼寧省沈陽市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302軍工廠 機械加工 石家莊市建設南大街140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303軍工廠 漢陽兵工 湖北武漢市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304軍工廠 望遠鏡 江蘇省南京市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305軍工廠 管材 吉林省敦化市勝利南大街16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320軍工廠 未知 河北省石家莊市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326軍工廠 軍品機械 貴州貴定縣盤江鎮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327軍工廠 航空保障 陝西省西安市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401軍工廠 棉紡 北京宣武區太平街8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402軍工廠 車輛 西安市蓮湖區西郊棗園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403軍工廠 車輛製造 重慶市九龍坡區土橋王家壩100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404軍工廠 車輛維修 陝西省西安市西一路113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405軍工廠 航天科技 青海省格爾木市鹽橋中路16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419軍工廠 乾燥機 青海省西寧市柴達木西路93號
中國人民簡御解放軍第3425軍工廠 橡膠 未知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01軍工廠 服裝 北京市朝陽區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02軍工廠 被服 河北省石家莊市新華西路124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03軍工廠 服裝 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中山北路279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04軍工廠 服裝 吉林省長春市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05軍工廠 服裝 遼寧省沈陽市大東區小什字街160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06軍工廠 服裝 湖北省武漢市漢口解放大道586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07軍工廠 服裝 西安市西郊昆明路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08軍工廠 服裝 四川省成都市文廟西街123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09軍工廠 服裝 湖北省漢川市馬口鎮紡織路16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10軍工廠 針織產品 湖北省武漢市橋口區橋口路75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11軍工廠 毛巾 西安市昆明路2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12軍工廠 毛皮製革 甘肅省蘭州市鹽攔謹岩場路367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13軍工廠 製鞋 陝西西安市含光路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14軍工廠 製鞋 河北省鹿泉市上庄村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15軍工廠 製鞋 河南省漯河市人民東路197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16軍工廠 製鞋 上海市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17軍工廠 膠鞋雨衣 湖南省岳陽市岳陽樓區剪刀池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18軍工廠 地產 廣東省廣州市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19軍工廠 皮鞋 江蘇省丹陽市陵口鎮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20軍工廠 製鞋 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510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21軍工廠 軍用皮革 江蘇省南京市大光路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22軍工廠 製造 天津市南開區三緯路49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23軍工廠 製造 遼寧省沈陽市鐵西區北四西路5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24軍工廠 裝備 河北秦皇島市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軍工里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26軍工廠 調制葯品 天津市河北區水產前街28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28軍工廠 橡膠合成 山西省大同市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29軍工廠 醫療器械 天津市河北區中山北路7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30軍工廠 紡織 陝西咸陽渭城區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31軍工廠 雨衣膠鞋 山西省聞喜縣邱家莊村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32軍工廠 服裝 河北省廊坊市南門外64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33軍工廠 服裝 重慶市大渡口區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34軍工廠 棉絮產品 山西聞喜縣東鎮/太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35軍工廠 服裝 貴陽沙沖中路39-1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36工廠 服裝 四川綿陽市錦興路62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37工廠 解放鞋 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清溪路1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38工廠 製鞋 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草場坡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39工廠 製鞋 重慶市江津市城區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40工廠 服裝 河北秦皇島市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41工廠 服裝 湖北十堰丹江口市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42工廠 棉紗 湖北省襄樊市人民西路140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43工廠 服裝 晉絳縣沸泉村/冀涿州開發區范陽東路129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44工廠 製鞋 河北省秦皇島市東港路476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45工廠 印染 湖北省襄樊市雲興路6號/武漢新農鎮新天村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46工廠 製鞋 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草場坡(合3538廠)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47工廠 頭盔 遼寧省沈陽市大東區取意街47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602工廠 容器製造 湖北省丹江口市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603工廠 汽車油罐 北京豐台新村一里十五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604工廠 軍品設備 武漢市解放路667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606工廠 炮彈製造 山西絳縣冷口鄉/山西省臨汾侯馬市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607工廠 機械製造 湖北省丹江口市浪河鎮代灣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609工廠 電子管 安徽合肥市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610工廠 機械製造 貴州省貴定縣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611工廠 汽車配件 襄樊市 樊城區人民西路168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614工廠 機械配件 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望新鄉泉塘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615工廠 汽車配件 天津市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003工廠 食品 河北秦皇島市 海港區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210工廠 印刷 河北省廊坊市曙光道22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231工廠 未知 山東省青島市佛濤路1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236工廠 印刷 天津市塘沽區上海道102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305工廠 未知 上海市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306工廠 機械製造 上海市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307工廠 海軍保障 廣東省廣州市黃埔長洲鎮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308工廠 魚雷製造 青島市內蒙古路28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309工廠 船舶機械 遼寧省大連市旅順口區長江路156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325工廠 器材 貴州省凱里地區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328工廠 機械製造 山西省長治市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331工廠 機械製造 廣東省增城市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332工廠 機械修理 浙江寧波北侖柴橋後朗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723工廠 飛機修理 河北省邯鄲市永年縣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724工廠 機械 上海閘北區上海市場中路3127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801工廠 海軍裝備 廣州市黃埔長洲鎮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802工廠 海軍裝備 海南省三亞市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803工廠 海軍裝備 廣東省潮陽市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804工廠 海軍裝備 廣東省湛江市海濱大道中26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805工廠 船舶 浙江省象山縣西周鎮蓮花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806工廠 紡機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沿港西路99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807工廠 船舶製造 福建省福安市下白石鎮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808工廠 艦船修造 山東省青島市荷澤3路5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809工廠 艦船修造 山東省威海市海濱北路1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810工廠 造船 遼寧大連市旅順口區港灣街58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811工廠 造船 原4808廠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812工廠 船用輔機 安徽省安慶市菱湖北路40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813工廠 電機 江蘇省徐州市礦山路41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819工廠 海軍裝備 浙江省象山市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820工廠 卷門機 湖北宜昌市猇亭大道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821工廠 船舶修理 遼寧省瓦房店市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311工廠 機械製造 南京市御道街標營4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701工廠 紡織機械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簇橋鎮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702工廠 航空修理 陝西武功縣小村鎮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703工廠 航空修理 上海市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704工廠 飛機 吉林市昌邑區雙吉街20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705工廠 醫療器械 沈陽市鐵西區沈遼東路3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706工廠 航空修理 大連市甘井子區友誼街182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707工廠 航空製造 貴州省遵義市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708工廠 空軍裝備 貴州省貴陽市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710工廠 飛機修理 湖北省當陽市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711工廠 航空 吉林省柳河縣靖安街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712工廠 飛機修理 長沙市天心區暮雲鎮團山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713工廠 飛機製造 湖北省襄樊市谷城縣茨河鎮石井沖村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714工廠 飛機修理 湖北省武漢市建設大道417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715工廠 航空導彈 河南省洛陽市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716工廠 電屏 山西省晉城市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717工廠 空軍設備 四川省成都市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718工廠 航空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56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719工廠 高壓開關 四川省彭州市麗春鎮清河村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720軍工廠 飛機修理 安徽蕪湖市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721軍工廠 機械製造 河北省鹿泉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722軍工廠 治療儀 甘肅省天水市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723軍工廠 飛機修理 安徽蕪湖市

⑵ 請教鳳凰相機

鳳凰EK-100,國產機里算最好的
http://www.photowind.net/bbs/UploadFile/2004-7/2004711348125.jpg
光圈優先自動曝光35mm單反機,焦距28mm~70mm,最近攝影0.35m

鳳凰品牌的誕生
當年國家計委領導成員之一沈鴻院士,90歲高齡時在他簡單而又充滿智慧的書屋裡向筆者講述了江西光學儀器總廠(簡稱「江光」)組建的經過。

老人說:65年中央根據當時的戰備形勢對中國的工業布局作了一、二、三線戰略部署,決定在華東地區組建一個綜合性的光學儀器總廠生產「軍工動員產品」。主管光學儀器生產的第一機械工業部在與江西省人民政府、方誌純省長兩議後決定把該廠設置在贛東北革命老區,當年革命前輩方誌敏打游擊的大茅山區。盡管受「文化大革命」的干擾,在德興大茅山20平方公里的山溝里、樹叢中,靠山、分散、隱蔽出現了一幢幢屋頂似民居,但設備先進的現代化廠房,頗有「東方蔡司」的味道。來自全國各地(主橋橋要由上海照相機二廠、上海電影機械廠、南京江南光學儀器廠、南京測繪儀器廠、南京工卡棋具廠五廠組建)的「好人、好馬、好槍」集結在大茅山區開始了艱苦創業。這個工廠就叫「江西光學儀器總廠」。

鳳凰品牌的誕生

1970年是江西光學儀器總廠初步建成投產的第一年,開始試制和生產上海照相機二廠設計的隨遷產品海鷗205照相機,年產量從當初的幾千台到80年代末的30萬台,直至目前仍能達到年銷售10萬台以上。鳳凰照相機的發展初期,巧遇幾個利好機遇:一是國家制訂民用相機產業政策,限制民用120照相機的生產,使一直生產135機型的「江光」贏得了發展時間,二是改革開放後帶來的「彩照熱」,200元左右的價格極其適合國內消費,使鳳凰產品有良好的銷售市場敏塌猛;三是國家主管部門多次集中全國優秀設計人才在「江光」進行相機開發會戰,大批優秀科技人才進入江光,養成了良好的技術氛圍,為鳳凰產品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江西光學儀器總廠照相機產品的成名作是鳳凰205型135平視取景照相機(83年前仍用原名海鷗205型)。鳳凰205型照相機採用傳統照相機造型美的全金屬機身,製作十分精良、性能穩定可靠、鏡頭成像消晰、彩色還原准確,因而它在全國照相機測試評比中曾四次得冠,205系列照相機曾獲全國第一屆,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照相機質量評比(平視取景類)第一名或一等獎。一度是中國照相機市場上衫臘最搶手的國產照相機。由於205型照相機是上海照相機二廠的隨遷產品,因此生產之初繼續沿用上海輕工口岸出口注冊。「海鷗」商標。隨著時間的延續,205型照相機大批量產出,也有部分產品出口,一些電影機械、光學儀器產品相機問世,因此江光必須考慮有自己的商標及品牌戰略。74年根據廣州外貿的建議,總廠一度向一機部儀器儀表局呈報達建議命名「海燕」。79年一機部在江光開發生產鳳凰JG301、JG303型照相機,市場反應非常好,為此總廠遂於1981年7月向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請注冊「鳳凰」商標,1983年5月10
日經國家商標局批准,江光總廠正式起用「鳳凰」商標。從此革命老區飛出了鋥鋥發亮充滿生命力的「金鳳凰」。

鳳凰照相機的發展

1.鳳凰平視取景照相機
金屬機身乎視取景照相機是鳳凰品牌的主流相機,已經上市的產品有:70年代初生產至今的鳳凰205系列平視取景照相機;80年代生產的鳳凰301型自動光圈平視取景照相機;90年代後生產的鳳凰JG50型(98年稱T981型)
鏡頭可交換平視取景照相機。鳳凰250型135平視取景照相機的發展經歷:

79年機械工業部在江光組織建國30周年獻禮產品會戰。江西光學儀器總廠與兄弟單位合作,首先開發出JG301自動光圈照相機。鳳凰JG301型系列自動光圈平視取景照相機共有三種機型:使用F1.8大孔徑鏡頭,1/500COPAL快門的鳳凰JG301型自動光圈照相機。在JG301基礎上增加手動光圈功能的JG301-M型照相機。在JG301基礎上裝用205鏡頭和快門的JG302型照相機。建國50周年國慶前夕,中國的照相機市場上又出現了一種新型平視照相機機型——鳳凰JG50型鏡頭可換式,鋼片快門平視取景照相機。鳳凰JG50型鏡頭可換式35mm照相機主要性能規格表述如下:鏡頭介面:萊卡「L」型螺紋介面
快門類型:機械控制式焦平面鋼片快門快門速度:B門、1.1/2000秒閃光同步速度:1/125秒以下閃光連線:調熱靴座、PC插口自拍器:機械自拍器延時約10秒測距:雙像重合連動測距測光: TTL快門簾幕漫射測光,半按快門釋放鈕,LED(燈)顯示測光結果。鳳凰JG50型照相機,1998年在中國稱為鳳凰T981型特種照相機,在日本被稱為「安原一式」,原因是該相機的設計構思一度來源於日本的照相機專家,而相機的設計、製造者為鳳凰光學股份有限公司。鳳凰光學三十年為中國及世界的攝影愛好看提供了三個系列.不同的實用平視型照相機,充分表現了鳳凰光學能夠適應市場形勢開發出適應市場需求的照相機產品的能力。從1/300中心快門至1/500中心快門,繼而至1/2000鋼片簾幕快門;從普通的外測光至JG50採取的TTL快門簾幕漫射測光,這些測光方式的變更表達了「鳳凰光學」能緊跟國際相機發展潮流,不斷提高相機技術含量的努力。
2、最近十幾年,國際上全自動照相機的發展異常迅猛。全自動照相機由於其外型美觀、輕巧、攜帶方便,採用先進的電子技術,自動化程度高,極大限度滿足了家庭旅遊攝影愛好者,市場潛力較大。我廠從87年起進行全自動照相機的開發,起點比較高,在國內有相當影響。我廠還通過合資及來料組裝方式上市各種自動照相機。2000年鳳凰上市的自動照相機主要有PH40、PH40D、PH60、PH60D、PH70、PH70D、PH70AF、PH70DAF、PH99、PH99D、PH81、PH81D、PH007、PH07D、PH280、PH280D、PH380、PH380D、PH388、PH388D、PH5N、PH5ND以及小神鏡系列PH ZOOM110D(38-110mm)、PHZOOM700D(38-70mm)、PHZOOM520D(38-52mm)、PHZOOM600D(35-60mm)等品種。
3、鳳凰單鏡頭反光照相機
越來越多的現代照相機採用「鋼片快門」作為控制攝影曝光量的時間控制機構,這是因為鋼片快門機構作為照相機一個不可缺少的完整組件,可以進行專業化生產。因此在規范的工藝及技術標准監督下,鋼片快門的質量可以批量監控,製造成本可以大大降低,相機的使用質量也可充分得到保證。鳳凰光學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最大的生產單鏡頭反光照相機的專業工廠,鳳凰DC型35mm單鏡頭反光電測光照相機(DC303)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國家稅務總局、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國家技術監督局、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聯合頒發的國家重點新產品證書。鳳凰光學目前能上市供應的單鏡頭反光照相機就有20餘種,鳳凰單鏡頭反光照相機的共同特點是使用鋼片快門,按控制方式又可分為機械控制縱走式鋼片快門(簡稱機械鋼片快門)和電子控制縱走式鋼片快門(簡稱電子鋼片快門)二大系列。早在80年代初,江西光學儀器總廠就著手單鏡頭反光照相機的開發。1985年以技貿結合方式,從日本京磁株式會社引進了數萬套YASHICA FX-3 Super 單鏡頭反光照相機散件進行組裝,同時進行人員培訓和技術消化吸收。經過數年的曲折與努力,與原機型相類似的國產相機焦平面快門單鏡頭反光照相機——鳳凰DC303照相機於1991年問世。DC303照相機以工廠先進的技術和設備為依託,製作精密、性能穩定、質量可靠、外形精巧美觀、鏡頭孔徑大(F1.7,而FX-3鏡頭孔徑為F1.9),很快打入國際市場,出口歐美等技術先進國家。
1993年以後,我廠根據市場形勢又對DC303單鏡頭反光照相機進行了許多改進,形成了風凰系列單鏡頭反光照相機。品種有:採用K型按口的DC303K單鏡頭反光照相機;增加日期列印系統的DC303 DATA和DC303KDATA單鏡頭反光照相機;具有多次曝光功能的DC303K MULTI-EXP 單鏡頭反光照相機;採用日本精工(SEIKO)電子鋼片快門的DC838單鏡頭反光照相機。
值得需要向讀者說明:鋼片快門是單鏡頭反光照相機的心臟,製作難度大,對材質要求高,過去只能依賴進口,從94年起鳳凰光學於日本精工舍株式會社合作,目前已形成年產上百萬只的生產能力,相當於世界單鏡頭反光照相機年產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可謂「鳳凰快門,飛出國門,世界四分天下有其一」。該類快門90%以上用於出口,廣泛應用於尼康、潘太克斯、理光、雅西卡、奧林巴斯等高級cpu單反照相機上。鳳凰快門公司電子鋼片快門,完全執行日本精工舍的生產工藝和質量檢驗標准。該快門結構上採用雙幕簾遮光,前簾採用機械控制,後簾採用電子控制,可保證相機快門在劇烈震盪時不發生漏光,達到世界90年代水平,確保相機在多種環境下拍攝出優質照片。
1997年5月28日江西風凰光學儀器(集團)有限公司經營機制實行重大轉變。優化資產結構的鳳凰光學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上海證交所掛牌上市,成為我國光學行業、照相機行業的第一家上市公司。以此為契機,董事會提出,企業股份上市了,企業內部的觀點、管理也要「上市」,新產品上市的速度更要加快。同期鳳凰光學由於「電子鋼片快門」生產處於有序生產,生產量猛增,鋼片快門由「進口」轉為「出口」。從94年起鳳凰光學技術部門一直在考慮讓這些已經使用在日本尼康、理光、賓得、奧林巴斯等著名品牌單反機上的快門同樣應用在鳳凰系列單反機上。97年首先推出非常適用國情的普及型電子程序控制焦平面鋼片快門單鏡頭反光照相機——鳳凰DC828系列單鏡頭反光照相機。共有DC828、DC828E、DC858三個機型。鳳凰電子鋼片快門單鏡頭反光照相機,使用鳳凰光學與日本精工舍株式會社合作生產的MFC323七型電子控制縱走式鋼片快門,快門速度B門——1/1000秒(12個階段):閃光同步速度1/60秒,TTL中央重點測光,配PK口50mm/1.7標頭,其他性能與鳳凰機械鋼片快門單反照相機類同。98年為滿足眾多國內消費者對鳳凰產品的信任,推出了MD卡口的鳳
凰DC500、DC700型電子鋼片快門單鏡頭反光照相機;鳳凰DC900型機械鋼片快門單鏡頭反光照相機。99年是鳳凰單鏡頭反光照相機大發展的一年,推出的電子鋼片快門單鏡頭反光照相機有:
——提高了閃光同步速度(提高至1/125秒)的鳳凰DC828NE系列(有DC828N、DC828NE、oC858NE種)電子鋼片快門單鏡頭反光照相機。
——具有珍藏意義的鳳凰DC1999版套裝單反照相機。
——使用MD介面的鳳凰DC505、DC701型單反照相機。
——推出的機械鋼片快門單反照相機有:DC303NE(PK卡口)照相機:DC901(MD卡口)照相機。99年推出的單反照相機增添了多次曝光、景深預測功能及閃光同步線插孔,極大拓展了照相機的使用范圍。99年在眾多的鳳凰單鏡頭反光照相機中,我們特別向讀者介紹豪華版的鳳凰DC20型及鳳凰DCl0型單反機。前者是機械鋼片快門型,性能與PK口的303NE,MD口的901機型類同;後者是電子鋼片快門機型,性能與PK口的828NE、MD口的701、505機型相同。令人關注的豪華版DC20與
DC10MD口單反機的外型是德國設計大師盧吉·科拉尼教授重新設計的,外觀風格既保留了鳳凰DC單反相機的傳統特徵,又融進了科尼拉獨到的設計思想,實現了西歐美學創意與鳳凰光學精湛工藝的完善結合,使產品的整體面貌有了極大改觀。鳳凰豪華版的優點在於:當你端起相機 時,就會感到(大拇指正巧妙地托在輸片扳手的凹槽中,相當舒適,輸片扳手的反彎則提供了扳動扳手時的有效接觸點,使輸片過程更加平穩。相機的多重曝光按鈕設計在食指較容易觸及的位置,在拇指的配合下可以輕而易舉地完成多重曝光動作,是目前所見到最方便的機械式多重曝光裝置。DC豪華版藝術梅花瓣型遮光罩也設計得十分美觀實用,加上遮光罩後,調焦環便轉移到遮光罩上,令使用者感到十分方便。
鳳凰光學股份有限公司還要特別向攝影愛好者推薦一架鳳凰自主知識產權,由鳳凰公司自行設計的光圈優先式自動曝光、電子鋼片快門單鏡頭反光照相機——鳳凰EK100。該照相機由於採用CPU(中央微處理器)控制方式,大大簡化了相機電子控制線路,使系統操作更簡便可靠。快門閃光同步時間為1/125秒,是國產同類相機中最高的。相機曝光補償在士2EV補償范圍內,以1/3EV間隔遞增(減),使補償更精確,相機還有景深預測、多次曝光等功能,大大提高了該類相機的實用功能。鳳凰EK100光圈優先、自動曝光單鏡頭反光照相機的研製成功,表明中國消費者使用國產高檔單反照相機的時代已經到來!

鳳凰邁入新世紀

世紀之交的一九九九年是鳳凰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一年。在這一年裡鳳凰光學的喜事也特別多。一月,企業能過ISO9002國際品質論證。標志鳳凰光學管理體系已與國際接軌。六月,「鳳凰光學」任捷總經理代圾集團總公司出席了江主席在青島親自主持的「華東六省一市國企改革座談會」,代表總公司向江總書記匯報了鳳凰光學及鳳凰照相機的發展情況,總書記聽後非常高興,多次稱贊鳳凰、鳳凰照相機並意味深長地對大家說:「照相機要看鳳凰」。七月,鳳凰照相機的國內佔有率已達10.79%,首次突破10%,列在中國銷售的國內外所有的照相機市場佔有率第三名。鳳凰照相機市場佔有
率已連續21個月排名國產相機首位。九月,鳳凰光學產品作為江西及國內照相機行業的唯一企業產品陳列在光輝的歷程——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50周年成就展上,為祖國50周年的光輝成就增添絢麗光彩。十月,鳳凰光學儀器集團總公司與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簽訂了數額為9293萬元的債轉股框架協議。鳳凰光學儀器集團公司乘上了中國銀行系統債轉股的頭班車,並且是第一乘客;標志著正在蓬勃發展的鳳凰光學儀器集團增添了新的發展動力。
十一月,在杭州舉行的99中國國際照相機器材博覽會上,鳳凰光學宣布新的鳳凰商標圖案及廣告語。一、鳳凰商標以光圈形態及鏡頭調焦的弧線組成富有動態美的鳳凰;二、鳳凰飛翔舞動的優美形象,象徵集團事業具有活躍的動力,以簡潔的弧線構成鳳眼和鳳冠,表現集團同仁秉承優秀的民族傳統,並融匯於現代科技之中。三、「鳳凰」兩字內方外圓、剛柔相濟。內方象徵企業內部建立先進規范的管理運行機制;外圓寓意鳳凰走向世界,建立起多界面、立體化的創新市場機制,售後服務無微不至,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四、商標的色彩,紅藍可互用,鳳凰紅體現中國傳統色彩,象徵鳳凰在烈火中涅磐,也是鳳凰原有的使用色。鳳凰藍色象徵鳳凰海闊天空,飛向世界。在博覽會上鳳凰光學展示了新世紀之初的鳳凰新品。由鳳凰自行開發的光圈優先、自動曝光、電子鋼片快門單鏡頭反光照相機——鳳凰EK100 (樣機稱DC1000)。
由鳳凰與日本安原製作所合作開發的集平視相機輕巧、使用舒適、噪音低;單反相機測光精確、鏡頭可交換之優點的鏡頭可換式鋼片快門平視照相機鳳凰JG50。由鳳凰與美國世紀二十一多媒體出版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120旋轉鏡頭全景照相機。鳳凰步入數碼時代的第一個數碼照相機——150萬像素鳳凰SX-150型輕便型高解析度數碼相機。同月鳳凰DC型35mm單反電測光照相機被國家科技部、國稅總局、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國家技術質量技術監督局、國家環保總局聯合批准為國家重點新產品。這一切說明:鳳凰光學將「一次比一次精彩」。十二月,鳳凰被國家工商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這也是中國光學行業、照相機行業諸多品牌中的第一個馳名商標。成績只能說明過去的努力,也表達鳳凰在新世紀必須繼續努力進取。在更高的起點騰飛。
http://www.chyangwa.com/upload/photo-2/6288230708.jpg

⑶ 紅旗20的解讀紅旗20、紅旗傳奇和國產相機發展

名聲在中外相機收藏界不脛而走的紅旗20,也和東風相機一樣,與有些攝影功底的江青有關。江青除用哈蘇相機,也用徠卡M3。毛澤東的一首七絕《盧山仙人洞照》,就是化名李進的江青用徠卡M3拍攝空敗的,1969年中央電影工作會議,江青授意提出仿製徠卡M3等高級相機的計劃。試制工作交給當時生產軍用品的上海照相機二廠(現該廠已屬上海海鷗相機公司)。該廠以徠卡M3為藍本,從1969年開始試制,為了向建國二十周年(1949-1969)的國慶節獻禮,將試制的相機定名為紅旗20。由於時間過於緊促,加上技術裝備力量有限,特別是配套鏡頭的設計復雜,許多新工藝及原材料有待進口和研製,未能趕上20周年的國慶節。到1970年才製造出首架紅旗20樣機。到同年年底共試制出10架樣機。
樣機採用徠卡M3的卡口,機身的膠卷表面定位距也與徠卡M3完全相同,為27.8±0.02mm。換句話說,徠卡M3用的鏡頭可安裝在紅旗20,性能完全匹配。這點與另一架國產仿哈蘇的東風相機略有不同。
此外,紅旗20還採用徠卡M3後背小開蓋設計,打開裝膠卷的底蓋後,此蓋可以掀開,在適當光源下可以進行放大及用燈欣賞,近距離攝影有毛玻璃對焦。快門為B、1-1/1000秒及X(1/50秒)。自拍延時8-12秒。取景器有50mm、35mm、90mm、135mm四種可變亮線框及疊像式對焦窗。無論試製品還是以後的正式產品,始終沒有135mm f/2的鏡頭,紅旗20雖以M3為藍本,仍然參照M4的優良設計,與M3不盡相同:一是紅旗20正面向側面過渡的外形稜角分明,而M同甘共苦呈幾十年一貫的圓弧形。二是倒片鈕已改成搭擾折疊曲柄,M3則用手輪倒片。三是取景器設計及配用鏡頭規格更像M4,且增加35mm f/1.4廣角亮線框取景提示。標准鏡頭也不再用M同甘共苦的50mm f/1.5,1967年推出時採用了M4的50mm f1.4,仿製的35mm f/1.4廣角鏡頭也隨紅旗20樣機一並推出。四是紅旗20的感光度記憶盤設計與倒片柄同軸,且有捆花,安裝斗枝顫定位珠,手感及方便均優於M3。1971年,紅旗20正式投產,又將後背的小開蓋改為大開蓋、裝膠卷更為方便的M4新背蓋結構。正式投產後的紅旗20背蓋直接改為後開蓋。這是區別紅旗20試製品與正式產品的主要所在。
紅旗20投產時,是供給制的計劃經濟,產品主要調撥到新華社等中央大新聞機構使用。當時一機三鏡的造價超過二千元人民幣。正式產品曾在香港攝影器材展覽會、輕工產品展覽會多次露面。當時一機三鏡標價三千多港元。由一紅旗20的工藝相對復雜,性能指標要求很高,造價高昂,國內市場需求面窄。到70年代後期,利潤回報率較豐的普及相機市場興起,根據國內新聞單位的規模,原計劃生產二百架,結果1979年停產時,正式產品不過50架。這樣,從1970-1979年的十年間,紅旗20斷斷續續試製品算在內,不過只有60架,這大概是世界各國相機廠家模仿徠卡機型中,產量最少的械型之一,也是徠卡M系誕生以來大陸唯一的一款M系復制機。值得一提的是,紅旗20與另一部國產哈蘇機的東風相機不同。它在所有產品的機身編號均以生產年份打頭。例如,7002編號的機身,就是1970年生產的試製品。
M3誕生之前,世界各地仿製的徠卡相機,有文字可查就有72種之多。M3誕生後,各仿製廠家才看到他們的仿製水準無論是製造精度、光學材料及加工工藝等,都有很大差距,才停止對徠卡新機型的仿製,轉而走與徠茨合作開發的方向。如日本美能達與萊茨合作生產的美能達CL、徠卡CL、美能達CLE等就是這方面的嘗試。
紅旗20相機是中國人拷貝的機型,並有所改進。所以,紅旗20若不是徠卡M系機絕無僅有的拷貝機,也是難得一見的鳳毛麟角。它引起的不僅是中國相機收藏者而且還有國外相機收藏者的重視也就不足為怪了。1990年前後,在國外一架紅旗20及標准鏡頭二手市場售價也不過一萬元人民幣。目前在北京,機身價格已飆升到三至五萬元人民幣。品相好的一機三鏡價已突破九萬元。
紅旗20的鏡頭,雖然採用了進口高級光學原料,但全是中國自己設計製造的。它的50mm f/1.4、35mm f/1.4、90mm f/2三支鏡頭是當時中國科學院光學精密機械儀器研究所與上海照相機二廠聯合設計研製的,曾採用當時東德援建的北京玻璃廠的光學鏡片毛坯,精細研磨而成,當時這家研究所雲集一批海外學成歸國的光學專家,不但設計出毫不遜色於當時徠卡的鏡頭,而且還少量製造鑭系稀土類高級光學玻璃鏡頭。1958年,該所曾研製f/0.8的大口徑鏡頭,可以說中國當時光學工業的起步水平並不比日本差多少。這也是國內一些紅旗用家,至今堅持認為自己手中的紅旗20用的鏡頭素質高於徠卡鏡頭的原因。這也與國內攝影人士習慣以鏡頭解析度來判別鏡頭的高下有關。事實上,紅旗20的鏡頭解析度也是十分優秀的,無論是中心及邊緣的解析度,都可與徠卡同規格型號M鏡頭相媲美。主、副葉片多達12片的標准鏡頭,與徠卡M的Summilux標准鏡頭一樣有很高的精度和優異的離焦成像效果。但紅旗鏡頭的其他性能指標如色的再現、透光率等方面還略有差別。以紅旗標准鏡頭為例,透光率與徠卡同規格鏡頭差約1/3檔曝光量,且對透射光有輕微偏黃現象。但這些鏡頭畢竟是國人自已製造的,是當時國內135相機的頂級素質鏡頭,依然是國內國外收藏界尋覓的珍品,與機身一起成為大陸相機「第二藏品」。 工業的發展要靠技術的積累,而且這種積累源自於工業文化的傳承和市場競爭中的磨練。當然並非所有的工業發展都遵循此路,比如宇航、軍工,當其被定位於國家戰略層面的時候,這些工業在具備一定的條件後(包括政治意志,經濟基礎,知識儲備等)可能會獲得跳躍式的發展,但對於一個國家的整體工業格局,這顯然不是正常的發展之路。相機製造業是結合精密儀器製造,精密電子和光學的高端產業,但同時又是一個必須依靠市場才能成長壯大的工業。絕大部分相機最終是作為消費品供消費的,所以相機工業的發展不可能指望國家從戰略層面上予以扶植。換言之,中國作為一個工業文化傳承薄弱的國家,不可能在現階段發展出具有技術競爭力的照相機工業,但我們的確憑借勞動力的優勢,發展了龐大的相機製造業(當然技術是人家的)。
實際上德國相機被很多國家仿製過,但仿製的出發點不同,最終的結果也不同。但有個基本規律,越是具有工業文明積累的國家,其仿製的層次也就越高;越是經歷過市場競爭的仿製,越具有發展的後勁。可以舉例說明。
蘇聯是仿製德國相機的大戶,而且蘇聯在光學的基礎研究領域實力很強,但工業傳統的底子薄,利用高度集中的體制能幹幾件出彩的事,但要事事領先,沒哪個實力。蘇聯人仿製德國相機,基本是減法仿製,也就是去除那些高難動作,剩下簡單的做。這也是無奈,畢竟技術功底達不到。好在一場世界大戰,讓蘇聯人把人家德國的家底都搬了過來,在斯大林的親自關懷下,蘇聯最成功的仿製--基輔4登場了。但制度決定了一切,沒有市場競爭的考驗,基輔4不過曇花一現而已。初期的基輔4型相機完全是用繳獲來的康泰時散件在俘虜的德國技師的監督下組裝而成,也是基輔型號中產品質量最好的,隨著德國零件用完,基輔相機的品質開始走下坡路。最終,蘇聯的整個相機工業也沒啥起色,最後落到個地攤貨的地步。
英國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有著優良的工業傳統,自然在仿製德國相機方面有著自己的特色。英國曾經是製造業的大國,但自19世紀末期起逐步被德國趕超。我個人認為英國製造業的衰落很大程度上是英國人不善於在品質和成本上找到平衡。可以這么說,就某些行業來說,德國製造對英國製造的沖擊就像日本製造對德國製造的沖擊一樣。說白了,競爭力就是技術優勢加成本控制,或者是在任何一方面居於壟斷地位。二戰結束後,歐洲各國國力匱乏,不得不實行嚴格的外匯管制,這限制了德國相機進入英國。但英國社會(特別是國防、科研部門)需要精良相機。沒有辦法,一項奉行貿易自由化的英國為了節省銀兩不得不自己動手製造相機,仿製的範本就是徠卡3B。畢竟薑是老的辣,沒想到,英國人搞的仿製一下子搞過頭了,生產的里德相機無論在工藝水平、用料和性能上居然大有超出徠卡之勢,只是成本居高不小。隨著馬歇爾計劃的實施,歐洲各國的經濟狀況明顯好轉,外匯和出口管制隨之取消。英國人不善於成本控制,最終仿製的道路也沒走多久。大名鼎鼎的庫克鏡頭至今仍然用1913年設計製造的研磨機磨製鏡頭,可見其工業積累的深厚。
日本在亞洲應該是最具工業傳統的國家了。自明治維新後,日本鐵定了要在工業上畢恭畢敬的向西方學習,而且引進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制度———市場競爭。可以說,日本的相機工業就是在學習德國和市場競爭中起步的。前者為日本的相機工業提供的技術積累,後者讓日本的相機工業看清了發展的方向。正是在這兩方面,日本形成了自己的優勢。二戰結束後,日本很快就抓住了美國這個大客戶,產品品質雖然和德國有差距,但價格上的優勢完全可以彌補過來。與蘇聯的仿製不同,日本的仿製是加法式的,不斷在德國原型機的基礎上嘗試增加新的功能。隨著技術積累的增多,技術也越來越成熟,結果原來的師傅一個接一個倒下去了,日本反而登上了相機工業霸主的地位。即使在今天,日本的相機行業仍然秉承了重視技術研發和相互競爭這樣的傳統(德國企業特別重視規避相互之間的競爭),從而越戰越勇。
最後回到我們的「紅旗20」。在上世紀70年代初期(1971年),中國唯一一台徠卡M型仿製機紅旗20誕生了,它具有與原型機相同的測距聯動式可交換鏡頭系統、相似的機械構造、同樣的鏡頭卡口,加之產量極少每一台都是精工製作,也使得紅旗20相機成為中國傳統手動旁軸相機製造的巔峰之作。以至日本AJCC的著名相機收藏家陸田三郎曾在自己的著作《中國古典相機故事》一書中寄予很高的評價。 第一階段是從1956年開始,建立了天津、北京、上海、福州、廣州、哈爾濱和杭州7家照相機廠,1956年,「大來」牌相機問世;1958年,北京仿製原蘇聯「卓爾基」、天津仿德國「阿泰薩」形成幸福-1型、上海仿「萊卡」-1型形成上海58-1型,批量生產後改成上海58-Ⅱ型,上照廠還研製了海鷗4系列相機,其中海鷗4A型相機的研製非常認真,其卷片及計數系統、多次曝光機構獨具一格、科學合理,上照廠還仿製了萊卡M3取名為「紅旗」,仿「哈蘇」500S/M取名「東風」;1964年,上照廠開始仿Minolta SR-1研製海鷗DF型135單反相機,於1971年開始銷售;1971年11月,海鷗DF-1問世。
第二階段是從1973年開始,建立了常州,無錫、蘇州、丹東和青島5家照相機廠,哈爾濱電表儀器廠、江西光學儀器總廠、永光廠、金光廠、明光儀器廠開始兼產相機。1973年,四川華雲等五個光學廠聯合開發珠江S-201單反相機,於1978年生產定型;機械工業部哈爾濱電表儀器廠同期開發孔雀DF單反相機。
第三階段是從1978年開始,又出現了武漢照相機廠和寧波華光照相機廠、北京華北光學儀器廠、總後南京3304廠、西北光學儀器廠、河南雲光廠、無錫湖光儀器廠、湖北華中精密儀器廠、寧江機械廠、甘肅光學儀器廠、上海第二光學儀器廠和上海光耀燈具廠開始兼產相機。1978年,機械工業部儀表局成立鳳凰牌系列照相機聯合設計組,開始研製出JG系列帶電測光或電子快門自動光圈相機,其中JG301型1978年開始設計、1979年通過定型鑒定、1981年正式投入生產,是國內第一種AE相機,設計參照了Konica C35-FD和CanonQL17相機;JG302型設計時參照了西德Optima 535型相機的電子程序快門設計,曝光范圍EV-1~18;JG303M型1980年下半年設計,1983年3月通過定型鑒定,設計參照了Pentax ME和Chinon CM4相機,其結構和功能均具有國外80年代水平,是DF相機更新換代的產品,其50mm/F1.4大光圈標准鏡頭,1~1/1000秒鋼片快門、SPD藍硅二極體作TTL鏡後測光,即使在今天仍屬國內先進水平;JG304-A型參照了Konica、Ricoh、Fuji和Chinon塑料機身內藏閃光燈相機的設計;JG304-C型是304系列產品□□□□能最全的一個機種,其設計主要參照日本Minolta SD型相機,其內在質量和外觀水平已達到日本當時產品水平。在這期間,1981年,華山35DF-S單反相機開始開發,1985年問世;1984年,長城PF-1單反相機通過設計定型鑒定;海鷗DF-3型TTL相機設計定型;明光廠和金光廠聯合推出明佳MC-K1000和金都S-207。在相機專用電路方面,1976年國內就開始研製電子快門集成電路,1980年兵器工業部207所又研製了電子程序快門的集成電路,湖北襄樊儀表元件廠、上海鍾表元件廠、上海無線電7廠都相繼研製成功電子程序快門的集成電路。至1983年,國內相機生產廠(包括兼產廠)共34家,已鑒定生產45種型號相機,其中120型相機有20種,各種135型相機有25種;35種是國外五十年代水平的產品,10種是從1978年開始研製的電測光照相機。到1985年,全國相機產量為180萬架。在這段時期,由於國家長期處於計劃經濟,國內商品緊缺,相機市場長時間處於賣方市場,相機供不應求,各相機廠一派欣欣向榮景象。各相機廠本應藉此機會加快新品開發,但各相機廠卻忽略了相機技術的更新換代、因循守舊。從1983年到1987年,在這5年間,我國相機生產廠及其相機品種規格幾乎沒有發生變化,從而使各相機廠在進入88年後突然陷入極其困艱的境地。
第四階段是從1988年開始,在這段時期,相機工業大起大落、進口相機水貨泛濫成災,相機技術停滯不前,各廠家處於探索,徘徊和混亂狀態。進入「75」後,135機械平視取景相機成為市場緊俏商品,一段時間內供不應求,但隨著消費者對相機性能要求的提高以及進口相機的大量湧入,性能優良的電子自動相機被普遍接受,使國產135平視取景照相機供大於求;此外,由於原材料、元器件、設備、工模具及檢測儀器等基礎工業以及相關的科研試制、教育、行業規劃政策等相應機構未能建立起來,沒有換代產品、品種矛盾突出,廠家處於極其艱難的狀態。1989年前相機行業大部分企業都投入大量資金和技術力量開發塑料相機,但幾乎全軍覆滅,這主要是由於技術落後、管理效能低下、工藝紀律鬆弛、員工不負責任,工作質量差、企業急功近利、不注重產品質量和企業信譽。1989年下半年以來,由於國家宏觀調控過旺的消費需求以及大量走私逃稅舶來品流入市場,使通過引進的生產線組裝的相機的銷售陷入困境。
第五階段是從1993年開始,相機工業開始復甦,市場競爭異常激烈。1992年初河南華夏光學電子儀器廠在華夏841相機基礎上推出華夏843相機,鏡頭為六片四組雙高斯對稱型鏡頭、分頻率達到國家一級標准,40mmF2,電子測光採用微型集成電路,整個電子系統十分緊湊,同時具有多次曝光功能;上照廠研製出海鷗ZQ6-35全景相機和海鷗QCK-180全景擴印機。1993年上照廠推出DF-300x,在DF-300基礎上開發生產了DF-200和DF-300M;江西光學儀器總廠推出DC838和DC838AW單反相機及Ls930全自動相機,多家企業推出各種型號的LS相機;這一年出現多家合資企業;江西光學儀器總廠與台灣拓漢股份有限公司合資建立江輝照相器材有限公司、北京照相機總廠與香港寶源(中國)光學工業有限公司合資組建北京北照·寶源光學工業有限公司、常州照相機總廠與香港豐達儀器有限公司共同投資組建常豐照相機有限公司,蘇州照相機總廠與香港華博工業有限公司等四方投資興辦蘇州依利法照相機有限公司、上照廠與普立爾照相機股份有限公司合資、青島照相機總廠與台灣青騰照相機公司合作,而甘肅光學儀器工業公司與日本旭光學(Pentax)合作生產。1994年8月浙江上虞鐵階攝影總匯推出「神龍」120單鏡頭反光座機。1995年浙江大學國家光學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韓國設計出FF-222S相機。1997年,江西鳳凰光學儀器(集團)有限公司解決了變焦鏡頭關鍵零件變焦輪的加工問題:以光學平面硬膜工藝代替傳統鍍膜工藝,應用和推廣CAD技術,縮短產品設計和模具製造周期,完成了大光學改造,促進了光學塑化和非球化。1998年,上海海鷗照相機有限公司40年大慶,推出數碼相機DC-33,杭州照相機械研究所與日本尼康公司合作,籌建成立亞杭公司。在這段時期,通過產品結構大調整,生產的產品更貼近市場,照相機械產品的技術含量越來越高,更能適合廣大消費者的要求;平視取景相機己基本能滿足各不同需求層次的要求,但單反相機目前的水平只限於中低檔,一些高要求的專業型相機和全自動單反相機目前還不能滿足要求,到1998年,據不完全統計,從事照相機械產品生產的企業有111家,相機生產企業26家,彩擴沖洗設備生產企業28家,照相器材生產企業57家,但主要相機生產企業全國只剩下8家。
上海海鷗照相機廠
1957年,在上海四川中路惠羅公司的一間閣樓上,在三個月時間內上海58-1型相機被研製出來,拉開了我國相機生產的序幕;60年代初,上照廠設計生產了「上海4型」雙反相機、「203」相機、DF單反相機,1964年開始出口4型120雙反相機,改變了我國相機只進口無出口的局面;70年代初,在松江中山東路70號新建上海照相機總廠;1985年研製成功DF-1ETM內藏測光相機;此後引進生產DF-300單反相機;在度過一段漫長的困難時期後,1996年4月10日轉制為上海海鷗照相機廠,將原海鷗公司轉制為上海海鷗照相機有限公司;至1997年,形成了DF300幕簾快門和DF200鋼片快門兩大系列,並開發了一系列的鏡頭。
江西光學儀器總廠
江西光學儀器總廠於1965年在大茅山區建廠,1969年基建完工後,由上海照相機二廠、上海電影機械廠、南京光學儀器廠,南京測繪儀器廠和南京模具廠聯合內遷組成;1981年開始靠貸款搬遷重建,1988年全部完成由大茅山區到上饒市的搬遷工程。80年代生產鳳凰205型相機,風靡大江南北,1990年7月研製出單反相機,1992年研製出DC303單反相機,1993年與日本精工株式會社合作生產電子鋼片快門,1995年開發出DC818型相機和28~70mm變焦鏡頭,1996年研製出一次性相機並出口美國,1997年DC828~DC858相機上市,變焦鏡頭群18-28mm、28-105mm、28-135mm、28-200mm、70-210mmF4、75-300mm紛紛上市,全自動相機PH8BF、PH280、PH380、PH480於1998年2月上市並推出首架自動變焦機PH ZOOM(38-110mm)。
甘肅光學儀器工業公司
創建於1966年,是由南京、上海、哈爾濱電影機械廠及陝西儀表總廠聯合內遷的三線企業。1979年開始生產JG304型程序快門照相機,1988年生產JG系列相機,1991年起生產PG系列相機,甘光公司已經成為具有亞洲一流水平的特大型光學鏡頭加工企業。
重慶明佳光電儀器廠
1972年開發生產美多牌135單反相機,80年行初期開始生產S-201相機,80年代中期生產珠江S-207內測光單反相機,目前正致力於明佳MAE1900高檔單反相機的研發。

⑷ 原來的上海電影機械廠南市區斜土路98號現在是什麼廠子

好像是住宅區啊



⑸ 鳳凰光學的公司簡介

成立情況與歷史沿革 鳳凰光學股份有限公司的母體為江西光學儀器總廠。該廠是1965年9月經國家計委批准在贛東北山區動工興建的精密機械和光學儀器大型綜合光學儀器企業。1969年基建完工後由上海照相機二廠、上海電影機械廠、南京光學儀器廠、南京測繪儀器廠和南京模具廠部分內遷組成。1970年9月由一機部下放給江西省機械工業廳主管,1971年全面投產。 1980年收態碧回全部投資。1981年10月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列為重點建設項目,進行搬遷重建,1987年底全廠由原大茅山區搬建至上饒市區。至1988年底 累計上繳利稅8459萬元。 江光總廠建廠初期生產規模為總產值1540萬元,年產各種精密光學儀器21000台(具)。隨著國家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入和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江光總廠及時轉變觀念,扎扎實實地轉機換型,從加大科技開發和技術改造力度著手,不斷擴大主導產品的規模與競爭力以適應市場。至1996年底,江光總廠主導產品銷售收入已達10870萬元,生產照相機 、望遠鏡、測繪儀器共35046萬架(具),生產光學鏡片360萬片,生產和經營均已取了飛速的發展。
目前,江光總廠佔地面積達35.8萬平方米,其中生產區佔地14萬平方米。全廠建築面積達23萬平方米,其中生產區建築面積近10萬平方米。江光總廠現共有職工4300人(不含離退休人員)。全廠擁有近2000多台主要生產設備和儀器,其中從發達國家引進的高精尖設備40多台。全廠固定資產原值208.5.23萬元,凈值15887.97萬元。目前,江光總廠已具有光學、機械、電子專業的綜合、開發、生產能力,具有光學冷加工、金加工、熱處理、表面處理和注塑壓鑄等工藝手段,工業水平達國內先進水平。1979年以來,研製成功並獲部、省鑒定的鳳凰301電子自動曝光照相機、鳳凰205B電測光照相機、205D多次曝 光照相機、DC303單鏡頭反光系列相機、604紅外調焦自動塑料相機、35MM環幕攝影機、1600X生物顯微鏡、DS3正像水準儀、DSZ3自動安平工程水準儀、電子經緯儀等新產品共50多項,其中11項填補國內空白,29項獲國家科學大會獎、國家經委新產品金龍獎及部、省優秀新產品獎。其中,「六五」科技攻關項目光學冷加工最佳工藝參數的研究,應用環幕攝影機分別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96年9月被江西省政府確認為區 外高新企業。江光總廠1992年經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等六部委批准為大型二檔企業,1994年獲江西省「有突出貢獻企業」稱號,1995年獲「中國機械工業優秀企業」稱號。 本公司是1997年1月7日經江西省股份制改革聯審小組埋李辦公室(贛股 國人)(1997)01號文件批准,由江光總廠獨家發起,以募集方式籌建鳳凰光學股份有限公司。據此成立了本公司籌委會產工負責本公司的籌備工作。江西省股份制改革聯審小組於1997年彎閉遲3月31日以贛股(1997)02號文批准本公司設立。

⑹ 9O年代老式放影機型有幾種

一是長江牌16毫米膠片放映機,好象是成都電影機械廠生產的,我到部隊時已經基本不用了。二是解放牌35毫米膠片放映機,這是上海電影機械廠生產的,用的時間比較長,印象較深。至於電影院用的什麼品牌放映機不太清楚。80年代後期我從部隊轉業後就改行了,90年代向後用什麼品牌電影放映機不清楚。

⑺ 誰有白樺的簡介

白樺,劇作家、詩人。原名陳佑華,河南潢川縣人[5]。1942年春,與孿兄葉楠(陳佐華)一同考入潢川中學(今潢川高中)初中部,課外大量閱 作家白樺
讀文學作品,從中學時期,就開始學寫詩歌、散文、小說。1947年參加中原野戰軍,任宣傳員。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擔任宣傳幹事、教育幹事、師俱樂部主任職務。1952年曾在賀龍身邊工作,此後在昆明軍區和總政治部創作室任創作員。1958年被錯劃為右派,開除黨籍、軍籍,在上海八一電影機械廠當鉗工。1961年調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任編輯、編劇,1964年調武漢軍區話劇團任編劇。1979年平反,恢復黨籍,在武漢軍區文化部工作。1985年轉業到上海作家協會,任副主席。1946年開始發表作品。195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6] 著有長篇小說《媽媽呀,媽媽!》、《愛,凝固在心裡》、《遠方有個女兒國》毀哪、《溪水,淚水》(譯有英文版)、《哀莫大於心未死》、《流水無歸程》、《每一顆星都照亮過黑夜》,詩集《金沙江的懷念》、《熱芭人的歌》、《白樺的詩》、《我在愛和被愛時的歌》、《白樺十四行抒情詩》,長詩《鷹群》、《孔雀》,話劇劇本集《白樺劇作選》(內含《紅杜鵑,紫杜娟》、《曙光》、《今夜星光燦爛》)、《遠古的鍾聲與今日的回響》(內含《吳王金戈越王劍》、《槐花曲》、《走不出的深山》)、《一個禿頭帝國的興亡》(譯有英文版本),《孿生兄弟電影劇本選》,散文集《我想問那月亮》、《悲情之旅》,短篇小說集《邊疆的聲音》、《獵人的姑娘》,中短篇小說集《白樺小說選》(譯碧余運有法文版)、《白樺的中篇小說》、《沙漠里的狼》,隨筆集《混合痛苦和愉悅的歲月》,電影文學劇本《山間鈴響馬幫來》、《曙光》、《今夜星光燦爛》、《苦戀》、《孔雀公主》(均已拍攝發行,並譯有外文版本),演講集《白樺流血的心》等。
詩——白樺
有一株白樺, 立在我窗旁, 覆蓋著積雪, 像披著銀霜。 毛茸茸的枝上 冰凌兒掛滿。 像雪做的衣邊—— 流蘇閃閃。 白樺籠罩著 夢似的寂靜, 金色的火星 在雪花上躍動。 朝霞懶懶地 照在它四周, 將更多的銀屑 灑遍枝頭。 《白樺》是俄國著名詩人葉賽寧的抒情詩。詩歌以白樺為中心意象,從不同角度描寫它的美。滿身的雪花、雪綉的花邊、潔白的流蘇,在朝霞里晶瑩閃亮,披銀霜,綻悔梁花穗,亭亭玉立,豐姿綽約,表現出一種高潔之美。詩中的白樺樹,既具色彩的變化,又富動態的美感。白樺那麼高潔、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徵。讀這首詩,除了感受詩歌意境的美之外,還可以強烈地感受到詩人對家鄉和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⑻ 八一電影機械廠的歷史沿革

該社創建於1932年,曾試制出中國最早的電影放映機──標准牌35毫米固定式放映機。1951年中央軍委總政治部接管該社,租用其全部設備,並於1952年1月2日正式組建新廠,廠名為中央軍委總政文化部電影機器修配廠。1952年 5月首次生產了「八一」型16毫米移動式放映機。
1953年生產出解放牌101型35毫米移動式放映機,所用元件全部國產化。1954年試制出解放牌102型35毫米移動式放映機以及其他 7種配套新產品。1957年,研製成功解放牌 103型35毫米移動式放映機,同年6月,廠名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機械廠。1958年研製的腳踏接片機、16毫米印片機、ST-A型動畫字幕攝影台等製片設備,填補了中國電影製片設備生產的空白。1961年,該廠生產的井岡山牌 103型35毫米流動式放映機被國家正式列為出口產品,隨後又相繼生產了一系列電影護片、製片輔助設備。1966年以後,該廠除向全國用戶提供26種新的製片和測試設備外,還研製生產了35毫米雙片道放映機。1977年該廠製造了FTM-35毫米天文館專用放映機。1979年生產的井岡山 104-X型35毫米氙燈放映機在中國放映機光源改革上具有更新換代的意義。此後,103-GX型35毫米固定式電影放映機、103A-Y型、103A-X型35毫米移動式放映機等新光源機械相繼問市。1982年2月,廠名正式改為八一電影機械廠。在此期間,又有12種製片新產品投入市場。1983年以後,該廠的YLQ程式控制印片機獲文化部科技成果二等獎。30多年來,國內電影製片廠、洗印廠大部分印片設備是由該廠提供的。它的產品遠銷北美、歐洲、非洲和東南亞地區。80年代以來,該廠除了生產電影機械以外,還從事彩色擴印設備、照相機械、醫療器械、印刷機械等方面產品的開發和製造。

⑼ 35mm井崗山電影放映機是哪生產的,最後一批出廠的是哪個型號

上海八一電影機械廠生產。井岡山104-X2型號放映機。
後來上海八一電影機械廠改為上海八一精密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移動放映機有105型、2000型(沒有井岡山)

⑽ 8.75毫米電影的產生及發展

20世紀20 年代末,有聲電影問世,由於要在35 毫米電影膠片的齒孔內側留出記錄聲音的位置——聲帶位置,只好壓縮畫面的面積,把長寬尺寸分別改為22 毫米和16 毫米,銀幕上的畫面長寬高之比也就改為 1.375∶1。但大致上仍與「黃金率」相差不多。電影銀幕的長寬比例是與膠片完全相適應的。於是在1965年,8.75 毫米電影便產生了。是一種中國獨有的窄膠片電影。系1965年經文化部審定批準的影片規格。這種影片耗片量為35毫米影片耗片量的十六分之一,放映設備輕便,運輸 方便,拷貝與放映機價格均較低廉,是為偏僻的農村、山區、邊遠地區、海島及其他交通不便地區的人民看電影而專門設計的片型。
⒏75毫米電影的製造是於1964年開始的,由第一機械工業部、文化部、國家科委組成的中央電影支農指揮部,號召全國各省市有關廠家試制8.75毫米電影放映機。鑒於青島電影機修配廠(現為青島照相機廠之一部分)有多年維修電影機和試制三鏡頭幻燈機的基礎,1965年底,該廠承擔8.75毫米電影機的試制任務。
1966年,青島電影機修配廠根據中央電影支農指揮部提出的「簡易、輕便、堅固、經濟」的要求,先後派人去上海八一電影洗印廠和南京電影機械廠等單位學習考察,並參照從日本引進的8毫米無聲小型放映機的工作原理,開始設計研製唯謹。10月試制出樣機,定型為8.75—1。針對試映出現的問題,而後對樣機進行了改進,在其馬達後面增加一個渦輪,將分離的收片機改放在放映機上。這一改進,縮小了體積,減輕了重量,並定型為8.75—2。1967年,在8.75—2型樣機的基礎上,又改裝了供片盤和收宏枯片盤的位置,使其更為合理,定型為8.75—3。此後,又取消了放映機的變壓器,改為馬達變電,定型為8.75—4。1968年,將4型樣機的擴音機改裝在放映機的後蓋上,進一步縮小了放映機的體積,定型為8.75—5。同年,為提高放映機的放映質量,再度將畫面與聲音的同步由80個格改為40個格,定型為8.75—6。1969年,將放映機的放音功率從5瓦加大到8瓦,使觀看人數從300人左右擴大到500人左右,定型為8.75—7。
1970年,青島電影機修配廠在對產品圖紙進行系統整理與修改的基礎上,最後定型為8.75—8,並投入批量生產,當年生產80台。8.75—8型電影放映機批量投產以後,山東省和青島市有關部門先後投資25萬元,增添了各種設備儀器112台,使生產能力達到年產100台。1970年3月,青島電影機修配廠改稱青島電影機廠,專產8.75毫米放映機,1970~1973年,8.75—8型電影放映機累計生產了280台。之後,由於山東電影機械廠被定為電影機專業生產廠,而青島電影機廠已具備照相機生產的條件,1973年停止了電影機的生產。
⒏75毫米影片的技術設計比較合理,膠片利用率較高。放映片窗面積為27平方毫米,比國外流行的超8毫米影片約大5平方毫米,因此在相同條件下,銀幕亮度和畫面清晰度都優於超8毫米影片。此外,由於採用了磁性聲帶,還音效果也較好。20世紀70年代中,中國8.75毫米影片的放映單位曾達到了六萬個以上,一部故事片常需製作一千多個拷貝,但到80年代以後,由於蔽山洞電視機的普及,8.75毫米電影與國外超8毫米影片的處境相似,逐漸被新的產品取代。

閱讀全文

與上海電影機械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男同事進來撲倒什麼電影 瀏覽:166
微電影策劃和平面設計哪個更好 瀏覽:314
世界最黑暗的地方電影 瀏覽:71
介紹北京電影學院的英語作文開頭 瀏覽:705
網上訂電影票怎麼進去電影院菜單 瀏覽:785
上海最早立體電影 瀏覽:640
日本最新很火的電影 瀏覽:692
當倔強青銅遇上王者系列電影 瀏覽:953
微電影免費看 瀏覽:782
北京路市一宮電影院 瀏覽:846
危險方法電影完整版 瀏覽:311
外出打工離鄉題材電影 瀏覽:901
阿諾電影票房統計 瀏覽:315
組織行為學分析電影情節 瀏覽:197
有一部電影女主和老男人 瀏覽:978
險惡電影在線 瀏覽:475
電影123在線播放 瀏覽:132
主角穿越新世界電影 瀏覽:855
讀的每一本書看的每一部電影 瀏覽:834
鶴壁有哪些電影院 瀏覽: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