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外國的電影差不多總是1個小時50分鍾的長度!
呃,這個問題的過程很復雜,我簡要一點說
首先,其實剛有電影的時候,影片沒有時長的概念,更沒有規定.後來影片多了起來,出現了分類,自然第一種分類方法就是按照長短,於是出現了長篇和短篇,那時侯大家認為,60--70分鍾就可以算作長片了(這個標准至今被很多電影節保留)。經過長時間的對觀眾的觀影習慣分析和對電影敘事的研究,得出結論,90分鍾時長是一個最標准和適合的長度。這個長度直到目前也一直是一個標準的電影長度。
美國人喜歡晚上看電影,時間大概是7點-8點半(90分鍾),這是那時美國觀影的高峰時段,後來因為經濟發展,美國觀眾越來越多的開車去看電影,夜晚活動時間也可以延長到更晚。美國電影院的經營者就希望觀眾更長時間的停留在電影院裡面,所以他們開始願意要時長更長一點的影片,於是就出現了2個小時左右的影片。(這就是樓主說的1個小時50分鍾的長度,加上片頭片尾要2小時),這個長度的片子成為主流。
在後來,由於觀眾逐漸成熟起來,美國的製片商和電影院為了可以進一步提高票價收入,還要讓觀眾感到劃算,於是就出現了3個小時的大片。
其他國家以美國為標準的,所以都差不多。
不知我這么說是否清晰?
㈡ 為什麼印度的電影都很長,幾乎每部都要接近 3 個小時
在印度電影是用來打發時間的,電影是人們平時最大的消遣,電影院很多票價也便宜,很多窮人都願意去看電影,為了讓老百姓覺得票價值得,所以會刻意拍的很長。
尤其是對於最廣大的貧民來說,花一筆小錢在某個鄉鎮破電影院里待上半天看美女跳舞是他們最大的享受。
㈢ 為什麼電影一般都是120分鍾左右
為什麼電影一般都是120分鍾左右?
一、生理因素。
生理學上講,一般人憋尿的時間一般也就兩個小時。要不然,膀胱與腎受不了,容易生病。
二、心理因素。
心理承受能力,其實也是一種生理反應,為了區分另算一種。
要知道,人類的專注力不是一致的,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有波動。
所以,根據人類注意力的時長,幼兒園里一節課只有30分鍾,小學生一節課40分鍾,大學時一節課50分鍾,這都是有科學依據的。
這也是,一部電影里,編劇會在故事的設定中,15分鍾一個轉折,或者來一個小高潮,好刺激一下即將要走神的觀眾,提醒下保持注意力。
是以,一部電影120分鍾,基本上已是成年人心理承受的最大限度了。
三、技術原因。
過去拍攝電影都是使用的膠片,而一卷膠片拍攝的最長時長就是15分鍾。
為了有效利用膠片,各大導演們都充分將15分鍾的膠片用到極致。所以,15的倍數決定了影片的長度。
現在的電影片長是120分鍾上下,但在百餘年的電影發展史上,15分鍾,30分鍾,45分鍾,60分鍾,90分鍾,120分鍾的片長,都曾經有過,也出現過個別4個小時甚至到6個小時的這種電影的長度。但最終,從業者摸索出了規律,就是90-120分鍾是最佳的長度。這個長度對故事的敘事性可以從容調度,而且符合觀影心理。
四、商業平衡。
電影不僅要拍,還有排。沒有正式放映就等於白拍了。票房低都算是失敗,電影畢竟是一種商品,要賣錢的。
所以,電影院在電影工業中佔有很重要的發言權,在票房分成上也要拿去很大的的比例。
反過來,電影院會對電影製作有要求。經過多年的博弈與摸索之後,發現90-120分鍾的片長,有利於院線的排片,能夠保證最大利潤。超過120分鍾的影片,一天輪播下來,多處的時間足夠多排一場了。所以,電影院不歡迎片長過長,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利益平衡點。
㈣ 為什麼電影的長度一般都是90分鍾至兩個小時
敘事節奏和注意力是其中關鍵,觀眾在電影院就能保持這么長時間的注意力。美國早期拍的是短片,群眾反映不夠勁,後來直至加長到200分鍾,觀眾反映勁兒過了之後,電影還沒散場,反復測試後,90分鍾是最合適的時間。但是也有例外,印度的電影動輒2-3小時,是因為印度基層群眾娛樂生活較少,收入不高,電影就是主要的娛樂活動,這促進了寶萊塢的繁榮,同時,印度人認為電影太短了,無法值回票價,所以造成印度電影時間很長,雖然歌舞是他們的特色,但是同時也是拖長時間的利器,諸位刨除掉歌舞片段之後再算算時間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