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指南 > 世界民族電影音樂觀後感

世界民族電影音樂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3-05-18 07:04:20

音樂觀後感高一作文

譜寫樂曲的是人類的心,而音樂展現的是人的心世界。音樂為何有這么大的魅力?聆聽輕敲竹子產生的天籟之音,我想我找到了答案。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音樂 觀後感 ,供大家參考。

音樂觀後感1

音樂是多姿多彩的,是五彩絢麗的。

音樂是白色的,很純潔。有時候會一個人呆在家裡,感覺寂靜得十分可怕。這個時候,我就會聽一些悠揚的音樂,沉浸在音樂之中。我彷彿置身於大海,心中沒有任何雜念。海是那樣的湛藍,是那樣的廣闊,又是那樣的自由。

音樂是藍色的,很憂郁。看著那一個個感人肺腑的 事跡 ,再搭配上一些緩慢而又傷感的事跡,更加催人淚下。我彷彿看到了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親人的人們的痛苦和絕望。但是他們那堅定的信念,是那樣的痛心,又是那樣的「痛人心弦」。

音樂是紫色的,很溫馨。音樂就好像一杯暖咖啡,溫暖了我幼小的心靈。使我回想起了我們一家五口失去了多少次一同坐在家門口,仰望夜空欣賞著那迷人的星空的機會。那感覺是如此的幸福,是如此的甜蜜,是如此的和睦,使人家不忍心去驚動了我們。

音樂是紅色的,很火熱。一首首革命進行曲,曲調高昂,激動人心,給人力量,激勵人奮進。啊,我彷彿聽見了革命烈士們殺敵的 口號 ,還有那人民解放後的歡呼聲,是那樣的堅定,又是那樣的激動。

音樂對我來說,有一種神奇的吸引力,讓我無法控制自己,不由得就會去靠近它。音樂可以使我那煩躁的心,平靜下來;音樂可以使我那沉悶的心情,豁然開朗起來;音樂也可以是我那疲憊的大腦,進行短暫的放鬆。

所以我喜歡傾聽音樂,一個人,靜靜地聽,靜靜地品。頓時,煩惱全都拋開了,許多事情也都想清楚了,都想明白了;我喜歡品味音樂,可以和朋友們一起,體會其中的奧妙,一起體會音樂給我們帶來的快樂。

生活因為有了歌聲更加美好,而我因為有了音樂更加快樂。音樂,真讓我著迷,我喜歡音樂,我熱愛音樂,我的生活離不開音樂。

音樂觀後感2

我嬰兒時候就喜歡音樂,只要音樂一響,哭會嘎然而止,餓也忘了。當然現在也喜歡音樂。音樂,太美妙了,讓人會陶醉,飄飄欲仙,忘乎所以。

並且慢慢的的,開始喜歡一些比較難懂的音樂。古典樂和交響樂雖然很難懂,但是我還是堅持用心去聽的。這些演奏別人也是練了好久才演奏出來的,所以我會用很多時間去傾聽,而且我的心靈感受到好美,很痴迷。鋼琴曲比較好聽,但我還是喜歡聽古典樂。一些國外的曲子感到比國內的好聽多了,大概物以稀為貴,聽到的少覺得新鮮。

我還聽過貝多芬譜寫的一首曲子叫《月光奏鳴曲》也是鋼琴曲,雖然這是國外的曲子,但樂器是國內的。這首曲子好極了。如果有條件的話大家可以去音樂館聽一聽。

我經常去音樂館聽國外的曲子,古典樂、交響樂等等。聽著聽著,就會懂得很多知識。有些知識在學校里是學不到的。我認為喜歡音樂的話,必須要到外面擴展。我就是去外面拓展,懂更多的音樂知識,學習課堂上學不到的。特別是 元旦 、國慶、五一等節假日更要去音樂館聽古典樂和交響樂。

我喜歡音樂,但是不是歌手,我覺得我的嗓子不會讓我當歌唱家。這又有什麼呢?喜歡不一定擅長。我的喜歡是愉悅心情,陶冶情操,調劑生活,激起情感,培養興趣。

我喜歡音樂,我愛你音樂!小時候還不是很了解你就喜歡,現在我懂了更喜歡你。我是一點點喜歡發展成為很喜歡你的。

音樂觀後感3

音樂是美妙的,音樂是動聽的,音樂更是令人快樂的法寶!

音樂給我帶來了快樂。當我無聊時聽上一曲,能使我內心感觸不已;當我傷心時,聽上一曲,能使我心情變得愉悅;當我生病時,聽上一曲,能使我病好得更快。我從音樂中得到了許多快樂!

不同的音樂,抒發了不同的感情。如一曲《外婆的澎湖灣》,抒發了對童年時的回憶,對外婆的思念;一首《MY LOVE》表達了對女友離去的不舍之情;一曲《不想長大》表達出了大人對童年的懷念,不想長大;一曲《彩雲追月》抒發了作者對親人遠在天涯感到傷心。

記得有一次,我坐在媽媽的車里,突然感到頭一陳眩暈,呼吸困難。大約過了一兩分鍾,聽見了一陣音樂聲,細細一聽,原來是我最喜歡的《彩雲追月》,那聲音別提多美妙動聽了,聽到"親人,親人你何時回,相聚在堂前"這一句時,難受頓時沒了,感覺舒服多了。當聽到下一首《童年》里唱的"福利社裡什麼都有,可是口袋裡沒有半毛錢"時,我不禁哈哈大笑起來,感到快樂無比。從此不管我身在何處,音樂都與我相伴。

我愛音樂,當我無聊時,便會拿出心愛的小提琴拉上一曲動聽的音樂。有一次以班級為單位的元旦聯歡會上,我拉一首《新春樂》,那旋律忽而輕盈似叮咚泉水;忽而激昴,像脫疆野馬;忽而緩慢,似一泓清泉;忽而狂奔,似獵豹捕食。最後琴音剛落,台下便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我用音樂震撼了全場。

音樂,是誰創造了你,你美妙動聽,你千姿百態,你給我帶來了快樂!走遍天下,音樂為伴!

音樂觀後感4

我們學校有一支管樂團,樂器都是學校出資購買的,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吹奏的樂器。每到星期五下午,校園里好像正在開音樂會。長笛的聲音如高山流水,單簧管的聲音如柳葉沙沙,小號的聲音如江河翻滾,圓號的聲音如山泉潺潺,長號的聲音如那咆哮的雄獅,而薩克斯的聲音如聲聲鳥鳴,讓人聽起來賞心悅目,我們在一起合奏時,那優美的音樂彷彿與校園里的廣玉蘭花香一起飄盪在校園上空,如果此時你停下腳步用心聆聽,你會陶醉在我們的演出中。

去年,我參加了學校的管樂團。我吹奏的是薩克斯,在管樂團里我不但學會了吹樂器,還收獲了友情,認識了許多新朋友。有幹事實在的畢陽熠;有任勞任怨的劉星;有虛心好學的許娜等。我們大家除了共同的 愛好 音樂之外,彼此之間都是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記得有一次,我的薩克斯背帶斷掉了,畢陽熠從家裡面找了一根新的薩克斯背帶送給我,我高興地擁抱了他,十分感激地對他說:「太謝謝你了,你真是雪中送炭呀!」他臉紅了,不好意思地說:「沒關系的,我們是好朋友,好兄弟呀!互相幫助是應該的。」還有一次,畢陽熠剛買的一盒薩克斯哨片找不到了,那可是價值上百元呀,他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到處尋找,可還是一無所獲,後來同學們知道了這一消息,就一起幫他尋找哨片,真不愧是人心齊泰山移,終於在大家齊心合力的幫助下,在畢陽熠的薩克斯包里發現了他的哨片,他開心地向大家表示感謝,同學們笑著對他說:「以後可不要再當小馬虎了噢!」當我們在學校的操場上一起吹奏西班牙國歌《皇家進行曲》時,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快樂的笑容,我們在音樂中成長,你能說我們的校園生活不是豐富多彩的嗎?

在我們美麗的校園里你可以聽到朗朗的樂器合奏聲響徹雲霄,好像走入了音樂的國度感受著他的神奇與魅力。在校園里你可以感受到同學間那份暖暖的溫情,我們好像就是和睦相處的一家人。在校園里還有 愛崗敬業 的老師,像媽媽一樣天天陪伴在我們身邊,傳授給我們豐富多彩的知識,哺育著我們這些祖國的花朵健康快樂地成長!

音樂觀後感5

什麼時候,我會感到最享受?將音響打開,一個個音符如流水般湧出。放鬆下來細細品味,一個人,靜靜地坐在教室里聽——享受;一個人,靜靜地走在湖畔旁聽——享受;一個人,靜靜地站在竹林里聽——享受;一個人,靜靜地躺在星空下聽——享受。這時,在我的世界中,僅有旋律,只剩音樂。

我偏愛於鋼琴曲,也許是本身也練鋼琴的原因,一個個干凈輕盈的音符蹦蹦跳跳地組成自己的隊伍,構成一譜樂章。聽,貝多芬的《命運》,也是對自己的人生哀嘆與惋惜,同時更是對自己的一種鼓舞;聽,莫扎特的《奏鳴曲》,彰顯了他骨子裡的超凡脫俗、不然塵埃的傲氣;聽,巴赫的《練習曲》,復雜多變的音符重疊在一塊,傾訴他對音樂的熱愛。聽,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那是怎樣的氣勢!聽,聶耳的《義勇軍進行曲》,鼓舞著我們中華民族奮勇向前!他們創作的音樂的魅力,徘徊於每個作曲者的靈魂。

同時,我喜愛那些講述著凄美的 愛情 故事 的音樂,像《羅密歐與朱麗葉》、《梁祝》、《我心永恆》,一段段經典感人的愛情展現在眼前。耳邊,一支古典音樂響起——《梁祝》,流暢的旋律帶著我走進他們的故事:他們相遇,在草橋結拜,經過在學堂一段時間的相處,他們互生愛慕之情,之後英台回家,梁山伯 拜訪 ,後又父母不同意他們婚事,梁山伯吐血身亡,英台追隨他而去,雙雙化蝶。音樂終止,我淚流滿面,樂章中的每一個音符傾注了兩個人對愛情的執著,最後的結尾,餘音繞梁,則是為他們的執著而祝福!音樂,讓我憂傷,讓我快樂;讓我忘我,讓我心醉。

這就是音樂的魅力,它始終誘使我去傾聽,無法迴避。像春天裡的微風,冬日裡的霜花;像初戀者的心扉,摯友的衷情;像家庭的溫暖,母親的撫摸。不管怎麼樣,音樂的魅力,使我無法擺脫,讓我沉醉。音樂,使我嘗盡人世間各種歡樂,各種辛酸,各種痛楚,讓我知道,只要有音樂,我就不再孤獨,不再寂寞,並為我的人生注入無窮的力量,這便是音樂的魅力。


音樂觀後感 高一 作文 相關 文章 :

★ 音樂之聲觀後感800作文

★ 音樂伴我同行作文高一600字

★ 《音樂之聲》觀後感1000字作文

★ 音樂之聲觀後感優秀作文

★ 以音樂為題的作文800字集錦5篇

★ 電影《音樂之聲》5篇觀後感800字小學作文

★ 《音樂之聲》觀後感1500字作文

★ 音樂伴我成長800字作文

★ 描述音樂作文800字合集5篇

★ 關於音樂的作文800字

㈡ 電影《音樂之聲》觀後感 2000字左右

今天下午,我和媽媽一起在邁視網上觀看了《音樂之聲》這部電影。 故事講述了修女瑪瑞亞性格開朗,活潑,賦有愛心,被修道院院長派到一個有著七個孩子的家庭去當家庭教師。孩子們的媽媽去世了,他們非常調皮,在瑪瑞亞之前,他們已經氣走了七位家庭教師了。瑪瑞亞克服了重重困難,教孩子們唱歌,跳舞,做游戲,逐漸成為他們的好朋友。讓他們的爸爸懂得如何去愛他們。最終瑪瑞亞得到孩子們的認可,成了他們的媽媽,過著幸福的生活。 其中有一個部分特別好玩:在瑪瑞亞來的第一個晚上就下起了大雨,不停地打雷。突然一聲雷響,最小的女兒跑進瑪瑞亞的房間,她對瑪瑞亞說:「姐姐哥哥們都不怕。」剛說完,又一聲雷響,4個大點的女兒同時跑了進來,她們對瑪瑞亞說:「男孩子們不會害怕!」雷聲再次響了,2個男孩也跑了進來,「怎麼你們也害怕嗎?」男孩說:「我們過來看看她們怎麼樣了!」瑪瑞亞為了緩解他們的情緒,教他們唱起了歌。可怕的夜晚就這樣愉快的度過了。
全篇文章中有音樂連貫而成,講述了一個熱愛音樂的修女追求自己幸福的過程,內容活潑生動,不少場景,都會讓我捧腹大笑,但一些場景卻又讓我感動流淚。
一位名叫瑪麗亞的修女在修道院表現國語反常而受到其他修女在的一些雙重評價,後來她唄院長拍到一位名叫特拉斯的海軍艦隊長家做一名家庭教師。特拉普有七位孩子,剛開始她們都不喜歡她,孩子們用盡辦法捉弄這位新來老師,可是瑪麗亞卻沒有生氣,她帶孩子們做游戲,並教會了她們很多很多歌曲,可是後來孩子們的父親帶來了一個女子,也就是她們的新媽媽,瑪麗亞被逼回到了修道院。孩子們很不喜歡這位男爵夫人,可是艦長已經和她訂婚了,但不久後,艦長對她又不滿意了,她們解除了婚約。而瑪麗亞和艦長又漸漸發生了感情,他們就結婚了。當兩人在度蜜月時,受到了德國納的任命,但艦長是一個非常愛國的人。最後為了捍衛自己急停,他們在音樂會上逃走了。在這平凡中又演譯著不平凡的執著,瑪麗亞對自己生活的執著,對感情的執著。不禁讓我想起在現實的生活中,人們遇到許多的困難時總是逃避,而逃避是解決不了問題,我們應該向瑪麗亞一樣,勇往直前,追尋自己所想要的東西,即使是失敗也無怨無悔,因為人生沒有永遠不敗。
今天下午,我和媽媽一起在邁視網上觀看了《音樂之聲》這部電影。
故事講述了修女瑪瑞亞性格開朗,活潑,賦有愛心,被修道院院長派到一個有著七個孩子的家庭去當家庭教師。孩子們的媽媽去世了,他們非常調皮,在瑪瑞亞之前,他們已經氣走了七位家庭教師了。瑪瑞亞克服了重重困難,教孩子們唱歌,跳舞,做游戲,逐漸成為他們的好朋友。讓他們的爸爸懂得如何去愛他們。最終瑪瑞亞得到孩子們的認可,成了他們的媽媽,過著幸福的生活。
其中有一個部分特別好玩:在瑪瑞亞來的第一個晚上就下起了大雨,不停地打雷。突然一聲雷響,最小的女兒跑進瑪瑞亞的房間,她對瑪瑞亞說:「姐姐哥哥們都不怕。」剛說完,又一聲雷響,4個大點的女兒同時跑了進來,她們對瑪瑞亞說:「男孩子們不會害怕!」雷聲再次響了,2個男孩也跑了進來,「怎麼你們也害怕嗎?」男孩說:「我們過來看看她們怎麼樣了!」瑪瑞亞為了緩解他們的情緒,教他們唱起了歌。可怕的夜晚就這樣愉快的度過了。
從來沒有一部電影如此深入人心,不但裡面的角色、情節、經歷家喻戶曉,主題歌曲也被廣為傳唱,由它帶來的影響面之廣、覆蓋范圍之大、被感染的人之多,可謂空前絕後、獨一無二,它就是來自著名的阿爾卑斯山脈的《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1965)。
瑪麗亞·奧格斯特女士把自己的傳奇經歷寫成小說《瑪麗亞·奧格斯特自傳》,該書被百老匯改編成歌舞劇成功上演,引起轟動,瑪麗亞與馮特拉普上校一家的喜悅和哀傷牽動著無數觀眾的心,由著名音樂人奧斯卡·漢默斯坦(Oscar Hammerstein)為該劇編寫的《音樂之聲》《哆來咪》《晚安,再見!》等歌曲悠揚悅耳、膾炙人口。觸覺靈敏的20世紀福克斯公司搶先一步,買下小說與舞台劇的電影改編權,並聘請以音樂電影見長的羅伯特·懷斯(Robert Wise)出任總導演,投資1000萬美元,決心打破時空局限,把這個樂韻悠揚帶來的真善美故事推上世界大舞台。
電影從開始已經顯示出舞台劇無可比擬的氣勢和魄力:鏡頭從高空俯拍的阿爾卑斯山麓大全景,逐步推向山頂上載歌載舞的瑪麗亞,並不斷地旋轉推近,煞費苦心、主次分明的鏡頭運動,帶來了強烈的視覺和聽覺上的沖擊,使人印象深刻、精神振奮,感覺大自然的宏偉壯麗與美妙的樂韻相互交融、合二為一。先聲奪人的開篇可以說是畫龍點睛,為後面的成功演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音樂之聲》全片基本上都在奧地利歷史名城薩爾茨堡實地取景,畫面構圖優美,鏡頭運用流暢。寬闊的大銀幕把阿爾卑斯山、烏恩特山、月亮湖和沃爾夫岡湖、馮特拉普家莊園、古典韻味的教堂和古堡等景色盡收眼底:綠油油的青草地和峰巒疊翠的崇山峻嶺、蔚藍的天空與清澈的湖水相互交織,明快、清朗的歌聲在此間回盪激揚,恍如置身人間仙景,遐意舒暢,令人陶醉。其中,以表達對大自然無比熱愛的主題曲《音樂之聲》最受歡迎,還有輕松愉快的《孤獨的牧羊人》、情深款款的《雪絨花》、歡樂大方的《哆來咪》、含羞答答的《瑪麗亞》以及孩子們的《晚安,再見!》、《16歲來臨》等歌曲也是觀眾耳熟能詳、鍾愛無比的,在一部電影中竟然有如此之多的歌曲受歡迎並流行傳唱,相信也是一個難以改寫的記錄。
影片中飾演瑪麗亞的是來自英國的姑娘朱麗葉·安德魯絲(Julie Andrews),她出生在一個離異的音樂世家,從小就受到良好的音樂熏陶,接受過踢踏舞、芭蕾舞以及嚴格的聲樂訓練,具備扎實的音樂功底。在本片中,她把一個善良、美麗而活潑的家庭教師演繹得栩栩如生,尤其是多場輕歌曼舞的重頭戲,她都能應付自如,發揮出色。「瑪麗亞」是她演藝生涯的一個高峰,可惜的是,自此之後她再也沒有留下令人難忘的銀幕形象,但她至今仍活躍在台前幕後,繼續發揮自己天賦的演藝潛能。特拉普上校的扮演者是加拿大人克里斯托夫·普魯默(Christopher Plummer),他是一個演技出眾的莎士比亞戲劇演員,雖然之前只出演過一部電影,但他以自己優雅的風度和多才多藝,把這個表面倔強內心善良的角色演得入木三分,過人的魅力並沒有被光彩奪目的安德魯絲所掩蓋。
《音樂之聲》來自生活高於生活,它以樂抒情,以樂動人,到處充滿陽光氣息與溫馨浪漫。它把抽象的音符、大自然的美景和人文景觀完美結合,體現出人與自然和諧融洽、相互倚托的關系,鼓勵人們樂觀向上、追求純潔美好、爭取自由和享受生活,消除邪惡雜念、達到真善美的理想境界。雖然裡面的主要角色都被刻意美化,但絲毫無損主題和形式上的出類拔萃,幽默的對白和情節,更把觀眾逗得前俯後仰、樂不可支。導演羅伯特·懷斯可不是泛泛之輩,他曾經以一部歌舞片《西城故事》(West Side Story,1961)紅透好萊塢,而《音樂之聲》的成功,更為他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贊譽,尤其在1966年度第38屆奧斯卡獎評選活動中,該片面對大衛·里恩(David Lean)的史詩巨片《日瓦戈醫生》(Doctor Zhivago,1965),竟然奪下五項大獎,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音響、最佳劇本以及最佳配樂獎,風頭可謂一時無兩、風光無限。
《音樂之聲》稱得上是電影史上絕妙的神來一筆,是一部影響深遠的作品,它甚至超出了藝術作品的范疇,從藝術史、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哲學等角度衡量,都值得研究和借鏡。
《音樂之聲》這部影片,讓我深受感動。它是作曲家查理德.羅傑斯與作家奧斯長.哈默斯塔第二於1959年完成的,而後1965年改編成為同名影片。
全篇文章中有音樂連貫而成,講述了一個熱愛音樂的修女追求自己幸福的過程,內容活潑生動,不少場景,都會讓我捧腹大笑,但一些場景卻又讓我感動流淚。
一位名叫瑪麗亞的修女在修道院表現國語反常而受到其他修女在的一些雙重評價,後來她唄院長拍到一位名叫特拉斯的海軍艦隊長家做一名家庭教師。特拉普有七位孩子,剛開始她們都不喜歡她,孩子們用盡辦法捉弄這位新來老師,可是瑪麗亞卻沒有生氣,她帶孩子們做游戲,並教會了她們很多很多歌曲,可是後來孩子們的父親帶來了一個女子,也就是她們的新媽媽,瑪麗亞被逼回到了修道院。孩子們很不喜歡這位男爵夫人,可是艦長已經和她訂婚了,但不久後,艦長對她又不滿意了,她們解除了婚約。而瑪麗亞和艦長又漸漸發生了感情,他們就結婚了。當兩人在度蜜月時,受到了德國納的任命,但艦長是一個非常愛國的人。最後為了捍衛自己急停,他們在音樂會上逃走了。在這平凡中又演譯著不平凡的執著,瑪麗亞對自己生活的執著,對感情的執著。不禁讓我想起在現實的生活中,人們遇到許多的困難時總是逃避,而逃避是解決不了問題,我們應該向瑪麗亞一樣,勇往直前,追尋自己所想要的東西,即使是失敗也無怨無悔,因為人生沒有永遠不敗。
這部電影有很多角色都令人難忘。最令我難忘的是馮·特拉普上校上,他的愛國之情令我難忘。當他唱完」Bless my home land forever.」時看到期望祖國美好的希望破滅,不禁哽咽得無法繼續唱下去,這讓我們看到了上校高尚的愛國情懷。馮·特拉普一家為了自己的尊嚴,不惜拋下自己所有的財產和地位以及冒著生命危險逃出奧地利的行動讓我非常的感動。在現實中也有許多愛國的例子,如:錢學森在美國度過了20年,在航空科學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1949年,他得知新中國成立了,非常興奮,毅然決定拋開在美國的優越條件回國參加建設。雖然美方百般阻撓,但這並沒有讓錢學森放棄。當他回到祖國,他興奮地說:「我相信我一定能回來,現在終於回來了!」這件事讓我深深的佩服錢學森爺爺的愛國之情。「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人,活著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民族,為了祖國,為了國家的尊嚴。愛國是中華幾千年以來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熱愛自己的祖國,我們不能因為被壓迫而放棄自己的祖國,放棄這流傳了幾千年的美德。正所謂「威武不能屈」 ,我們絕不能因為威脅而投靠侵略自己祖國的人。看了這部電影,我明白了要忠於祖國、熱愛祖國的道理,這個道理絕對能使我受益一生。
一個退役的上校,家裡連續換了14個家庭教師,你要是第15個,你敢去嗎?
可是一個修女去了,不但去了,而且成功了——————
第一:修女找到了愛情,成為上校的太太。
可是,上校的前女友,一個有地位的、有金錢、美麗、高貴的女人,在用盡心思,卻沒有得到孩子們和上校的心之後,只好傷心而退。
而修女,之前只是一個,一無所有的修女而已,一生的命運從這樣的選擇開始發生了轉變。
第二:那7個孩子和上校都愛她;
第三:她可以永遠不再做修女。
你敢想嗎?她成功不是用心機,而是用的真誠的愛心:
當她第一次到來的時候,面對孩子們的種種惡作劇,她真誠的與她們溝通:「當一個人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要和完全不認識的人在一起生活的時候,會怎樣呢?可能很多人都會感到害怕,緊張,可是,我沒有感覺到,相反,對你們熱情的招待,我真是太感動了。。。。」孩子感動的哭了,當她得知孩子們的媽媽去世後,爸爸就再不許家裡有歌聲和笑聲後,知道孩子為什麼要惡作劇後,她開始教孩子們唱歌,做游戲,她甚至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用窗簾給孩子們自己做衣服,因為她說:她們漂亮的緊身衣不方便運動,她也害怕孩子們怕把衣服弄壞爸爸生氣,而玩的不開心。她帶孩子們一起到戶外郊遊,上樹、劃船。。。。同時,她隨時隨地的教孩子們知識,打雷下下雨的晚上,她教會孩子們戰勝恐懼,和孩子一起快樂生活學習,正是由於,她出於一片真心,真正為了家裡帶來歌聲和笑聲,她甚至不同意上校用哨子喊孩子們,她說孩子有自己的名子,這樣不尊重人。。。。。
面對上校那張死板的臉,生硬的做法,她敢於堅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並在上校反對的時候,她也敢於講清自己的想法,並說服上校。
相比之下,他的前女友,看上的是他的錢、地位還有大房子,雖然也喜歡他,可是,她不喜歡孩子,想要把孩子們送到寄宿學校去,和孩子在一起也是應付,強忍著。。。。。
和開朗、自然、大方、有愛心、愛唱、愛孩子的修女比起來,上校最後和前女友說:你走吧,我們不合適,不要互相欺騙了,這樣對你不公平。。。。
當你聽到你將是第15個被折磨的人的時候,你害怕嗎?你還會面對嗎?你有信心走到那樣的一個新環境嗎?她選擇了,她成功了,人生就是這樣,往往只看到失敗,卻看不到失敗後面的成功,每一個人的成功,實際上是建立在他人失敗的基礎之上的。那麼,面對你目前的失敗,你會怎樣呢?
當你擁有的時候,你感到幸福嗎?當你失去的時候,你感到痛苦嗎?在得與失之間你更多的想到了的是什麼呢?一個人是要算計著活著,還是要真誠的象修女這樣的生活呢?你有過助人的經歷和被助的幸福嗎?人字的結構是相互支撐的,助人是快樂之本,受助是幸福之源。
孩子們的天性便是追求自由,影片里的孩子們各自有自己不同的性格,愛好和理想。他們不願意過這種嚴加管束的生活,總設法捉弄歷屆的家庭教師,使他們呆不下去。對瑪麗亞自然也不例外:一會兒出其不意把蛤蟆放在她的口袋裡;一會兒趁她不備將松球放在她的座位上。但瑪麗亞自己就具有孩子般的性格,她能理解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的所作所為。她引導他們,關心他們,幫助他們,贏得了他們的信任,很快就成了他們的知心朋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用窗簾布給孩子們做了游戲服,帶他們去野餐、郊遊、爬樹和劃船;教他們唱歌,從「多,來,米」學起,直到排練歌曲。於是這個家庭平添了笑語、歡樂和生氣,充滿了音樂之聲。
音樂感動的不僅是孩子,上校,一個對自己和對別人都有著嚴格要求,又有些沉醉於以往的男人,聽到音樂後,激起了內心深處埋藏已久的情感,無法掩飾的忘我,輕輕的哼著。音樂不僅改變了孩子,也改變了上校,從此變得更有人情味。
自由與專制的斗爭、愛與邪惡的較量,永遠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壯烈的場景。一曲音樂之聲,就是一聲自由戰勝專制,愛征服邪惡的頌歌。自由與愛,源自於自然,源自於心靈,是人類最久遠、也是最永恆的追求。但專制與邪惡,總不願意見到人類沐浴在自由與愛的光明中,不願讓人們自由地愛,恐懼人們熱愛自由,總要千方百計將自由窒息,將愛毀滅!但自由與愛的偉大,正在於他們不懼任何壓迫,不懼任何威脅,不懼任何邪惡。因為愛與自由源自心靈,源自自然,源自上帝賜與人類的無窮的力量,因此,愛與自由終將戰勝專制、戰勝邪惡、同時也戰勝自己達到新的輝煌。有史以來,每一次專制對自由的壓迫,每一次邪惡對愛的污辱,換來的都是自由的更高的境界,是愛的更美的表現。但是我們必須敢於面對專制與邪惡,必須敢於與專制與邪惡說不!
自由地愛,熱愛自由,我們將無往而不勝。

㈢ 音樂之聲 電影 觀後感1000字

再次重溫了一遍《音樂之聲》,再次被感動得幾處落淚。在我看來,這部影片堪稱經典中的經典。迄今為止在我看過的影片中,論喜愛程度它或許排不到第一,但論最佳影片的話,它卻是當之無愧的第一。片中的音樂已是無可爭議的經典,《哆唻咪》《孤獨的牧羊人》《雪絨花》《音樂之聲》等歌曲至今讓我們耳熟能詳。而更讓我動容的,是隱藏在音樂背後的那博大而深沉的愛。這部影片是那樣全面而深刻的詮釋了愛,對子女的愛,對戀人的愛,對祖國的愛……都在片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

說到片中的演員,或許大多數人最難忘的是活潑開朗、把音樂帶給大家的女主角瑪利亞。但我最喜歡、最難忘的卻是片中的男主人公馮.特拉普上校。從表面看,他似乎是個嚴厲、冷漠而又刻板的海軍上校。可是在冷俊外表的背後,他卻有一顆博愛的心。最難忘他的眼神,那時而嚴峻、時而又飽含無限深情的眼神。他含蓄而深沉的愛,都在這眼神中表露無疑了。

記得影片開始不久,男女主人公初次相見的情形:修女瑪利亞被派往上校家中給上校的七個孩子做家庭教師,當她在大廳中等候上校,看到上校家漂亮的舞廳時,情不自禁的跑進去關起門跳起舞來。突然舞廳的門啪的打開了,上校站在門口,一句話不說的看著瑪利亞。(可惜背著光,看不清上校臉上的表情。)當瑪利亞不知所措的跑出舞廳後,上校說的第一句話就帶著訓斥的味道:「不要隨便亂闖房間」。這是上校的第一次登場,感覺很酷的那種。等下一個鏡頭看清上校的臉,我才發現這真是個英俊的男人,雖然在初次登場這幾分鍾的片斷里,瑪利亞似乎一直在微笑,而他都沒有笑過一次。其實我對這樣一開始不苟言笑的男主角總是很有興趣的,我喜歡從他們的語言、行為以及神情中去尋找隱藏在這冷漠背後的另一些東西。而這次很快就讓我找到了一處:當上校說起瑪利亞到來之前已經走掉了12位家庭教師,而上一位教師只待了兩小時就走了時,瑪利亞驚訝的問「孩子們有什麼問題嗎?」上校答道:「孩子們很正常,是家庭教師的問題。」看得出,這其實是一位深愛自己孩子的父親。

場景一視頻:http://www.ku6.com/show/Mds1FBGNxgLzrrWo.html

印象很深的第二段場景,是上校帶著他的未婚妻——來自維也納的男爵夫人回來時,忽然發現在自己不在家的這段時間,瑪利亞盡沒有按照自己的囑咐管教孩子,而是和孩子們打成一片,四處玩耍,甚至還用舊窗簾給孩子們做了游戲服。上校怒不可揭,在如何管教孩子的問題上與瑪利亞發生了激烈的爭執,最後當場解僱了瑪利亞。就在這時,房間里傳來了孩子們的歌聲——孩子們正用瑪利亞教他們的歌在歡迎男爵夫人的到來。自從上校的妻子,也就是孩子們的母親去世後,家裡就再也沒有歌聲了。最難忘的就是這段戲中上校眼神的變化,當上校聽到這曾經熟悉的歌聲再次響起時,那剛剛還對瑪利亞怒目而視的眼光,一下子轉為聽到歌聲時的疑惑,再轉為知道這竟是孩子們的歌聲時的驚訝,再到當他快步走到客廳時親眼看到孩子們唱歌時的溫柔和慈祥。這一系列的變化,讓我看到這個男人作為一個父親,隱藏在心底的對孩子們深深的愛;還有當他情不自禁與孩子們一起歌唱的時候,有一瞬間的目光充滿了對過去的回憶,也讓我間接感受到他對逝去妻子的愛和妻子去世時他深埋在心底的巨大痛苦。每次看這一段場景,都會讓我為這種愛而感動,都會讓我落淚不止。而之後他向瑪利亞道歉,並習慣性的以命令的語氣讓瑪利亞留下,再而轉到以謙和的語氣請求瑪利亞留下時,那懇切而充滿感激的目光,也讓我們深切感受到這個男人那坦誠而真摯的心靈。這段戲應該算是上校對瑪利亞態度的轉折點吧。

場景二視頻:http://www.ku6.com/show/yeht15-SAzf-j1ll.html

第三個難忘的場景便是那首著名的《雪絨花》,這首歌在片中唱過兩次,這里是第一次唱的場景。這是片中上校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唱歌,而唱的過程中,他的眼神也是非常耐人尋味的。當他的目光停留在瑪利亞身上時,連男爵夫人也察覺到了那微笑的背後似乎另外藏有某種微妙的感情;當他的目光又落到男爵夫人身上時,卻也是看似正常的對戀人的親切微笑——或許這個時候連上校自己也未必知道自己對瑪利亞的感情已經悄悄變化了吧——這個時候最敏感的自然是他的未婚妻了。而當唱到歌曲第二段的結尾:「bless my homeland forever」,上校的目光似乎落到了很遙遠的地方,充滿深情,也帶點憂慮。這時正是三十年代希特勒吞並奧地利的前夕。上校的目光,又讓我看到了這個男人深深的愛國主義情懷。

場景三視頻: http://www.ku6.com/show/tSQia8BFUkaT38Xa.html

如果說前面提到的第二段戲是上校對瑪利亞態度的轉折點,那麼這里提到的第四段情景,便是男女主人公感情的轉折點了。這段男女主人公的共舞,使他們之間的感情由模糊轉入了明朗,雖然仍舊沒有說破。這是一段輕松而又優雅的場景。雖然在整個戲中上校的風度一向是不錯的,在這里卻使我更加印象深刻,他紳士般的優雅在舞步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在這段戲里,上校的目光可算是款款深情吧,相信大大咧咧的瑪利亞也感受到了。跳完舞後,上校的一個孩子童言無忌的對瑪利亞說「你的臉好紅」,瑪利亞有些尷尬的答道「也許是我不習慣跳舞吧」。這個時候,上校一直凝視著瑪利亞,他臉上似乎看不出什麼特別的表情,卻仍能捕捉到一絲欣喜。這個時候的他,在我看來是全劇中最英俊的時候,甚至超過了後來他對瑪利亞表白的那一刻。而這一切自然也沒逃過男爵夫人的眼睛,之後她清清楚楚的對瑪利亞說,「上校已經愛上了你」,致使不知所措的瑪利亞選擇了逃避,回到了修道院。

場景四視頻:http://www.ku6.com/show/puaHIGMipuPGqLGP.html

接下來的第五段場景很有意思。瑪利亞不辭而別,孩子們因為思念她而瞞著上校去修道院找她,因此回家晚了。當上校問他們到哪裡去了時,孩子們開始編謊話,盡管謊話漏洞百出,上校心裡也清楚孩子們去幹嘛了,他卻存心捉弄了一下孩子們,用很好的理由取消了他們的晚飯。看著孩子們聽到沒有晚飯吃而懊悔撒謊的樣子,上校一邊往回走一邊偷笑。這段戲總是讓我笑個不停,我看到了這個男人孩子般可愛的另一面,同時也感到——哎,這個男人實在魅力無窮啊……雖然在瑪利亞走後,上校似乎心情一點沒受影響——細看了很久,沒有一個鏡頭一個表情顯示出了上校的失落,可是當瑪利亞重新回來時,我還是捕捉到了上校眼神里所隱藏的巨大的欣喜。還有一個證明是從側面表現出來的,男爵夫人問上校說「你整個晚飯都沒怎麼說話,是酒的緣故嗎?」可以看出上校的心確實已經全在瑪利亞身上,整個晚飯時間實際都在考慮這件事了,為之後上校跟男爵夫人解除婚約埋下了伏筆。相反瑪利亞倒並不很會隱藏自己的感情,當她聽說上校已決定娶男爵夫人時,失望和痛苦都寫在了臉上。不過也許正因為如此,才讓上校確定瑪利亞是愛自己的,從而下定決心與男爵夫人取消婚約了吧。

場景五視頻:http://www.ku6.com/show/g12CgiQWsfLEjeJm.html

第六段場景則是讓人心情激動的表白了。這也是一段很有意思的戲,上校和男爵夫人攤牌時的理智、冷靜,與和瑪利亞表白時的試探、甚至有些笨拙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是的,在還沒有說破之前,面對心愛的人都會變笨的;而怎麼表白也是一種技巧,在還沒有十分的把握能得到肯定的答復之前,直接說我愛你顯然不符合上校這樣含蓄的人的個性。很多電影里的表白都用了很好的暗示技巧,這里也不例外,就不多說了,直接看片吧。不過有一個表情很有趣,就是當男爵夫人決定退出時說到 「那邊的那位年輕女子,我想她再也當不成修女了」時,似乎沒料到自己的秘密已經被看透,上校尷尬了一下,很可愛的表情。

場景六視頻:http://www.ku6.com/show/kCvq4XeeGFDI6wHG.html

要寫的最後一段場景則是第二次演唱《雪絨花》,這是表現愛國情懷的高潮部分,也是每次觀看都讓我熱淚盈眶的一段。此時的上校和瑪利亞剛剛結婚度完蜜月,忽然接到柏林來電,命令上校參迦納粹的海軍,並把他和全家置於嚴密監視之下。接受納粹的安排,在上校眼裡是絕不可能的事;而直接拒絕,他深愛的妻子和孩子便會受到傷害。於是上校決定帶全家逃走。即將離開祖國的那個晚上,借著參加民謠節的機會,上校在奧地利同胞面前唱起了這首《雪絨花》,正如他所說的那樣,「這是一首愛之歌,我知道你們會分享此愛,我祈求你們永遠不會讓它逝去。」唱到第二段,上校已經哽咽,無法繼續,在瑪利亞的帶動下,盡管會場處在納粹分子的監視下,全場奧地利觀眾還是和上校一起高聲唱起了雪絨花——「Edelweiss,Edelweiss,bless my homeland forever 」歌聲盪氣回腸——是的,大家會分享此愛,永遠不會讓它逝去。


場景七視頻:http://www.ku6.com/show/vvJBoCNkn_8HY6lt.html

其實在我看來,在這部劇中,男主人公才是真正的靈魂人物。瑪利亞樂觀開朗,充滿愛心,固然讓人印象深刻;當然正如《音樂之聲》這個片名,也正是瑪利亞把音樂帶給了大家。可是我認為這部戲真正讓人動容的,是隱藏在音樂背後的那博大而深沉的愛。對子女的愛、對戀人的愛、對祖國的愛,在上校身上得到了集中體現。當然在瑪利亞身上我們也可以看到這些愛,但更讓我難忘的是那愛國情懷,在上校身上得到了更為突出的表現。試看上面幾個場景中沒有提到的鏡頭:1. 納粹分子質問到:「我注意到門口還掛著奧地利國旗」「只有他家不掛德國旗」;2. 上校度完蜜月回家,發現家門口掛上了帶著納粹標記的旗子,一把扯下撕掉;3. 當上校的好友麥克斯說「與德國和平地合並也很好」時,上校立馬翻臉,怒斥中帶著失望:「很好?!麥克斯,有時候我真不了解你」……這樣的細節還有很多。


在笑與淚中,再次看完了這部影片。馮.特拉普上校那顆正直、誠摯、博愛的心靈,再加上他英俊的外表和優雅的舉止,無疑是我心目中最最完美的男主角。以至於瑪利亞在聽到上校對她表白時感嘆到:「這樣的好事也會發生在我身上?」我只能羨慕的感嘆,這樣的好事恐怕永遠不會被我撞上了。

摘自豆瓣polymercat

㈣ 精選音樂觀後感700字最新作文

是音樂課使我對音樂有了深一步的了解,是音樂能夠陶冶我的情操!不僅這樣,我還學到了很多很基礎的音樂知識,所有的音符像一個個跳動的精靈,是多麼的活潑可愛啊!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音樂 觀後感 ,供大家參考。

音樂觀後感1

朦朧中,聽見了一曲極動聽的吉他曲,連貫而有節奏,有音韻而不乏力度,那些從吉他中蹦出的音符叩擊著我的耳膜。那些富有金屬氣息的聲音在我心中久久回盪,餘音繞梁。

原本靜謐得可怕的房間立即成了音符的歡樂天堂,那些音符躍上牆壁,又反彈到書桌上,再蹦到床上,久久回盪。這高低起伏的音律深深地感染了我,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我迷上了這美妙的吉他聲。我深吸一口氣,再次拿起已久久未觸摸的吉他。我甩開手指輕輕撥動琴弦,一聲聲清澈明亮、低沉激昂的樂聲在空中悄然響起,我微微地閉上了眼睛。韻致典雅,如小橋流水般輕輕澹澹,寂靜卻不失微波,我彷彿到了地鐵站台旁的月台,在無人的夜晚,望著澹澹秋水,深情脈脈地彈起一支低緩、優美的旋律,秋波微顫,盪開絲絲漣漪。望著明月,唱起一首首思念之歌,在地鐵站台中空盪盪地回響,留下多少悸動。激昂澎湃,如站在高山之巔,與雄鷹共舞,氣壯山河。我彷彿到了大海之上,腳踏青雲,在激盪的浪花上高歌,傳來穿雲裂石之聲,眼前巨浪轟然拍碎在岩石上,變成四散激射的渾濁泡沫。海水彷彿在琴弦上滾動,擊一下弦便是萬丈浪花,洶涌澎湃。我彷彿在大海的懷抱之中,與大海共舞。琴聲也與浪聲交錯,流星呼嘯,一陣又一陣狼嗥般的凄厲聲響,真可震顫日月,舞動一切生靈。

在我反復琢磨與把玩之後,我突然發現無論是《卡農》還是《天空之城》,每一首旋律,每一聲節奏,都是極其耐人尋味的佳品,每一個音樂聲都能醉人心扉,我甚至是百聽不厭,始終覺得音樂是那麼讓人心扉坦盪。

我愛上了音樂聲,浸入其中,就是和千萬個知己在談心,衷訴人生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輕松舒暢地享受快樂,美美地沉醉……

音樂觀後感2

說到 興趣 愛好 ,我最愛的便是音樂。它給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

我學跳民族舞。上課時,我一會兒跑到這,一會兒又跳到那,常常滿頭大汗,壓腿下腰時有時會痛得掉眼淚,可我還是興致勃勃地跟著老師學。呵!功夫不負有心人,時間一長,我的舞蹈考上了八級。「太好了!向十級進發!」表演時,我的一支江南style在舞台上大放光彩,連評委都連聲叫好!

我學習 唱歌 。上天賜予了我像棒棒糖一樣甜的嗓音。在音樂小合唱團中,我的甜美嗓音再次獲得了老師的認可,我被老師請去當領唱,並在「六一」 兒童 節時到新區校區去表演!我興奮極了,因為那時會有好多老師、同學觀看,有好多人會羨慕我!老師和同學們也會為我感到驕傲:四(1)班有一位小領唱了!

我還學習小提琴。每當爸爸聽到我那優美的琴聲,總會情不自禁地感嘆:「一節課就要兩百塊,真貴!但這是值得的,因為我能欣賞到女兒拉的美妙琴聲,這錢交一千都行!」爸爸的話更是成了我練琴的動力。我還被老師請去參加了合奏團呢!在合奏團,不僅對個人演奏水平要求高,而且更要和其他小樂手配合好。這讓我懂得了合作的意義和團結的力量!我的一首《第五協奏曲(第一樂章)》在「2014新加坡第八屆中新國際音樂比賽」初賽中獲得了三等獎!爸爸媽媽真心為我感到驕傲,叫我把獎狀 收藏 好,以此為起點,再接再厲,在小提琴的殿堂里更上一層樓!

現在,我的音樂類獎狀都有好多張了,比如:「最佳領唱獎」、「舞蹈表現獎」、「小提琴演奏三等獎」。這就是我的音樂生活,有練習舞蹈的淚水,也有表演時的歡樂;有練習小提琴的枯燥,也有演奏時的樂趣;練習唱歌有時讓我失去了玩耍的時間,卻讓我收獲了老師與同學們的掌聲。我熱愛音樂!我會在音樂的領域里繼續奮發前進!

音樂觀後感3

尋找音樂,尋找屬於自己的快樂! ——題記

小時候,我曾著魔般地喜歡上一部校園動畫「我為歌狂」。喜歡它,是因為這部動畫中擁有太多太多美妙的音樂,使我迷戀不已。

其實從小就喜歡音樂。據媽媽回憶,當我連話還說不清時,就會跟著音樂「翩翩起舞」了。隨著年齡的增長,也還是受「我為歌狂」的影響,我深深地愛上了一門樂器——吉他。每每在電視屏幕上看到有歌手懷抱吉他唱著那些好聽的歌,我就會特別羨慕。後來,當我終於有機會學習吉他時,對音樂的尋求就愈加強烈。

我喜歡所有的音樂:喜歡古典中的精華——化蝶,喜歡歡快的輕音樂,喜歡粗獷朴實的美國鄉村音樂,也喜歡大眾化的流行音樂,而搖滾則是我的最愛。

心情煩躁時,聽聽輕音樂,讓柔和美妙的樂曲充滿心田。

感覺沮喪時,聽聽搖滾樂,重金屬的音感使人精神為之一振。

獨處無聊時,聽聽流行音樂,隨著節拍搖擺哼唱,是一種精神上的放鬆和享受。

心靜如水時,也會學著媽媽的樣子,為自己准備一杯清茶,靜靜地品品「化蝶」,把自己完全融入音樂世界!

我愛音樂,是它給了我真正的快樂!

音樂觀後感4

音樂,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音樂,就像是一種甜蜜,這種甜蜜讓任何人都無法拒絕;音樂,就像是一顆顆星星,它在夜空中發光發亮,就會留下一段令人美好的遐想;音樂,就像是一朵國色天香的牡丹,那迷人的幽香可以彌漫任何人心中的每一個角落……

音樂,是人們表達感情最直接的一種方式。只要你是一個愛音樂、懂音樂的人,你就必定會知道它那種無法抵擋的力量。音樂可以使人捧腹大笑,音樂可以使人怒氣沖天,音樂可以潸然淚下,音樂可以使人重新找回自己失去的某些東西。音樂的魅力就是這樣無法抵擋。

我喜歡聽古典的音樂。閑睱時,我會戴上耳機,調大音響,靜靜地聆聽它們。當我聽著伯牙的《高山流水》,我會感嘆他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當我聽著嵇康的《廣陵散》,我會感受到作者對聶政不幸命運的同情和壯烈 事跡 的歌頌與贊揚。當我聽著阿炳的《二泉映月》,悲傷的二胡徐徐地拉開,表現了一個經歷舊中國生活坎坷和磨難的流浪藝人的感受和堅強不屈的性格。從中可以體會阿炳在黑暗的舊社會追求光明,樂觀向上的可貴精神。那些感人的肺腑的音樂,常常引起我深思,常常另我為之擅動。

我也喜歡聽流行音樂。它的每一個音符彷彿都有一種擴張的力量,深深地隱藏著你感受到或者感受不到的東西。我喜歡流行音樂不僅僅是因為它那華麗的詞曲,清新的旋律,歌詞裡面所蘊含的意義同樣讓我的心為之一動。許嵩的每一首歌都是一個動人的 故事 ,一首 清明 雨上,表達了他對女主人公的祝福,一首內線,表達了他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一首玫瑰花的葬禮,表達了他對女友無盡的思念,一首拆東牆表達了他對窮苦人民的憐憫,對那些不公平事情的鄙視。鳳凰傳奇的歌,帶有一種獨特的民族風,讓人聽了鬥志昂揚……,音樂如同夜晚的星辰,帶走了我無盡的遐想。

一個又一個跳動的音符,一句又一句動人的旋律,一段又一段意味深長的歌詞,深深的在我的心中紮根。我愛音樂,他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音樂觀後感5

音樂是一種有魔力的東西。不同類型的音樂有不同的功效,有的讓落魄的人變得堅強;有的讓失敗的人走向成功;有些讓脆弱的人變的勇敢……這些魔力促使我對音樂的喜愛越來越濃烈。

大概從三年級開始,我和班上的大部分同學一樣,喜歡上周傑倫的音樂作品。其實對於我們小學生來說,要問為什麼喜歡也並沒有什麼高深的理解,只是單純的覺得旋律動聽、歌詞琅琅上口。漸漸地聽多了也聽出了一些門道,歌詞中的那些勵志的人生故事,經常會在我學習遇到懈怠和挫折時出現在腦海里,有時候這些感同身受的歌詞描述對我的影響,比媽媽的嘮叨還要管用呢,嘻嘻!

上個月和媽媽一起去看了《不能說的秘密》這部音樂劇。音樂劇用周傑倫的24部作品將每個人學生時代會經歷到的一個個小故事串聯起來。舞台中的每一個角色都是現實校園中的你我他,每個經歷者,在這部音樂劇里都能找到自己。欣賞完音樂劇之後,我似乎更加愛同學、愛老師、愛校園、愛短暫的學生時代。

近幾天我有點痴迷鋼琴曲,「樂器之王」帶給我的心靈震撼又是通俗音樂完全不能達到的,這又要感謝媽媽了。前幾天媽媽說要帶我去聽《殷承宗鋼琴音樂會》。其實剛開始我是不太想去的,因為媽媽告訴我,這位老藝術家的代表作是鋼琴協奏曲《黃河》。這完全不附合我們現代小學生的口味啊!可誰知道,當我坐在金碧輝煌的音樂廳里,那首耳熟能詳的《黃河》旋律從殷爺爺的指尖流淌出來的時候,我徹底被征服了。音樂中豪邁和大氣磅礴的氣勢,讓我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鋼琴上跳動的音符頓時使我的心靈感受到強烈的震撼。我幾乎是屏著呼吸聽完的,手掌拍紅了,眼淚也激動地不由自主的流了下來。

那時候我更加確信,好的音樂對人的思想和情緒有操控作用。

當我學習壓力大的時候,會聽一聽音樂;遇到困難暫時不能解決的時候,會聽一聽音樂;生活和學習中有了一些值得高興的事,更會去聽一聽音樂……音樂用我的理解,她是治癒系的,同時音樂也代表我生活和學習中的喜、怒、哀、樂。


音樂觀後感700字最新 作文 相關 文章 :

★ 音樂觀後感中學生700字

★ 音樂之聲觀後感800作文

★ 最新音樂的觀後感800字

★ 關於音樂的作文800字3篇

★ 感動生活的音樂作文700字

★ 音樂之聲觀後感優秀作文

★ 觸摸音樂的旋律作文700字

★ 最新音樂之聲觀後感800字

★ 電影《音樂之聲》5篇觀後感800字小學作文

★ 音樂之聲觀後感400字作文

㈤ 電影音樂之聲的觀後感

導讀:電影中最感動之處,是瑪麗婭與孩子們、范崔普上校一起克服困難的種種場景。下面是我整理的電影音樂之聲觀後感,歡迎閱讀參考!

電影音樂之聲觀後感一

有一部電影如此深入人心,不但裡面的角色、情節、經歷家喻戶曉,主題歌曲也被廣為傳唱,由它帶來的影響面之廣、覆蓋范圍之大、被感染的人之多,可謂空前絕後、獨一無二,它就是來自著名的阿爾卑斯山脈的《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1965)。

電影離不開音樂。一部優秀的電影,如果同時能夠生產出讓人耳熟能詳的音樂或膾炙人口的插曲,那可真算得上是留影又留聲,「兩全齊美」。《音樂之聲》全片基本上都在奧地利歷史名城薩爾茨堡實地取景,畫面構圖優美,鏡頭運用流暢。寬闊的大銀幕把阿爾卑斯山、烏恩特山、月亮湖和沃爾夫岡湖、馮特拉普家莊園、古典韻味的教堂和古堡等景色盡收眼底:綠油油的青草地和峰巒疊翠的崇山峻嶺、蔚藍的天空與清澈的湖水相互交織,明快、清朗的歌聲在此間回盪激揚,恍如置身人間仙景,遐意舒暢,令人陶醉。其中,以表達對大自然無比熱愛的主題曲「音樂之聲」最受歡迎,還有輕松愉快的「孤獨的牧羊人」、情深款款的「雪絨花」、歡樂大方的「哆來咪」、含羞答答的「瑪麗亞」以及孩子們的「晚安,再見!」、「16歲來臨」等歌曲也是觀眾耳熟能詳、鍾愛無比的,在一部電影中竟然有如此之多的歌曲受歡迎並流行傳唱,相信也是一個難以改寫的記錄。

《音樂之聲》,該片中天性自由,不受繁文縟節約束的美麗修女瑪利亞,奧地利美麗的阿爾卑斯山的山坡、清澈的湖泊、陽光明媚的氣候,和雅緻的別墅,以及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以及反納粹,追求自由的勇氣,打動了世界各地人們的心。

《音樂之聲》的內容,相信它是少數幾部讓人百看不厭的電影之一。美麗的見習修女,英俊富有的貴族,像灰姑娘和王子;她善良、純潔,圍繞身邊的是7個可愛的孩子,像白雪公主和7個小矮人,更絕的是,7個孩子正好組成7個音符,組成一首明快、動人的歌;而瑪利亞把特拉普上校從喪妻的悲痛中解脫出來,讓歡樂與音樂重新降臨這個家庭,就像美女用真愛解救了被巫術控制的野獸。可以說,《音樂之聲》中蘊涵了古老童話中的幾個母題,它幾乎表達了人類對所有美好事物的嚮往:愛、自由、歌聲……而且,據說,這是以真人真事為藍本改編的。真實的生活總是有那麼多的丑惡與遺憾。可是,那個美好如童話的電影,就是從真實的人生中提煉而來,它刪去了生活的枝枝蔓蔓,與種植蝗繅猓侔咽憊餘ㄋ醯磺卸嫉ゴ俊⒚髁痢⒍員確置鰨踩萌瀾緄娜思親×四歉鋈貢の綰蟮納焦齲艄獠永茫7個孩子和一位美麗的姑娘,用歌聲放飛愛、自由與夢想,那該是全人類的夢想。

《音樂之聲》來自生活高於生活,它以樂抒情,以樂動人,到處充滿陽光氣息與溫馨浪漫。它把抽象的音符、大自然的美景和人文景觀完美結合,體現出人與自然和諧融洽、相互倚托的關系,鼓勵人們樂觀向上、追求純潔美好、爭取自由和享受生活,消除邪惡雜念、達到真善美的理想境界.

電影音樂之聲觀後感二

不久前,我又重看了一遍《音樂之聲》。雖然這是部老片子,但是每次看還是會有新的感覺。

故事發生在維也納。善良活潑的修女瑪利亞被修道院派到退役海軍上校特拉普的家中,給他的七個孩子當家庭教師。瑪利亞剛來時,孩子們並不歡迎她,因為他們覺得:誰都沒法跟自己的媽媽相比。瑪利亞教孩子們唱歌、跳舞、做游戲,逐漸成為他們的好朋友,最終她不但得到了孩子們的認可,也贏得了特拉普上校的心,他們成為了一家人。他們與納粹軍官鬥智斗勇,在修道院修女們的幫助下逃出國境,去追求幸福的生活。

這部影片不僅畫面美,最打動人的地方是它的音樂。孩子們為歡迎男爵夫人的到來,唱起了瑪利亞教給他們的歌《音樂之聲》。上校無法相信這歌聲會是孩子們唱的,自從他們的媽媽去世後,家裡的氣氛全變了,不再像以前一樣充滿歡笑,整天死氣沉沉,就像一座軍營。是瑪利亞改變了一切,家裡那久違的歌聲和溫馨又回來了。一曲歌罷,一家人緊緊擁抱在一起。看到這個場景,誰不為之感動?

瑪利亞初次離開修道院時,對未來很迷茫,她給自己打氣:「上帝關上了一扇門,他又會在別處開一扇窗。」這句話觸動了我,我們在困難面前,不要膽怯,不要輕言放棄。瑪利亞面對感情的困惑,逃回修道院。院長嬤嬤鼓勵她,要勇敢地面對自己的情感:「翻越每一座山,上溯每一條溪,追尋心中的彩虹!」瑪利亞重新回到上校家中,最終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幸福。披著潔白的婚紗,隨著音樂的腳步,瑪利亞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的幸福。幸福要靠自己去追求!

電影音樂之聲觀後感三

昨天我觀看了《The sound of music》,影片引起的人的思緒讓我久久不能平靜入睡,一遍遍回憶著那些美麗的風景、歌聲、笑臉和畫面……

影片中的故事發生在被德國吞並了的奧地利,講述的是年輕的見習修女瑪利亞到退役的海軍上校特拉普家中做家庭教師,瑪利亞用智慧和愛心逐漸溫暖了上校的七個孩子,並與他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教會了孩子們許多歌曲。給孩子們帶來歡樂的同時,一份久違的情愫在不苟言笑的上校和身份懸殊的家庭教師中萌生,上校被瑪利亞美妙、動人的歌聲和她帶給整個家庭的快樂所融化,

它講述的故事是快樂地生活,在生活中發現快樂的重要方法是樂觀堅強的人生態度,還有藉助音樂來創造快樂的重要方法。它講述了愛情的故事、家庭的故事,它描繪了善良、愛心、智慧、自由、積極、熱情、尊嚴、尊重、氣度、原則、團結、忠誠、愛國和坦誠相見等等。我不知道電影敘述的故事會不會發生在自己身邊,但這個故事的`確給人帶來很多美好的回憶和思考,讓人精神愉悅,從內心裡也嚮往著故事中的歡樂,還有那美麗的阿爾卑斯山脈,翠綠的草地,潺潺的流水,夕陽中的背影……

故事的最後講述的是上校和瑪利亞勇敢、智慧地帶領七個孩子在修女們的幫助下突出重圍,不屈服德國納勢力逃離家園,跋山涉水找尋心靈的寧靜和精神的自由的情景,緊張的逃離讓人鑿實為他們捏了把汗,也為上校作為一名故國將士、一位丈夫、一位父親所表現出的沉著擔當、不屈不撓之精神喝彩,而此時他善解人意的妻子一直勇敢站在他身邊,盡心保護著孩子,默契地配合著最終獲得勝利。

電影中很多地方由歌聲代替敘述,每首歌都恰如其分地安排在劇情中,每句歌詞都彌足珍貴地向人們講述著人生路上要不斷堅信的道理。比如對初戀的珍藏,不要執迷於年輕時一時的感覺,要耐心等待「the star belong to you」;比如修女院院長告訴瑪利亞,修女院不是用來逃避現實的地方,對於人生路上遇到的迷茫、困惑和問題只有勇敢的面對並想辦法去解決才能獲得心靈的安靜、平和和精神上的舒暢;又比如本來不願孩子們參加民歌大賽的上校為解救全家不得不參加比賽,最後拿著吉他在台上獨唱《雪絨花》,唱道「Bless my homeland forever」時,想起自己的祖國淪陷自己要被迫離開時哽咽著唱不下去,一個大丈夫平時埋藏在心的情感通過吉他聲和噙著的眼淚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這一切被瑪利亞敏感地捕捉到,她迅速用歌聲接上,隨後孩子們加入,最後全場奧地利觀眾加入,影片達到一個高潮。

上校率領全家能最終順利逃離納粹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得到老朋友音樂經紀人和瑪利亞之前所在修道院院長和修女們的幫助,而在這關鍵的時候能得到他們的幫助有至少兩個原因,一是上校平日的為人正直、坦盪、大方贏得朋友的尊重,另一個原因是瑪利亞的為人得到修女院的認可和喜歡。這也說明人要常懷善心、常做善事,平日所積累的善德最終會在你遇到困難時給你帶來希望,總會有一隻手伸出來給你幫助。正如電影中,瑪利亞在離開修道院前往上校家走馬上任時,在她獲得上校的愛,既欣喜興奮有不敢相信現實時所說的那句話一樣:God close a door in front of you,there will be another door opened for you!

電影情節豐富,高潮迭起,有高揚、輕快的節奏,也有緊張、壓抑的插曲,有美麗、浪漫的憧憬,也有扭曲、報復的人性。最讓人不能忘懷的當然是女主角瑪利亞了,她單純、快樂,熱情、活潑,勇於接受挑戰,同時聰明、大度,富有智慧、多才多藝。她讓一個本來了無生機的家庭逐漸散發出生氣和活力,她的愛讓孩子們打開心扉回歸天性,逐漸喜歡她、依賴她、不能離開她;她的堅持她的倔強她的才藝和對孩子們的愛將一個冷酷的男人的激情也重新點燃…..一個好女人是一粒火種,是一本好書,是一首溫馨的音樂,是淡淡而持久的芳香,是得體溫柔的笑厴,是耐人尋味、引人追隨的一股力量。而瑪利亞正是這樣的一個女人,讓我敬佩、欣賞!

值得一提的還有另外一個重要角色就是差點成為上校妻子的男爵夫人,她美麗、高貴、優雅、富有,也有聰明、善解人意的一面。電影先把男爵夫人以上校妻子最佳人選的方式帶進情節,他們地位相當,品味相同,在一起也能談得來,在一般人眼裡這是最完美的結合。男爵夫人也就此認為她即將要成為七個孩子的繼母,和上校開啟強強聯手的幸福婚姻。可瑪利亞與上校在舞會上的一段默契完美的奧地利民族舞蹈所流露出來的感情讓男爵夫人有了危機感,企圖說服瑪利亞離開讓這根還未發芽的感情之苗就此夭折未果,兩顆心靈深處火花的產生、激情的碰撞、情感的共鳴、靈魂的契合最終譜出真愛的篇章。男爵夫人的退出姿態是讓我欣賞的,她始終是高貴且優雅的,在即將親耳聽到上校對她說出所愛非伊人之前,她選擇了保存自己的尊嚴,不讓自己面子盡失的方式,說出上校其實也不合適自己的理由,噙著眼淚、帶著微笑輕輕吻別愛人,優雅地轉身離去。沒有爭吵、沒有中傷、沒有憤怒、沒有歇斯底里、沒有嫉妒、沒有流言蜚語……這樣的退出其實很體面,即使最終沒有得到所愛,也沒有失去本身的尊嚴,有勇氣!

總之,《音樂之聲》這部電影是很久以來再次深深感動我的一部外語片,它帶給人的思考和回味是永恆的,我將把它給我的所有美好感覺深深烙印在心裡。也希望自己能從影片中的人物身上汲取到精神營養,學習到瑪利亞那些美麗的閃光點,讓自己變得更寬容、豁達、智慧,也贏得更多人的喜愛,用她告訴的精神指引自己找到生命中的真愛!

㈥ 主題電影《世界屋脊的歌聲》觀後感

導語:是什麼樣的歌聲一直傳揚在世界屋脊之上,是什麼樣的情懷讓我們感動不止。我收集整理了影片《世界屋脊的歌聲》的精彩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世界屋脊的歌聲》觀後感1:

《世界屋脊的歌聲》以誠信、感恩、奉獻社會為主題展開故事,展現出主人公與藏族師生把個人夢與中國夢、個人追求與祖國需要、實現自身價值與時代要求緊密結合起來,在服務國家、奉獻人民過程中創造出無悔人生。影片能夠給予觀影者正能量,激發學生努力學習、立志高遠的決心和勇氣。

西藏的孩子們都很純朴善良,我們要學習他們用雙手去實現夢想,他們的心靈都很純潔。

西藏孩子們的學習條件十分艱苦,但是他們努力學習。一定要努力學習,長大後成為有用之才,為社會做出貢獻。

弘揚青年理想,傳遞正能量,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電影《世界屋脊的歌聲》講述的是青年學生吳小遠由一名去西藏送教具的志願者最終紮根西藏,教書育人的故事,通過一個個曲折的故事和激動人心的細節,展現出主人公與藏族師生把個人夢與中國夢、個人追求與祖國需要、實現自身價值與時代要求緊密結合起來,在服務國家、奉獻人民過程中創造出無悔人生,在世界屋脊上譜出一曲 “中華民族大團結,同聲唱響中國夢”。

雄偉壯麗的泰山和雪域高的自然風光巧妙融合,描繪出一幅各民族團結和諧、共共同繁榮進步的美好畫卷。

故事情節引人入勝,充滿了社會正能量。講述的是代表單位赴西藏送教具的青年小伙吳小遠幾經波折成為一名志願者進藏支教的故事。故事主人公在與藏族師生的交往中從一個幫助者、幫教者同時也變成了受助者、受教者。以誠信、感恩、奉獻社會為主題展開故事,同時故事感人肺腑,將貧困山區兒童學習、生活狀況表述的入木三分,能夠以正能量、激發學生努力學習、立志高遠的決心和勇氣。

世界屋脊 唱響國歌

見過洛桑旺久的人,都忘不了他那雙大眼睛。他用這雙清澈的眼睛看雪山、看草原、看高原的藍天。第一次看到寬闊的柏油馬路時,他剛剛過完14歲生日。這是他第一次離開西藏。他來到了北京。

洛桑旺久是來天安門唱國歌的。2013年7月,一個電影攝制組來到他就讀的山南地區浪卡子縣完小,一個長著大鬍子的叫王文傑的導演,要在學校選21個孩子,在浪卡子拍一部藏族孩子學慣用漢語唱國歌的電影。洛桑旺久成了電影中的小演員。

洛桑旺久在電影里飾演的人物叫丹增。丹增就讀的小學由於沒有漢語老師,眼看著就要被撤銷。危急關頭,從山東來送教具的小夥子歪打正著留下來成了孩子們的老師,教他們用漢語唱國歌,不僅讓他們在地區的唱國歌比賽中得了第一名,學校也保住了。影片的最後,老師還兌現了自己的諾言,帶著孩子們在北京天安門前看升旗、唱國歌。

劇組住在縣城裡的羊湖賓館,每天早上,小演員們的'家長把孩子們早早地送到賓館,暮色將至,再接回家。“不少孩子的父母是牧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草原上。孩子送來了,對劇組工作人員痴痴地笑笑,黝黑的皮膚襯著皎白的牙,那意思是孩子就交給你們了,一百個放心,善良和樸拙都寫在臉上。”副導演吳思說。

拍攝完成的影片叫《世界屋脊的歌聲》。影片的最後,孩子們站在雪山下唱國歌,接著一個天安門廣場升旗的空鏡頭閃回。“計劃里沒有讓孩子們到北京的安排,劇組沒有這筆預算。直到片子製作完成,我們突然聯繫到一筆經費,電影的結尾,孩子們真的可以到北京唱國歌了。”王文傑說。

年根兒底下,北京的風從來不溫柔。拍攝當天,孩子們是天安門廣場的第一批客人。天邊微微露出霞光,國旗班走進廣場,升旗,敬禮,奏國歌。洛桑旺久和他的小夥伴們,大聲地唱。天安門廣場真大啊,怎麼都聽不見自己的聲音,雪山在唱,草原也在唱,都唱著國歌,從西藏到北京,從浪卡子到天安門,那麼遼闊的天地,小小的心思都飛起來了。

回到浪卡子,孩子們成了學校的明星。課間,他們被同學們簇擁著。“講講北京吧,北京都有啥?”“有長城,長城好長好長!”“有水立方,那是辦奧運會的地方!”

王文傑說,他相信這部電影和這趟旅行會改變孩子們的一生,這種收獲是電影拍攝之初無法預料的,但可以想見的,他們會把這樣的快樂和理想傳遞給更多小夥伴。

世界屋脊的歌聲觀後感2:

《世界屋脊的歌聲》是一部充滿了正能量的電影,講述一名志願者的故事,體現出“中華民族大團結,同聲唱響中國夢”的主題升華。

近期學校組織我們看了電影世界屋脊的歌聲,電影看完之後,被劇中人物深深打動,感受到了偉大的正能量。電影播映之後,響起數次掌聲,看到吳小遠(劇中人物)支教成功的情節時,許多學生留下了眼淚。

劇中,吳小遠因為自身的現實困境一次又一次地失信於孩子們,但是洛桑校長和學生們卻始終不離不棄。吳小遠從一開始的被動留下,陰差陽錯成為一名志願者進藏支教的故事。在與藏族師生的交往中精神境界得到升華,被孩子們的行為所感動,成為一名志願支教者,最終在他的幫助下,孩子們實現了到天安門唱國歌的夢想。

《世界屋脊的歌聲》故事情節引人入勝,在景物烘托上也是巧妙,雄偉壯麗的泰山、博大精深泰山文化與雪域高原純凈聖潔的自然風光巧妙融合,描繪出一幅各民族團結和諧、共同繁榮進步的美好畫卷。

該片弘揚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集藏族同胞們的對祖國的摯愛之情,是“中華民族大團結,同聲唱響中國夢”主題最好升華。

留在腦海中的歌聲

第一次聽這首歌是在朋友的空間,就像是心裡最溫軟的地方被醉在完美的聲線里——牽扯出無限的美好回憶。淡淡的音調交錯,一如在宣紙上氤氳散開的墨。

幸福的日子裡,就像水晶城堡一樣透明——完美無瑕。那段日子裡,只因有你的陪伴。一切,都交織成世間最美的一幅水墨,一段歌謠,一闋詞,一首歌。

“落月下舀一杓天崖/風刮淚無瑕/思念在雨間瀟灑殘雪中斟一杯牽掛/曲罷愁無涯/愛恨在心底交雜”

交錯的細線逃離不了分開的軌跡,而後天各一方,咫尺天涯。不必經歷太多愛恨,太多傷感離別,聲音便能帶給你最最晶瑩的眼淚,滴在心間,慢慢擴大,擴大,終成一片浩瀚的海,淹沒太多心緒。

“想種一朵無瑕窗外籬笆/雨要怎麼下/離別時的晚霞風還在刮//誰為誰牽掛/想畫一抹無瑕墨怎麼灑/筆該怎麼下/我送你的年華還留著嗎/記載我倆的無瑕”

在內心積淀的憂傷,讓幸福空洞而遙遠。痛苦孕育痛苦。孤獨孕育孤獨。寂寞孕育寂寞。生命孕育生命。別離孕育別離。我幾乎再也不會運用語言,不知是不是在故作姿態。偶爾沉浸在曾經的過往裡,不知是滋潤了記憶,還是淋濕了心靈。

此時窗外的雨正下得盡情,耳邊依舊是《無暇》,心中也依舊是無暇吧……就讓一首《無暇》,送給我曾經的,現在的,未來的,一直陪我前行的朋友們。交錯的聲音里,聽得見嗎,伍爾芙微笑著說,“讓我們記住共同走過的歲月,記住愛,記住時光。”

㈦ 音樂之聲觀後感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吧,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觀後感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音樂之聲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音樂之聲觀後感1

上一星期,語文老師讓我們看了《音樂之聲》這部電影。

電影講述了修女瑪麗亞的故事,瑪麗亞因喜愛大自然,喜愛唱歌,不適合修道院的生活。被派去一位海軍上校的家中當保姆和家教,照顧七個孩子。上校對她十分嚴厲,非常冷漠。但還是被瑪麗亞的善良所感動,經歷過一番風雨後,兩個人終於結婚,過上了幸福生活。

這部電影讓我懂得了很多,比如說應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困難。還記得那個場景:聽著從瑪麗亞嘴裡汩汩流動的歌詞,看著她大闊步往前走的姿態,不免欣慰,心裡也不免闊朗起來,坐在屏幕前微笑著似乎也看到許許多多困難被折服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經常是遇到一點小小的困難、挫折便後退,不敢面對它們,更沒有膽量去克服它們。但看完電影,聽著瑪麗亞那首輕快、高昂的歌曲,我把心中的焦慮、不安一掃而光,而是自信地去面對困難。

給我的第二個感受是:音樂是心靈的語言。整部電影突出了音樂這一主題,出現了許多廣為流傳、膾炙人口的歌曲,比如:《雪絨花》、《哆唻咪》、《孤獨的牧羊人》。也正是通過音樂,男主人公特拉普被感動了,真是應了馬丁·路德的那句話:「不為音樂所動的人,我必定把他比作木石。」

從此,我更加喜歡音樂了,更加喜歡唱歌了,因為音樂可以使人愉快,成為一個像瑪麗亞一樣的快樂的人。

音樂之聲觀後感2

昨天,媽媽為了讓我看上《音樂之聲》,幾乎忙了一中午,內容簡介很長。主人公瑪麗亞是一個在修道院里的修女。由於她活潑好動的性格使院長決定把她安排到馮。特拉普上校的家裡做家庭教師。因為亡妻的悲傷,使特拉普上校對孩子們實施軍事化管理。

但是,瑪麗亞的到來,改變了七個孩子的命運。在上校的家時,她用窗簾布為孩子們縫制了游戲服,帶著他們出來玩。當上校帶著女朋友男爵夫人回來時,她正帶著他們爬樹,劃船,當他們劃船時男爵夫人已經在等候多時了,可是當船快劃到岸邊時瑪麗亞摔了一個跟頭,所以船翻了,七個孩子一個接一個掉下了水。

他們拚命遊了上來。後來上校和男爵夫人訂了婚,由於夫人對瑪麗亞說了一些話,讓瑪麗亞回到了修道院。院長讓他去尋找自己的美夢。瑪麗亞又回到了上校的家裡。男爵夫人覺得已無法挽回上校對瑪麗亞的愛意,便自動退出了婚約。上校和瑪麗亞訂了婚,不久他們便結了婚。幸福美滿便是結局!

這個故事既幽默又風趣。瑪麗亞用善良誠實樂觀的精神和行動贏得了孩子們和上校的愛!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愛是可以感化一切的!

音樂之聲觀後感3

從物學的角度來說,冷,是因為缺少了熱,黑暗是因為缺少了光。那麼,是不是也可以說世間的丑惡都是因為缺少了愛的存在……

作為一部音樂劇,它的中間當然是蘊含了許多音樂元素,但真正打動觀眾的,卻是其中濃濃的愛……

當一個教堂的修女去做家庭教師時,與她的僱主一位艦長卻發生了爭執。在僱主的眼中,他把孩子們當成士兵一樣對待。在外人眼中看來可笑的事情,一件件的發生在他的身上。孩子們得不到一點愛,為了讓父親更多的關注他們,而去捉弄一任任的家庭教師,而熱情活潑的修女瑪利亞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她趁艦長外出時,私自用窗簾給孩子們做了游戲服,帶孩子們四處玩耍,教孩子們唱歌。瑪利亞用心中的愛感染了他們,擊碎了他們的孤獨與怯懦。當艦長回來,他聽到了只有他妻子在世時才有的滿屋歌聲。他的嚴肅,冷硬包裹的孤獨,無助,對生活的恐懼被擠掉了,然後唱出了整部電影的高潮——《雪絨花》

作為一名父親,艦長當的確實不好,可是,作為一個原本在美滿家庭中生活後又失去妻子的他來說,在高冷的背後是對生活殘酷的恐懼,他的恐懼令孩子們不知所措,他管理孩子如同管理士兵,甚至可笑到他雖然知道卻從不叫孩子們的名字,而是用吹口哨的音調來作為他們的名字。而瑪利亞的出現,點燃了孩子們心中的愛,之後點燃了艦長的愛,這也就是最好的結局。

所以,給別人一個愛的源頭,用心中的愛去點燃他們心中的愛,讓愛充滿世界,令丑惡無所遁形吧!

音樂之聲觀後感4

前不久,老師在音樂課上為我們播放了音樂之片——《音樂之聲》。看完後,我深有感觸。

這是一個發生在戰爭時期的故事,講述了年輕活潑的修女瑪麗亞到退役海軍上校特拉普的家中,照顧他的七個孩子。特拉普上校雖然冷漠嚴厲,但終究還是抵擋不住瑪麗亞的純潔善良,兩人終於結婚,可惜剛剛渡完蜜月,他們的安靜生活因被納粹佔領奧地利而破碎了。

全劇都有音樂貫穿始終,其中流傳最廣的幾首經典音樂,如表達瑪利亞對大自然熱愛的《音樂之聲》,輕松愉快的《孤獨的牧羊人》,特拉普上校演唱的無限深情的《雪絨花》,歡樂有趣的《哆來咪》,以及調皮可愛的孩子們演唱的《晚安,再見!》等等,都已成為我記憶中最值得珍惜以及細細回味的藝術佳作。

正是因為這一曲曲藝術佳作,在看電影的過程中觀眾能一直保持著輕松愉快的心情,沒有對人物的猜疑,有的只是漣漪般的輕快。在這部影片中,觀眾所能感到的只是人世間那種最淳樸、最簡單的友愛和摯愛之情,永遠只是那輕松愉快的節奏!

音樂之聲觀後感5

今天晚自習,我們帶領十一十二班的學生觀看了《音樂之聲》。看完後我的感觸很大。《音樂之聲》這部電影主要講了實習修女瑪利亞因為性格問題被送到馮·特拉普上校家作女家庭教師。後來與上校相愛並結婚,可當他們度蜜月回來時奧地利卻被德國入侵,第三帝國要求上校到第三帝國任職。上校為了拒絕而打算連夜帶家人一起逃出奧地利。可行動卻被德軍發現,最後他們在修女們的幫助下終於逃離了奧地利。這部電影有很多角色都令人難忘。

我難忘的是馮·特拉普上校上,他的愛國之情令我難忘。當他唱完時,看到期望祖國美好的希望破滅,不禁哽咽得無/法繼續唱下去,這讓我們看到了上校高尚的愛國情懷。馮·特拉普一家為了自己的尊嚴,不惜拋下自己所有的財產和地位以及冒著生命危險逃出奧地利的行動讓我非常的感動。

從傳統的意義上說,一個幸福的人必須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對於女人來說更是如此,所以純真、熱情、美麗的瑪利亞後來成為了船長的妻子。影片為了表現瑪利亞和船長之間的愛情,安排了伯爵夫人這一角色。當然這位伯爵夫人也美麗,善解人意,而且還很富有,看起來是船長妻子的最佳人選,但船長最終還是選擇瑪利亞。

音樂之聲觀後感6

今天,我看了一部叫做《音樂之聲》的電影。

電影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

瑪利亞是一個年輕活潑的`修女,喜歡在大自然下高聲歌唱,所以她常常忘記了修道院里的規矩。院長認為瑪利亞並不屬於規矩嚴格的修道院。院長與眾人商量後,決定安排瑪利亞到一位上校家當家庭教師。

上校的妻子去世多年,留下7個孩子,他要求對孩子嚴格管教。他告訴瑪利亞在他家的家庭教師都做不長久,都是因為孩子的惡作劇。瑪利亞果然也遭到了惡作劇,可是這位善良的老師並沒有告訴他們的父親,而是像個母親一樣照顧孩子,很快跟孩子打成一片。上校也漸漸在瑪利亞的引導下改變了對孩子們的態度。上校與瑪利亞之間發生了感情,他們完婚後回到了已被納粹佔領的奧地利,上校並不想為納粹辦事,於是他帶著家人逃出了奧地利。

歌聲是情感的一種宣洩,人們歡樂的時候唱歌,痛苦的時候也唱歌。《音樂之聲》是部音樂劇,瑪利亞在不停的唱歌,那是她對自由的嚮往。

這部影片還有一個譯名叫《真善美》,音樂就是真善美的代名詞,我們一定要多看這種電影,將真善美播灑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音樂之聲觀後感7

音樂是打開人心靈最好的工具,它可以使一個人改變,是一個環境改變。可能有人不相信,但是在《音樂之聲》中瑪利亞就做到了。

我記得最清楚的是瑪利亞剛來的上校家的時候,家中沒有一點生機。所有一切都是很順序的,沒有歡笑,沒有音樂,讓人感覺像一個冰窖一樣。可是美麗的瑪利亞用歌聲打開了孩子們的心,讓他們可以像平常孩子一樣快樂的玩。他們與瑪利亞相處的十分融洽,瑪利亞經常叫他們唱歌跳舞。這是上校回來了,因為他失去了他的夫人,所以把自己也隱藏了起來,也不與孩子們交流,所以看到孩子們唱歌時十分生氣。但是聽到孩子們專門為歡迎男爵夫人而唱的歌,他的心一下打開了,上校發現是他太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了,也是自己把這個家搞得一點生氣都沒有。所以上校請瑪利亞留下來,就這樣每天家裡都充滿了歡笑。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瑪利亞和上校結婚了。

就這樣瑪利亞用自己的歌聲組建了一個快樂的家庭,成為了一個了解孩子的媽媽。

這讓我明白音樂是一種十分可愛的東西。它不分年代,不分國際,無時無刻都可以鑽進人的心中,使人得到感動。所以我們的生命中不可以缺少音樂,不可以失去音樂,因為那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為生命增添色彩的部分,讓我記住音樂,學會感受音樂。

音樂之聲觀後感8

音樂與歌聲是情感的一種宣洩,人們歡樂的時候唱歌,痛苦的時候也唱歌。《音樂之聲》是部音樂劇,瑪利亞在不停的唱歌,那是她對自由的一鍾嚮往,對,是自由,雖然起初她自己並未意識到這一點。自由,是這部影片所要表達的主題之一,我認為。

修道院是修身養性的地方,有點雷同於中國的道觀和寺廟,但它實質上是對人性的一種束縛,規矩甚多。瑪利亞顯然不屬於那種地方,她熱愛自由,喜歡奔跑於廣闊的草地上,喜歡象小鳥一樣地唱歌。

她的這種行為是不被修道院里眾人理解的,所以她感到迷茫,覺得自己做錯了事,應該向上帝懺悔,幸好院長是個通情達理的人,是個值得尊敬的人,我們看到她也唱歌,很動聽。如果沒有這位開明的院長,瑪利亞很可能會象其他修女一樣在修道院里過著平淡乏味而單調的日子,然後隨著歲月的流逝,慢慢地忘記任何開口唱歌。

院長很可能在瑪利亞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輕時的影子,所以希望她不重蹈覆轍。從傳統的意義上說,一個幸福的人必須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對於女人來說更是如此,所以純真、熱情、美麗的瑪利亞後來成為了船長的妻子。影片為了表現瑪利亞和船長之間的愛情,安排了伯爵夫人這一角色。當然這位伯爵夫人也美麗,善解人意,而且還很富有,看起來是船長妻子的最佳人選,但船長最終還是選擇瑪利亞。

音樂之聲觀後感9

我看了《音樂之聲》這部電影,深受感動。

這部電影主要講:修女瑪利亞受修道院委派,當了一位上校的孩子的家庭教師。上校把他的七個孩子像士兵一樣訓練,家中沒有一絲生活氣息,瑪利亞帶著孩子們唱歌,用音樂感動了上校一家的事。

看這部電影時時,有很多地方讓人看了忍不住會發笑,卻在笑的同時悟出很多道理。

一開始,我看到這個家庭的這種狀況,不禁感嘆道:「多麼可怕的家庭!」我覺得這家庭已經無可救葯了。我看著這些孩子一次次搞惡作劇捉弄瑪利亞,卻想不到瑪利亞竟會用奇特的教育方法使他們與她融洽相處!正是這么一個可怕的家庭,被瑪利亞徹底改變了,這是什麼力量?是愛!瑪利亞的愛感化了他們全家,使人的心靈得到溫暖與快樂,並使人主動地渴望這種快樂!

每當優美的歌聲響起,我總是情不自禁地跟著哼唱。瑪利亞的歌聲,如甘泉滋潤心田,如清風拂過心扉,如溫暖的陽光融化冰雪,如閃亮的燈燭帶來光明。美妙的歌聲,美麗的景色,美好的心靈,使人沉浸其中。

瑪利亞用最動聽的聲音,消除了一切距離,音樂之聲使人與人之間永遠沒有代溝。

音樂之聲觀後感10

今天下午,我和媽媽一起在邁視網上觀看了《音樂之聲》這部電影。

故事講述了修女瑪瑞亞性格開朗,活潑,賦有愛心,被修道院院長派到一個有著七個孩子的家庭去當家庭教師。孩子們的媽媽去世了,他們非常調皮,在瑪瑞亞之前,他們已經氣走了七位家庭教師了。瑪瑞亞克服了重重困難,教孩子們唱歌,跳舞,做游戲,逐漸成為他們的好朋友。讓他們的爸爸懂得如何去愛他們。最終瑪瑞亞得到孩子們的認可,成了他們的媽媽,過著幸福的生活。

其中有一個部分特別好玩:在瑪瑞亞來的第一個晚上就下起了大雨,不停地打雷。突然一聲雷響,最小的女兒跑進瑪瑞亞的房間,她對瑪瑞亞說:「姐姐哥哥們都不怕。」剛說完,又一聲雷響,4個大點的女兒同時跑了進來,她們對瑪瑞亞說:「男孩子們不會害怕!」雷聲再次響了,2個男孩也跑了進來,「怎麼你們也害怕嗎?」男孩說:「我們過來看看她們怎麼樣了!」瑪瑞亞為了緩解他們的情緒,教他們唱起了歌。可怕的夜晚就這樣愉快的度過了。

《音樂之聲》是以歌舞為主題的一部電影,我希望大家能多看這樣的電影,用心去感受愛,讓愛留在每個人的心中!

音樂之聲觀後感11

《音樂之聲》這部影片實在是太美了,觀後令我久久不能忘懷。劇中優美而又熟悉的音樂旋律,令我陶醉!修女瑪利亞的教育理念,特別是她跟七個孩子和家長的故事,令我感動!

瑪利亞沒有接受正規的專業理論的教育,但是她能夠通過自己的語言、行為讓孩子們信任自己,並且使孩子接受自己。

從瑪利亞第一次和七個充滿個性的孩子見面開始,我們就看到了她那獨特的教育態度,面對孩子們的惡作劇,既沒有當面指責,也沒有當著家長揭穿,而是去了解孩子們惡作劇背後的原因,尤其是在受到孩子們的捉弄後,面帶微笑的說:「我要感謝各位今天放在我口袋裡的禮物,你們使我感到快樂和溫暖。」

通過這件事情的巧妙處理,讓孩子們自然地把她當做一位慈祥而又容易接近的朋友、長輩看待。七個孩子由於長期的軍事化管理,自由、童心、個性、甚至夢想都被壓抑和禁錮,瑪利亞根據孩子們的年齡和個性特點,帶領他們走向社會、走向大自然,開啟了他們的心靈,放飛了理想。

音樂之聲觀後感12

我看了《音樂之聲》這本書,深受感動。

這本書主要講:修女瑪利亞受修道院委派,當了一位上校的孩子的家庭教師。上校把他的七個孩子像士兵一樣訓練,家中沒有一絲生活氣息,瑪利亞帶著孩子們唱歌,用音樂感動了上校一家的事。

看這本書時,有很多地方讓人看了忍不住會發笑,卻在笑的同時悟出很多道理。

一開始,我看到這個家庭的這種狀況,不禁感嘆道:「多麼可怕的家庭!」我覺得這家庭已經無可救葯了。我看著這些孩子一次次搞惡作劇捉弄瑪利亞,卻想不到瑪利亞竟會用奇特的教育方法使他們與她融洽相處!正是這么一個可怕的家庭,被瑪利亞徹底改變了,這是什麼力量?是愛!瑪利亞的愛感化了他們全家,使人的心靈得到>溫暖與快樂,並使人主動地渴望這種快樂!

每當優美的歌聲響起,我總是情不自禁地跟著哼唱。瑪利亞的歌聲,如甘泉滋潤心田,如清風拂過心扉,如溫暖的陽光融化冰雪,如閃亮的燈燭帶來光明。美妙的歌聲,美麗的景色,美好的心靈,使人沉浸其中。

瑪利亞用最動聽的聲音,消除了一切距離,音樂之聲使人與人之間永遠沒有代溝。

音樂之聲觀後感13

今天是特別的一天,因為,爸爸媽媽帶我去西安音樂廳觀賞了音樂歌舞劇《音樂之聲》。來到音樂廳時,我高興極了,興奮不已的坐在座位上,等著開演。終於,帷幕升了上去,音樂響起來了,我目不轉睛地盯著舞台,連身體都僵住了,演員們的演出太精彩了!

這個故事發生在奧地利的薩爾斯堡,在一座修道院里,有一個活潑開朗的女孩,名叫瑪利亞。因為她從小在阿爾卑斯山長大,所以喜歡自由自在的生活,還特別愛唱歌,經常在修道院里大聲唱歌。院長覺得她不適合修道院的生活,所以派她去海軍上校家裡給他的孩子們當家庭教師。

瑪利亞來到了上校家裡,發現他的七個孩子缺少陪伴和關愛,因為上校的妻子去世了,而上校用非常嚴格的方式教育孩子們,家裡缺少歡聲笑語。瑪利亞教孩子們唱歌、跳舞、做游戲,用她的愛溫暖了孩子們和上校的心。

上校準備給孩子們找一個新媽媽,可是在他們准備結婚前,納粹德國吞並了奧地利。在這國難當頭的時候,上校發現自己和未婚妻的觀點非常不一致,所以他們分手了。

最後上校愛上了善良活潑的瑪利亞,他們結婚了。為了躲避納粹,他們在音樂節上用合唱作掩護,在修女們的幫助下,想方設法翻越了阿爾卑斯山,逃到了瑞士,開始了新的生活。

這個故事非常精彩,而且裡面有很多首動聽的歌曲,讓我記憶深刻。直到現在,主題曲還在我的腦海里回盪……

㈧ 音樂之聲電影觀後感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後,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音樂之聲電影觀後感5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音樂之聲電影觀後感 篇1

有一部電影如此深入人心,不但裡面的角色、情節、經歷家喻戶曉,主題歌曲也被廣為傳唱,由它帶來的影響面之廣、覆蓋范圍之大、被感染的人之多,可謂空前絕後、獨一無二,它就是來自著名的阿爾卑斯山脈的《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1965)。

電影離不開音樂。一部優秀的電影,如果同時能夠生產出讓人耳熟能詳的音樂或膾炙人口的插曲,那可真算得上是留影又留聲,「兩全齊美」。《音樂之聲》全片基本上都在奧地利歷史名城薩爾茨堡實地取景,畫面構圖優美,鏡頭運用流暢。寬闊的大銀幕把阿爾卑斯山、烏恩特山、月亮湖和沃爾夫岡湖、馮特拉普家莊園、古典韻味的教堂和古堡等景色盡收眼底:綠油油的青草地和峰巒疊翠的崇山峻嶺、蔚藍的天空與清澈的湖水相互交織,明快、清朗的歌聲在此間回盪激揚,恍如置身人間仙景,遐意舒暢,令人陶醉。其中,以表達對大自然無比熱愛的主題曲「音樂之聲」最受歡迎,還有輕松愉快的「孤獨的牧羊人」、情深款款的「雪絨花」、歡樂大方的「哆來咪」、含羞答答的「瑪麗亞」以及孩子們的「晚安,再見!」、「16歲來臨」等歌曲也是觀眾耳熟能詳、鍾愛無比的,在一部電影中竟然有如此之多的歌曲受歡迎並流行傳唱,相信也是一個難以改寫的記錄。

《音樂之聲》,該片中天性自由,不受繁文縟節約束的美麗修女瑪利亞,奧地利美麗的阿爾卑斯山的山坡、清澈的湖泊、陽光明媚的氣候,和雅緻的別墅,以及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以及反納粹,追求自由的勇氣,打動了世界各地人們的心。

《音樂之聲》的內容,相信它是少數幾部讓人百看不厭的電影之一。美麗的見習修女,英俊富有的貴族,像灰姑娘和王子;她善良、純潔,圍繞身邊的是7個可愛的孩子,像白雪公主和7個小矮人,更絕的是,7個孩子正好組成7個音符,組成一首明快、動人的歌;而瑪利亞把特拉普上校從喪妻的悲痛中解脫出來,讓歡樂與音樂重新降臨這個家庭,就像美女用真愛解救了被巫術控制的野獸。可以說,《音樂之聲》中蘊涵了古老童話中的幾個母題,它幾乎表達了人類對所有美好事物的嚮往:愛、自由、歌聲……而且,據說,這是以真人真事為藍本改編的。真實的生活總是有那麼多的丑惡與遺憾。可是,那個美好如童話的電影,就是從真實的人生中提煉而來,它刪去了生活的枝枝蔓蔓,與種植蝗繅猓侔咽憊餘ㄋ醯磺卸嫉ゴ俊⒚髁痢⒍員確置鰨踩萌瀾緄娜思親×四歉鋈貢の綰蟮納焦齲艄獠永茫7個孩子和一位美麗的姑娘,用歌聲放飛愛、自由與夢想,那該是全人類的夢想。

《音樂之聲》來自生活高於生活,它以樂抒情,以樂動人,到處充滿陽光氣息與溫馨浪漫。它把抽象的音符、大自然的美景和人文景觀完美結合,體現出人與自然和諧融洽、相互倚托的關系,鼓勵人們樂觀向上、追求純潔美好、爭取自由和享受生活,消除邪惡雜念、達到真善美的理想境界.

音樂之聲電影觀後感 篇2

再次重溫了一遍《音樂之聲》被感動得幾處落淚。在我看來,這部影片堪稱經典中的經典。迄今為止在我看過的影片中,論喜愛程度它或許排不到第一,但論最佳影片的話,它卻是當之無愧的第一。片中的音樂已是無可爭議的經典,《哆唻咪》《孤獨的牧羊人》《雪絨花》《音樂之聲》等歌曲至今讓我們耳熟能詳。而更讓我動容的,是隱藏在音樂背後的那博大而深沉的愛。這部影片是那樣全面而深刻的詮釋了愛,對子女的'愛,對戀人的愛,對祖國的愛……都在片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

說到片中的演員,或許大多數人最難忘的是活潑開朗、把音樂帶給大家的女主角瑪利亞。但我最喜歡、最難忘的卻是片中的男主人公馮.特拉普上校。從表面看,他似乎是個嚴厲、冷漠而又刻板的海軍上校。可是在冷俊外表的背後,他卻有一顆博愛的心。最難忘他的眼神,那時而嚴峻、時而又飽含無限深情的眼神。他含蓄而深沉的愛,都在這眼神中表露無疑了。 記得影片開始不久,男女主人公初次相見的情形:修女瑪利亞被派往上校家中給上校的七個孩子做家庭教師,當她在大廳中等候上校,看到上校家漂亮的舞廳時,情不自禁的跑進去關起門跳起舞來。突然舞廳的門啪的打開了,上校站在門口,一句話不說的看著瑪利亞。當瑪利亞不知所措的跑出舞廳後,上校說的第一句話就帶著訓斥的味道:「不要隨便亂闖房間」。這是上校的第一次登場,感覺很酷的那種。等下一個鏡頭看清上校的臉,我才發現這真是個英俊的男人,雖然在初次登場這幾分鍾的片斷里,瑪利亞似乎一直在微笑,而他都沒有笑過一次。其實我對這樣一開始不苟言笑的男主角總是很有興趣的,我喜歡從他們的語言、行為以及神情中去尋找隱藏在這冷漠背後的另一些東西。而這次很快就讓我找到了一處:當上校說起瑪利亞到來之前已經走掉了12位家庭教師,而上一位教師只待了兩小時就走了時,瑪利亞驚訝的問「孩子們有什麼問題嗎?」上校答道:「孩子們很正常,是家庭教師的問題。」看得出,這其實是一位深愛自己孩子的父親。

當然正如《音樂之聲》這個片名,也正是瑪利亞把音樂帶給了大家。可是我認為這部戲真正讓人動容的,是隱藏在音樂背後的那博大而深沉的愛。。《音樂之聲》稱得上是電影史上絕妙的神來之筆,是一部影響深遠的作品,它甚至超出了藝術作品的范疇,從藝術史、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哲學等角度來衡量都值得研究和借鑒。

音樂之聲電影觀後感 篇3

音樂是打開人心靈最好的工具,它可以使一個人改變,是一個環境改變。可能有人不相信,但是在《音樂之聲》中瑪利亞就做到了。

我記得最清楚的是瑪利亞剛來的上校家的時候,家中沒有一點生機。所有一切都是很順序的,沒有歡笑,沒有音樂,讓人感覺像一個冰窖一樣。可是美麗的瑪利亞用歌聲打開了孩子們的心,讓他們可以像平常孩子一樣快樂的玩。他們與瑪利亞相處的十分融洽,瑪利亞經常叫他們唱歌跳舞。這是上校回來了,因為他失去了他的夫人,所以把自己也隱藏了起來,也不與孩子們交流,所以看到孩子們唱歌時十分生氣。但是聽到孩子們專門為歡迎男爵夫人而唱的歌,他的心一下打開了,上校發現是他太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了,也是自己把這個家搞得一點生氣都沒有。所以上校請瑪利亞留下來,就這樣每天家裡都充滿了歡笑。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瑪利亞和上校結婚了。

就這樣瑪利亞用自己的歌聲組建了一個快樂的家庭,成為了一個了解孩子的媽媽。

這讓我明白音樂是一種十分可愛的東西。它不分年代,不分國際,無時無刻都可以鑽進人的心中,使人得到感動。所以我們的生命中不可以缺少音樂,不可以失去音樂,因為那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為生命增添色彩的部分,讓我記住音樂,學會感受音樂。

音樂之聲電影觀後感 篇4

不久前,我又重看了一遍《音樂之聲》。雖然這是部老片子,但是每次看還是會有新的感覺。

故事發生在維也納。善良活潑的修女瑪利亞被修道院派到退役海軍上校特拉普的家中,給他的七個孩子當家庭教師。瑪利亞剛來時,孩子們並不歡迎她,因為他們覺得:誰都沒法跟自己的媽媽相比。瑪利亞教孩子們唱歌、跳舞、做游戲,逐漸成為他們的好朋友,最終她不但得到了孩子們的認可,也贏得了特拉普上校的心,他們成為了一家人。他們與納粹軍官鬥智斗勇,在修道院修女們的幫助下逃出國境,去追求幸福的生活。

這部影片不僅畫面美,最打動人的地方是它的音樂。孩子們為歡迎男爵夫人的到來,唱起了瑪利亞教給他們的歌《音樂之聲》。上校無法相信這歌聲會是孩子們唱的,自從他們的媽媽去世後,家裡的氣氛全變了,不再像以前一樣充滿歡笑,整天死氣沉沉,就像一座軍營。是瑪利亞改變了一切,家裡那久違的歌聲和溫馨又回來了。一曲歌罷,一家人緊緊擁抱在一起。看到這個場景,誰不為之感動?

瑪利亞初次離開修道院時,對未來很迷茫,她給自己打氣:「上帝關上了一扇門,他又會在別處開一扇窗。」這句話觸動了我,我們在困難面前,不要膽怯,不要輕言放棄。瑪利亞面對感情的困惑,逃回修道院。院長嬤嬤鼓勵她,要勇敢地面對自己的情感:「翻越每一座山,上溯每一條溪,追尋心中的彩虹!」瑪利亞重新回到上校家中,最終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幸福。披著潔白的婚紗,隨著音樂的腳步,瑪利亞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的幸福。幸福要靠自己去追求!

㈨ 民族音樂會觀後感400字

在長安大戲院免費觀看了一場民族音樂會《歡樂的日子》,是北京歌舞劇院民族樂團演出的《2017年民族藝術進校園民樂專場》,由劉福全老師指揮,分為民樂經典、異域風情、西樂中奏三個部分。是我們社區教唱歌的張義智老師給我們的票,感謝張老師給我們這次接觸、了解民族音樂的機會。

在《民樂經典》部分節目中,有合李肆奏《龍騰虎躍》、《歡樂的日子》、《金蛇狂舞》、《哪梁轎長城隨 想曲》和嗩吶獨奏《百鳥朝鳳》。

在《異域風情》部分節目中,有合奏《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瑤族舞曲》、《阿里山的姑娘》、《帕米爾的春天》和笛子獨奏《牧民新歌》。

在《西樂中奏》部分節目中,有合奏《小夥子比利》、《會津盤梯山》、《山楂樹》、《拉德斯基進行曲》和板胡獨奏《雲雀》。

演奏者有近30人,雖沒有西樂那樣陣容宏大,但中樂里的二胡、揚琴、木琴、琵琶、嗩吶、笛子、鑼、鼓、等樂器吹奏起來也是很有震撼力的,熱烈奔放、娓娓動聽。


(9)世界民族電影音樂觀後感擴展閱讀

觀後感大體上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由觀而引出感,這開頭部分就好比一條醒目的標語或引子一樣,先交待清楚看了什麼影片,有什麼感想。

一般來說,這一部分要求簡明扼要、開門見山,千萬不要繞圈子、賣關子、遮遮掩掩,而是要用肯定的語氣概括地說出感受是什麼?簡單但明確,不含糊,這樣就可以了!不必展開來說。

第二部分,具體談感受是什麼。我們讀書看電影都有一個過程,都需要一段時間,而我們的感受也是在這個過程、這段時間內一點一點產生的,感受由淺到深,感受由心而發、發自內心,因此要自然真實,有感而發,不要無病呻吟,虛假不實,這樣才能感人,打動讀渣芹者。

寫法上,可採用夾敘夾議的形式,「敘」就是把感人的故事情節或人物形象或詞句敘述出來,「議」就是抒發自己的感受,要有層次地把自己的感情一步一步地推向頂點,得到升華。

敘述是簡述,抓住要點,不能太長,否則就有湊字數的嫌疑,再者,這樣也影響文章的結構。

第三部分,把感受落實到自己的現實生活中去,聯系生活中的事例來談感受,因為「感」的目的就是要指導我們的實際行動,要不就毫無意義了。

具體說來,就是把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所作所為和電影中感動自己的人或事情做比較與對比,找出差距,找出不足,樹立學習的榜樣。

第四部分,文章的結尾,要對全文內容做個收尾總結,可以進一步抒發理想或希望與祝願,把全文的情感升華到頂點。



㈩ 新疆題材電影《塔克拉瑪乾的鼓聲》觀後感

新疆題材電影《塔克拉瑪乾的鼓聲》觀後感

《塔克拉瑪乾的鼓聲》影片由維吾爾族導演西爾扎提-牙合甫執導,他的《真愛》曾在美國洛杉磯第13屆世界民族電影節上獲得過評委會最佳電影獎。以下是勵志網帶來的新疆題材電影《塔克拉瑪乾的鼓聲》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新疆題材電影《塔克拉瑪乾的鼓聲》觀後感(一)

4月16日下午,新疆題材電影《塔克拉瑪乾的鼓聲》觀摩研討會在北京市中國電影家協會舉行。來自中國電影家協會、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中國電影出版社等影視界的專家、學者們觀摩了該影片後,對影片的主題、風格、表現內容及思想藝術性等進行了廣泛深入地研討。大家一致認為,該影片立意高遠,思想深邃,藝術感染力強,把主旋律與文藝片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是一部具有豐富精神內涵的優秀電影,應當得到更為廣泛的關注和重視。

“我一直沉浸在劇情中,影片的藝術感染力很強。一個‘鼓’,一個‘舞’,用兩條線索講述故事,切入點非常好。如此重大的題材,通過小的切口,通過少數民族群眾的生活表達出來,非常了不起。我們要抵制宗教極端思想,就需要用正能量去對沖,創作出更多優秀的藝術作品。影片里的音樂非常打動人心,既宏大又細膩,既粗獷又婉約。下一步的重點工作應是加強各方的溝通、交流、安排,把這部優秀的作品宣傳好、推廣好、發行好。”中國電影出版社社長、《電影藝術》主編宋岱說。

“這部影片完美地將主旋律與文藝片、故事片結合起來,體現出很高的藝術性。影片讓觀眾感受到了維吾爾族人民的勤勞質朴、善良熱情;‘訪惠聚’駐村工作隊的奉獻與辛苦;宗教極端思想對少數民族優秀文化、正常生活的肆意踐踏與破壞;凸顯出民族團結的重要性。整部影片潤物細無聲,令人印象深刻。”中國電影家協會分黨組書記張宏說,“把這部影片推廣好,除了通過市場化運作外,也應該組織廣大內地幹部、群眾都來觀看。通過這部影片去了解美麗的新疆,了解一線工作同志的辛苦、奉獻與情懷。”

《中國藝術報》社長向雲駒表示,該影片劇情特別感人,“觀影過程中,淚水一直在我眼眶裡打轉,這是很難得的觀影體驗。這是一部非常優秀的作品,振奮士氣、鼓舞人心。這部作品對新疆的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貢獻不言而喻。很多人都非常關注新疆的發展,影片真實地反映了‘訪惠聚’駐村工作隊與宗教極端思想斗爭的情況。工作隊保護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順應民意,這一點揭示得非常深刻。影片抓住關鍵環節,展現了工作隊扭轉局面取得的重要成果,讓我們看到了新疆民族團結的大好局面。”

“我看完影片的感受是:‘鼓’與‘舞’深入人心,影片鼓舞人心。這部影片整個的基調、效果都讓人眼前一亮。影片盡顯新疆之美,有新疆的自然風光之美、風土人情之美,能激發、喚起大家熱愛新疆的美好感情和去新疆看看的願望。其次,影片真實再現了新疆‘訪惠聚’駐村工作的效果,影片中駐村工作隊的工作作風,對老百姓的真情實感,都值得廣大黨員幹部學習。”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教授王一川說。

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教授鍾大豐認為,看到這樣少數民族題材的主旋律影片很振奮、很鼓舞。影片令人深思的地方在於,一直被作為文化象徵的打鼓、跳舞,怎麼就成了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的禁忌?我們怎麼能夠喚醒他們?這其實是一種探索。“通過影片可以看到,‘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帶給村民們的是新的思想觀念、新的`生活方式。這部影片很有啟發性,我看到的是一個認認真真做出來的精品。”

新疆題材電影《塔克拉瑪乾的鼓聲》觀後感(二)

4月17日,新疆題材主旋律電影《塔克拉瑪乾的鼓聲》在人民大會堂首映。

該片故事發生在新疆的一個村子裡,這里原本是“鼓鄉”,鄉民們最擅長的就是打鼓、跳舞。但是因為受到宗教極端思想的侵蝕,村子裡再也沒有鼓聲,女孩子跳舞也被家長禁止。駐疆幹部下鄉支持農村建設,鄉親們才又慢慢有了歡聲笑語,從小喜歡跳舞的阿依古麗終於實現了她的舞蹈夢想,擅長打納格拉鼓的老人和小孩們也讓鼓聲再次響了起來。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局長張宏森在首映會上表示,影片生動呈現了新疆的風土人情和生活氣息,有機融入了納格拉鼓和民族舞蹈等民族元素,充滿了濃郁的藝術氣息。在新疆的社會穩定狀況日益受到關注,與宗教極端勢力斗爭愈加嚴峻的形勢下,影片的推出更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古麗夏提-阿不都卡德爾表示,電影藝術再現了近年來新疆社會穩定、民生改善、民族團結、事業進步的生動現實,表現了新疆各族幹部群眾為實現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攜手並進的良好精神面貌和昂揚的鬥志。

該片編劇之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協常委、天山電影製片廠廠長高黃剛說:“願這來自昆侖山腳下沙漠邊緣的鼓聲,傳遞出我們鏗鏘激昂的心情,表達出對美好生活的熱切追求。”

近幾年來,隨著新疆近30萬幹部先後深入全疆1萬多個農村、社區,開展“訪民情 惠民生 聚民心”駐村工作,天山南北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可喜變化。工作隊與各族群眾手牽手、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發生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天山電影製片廠組織精乾的編劇團隊,深入多個有代表性的“訪惠聚”工作點,體驗生活,采訪采風,搜集了大量一手資料和感人素材,展開劇本創作,並將該影片作為重點項目進行拍攝。

影片由維吾爾族導演西爾扎提-牙合甫執導,他的《真愛》曾在美國洛杉磯第13屆世界民族電影節上獲得過評委會最佳電影獎。

新疆題材電影《塔克拉瑪乾的鼓聲》觀後感(三)

2017年4月17日,由我擔任編劇之一的電影《塔克拉瑪乾的鼓聲》在北京舉行了首映式。當震撼的納格拉鼓聲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激盪的時候,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彷彿有千萬只鼓槌打在我心裡最柔軟的地方。

2015年10月,天山電影製片廠廠長高黃剛先生(也是本片的編劇之一)和我第一次談到“訪惠聚”駐村工作題材電影的創作時,我的心中一片茫然。“訪惠聚”駐村工作的體量實在是太龐大了——每年7萬名幹部,在新疆一萬多個鄉村、社區駐村工作,上千萬群眾直接從中受益。要把這個在新疆近幾年來影響最大、涉及面最廣、牽扯層面最多的政治工作,用電影的方式來表達,我感到老虎吃天,一籌莫展。

沒有辦法的時候,就先用最笨的辦法。我開始大量瀏覽“訪惠聚”駐村工作的各類新聞報道,文件資料,采訪曾經駐過村的幹部,試圖從中采擷到哪怕一個觸碰心靈的瞬間。功夫不負有心人。有一天,我突然在海量的報道里發現了一篇“鼓聲響起的地方”,激動不已的我立即撥通了高廠長的電話。多年擔任製片人、策劃人、出品人的高黃剛在電話那頭興奮不已,藝術直覺告訴他,這是塊上好的“籽料”!

2016年初,在和田仲冬的暖陽下,我和導演西爾扎提·牙合甫(也是本片的編劇之一)在南疆大地上展開了一次收獲頗豐的行走。整個采風是在滿滿的感慨和感動中度過的,故事太多,感受更多,一些場景到今天還不時地出現在我的腦海里,並在我的內心掀起波瀾。有好幾次,當我正在專注地采訪、認真地記錄時,接受采訪的駐村幹部早已淚流滿面了,毫無准備也根本沒有前兆。我的心靈被震撼了。究竟是什麼讓這些平日穩健內斂的幹部變得如此“脆弱”?

近一年的劇本創作過程是艱辛、痛苦與喜悅糅雜在一起的“胡辣湯”,現在每每回憶起來還是感慨萬分。編劇創作團隊之間的商榷、爭論、妥協,劇本人物重塑、結構大變、推倒重來,人物死而復生,生而復死,如今都歷歷在目。我們和劇中的人物談著戀愛,鬧著別扭,時而天各一方,時而合二為一,有時乾脆就是他們的“真身”。

在開機前的國慶節,我和高黃剛廠長36小時沒合眼,對劇本進行最後一次打磨定型。

2016年10月8日,在美麗的和田秋光中,電影《塔克拉瑪乾的鼓聲》終於開機了。作為跟組編劇,我投入到了近兩個月的拍攝工作中。天山電影製片廠的美術工作者把和田縣、於田縣的鄉村民居,打造成了農村維吾爾建築文化的“大觀園”;新疆一線維吾爾族演員和來自內地的著名演員們精誠合作,打成一片;導演團隊和攝影團隊默契聯動(均為影片《真愛》團隊),不斷創新鏡頭語言,不斷突破以往的光影敘事手法,亮點頻出;其他服化道、後勤安保部門,更是不分晝夜地辛勤勞作。

劇組克服南疆晝夜溫差大、轉場路途遙遠的困難,克服和田多日的沙塵,喀什突來的飛雪,在曙色未明的深秋黎明望著星星出發,在一身塵土滿身疲憊中再看著星星歸來……

現在,影片終於和觀眾見面了,我心裡的鼓也終於打響了。我愛這鼓聲,它給了我太多的美好回憶:在和田的一個清晨,我終於想出了劇本中一個一直沒有解決圓滿、影片開機後還在困擾我們的高潮處理方式,我立即和廠長、導演溝通,並達成共識——多日思想上的困擾和精神上的煎熬終於釋放了。中午,在距離喀拉喀什河渠首不遠的拍攝現場,一個沙土丘陵上,我倒在劇組服裝廂式貨車的車廂地板上,沉沉地睡去……

;
閱讀全文

與世界民族電影音樂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農村喜劇電影在線播放 瀏覽:990
電影聚焦蒙太奇分析 瀏覽:663
有哪些好看的美國硬漢電影 瀏覽:75
電影敘事時間之頻率 瀏覽:122
哪裡能看陰陽師電影完整版 瀏覽:794
手機上的電影天堂 瀏覽:541
天地傳奇電影全集 瀏覽:217
微電影介紹如何推廣 瀏覽:420
韋小寶鹿鼎記完整版電影 瀏覽:507
兼職保姆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461
2017奇點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373
imax電影院哪裡才有 瀏覽:557
愛奇藝交了15元如何點播電影 瀏覽:995
對花槍電影全集 瀏覽:259
光根電影手機在線播放 瀏覽:643
西遊記之在世妖王電影多長時間 瀏覽:440
第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是 瀏覽:12
最新的韓國電影在線看 瀏覽:239
電影勢不兩立迅雷下載 瀏覽:118
理論神馬網電影 瀏覽: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