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你最愛的長鏡頭出自哪部電影
相信很多朋友看影評、電影推薦,或者跟身邊一些閱片量豐富的朋友聊天的時候,偶爾就會聽到或看到「長鏡頭」這個概念。
「長鏡頭」,在一些時候的確是進階影迷最愛拿來炫耀的資本,對長鏡頭的意識,或許就是區分影迷與普通觀眾的界限。
它可以用貼近第一人稱的視角,表現出片中人物或驚奇或焦躁的情緒,如《好傢伙》當中,兩位主人公通過旁門進入夜總會的長鏡頭。
它可以在第三人稱與第一人稱視角之間來回轉換,同時體現出史詩式的宏大氣魄,和小人物的無奈與悲愴(《贖罪》中的敦刻爾克海灘長鏡頭)。
《贖罪》的5分鍾長鏡頭
它也可以展現一種現實與夢幻交織、過去與未來同在的奇幻世界觀,譬如《路邊野餐》里的四十分鍾長鏡頭,和《遁入虛無》中已死主人公的「靈魂出竅「長鏡頭。
而在侯孝賢與是枝裕和的早期電影中(《悲情城市》、《幻之光》),它所表明的,則是一種東方式的「靜觀」態度。
不過在很多時候,長鏡頭想表達的只是一種孩童般的情緒:「看我厲害不厲害!我連這都能做到!」我們都知道,長鏡頭的諸多拍攝環節如果出一個差錯,整個鏡頭就都要重來。
而許多長鏡頭的鏡頭軌跡,更是如魔術一般讓我們驚嘆:我們至今猜不出《我是古巴》里的攝影機,是怎樣從一座高樓「飛」到另一座高樓;也猜不到《職業:記者》中的攝影機,是怎樣穿過那兩節只有十多厘米寬的欄桿。
這些效果,在電腦特效時代都可以輕易做到(例如《謎一樣的雙眼》的電腦拼接長鏡頭),於是當代影人只好挖空心思把鏡頭做長,比如德國盜搶電影《維多利亞》,就是一個時長近140分鍾的長鏡頭。
不過也別忘了,在《歷劫佳人》中拍出過影史最佳長鏡頭之一的導演奧遜·威爾斯曾說:「電影里往往有些鏡頭,大家一眼就能看出那是導演在刻意拍一個『了不起的鏡頭』,但真正了不起的鏡頭,其實應該再稍微含蓄點。」
所以,正如大師所言,長鏡頭並不是越長越好。如果它除了炫技之外無話可說,那麼它也只是在做無用功。
相關搜索
㈡ 電影《木乃伊佔領大東北》的導演是誰
陳飛宇。
《木乃伊佔領大東北》是由北京長鏡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北京淘夢網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霍爾果斯笛女影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淘夢發行。陳飛宇執導,富梓銘,何文意,如神配李慶,李卓航,王麗美,明星,余浩瑞領銜主演的喜劇驚悚電影。
劇情簡介
東北青年夏翔一直不務正業渣指,僅靠著租賃倉庫的一點收入混度日。眼看來了一筆大生意,他卻卷進了黑幫的違法倒賣,更沒料到交易物品竟然是四具異域屍棺!面對黑幫老大、復活的埃及公主和法老,夏翔才明白「擔當」為何物。
(2)北京長鏡頭電影公司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夏翔
25歲,東北人,因為「夏翔」諧音「下翔」,常常被人取笑。待業小青年,除了游戲打的不錯,剩下的一無是處,僅靠著出租家裡留下的倉庫勉強糊口。
2、黑豹
36歲,沈陽人,逗比一個,沒什麼大本事還學人家裝黑幫老大哥,身邊總跟著個小弟和一個白貂小妹。聽小弟說倒賣文物掙錢,就不知道從哪整來幾口木乃伊棺瞎賀木,結果還沒找到買家就出事兒了。
3、法老阿努比斯
大反派,外表30歲,實際兩千多歲,霸道專制的法老,一心想讓菲兒成為自己的王後,妄想著依靠自己的復活術擁有不死之身,在2016佔領大東北繼而佔領全世界。
㈢ 電影長鏡頭是什麼意思 長鏡頭 是什麼意思
長鏡頭就是中間不帶剪輯的鏡頭,也就是像你人眼看的,一路掃過去。
短鏡頭是片段的,有很多的剪輯。
影視中的長鏡頭:時間長的鏡頭
攝影中的長鏡頭:距離遠的鏡頭
在時間概念上,是指對一個運動畫面較長時間的連續不間斷地表現,保持運動著的畫面的整體性。在達意概念上,長鏡頭是相對於短鏡頭,用來描述在單個鏡頭內實現多個表意,提供豐富內容的鏡頭。實際上就是長時間拍攝的、不切割空間、保持時空完整性的一個鏡頭。此鏡頭在同一銀幕畫面內保持了空間、時間的連續性,統一性,能給人一種親切感、真實感;在節奏上比較緩慢,故抒情氣氛較濃。
特效+剪輯製造的「偽長鏡頭」
長鏡頭,因為難拍,電影史上那些經典的長鏡頭彌足珍貴。但如今,無孔不入的數字技術正在冒犯它、顛覆它……
電影里的長鏡頭專業的解釋是:一氣呵成的長時間不間斷鏡頭,所謂「一鏡到底」。
不過,現在這個定義恐怕要改了。偽長鏡頭的拍攝過程准確說來,是「拍攝+製作」的過程。許多人因此第一次知道,原來這個「長鏡頭」做了多項特效處理,而且是由若干個鏡頭剪接而成。
這是技術對藝術的又一次冒犯。關於長鏡頭存在的意義,法國電影新浪潮的精神之父安德烈·巴贊有一著名論斷:用時空的真實性來體現電影的真實性。但如今,無所不能的技術正在將其顛覆。有業內人士稱,當長鏡頭可以借技術手段製造,也就意味著它的終結。
那些彌足珍貴的經典長鏡頭
曾經,長鏡頭被視為電影藝術手段的制高點——這里說的手段,為的是實現「一鏡到底」。導演胡雪樺說,一個短短三五分鍾的長鏡頭, *** 了演員表演、人物調度、鏡頭運動、燈光布控、場景轉換和行進線路等多個環節,需要調動攝影車、穩定器、滑軌、搖臂等各種設備,拍上一兩天是常事。由於不能剪接,長鏡頭須得嚴格計算、完美操控,一著不慎,滿盤皆輸。正因為難拍,所以能不能拍好長鏡頭,就成為測量導演功力的一張重要試紙。
2004年,杜琪峰憑借《大事件》的開場長鏡頭獲得了第4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這個時長近7分鍾的鏡頭里包含了兩次鏡頭升降和一次360度迴旋,警察、匪徒和記者在一條街上有序交錯,整個火拚場面復雜、炫目,卻不凌亂。為拍好這個長鏡頭,劇組先花1天時間演練,正式拍攝用了2天。
偽長鏡頭就是長鏡頭從原先的藝術手段蛻變成了一種特效,內涵隨之完全改變。
當數字化可以製造出一切假象,這是電影技術的進步,卻是電影藝術的退步。為什麼我們需要長鏡頭?不錯,你可以把電影理解為造夢的藝術,但即使造夢也需要真實感,而長鏡頭正是為營造真實感而存在。按照安德烈·巴贊的理論,長鏡頭之不同於蒙太奇,就因為它保持了拍攝中時間、空間、過程、氣氛和表演的真實性,排除了作假和替身的可能;它強調導演自我的消除,避免了鏡頭切換帶來的主觀性,用畫面固有的原始力量打動觀眾,把對事物和事件的解釋權交給觀眾。而現在,無孔不入的數字技術卻要消解長鏡頭的意義。
最後介紹你一部剛剛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鳥人》裡面的偽長鏡頭非常多,給人很大一鏡到底的感覺,但都是後期處理的結果,該片也因為給人一氣呵成的感覺而奪得桂冠。
很多解釋都是從網上找的你有興趣的話可以自己研究一下,出處 [tieba.]
標簽:作文經典 上一篇:固執和信奉是什麼意思? 信奉是什麼意思? 下一篇:有關白色的花的詩詞 白色花的詩詞俄國大導演蘇古洛夫(AexanderSokurov)的《俄羅斯方舟》全片96分鍾只用一個鏡頭拍成,成了2002年世界各大影展的傳說,而且還創下影史上的兩個紀錄:一、最長的長鏡頭;二、第一部只用一個鏡頭的長片。
我們老師講的是:沒有固定的標准
如果是一部抒情的,通篇鏡頭剪輯都很慢 平均都能在10秒左右(這個有點極端),那這樣的話10秒的肯定不算長鏡頭,估計三四十秒鍾才能算;
但是如果是一部風格伶俐平均鏡頭長度就很少,那樣的話十幾秒應該也能算得上長了。
不過就平時看電影來說,10秒也不算很長,即使真的有分界線也不該是10秒,但是樓上說的120也太長了點,可能三十秒左右比較合適...現在很多電影開頭或結尾都很喜歡用長鏡頭,比如《雲水瑤》開頭沒記錯的話做了個3、4分鍾的鏡頭,個人覺得如果真的導演有意留長鏡頭給觀眾看,必然能讓細心地觀眾看出來,還是比較好辨認的~~O(∩_∩)O~
一、《站台》的二人世界: 就我看來,《站台》是賈樟柯迄今為止最出色的一部電影,影片通過時代的變遷傳達出太多復雜的情緒,而賈樟柯的長鏡頭電影美學也在影片中得以完美的呈現。在那個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段落中,長鏡頭沉穩地記錄著一切,城牆上的二人世界也不再是溫馨和甜蜜。尹瑞娟和崔明亮一人一句,一對一答,一出一進,呈現出一種情感上的疏離,也預示著兩人今後很難聚合在一起!
二、《冬蔭功》的打鬥: 長鏡頭並不是現實主義影片或者文藝電影的專利,在泰國商業大片《冬蔭功》中,導演巴猜平橋就令人驚訝地創造出一個四分鍾的打鬥長鏡頭,讓動作巨星托尼賈從樓下一直打到樓上,而且時常採用不同的方式來擊倒對手。這的確需要相當深厚的執導功底,各方面的准備工作都要考慮周全,因為稍有不慎就要NG,前面那一系列的拍攝努力都會付諸東流!
三、《大事件》的開頭: 從一個匪徒走上樓去同團伙會合,到樓下街道上重案組警員的守株待兔;從匪徒同巡警的小小糾紛,到重案組故意製造紛爭來引開巡警......直至最後的 *** 街頭火拚,《大事件》開頭的7分鍾長鏡頭運用了靈活異常的鏡頭內部場面調度,為我們記錄了同一時間段中所發生的一系列事件。沒有任何奇觀式的動作展示,只有匪徒、警察兩大團體的各自活動和最後的動作交匯。拋棄了強制性的畫面剪接,長鏡頭的銀幕時空看起來更自然!
四、《愛情萬歲》的哭: 哭!又哭!還是哭!一個勁的哭!哭得沒完沒了!怎麼還再哭啊!該哭玩了吧!我想這大概就是觀眾在毫無心理准備的狀況下看《愛情萬歲》結尾時的感受。蔡明亮那長達七分多鍾的長鏡頭一動不動,將這個女人的感情宣洩殘忍地記錄了下來。無盡的淚水引誘我們進入她的世界,跟著她一起心碎,一起傷悲
五、《雨月物語》的超現實主義: 溝口健二的《雨月物語》中有一個震驚世界影壇的長鏡頭:男主人公源十郎從正門走進家中,發現裡面空無一人,於是一邊喊著妻子的名字一邊從側門走了出去。鏡頭從側門又重新搖回正門,我們可以從窗戶的縫隙間看到焦急尋找的源十郎,他轉了一圈重新從正門中走了進來。而這個時候,我們驚奇地發現,宮木已經安靜地坐在屋子中間圍著柴火燒飯了。該長鏡頭將超現實主義的色彩融入到高超的場面調度技巧中,盡顯東方電影之神韻!
六、《德州巴黎》的「獨白」: 文德斯的《德州巴黎》展現了時間的綿延,當男主人公塔維斯和曾經的妻子簡在那個 *** 小包間中再次相遇時,他背對著簡將自己這么多年來的內心感受和苦難經歷用一種舒緩的語調娓娓道來。演員哈里·斯坦頓的情感自然流露,完全沒有雕琢的痕跡,這也體現了長鏡頭一大優點,就是給演員的表演帶來充分的自由,有助於人物情緒的連貫,使重要的戲劇動作能完整而富有層次地表現出來!
七、《職業:記者》的結尾: 安東尼奧尼的《職業:記者》呈現出現代人身份的迷失和一種無法言說的荒謬感,結尾處那個顛覆傳統敘事手法的奇妙長鏡頭絕對是全片的精華所在。只見洛克躺在一個小旅館的床上,鏡頭從裝有鐵柵欄的窗子緩緩地向外推攝,在掃視整個廣場後又從外面的視角向屋內窺探(此間出現了不少看似無邏輯,其實卻對事件的發展起到主導作用的元素),而此時的場景則是洛克的死亡,警察的到來和妻子臉上的驚愕之情!
八、《不可撤銷》全片: 帶有實驗性質的《不可撤銷》,全片99分鍾的時間總共只有10個長鏡頭,於是每個鏡頭足足有10分鍾那麼長。從一開始同性戀俱樂部中晃得令人發暈的陰暗畫面到那個長達10分鍾的著名 *** 鏡頭再到最後陽光草地的和諧溫馨,導演加斯帕諾實在是有點膽大妄為,他讓銀幕時間的進程完全違背了物理學上的熵變定律!
九、《奪魂索》全片: 《奪魂索》根據著名案件改編,在影像上卻成了希區柯克的一次大膽實驗。影片中他把長鏡頭發揮到了極致,看上去幾乎不用剪輯,完全打破了蒙太奇的規則,沒有切換,沒有正反打,一個鏡頭從頭到尾,完整記錄了整個事件的發生過程。但實際上希區柯克還是採用了演員身體逐漸占滿整個畫面然後拉開等小技巧,使得鏡頭間的銜接在銀幕上呈現出天衣無縫的效果,於是整個攝影就感覺像是一氣呵成的模樣了!
十、《俄羅斯方舟》全片: 這是一部真正只用一個鏡頭完成拍攝的長片。整部影片在聖.彼得堡美術博物館中一氣呵成不間斷拍攝長達96分鍾,索科洛夫的攝影機穿過35個展廳及850人組成的空間,走了兩公里多的路程。從古裝到時裝,在一個個精雕細琢的畫面中演員所有的演出都依據事先設計做到精確無誤,美輪美奐,真正做到了拍攝時間和電影時間的同步。於是,一個長鏡頭掠過了俄羅斯300年的浩瀚歷史,也成就了電影史上的不朽奇跡。
長鏡頭是一種拍攝手法,它相對於蒙太奇拍攝方法。
一、長鏡頭
(1)長鏡頭,是指用比較長的時間(有的長達10分鍾),對一個場景、一場戲進行連續地拍攝,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鏡頭段落。顧名思義,就是在一段持續時間內連續攝取的、佔用膠片較長的鏡頭。這樣命名主要是相對短鏡頭來對稱的。攝影機從一次開機到這次關機拍攝的內容為一個鏡頭,一般一個時間超過10秒的鏡頭稱為長鏡頭。長鏡頭能包容較多所需內容或成為一個蒙太奇句子(而不同於由若干短鏡頭切換組接而成的蒙太奇句子)。其長度並無明確的、統一的規定。是相對於『短鏡頭』的講法。
(2)這里的「長鏡頭」,指的不是實體鏡頭外觀的長短或是焦距,也不是攝影鏡頭距離拍攝物的遠近,而是拍攝之開機點與關機點的時間距,也就是影片的片段的長短。長鏡頭並沒有絕對的標准,是相對而言較長的單一鏡頭。通常用來表達導演的特定構想和審美情趣,例如文場戲的演員內心描寫、武打場面的真功夫等。
二、長鏡頭種類
1.固定長鏡頭:機位固定不動、連續拍攝一個場面所形成的鏡頭,稱固定長鏡頭。最早的電影拍攝的方法就是用固定長鏡頭來記錄現實或舞台演出過程的。盧米埃爾1897年初發行的358部影片,幾乎都是一個鏡頭拍完的。
2.景深長鏡頭:用拍攝大景深的技術手段拍攝,使處在縱深處不同位置上的景物(從前景到後景)都能看清,這樣的鏡頭稱景深長鏡頭。例拍火車呼嘯而來,用大景深鏡頭,可以使火車出現在遠處(相當於遠景)、逐漸駛近(相當於全景、中景、近景、特寫)都能看清。一個景深長鏡頭實際上相當於一組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鏡頭組合起來所表現的內容。
3.運動長鏡頭:用攝影機的推、拉、搖、移、跟等運動拍攝的方法形成多景別、多拍攝角度(方位、高度)變化長鏡頭,稱為運動長鏡頭。一個運動長鏡頭可以起到一組由不同景別、不同角度鏡頭構成的蒙太奇鏡頭的表現任務。
三、長鏡頭拍攝的特點
(1)所記錄的時空是連續的、實際的時空。長鏡頭不打斷時間的自然過程,保持了時間進程的不間斷性--與實際時間、過程一致,排除了蒙太奇通過鏡頭分切壓縮或延長實際時間的可能性。長鏡頭表現的空間是實際存在著的真實空間,在鏡頭的運動中實現空間的自然轉換,實現局部與整體的聯系,排除了蒙太奇鏡頭剪接拼湊新空間的可能性。
(2)所表現的事態的進展是連續的。用一個長鏡頭對一個場景、一場戲(一個過程)進行連續的不間斷的拍攝,再現了事件發展的真實過程和真實的現場氣氛。例如在《中國藝術團訪問拉美三國》中,表現朱逢博在蓋亞那演唱蓋亞那歌曲受到歡迎的段落,由於只能一次拍成,但又要表現演員、觀眾和現場情境,作者用了一個長鏡頭來表現,通過鏡頭的運動來完成分切鏡頭的表現任務。這個長鏡頭段落是這樣的,朱逢博的近景,演唱;唱完一小節後鏡頭漫漫拉開,成全景,停三秒,隨著音樂的節奏,鏡頭慢慢右搖,清楚地展現觀眾歡快的情景;然後鏡頭移動橫掃全場。移動中發現一位黑人觀眾特別聚精會神,象著了迷,鏡頭推成他的特寫,繞他轉180o。這時演唱已快結束,鏡頭隨即又從特寫邊拉邊移退到觀眾背後,全景透過觀眾拍台上演員,直到全場歡呼鼓掌,演員謝幕。一個長鏡頭共3分20秒,唱歌的聲音沒有間斷,鏡頭在運動中忽而突出細節、忽而強調氣氛,保持了整段內容的完整,產生了一種真實、自然、生動的效果。
(3)具有不容置疑的真實性。長鏡頭具有時間真、空間真、過程真、氣氛真、事實真,排除了一切作假、替身的可能性,具有不可置疑的真實性。
(4)與短鏡頭功能的區別。電影中長鏡頭和短鏡頭是兩種發揮著截然不同作用的鏡頭,二者之間的區別主要在於持續時間的長短。攝影機從開機到關機之間的時間長短決定了鏡頭的長短,即長鏡頭經常是持續時間比較長,而短鏡頭反之。長鏡頭大多應用在紀實的電影作品當中,因為長鏡頭不間斷的記錄一件事情,是觀眾感受到真實的過程,而短鏡頭由於持續時間短,編創人員有可能把沒有關系的鏡頭接在一起從而產生新的意義,因此短鏡頭適合於故事片敘事蒙太奇的創作。
四、長鏡頭理論學
(1)理論學派認為電影在藝術上的特徵就是照相的延伸,因此它的本質特徵就是「物質現實的復原」,「當影片紀錄和揭示物質現實時,它才成為名副其實的影片」。
(2)專家批評蒙太奇理論使電影喪失了真實。專家看來,蒙太奇在拍攝中把一定的事件分割為若乾片斷,當把它們重新組織起來的時候,不論個別鏡頭是如何現實主義的,但敘述的實質和思想主要是從這些片斷之間的(剪輯)關系中產生的,這個結果的本源在任何具體的因素中都是找不到的。
五、長鏡頭的美學觀
(1)長鏡頭的出現,被認為是「電影美學的革命」。在這之前,蒙太奇理論作為唯一的電影理論,基本上支配了電影藝術家們的思維活動。人們研究蒙太奇理論,很少涉及電影與照相的關系,也很少從這一角度去研究電影的特性。巴贊標新立異,把電影的特性歸結為照相性,並從這一特性出發,強調電影的逼真性、紀實性。巴贊的寫實主義的美學思想,以及他總結的景深鏡頭和長鏡頭的美學功能,極大地推動了電影語言的發展,帶來了電影表現手段的一次革命,造就了新的銀幕形態,從某種意義上說,沒有長鏡頭,就不會有現代電影。
(2)長鏡頭學派對蒙太奇絕對地排斥,認為蒙太奇是「最反電影手段」的。巴贊的理論片面地強調真實地再現生活的原來形態,把一切必要的藝術加工都斥為「不真實」,這種主張容易導致藝術作中的自然主義傾向。
(3)蒙太奇與長鏡頭是電影表現手段的兩大形態,它們雖然有某些對立,但絕非水火不相容,也就是說,我們既要認識電影的「照相本性」,也要看到它的「藝術」的本性,二者是辯證的統一。
六、長鏡頭附圖
1《贖罪》(記不太清了是不是這個電影了)裡面有一段很長的長鏡頭。表現行軍隊伍之長。有許多影評似乎都對此長鏡頭下過筆墨,然而我並沒有太大感受。
2 《埃倫娜》(同性電影),雙女主的吻戲是一個長鏡頭到底。嗯……個人認為非常非常精彩,長鏡頭運用也把這個吻表現的一氣呵成。不過如果你拒絕斷背山一類同志片,這個可掠過。
3 《大空港》。聽說這個導演三谷幸喜先生就是很喜歡用長鏡頭一鏡到底的人。但是我只看過這一部電影,就只推這一個。具體要了解其他的你可以網路他的電影。總之大空港就是全片沒切過鏡頭的。看得我捏一把汗。感覺就像看人在水底下憋氣多久不出水面一樣。
4 《死亡錄像》。說實在的,這個偽紀錄片到底算不算用了長鏡頭我也不太懂。因為它有的鏡頭雖然晃,但真的看不出切過。不禁對演員的表演佩服到五體投地。
5 …… 這個省略號的意思是,有很多電影里有長鏡頭,但是它們多多少少並不以此長鏡頭著名,所以就變成了電影中突然出現的驚艷一筆啦。
這個還看平時積累。如果你有把所有長鏡頭電影都記錄下的習慣,以後出匯總肯定很好玩。
(BTW,幫你搜了一下,[guyan.jia.] 這里也有幾個匯總。不過以上內容都是我手打的,請尊重原文。三Q)
所謂「長鏡頭」,是指在一個鏡頭里不間斷的表現一個事件,或者一個段落,它通過連續的時空運動把真實的現實自然地呈現在屏幕上,形成一種獨特的紀實風格。
蒙太奇就是根據影片所要表達的內容,和觀眾的心理順序,將一部影片分別拍攝成許多鏡頭,然後再按照原定的構思組接起來。一言以蔽之:蒙太奇就是把分切的鏡頭組接起來的手段。由此可知,蒙太奇就是將攝影機拍攝下來的鏡頭,按照生活邏輯,推理順序、作者的觀點傾向及其美學原則聯結起來的手段。首先,它是使用攝影機的手段,然後是使用剪輯的手段。當然,電影的蒙太奇,主要是通過導演、攝影師和剪輯師的再創造來實現的。電影的編劇為未來的電影設計藍圖,電影的導演在這個藍圖的基礎上運用蒙太奇進行再創造,最後由攝影師運用影片的造型表現力具體體現出來。
法國新浪潮電影指法國1958年末、1960年代初的新電影製作及創作傾向,其中不少新導演都是《電影筆記》雜志的影評人,包括重要的導演如尚盧高達、法蘭蘇瓦楚浮、克勞德夏布洛、賈克希維特等人,他們大都崇尚個人獨創性,表現出對電影歷史傳統的高度自覺,體現「作者論」的風格主張,不論在主題上或技法上都與傳統電影大相徑庭。代表作如亞蘭雷內的《廣島之戀》(1959)和尚盧高達的《斷了氣》(1960)等。
標簽:作文經典 上一篇:固執和信奉是什麼意思? 信奉是什麼意思? 下一篇:有關白色的花的詩詞 白色花的詩詞
㈣ 電影小兵張嘎什麼時候拍的
1958年拍的。
1958年,徐光耀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同時創作出《小兵張嘎》的小說與劇本。北京電影製片廠決定將其搬上銀幕。
徐光耀把改好的劇本交給了崔嵬,崔嵬卻沒看劇本,便出國訪問了。而北影廠的另外一位導演歐陽紅櫻看了《小兵張嘎》的小說之後,決定籌拍《小兵張嘎》。
徐光耀告訴歐陽紅櫻,電影劇本已經送給崔嵬導演了。歐陽紅纓在崔嵬處找到劇本後,兩人都想執導影片,最後兩個導演決定合作拍攝該片。
該片拍攝中運用了運動長鏡頭,這些鏡頭是在技術條件很差的情況下,用手工業式的土辦法拍攝的。
(4)北京長鏡頭電影公司擴展閱讀:
《小兵張嘎》動畫版電影
2006年6月9日,由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院長孫立軍牽頭、600多人耗費6年時間製作的中國原創動畫電影《小兵張嘎》,在完成近一年仍舊無緣影院之後,終於被當作第五屆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漫畫節的開幕影片,在校園里舉行了簡朴的首映式,第一次有機會正式面對觀眾。
《小兵張嘎》動畫版是北京電影學院、青年電影製片廠、北京電視台等聯合攝制的動畫電影,由反映抗戰的愛國主義現實題材電影《小兵張嘎》改編而成。
影片講述的是1943年抗日戰爭時期,在中國華北、華東等地異常激烈的戰斗。本片榮獲2005年第11屆中國政府華表獎優秀動畫片獎。
㈤ 電影長鏡頭 - 經典篇
每個導演都有一個長鏡頭的夢。
長鏡頭指在一個統一的時空里不間斷地展現一個完整的褲唯動作或事件。長鏡頭一般包括下面三點:一、拍攝時間比較長;二、含有起幅、落幅的完整過程的單鏡頭;三、包含推、拉、搖、移、跟、升、降等復雜運動形式在內的綜合鏡頭。但其實也不盡然,我們可以看到,下面討論的某些長鏡頭並不都符合上面三點。
同蒙太奇、正反打等一樣,長鏡頭作為一種鏡頭語言,除了技術上的作用外,一方面體現了一種上帝視角的真實性,另一方面通過鏡頭的移動速度和旋轉角度等手段,傳達給觀眾所想表達的情緒,這也是長鏡頭如此受人鍾愛和迷戀的原因。很多偉大的電影片段都是通過長鏡頭實現的。當然胡滑培,長鏡頭也不是每個導演都能用得好。這也是導演功力的一種體現。
要細數電影中的長鏡頭,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里分享一些經典的和我們耳熟能詳的影片。
一、經典篇
1、《奪魂索》,美國影片,1948年上映,是懸疑大師希區柯克第一部獨立製片並執導的電影,也是他第一部彩色電影。在這部電影中,希區柯克不但要用長鏡頭,而且要實現「一鏡到底」,但是當時的柯達膠卷一次只能拍攝不到12分鍾。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80分鍾的影片時長里,只拍了十個鏡頭,在鏡頭間的拼接上,盡量做到「不動聲色」,使觀眾察覺不到,看上去一氣呵成。
導演的本意是使鏡頭時長等於故事時長,但這點事實上還是沒有做到,這也使得希區柯克對該片非常不滿意,他買下了這部影片的放映權,並把它雪藏起來。30年後,該片得以重新上映,這時候,人們才發現這部實驗影片的偉大之處。這不是第一部使用長鏡頭的影片,但卻是最經典的。除長鏡頭外,該片的主題和隱喻哪怕是到現在也是不過時的。
2、《俄羅斯方舟》,俄羅斯影片,2002年上映,獲第55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這部電影實現了真正的「一鏡到底」,是電影史上最長的鏡頭,圓了希區柯克的夢想,影片的內容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90分鍾帶你游冬宮,但,這是一部劇情片。
冬宮位於聖彼得堡,原為沙皇皇宮和私人博物館,現為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聖彼得堡於1712年由彼得大帝定都,1924年改名列寧格勒(1922年莫斯科成為蘇聯首都),1991年恢復原名「聖彼得堡」。
影片用氣勢驚人的建築群,30多個展廳,2000多名裝扮各異的演員,3個交響樂團,各色的歷史展品,我們展現了俄羅斯曾經的輝煌,以及對昔日榮光的無限嚮往。「別了,歐羅巴,我將繼續讓沒前行」。
3、《地心引力》,美國影片,2013年上映,由墨西哥導演阿方索·卡隆執導,獲第86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影片開頭用近13分鍾的長鏡頭,來展現了太空壯美靜穆。這是我最喜歡的長鏡頭,其史詩程度當與《2001太空漫遊》相媲美。
這段長鏡頭採用燈箱加CG完成,為了拍這段鏡頭,阿方索-卡隆專門打造了一個巨大燈箱,全部表演、燈光、攝影都在燈箱里進行。由於其嘆為觀止的特效,以致於這個長鏡頭本身倒是少人提及。
4、《人類之子》,美國影片,2006年上映,導演還是上面的阿方索·卡隆,獲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提名。這是一部科幻片,同時是一部動作片,還是一部文藝片。
西方的長鏡頭很少反映動作場面,這部影片卻是極少數中的一個。影片中有兩段高難度的長鏡頭,一段是戰爭戲,一段是動作戲,讓人印象深刻。從第26分15秒開始,有一場持續12分鍾的車內長鏡頭,車在高速行駛,車內有5個人,鏡頭在車內遊走,既要交待車內每個人的的射擊和動作,又要拍攝車外的爆炸、追兵,包括汽車和摩托的相撞,追兵沖到車上和車內人的血腥的打鬥。
為了拍攝這個長鏡頭,導演將汽車改裝得和變形金剛一樣,又採用了專門的攝像機,即便這樣,如何控制撞擊的精確及車輛視覺上的完整,仍然讓人匪夷所思。臨近高潮處的戰爭長鏡頭則展現了導演精確的控制力和調度能力。
影片結尾的長鏡頭則極富宗教意味,「地是空虛混沌;深淵上一片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
5、《我是古巴》,前蘇聯影片,1964年上映,黑白片。導演米哈依爾·卡拉托佐夫,俄羅斯人,確切地說是喬治亞人,語言是西班牙語。這部電影是長鏡頭真正的典範,任何一個鏡頭拿出來都可以作教科書使用,值得反復觀看。
例如第一個故事開場的屋頂鏡頭,在3分22秒的時間里,鏡頭掃盪了整個屋頂的格局,然後下降兩個樓層(此時的高樓邊緣清晰可見),最後扎入游泳池而結束。先看它的難度,鏡頭有著平面的推拉,也有豎直的移動,還有水下的攝影,導演要將它們放在一個鏡頭里,還需要兼顧場景安排、演員表演。攝影機垂直下降是讓人驚異的部分,因為在這個過程里我們看到了高樓陡峭的邊沿,以及坐在無圍欄陽台上的演員,這證明攝影機在懸空下降過程里有旋轉拍攝(即人為控制攝影機)。更重要的是,在技術條件相對落後的60年代,這個鏡頭成功實現了水下拍攝。這個長鏡頭傳遞的信息量極大,幾乎道盡了古巴上流社會奢華的一切,富麗堂皇,浮躁嘈雜。
在影片第三部分的葬禮中,隨著緩緩前進的送葬隊伍,攝影機開始緩慢上升,到三、四層樓的高度,接著開始向右橫搖,從一扇窗戶進入屋裡,再往前推進,從另一扇窗戶中飛出去,在空中滑翔俯拍。這個鏡頭在60年代的技術條件下幾乎可以稱之為驚世駭俗,大量利用吊索和傳送裝置,在沒有穩定裝置的情況下流暢的運動。其鏡頭語言、藝術手法足足超前了幾個時代。即便是在當今電影藝術領域中,能抄襲到這部作品中的一些鏡頭也足夠得上是先鋒之作。
這部影片命運多舛,電影拍攝完成後,蘇聯和古巴都不認可,蘇聯更是將其雪藏多年。1992年這部電影在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上重新上映,整個電影界為之震撼。
6、《雁南飛》,前蘇聯影片,1957年上映,黑白片。導演還是米哈依爾·卡拉托佐夫,語言是俄語。這部電影獲第11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電影雖然是描寫戰爭,突出的卻是戰爭中浪漫的愛情悲劇。
導演對長鏡頭的運用相當純熟,甚至讓人難以察覺,如第24分鍾,女主人公在車站送別戀人的場景,攝影機先是跟著她從公交車上下來,擠過湍急的人流,最後鏡頭搖起,部隊入畫,整個鏡頭一氣呵成。該片在長鏡頭上的表現雖然如此不俗,但本片在運鏡、光影、剪輯等的表現更是教科書級的。很明顯,導演並不是很在意片中的長鏡頭,有幾處高難度的長鏡頭被導演剪成了蒙太奇。
7、《鯨魚馬戲團》。匈牙利影片,2000年上映 。黑白片,匈牙利語。導演是著名匈牙利大師貝拉·塔爾。電影原著小說《反抗的憂郁》。
影片共145分鍾,只用了39個鏡頭。最有震撼力的一個鏡頭是人們沖進醫院,鏡頭慢慢跟進,如一個旁觀者一樣從一個房間到另一個房間,病人被暴徒們拖下床,暴打一頓,屋裡所有的東西都被掀翻、砸碎。但是,最讓人驚奇的是這一場戲里沒有一個人叫喊,痛哭,咒罵,我們只聽見金屬的敲擊聲,物品的破碎聲,暴徒和受害者都保持了沉默,但正是因為這種沉默才讓這場戲更有力度。當兩個暴徒把一條門簾扯下,鏡頭指向一個站在浴缸里骨瘦如柴的老人時,音樂驟然響起,暴徒們如醉初醒般,不約而同停止了毆打,慢慢地一個接一個的撤出了醫院。鏡頭跟著他們離開房間,進入走廊,然後離開這群人,向右搖,鏡頭裡面出現了躲在黑暗中的男主角的臉,他的臉上寫滿驚恐,眼睛一眨也不眨,鏡頭結束。其影像及配樂讓人震撼得說不出話來。
8、《鳥人》,美國影片,2014年上映。獲得第87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導演岡薩雷斯是墨西哥人。影片由15個長鏡頭組成,講述了一個過氣的好萊塢明星重新登上舞台的故事。其攝影和《地心引力》是同一人。
我一直沒有搞懂這部電影使用長鏡頭有什麼必要性,盡管技術上很純熟。我更傾向於認為這是一部好萊塢的自嗨的產物,然後自己給自己頒個獎。當然這是因為我沒看懂,能得奧斯卡大獎自有其道理,當年和其競爭的是《少年時代》,憑心而論,確實不如《鳥人》。
㈥ 什麼是長鏡頭
問題一:什麼是長鏡頭 顧名思義,就是在一段持續時間內連續攝取的、佔用膠片較長的鏡頭。這樣命名主要是相對短鏡頭來對稱的。長鏡頭能包容較多所需內容或成為一個蒙太奇句子(而不同於由若干短鏡頭 切換組接而成的蒙太奇句子)。其長度並無明確的、統一的規定。
一般劃分為固定長鏡頭、變焦長鏡頭、景深長鏡頭、運動長鏡頭四種。其中運動長 鏡頭包括攝影機的推拉搖移升降等運 動。由於長鏡頭能把鏡頭中的各種內部運動方式統一起來,因此顯得自然流暢,又富有變化,為畫面造成多種 角度和景別,既能表現環境、突出人 物,同時也能給演員的表演帶來充分的自由,有助於人物情緒的連貫,使 重要的戲劇動作能完整而富有飢次地 表現出來。長鏡頭的拍攝,由於不會 破壞事件發生、發展中的空間與時間 的連貫性,所以具有較強的時空真實感。
咱們平時在家拿DV拍攝的,不經過剪輯製作的,也馬馬乎乎可以算是長鏡頭了。:)
問題二:跟兆輪伍鏡頭是長鏡頭嗎?有什麼區別 拍攝的術語叫推鏡頭或拉鏡頭:推就是由遠推進或一直跟進(這個也叫跟鏡頭),拉就是相反。霸王別姬的開頭部分我印象是推鏡頭,由遠而近。時間長了有些記不準了,建議網路視屏
問題三:電影中的長鏡頭指的是什麼? 什麼是影視中的長鏡頭
長鏡頭是指連續地用一個鏡頭拍攝下一個場景,一場戲或一段戲,以完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鏡頭段落,而不破壞事件發展中時間和空間連貫性的鏡頭。
一般認為,電影史上最早應用長鏡頭的範例是「紀錄片之父」羅伯特・弗拉哈迪1916年拍攝的紀錄片《北方的納努克》。
1941年美國奧遜・威爾斯在他的經典影片《公民凱恩》中,又成功族或地運用了長鏡頭段落和景深鏡頭、運動攝影以及多視角的敘事結構。這部影片被譽為「現代電影的里程碑」。
長鏡頭是指連續地對一個場景、一場戲進行較長時間的拍攝,所形成的鏡頭。
在拍攝長鏡頭時,通過攝象機的運動,形成多角度、多機位的效果,造成畫面
空間的真實感和一氣呵成的整體感。
它原為電影的拍攝技巧,產生於上世紀20年代。在電影發明之初,剪輯技巧還沒
成為專門的製作手段時,電影畫面大多是採用長鏡頭拍攝的。
長鏡頭最根本的在於鏡頭內縱深的場面調度產生的紀實性和整個影片節奏的起承轉合所體現的現實主義風格。當然,相對而言,講求景深內的場面調度會使鏡頭的時間變長、節奏變慢。看看侯孝賢等台灣導演的電影就相當明顯。
大景深長鏡頭:是一種採用深焦距拍攝的長鏡頭。是在長鏡頭內實現現場畫面調度的手段。
這種鏡頭常用來保持畫面時間和空間上的完整統一。
其作用為:
a.能以一個單獨的鏡頭表現完整的動作和事件,而其含義不依賴它與前後鏡頭的聯結就能獨立存在
b.強調長鏡頭在時間上的連續性和深焦距造成的完整的空間的作用,形成幾個平面互相襯映、互相
對比的復雜畫面空間結構
c.由於這種多層面和多元性的畫面,比然派生出多義性,使大家在欣賞影片時有相當大的選擇自由
並自由地對畫面形象的某些或全部含義做出自己的判斷和理解。
攝影長鏡頭的缺點
首先,質量上乘的長鏡頭價格昂貴.
其次,長鏡頭往往又大又笨重,在你整天背著它到處轉之後,就會有切身體會.
第三,鏡頭的焦距越長,照相機就必須把握得越穩定,以避免影像模糊.經驗准則是只有當快門速度至少等於鏡頭焦距毫米數的倒數時才能夠手持鏡頭進行拍攝.也就是說,當快門速度低於1/100秒時就不能手持100mm鏡頭拍攝,低於1/1500秒時就不能手持500mm鏡頭拍攝等等.在下一課中還會講到.為了確保得到銳利的影像,我們推薦設置更高的快門速度.我們推薦的設置值是鏡頭焦距的兩倍.也就是說,當快門速度低於1/200秒時就不能手持100mm鏡頭拍攝,低於1/1000秒時就不能手持500mm鏡頭拍攝.因此,對於大多數遠攝鏡頭的拍攝工作都需用要使用三腳架.這樣,你不僅僅要背著那隻長鏡頭,而且還要扛著三腳架.
第四,不管長鏡頭的光學系統多麼完美,拍攝遠處的物體時,影像總是處於充滿塵埃、陰霾和熱折射的大氣環境中。只有在非常罕見的清澈空氣中,才能獲得特別清晰的遠攝影像。
我們建議在練習的這個桐灶階段,除了照相機上已經配備的鏡頭之外,不必再購買任何鏡頭。以後成為高手時,可以考慮較長焦距的鏡頭。即使在那時,除非對超長鏡頭具有特殊的需求,並且資金也不成問題,否則我們建議不要考慮超過200mm的任何鏡頭。如果偶爾需要超長鏡頭,可以考慮添置一隻遠攝增距鏡。...>>
問題四:長鏡頭有什麼特點? 長鏡頭特點:1、保持空間的完整性,同時構建時間和空間再現原生態。2、創造運動造型的連貫。3、保持情緒的連貫性。蒙太奇:蒙太奇(法語:Montage)是音譯的外來語,原為建築學術語,意為構成、裝配。經常用於三種藝術領域,可解釋為有意涵的時空人地拼貼剪輯手法。最早被延伸到電影藝術中,後來逐漸在視償藝術等衍生領域被廣為運用。在影視中,蒙太奇說白了就是剪接影片。蒙太奇一般包括畫面剪輯和畫面合成兩方面
問題五:什麼叫長鏡頭? 樓上的你還笑別人 你鄲讓人笑掉大牙 我看你就是吃了沒文化的虧啊樓上有幾位答對了通俗的說就是一個鏡頭(電影中一個鏡頭指的是攝影機從開機到關機所拍攝到的內容)長時間連續的拍 中間沒有鏡頭的切換電影《四百擊》最後一段對主角的長鏡頭跟拍是運用的典範
問題六:什麼是「長鏡頭」拍攝手法 什麼是影視中的長鏡頭
長鏡頭是指連續地用一個鏡頭拍攝下一個場景,一場戲或一段戲,以完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鏡頭段落,而不破壞事件發展中時間和空間連貫性的鏡頭。
一般認為,電影史上最早應用長鏡頭的範例是「紀錄片之父」羅伯特・弗拉哈迪1916年拍攝的紀錄片《北方的納努克》。
1941年美國奧遜・威爾斯在他的經典影片《公民凱恩》中,又成功地運用了長鏡頭段落和景深鏡頭、運動攝影以及多視角的敘事結構。這部影片被譽為「現代電影的里程碑」。
長鏡頭是指連續地對一個場景、一場戲進行較長時間的拍攝,所形成的鏡頭。
在拍攝長鏡頭時,通過攝象機的運動,形成多角度、多機位的效果,造成畫面
空間的真實感和一氣呵成的整體感。
它原為電影的拍攝技巧,產生於上世紀20年代。在電影發明之初,剪輯技巧還沒
成為專門的製作手段時,電影畫面大多是採用長鏡頭拍攝的。
長鏡頭最根本的在於鏡頭內縱深的場面調度產生的紀實性和整個影片節奏的起承轉合所體現的現實主義風格。當然,相對而言,講求景深內的場面調度會使鏡頭的時間變長、節奏變慢。看看侯孝賢等台灣導演的電影就相當明顯。
大景深長鏡頭:是一種採用深焦距拍攝的長鏡頭。是在長鏡頭內實現現場畫面調度的手段。
這種鏡頭常用來保持畫面時間和空間上的完整統一。
其作用為:
a.能以一個單獨的鏡頭表現完整的動作和事件,而其含義不依賴它與前後鏡頭的聯結就能獨立存在
b.強調長鏡頭在時間上的連續性和深焦距造成的完整的空間的作用,形成幾個平面互相襯映、互相
對比的復雜畫面空間結構
c.由於這種多層面和多元性的畫面,比然派生出多義性,使大家在欣賞影片時有相當大的選擇自由
並自由地對畫面形象的某些或全部含義做出自己的判斷和理解。
攝影長鏡頭的缺點
首先,質量上乘的長鏡頭價格昂貴.
其次,長鏡頭往往又大又笨重,在你整天背著它到處轉之後,就會有切身體會.
第三,鏡頭的焦距越長,照相機就必須把握得越穩定,以避免影像模糊.經驗准則是只有當快門速度至少等於鏡頭焦距毫米數的倒數時才能夠手持鏡頭進行拍攝.也就是說,當快門速度低於1/100秒時就不能手持100mm鏡頭拍攝,低於1/1500秒時就不能手持500mm鏡頭拍攝等等.在下一課中還會講到.為了確保得到銳利的影像,我們推薦設置更高的快門速度.我們推薦的設置值是鏡頭焦距的兩倍.也就是說,當快門速度低於1/200秒時就不能手持100mm鏡頭拍攝,低於1/1000秒時就不能手持500mm鏡頭拍攝.因此,對於大多數遠攝鏡頭的拍攝工作都需用要使用三腳架.這樣,你不僅僅要背著那隻長鏡頭,而且還要扛著三腳架.
第四,不管長鏡頭的光學系統多麼完美,拍攝遠處的物體時,影像總是處於充滿塵埃、陰霾和熱折射的大氣環境中。只有在非常罕見的清澈空氣中,才能獲得特別清晰的遠攝影像。
我們建議在練習的這個階段,除了照相機上已經配備的鏡頭之外,不必再購買任何鏡頭。以後成為高手時,可以考慮較長焦距的鏡頭。即使在那時,除非對超長鏡頭具有特殊的需求,並且資金也不成問題,否則我們建議不要考慮超過200mm的任何鏡頭。如果偶爾需要超長鏡頭,可以考慮添置一隻遠攝增距鏡。...>>
問題七:那英的【長鏡頭】這首歌,主要是表達什麼意思?楊宗緯唱到心裡去了 人生和愛情的諸多無奈
問題八:什麼是長鏡頭 在一段持續時間內連續攝取的、佔用膠片較閥的鏡頭具體參照杜琪峰《大事件》開篇那段街頭巷戰還有 韓國電影《老男孩》那段走廊「錘子」經典長鏡頭
問題九:中國電影史上有哪些經典的長鏡頭 長鏡頭是一種拍攝手法,它相對於蒙太奇拍攝方法。
《戰艦波將金號》中的「敖德薩階梯」一段,實際上,那個真實的階梯很短,如果不通過蒙太奇,用141個鏡頭,形成一個特長的蒙太奇段落,而是用一個長鏡頭去拍攝,那這場戲就會一帶而過,絕不會產生那麼大的感染力、震撼力。藝術的確要造成某種生活真實感,這是現實主義典型創造的必要條件;但藝術的目的卻不在於真實感本身,而在於通過典型形象而給予人們以巨大感染力量。蒙太奇恰恰就是電影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在電影藝術的實踐中,長鏡頭要取代蒙太奇是不太可能的,要反映出豐富多彩的生活,而又全部取消剪輯,不僅沒有那麼多膠片,也無這種必要,藝術是離不開集中和概括的。
這里的「長鏡頭」,指的不是實體鏡頭外觀的長短或是焦距,也不是攝影鏡頭距離拍攝物的遠近,而是拍攝之開機點與關機點的時間距,也就是影片的片段的長短。長鏡頭並沒有絕對的標准,是相對而言較長的單一鏡頭。通常用來表達導演的特定構想和審美情趣,例如文場戲的演員內心描寫、武打場面的真功夫等。
長鏡頭是指用比較長的時間(有的長達10分鍾),對一個場景、一場戲進行連續地拍攝,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鏡頭段落。顧名思義,就是在一段持續時間內連續攝取的、佔用膠片較長的鏡頭。這樣命名主要是相對短鏡頭來對稱的。攝影機從一次開機到這次關機拍攝的內容為一個鏡頭,一般一個時間超過10秒的鏡頭稱為長鏡頭。長鏡頭能包容較多所需內容或成為一個蒙太奇句子(而不同於由若干短鏡頭切換組接而成的蒙太奇句子)。其長度並無明確的、統一的規定。是相對於『短鏡頭』的講法。
問題十:蒙太奇與長鏡頭有什麼區別呢? 蒙太奇簡單地說就是畫面剪輯的相加,相當於建築上的浮水泥 而長鏡頭則指一個鏡頭時間長短,具有連續性(親~絕對不是指鏡頭內畫面是遠景哦~)
㈦ 中國電影最擅長用長鏡頭拍攝的五位導演
1侯孝賢 的電影,他最擅長也最喜歡用長鏡頭了
2杜琪峰 為了突出《大事件》開場的整體感和真實感,設置了一段6分47秒的長鏡頭,為了這鉛緩薯組鏡頭杜琪峰專門請來了電影《指環王》的攝影師,後者卻在研究劇本後以「無法勝任」為由打了退堂鼓。事實證明杜琪峰不是異想天開,攝制組在隨後自食其力,完成了這一段極其復雜和炫目的長鏡頭開篇。
3李志毅 的《不夜城》
4朴贊郁 的黑槐者色風格總是包裹著前衛,譬如《老男孩》里最經典的「錘子鏡頭」(或者叫長廊鏡頭),就被他做成了類似電玩風格。這段戲由崔岷植單挑幾十名混混,雙方各使兵刃打鬥,中間不能有絲毫懈怠。由於鏡頭中人數眾多,操練起來極其復雜,稍有差錯就要返本重來,這一個鏡頭最終拍攝了3天才宣告結束。
5吳宇森 《冬蔭功》讓人見識到長鏡頭拍攝功夫場面的效果,那麼槍戰戲呢?事實上吳宇森早在《辣手神探》中給出了答案,在雲來茶樓和哪租醫院的兩段爆裂火拚中,吳宇森都運用了長鏡頭的表現手法。說起來雲來茶樓的一段是周潤發的個人秀,醫院的長鏡頭反而更見功力,這段長鏡頭拍的異常流暢,而兩名主演的配合同樣天衣無縫。
㈧ 你知道有哪些特別擅長長鏡頭的導演
江青對攝影、美工升辯、照明、化妝吵禪缺等部門的指導也是親力親為,以致對電影製片廠的領導權也予取予求:十年期間,北京電影製片廠調換了十次領導班子,八一電影製片廠也換了八次。江青的很多指令是帶有即興隨感式的意見,業內人士稱之為一些「雞零狗碎襲敬的意見」,時任北影編導主任的馬德波斥之為「發聖旨一樣、神經病一樣的指示」。
㈨ 一鏡到底的電影有哪些
根據我個人的判斷給您推薦幾部,希望是您想要的電影。
1、《工廠大門》它可稱為第一部電影。攝影機在門外記錄了下班工人走出門外,騎車的,走路的,一幅自然真實的景象。喬治薩杜爾說「至今還使人感到一種樸素的魅力。」大門在略靠右邊,在中間靠左的地方還有一個小門,因為光線暗,所以是黑色的。大門和小門剛好形成黃金分割。從大門出和從小門出的人,在構圖上,也形成力量的平衡。
2、《寂靜的房子》該片講述了莎拉和父親來到了空置已久的湖邊小屋,因為這里即將被出售給他人,所以父女兩人決定先過來把衛生給打掃打掃,也算是一種告別的儀式。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著,夜幕漸漸降臨,黑暗和靜謐籠罩著湖面,亦覆蓋了小屋。
3、《余命85分》該片靈感來自一個真實的事件,一位無辜婦女的脖子上被繫上了一枚衣領炸彈。在哥倫比亞,一位婦女和她的家人成為一個特別恐怖行為的受害者。由於無法支付贖金,這位母親變成了一個活著的時間炸彈,她陷入了身體和心理的絕境,她和她的家人試圖打破這一絕境。
4、《約翰娜的7333秒》該影片憑單鏡頭2小時零2分鍾的片長成為吉尼斯世界紀錄認可的最長一鏡到底的電影——可是連IMDb都沒有收錄本片!
5、《奪魂索》該片講述了博蘭頓和菲利普都是哈佛的高才生,一天,都是同性戀的兩人合謀殺害了同學戴維,並藏屍於一個大箱子中。或許是出於炫耀,他們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那就是用裝著戴維屍體的箱子當餐桌,邀請了戴維的父母、未婚妻、同學和茹伯特教授 ...
以上幾部希望是您要找的,謝謝!
翻了下回答,竟然沒有提到《俄羅斯方舟》,這是真正意義上的「一鏡到底」,導演和演員事先排了倆年多,最後用一天完美結束,真正的一鏡到底
我有看過一部一鏡到底的電影---《鳥人》
《鳥人》在第87屆奧斯卡中最佳影片獎,《鳥人》在入圍奧斯卡最佳劇情片的諸多電影中,《鳥人》顯然是與眾不同的。它不僅有著充滿魔力的、肆意縱橫的電影語言,而且相比其他幾部四平八穩的學院派作品,《鳥人》對人物內心、人的普遍性困境的狠辣關注,使它有了一種瑣碎混沌中難得的人文氣質。
其實故事並不復雜,過氣的中年演員Riggan ,自編自導自演卡佛的短篇小說《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試圖以這部嚴肅的百老匯作品擺脫「birdman」(飛鳥俠), 這個帶給他名利,也禁錮了他的好萊塢形象。不出意外,與事業的困境相伴而行的,還有家庭關系的嚴重問題。這部舞台劇,也就成了他所期待的能夠解決中年危機的方案。但他對自我實現、自我認知的迷惘和掙扎則無時無刻不環繞在他的周圍。
在這個看似老套的故事中,導演用了被大家津津樂道的(偽)長鏡頭——把剪輯點隱藏在快速的橫移或者黑屏中,或者是利用特效,製造一鏡到底的效果,使得影片直到四十分鍾後,才有了第一個能被觀眾明顯意識到的剪切點。也就是說,這里的長鏡頭不是力圖減少作者干擾,而是一種作者的表達方式。劇情的推進也幾乎都是以Riggan 的主觀視角來進行,因此觀者對里根的每個細膩的 情感 變化和思考都可以有非常清晰的體會。
《帝國大廈》
導演:安迪·沃霍爾
簡介:由美國先鋒派藝術家安迪·沃霍爾於1964年導演的一部無聲電影。
推薦理由:首先介紹的這一部作品,可以說是簡單至極同時也是一部俗人看不懂的作品(反正我看不懂),其次也是一部催眠妙葯,而且這部電影恐怕是史上一鏡到底最長的電影,電影全長485分鍾也就是說有8個小時,並且全程就是一個場景,從早上8點到下午2點就一直對著帝國大廈拍攝,這是一部看了海報就相當於看完了全程的電影。據說這部電影首映時兩百名觀眾不到半個小時就走光了。
美國夢工廠出品,戰爭題材電影。影片聚焦兩名年輕的英國士兵,講述了一戰時期,兩名英國士兵為了拯救成百上千的生命而冒險穿越敵境傳遞重要情報的故事。這部電影斬獲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音響效果三項大獎。
斯科菲爾德,英國士兵,布雷克的戰友,是一個有點笨拙的男孩,和戰友一起被選去完成一項艱難的任務。因為前面是寸步難行的敵人鋒線、戰壕,和不到24小時的時間,斯科菲爾德從開始的抱怨,到出於友情的應承,最後決定負重前行,最終歷經磨難,穿越重重障礙,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布雷克,英國士兵,在戰斗進入最激烈之際,布雷克被布置緊急任務,傳遞重要情報,任務相當艱巨,要穿到德軍防線後方,向英軍傳達一條緊急命令,取消原定對德軍興登堡防線攻擊計劃,原因是德軍已經設計了陷阱。這關繫到幾千名英軍士兵的生命,還包括在前線的哥哥。
整部影片是一個長鏡頭,必須按照順時序拍攝,為了連戲,必須在陰天拍攝,如果遇上猛烈的太陽,劇組就停工,改為綵排。綵排期間,劇組工作人員都會抬頭看天空,看雲層何時能夠遮住太陽。等到雲來了,劇組就爭分奪秒進行5分鍾左右的拍攝。為了挑戰「一鏡到底」最長的拍攝時間是8分半鍾。然後用技術手段將多個較長的鏡頭組接起來,讓整部影片看起來是一個鏡頭。
最近電影里的長鏡頭,一鏡到底,國產的應該屬於《芳華》那個戰爭片段了。
今天就來推薦幾部一鏡到底的電影吧.
首先科普下一鏡到底的概念,都擺好小桌椅站好前排馬上就要講課了.
一鏡到底:需要有極高的默契度和拍攝技巧,全程鏡頭不換不切不停一人失誤就得重頭再來.
雖然一鏡到底的讓人看起來有很高的吸引力十分的拉風,但是也是一把雙刃劍,好了流傳千古,不好就飽受詬病,正如那些美麗的PS 照片一樣,背後都是需要花費很大的精力去設計還有修飾和構思.
下面就推薦幾部我心目中比較厲害的電影吧.
第一部:《帝國大廈》
推薦理由:美國先鋒派藝術家安迪·沃霍爾在1964年導演的一部無聲電影。
電影簡介:如果你喜歡看超級長的肥皂催眠劇,如果你是一個長期的失眠者,那麼這部電影簡直可以當葯了,它的拍攝時長485分鍾也就是說有8個小時!這個還不是最重要的,並且全程就是一個場景,從早上8點到下午2點就一直對著帝國大廈拍攝(說白了就是把攝影機放在那兒就好了),你如果看了海報就不用再看它了,這就是它的厲害之處,我這種俗人不知道他要表達什麼,大概是傳說中的戀大廈癖??據說當年這部電影還有一個厲害之處:首映時兩百名觀眾看了一會兒就走光了。(畢竟導演這種愛好的人不是很多)
就是下面這個樣子的大廈,好了恭喜你看完這部電影了... ...
㈩ 所謂「一鏡到底」的 電影 真的不需要後期剪輯嗎
說起「一鏡到底」的影片,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摘得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的《鳥人》。影片中,攝影機主要跟隨著主角里根的視角,既穿梭於舞台前後、室內室外,也穿越到過去,再神不知鬼不覺地回到現在。觀眾也彷彿置身角色所在的物理世界與精神迷宮,切身感受著里根一步步走向崩潰的過程。「一鏡到底」的形式感與電影內容的深層意涵巧妙融合,一部別具匠心的佳作就此誕生。除了《鳥人》之外,還有哪些「一鏡到底」的電影?所謂「一鏡到底」,真的就是「one-shot」嗎?是否需要後期剪輯?「一鏡到底」適合表達哪些內容,又會產生怎樣的審美效果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話題。
開宗明義,「一鏡到底」通常指代看上去幾乎不用剪輯,完全打破了蒙太奇的規則,沒有切換,沒有正反打,一個鏡頭從頭到尾,完整記錄了整個事件的發生過程。注意,僅僅是「看上去」不經過後期剪輯,其實很多所謂「一鏡到底」的影片是長鏡頭和蒙太奇的結合。但它們往往運用各種後期技術使剪輯點不易察覺,形成一種天衣無縫的觀賞效果。簡單地說,名副其實的「一鏡到底」=整部電影是一個不經過後期剪輯的單一長鏡頭;偽「一鏡到底」=多個長鏡頭+後期剪輯/特效。
入圍第65屆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德國電影《維多利亞》在今年的北京電影節上一票難求。導演塞巴斯蒂安·施普爾追隨五個青年在柏林的酒吧、大街、天台上轉場20多次,在自然時間、自然環境中完成了140分鍾的one-shot拍攝,完整地再現了躁動不安的年輕人如何陷入萬劫不復的暴力深淵。影片前半段的浪漫邂逅縫合於後半段緊張的犯罪場面,形成急轉直下的心靈震撼與情緒張力。全片由佳能C300手持攝像機拍攝,看似隨意的搖晃鏡頭和燈紅酒綠中偶爾的虛焦鏡頭營造出一種真實感與代入感。攝影師Sturla Brandth Grvlen的名字出現在片尾字幕的第一個。
縱覽以上影片,無論是通過後期剪輯、特效達成「一鏡到底」的效果,還是行雲流水般的單一長鏡頭,都在對電影語言進行創新的基礎上造就了令人贊嘆的視覺奇觀。比起主要依靠蒙太奇剪輯而成的電影,「一鏡到底」難度更大,對導演的場面調度、演員的表演功力、攝影師的技藝和體力都有著極高要求。One-shot不是為了炫技,而是落腳於動作、情節、心理的完整性與流動性,成為一種表達內在情緒與精神處境的視覺載體。因此,現有的「一鏡到底」影片多用於展現緊張驚悚的犯罪題材與心理失衡題材,以獨具魅力的藝術形式喚起觀眾刺激、驚奇、緊張、同情等錯綜復雜的心靈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