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單反運鏡的八大技巧 教你拍出個人微電影
1、拍攝盡量選擇在一個室內空間。這個空間可以是地鐵站、機場候機廳那種很寬廣的室內空間,也可以是老式居民樓那種狹小的密閉空間。如果是外景的話,建議盡量選擇夜晚,並且空間內最好有各種奇異的燈光色彩,這樣有助於烘託人物情緒和性格。
2、選擇超廣角鏡頭,越廣越好。廣角能製造強烈的空間畸變感,而杜可風與王家衛合作的電影中很多畫面是用9.7毫米的魚眼鏡頭拍攝的,所以,了解這個焦段對實現這種畫風非常重要。特別在香港這種極度擁擠的城市,選擇廣角鏡頭,能很好體現都市邊緣人物的被擠壓感。
3、用POV模式傾斜構圖。像王家衛的《墮落天使》中就使用了大量的傾斜構圖,傾斜構圖搭配誇張的廣角畸變,能很好呈現出現代都市人內心的孤獨、自我和緊張感。這種傾斜構圖可以輕松利用智雲穩定器獨有的POV模式拍攝而成。也可以利用穩定器適度拍攝一些俯拍和仰拍鏡頭作為輔助素材,後期剪輯備用。
5、從穩定器+相機拍攝運鏡上。在鏡頭運動方面,因為畢竟是電影拍攝,所以在一些畫面中有使用斯坦尼康,並不全是手持完成拍攝的。但對於日常拍攝的人來說,就需要藉助穩定器來消除拍攝過程中產生的抖動,用穩定器實現斯坦尼康的運鏡風格。
6、拍攝時多嘗試旋轉畫面,這一點是核心元素,前後運動中夾雜上鏡頭旋轉,就能打造很奇特的視覺感觀,對於視頻整體觀感有非常好的強調作用。旋轉畫面的運鏡,需要雙手握持穩定器,同時開啟pov模式;
7、利用穩定器的跟焦手輪搭配沖鏡頭拍攝。沖鏡頭可以向前方向,也可以是向後方向的沖鏡頭。在拍攝中,讓鏡頭和人物的動方向相反,這個沖擊感會更強烈。拍攝時,雙手握持穩定器,手動跟焦追焦拍攝,提前找好鏡頭結尾靠近人物時的焦點設置,通過腳步的運動來追焦,後期突出運動鏡頭的突然性,把加速度釋放出來。
8、拍攝交錯式跟蹤鏡頭,錯式跟蹤鏡頭是沖鏡頭的一種演變,可以給觀影製作一種精靈般的視角。還可以使用左右跟隨、全跟隨這些穩定器上固定的模式來模仿王家衛運鏡風格,也可以多去嘗試瘋狗模式,增強運動的突然性。
2. 相機拍短片,怎樣才能拍出電影質感的視頻
感謝邀請:我算是第一批用相機拍片子的80後小導了!回答這個問題還是可以get到點的!
電影的畫質和攝像機有關的無非就是穩定性、色域和空間感!
先講穩定性:普通的穩定用傳統的拍攝器材,而運動穩定則可以使用大疆如影,智雲雲鶴系列,穩定程度可媲美轉合拍攝車!而且非常靈活,主要就是因為相機機身很輕,才可以使用,這是相機的優點!尤其是微單,索尼的微單,專業視頻王a7s2!
然後是色彩:色彩上,現在的微單相機,最高可以到達40萬的高感光,可以有很好的色域,log2
log3後期可調節性很好!就算是懶得調節,直接用相機的也行!更具體的可以留言咨詢!
最後就是在空間上:用大光圈即可解決背景虛化的效果!sony也配的有超專業的影視鏡頭!
3. 5個低成本技巧,讓你數碼相機拍攝的視頻更有電影感
1 添加「Cine Bars」:視頻的長寬比要比你想像的更重要。但是,如果你的相機不允許您使用寬屏幕電影標准比例(2.35:1或1.85:1)進行拍攝。有很多方法可以做到這一點,如:裁剪你的圖像,如視頻中,在Premiere Pro中創建調整圖層,或者將這些自由寬高比模板拖放到時間軸上。
2 添加富有神秘感的「霧」:這種霧無論是煙霧,陰霾、還是大氣,它可以起到幫你捕捉光線,讓你的視頻看起來更加神秘的作用,而且這不僅僅是能在恐怖片中使用。這些「霧」可以用在溫和、夢幻或者喜怒無常的場景里。
3 使用LUT:LUT可以幫助你的視頻看起來更加電影化。但是,不建議過度的使用它們,否則看起來像是Instagram!在大多數情況下,隱秘是最好的,除非你的視頻要求更醒目的色級。
4 以24fps拍攝:這是非常基本但卻非常關鍵的要點,觀眾習慣於以24fps的速度觀看電影,那麼當他們習慣這種速度後,他們自然也會認為以這種幀速觀看的任何東西都是電影。當然,偶爾也爾會有一些特殊的情況需要不同的幀速,但一般來說,你可能以24fps來作為你視頻的主要標准。
5 調整慢速的快門速度:這里舉一個經典的錯誤案例:以24fps拍攝場景,然後在接下來的鏡頭中繼續放慢幀速率。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出現一踏糊塗模糊的混亂。這里要注意的就是拍攝慢鏡頭時,以較高的幀速率和快門速度拍攝。
這些只是最基本成本最低,而且非常容易掌握的技巧,運用得當,會讓你數碼相機拍攝的作品更有電影感。如果你真的想把你的視頻在質量上提高到新的層次,你還需要學習所有關於照明,運鏡,聲音,音樂,講故事等等知識。這些都是電影中非常重要的元素。
4. 怎樣能讓視頻拍出電影質感
1、選擇鏡頭
想要拍出電影質感,第一件事就是選擇適合的鏡頭。當然,相機跟鏡頭同樣重要,但用來捕捉景物、調整構圖還是以鏡頭為主。如果你使用的是一款最高規格的相機,卻接上價格便宜且構造不良的鏡頭,得到的視頻一定會很糟糕。反之,就算手邊的相機是一般消費型的相機,使用了合適的鏡頭同樣也可以拍出不錯的片子
2、使用膠卷特效
在影片中套用膠卷復古類 LUT 是另一種讓影片有電影質感的方式,經過簡單的調色,就可以讓影片呈現出電影膠卷拍攝的年代感。
3、電影般的運鏡
電影質感效果不單只是跟相機、鏡頭或是剪接有關,如何構圖並運鏡也是關鍵。你應該掌握如何用攝影機穩定器,拍攝出電影運鏡般的畫面。
4、打光
你常會聽有經驗的攝影指導說:“想要營造好的電影質感,首先要把光打好。”你可以多去向燈光師請教一下如何利用打光來增加視頻的電影質感。
5、慢動作
以目前的技術來說,要錄制高幀率的慢動作鏡頭其實已經很簡單了,很多時候利用手機或是運動攝像機就可以輕松達成。當然如果利用相機去錄制的話,拍到的慢動作質感還是會好上許多。
6、鏡頭移動平順
許多動作片里,為了製造臨場感以及緊張感,在拍攝的時候會選擇使用手持晃動的鏡頭來呈現。但如果今天只是拍一般的影片的話,還是讓畫面平穩移動為好。不管是利用三軸穩定器或是其他的方式來讓畫面穩定,只要畫面越穩定所得到的電影感就會越強烈。
關於怎樣能讓視頻拍出電影質感,環球青藤小編暫時和您分享到這里了。如果您對影視後期有濃厚的興趣,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為您提供幫助。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於攝像技巧、後期剪輯的方法及素材等內容,可以點擊本站的其他文章進行學習。
5. 單反相機拍攝視頻如何設定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功。花上一兩分鍾,檢查以下這幾項設置,會讓你拍攝的畫面擁有最佳的視覺效果,並且符合專業製作的技術要求。下面我給大家收集了單反相機拍攝視頻如何設定,一起來看看吧。
單反相機拍攝視頻設定
設定解析度、幀速率和掃描方式
現在我想沒有人在拍標清了吧,所以我們這里只談高清。
高清的標准解析度有以下兩種:1920 x 1080和1280 x 720。對於大多數新手來說,製作的影片最終多是通過網路傳播,其實使用720的解析度就足夠清晰了。而且720由於數據量較小,對於存儲卡的容量、存儲速度以及後期製作的電腦硬體的要求都會低於1080,可以減少入門者的經濟投入。
幀速率有以下幾種:60幀/秒(實際為59.94幀/秒,為方便起見,記為60幀/秒)、50幀/秒、30幀/秒(實際為29.97幀/秒,記為30幀/秒)、25幀/秒、24幀/秒(實際為23.98幀/秒,記為24幀/秒)。60和30是NTSC制的標准,50和25是PAL制的標准。也就是說如果你的影片要在美國等NTSC制地區的電視台播出就要使用60或30的幀速率;如果要在中國或歐洲的電視台播出就要使用50或25的幀速率;而24的幀速率最接近電影的視覺效果(電影膠片拍攝的標准速率為24格/秒)。如果我們的影片是在網路傳播,那麼選任意一種幀速率都是可以的,我建議選擇24。
我們都見過影視劇或 廣告 中的慢鏡頭。這些鏡頭是用高速攝影機拍攝,然後通過後期製作實現的變速效果。簡單的說就是:使用更高的幀速率來拍攝,然後使用正常的速度回放,就得到了慢動作效果。比如:我們用50P來拍攝一個鏡頭,在後期軟體中將它變換(在Final Cut Pro里叫做“符合”,在Premiere里叫做“解釋”)為25P,那麼原來50幀的畫面還是50幀,但這個鏡頭畫面的時長卻從一秒鍾變成了兩秒鍾,於是我們就得到了一個相當於原來速度50%的慢動作畫面。
所以,如果你在拍攝之前做好了詳細的計劃,那麼在需要慢動作效果的時候,你可以通過設定幀速率來獲得。大多數的相機需要我們在後期軟體中來製作變速效果,但有的相機則可以自動完成。
掃描方式有兩種:隔行掃描(用i表示)和逐行掃描(用p表示)。不同的播出平台對於掃描方式也會有不同的要求。對於網路視頻來說,我建議選擇逐行掃描的方式,在電腦顯示屏上可以獲得更好的視覺體驗。另外採用逐行掃描拍攝的視頻素材,在某些後期特效的製作中可以獲得比隔行掃描更好的效果。
在實際應用中,為了方便,我們通常會把解析度、幀速率和掃描方式這三項或其中的兩項合在一起,用一些縮寫來描述。比如我們常見到的一些專業術語:1080p、50i、720p60等等。下面這張表,為我們列出了各種視頻格式的技術術語縮寫。
當然,目前的相機並沒有以上全部的格式,而是只有其中的幾種。不同的相機,所具備的格式往往也不同。
設定白平衡
在進行數字圖片拍攝時,RAW格式的圖片可以讓我們很方便地在後期製作中根據需要來改變色溫,但視頻就不同了。由於相機目前只能記錄高度壓縮後的視頻畫面,所以在後期我們改動的餘地是非常有限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前期必須盡可能地設定合適的白平衡。如果光源的色溫統一,通常機身自動白平衡就可以獲得不錯的表現。但如果碰到拍攝環境光線比較復雜的混合色溫,就比較麻煩一點。視頻相機通常都支持手動白平衡的設定,我們可以根據機身內置的模式(如:太陽、陰天、鎢絲燈等等)來設定,有的機身還允許我們直接以數字的形式來精確調整白平衡。下面這張表,為我們列出了不同類型光源的色溫。
新手特別要注意的一點是:將白色的物體准確地還原為白色並不是我們設定白平衡的標准。為什麼?想像一下:在綠色熒光燈下的一張白紙,我們是應該把它拍成綠色,還是白色呢?顯然,綠色更符合大多數人認識。另外,白平衡的設定還是調整影片色調的重要手段。再想像一下:同一個場景,同一頓晚餐,同一對情侶,他們是悲慘凄涼的分手?還是浪漫溫馨的初次約會?不同的 故事 表達,可能也會影響到白平衡的設定。
如何設定白平衡沒有所謂的正確答案,所以是一個相對較為復雜的問題。新手需要多練習、多思考,才能熟練掌握。關於設定白平衡,我的建議是:可以根據場景中人物的膚色來設定。對於人的膚色,觀眾是有習慣性認識的(顯然,你將一個黃種人的膚色拍成紅色,觀眾就會很不適應),將人的膚色調整到符合觀賞習慣的色調會是一種比較穩妥的選擇。當然,如何調整畫面的色調並不僅僅依靠白平衡,還有很多 其它 的 方法 (比如:燈光),通常需要全盤考慮,這個我們以後再具體討論。
設定光圈和ISO
如何設定光圈就不多說了,大家都明白的。不過視頻拍攝時,對於光圈的設定有時候與圖片拍攝是不同的。圖片拍攝時,我們通常只需要考慮單副畫面,而視頻拍攝時,我們需要考慮前後幾個鏡頭的銜接問題。比如,我們拍攝一組兩人對話鏡頭(即正反打)時,可能兩人所處的位置導致環境光線不同,這時我們不能輕易地通過改變光圈來控制曝光。因為光圈的變化會導致景深發生變化,而當你把這樣的兩個鏡頭剪輯在一起時,會覺得很不舒服。所以,像這種情況時,我們通常會在分別拍攝兩人時,保持同樣的光圈,以保證同樣的視覺效果,而使用其它方法來控制曝光。以上只是一個普通的例子,在視頻拍攝中還有許多類似的情況。
在較暗的拍攝環境中,提高ISO,可以幫助我們將畫面的曝光控制到合適的程度。現在的視頻相機大多提供了很高的ISO值,讓我們在很暗很暗的環境中,也可以拍攝到可見的畫面。但如果ISO值過高,就會讓畫面產生大量噪點,影響畫質。所以當光線不夠時,我們並不能一味地提高ISO值,而是應該把它控制在一個合適范圍內。而這個所謂的合適范圍,並沒有標准。不同的拍攝項目,不同的相機,范圍都不同。比如一些新聞或記錄性質的影片,正在發生的事件是不可再現的,我們當然需要以“拍到”做為第一要旨,所以即使損失畫質,也會提高ISO來保證曝光正常。而電影或廣告這類的作品,通常對畫質的要求會更高。
對於最普及的視頻相機——佳能EOS系列單反相機,在網路中許多專家和攝影師普通公認的一種說法是:由於160為它的原生ISO值,所以在160的倍數時,畫面的噪點較少,畫質最高。我建議的ISO值為:160、320、640、800、1250,不要在佳能單反上使用高於1600的ISO來拍攝視頻。
設定快門速度
快門速度的設定有三個作用:
1、調節畫面運動(機身運動)和畫面內運動(畫面內人或物的運動)的視覺流暢感。
2、調整曝光。
3、避免頻閃。
1、調節運動的流暢。有圖片攝影 經驗 的朋友都知道,快門速度越快,捕捉到的動作就越清晰。但在視頻拍攝時,如果快門的速度設置的過高,會導致視頻中的運動(包括畫面運動和畫面內的運動)變得不流暢。我的建議是將快門速度設定為幀速率的兩倍。也就是說,如果你的幀速率設定在24或25,就把快門設定在50;如果你的幀速率是30,就把快門設定為60;如果幀速率是50,就把快門設定為100;如果幀速率是60,就把快門設定為125。
2、調整曝光。快門速度越慢,進光量就越大;快門速度越快,進光量就越小。所以,快門還可以調整曝光。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我建議還是按照上面的兩倍原則來設定快門速度,依靠其實手段(光圈、ISO、濾鏡或燈光等)來調整曝光。但如果用盡了別的手段還是曝光不足,那麼我們也可以考慮適當的降低一點快門速度,來獲得更大的進光量。但要注意,快門速度最低不能低於30。如果光線太強,卻不能通過提高快門速度來降低曝光(不過,如果你只是用固定鏡頭來拍攝沒有快速運動物體的風景,其實提高一點快門速度也不會對視覺效果產生什麼影響)。
3、避免頻閃。我們平時使用的某些人造光源(比如日光燈等),其實是一直在以一定的頻率閃爍的,只不過我們的肉眼可以自動調節來適應這種閃爍,會讓我們覺得光是持續的。但相機卻會把這種閃爍忠實地記錄下來。表現出來的狀況是:拍攝的畫面中會不停地出閃爍的條紋。
如果我們在供電頻率為50Hz的地區(比如:中國和歐洲)用NTSC制來拍攝,或是在供電頻率為60Hz的地區(比如:美國和日本)用PAL制來拍攝,都極有可能遇到這種情況。
通過調節快門速度可以簡單地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只需要將快門速度設定為當地供電頻率的倍數即可。比如在50Hz的地區,將快門速度設定為50或100;在60Hz的地區,將快門設定為30、60或125。
設定風格檔
這個東西在不同品牌的相機里有不同名稱,比如佳能稱它為“風格檔(Picture Style)”;松下管它叫“膠片模式(Film Mode)”。在這里為了方便起見,我們就用佳能的名稱“風格檔”來稱呼它吧(因為,佳能的用戶最多,而且佳能單反的此項功能最為強大)。
風格檔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我們知道,原來的膠片攝影中不同品種的膠片拍的畫面會呈現出不同的色彩、對比度、銳度和色調,也就是俗語說的“不同的味道”。風格檔的作用也是如此,通過使用不同的風格檔,讓我們不必經過復雜的後期調色,就可以輕松地讓我們的影像實現不同的“味道”。
大多數相機都內置了幾組風格檔供我們在拍攝時使用。有的相機還允許我們在內置的風格檔的基礎上進一步的調整對比度、飽和度、色調等參數,並可以保存成自定義的文件,方便我們隨時調用。而佳能還為用戶提供了風格檔的編輯軟體,可以讓我們在電腦中按照自己的喜好,精細的製作出獨一無二的風格檔。
風格檔千變萬化,沒有一定之規,我們要因題材、環境和個人的喜好來自行決定。那麼該如何確定要使用什麼風格檔呢?我們從兩個方向來考慮。我們可以通過風格檔、色溫和色彩偏移等功能的配合,在前期拍攝時就實現想要的色彩和影調。也可以在前期盡量讓畫面保留更多細節和更大的寬容度,為後期調色留出最大的空間。
佳能相機因為支持自製風格檔的導入和使用,所以有一些專業的公司和個人用戶為它開發的獨特的風格檔文件。其中最有名的就是Cinestyle了。使用Cinestyle可以明顯地提升佳能相機拍攝的視頻質量,方便用戶製作出更具有“電影感”的視頻畫面,我強烈推薦佳能用戶使用它。
設定音頻
音頻功能一直是視頻相機的薄弱環節。大多數的相機不能允許用戶手動控制音頻電平,沒有實時顯示的音頻表,沒有XLR的音頻輸入介面,沒有可供監聽使用音頻輸出介面。如果你有外置的其它錄音設備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如果沒有,那隻能盡力而為了。
如果你的相機可以手動控制音頻電平(比如:Canon 5D Mark II),那你需要先根據拍攝現場的實際聲音狀況調整好電平,最好先錄制一段,然後回放,聽一下。如果你的相機可以在屏幕上顯示實時的音頻電平(比如:Panasonic GH2),那麼確認此項功能已經開啟。
相機上的內置話筒基本上是不能滿足我們聲音採集的需求的,大多數人都會選擇一支外置機頭話筒來提高錄音效果。使用外置話筒時,千萬要記得打開話筒的開關。我在使用5D Mark II拍攝時就曾經犯過這樣的錯誤。關於這一點,我很喜歡GH2的貼心設計,當插上外置話筒時,它會在屏幕上顯示一句話,提示你打開話筒。
檢查電池和存儲卡的剩餘容量
在開拍之前,記得檢查電池和存儲卡的剩餘容量。這是一個極為簡單但又極易被忽視的操作。這在拍攝一些新聞或現場演出等不可再現的場景時尤為重要,因為一旦錯過,就無法彌補。在采訪、廣告或影視劇的拍攝中,如果因為電池或存儲卡的剩餘容量不足而造成拍攝中斷,雖然可以更換後再接著拍攝,但也會打擊到被拍攝對象、攝制組其它成員甚至你自己的創作情緒,還會給別人留下不專業的印象。其實,我們只需要在開拍前花上幾十秒,檢查一下,就完全可以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單反相機拍攝視頻注意事項
快門數的計算方式和選擇
快門速度是控制曝光量的參數之一,在錄像中也能決定你拍出來的影片流暢度及效果。就現在大家拍電影時比較常用24p來說,在拍攝之前應該將快門值設定在多少比較 保險 呢?如果說想要清楚拍出拍攝物的每個動作和行為,大家可將快門數設定為幀數的兩倍,即若幀數為1秒24個畫面,那快門速度則可提升到1/50s比較保險,不過如果是追求物體移動時的殘影效果時,則可再將快門速度降低。設定好後的快門數,盡量不要在拍攝過程中任意更改。
光圈決定景深深淺
在攝影中,光圈大小既能控制光線進入相機,也能利用大光圈製造出美麗的淺景深來突顯主題。不管選擇大光圈還是小光圈,依然不建議在拍攝過程中變換光圈大小,最好還是暫停一下再調整數值比較保險,哪怕你用的是擁有無級光圈、變焦環的電影定焦鏡。當然這樣的鏡頭很適合用來拍影片,尤其是在進行手動變焦時,更容易拍攝出電影中常見的焦點轉移的感覺。變焦時也比較流暢。
關於動態錄像中的ISO值
感光度的選擇,決定著影片畫面的細致度,這部分就和靜態攝影差不多,當你的感光度越調越高,顆粒感或噪點越明顯。和前面兩參數一樣,最好不要在錄像過程中更改ISO值,以免影響整個影片的曝光度。
曝光:瞬間與持久的差異
一般就我們所知的靜態攝影,曝光決定在快門釋放的那一瞬間,就算需要補光,也可通過閃光燈來進行協助。然而動態錄像一般講求恆定常量的曝光,若非要製造特殊效果,不然在影片場景中不會有特別明顯的曝光變化,否則影片忽明忽暗的視覺效果恐怕不是很妙。
選對拍攝模式
為了掌控相機內的設定從而達到穩定的曝光效果,在選擇拍攝模式時比較建議使用手動模式來進行拍攝,因為自動、光圈優先、快門優先模式多少都有不可控因素存在,只有在手動模式才能完全自我地掌握參數設定,較不易受到環境變化影響。
猜你喜歡::
1. 單反拍攝的基本知識教學
2. 單反錄視頻要注意哪些細節
3. 單反拍延時攝影技巧
4. 攝影技巧學習
5. 單反拍攝之年會拍攝竅門
6. 如何拍出電影感單反
1、單反很容易實現這個效果--背景虛化;技術上採用大光圈、長焦距同時拉近鏡頭與被拍攝對象的距離即可實現該功能;最後在加上軟體修改下即可。2、調整對比度3、很多攝像機都有預設圖像風格,但是並不適合後期製作。為了便於調色,要拍攝(低對比度)比較平的畫面,就是說要調低對比度,也要將飽和度調低一點,這樣能保留更多的細節。隨時都可以在後期增加對比度、調整色彩和高光,但如果拍攝時對比度和飽和度太高,後期很難從原始素材上消弱它們。4、單反拍攝影片如何用單反拍出電影感5、降低銳化度6、但如果要在電視或大銀幕上播出視頻,就要降低銳化度選項,否則會因為銳度會過高,看起來不專業。7、稍微欠曝光8、曝光過度是最糟糕的的事情之一,因為丟失了細節,很難通過後期找回細節,如果圖像稍微暗一些會很好,然後仍可以通過後期調節也不會丟失細節。更多關於如何拍出電影感單反,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325cdf1616099657.html?zd查看更多內容7. 單反攝像設置
一:光圈和快門的調節
手動對焦切換按鈕
為什麼說要優先設置自動對焦拍攝,大家看拍攝電影的時候都要配備一位跟焦員,拍攝電影的時候都是用的全手動對焦。為什麼我們都要使用手動對焦呢?因為現在某些相機主打的是拍照功能,在自動對焦方面會比較弱。拍攝反差比較小的場景時,相機會發現對不上焦的情況。如果說拍攝的主體後有一片光反差很大的模塊,機器識別自動對焦會對到反差大的地方,會出現對焦拉風箱的現象,這樣對於拍攝視頻上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同時我們需要練習好手動對焦的技術,用過了你就會發現單反相機拍視頻手動對焦很難操作。
8. 如何用單反相機視頻拍出電影膠片的感覺
方法:
1、是素材的採集,這是最重要的一步,神級調色師也沒辦法拿一個滿是噪點的360p視頻調出電影質感來。這里要說的是,單反拍視頻真的不是強項,但是勝在其超高的性價比,所以拍攝時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方面:
a、全手動。M檔,ISO手動、白平衡手動、對焦手動,覺得無法熟悉的請平時自己多練,單反用自動拍是沒前途的。
b、N制的話快門速度1/60s,P制的話1/50s(簡單地說就是幀速率的兩倍),這是為了讓單幀產生運動模糊而保證基本的畫面流暢。ISO和光圈自由組合,一般以ISO盡量小為原則,這樣大光圈也可以保證較淺的景深,前提是對焦要對准。
c、注意修改照片風格,風格自己到網上去搜cinestyle,這個的主要原理是把相機的機內優化全關(對比度和銳度),以達到在mov格式下保留盡量多的畫面信息,方便後期調色。
d、開拍前找好角度對個白平衡(拿個白板不用我教了吧),啪啪啪,調到對應色溫取好景調好曝光量,再啪啪啪,覺得合適了就可以開始拍了,一般個人習慣是寧願暗1/3檔也不願過曝,沒raw就是拉不回來。
e、佳能黨要拍風景時可以考慮刷Magic Lantern固件然後開raw視頻,這簡直是神器啊!但是對機器對卡對工作台負擔都會加重,慎用。
2、後期處理
a、軟體。長片PR調色是主流,製作微電影可以考慮AE,處理起來會稍微多耗一點時間和機器。小型工作室也就AE+PR,有錢一點的FCPX+達芬奇,能實現的效果已經很豐富了。個人覺得軟體都只是工具,沒有必要追求最新最強的,自己用得順手機器跑得舒服才是王道。
b、插件。Magic Bullet Suite是王道,加上軟體內置的Color Correction特效和蒙版已經可以完成幾乎所有的調色效果了,區別只在於調色的精細程度而已。
c、個人流程一般是RGB曲線先調到比較均衡的程度,然後開始用MBL或者Colorista調,一般是暗調R<G<B,中調R<G<B,亮調R>G>B,具體情況要看影片本身的調子來定,剩下的就是審美的問題了。
d、涉及人像的話,建議先把人像摳出來當蒙版,不是很乾凈的情況下做個快速模糊,然後給人像之外的地方加Grain,最後給畫面上下加上黑條營造寬屏感。
e、AE和PR是很好的工作流,項目文件就可以互相導來導去沒必要導出視頻,盡量一次成品減少中間流程的畫質損耗。
技巧:
1、構圖完整且有故事性
拍電影猶如說故事,說故事的能力是人類獨有的,所以大多數這類作品都會牽涉到人,無論是人的本身、人的歷史或是人的痕跡。
2、畫面大多數包含人元素
照片里包含了人的元素,往往能夠帶出更強的說故事性,那種身同感受的投入感是拍花拍草不能比擬的。
3、刻意的「留白」處理
中國的山水畫里有所謂留白,留白的重點在於保留一切的可能性,可能性愈多,故事反而愈復雜。太過單純的拍攝作品,就好像剝奪了其他人欣賞作品的權利,這不是分享,是灌輸。
4、畫面故意留謎團增加神秘感
除了故事性豐富,保留大環境的信息也很重要。人總愛猜猜謎,硬要把自己塞進柯南道爾的推理浪漫里。
5、畫面氛圍必須和主題吻合
作品構圖的氛圍同樣重要,始終硬照跟電影不同,電影還包含了聲音的資訊(不包括無聲的),無論是主角的對白、閑雜的收音、背景的音樂等,都提供著大量的資訊讓觀察思考、探討、反思,影響觀眾的思考方向,引領觀眾到達導演所預設的目的地。在硬照中製造所謂氛圍,靠的不外乎主角的表情、背景里的陳設、色調及光暗等,讓看者能夠代入到當時的環境,讓看者自身演釋出另一段獨特的故事。
6、相機焦距設置
除了完整的構圖以及氛圍。拍攝電影畫面型攝影作品。還需要對相機進行一些設置。可能你會發現它們一般都是偏暗、白平衡不準確、飽和度偏低等等。這些都可以按照各位 攝影師的個人愛好去設置。
7、在照片上下加兩條黑邊
這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細節。當然,加兩條黑邊再變16:9的比例,不一定會讓一張照片變得很有味道,變得很有電影感。但至少。加上以後。就開始向電影膠片方向發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