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世界電影史當可以有多少副導演
世界電影史當可以有12副導演
因為看不慣現有的個個榜單里美國人入圍太多,所以做雹早一個個人的評選。
美國人對電影藝術的貢獻顯然沒有大家認為的,或者現有排名榜單認為的那麼大,之所以美國人最多,只是因為現在美國話語權最銷枯大英文互聯網比例最大,而不是事實。
1愛森斯坦
2茂瑙
3維爾托夫
4奧遜
5希區柯克
6塔可夫斯基
7費里尼
8伯格曼
9黑澤明
10布列松
11小津安二郎
12特呂弗
13成瀨
14庫布里克
15馬丁斯科賽斯
16卓別林
17喬治盧卡斯
18格里菲斯
19布努埃爾
20羅西里尼
21讓雅克阿諾
22庫里肖夫
23帕拉傑諾夫
24戈達爾
25山姆佩金法
26萊昂內
27路易馬勒
28基耶斯諾夫源斗雀斯基
29溝口健二
30昆汀
31貝拉塔爾
32安東尼奧尼
33卡拉托佐夫
34伊日門澤爾
35楊索
36德萊葉
37阿倫雷乃
38大島渚
39侯孝賢
40安哲羅普洛斯
41維斯康蒂
42帕索里尼
43福爾曼
44侯麥
Ⅱ 世界電影史概況
世界電影歷史備忘錄
1895年以前
11世紀
科學家們意識到了將一束光透過小孔可以使一個外部的形象在內部顯現出來。
16世紀
雷納多·達·芬奇(義大利)概略地描繪出"黑箱"的概念。"黑箱"出現於歐洲文藝復興前的義大利。它是一個類似鏡頭式的暗箱,裡面射出的光線可以在其對面的牆上形成顛倒的影像。
16世紀中葉一17世紀
1、錢巴蒂斯塔·德拉·波爾塔(義大利)通過"黑箱"放映了一組不長的風光圖畫。
2、阿塔內休斯·基歇爾(德國)發明了他的"魔燈"。這是一種通過蠟燭和透鏡放映畫面的方法。
1824年
彼得·馬克·羅熱(英國)向倫敦的皇家協會提交了名為"關於活動物體的視覺留影原理"的報告。
1826年
約翰·艾爾頓·帕里斯博士發明了"幻影轉盤",即在一圓盤上一面畫有鳥籠,一面畫一隻鳥,旋轉時產生"鳥在籠中"的感覺。
19世紀30年代
1、 約瑟夫·涅普斯和路易斯·達蓋爾(均為法國)發展了照相製版工藝,使被拍下來的影像可以保留在金屬板上。
2、威廉姆·亨利·福克斯·塔爾博特(英國)在紙板上制出了正片。
1832年
1、約瑟夫·普拉圖(比利時)製造出了"詭盤"。這是一隻畫有一系列動作分解圖形的圓盤,圓盤的邊緣有許多齒孔。操作者面對鏡子,把眼睛對准任何一個齒孔,轉動圓盤,可在鏡中看到活動的影像。
2、西蒙·里特·馮·施坦普夫(德國)發明了"圓筒動畫鏡",這是一種與"詭盤"相類似的玩具。
1834年
威廉姆·喬治·霍納(英國)發明了"活動連環畫轉筒"。它在一隻圓筒狀的內環中貼上畫有一系列分解動作的紙片,通過圓筒的旋轉使人看到連續活動的影像。
1839年
達蓋爾(法國)在巴黎展示了銀板照像。
1849年
朗根海姆兄弟在費城試驗成功了玻璃板照像。
1877年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美國)發明了留聲機錄音機。 埃德沃德·穆布里奇(英國)成功地用一組鏡頭拍下了一匹奔馬的分解動作。
1882年
艾蒂安·朱爾斯·馬利(法國)發明了"攝影槍"。
1884年
喬治·伊斯曼(美國)把柯達膠卷投放市場。
1888年
伊斯曼為其在一種賽潞瑤片基上使用的膠片乳劑申請了專利。
1889年
愛迪生實驗室發明了活動電影攝影機。
1891年
愛迪生發明了活動電影放映機,它放映出的影像只能通過一個小孔來窺視。
1893年
世界上第一個電影製片廠,愛迪生的"黑瑪麗"製片廠在新奧爾良的新澤西建成。
juncc 2007-3-10 07:15
電影的開始(1895--1913)
1895年
1、奧古斯特和路易斯·盧米埃爾(法國)發明了手提式電影放映機。
2、盧米埃爾兄弟拍攝了他們的第一部影片《工人離開盧米埃爾工廠大門》。
3、伍德維爾·萊瑟姆(美國)發明了電影放映機上的膠片控制裝置,解決了影片膠片在運行時發生畫面跳動的現象。
4、12月28日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公開放映了電影。
1896年
1 羅伯特·威廉姆,保羅(英國)在英國為電影放映機(Biosoope)取得專利。
2 「敘事電影之父」喬治·梅里愛(法國)開始攝制「幻術」(特技)電影。在其後來的電影生涯中,他不斷對這一想像的王國進行探索。
3、 4月23日,愛迪生(美國)的放映機(Vitascope)在紐約城中的科斯特和比亞爾音樂廳進行了第一次放映活動。
1900--1905年
布萊頓學校在英國建立。它由一群攝影師組成,他們的試驗顯示了鏡頭之間的相互影響可以傳達出不確定的信息。
1900--1910年
出現了數以百計的根據著名舞台劇改編的短故事片。
1902年
1、梅里愛的《登月旅行記》(法國)問世。該片使他獲得了國際性名聲。
2、埃德溫· S·鮑特的《郵遞員的羅曼史》(美國)表明對於電影敘述方式的基本因素逐漸增長的意識。
3、查爾斯·百代(法國)建立起自己的製片廠--百代電影公司。
1903年
1、鮑特的《美國消防隊員的生活》(美國)顯示了通過電影的剪輯創造出戲劇性和象徵意義的可能性。
2、鮑特的《火車大劫案》(美國)展示出平行剪輯的效果和西部的魅力。
1905年
1、鎳幣影院在匹茲堡開張。這是美國第一家裝備齊全的電影院。
2、第一本行業刊物《觀看與影片目錄》在美國出版。此時,標準的影片長度為一本。
3、塞西爾·赫普沃斯的《被流浪漢所拯救》(英國)使用了一種連續的銀幕運動的方式作為保持故事連續的方法。
4、中國拍攝了自己的第一部影片《定軍山》。該片由北京豐泰照相館攝制,記錄了京劇《定軍山》的幾個演出片斷。
1906年
在美國,已經發展到近1000家鎳幣影院。
1907年
1、"藝術電影公司"在法國建立。該公司旨在生產具有文化價值的影片。
2、芝加哥建立了第一個城市電影審查委員會。
1908年
1、埃米爾·科爾在法國拍攝了他的第一部動畫片,與此同時,小斯圖爾特·布萊克頓在美國開創了動畫事業。
2、百代電影公司(法國)已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影帝國,它每年出口到美國的影片是美國本土生產影片的兩倍。
1909年
1、35毫米膠片成為國際影片的標准。
2、美國電影工業建立了全國電影審查委員會以對抗州和市政當局干涉電影的企圖。
3、「電影技巧之父」 D.W.格里菲斯拍出了《囤積小麥》(美國)。該片代表了早期拍攝"辯證電影"的努力。
4、溫莎·麥凱拍了《恐龍格蒂耶》,這是美國第一部重要的動畫片。
5、全美已有了1萬家鎳幣影院。
6、以第一位女演員弗洛倫斯·勞倫斯(《傳記女郎》)在銀幕上使用真實姓名為標志,明星制開始在美國出現。
1911年
1、森圖爾影片公司在好萊塢建立了第一家製片廠。
2、賓西法尼亞建立了第一個州立評判委員會,以檢查電影的道德質量。
3、第一個影迷雜志《電影故事雜志》在美國創刊。
4、格里菲斯的影片《戰爭》(美國)問世。這部紀錄片式的故事影片顯示了導演對電影這一媒介日漸成熟的把握。
1912年
1、卡爾·拉莫爾建立了環球影片公司(美國)。
2、阿道夫·朱克爾建立了名演員製片公司(美國)。
3、思里科·瓜佐尼拍攝了《你往何處去?》(義大利)。這部精心攝制的大場面影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井奠定了義大利 電影在史詩性影片上的重要地位。
4、路易斯·梅爾坎頓拍攝了《伊麗莎白女王》(法國)。薩拉·貝納爾出演了這部根據舞台劇拍攝的長50分鍾的影片。
1913年
1、斯特蘭·拉伊拍攝了《布拉哥的學生》(德國)。這部表現主義的幻想片成為神秘恐怖電影的雛形。
2、中國生產第一部短故事片《難夫難妻》,導演張石川、鄭正秋。電影描寫了一對青年男女在封建包辦婚姻中所經歷的 一系列繁文褥節。
juncc 2007-3-10 07:17
成長時期之一(1914--1920)
成長時期之一(1914--1920)
1914
1、故事片開始成為電影工業的標准產品。
2、第一座大型影院「濱河劇院」在美國紐約開業。
3、W·W·霍金森建立了派拉蒙影片公司(美國)。
4、查爾斯·卓別林在啟斯東的影片中出現。他在一年中拍攝了35部喜劇片,並創造了"小流浪漢"的形象。
5、著名系列片《保琳歷險記》(法國)問世。蹈爾·懷特在片中擔任女主角。
6、喬瓦尼,帕斯德隆納拍攝了《卡比利亞》(義大利)。這部巨片中華美的服裝引起了全世界的喝彩。
7、弗蘭克·鮑威爾的《那兒有一個傻瓜》(美國)問世。西達·巴拉第一次扮演了「盪婦」的角色,從此,「妖婦」一詞開始進入人們的語言中。
8、麥克·塞納特拍攝了第一部故事片長度的喜劇片《蒂利耶被揭穿了的羅曼史》(美國)。
1915年
1、美國最高法院在互助影片公司與俄亥俄州的法律訴訟中判定:電影媒介不享受憲法「第一修正案」中關於保護言論自由的條款。
2、美國「全國電影審查委員會」改名為「全國電影審議委員會」。
3、威廉姆·福克斯建立了福克斯影片公司(美國)。
4、托馬斯·英斯在美國開創了「製片廠制度」。
5、西席· B·第密爾拍攝了《欺騙》(美國)。這是一部精緻的關於犯罪、性和犧牲的影片,並用高調攝影表現了心理 的潛流。
6、格里菲斯拍攝了《一個國家的誕生》(美國),這部紀念碑式的、同時引起激烈爭論的影片長達近3個小時,它使用了許多以前影片所沒有使用過的方法。
1916年
1、塞繆爾·戈德菲斯和艾德茄·塞爾溫共同建立了戈德溫影片公司(美國)。
2、格里菲斯拍攝了《黨同伐異》(美國)。這部片長超過3小時的影片把四條故事的線索交織在一起,通過復雜的敘事呼 吁著世界的和平與友愛。
3、維克多·斯約斯特洛姆拍攝了《死之吻》(瑞典)。他在戲劇性的素材中使用了現代的方法,通過一系列的閃回來敘 述事情的經過。
1917年
1、在政府的支持下,德國建立了烏發(UFA)製片廠。
2、卓別林的《安逸街》和《移民》(均為美國)問世。在這兩部影片中,小流浪漢已從最初的漫畫式的形象發展為一個有著悲喜劇效果的富於人性和社會批判色彩的角色。
1918年
1、格里菲斯拍攝了《世界之心》(英國)。影片在對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幾位主人公的表現中,對德國待一種否定態度,獲得了成功的宣傳效果,歐內斯特· 劉別謙拍攝了《卡門》(德國)。這部由"歐洲豪華電影的大師"攝制的影片以異國絢麗奢華的服裝和對性關系的暗示引起了國際影壇的關注。
2、美國的第一部動畫故事片,由麥凱執導的《路西塔尼亞的沉沒》問世。
3、上海商務印書館成立"活動影戲部"(後更名為"影片部"),中國開始建立起自己的民族電影事業。
1919年
1、蘇聯電影工業國有化。
2、由瑪莉·壁克馥、查爾斯·卓別林、道格拉斯·范朋克和D.W.格里菲斯聯合創辦的聯美公司成立。
3、成套供片法逐漸推廣。
4、阿貝爾·岡斯於-「歐洲的格里菲斯」拍攝了長達3小時的大型巨片《戰爭與和平》。他在影片中把特技、隱喻性的並形象和紀錄片片斷結合在一起,表達了反戰的主題。
5、格里菲斯的《被摧殘的花》(美國)成功地利用製片廠的環境創造出一種動人的氣氛。
6、莫里茲·斯蒂勒拍攝了《阿爾納先生的寶藏》(瑞典)。這部史詩般的影片真實地再現了16世紀瑞典的歷史風貌。
7、埃里希·馮·施特羅海姆拍攝了《愚昧的丈夫》(美國)。影片精妙而又坦率地表現了富人之間的三角愛情關系,它 也標志著他導演生涯的開始。
8、羅伯特·維納的《卡里加里博士》問世(德國)。這部恐怖的幻想片以一個瘋醫生的故事探索了表現主義的技巧。
1920年
1、喬·布羅姆特和亨利與傑克·科恩共同建立了 CBC影片銷售公司(哥倫比亞公司的前身)(美國)。
2、列夫·庫里肖夫(蘇聯)在莫斯科建立了他的工作室,並開始探索剪輯技巧。
3、卡爾·鮑澤斯和保爾·威格納拍攝了《泥人哥連》(德國)。影片描寫一個被注入了生命的泥人反對他的創造者的故事,是有重要影響的表現主義影片。
4、西席·第密爾拍攝《為什麼改變了你的妻子》(美國),一部精緻的關於兩性沖突的影片。
juncc 2007-3-10 07:18
成長時期之二(1921--1925)
1921年
1、卓別林的《尋子遇仙記》(美國)問世。這是他導演的第一部故事片。該片成為他在商業上最成功的影片。
2、雷克斯·英格拉姆拍攝了《啟示錄四騎士》(美國)。在這部反對戰爭的寓言中,魯道夫·瓦倫蒂諾塑造了一個新型的浪漫偶像,這在當時為他獲得了極高的聲譽。
3、斯特羅海姆拍攝了《愚蠢的竊賊》(美國)。影片以一種現實主義風格的細節描寫,表現了一名美國婦女捲入歐洲上流社會的腐敗和墮落的故事。
4、中國第一批長故事片《閻瑞生》、《紅粉骷髏》和《海誓》問世。
1922年
1、美國有三分之二的州已經或正在制定有關法規,以對電影進行管理。
2、美國電影工業組成了「美國電影製片和發行人組織」,並聘請威爾· H·海斯為主席,以改善好萊塢的形象。
3、羅伯特·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納努克》(美國)問世。這部產生了重要影響的非故事片捕捉了一個愛斯基摩人家庭的生活。
4、弗立茨·朗拍攝了《賭博者馬布斯博士》(德國)。影片描繪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社會的圖景。
5、弗利德里希·茂瑙拍攝了《諾斯費拉杜》(德國)。影片在實景中拍攝。這部改編自布萊姆·斯托克的《德拉庫拉》的故事的影片雖然並不忠實於原著,但卻第一次把吸血鬼的形象帶給了電影觀眾。
6、中國第一家較有規模的影業公司「明星影業公司」在上海成立。它標志著中國民族電影開始進入發展階段。
7、吉加·維爾托夫拍攝了紀錄片《電影真理報》(蘇聯)。影片通過剪輯把新拍攝的畫面和影片資料結合在一起,分為23個標題,描繪出蘇聯人民生活的真實景象。
1923年
1、華納兄弟影片公司(美國)正式注冊。
2、卓別林完成了《巴黎一婦人》(美國)。影片通過一年輕婦女在被人供養的奢侈生活和真正的愛情之間的選擇,顯示出對於愛情題材出色的處理技巧。
3、雷內·克萊爾拍攝了《瘋狂的雷伊》(法國)。這部短片充分利用了電影這一媒介特技的可能性。
4、詹姆斯·克魯茲的《大篷車》(美國)問世。這部描繪美國西部邊境開拓者生活的史詩性影片引起了眾多的模仿者。
5、西席·第密爾拍攝了《十戒》(美國)。這部賣弄視覺技巧和特技的歷史巨片為導演贏得了好萊塢「第一流人物」的名聲。
6、弗立茨·朗拍攝了《尼伯龍根》(德國)。這部分成兩集的風格鋪張的影片強調了這個德國傳奇中的宿命的色彩。
1924年
1、米特一高德溫一梅耶三家電影公司聯合組成了米高梅電影公司(美國)。
2、CBC影片銷售公司變成哥倫比亞影片公司(美國)。
3、雷內·克萊爾拍攝了《幕間休息》(法國)。影片運用特技和荒誕的動作對現實進行了嘲諷。
4、約翰·福特拍攝了《鐵騎》(美國)。影片以激動人心的動作場面積令人懷戀的環境描繪在西部史詩片中獨樹一幟。 5、費爾南德·萊熱的《機械的芭蕾》(法國)問世。這部先鋒派短片把機械運動的物體與現實生活的片斷並列在一起。 6、保羅·萊尼拍攝了《蠟像館》(德國)。這部表現主義的幻想片把歷史上三個罪惡人物的故事和一位詩人的夢魘聯在一起。
7、弗利德里希·茂瑙拍攝了《最卑賤的人》(德國)。這是一部富於創造性並產生重要影響的影片。它利用想像性畫面的技巧展示了人物的主觀心態。
8、斯特爾海姆拍攝了《貪婪》(美國)。影片通過對物慾橫流世界直率的描繪為美國銀幕帶來一種新的現實主義之風。
1925年
1、卓別林的《淘金者》(美國)問世。當片中的小流浪漢最終找到了愛情、幸福和財富而喪失了自己的個性時,導演所創造的那個悲喜劇的世界獲得了實現。
2、E· A·杜邦拍攝了《雜耍場》(德國)。影片講述了一個嫉妒和謀殺的故事。它以出色的鏡頭運動使主人公痛苦的內心世界得到戲劇化的表現。
3、謝爾蓋·愛森斯坦拍攝了《戰艦波將金號》(蘇聯)。導演所創造的「沖突蒙太奇」理論在這部表現1905年俄國革命的影片中得到了運用。該片對全世界的電影製作者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4、羅伯特·朱利安拍攝了《歌劇院里的幻影》(美國)。朗·錢尼通過這部近10年來最成功的恐怖片爬上了明星寶座。 5、喬治。威廉·帕布斯特拍攝了《沒有歡樂的街》(德國)。這部最沒有浪漫色彩的"街道片"展現了戰後經濟混亂的環境里物質的匱乏和社會的絕望。
6、金·維多拍攝了《大閱兵》(美國)。這部在國際上獲得成功的影片,描繪了一名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年輕人的成熟。
juncc 2007-3-10 07:18
有聲時代之一 (1926-1929)
1926年
1、約翰·格里爾遜在對弗拉哈迪的《莫阿納--一部黃金時代的羅曼史》(美國)的評論中創造了「紀錄片」一詞。
2、艾倫·克羅斯蘭拍攝了《唐磺》(美國)。影片率先使用了維它風音響系統為影片配製了背景音樂。
3、巴斯特·基頓拍攝了《將軍》(美國)。這位「偉大的冷麵人」在影片中把插科打渾與對社會的諷刺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4、阿爾伯特·帕克拍攝了《黑海盜》(美國)。該片是第一部全部使用兩色彩色染印法工藝的故事片。
5、弗謝沃洛德·普多夫金的《母親》(蘇聯)問世。影片把個人命運與群眾運動結合起來,並突出表現了在政治背景中人物性格的發展。
1927年
1、美國電影藝術和科學學院第一次推出了"學院獎"(奧斯卡獎)。
2、由影片發聲的"有聲電影"第一次在故事片長度的影片序幕中出現。
3、艾倫·克羅斯蘭的《爵士歌王》(美國)問世。第一部帶有音樂和部分對話場面的故事片和觀眾見面。它促使整個電影工業向有聲電影沖擊。
4、阿貝爾·岡斯拍攝了《拿破崙》(法國)。這部長度超過4小時的史詩片由於其技藝的精良而受到高度的贊譽--其中包括使用三塊連接在一起的銀幕同時展示四個場面。
5、弗立茨·朗拍攝了《大都會》(德國)。這部在對建築的描繪上充滿生氣的表現主義影片考察了未來的技術社會。在那裡,科學、工業和勞動者互相沖突的目標導致人類走向毀滅的邊緣。
6、茂瑙拍攝了《日出》(德國)。導演運用運動的鏡頭給予這個三角愛情故事以一種抒情的表現。
7、普多夫金拍攝了《聖彼得堡的末日》(蘇聯)。影片表現了主人公在歷史中的成長和加入革命的經歷。
8、沃爾特·魯特曼拍攝了《柏林--一個大城市的交響曲》(德國)。它通過對物體的形狀和運動的剪輯捕捉住了柏林的「本質」。
9、約瑟夫·馮·斯登堡拍攝了《底層世界》(美國)。它標志著強盜電影的開始。
10、威廉姆·威爾曼拍出了《翼》(美國)。這部描寫第一次世界大戰壯觀的空戰場面的影片獲得了第一個奧斯卡最佳影片獎,並為其增添了光彩。
1928年
1、雷電華公司成立(美國)。
2、薩爾瓦多·達利和路易斯·布努艾爾拍攝了《一條叫安達魯的狗》(法國)。這是法國超現實主義運動中最著名的影片。
3、瓦爾特·迪斯尼拍攝了《汽船威利號》(美國)。這是第一部配有同步音響的動畫片。
4、卡爾·德萊葉完成了《聖女貞德的受難》(法國)。這部影片主要是用特寫拍攝的。它的碎片式的形象的並列拼貼引起了激烈的爭論。
5、布賴恩·富瓦拍攝了《紐約之光》(美國)。這是第一部全部有對白的故事片。
6、普多夫金拍攝了《亞洲風暴》(蘇聯)。影片描繪了在一場革命風暴中,一位蒙古牧民領導人民反抗帝國主義統治的斗爭。
7、斯約斯特洛姆拍攝了《風》(美國)。影片描寫了一位拓荒的婦女在新的環境中為生存而奮力掙扎,幾乎被風拖人了瘋狂之中。
1929年
1、電影放映的速度標准被規定為每秒24格。
2、隨著向有聲電影轉變的完成,全美共生產了300多部有聲片。
3、在格里爾遜的領導下,英國的電影工作者開始了一個拍攝與社會密切相關的紀錄片運動的10年。這一運動獲得了國際的名聲,並激發了世界各地的導演們。
4、哈里·博蒙特拍攝了《百老匯歌舞》(美國)。這部「百分之百的全歌、全舞、全對白」影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並在好萊塢掀起了歌舞片熱潮。
5、亞歷山大·杜甫仁科拍攝了《兵工廠》(蘇聯)。影片以充滿詩意的情調對烏克蘭人民不可摧毀的革命精神進行了歌頌。
6、阿爾弗萊德·希區柯克拍攝了《訛詐》(英國)。這部英國的第一部有聲片在創造銀幕的懸念中,展示出對音響與畫面的關系敏銳的認識。
7、約瑟夫·桑特利和羅伯特。弗洛里拍攝了《椰子》(美國)。這第一部馬克斯兄弟的影片為銀幕喜劇增添了一種新的荒誕色彩。
8、維爾托夫拍攝了《帶著攝影機的人》(蘇聯)。這是一部生動的關於俄國城市生活的影片,它以對鏡頭和剪輯富於活力的運用表現出具有哲理的主題。
9、金·維多拍攝了《哈利路亞!》(美國)。第一部全部由黑人演出的有聲片。
juncc 2007-3-10 07:19
有聲時代之二 (1930-1933)
1930年
1、布努艾爾拍攝了《黃金時代》(法國)。這部超現實主義的影片在引起騷亂後在巴黎被禁映。
2、讓·谷克多拍攝了《詩人之血》(法國)。這部導演的處女作把超現實主義和印象主義的經驗結合起來,揭示了一個詩人的精神世界。
3、杜甫仁科拍攝了《土地》(蘇聯)。影片對走上集體化的烏克蘭農民為聯合起來而斗爭進行了富於詩意的表現。
4、默文·萊洛埃拍攝了《小愷撒》(美國)。愛德華· G·羅賓遜因在這部對野蠻的暴力進行了非道德的描寫的影片中扮演了一名殘忍的強盜而步人明星的行列。
5、帕布斯特拍攝了《1918年的西部前線》(德國)。這部高度現實主義的反戰影片追蹤描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幾名在前線的德國士兵的生活。
6、斯登堡拍攝了《藍天使》(德國)。瑪琳·黛德麗在片中扮演了一個把一位老教授引向墮落與死亡的酒吧歌女,並從此進入了明星行列。
1931年
1、一次上演兩部影片的節目安排法開始出現。
2、托德·布朗寧拍攝了《德拉庫拉》(美國)。貝拉·呂格西在這部經典影片中扮演了他最著名的角色,並引來了眾多的模仿者。
3、克萊爾拍攝了《自由屬於我們》(法國)。影片對剝奪了個人自由和把人變成機器的現代社會進行了嘲諷。
4、弗立茲·朗拍攝了《M》(德國)。他在這部表現精神變態的兒童殺人犯的影片中出色地運用了聲音和畫面的交互作用5、威爾曼拍攝了《公敵》(美國)。這部紀錄片風格的影片描寫了一個出身於下層社會的男孩變成為一個邪惡的殺手的經歷,並使詹姆斯·卡格尼成為明星。
6、詹姆斯·惠爾拍攝了《弗蘭肯斯坦》(美國)。這部改編自瑪麗·謝莉小說的影片藉助於鮑里斯·卡洛夫的表演和傑克·皮爾西的化妝技巧成為一部經典之作。
1932年
1、後期配音技術開始應用。
2、威尼斯電影節開始舉辦。這是這一類型的國際電影節中的第一個。
3、布朗寧拍攝了《畸形人》(美國)。這部引起爭議的離奇的影片講述的是馬戲團里的一群畸形人由於受到那些「正常」人的欺騙,而對他們進行復仇的故事。
4、迪斯尼拍攝了《花與樹》(美國)。它在動畫片中第一次運用了三色染印法工藝。
5、霍華德·霍克斯拍攝了《疤臉大盜》(美國)。這部充滿暴力的強盜片引起了對其殘暴場景的抗議。
6、萊洛埃拍攝了《我是一個越獄犯》(美國)。這部以喬治亞州為背景拍攝的影片揭露了美國司法制度的不公正,並導致了喬治亞州在此方面的改革。
7、劉別謙拍攝了《天堂里的煩惱》(美國)。該片以著名的「劉別謙方式」在優美和文雅的風格中結束了一個愛情和游戲式的喜劇。
1933年
1、英國電影學院建立。
2、德國電影業被置於納粹的控制之下。
3、勞埃德,培根拍攝了《第42街》(美國)。影片描寫了為一出新歌劇的上演,演、職員們在舞台後做出的巨大努力。由此,巴斯比·伯克利和他整齊劃一、高度風格化的音樂小組把一種新的生活注入了這一類型片之中。
4、梅里安· G·庫伯和厄內斯特· B·舍德塞克拍攝了《金鋼》(美國)。威利斯· O·布萊恩驚人的特技使這部「美人與野獸」的故事片成為一部經典之作。
5、桑頓·弗里蘭拍攝了《飛向格蘭德》(美國)。弗萊德·阿斯泰爾和金格·羅傑斯開始作為搭檔出現,並由此把舞蹈片推向了一個新鈉、優美的境界。
6、亞力山大·柯爾達拍攝了《亨利八世的私人生活》(《英富艷史》,英國)。這部在國際上獲得成功的浪漫歷史片為對這一時期人物的塑造樹立了一個典範。
7、古斯塔夫·馬切蒂拍攝了《 EXTASE》(捷克)。這部早期的色情片經典之作描寫的是一個私通的故事。片中-個裸體游泳的場景引起了觀眾的轟動。
8、讓·維果拍攝了《零分的操行》(法國)。影片通過對聲音自由的運用,把現實的和一種象徵化的意象結合起來,對法國電影產生了重要影響。
9、弗蘭克·卡普拉的《一夜風流》(美國)問世。這部"怪僻喜劇"囊括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以及最佳男女演員獎,並成為類似影片的開端。
10、弗拉哈迪拍攝了《來自阿蘭島的人》(英國)。該片對於遠離愛爾蘭的一個島嶼上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為生存進行的斗爭所做的評價引起了爭論。
11、范·戴克拍攝了《瘦人》(美國)。這部深受大眾歡迎的喜劇-神秘片描繪了一對隨緣自適、幽默恢諧、傾心相愛的夫婦,它為電影中的情侶又增加了一個新的層面。
12、維里拍攝了《駁船亞特蘭特號》(法國)。在這部描寫感受和愛情在一艘駁船上覺醒的影片中,現實主義被融化在一種詩意的影像之中。
juncc 2007-3-10 07:19
有聲時代之三 (1935-1939)
1935年
1、美國現代藝術博物館影片圖書館開館。
2、福克斯影片公司與20世紀影片公司合並建立了29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美國)。
3、福特拍攝了《告密者》(美國)。這部"反英雄"的影片是最早把聲音的運用與場面的調度精確d地結合在一起的影片之一。
4、羅伯特·馬摩里安拍攝了《浮華世家》(美國)。這是第一部採用了三色染色工藝的長故事片。
5、1935一1951年,新聞片《時代日誌》開始按月攝制上映。該片對新聞電影的攝制和觀眾都具有重大的影響。
6、蔡楚生導演的《漁光曲》(中國)在莫斯科國際電影展上獲得榮譽獎。這是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中國故事影片。
1936年
1、世界上最大的電影資料館——法國電影資料館建立。
2、卡普拉拍攝了《第茲先生進城》(美國)。這部最受歡迎的夢幻式影片,描寫了一個普通人對於腐敗和犬儒主義的勝利。
3、卓別林拍攝了《摩登時代》(美國)。影片對於技術對人類生存條件的影響進行了諷刺。
4、溝口健二拍攝了《青樓姐妹》(日本)。這部經典影片通過對生活在一個變化的社會中的婦女的描繪,對傳統與現代價值觀念之間的沖突進行了探討。
5、萊尼·尼佐古奇拍攝了《意志的勝利》(德國)。這部由納粹資助的巨型宣傳片表現了1934年在紐倫堡為納粹分子打氣而舉行的集會。它以有意排演的畫面渲染希特勒的號召力和聲望,並把自己偽裝成一部真實的紀錄報道片。
這是一部分
可看
http://forum.etgo.cn/archiver/?tid-94396.html
Ⅲ 安德烈·柯里昂的簡介
他,被後世稱為「好萊塢電影之父」。
他,被世界電影業協會評價為「最偉大的電影導演!」
他,開創了新現實主義、新浪潮、新電影各大電影運動的先河。
卓別林稱他為「不可多得的春隱少有的電影天才!」
斯皮爾伯格稱他為「我的老師,我的父親。」
安東尼奧尼稱他為「電影界的上帝。」
基耶斯洛夫斯基稱他為「讓我們無法拿起攝影機的人。」
影評人稱他為魔鬼,演員們稱他為「最可愛的人」
甚至色情電影業也稱他為「我們的祖師。」
從一家瀕臨破產的小電影院開始,他一手打造了世界上最大的電影帝國—「夢工廠」,吞吃哥倫比亞,打垮米高梅,擊敗派拉蒙,合並二十搜侍世紀福克斯,篡位華納兄弟,制霸好萊塢。
他,讓華爾街為之頭疼,他,讓美國總統親自頒發勛章,他,被中國人民稱為「我們最信賴的朋友!」
安德烈·柯里昂是來自中國穿越到美國洛杉磯發展電影的人,他叫張元,是北京電影學院的碩士生,研究的是世界電影史和電影理論,年底跟著一個攝制組到洛杉磯采訪,順道參加一個他們在好萊塢的電影首映式(張元是他們的編劇加副導演),結果在中國大世森吵劇院對面的一家賓館一覺醒來發現他自己躺在一間學生宿舍里,裡面除了張元之外還住著一個胖子一個瘦子(就是甘斯和伯格),他們叫張元為安德烈,然後在花了兩天的時間之後,張元明白了他自己鬼使神差地來到了1925年洛杉磯。
Ⅳ 世界電影史 喜劇的先驅——麥克斯·林戴
圖片➕影片resource: YouTube
摘抄:麥克斯·林戴根據馬克·納普原著改編的《上吊者》以及《飛行師麥克斯》,找到了自己應該扮演的角色,即扮演一個十足紳士型的公子。他的身材很矮,在手裡拿著一根藤手杖,上身穿一件黑色的大禮服和別出心裁的背心,下身穿著一條有條紋的長褲,手上戴的雪白的手套,頭上帶一點高禮帽,腳上穿著一雙長筒的漆皮鞋,這一切都增加了這位矮胖紳士那幅可沒攔憐的尊嚴相,尤其在他挨了一巴掌的時候,他那種狼狽更顯得滑稽可笑。
林戴的喜劇,很少用追趕或扔奶油蛋糕的老套方法。這位從巴黎大劇院培養正畝出來的演員用他的優美的動作給熒幕帶來一種新的喜劇概念。他雖不輕視誇張的效果,但他首先利用的則是處境的離奇、細致的心理變化觀察和流行的風俗特點。
林戴和他的競爭者不同之處就在於他不是一個出色的雜技演員。但他具有正確動作的技巧和一副極富於表情的面孔。他需要大特寫來獲得聲譽和展示他的一切才能,因為只有跟就通過大特寫才能夠把它細致的面部表情充分的表現出來。他的演技時常要求突然中斷;這是因為假如沒有這些節奏性的中斷,他那活躍的力量就變得過於興奮的狂舉察森熱,所以在每一次動作效果迅速過去之後,必須有一段停歇的時間。
《麥克斯和金雞尾酒》:優美的動作突然的效果,簡練的表現方法和細心正確的演技,把這一意味深長的場面表現的淋漓盡致。
Ⅳ 美貌與智慧並重的女人
美貌與智慧並重的女人
美貌與智慧並重的女人,很多女性都希望自己成為一個美貌與智慧並重的女人,但是很多人都難以做到,因為想要兼顧兩方太難了,下面我帶大家簡單了解一下美貌與智慧並重的女人為什麼更惹人愛。
不知女權主義盛行於何時,在經過了一代又一代女性先鋒們的追求和探索下,女性的思想在一點點覺醒,地位也在不斷的上升,雖然還達不到所謂真正的男女平等,但是確實在一點一點的好轉。
一個女人想在社會上有地位,那麼她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能否實現這一點,而且你必須要去跟男性來競爭,像他們一樣賣力而不是因為自己是女人就退縮。一個女性想要成功,所付出的絕對比同等情況下男性付出的要多,所以更值得人們去贊賞這樣的成功女性,也就不禁讓我想到了中國的楊瀾。
無論男人還是女人,在人生道路上的選擇都是十分重要的,只不過女性在結婚以後,就會面臨著工作和家庭的某些不可調和的難題,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然而大部分中國女性在結了婚以後還是選擇了以家庭為重,而漸漸地不把太多精力放到工作上,有些甚至成為了全職太太。努力奮斗確實很辛苦,身邊的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一個女孩子有個差不多穩定的工作,嫁個好人家就已經很不錯了,為什麼要在工作上那麼賣力氣呢。若是處在一個高的職位就意味著註定會犧牲掉一些私人時間去解決工作上的問題,所以很多高管女性才會頻繁的被問及如何均衡家庭和工作。作者也在文中用了很多文字來說明那些成功女性是如何做的,自己又是怎樣在工作和生活中來均衡自己的時間的。
我第清並一次看到謝麗爾是她在畢業典禮上的演講,當時她的氣場就讓我欣賞和喜歡,覺得她是一個充滿活力的人,後來看到這本書的封面覺得她的笑容也充滿了親和力。一直以來,我就很喜歡看那些著名女性所經歷的人生和生活,有點崇拜她們那些與眾不同的人生經歷。而自己所喜歡的女性也是那些有真才實學和能力的,小家子氣的入不了我的眼,那些長相好看但自身不上進的姑娘們更是讓我覺得不想與這類人交往。雖然我自己也不是很上進,但是我很少把時間浪費在沒有什麼營養的事情上,把時間用在能夠提升自己素質的地方,人永遠有需要進步的空間,而作為一名女性,擁有了很多本事,答塵跡你的人生就多了許多精彩。
向前一步,每位女性都需要做出一些進步,而不是在思想上把自己固步自封,看低自己。我們需要讓自己變得自信,用自己的實力去打敗那些沒什麼能力還自大的男人,去漸漸改變那些大男子沙文主義的人對我們的偏見和認知。作為一名女性,你的身上有很多還未被開發出來的能力,有許多工作都是女性做的更為優秀,我們要讓更多的男性學會尊重女性,也就需要每一位女性都做出努力。女人年輕時貌美惹人愛,等你不再年輕時,你的能力和智慧就是讓人尊重你的資本,而這些東西都是需要我們從一開始就漸漸積累沉澱的,不要把時光都浪費在了那些可有可無的事情上。
你可以不漂亮,但一定要讓自己有實力,有不依靠任何人獨立站在這個社會上的能力。
女人的美貌與智慧,真的能夠並存嗎?
1914年11月9日,在奧地利的維也納,出生了一個小女孩。
這個小女孩是一名標準的「富二代」——父親是猶太銀行家,母親是一名鋼琴家。女孩被取名叫海德維希·愛娃·瑪麗亞·基斯勒 (Hedwig Eva Maria Kiesler) ——好吧,這個名字實在太長太難記,所以我們還是就叫她之後給自己取的藝名:海蒂·拉瑪(Hedy Lamarr)。
童年的海蒂·拉瑪
拉瑪無疑是被按照「女兒富養」的模式開啟了人生之路:上了瑞典的女子兄虛學校,各科成績優異(尤其是數學),7歲就會跳芭蕾舞和彈鋼琴……
在拉瑪後來的自傳中,她這樣寫道:
「我的母親是一個非常美的女人,我父親很愛她,所以我的生活不僅寬裕,而且還時刻沐浴在愛中。那時候我覺得,一個女人長得漂亮,就會有男人愛她,這個世界就是這樣。 」
按照這樣的思路發展下去,拉瑪應該是慢慢成為一個上流社會的名媛,然後嫁給一個上流社會的名流,然後以貴婦人的身份,相夫教子,優雅老去……
但拉瑪說:我不要!
那她想做什麼呢?她想表演,想做一個演員。
1931年,17歲的拉瑪放棄了自己就讀的通信專業,跟隨當時奧地利著名的戲劇導演馬克斯·萊因哈特,去了德國柏林學習表演。就在當年,她就迎來了自己第一部大熒幕作品《街上的錢》。
17歲的拉瑪,確實有成為女演員的條件。
17歲的拉瑪扮演茜茜公主
表現自我,實現自我,一直是拉瑪的夢想,為此,她願意付出更大的代價。
1932年,拉瑪主演的《神魂顛倒》在捷克斯洛伐克首映。這部電影講的是拉瑪扮演的女主角在嫁給一個年老的長者之後,發現婚姻的乏味,隨後逃離婚姻,和一個年輕人墜入愛河。
這是部黑白電影,沒有什麼對白,基本都是音樂背景。但這部電影問世後,整個歐洲都轟動了。
為什麼?
因為拉瑪在裡面QL出鏡——這是電影史上第一次有女演員QL出鏡。
18歲的拉瑪就此被寫入了世界電影史——第一位在電影中QL出鏡的女演員。
但這部電影在當時保守的歐洲,遭受的抵制是可以想像的:很多國家都宣布禁播這部電影,連教皇都斥責這是一起「丑聞」。
拉瑪後來回憶:
「《神魂顛倒》的首映我記得很清楚,當看到自己的光屁股在銀幕上抖動時,父母坐在那裡目瞪口呆。」
而拉瑪面對從四面八方涌來的斥責,只用了一句話做回應:
「如果你運用想像力,你可以看見任何女演員的裸體。」
《神魂顛倒》這部電影在很多國家被禁播,所以並未給拉瑪帶來想像中的名氣,但給她帶來了人生中第一個老公。
1933年,也就是這部電影上映後的第二年,一個叫弗里茨·曼德爾的男子開始瘋狂地追求拉瑪。這個曼德爾不是普通人,是奧地利的第三大wuqi商,是個有名的富翁。
拉瑪的父母非常支持這樁婚事,因為他們本來就害怕女兒因為主演了那部電影而成為一個沒有人敢要的女人。總之,拉瑪與曼德爾在認識3個月之後就結婚了。
弗里茨·曼德爾
然而,就像自己拍的那部《神魂顛倒》的電影一樣,拉瑪在結婚後就開始後悔了。
曼德爾佔有欲非常強,處處監視拉瑪的行動,甚至不允許她上街。而且,曼德爾開始四處收購當年的《神魂顛倒》電影拷貝並銷毀,因為他不希望別人看到自己妻子的躶體。
如果這些都還能容忍的話,拉瑪對丈夫有一點絕不能容忍——結交納粹。
而曼德爾卻偏偏喜歡帶拉瑪出席與納粹高官的聚會,不僅僅因為拉瑪能滿足曼德爾的虛榮心,更因為她的美貌,能給曼德爾帶來更多的wuqi訂單。
1937年,結婚四年後的拉瑪忍無可忍,在一次陪丈夫出席酒宴時,在盥洗室迷暈了隨身的侍女,然後翻窗戶跳了出去,連夜搭上了前往巴黎的火車。
你看,這就是拉瑪。
1938年,逃離婚姻的拉瑪輾轉來到了美國好萊塢。
擁有驚人美麗的拉瑪,在倫敦時就被米高梅的巨頭路易·梅耶一眼相中,隨即米高梅就與她簽訂了一份長達7年的合約。
拉瑪也正是在那時候取藝名海蒂·拉瑪,正式開始了演員生涯。
在接下來的歲月,拉瑪出演了一系列電影,那段歷史,用圖片比文字更有說服力。
在這一系列電影中,拉瑪被米高梅稱為「全世界最美麗的女人」,並讓她與好幾位影帝搭檔出演,其中包括克拉克·蓋博。
但實事求是地說,拉瑪雖然出演了大量的影片,甚至因為扮演《海角遊魂》,打破了好萊塢金發女星一統江湖的格局(她是黑發),但人們始終聚焦的是拉瑪的美貌,對於她的演技,關注不多。
哪怕一部電影只要貼出她作為主演的海報就一定會大賣,這種情況依舊沒有什麼改變。
在試角《卡薩布蘭卡》和《亂世佳人》等經典電影失敗後,拉瑪自己也開始灰心喪氣,留下了一句著名的牢騷:
「任何女孩都能夠變得迷人,你所需要做的全部事情就是站在那兒並且看起來很蠢。
(Any girl can be glamorous. All you have to do is stand still and look stupid.)」
作為電影演員的海蒂·拉瑪的故事,說到這里,其實已經差不多了。但如果她的故事只是一個演員的故事,估計不會入選「饅頭說」。
接下來,下半場開始了。
還記得拉瑪小時候哪門功課最好嗎?是數學。
還記得拉瑪當初放棄的是哪門專業嗎?是通信專業。
還記得拉瑪第一任丈夫是幹嘛的嗎?是wuqi商。
還記得她一直和丈夫做什麼嗎?和納粹談生意。
好,現在,請演員海蒂·拉瑪謝幕,請發明家海蒂·拉瑪出場。
拉瑪的丈夫曼德爾,當時一直在和納粹討論無線電信號遙控魚雷和無線通信干擾技術。雖然當時的無線通信技術屬於軍事機密,但曼德爾與納粹武器專家談論相關技術時,妻子拉瑪是被允許呆在旁邊的,甚至被允許記錄。
拉瑪在那個時候就開始關注無線電通信干擾技術。
隨著拉瑪離開丈夫,逃離納粹,她也就把關於這份技術的記錄和心得帶到了美國。
但當時拉瑪還沒有往這件事上多想,只是醉心於她的演藝事業。
1939年的一天,拉瑪在報紙上看到了一篇關於人體腺體內分泌的文章,作者叫喬治·安太爾(George Anteil)。
拉瑪很快約見了喬治·安太爾——因為當時的拉瑪,希望能夠讓自己的胸部變得更大一些。
但安太爾見到拉瑪後卻直言相告:自己其實是一名鋼琴家,為好萊塢的電影配樂,研究腺體什麼的只是業余愛好。
這倒也沒妨礙拉瑪和安太爾成為了好朋友,兩人天南地北,無所不聊。聊了之後,拉瑪才發現,這個安太爾真的是興趣廣泛——他寫腺體分泌對犯罪的影響,寫愛情專欄,居然對無線電通信技術也頗有研究。
拉瑪與安太爾
然後,兩個人的話又聊到了納粹德國的海軍,當時橫行大洋的U型潛艇。
二戰期間,各個國家都會用無線信號引導魚雷命中目標,但有一個問題:敵方也可以通過干擾無線電信號,讓魚雷偏離攻擊目標。因為早期的無線電通信,是同時在一個單獨的頻道上傳輸,只要對方探察到這個頻道,就可以有效地干擾信號。
拉瑪認為,這個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她的設想,簡單來說就是變一個頻道為多個頻道,在魚雷發射端,一批信號按隨機的信道序列通過多個渠道發射出去,接收端則按相同的順序將離散的信號組合起來。這樣一來,對於不知信道序列的接收方來說,接收到信號就是雜訊。但怎麼做到這一點呢?
安太爾說,鋼琴的道理可以借鑒。
安太爾對拉瑪說,自動鋼琴都是通過編好碼的打孔紙來控制演奏的,每一個孔只控制一個音,組合起來才是一首曲子。
拉瑪隨即得到啟發:那麼魚雷的無線電控制是否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開拓多個頻率而不是單個頻率,每一段頻率只控制一個信息,被破壞了也可以進行整體修正,進而達到避免被干擾的目的?
1940年初,拉瑪和安太爾根據這原理,設計出了一個飛機導航系統。安太爾構思了一對紙卷,分別安置在飛機和魚雷裡面,來指定變化頻率的順序。
1941年,拉瑪和安太爾正式把這項技術定名為「調頻技術」,並申請專利。1942年8月11日,專利正式通過——專利批號:2,292,387,專利擁有人:海蒂·拉瑪和喬治·安太爾。
當時拉瑪和安太爾設計的專利圖紙
在拉瑪得知專利被通過之後,就在與安太爾商量之後宣布:無償向美國政府捐出這個專利,希望他們用於打擊納粹德國。
但是,拉瑪並沒有如願。
美國政府其實相當重視拉瑪這個發明。
為此,在1942年的8月,美國海軍與國家發明委員會以及聯邦調查局專門舉行了一次聯席會議,研究拉瑪與安太爾這項發明是否能投入軍用。
拉瑪親自擔任演說。當她向大家解釋這個發明原理其實和自動鋼琴的原理差不多時,很多在場的`軍官都笑了出來。隨即,拉瑪發現了問題:
第一,在場的很多人都聽不懂她在說什麼。軍方認為,魚雷和鋼琴實在扯不上關系,一個女演員怎麼可能比武器專家更專業呢?
第二,在場的很多人對她這個人的本身更感興趣,包括她的身材,她的容貌,她的打扮。
第三,聯邦調查局非常懷疑她的身份——既然她的前夫一直與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做生意,那完全有可能她自己也是納粹派來的「卧底」,在玩弄美國軍方。
最終,美國軍方決定:不會將「跳頻技術」投入軍用,而是將這個專利封存起來,成為一個秘密。
當然,軍方還給了拉瑪一個善意的提醒:你有那麼漂亮的臉蛋,應該幫助政府去推銷「ZZ債券」,用於籌集與法西斯戰斗的軍費。
他們認為,這才是一個漂亮的女演員應該乾的嘛!
拉瑪說,那就聽你們的吧!
然後她就真的去推銷「ZZ債券」了。當時,拉瑪提出了「拍賣海蒂拉瑪的吻」,希望能以1700萬美元的價格賣出680個吻來抵抗納粹。結果,一次巡迴演出下來,拉瑪募集了2500萬美元。
這個數字,相當於現在的3.5億美元。
然後,拉瑪就繼續拍電影,甚至當導演去了。而那份專利,也就被美國軍方塵封了。
1941年,《紐約時報》曾對拉瑪的專利有報道,但為了保密,一字沒提專利內容。
到了1950年代中期,美國政府給了當時的霍夫曼無線電公司一份專利,讓他們生產聲納浮標和伴隨飛機的無線電。在這份專利上,發明者的名字被抹去了。
那就是拉瑪和安太爾的那份專利。
霍夫曼無線電公司在這份專利的基礎上,完成了「跳頻技術」裝置的開發,美國後來在「古巴導彈危機」期間用來封鎖古巴海岸的龐大海軍船隻,就是用這項技術來實現保密通信的。後來美軍在越戰中開始使用無人駕駛的遙控飛機,也是在這個技術的基礎上研發的。
1985年,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在美國聖迭亞哥成立,他們的核心技術,就是CDMA無線數字通信系統。這家公司,就是現在業界赫赫有名,市值超過1000億美元的世界500強公司之一,高通公司。
盡管高通公司的這項CDMA技術是獨立研發的,但這個理論的來源,是拉瑪和安太爾。
高通的聯合創始人安東尼奧也曾評價拉瑪:「她有一個非常驚人的專利,人們通常都想不到電影明星有什麼頭腦,但她確實有。」
而通信業著名工程師戴夫·莫克(Dave Mock)出版的傳記《高通方程式》中也寫到:「只要你使用過行動電話,你就有必要了解並感謝她。要知道,這位性感女明星為全球無線通訊技術所做出的貢獻無人能及。」(CDMA、3G、4G技術的基礎都是跳頻技術)
1997年,83歲的海蒂·拉瑪被授予了美國「電子前沿基金會」的先鋒獎,這是她第一次在表演事業之外獲得獎項。
2000年,86歲的拉瑪在家中床上安然逝世。
而在她的身後,榮譽還在不斷疊加:
2014年,海蒂·拉瑪入選美國發明家名人堂,成為了歷史上唯一入選的女演員。在「發明家名人堂」里和她同列的名字,愛迪生,特斯拉,萊特兄弟,摩斯……
2015年11月9日,谷歌搜索的首頁專門上了一個1分16秒的動畫視頻,紀念海蒂·拉瑪誕辰101周年。
也是去年,海蒂·拉瑪年輕時的照片又一次登上了雜志的封面,但不是電影雜志或娛樂八卦雜志,而是《美國發明與技術遺產》雜志。
這一切,正如拉瑪自己說過的一句話:
「電影往往限於某一地區和時代,而技術是永恆的。」
實事求是地說,海蒂·拉瑪憑借一個為魚雷設計的專利,盡管其原理是很多現今技術的源頭,但在今天被稱為「手機之母」甚至「WIFI之母」等,是有些過譽的。
但無論如何,她在這方面做出的探索和貢獻,值得被人銘記至今。
在拉瑪所處的那個年代,好萊塢其實有很多漂亮的「花瓶」女演員,但時至今日,依舊被人津津樂道,甚至還能登上雜志封面的,恐怕也只有拉瑪了。
並不僅僅是因為她的美貌,更是因為她的智慧——確切地說,其實是她那種保持好奇心,對新事物願意探索研究的精神。
拉瑪自己曾抱怨,女孩子只要變得蠢蠢的,就會很迷人。
其實她自己也知道,那隻是一句抱怨罷了。
我相信對於大部分男生來說,那些對未知事物充滿好奇心、對新鮮事物願意去嘗試的女生,才是真正充滿魅力,能讓他們為之動心的女生吧。
這固然是個看臉的時代,但能被永遠記住的,肯定不僅僅是容顏。
Ⅵ 鞏俐簡介
鞏俐(Gong Li),電影演員,聯合國促進和平藝術家,被譽為「第五代電影的繆斯女神」;1987年首次與導演張藝謀合作而一舉成名,隨後主演的多部電影均獲得國際大獎,鞏俐被海內外廣為關注,並成為首位登上《時代周刊》封面的華人明星。鞏俐於1992年榮獲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成為內地唯一一位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影後,2000年榮獲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成為第一位兩度榮獲國際A類電影節影後的華人演員。其主演的電影《紅高粱》、《秋菊打官司》、《霸王別姬》分別獲得金熊獎、金獅獎、金棕櫚獎,是唯一一位主演影片包攬歐洲三大國際電談純影節最高獎的華枯滾人演員。鞏俐曾多次受邀擔任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沒侍余席或成員,她是中國第一位柏林電影節主席、第一位威尼斯電影節主席和第一位戛納電影節評委。
鞏俐主演經典影片如《紅高粱》、《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霸王別姬》、《活著》等均被載入世界電影史冊,1998年被法國文化部授予「藝術與文學勛章」軍官勛位,2010年晉升為司令勛位,曾榮獲柏林電影節金攝影機獎、蒙特利爾電影節藝術成就獎、戛納電影節紀念大獎,並上榜《時代周刊》60年亞洲英雄、《君子》史上75位最偉大女性、《首映》百大偉大表演、CNN最偉大25位亞洲演員等。
Ⅶ 請問世界電影史有哪些第一
世界電影史上的第一
世界電影簡史
1895~1910
● 12月28日盧米埃在巴黎大咖啡廳放映自製的十部影片(1895)
● 第一家專映有聲電影的「留聲影院」在法國成立(1900)
● 柏格森之喜劇論文《論笑》發表(1900)
● 維他公司vitagraph成立(1900)
● 愛德溫.波特的《美國消防員生活》採用復雜的戶外拍攝鏡頭,並以溶的手法連接鏡頭,開啟之後劇情片的拍攝手法(1902)
● 四月,美國第一家長期放映電影的戲院「電化劇場」在洛杉磯開幕,由湯瑪斯.陶利創立
(1902)
● 傳記公司開始在室內攝影棚使用人工燈光(1903)
● 美國第一家「五分錢戲院」在匹茲堡設立(1905)
● 愛彌兒.考爾正試探動畫影片的可能性(1905)
● 第一部卡通影片:《做鬼臉的步驟》,由詹姆士.史都華.布萊頓製作完成(1906)
● 李狄佛斯特發明的音管,指出電子聲音擴音的可能性(1906)
● 澳洲的第一部警匪片《大盜凱利的故事》完成,長度約一小時(1906)
● 此年估計每周約有八千萬美國人光顧五分錢戲院(當時美國人口約一億人),而全美已有五千家以上的五分錢戲院(1907)
● 葛理菲斯到傳記公司工作,因為影片生場量大,於是發展出分工模式,使得電影導演首度由不懂機器的人來擔任(1907)
● 美國「國家檢查局」成立(1907)
● 法國開始製作舞台式的藝術電影(1907)
● 愛迪生合組「電影專利公司」,授權拍攝、發行與放映電影(1908)
● 「火車大劫案」導演愛德溫.波特與愛迪生公司決裂,愛迪生公司不久後停止拍片。至此初始電影漸被劇情片取代(1909)
● 卡爾.德蘭姆利用IMP公司旗下的女演員:法倫絲.羅蘭斯的假死亡消息,造成明星風潮
(1910)
● 葛理菲斯率領公司的演員與工作人員到洛杉磯定居,許多電影公司相繼搬到加洲的好萊塢地方發展(1910)
重要作品:
《月球之旅》A Trip to the Moon
1900/梅里葉/法國/黑白
《美國消防員的生活》The Life of an American Fireman
1903/愛德溫.波特/美國/黑白
《火車大劫案》The Great Train Robbery
1903/愛德溫.波特/美國/黑白
第一部西部片的誕生。
《靈犬救主記》Rescued by Rover
1905/西希.赫普渥斯/英國/黑白
開創在屏幕上說故事的技巧,是葛里菲斯之前剪輯最巧妙的作品。
《鷹巢歷險記》The Eagle's Nest
1908/愛德溫.波特/美國/黑白
內容描述營救被老鷹捉去的嬰兒的過程,葛里菲斯演出並在此片中學習到導演的技巧。
1911~1920
● 華納兄弟開始製作電影(1912)
● 第一本電影雜志《影劇》在美國問世(1912)
● 賽納特的基斯東公司成立(1912)
● 阿道夫.索克成立「名人公司」(1912)
● 威廉.福斯成立「票房誘力公司」(1912)
● 賽納特製作第一部美國喜劇長片《泰莉的傷心羅曼史》,使卓別林踏上明星之路(1912)
● 美國「環球公司」成立(1912)
● 葛理菲斯成立自己的電影公司(1913)
● 西席.地米爾為了拍攝《番妻記》至加州,以每月七十五元租下好萊塢谷場(1913)
● 達達沙赫.法蘭克完成第一部印度電影,器材則全部由英國進口(1913)
● 第一家重要的新型豪華戲院「河濱戲院」建於百老匯(1914)
● 霍金遜成立派拉蒙公司(1914)
● ●貝拉斯哥的燈光技術師布克蘭至好萊塢(1914)
● 梅里葉拍完他的最後一部電影(1914)
● 第一次世界大戰讓許多國家管制敵國電影進口,間接為本國電影保留了發展空間(1914)
● 卡爾.蘭姆建立宏大的環球攝影城(1915)
● 「電影專利公司」被法院宣判違反托拉斯法,宣布倒閉(1915)
● 葛理菲斯,英斯與賽納特成立鐵三角影業公司(1915)
● 「票房誘力公司」改名為「福斯公司」(1915)
● 1915~1917之間確立了好萊塢的經濟模式(1915)
●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雨果.孟斯特堡寫下《電影劇-心理的研究》(1916)
● 艾倫.瑞在《萬神殿》中改良貝拉斯哥式布景(1916)
● 卓別林至轉至「互助公司」發展(1916)
● 德國政府成立「烏發製片公司」,開始拍攝戰爭宣傳影片,以壓制國內的反戰聲浪
(1918)
Ⅷ 南京霞哥和油哥是什麼人物
南京霞哥是伍錦霞,油哥是王祥夫。
1、南京霞哥是個演員原名伍錦霞。熟識伍錦霞的人都稱其為「霞哥」一些晚輩則會稱她為「霞叔」,因其總是穿著長長的褲子、襯衣和西裝外套與當時大眾審美中的女性之美完全沖突。也因為她一生都不曾與任何異性戀愛結婚反而在不同時期與不同的女星演員非常親密。
伍錦霞是第二代美國華僑,祖籍廣東台山。早期華語片女導或族演,曾在好萊塢電影業界發展,當時被稱為「好萊塢唯一華裔女導演」。
伍錦霞簡介
伍錦霞是出生於美國,在美、中(主要是中國香港)兩國拍片的「香港首位女導演」。她拍攝的《鐵血芳魂》被當時的《南強日報》稱為打破國片五項紀錄。
中國第一部彩色影片、第一部在好萊塢拍攝的中國影片、第一部有空戰場面的中國影片、第一部在歐美上映的中國影片、第一部在好萊塢各大戲院首映的中國影片。伍錦霞是一個走在時代潮頭的女導演,後來她拍攝的《民族女英雄》被視為當時時代背景下催生的「國防電影」的典範。
從世界衫攔弊電影范圍看,對伍錦霞生平與創作的研究,對完善美國電影史、世界電影史的敘述也是一種必要的補充。
Ⅸ 世界電影史了解的進來!
1895~1910● 12月28日盧米埃在巴黎大咖啡廳放映自製的十部影片(1895)
● 第一家專映有聲電影的「留聲影院」在法國成立(1900)
● 柏格森之喜劇論文《論笑》發表(1900)
● 維他公司vitagraph成立(1900)
● 愛德溫.波特的《美國消防員生活》採用復雜的戶外拍攝鏡頭,並以溶的手法連接鏡頭,開啟之後劇情片的拍攝手法(1902)
● 四月,美國第一家長期放映電影的戲院「電化劇場」在洛杉磯開幕,由湯瑪斯.陶利創立 (1902)
● 傳記公司開始在室內攝影棚使用人工燈光(1903)
● 美國第一家「五分錢戲院」在匹茲堡設立(1905)
● 愛彌兒.考爾正試探動畫影片的可能性(1905)
● 第一部卡通影片:《做鬼臉的步驟》,由詹姆士.史都華.布萊頓製作完成(1906)
● 李狄佛斯特發明的音管,指出電子聲音擴音的可能性(1906)
● 澳洲的第一部警匪片《大盜凱利的故事》完成,長度約一小時(1906)
● 此年估計每周約有八千萬美國人光顧五分錢戲院(當時美國人口約一億人),而全美已有五千家以上的五分錢戲院(1907)
● 葛理菲斯到傳記公司工作,因為影片生場量大,於是發展出分工模式,使得電影導演首度由不懂機器的人來擔任(1907)
● 美國「國家檢查局」成立(1907)
● 法國開始製作舞台式的藝術電影(1907)
● 愛迪生合組「電影專利公司」,授權拍攝、發行與放映電影(1908)
● 「火車大劫案」導演愛德溫.波特與愛迪生公司決裂,愛迪生公司不久後停止拍片。至此 初始電影漸被劇情片取代(1909)
● 卡爾.德蘭姆利用IMP公司旗下的女演員:法倫絲.羅蘭斯的假死亡消息,造成明星風潮 (1910)
● 葛理菲斯率領公司的演員與工作人員到洛杉磯定居,許多電影公司相繼搬到加洲的好萊塢地方發展(1910)
重要作品:
《月球之旅》A Trip to the Moon
1900/梅里葉/法國/黑白
《美國消防員的生活》The Life of an American Fireman
1903/愛德溫.波特/美國/黑白
《火車大劫案》The Great Train Robbery
1903/愛德溫.波特/美國/黑白
第一部西部片的誕生。
《靈犬救主記》Rescued by Rover
1905/西希.赫普渥斯/英國/黑白
開創在屏幕上說故事的技巧,是葛里菲斯之前剪輯最巧妙的作品。
《鷹巢歷險記》The Eagle』s Nest
1908/愛德溫.波特/美國/黑白
內容描述營救被老鷹捉去的嬰兒的過程,葛里菲斯演出並在此片中學習到導演的技巧。 1911~1920
● 華納兄弟開始製作電影(1912)
● 第一本電影雜志《影劇》在美國問世(1912)
● 賽納特的基斯東公司成立(1912)
● 阿道夫.索克成立「名人公司」(1912)
● 威廉.福斯成立「票房誘力公司」(1912)
● 賽納特製作第一部美國喜劇長片《泰莉的傷心羅曼史》,使卓別林踏上明星之路(1912)
● 美國「環球公司」成立(1912)
● 葛理菲斯成立自己的電影公司(1913)
● 西席.地米爾為了拍攝《番妻記》至加州,以每月七十五元租下好萊塢谷場(1913)
● 達達沙赫.法蘭克完成第一部印度電影,器材則全部由英國進口(1913)
● 第一家重要的新型豪華戲院「河濱戲院」建於百老匯(1914)
● 霍金遜成立派拉蒙公司(1914)
● ●貝拉斯哥的燈光技術師布克蘭至好萊塢(1914)
● 梅里葉拍完他的最後一部電影(1914)
● 第一次世界大戰讓許多國家管制敵國電影進口,間接為本國電影保留了發展空間(1914)
● 卡爾.蘭姆建立宏大的環球攝影城(1915)
● 「電影專利公司」被法院宣判違反托拉斯法,宣布倒閉(1915)
● 葛理菲斯,英斯與賽納特成立鐵三角影業公司(1915)
● 「票房誘力公司」改名為「福斯公司」(1915)
● 1915~1917之間確立了好萊塢的經濟模式(1915)
●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雨果.孟斯特堡寫下《電影劇-心理的研究》(1916)
● 艾倫.瑞在《萬神殿》中改良貝拉斯哥式布景(1916)
● 卓別林至轉至「互助公司」發展(1916)
● 德國政府成立「烏發製片公司」,開始拍攝戰爭宣傳影片,以壓制國內的反戰聲浪 (1918)
● 莫斯科成立國家電影協會,俄國教育局電影部嚴格管制膠卷(1918)
● 法國電影受「百代公司」與「高蒙公司」壟斷(1919)
● 蘇聯將電影收歸國有,並設立第一個電影學校:「蘇聯國立電影學院」(1919)
● 《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掀起德國表現主義電影的高潮(1919)
● 葛理菲斯、卓別林、瑪麗.畢克馥與范朋克成立「聯美公司」(1919)
● 法國的路易.德.呂克創設第一個展示與保存過去電影的社團(1920)
● 蘇聯電影銳減,戲院關門4/5以上(1920)
重要作品:
《國家的誕生》The Birth of a Nation
1915/大衛.葛里菲斯/美國/黑白
美國第一部片長超過12本的電影,同時也是美國自有電影以來賣座最高的影片。但因電影中
的種族問題而引起社會上很大的反彈,甚至禁演。
《偏見的故事》Intolerance
1916/大衛.葛里菲斯/美國/黑白
製片費200萬美金,同時為了電影中巴比倫一段故事而建了一段城牆。影片共分四段,內容深
刻。可惜因為結構復雜而抽像,引不起觀眾的興趣而票房慘敗。又譯為《忍無可忍》、《黨
同伐異》。
《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Cabinet Des Caligari
1919/羅勃.韋恩/德國/黑白
德國表現主義的濫觴,開啟後來表現主義電影在畫面處理上的獨特手法。
《尋子遇仙記》The Kid
1920/查理斯.卓別林/美國/黑白
當時卓別林官司纏身,為了怕這部影片被法院收押而在旅館中剪輯,亦開啟了他笑中帶淚的
風格。
《杜麗的冒險》The Adventure of Dolly
1908/大衛.葛里菲斯/美國/黑白
葛里菲斯的第一部導演作品,因為大受歡迎而將每況愈下的傳記公司扶持起來。1921~1930
● 戰後經濟困頓,列寧實施新經濟計畫,允許私人企業,電影製作環境因而改善(1921)
● 20年代,美國開始*縱全世界電影市場(1921)
● 20年代開始大量拍片的「烏發公司」發明平面式剪輯機(1921)
● 約翰.福特加入福斯公司(1921)
● 戰後外片恢復進口,票房收入轉用於本國製片(1922)
● 戰後組「國家電影企業」,壟斷本土電影製作、發行與進口,「教育委員會」則負責意識型態方向(1922)
● 蘇聯,維多夫開始製作「電影真理報」,實為半紀錄、半宣導、半實驗的非劇情片 (1922)
● 「美國電影製作與發行組織」(M.P.P.A)或稱「海斯辦公室」成立,是美國影片公司本身 的審查組織(1922)
● 列寧鼓勵紀錄片與新聞片的製作(1922)
● 加拿大的羅勃.佛萊赫蒂拍出《北方的南努克》,是影史上第一部在世界各地的商業電影 院放映的紀錄片(1922)
● 艾森斯坦開始接觸電影,提出了「吸引力蒙太奇」(1923)
● 蘇聯政府再度將影業收歸國有(1923)
● 美國的華納兄弟公司正式成立(1923)
● 德國導演受聘到好萊塢發展(1923)
● 「人民電影企業」成立,負責製作與共黨意識型態一致的政治電影(1923)
● 德國電影面臨財政困難,愈來愈倚靠好萊塢出資,德國電影人材亦大量流向好萊塢(19 24)
● 1924~1929為蘇聯電影的黃金時期
● 美國哥倫比亞公司與米高梅此年相繼成立(1924)
● 華納公司買下維他公司(1925)
● 英國成立電影學會(1925)
● 蘇聯將「國家電影企業」改組成「蘇維挨電影托拉斯」(1925)
● 蘇聯政治局決議國家不幹涉藝術形式,俄國蒙太奇運動得以全面發展(1925)
● 蘇聯宣稱已發展出一種電影配音系統(1926)
● 20年代中期,貝爾以電傳送聲音和留聲機的技術配合記錄(1926)
● 首部彩色片《光榮歷險記》完成(1926)
● 華納公司發明維他風錄音設備,福斯公司隨後和通用電器發明穆菲通奠定有聲電影基礎(1926)
● 由特藝彩色拍攝的《黑海盜》出品(1926)
● 第一部有音樂聲帶的《唐璜》由華納公司出品,影片的攝制費升高,但是較傳統在戲院僱用樂團演奏更為經濟(1926)
● 英國國會通過電影法來保障英國的電影事業(1927)
● 法國的手持攝影機發明(1927)
● 第一部有音樂、對話聲帶的《爵士歌手》由華納公司出品,有聲片流行後,許多默片演員成為過去式(1927)
● 霍金遜組成新「派拉蒙公司」(1927)
● 20年代末,蘇聯電影發展蓬勃(1927)
● 「美國影藝學院」由米高梅總裁路易梅耶提議創立(1927)
● 法國亞伯.岡斯的《拿破倫》首度向全世界展示由三個銀幕構成的電影(1927)
● 好萊塢進入「古典好萊塢時期」,產生多位著名導演如:法蘭克.卡普拉,約翰.福特等。類型電影在這時期發展至成熟,敘事手法產生通則如:連戲剪接、線性敘事等。(1928)
● 默片巨匠巴斯特.基頓結束自己的片廠,加入米高梅公司。但是大製片場的拍攝體系讓基 頓無法適應,不久其電影生涯及告結束(1928)
● 艾森斯坦的《十月》受到蘇聯當局斥為「形式主義」(1928)
● 美國影藝學院管理委員會主席范克朋提出頒發金像獎的構想(1928)
● 完全有聲對白電影《紐約之光》上映(1928)
● 雷電華公司成立(1928)
● 華特.狄士尼創造出米老鼠(1928)
● 2月10日首屆奧斯卡金像獎產生,5月16日在好萊塢的羅斯福大飯店頒發,最佳影片是《鐵翼雄風》(1929)
● 20年代晚期,大眾的興趣轉向廣播,默片市場已達飽合,法國的印象主義沒落(1929)
● 超現實主義內部分列(1929)
● 艾森斯坦到好萊塢學習有聲技術(1929)
● 1929~1937年,蘇聯電影*縱在薛姆亞斯手中,他使各形式主義的藝術家都合乎黨的路線(1929)
● 英國人約翰葛里遜拍攝出描寫漁人生活的《漂流》大受好評,並且使他成功說服英國之E MB成立電影處,全力推動英國的紀錄片運動(1929)
● 30年代的電影確定劇本是影片創作的基本原則(1930)
● 1930年代彩色底片廣為流傳,為彩色攝影的高亮度燈光出現,直接影響深焦效果(深焦攝 影)的拍攝手法產生,並成為40年代的特色(1930)
● 西電、RCA兩家公司製片廠成為摩根洛克裴勒的擁有物(1930)
● 羅馬天主教徒馬丁奎格萊、丹尼爾洛德草擬好萊塢製片法案(1930)
● 隔音設備(隔音罩)可以直接包著攝影機,不必再連機帶人藏在亭里,攝影機至此可活動 自如(1930)
● 日本電影大致分為時代劇與現代劇兩類,重要導演包括衣笠貞之助、溝口健二、小津安二郎等(1930)
重要作品:
《吸血鬼》Nosferatu
1922/穆瑙/德國/黑白
承繼《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而來的表現主義電影,同時也是電影史上的第一部西血鬼作品。選擇拍攝戶外的自然景來對比古堡中的陰郁,塑造出極為恐怖的氣氛。
《北方的南努克》Nanook of North
1922/羅勃.佛勒赫提/美國/黑白
美國紀錄片之祖。這部作品並非完整的紀錄片,以愛斯基摩人的人物和背景的經驗去自然發展電影,情感較為抒情。
《十誡》The Ten Commandments
1923/西席.地米爾/美國/黑白
全片最大噱頭是摩西將紅海分成兩半的特技場面。這部片使西席.地米爾成為大場面電影的 權威。
《波坦金戰艦》Potemkin
1925/艾森斯坦/蘇俄/黑白
每個畫面以節奏性的正確秒數停留在銀幕上,並透過不同鏡頭的相互對比而產生不同意義。 艾森斯坦的撞擊蒙太奇的最佳表現。
《將軍號》The General
1926/巴斯特.基頓/美國/黑白
電影意念與導演技巧皆非常復雜,默片喜劇鉅匠基頓的代表作。
《大都會》Metropolis
1926/佛列茲.朗/德國/黑白
佛列茲.朗在德國時期的代表作,是一深刻的政治寓言電影。其中未來世界的畫面成為後來 多科幻電影的模仿對象。
《母親》Mother
1926/普多夫金/蘇俄/黑白
與艾森斯坦同時期的蘇俄電影大師,比較不同的是普多夫金的蒙太奇理論為「堆積蒙太奇」 。
《拿破倫》Napoleon
1927/亞伯.岡斯/法國/黑白
首用三重銀幕型式,對電影技術貢獻良多。
《安達魯之犬》Un chine Andalou
1929/路易斯.布紐爾/法國/黑白
超現實主義電影的濫觴。
1931~1940
● 有聲片的准備階段完成,好萊塢的概貌顯現(1932)
● 美國多數電影公司與院線有很親密的關系(1932)
● 8月6日「威尼斯影展」開始,是電影史上第一次影展(1932)
● 明星制度全面運作,片廠制度(美國片廠時代)亦繼續發展。經濟不景氣未能對技術(如彩色、聲音)全面投資開發(1933)
● 電影業第一次受經濟低迷打擊,票房猛跌,產品驟減。電影業的因應措施:兩片聯映,以渡危機(1933)
● 好萊塢製片法案通過實施(1933)
● 桃樂絲.雅茲諾的《Christopher Strong》描寫一個女飛行員未婚懷孕及自殺的故事。是古典好萊塢時期唯一女導演,片中常出現獨立自主的女性形象,但限於當時好萊塢風氣,多無好下場(1933)
● 電影公司渡過經濟不景氣危機,開始賺錢(1935)
● 特藝七彩的出現讓弧形燈又重新問世。到了30年代中期,特藝七彩的花費減少,大片廠才在「鉅片」時使用,如李穆林的《浮華世界》是全部彩色的劇情片(1935)
● 福斯與廿世紀公司合並成「二十世紀福斯公司」(1935)
● 所有八大電影公司的主要股源都在Morgan與Rockefeller兩大銀行集團中(1936)
● 英國製作225部電影,是當時世界第二多產國家(1936)
● 美國嘗試用成本高的彩色底片拍攝,代替黑白,終獲成功(1939)
●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美國演藝工作人員約有4萬人從軍,勞軍活動與激勵士氣影片蓬勃 ,在國內市場興旺,而劇情片產量減低(1939)
● 9月1日舉行第一屆的坎城影展,藝術電影在世界影展中獲得肯定。此時期重要導演有尚.雷諾、卡爾.德萊葉、路易斯.布紐爾等(1939)
重要作品:
《城市之光》City Light
1931/查理斯.卓別林/美國/黑白
卓別林作品本質內涵的表徵。
《科學怪人》Frankenstein
1931/詹姆斯.惠爾/美國/黑白
片廠時期美國環球片廠以恐怖片最為叫座,本片即為當時的代表作。
《疤面人》Scarface
1932/霍華.霍克斯/美國/黑白
華納公司以警匪片最為有名。
《一夜風流》It Happened One Night
1934/法蘭克.卡普拉/美國/黑白
奧斯卡史上第一部大滿貫(獲得最佳影片、導演、編劇、男女主角)的電影,也是美式神經 (脫線)喜劇的代表作。
《禮帽》Top Hat
1935/美國/黑白
30年代美國歌舞片大受歡迎,其發源地為雷電華公司。這部即為當時雷電華旗下最有名的舞 王佛雷亞士坦與金姐羅吉絲的作品。
《白雪公主》Soow White and Seven
1937/華德.迪士尼/美國/彩色
第一部動畫長片。
《游戲規則》The Rules of the Game
1939/尚.雷諾/法國/黑白
風格詭譎諷刺,場面調度淋漓盡致,描寫愛情與道德相抗的故事。
《驛馬車》Stagecoach
1939/約翰.福特/美國/黑白
約翰.福特再創個人西部片的第二個高峰。
1941~1950
● 年僅26歲的奧森.威爾斯完成第一部劇情長片《大國民》,內容描述大人物的內心空虛與社會黑暗面,手法新穎獨特,得到當年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影片與奧斯卡九項提名,在影史上影響極大。(1941)
● 「新寫實主義」是義大利影評人恩柏脫.巴巴洛討論1942年的義大利電影所定之名詞(19 42)
● 在墨索里尼時期,電影由其弟弟管轄。專注於歷史宮闈片及煽情的上層社會通俗劇,即是 「白色電話電影」(1942)
● 墨索里尼1943年下台後,許多導演開始拍攝能夠反映社會現實的電影,形成以後的新寫實主義運動(1943)
● 政府支持與美國的援助,新寫實主義運動能夠維持,到了1948年以前,這個運動已與政府有密切的聯系而少受到檢查的干擾(1943)
● 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各國停止拍攝政宣電影。歐洲電影因為戰火而沒落,致使美國 電影在市場上獨大。蘇聯等共產國家強調國家主義的電影,因為冷戰在西方國家中不復存在,電影又恢復其藝術特質。
● 1945年因為電影片廠受到戰火的摧殘,有聲設備也極匱乏。因此新寫實主義的場面調度大 量採用寫實的外景,攝影品質也接近粗糙的紀錄片
● 「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從1947年開始對好萊塢展開政治調查並引發「十君子」事件,好 萊塢的古典模式漸漸受到現實生活挑戰
● 1947~1957年,法國政府以強制配額、貸款等手段輔助電影。且國際合作亦流行(1947)
● 40年代末,磁性錄音帶取代唱片,電子處理音樂的方法(剪接)出現(1948)
● 戰後,美國最高法院對派拉蒙公司耗時多年的法案作出最後裁決,規定電影公司必須賣掉他們的戲院(1948)
● 米高梅宣布減薪與大量裁員(1949)
● 非美活動委員會的「好萊塢十君子」黑名單時期(1949)
● 美國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期的「黑色電影」是在當時陰沉偏執的氣氛中所產生結果(1949)
● 法國的亞斯楚克提出「攝影機鋼筆論」。十年後法國新浪潮實現,運用此理論拍片。法國新浪潮的導演如楚浮、高達等在電影會中結識。(1949)
● 黑澤明的《羅生門》對於西方電影的技巧與風格有深入接觸,另一方面仍從日本傳統中發 掘與創新(1950)
重要作品:
《幻想曲》Fantasia
1940/華德.狄士尼/美國/彩色
改變音樂在影片中的從屬地位的迪士尼動畫電影。
《大國民》Citizen Kane
1941/奧森.威爾斯/美國/黑白
電影鬼才奧森.威爾斯的導演處女作,使深焦攝影成為後十年好萊塢的標准技法。同時也是
影評人票選的影史十大影片第一名。
《梟巢喋血戰》The Maltese Falcon
1941/霍華.霍克斯/美國/黑白
公認的黑色電影濫觴,改編自達許.漢密特的同名小說。
《對頭冤家》Ossession
1942/維斯康堤/義大利/黑白
對戰後產生的義大利新寫實主義的影響很大,改編自美國小說家詹姆斯.肯恩的小說,因為版權問題而被米高梅公司禁止在美國上映。
《不設防城市》Open City
1945/羅塞里尼/義大利/黑白
戰後第一部引起國際震驚與注目的義大利新寫實主義代表作。
《單車失竊記》Thief
1946/狄西嘉/義大利/黑白
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中最傑出的標記。採用非職業演員,並在父子尋找被偷的腳踏車過程中,插入許多周遭社會現象。1961~1970
● 法國人類學家尚.胡許拍攝《夏日紀事》,利用輕便錄音設備與攝影器材,創造出新的紀 錄片拍攝風格:「真實電影」。強調整部電影就是「捕捉真實的實驗」(1961)
● 美國羅勃.朱成立朱氏公司,採用多機作業與長時期跟蹤拍攝對象,創造紀錄片的「直接電影」風格(1961)
● 德國拍攝短片的導演們發表「奧伯豪森宣言」:短片是劇情片的訓練與實驗場所。這個宣言並非以創作或理論出發,而是以創造良好的製片環境為出發點(1962)
● 「青年德國電影處」提出無息貸款資助年輕導演拍片,如克魯格、雪朗多夫等皆是。但是 電影界抗議輔導不公,之後將這筆預算的一半拿來資助商業電影。此時期德國電影發行管道 大都被美商把持(1964)
● 每個導演都有自己的製片公司,也逐漸為大公司吸收(1964)
大部份史家以為到了1964年,新潮的形式特質逐漸消失,而外國開始模仿如英國米尼.李 察遜所拍之《湯姆瓊斯》,這個運動便算告罄(1964) (法國)
● 60年代中期,美國女性主義運動者開始拍攝紀錄片,從自身經驗出發,做翻案文章式的重 新尋找女性運動的淵源或彰顯被凐沒的女性成就
● 到了60年代中期,寬銀幕電影 的革命已經跟1930年代的有聲革命一樣徹底,而且寬銀幕 也和音響一樣,成為新一代的電影美學基礎(1965)
● 類似美國AFI的機構在歐洲存在已久,對於支持本國電影發展發揮相當大的功能。
● 海灣及西方企業收購派拉蒙,全美企業吸收聯美。(1966)(美國)
● 塞內加爾的歐斯曼.桑賓拍出非洲第一部劇情片《黑女孩》(1966)
● 艾略特海曼 Eliot Hyman買下華納(1967) (美國)
● 60年代末期,「真實電影」與「直接電影」被大眾廣為接受,同時電視頻道成為紀錄片主要的放映管道與資金來源
● 冬季,戴高樂政府的文化部長安德烈馬洛,撤換法國電影會亨利朗瓦的職務,在高達、楚浮的領導下示威,為二月示威運動(1968) (法國)
Ⅹ 106歲全球最長壽演員諾曼勞埃德去世,你對此人了解多少
根據國外媒體稱美國著名演員諾曼勞埃德於近日在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的家中去病世,享年106歲。1914年諾曼勞埃德出生於美國的新澤西州澤西市,是美國歷史最著名的演員,導演和製片人,一生中參與的電影32部,導演過的電視劇有四部,導演過的電影一共有八部。
他的家庭可以說非常的幸福美滿,他和他的妻子佩吉·克雷文在1936年結婚,共同養育了兩個孩子。他的妻子在2011年因病去世,從此他和他們的孩子一起生活,直到2021年去世。他的一生可以用傳奇的一生來形容。祝願他在天堂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