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指南 > mtv電影獎提名時間

mtv電影獎提名時間

發布時間:2023-03-30 23:11:56

❶ 妮可-基德曼簡介_妮可 基德曼_妮可基德曼

妮可·基德曼妮可-基德曼簡介,美國歌手、電視、電影明星,出生在夏威夷,祖籍澳大利亞。2003年因影片《時時刻刻》獲75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

個人基本資料

大 陸 名:妮可·基德曼

香 港 名:妮歌·潔曼

台 灣 名:妮可·基曼

英文名:Nicole Kidman

昵稱: Nic、Nikki

職業類別:女演員

通信地址:C/O Creative Artists Agency

9830 Wilshire Blvd

Beverly Hills, CA 90212 USA

祖 籍:澳大利亞

出生日期:1967年6月20日

星 座:雙子座

身 高:5英尺10英寸(1.78米)

血 型:N/A

體 重:50kg

三 圍:N/A

眼 睛:藍色

頭發顏色:自然發色為80年代早期的紅色,經後天染成現在所見的黃色

父 親:Anthony Kidman (biochemist)

母 親:Janelle Kidman(nursing instructor)

姐 妹: Antonia (TV reporter)

前 夫: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 (1990年12月24日-2001年8月)

現任老公:凱斯·厄本(Keith Urban)(二人於畝滲消2006年6月25日完婚)

子女:Sunday Rose Kimdan Urban(於2008年7月7日出生)

Faith Margaret Kimdan Urban(於2010年12月28日出生 由代孕母親在納什維爾的森特尼爾醫療中心生下)

領養子女:Conor Anthony Isabella Jane

教 育:高中肄業

成就:憑電影《時時刻刻》獲第七十五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

最喜歡的度假地:布德瓦、新海爾采格、烏爾齊尼

個人履歷

出生

妮可·基德曼出生於美國夏威夷,但她卻是個澳大利亞人。父親是個教授,母親則是護理師,家庭生活富足優良。

少年時期

基德曼從小就表現出對藝術的強烈愛好,3歲起開始學習芭蕾舞, 10歲就受到專業的表演藝術訓練,她的驚人天賦使她的學習既輕松而又進展神速。14 歲時, 她第一次登上了銀幕, 在《叢林聖誕節》一片中出演一個配角(《Bash Christmas》1983), 這雖然並不能使她成名,但卻更堅定了基德曼鍾情表演的決心。 1985年,她因出演了電視連續劇《越南》(《Vietnam》)而榮獲澳大利亞電影學院最佳女演員獎,終於成為演藝圈中的明星名人。但她在電影上取得成功還是在1989年的驚愫片《航越地平線》(《Dead Calm》)中的出色表演,她的上乘演技令她受到美國影壇的關注。同年,她與巨星湯姆·克魯斯合作《雷霆壯志》《Days of Thunder》)但在這部影片中,基德曼雖然沒有太出色的表演,但她卻獲得了愛情。這之後她與克魯斯熱戀並結婚,使她一夜成名。

成 *** 人

婚後的基德曼出演了影片《強者為王》(《Billy Bathgate》1991),反映平平。在與丈夫第二次合作《大地雄心》(《Far and away》1992),這部影片中基德曼表現出了屬於自己的獨特色彩,被認為是她進入美國影壇以後第一部有所發揮的作品。此後,她開始逐漸展示她作為一名成功的演員的優秀素質。在《體熱邊緣》(《Malice》1993)一片中,基德曼大膽的暴露表演喊鬧和一種 *** 的迸放,使女主人公翠西那種心態變化的形象得到完美出色的體現,將一個壞女人的惡毒殘忍刻劃地淋漓盡致,令人膽顫心驚。這部影片讓好萊塢看到了她所具有的巨大潛力迅知,也讓她自己看清了戲路。隨後,在 1995年的賣座巨片《永遠的蝙蝠俠》(《Batman forever》)中,基德曼飾演了一個美麗的女心理醫生,再次獲得成功。1999年在英國 *** 主演舞台劇《藍色房間》(《Blue Room》),轟動一時。2002年因《時時刻刻》(《The Times》)成為奧斯卡影後妮可-基德曼簡介,成為兼具偶像美貌和實力派演技的一線女星。在吉尼斯世界紀錄五十周年紀念版中作為一個商業收入最高的女演員,她在巴茲魯曼拍攝的夏奈爾5號電影廣告的四分鍾鏡頭,獲得了371萬美元的片酬。

妮可·基德曼和湯姆·克魯斯於1990年12月24日結婚,婚後,妮可·基德曼一直是一個熱愛家庭,以家為重的女人,所以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家庭和生養孩子上面。而結婚十年後的婚變,對妮可的感情是一個重大的打擊。然而,這使她終於能從湯姆·克魯斯的背後走出來,一展她擁有的絕對才華和天賦。至此,她出演了一系列讓她大紅大紫的影片,如《紅磨坊》、《時時刻刻》、《冷山》,在銀幕上塑造了各種不同的成 *** 性,並獲得無數榮譽,包括奧斯卡影後。在媒體前一向以高姿態出現的妮可,已經向人們證明,她絕不僅是個花瓶,而是熱愛表演藝術的世界一流的女演員,她還是領導時尚的女王,她是不折不扣的超級巨星。

愛情,隨著事業的巔峰,也來到了,2006年6月與鄉村歌手凱斯厄本再次步入婚姻殿堂。2008年7月,妮可終於如願以償地迎來了自己第一個孩子。

個人作品

影視

斯托克 Stoker (2012)

見鬼 Alone (2011)

海明威& 蓋爾霍恩

Trespass

變性女郎 The Danish Girl (2012)前期准備中

隨波逐流 Just Go with It(2011)

兔子洞 Rabbit Hole(2010)

九 NINE (2009)

澳大利亞(又名:澳洲亂世情) Australia(2008)

黃金羅盤 The Golden Compass(2007)

婚禮上的瑪戈特 Margot at the Wedding(2007)

致命拜訪 The Invasion (2007)

皮毛 Fur(2006)

快樂的大腳 Happy Feet(2006)

家有仙妻 Bewitched (2005)

致命譯電 (翻譯風波)The Interpreter (2005)

重生 Birth (2004) Anna

復制嬌妻 The Stepford Wives (2004)

冷山 Cold Mountain (2003)

狗鎮 Dogville (2003)

人性污點 The Human Stain (2003)

時時刻刻 The Hours (2002)

紅磨坊 (夢斷花都)Moulin Rouge! (2001)

生日女郎 Birthday Girl (2001)

小島驚魂 Others, The (2001)

大開眼界 Eyes Wide Shut (1999)

巫法闖情關 Practical Magic (1998)

末日戒備 The Peacemaker (1997)

淑女本色 The Portrait of a Lady (1996)

The Leading Man(1995) 客串學院頒獎嘉賓

不惜一切 To Die For (1995)

永遠的蝙蝠俠 Batman Forever (1995)

體熱邊緣 Malice (1993)

情深到來生 My Life (1993)

大地雄心 Far and Away (1992)

勝者為王 Billy Bathgate (1991)

情挑玉女心 Flirting (1991)

雷霆壯志 Days of Thunder (1990)

航越地平線 Dead Calm (1989)

Bangkok Hilton(1989)

翡翠城市 Emerald City (1988)

The Bit Part(1987)

Watch the Shadows Dance(1987)

越南 Vietnam(1987)

Windrider(1986)

Wills & Burke(1984)

小子萬歲 BMX Bandits (1983)

Bush Christmas(1983)

電視劇

電視劇及年份

Five Mile Creek(1983)

Skin Deep(1983)

Chase Through the Night(1983)

Matthew and Son(1984)

A Country Practice(1984)

Archer's Adventure(1985)

Winners(1985)

Room to Move(1987)

An Australian in Rome(1987)

獲獎紀錄

奧斯卡金像獎(Academy Awards, USA)

2002年因影片《紅磨坊》獲74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提名

2003年因影片《時時刻刻》獲75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

2011年因影片《兔子洞》獲83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提名

驚悚科幻小說學院獎(Academy of Science Fiction, Fantasy &

Horror Films, USA)

1991年因影片《航越地平線》獲土星獎最佳女演員提名

1996年因影片《不惜一切》獲土星獎最佳女演員提名

2002年因影片《時時刻刻》獲土星獎最佳女演員獎

2005年因影片《重生》獲土星獎最佳女演員提名

美國喜劇獎(American Comedy Awards, USA)

1995年因影片《不惜一切》獲美國喜劇獎最佳女演員提名

澳大利亞電影學院(Australian Film Institute)

1988年因電視《Vietnam》獲AFI迷你電視劇最佳女演員獎

1989年因電視《Bangkok Hilton》獲AFI電視劇最佳女演員提名

1989年因影片《翡翠城市》獲AFI最佳女配員提名

2001年因影片《紅磨坊》獲AFI最佳女演員提名

2008年因影片《黃金羅盤》獲International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英國電影電視藝術學院獎(BAFTA Awards)

1996年因影片《不惜一切》獲英國學院獎最佳女主角獎提名

2002年因影片《小島驚魂》獲英國學院獎最佳女主角獎提名

2003年因影片《時時刻刻》獲55屆英國學院獎最佳女主角獎

柏林國際電影節(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2003年因影片《時時刻刻》獲5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Blockbuster Entertainment Awards

1998年因影片《末日戒備》獲動作/冒險類最佳女主角提名

2000年因影片《大開眼戒》獲劇情類最佳女主角獎Bodil Awards

2003年因影片《狗鎮》獲Bodil獎最佳女主角獎

波士頓影評人協會獎(Boston Society of Film Critics Awards)

1995年因影片《不惜一切》獲波士頓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演員獎

廣播影評人協會獎(Broadcast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1996年因影片《不惜一切》獲廣播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演員獎

2002年因影片《紅磨坊》獲廣播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演員提名

2003年因影片《時時刻刻》獲廣播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演員提名

2004年因影片《冷山》獲廣播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演員提名

2010年因影片《兔子洞》獲廣播影評人協會最佳女演員提名

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Chicago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2003年因影片《時時刻刻》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演員提名

Chlotrudis Awards

1996年因影片《不惜一切》獲Chlotrudis獎最佳女演員提名

西班牙Cinema Writers Circle Awards

2002年因影片《小島驚魂》獲CEC獎最佳女演員提名

底特律影評人協會獎(Detroit Film Critics Society Awards)

2010年因影片《兔子洞》獲DFCSA最佳女主角提名

英國Empire獎

1996年因影片《不惜一切》獲英國Empire獎最佳女演員獎

2002年因影片《小島驚魂》獲英國Empire獎最佳女演員提名

2002年因影片《紅磨坊》獲英國Empire獎最佳女演員獎

2004年因影片《冷山》獲英國Empire獎最佳女演員提名

澳大利亞影評人協會獎(Film Critics Circle of Australia Awards)

2002年因影片《紅磨坊》獲澳大利亞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演員提名

金球獎(Golden Globes, USA)

1992年因影片《勝者為王》獲金球獎最佳女配角提名

1996年因影片《不惜一切》獲金球獎音樂喜劇類最佳女演員

2002年因影片《紅磨坊》獲58屆金球獎音樂喜劇類最佳女主角獎

2002年因影片《小島驚魂》獲58屆金球獎劇情類最佳女主角獎提名

2003年因影片《時時刻刻》獲金球獎劇情類最佳女演員獎

2004年因影片《冷山》獲金球獎劇情類最佳女演員獎提名

2005年因影片《重生》獲金球獎劇情類最佳女演員獎提名

2010年因影片《兔子洞》獲金球獎劇情類最佳女演員獎提名

哥譚獎(Gotham Awards)

2007年因影片《婚禮上的瑪戈特》獲全體演員獎

戈雅獎(Goya Awards)

2002年因影片《小島驚魂》獲戈雅獎最佳女主角獎提名

好萊塢電影節(Hollywood Film Festival)

2001年獲好萊塢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獲獎影片不詳)

底特律影評人協會獎(The Houston Area Film Critics Awards)

2010年因影片《兔子洞》獲底特律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中頻獎(IF Awards)

2001年因影片《紅磨坊》獲中頻獎最佳女主角獎提名

堪薩斯城影評人協會獎(Kansas City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

2002年因影片《小島驚魂》獲堪薩斯城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獎

美國兒童選擇獎(Kids' Choice Awards, USA)

1996年因影片《永遠的蝙蝠俠》獲飛艇獎最喜歡的女主角提名

拉斯維加斯影評人協會獎(Las Vegas Film Critics Society Awards)

2003年因影片《時時刻刻》獲獅子山獎最佳女演員獎

2004年因影片《冷山》獲獅子山獎最佳女演員獎提名

貝爾德獎(Logie Awards)

1988年因電視《Vietnam》獲貝爾德獎迷你電視劇最佳女演員獎

1990年因電視《Bangkok Hilton》獲貝爾德獎最受歡迎迷你劇演員獎

1990年因電視《Bangkok Hilton》獲貝爾德獎 最傑出的女演員獎

倫敦影評電影金像獎(London Critics Circle Film Awards)

1996年因影片《不惜一切》獲ALFS獎最佳女演員獎

2002年因影片《紅磨坊》和《小島驚魂》獲ALFS獎最佳女演員獎

2004年因影片《冷山》獲ALFS獎最佳女演員提名

2005年因影片《重生》獲ALFS獎最佳女演員提名

MTV電影獎(MTV Movie Awards)

1993年因影片《大地雄心》和Tom Cruise一起獲MTV電影獎最佳熒幕演員獎提名

1996年因影片《不惜一切》和《永遠的蝙蝠俠》獲MTV電影獎最有希望女演員提名

2002年因影片《紅磨坊》獲MTV電影獎最佳音樂製作提名

2002年因影片《紅磨坊》和Ewan McGregor獲MTV電影獎最佳Kiss獎提名

2002年因影片《紅磨坊》和Ewan McGregor獲MTV電影獎最佳音樂製作獎

2002年因影片《紅磨坊》獲MTV電影獎最佳女演員獎

英國國家電影獎(National Movie Awards, UK)

2008年因影片《黃金羅盤》獲英國國家電影獎最佳女演員提名

網上影評協會獎(Online Film Critics Society Awards)

2002年因影片《小島驚魂》獲網上影評協會獎最佳女演員提名

美國人民選擇獎(People's Choice Awards, USA)

2005年獲美國人民選擇獎最喜愛的女影星獎提名

2006年獲美國人民選擇獎最喜愛的女影星獎提名

鳳凰城影評人協會獎(Phoenix Film Critics Society Awards)

2002年因影片《小島驚魂》獲鳳凰城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演員提名

2003年因影片《時時刻刻》獲鳳凰城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演員提名

2003年因影片《時時刻刻》獲鳳凰城影評人協會獎最佳表演合作獎提名

金酸莓獎(Razzie Awards)

2006年因影片《家有仙妻》和Will Ferrell獲金酸莓獎最差熒幕情侶獎

俄羅斯影評人協會(Russian Guild of Film Critics)

2003年因影片《狗鎮》獲俄羅斯影評人協會最佳外國女演員獎

衛星獎(Satellite Awards)

2000年因影片《大開眼戒》獲金衛星獎劇情類最佳女主角獎提名

2002年因影片《小島驚魂》獲金衛星獎劇情類最佳女主角獎提名

2002年因影片《紅磨坊》獲金衛星獎音樂喜劇類最佳女主角獎

2003年因影片《時時刻刻》獲金衛星獎劇情類最佳女主角獎提名

2007年因影片《婚禮上的瑪戈特》獲金衛星獎音樂喜劇類最佳女主角獎提名

2010年因影片《兔子洞》獲金衛星獎劇情類最佳女主角獎提名

美國演員工會獎(Screen Actors Guild Awards)

2002年因影片《紅磨坊》獲美國演員工會獎戲劇類最傑出表現演員提名

2003年因影片《時時刻刻》獲美國演員工會獎戲劇類最傑出表現演員提名

2003年因影片《時時刻刻》獲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女主角獎提名

2010年因影片《兔子洞》獲第17屆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西雅圖國際電影節(Seattl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1995年因影片《不惜一切》獲金色太空針獎最佳女主角獎

東南部影評人協會獎(Southeastern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1996年因影片《不惜一切》獲SEFCA獎最佳女演員獎

外文名

Nicole Kidman

性別

身高

180cm

出生日期

1967-06-20

出生地

畢業院校

成名年代

別名

Nikki,Nicole Mary Kidman,妮歌潔曼,妮科爾基曼

血型

地區

美國

星座

雙子座

現居地

經紀公司

愛好

妮可·基 ...

丈夫

前夫

好友

好友

好友

好友

凱斯·厄 ...

湯姆·克 ...

Char ...

莎拉·保 ...

蔡徐坤

約翰·利 ...

❷ 美國派的獲獎記錄

《美國派》
第9屆MTV電影大獎 MTV Movie Awards(2000)
MTV電影大獎-最佳影片(提名)
MTV電影獎-最具突破女演員莎諾·伊麗莎白 Shannon Elizabeth(提名)
MTV電影大獎-最具突破男演員 賈森·比格斯 Jason Biggs(提名)
MTV電影大獎-最佳喜劇表演 賈森·比格斯 Jason Biggs(提名)
第2屆青少年選擇獎Teen Choice Awards(2000)
青少年選擇獎-最佳電影男演員賈森·比格斯 Jason Biggs(提名)
青少年選擇獎-最佳喜劇電影青少年選擇獎-最佳電影謊話精克里斯·克萊因 Chris Klein(提名)
青少年選擇獎-最佳電影火花 賈森·比格斯 Jason Biggs(提名)
青少年選擇獎-最佳電影混球西恩·威廉·斯科特 Seann William Scott(提名)
青少年選擇獎-最佳突破電影表演 克里斯·克萊因 Chris Klein(提名)
《美國派2》
第11屆MTV電影獎 MTV Movie Awards(2002)
MTV電影大獎-最佳吻戲賈森·比格斯 Jason Biggs西恩·威廉·斯科特 Seann William Scott(獲獎)
MTV電影大獎-最佳電影台詞 賈森·比格斯 Jason Biggs(提名)
MTV電影大獎-最佳喜劇表演沖舉 西恩·威廉·斯科特 Seann William Scott(提名)
第4屆青少年選擇獎 Teen Choice Awards(2002)
青少年選擇獎-最佳喜劇電影(獲獎)
青少年選擇獎-最佳少兒不宜電影(獲獎)
青少年選擇獎-最佳電影混球西恩·威廉·斯科特 Seann William Scott(獲獎)
青少年選擇獎-最佳喜劇電影男演員賈森·比格斯 Jason Biggs(提名)
《美國派3:美國結婚》
第13屆MTV電影獎 MTV Movie Awards(2004)
MTV電影獎-最佳歌舞場面 西恩·威廉·斯科特 Seann William Scott散散碧For the disco dance off(獲獎)

第6屆青少年選擇獎 Teen Choice Awards(2004)
青少年選擇獎-最佳少兒不宜電影 (獲獎)
青少年選擇獎-最佳電影混球 西恩·威廉·斯科特 Seann William Scott (獲獎)
青少年選擇獎-最佳喜劇電影(提名)
青少年選擇獎-最佳喜劇電影男演員 西恩·威廉·斯科特 Seann William Scot(提名)
青少年選擇獎-最佳喜劇電影女演員 艾麗森·漢妮根 Alyson Hannigan(提名)
青少年選擇獎-最佳電影臉紅戲 西恩·威廉掘頌·斯科特 Seann William Scott(提名)
青少年選擇獎-最佳電影怒火戲 賈森·比格斯 Jason Biggs(提名)
青少年選擇獎-最佳電影吻戲 賈森·比格斯 Jason Biggs,艾麗森·漢妮根 Alyson Hannigan(提名)
《美國派4:美國重逢》
第14屆青少年選擇獎Teen Choice Awards(2012)
青少年選擇獎-最佳喜劇電影男演員賈森·比格斯 Jason Biggs(提名)
青少年選擇獎-最佳喜劇電影女演員艾麗森·漢妮根 Alyson Hannigan(提名)
青少年選擇獎-最佳喜劇電影(提名)

❸ 戀戀筆記本的獲獎記錄

時間名稱獎項種類得獎者2005年MTV電影獎最佳吻戲獲獎瑞秋·麥克亞當斯、瑞恩·高斯林最佳女演員提名瑞秋·麥克亞當斯2005年青少年選擇獎最佳劇情電影男演員獲獎瑞恩·高斯林最佳劇情電影女演員瑞秋·麥克亞當斯最佳電影浪漫戲瑞秋·麥克亞當斯、瑞恩·高斯林最佳突破電影男星瑞恩·高斯林最佳電影吻戲瑞秋·麥克亞當斯、瑞恩·高斯林最佳電影火花瑞秋·麥克亞當斯、瑞恩·高斯林最佳劇情電影全體劇組最佳約會電影全體劇組最佳突破電影女星提名瑞秋·麥克亞當斯最佳夏日電影全體劇組2005年衛星獎最佳女配角獲獎吉娜·羅蘭茲2005年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男配角提名詹姆斯·迦納

❹ 歐美MTV頒獎是什麼求詳細介紹,百度百科不到誒

MTV音樂獎(音樂錄影帶大獎)在全球多個國家均有頒獎典禮,比較有影響性的有:MTV美國獎,MTV歐洲獎,MTV亞洲獎,MTV非洲獎,MTV拉美獎。

MV就是以前人們常說的MTV,即音樂電視,是英語Music Television的縮寫.2001年的8月1日,全球音樂產業界的風雲人物都聚集在美國紐約,來舉行一場"MTV20周年"的隆重慶典儀式。因為,就在20年前的這一天,美國華納阿克邁斯公司在有線電視網上開發了一個新的電視頻道--Music Television,"MTV"由此而正式命名,也有人將之譯成"音樂電視"。隨著創辦者約翰·萊克呼籲大家"搖滾起來"的一句開場白,這個24小時播放的熱門流行音樂的電視頻道便誕生了,與此同時,一種嶄新的表達流行音樂的形式也被創造出來。然而,即使到了1983年,MTV傳到歐洲和日本並受到超乎想像的歡迎之後,人們還沒有意識到MTV對流行音樂產業所產生的變革意義。
MTV頻道的誕生是個時代的標志,它是流行音樂產業高度發達的產物。它不僅標志著流行音樂步入了一個"高度影像化"的時代,而且標志著所謂"後電視"(post-TV)的一代觀眾的開始出現。
追本溯源,MTV的歷史雛形可以找到好萊塢的音樂片,配有電影視像的電唱機,搖滾音樂影片等等,而五十年代早期形成"流行音樂錄影"其實是它真正的起源。它們的共同特點都是將音樂形式加以影像化的表達和闡釋,這種視覺化形式利用的就是視聽審美的"通感"效果。早在1956年1月28日,埃爾維斯·普萊斯利首次在美國電視上亮相,便導致了全美國的哄動與騷動,足見電視帶給音樂觀眾的視覺沖擊力之巨大。從藝術形式上來說,所謂MTV就是將音樂形式與電視畫面形象相結合的一種綜合藝術形式,其中,音樂的節奏變化、旋律流動乃至整體風格一般是與鏡頭表現(畫面的切換、色彩、動感、節奏的變化)枯擾姿大體相配合的,從而力求達到一種視聽互動的效果。這樣的方式一般會增加音沒絕樂的沖擊力和感染力,但同時也易於給音樂形象套上定型化的樊籬。為了增加表現力和即刻感,MTV吸納了電影的鏡頭轉切運用、美術的設計加工、舞蹈的姿態表現、表演的動態敘事的各種表現手法。"音樂電視將三種交迭的因素結合在一起:演出--以各種方式改編舞台表演和音樂演出的電影;敘事或'概念'--吸收傳統好萊塢電影、紀實電影或電視演出,但總是進行高度壓縮、因襲時尚;視覺性展示--吸收廣告圖示、好萊塢的音樂片,以及傳統的和實驗性的影片。" 早期的MTV更加註重的是表演,以此為基礎將音樂與演唱個體或樂隊的舞台形象融合起來。而今的MTV卻更重在敘事或表達"概念",或者在MTV中再現一段生趣盎然抑或悲傷憂郁的故事,或者表達一種抽象的生活理念和倫理觀念,而這二者往往是相互交織的。一句話,MTV就是--"看得見的音符"。
從唱片銷售的角度看,作為MTV前身的"流行音樂錄影"就是美國唱片公司為了推銷歌曲與歌手的廣告片。MTV直接繼承了這種商業功能,播出它的最初的商業目的就是推銷或繼續李則傾銷唱片公司的錄像製品,這就是所謂的"打歌",該過程從屬於流行音樂產業的宣傳和消費的環節。顯然,無論對歌壇巨星還是對新星新秀來說,經過MTV宣傳的歌手或樂隊的唱片總要更加深入人心。唱片公司深諳此道,它們直接與MTV頻道做交易,將唱片銷售與收視率直接掛鉤。還需補充的是,電視只是一馬當先的音樂媒介,整個音樂產業還要依賴媒體間的彼此協作。這種"媒體間的相互依賴既出於經濟需要,也出於文化需要。周六早上的兒童節目整個是圍繞著流行音樂工業發展起來的,它為'先睹為快'新的錄像片提供了一個專門的陳列櫥窗。這些節目的內容是圍繞著所有那些老一套的流行音樂活動--和歌星通電話,訪談,最新單曲,希望之星選秀賽,等等--編排起來的。這顯示了今天的大眾傳媒之間的互補效應。"
然而,單單憑借唱片公司的力量來製作MTV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在MTV頻道開播之初,誰能想像該電視台只擁有120首歌曲的錄像帶,就算在全播完也頂多能維持半天。這就需要MTV頻道自己也參與進音樂創作之中,採取一種自產自銷的形式以贏得巨額的廣告收入。這樣,唱片公司與MTV頻道的製作部都會來生產最新流行歌曲的音樂電視,然後將之外賣給或內部轉給電視台,亦即(在仍擁有知識產權的前提下)將"播放權"出讓給電視台。但是,流行音樂產業的運作到此還遠遠沒有結束,電視台進而將電視觀眾作為商品賣給廣告商。這樣,以觀眾為中介,電視台是播出MTV的直接生產者,而廣告商則是相應的消費者。此時,電視台產出的並非是產品,而是在兜售MTV頻道的廣告播出時間。廣告商購買的正是這種播放時間(MTV的廣告時間),而在實質上卻是憑借電視台來購買觀看的觀眾。因而,"收視率"成為是否盈利的唯一指標,只要收視率上升,單位時間的租賃費用就隨之升高,廣告商也就會趨之若騖。事實也正是如此,在MTV播出後不久,廣告客戶就發現了這種廣告節目形式的新穎和普及,而唱片公司也非常願意通過這種形式來宣傳唱片,二者的共同支撐使MTV頻道得到了飛躍的發展
中國音樂電視的概念起源於十年前,因為開放的年代,音樂電視作為完整的外來文化的載體,無一例外的和其他外來文化概念一樣,進入了中國。應該說,進入中國是一次強行的起飛,並沒有經過培養和鋪墊的過程後,自然進入的。正因為如此,十年的過程,音樂電視在中國起到一個非常大的可以說是質的飛躍。我認為,這十年的發展歷程可以概括為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熟悉和認識MTV的功能和操作手段,同時,積累第一批音樂電視作品。這個大概花了兩到三年的時間。第二階段也花了兩三年。在熟悉和了解的基礎上,音樂電視出現了一批精品,一批代表時代性、民族化和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作品。這批作品奠定了音樂電視在中央電視台各電視頻道播出中的作用,比如,進入了春節晚會,比如進入了重大的欄目。第三階段,在這一個階段由於央視和有關電視台專門開辟了音樂電視的欄目和頻道,有一批固定的生產製作人員,有一批定期向觀眾發布音樂電視的欄目,所以,也形成了強烈的競爭機制。這時期出現的作品具有較高的藝術水準和風格定位。這個時間又過了兩三年。嚴格地說,進入了21世紀後,中國音樂電視相對進入了比較冷靜的階段。我認為,這個階段預示著下一步的騰飛。總之,通過十年的發展歷程,中國音樂電視經歷了從零到有,從國內到國際的過程 .

MTV電影大獎是MTV全球音樂電視網設立的一個國際性電影獎,與奧斯卡等學院派獎項不同的是,它不以評委眼光來評定影片,而完全靠普通觀眾投票來決定獎項的歸屬。這種觀眾說了算的特點,也使得MTV電影大獎本身就帶有相當強的娛樂性,並且一向以其熱烈輕松絕對吸引眼球的氛圍著稱。在這里,被提名者得獎與否似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影迷們有機會和心目中的偶像齊聚一堂,一起欣賞精彩的歌舞表演。特別值得一提的是,MTV電影大獎的獎杯也是娛樂到底,形狀是一桶金色的爆米花,爆米花是觀眾看電影時最常吃的一種零食,如此獨到的設計正彰顯了MTV電影大獎的與眾不同由於這項大獎的獎杯被設計成美國觀眾看電影時必備的爆米花桶形狀,所以這項大獎也被稱為「金爆米花獎」。
不過今年還為頒獎,以下是去年的結果。
2006盡管有《金剛》、《星戰前傳3》這樣的超級大片入圍,但喜劇電影《四十歲處男》和《婚禮傲客》還是各獲得了五項提名。最終《婚禮傲客》成為最大贏家。該片女演員伊拉-菲舍爾獲得最佳突破表演,《婚禮傲客》捧走了分量最重的「金爆米花」最佳影片獎,歐文-威爾遜與文斯-沃恩兩位男星因為在片中成功飾演了一對活寶而被評為最佳銀幕搭檔。
《斷背山》的男演員傑克-格倫哈爾則戰勝了奧斯卡影後瑞茜-威瑟斯朋,獲得最佳表演的殊榮。同時他還獲得最佳親吻獎。
著名笑星金-凱利獲得「MTV世代獎」,以表彰他「活力四射、魅力無窮」的演藝生涯。在金-凱利超過二十年的演藝生涯中,給人們帶來了無數歡樂。但是他始終卻沒有受到奧斯卡的青睞。因此MTV決定將代表個人最高榮譽的「MTV時代獎」頒發給金-凱利。當晚身著白色燕尾服的金-凱利,帶領數十位白色天使帥氣無比的出現在台上。
與奧斯卡等學院派評獎活動迥異,MTV電影大獎的結果完全由觀眾投票決定,而且包括「銀幕英雄」、「銀幕惡棍」、「最佳打鬥」等趣味獎項,充滿「大眾娛樂精神」。被譽為「平民奧斯卡」的MTV電影大獎。

❺ 速度與激情的演員保羅死在哪部電影

不是死在電影中,而是死於車禍。

因《速度與激情》系列電影而走紅的好萊塢男星保羅·沃克,於當地時間2013年11月30日下午3:30(北京時間12月1日早上7:30)因車禍不幸身亡,年僅40歲。

該消息不久後得到保羅·沃克的官方推特和臉書賬號的正式確認,當時保羅坐在由他朋友駕駛的保時捷車內,事故發生後二人都已身亡。


保羅·沃克:

保羅·沃克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格蘭岱爾市,美國演員、模特。

1986年,13歲的保羅·沃克出演了銀幕處女作《壁櫥里的怪物》。

1998年,主演喜劇電影《寶里寶氣大追擊》。

2001年,主演動作電影《速度與激情》。

2002年,憑借電影《速度與激情》提名第11屆MTV電影獎最具突破男演員獎。

2006年,主演的電影《南極大冒險》上映。

2009年,憑借電影《賽車風雲》提名第11屆青少年選擇獎最佳動作/冒險電影男演員獎。

2011年,主演電影《速度與激情5》。

2013年 ,主演的電影《速度與激情6》上映。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保羅沃克

閱讀全文

與mtv電影獎提名時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國隊長1電影迅雷 瀏覽:262
電影剪輯精彩片段車庫 瀏覽:577
和平街電影院在哪裡 瀏覽:401
在哪裡看電影中的插曲 瀏覽:807
如何賞析電影的聲音 瀏覽:20
電影霍比特人1西瓜影音 瀏覽:937
電影膠片是怎麼拍的 瀏覽:190
口袋宇宙電影上海 瀏覽:27
少年犯電影全集免費的 瀏覽:307
迪士尼相關的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307
電影微商違法嗎 瀏覽:119
美國電影狙擊父女完整版 瀏覽:823
x戰警電影完整版觀看 瀏覽:895
破涕為笑俄羅斯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282
趕屍夜譚完整版電影 瀏覽:214
戰爭短視頻電影 瀏覽:504
一群人在一個島上哪裡的人獸雜交的一個電影 瀏覽:969
二戰電影迷失完整版 瀏覽:182
bt電影網站導 瀏覽:349
黃金時代電影全集 瀏覽: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