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上影演員劇團內牆上的四位演員銅畫像分別是誰
從左至右 上官雲珠,周璇,趙丹,孫道臨。
Ⅱ 歡樂頌2陳家康是誰扮演的 歡樂頌2陳家康扮演者個人資料介紹
陳家康是誰扮演的 歡樂頌2陳家康扮演者個人資料介紹
歡樂頌2陳家康是是由陳龍飾演的
帥氣的外表和多金的體質讓樊勝美覺得如果這樣的人能和自己在一起將會是多美好的事情。陳家康的首次出現是和曲筱綃見面,他被曲筱綃所吸引才要了電話號碼,而曲筱綃惡作劇般的將樊勝美的電話給了他。但是沒想到這位富二代居然真的就看上了樊勝美。
陳龍,1976年7月24日出生於上海市,中國內地男演員,上海電影演員劇團演員。 1997年,陳龍主演青春偶像劇《真空愛情記錄》,正式出道。2000年主演勵志愛情劇《星夢戀人》。2001年參演清裝動作喜劇《少年黃飛鴻》。2002年憑借主演的古裝武俠劇《如來神掌》,入圍台灣第39屆金鍾獎最佳男配角提名,成為首個入圍該獎項的內地男藝人。2005年領銜主演年代動作劇《情斷上海灘》。2006年領銜主演家庭倫理劇《中國母親》。2006年出演古裝歷史劇《少年楊家將》。2009年主演歷史抗戰劇《奇志》。2010年參演民國情感劇《儂本多情》。 2011年,參演古裝歷史劇《新水滸傳》。2012年9月21日,領銜主演的歷史題材電影《渡江!渡江!》上映。2013年,領銜主演古裝動作劇《新燕子李三》。2014年,主演策略抗戰劇《獨立縱隊2》。2015年9月19日,主演的古裝權謀劇《琅琊榜》在北京衛視、東方衛視播出。2016年,領銜主演原創懸疑話劇《藏骨人》。2017年,主演反腐劇《紀委書記》;4月主演近代傳奇劇《桃花依舊笑春風》。
Ⅲ 演員陳龍在上海開的餐廳地址
演員陳龍在上海開的餐廳叫尚海撈豬肚雞火鍋,位於長寧區江蘇路369號兆豐世貿大廈1樓F-G座(江蘇路愚園路)。
陳龍,1976年7月24日出生於上海市,中國內地男演員,上海電影演員劇團演員。
1997年陳龍主演青春偶像劇《真空愛情記錄》,正式出道。
2002年憑借主演的古裝武俠劇《如來神掌》,入圍台灣第39屆金鍾獎最佳男配角提名,成為首個入圍該獎項的內地男藝人。
2006年出演古裝歷史劇《少年楊家將》。
2013年,領銜主演古裝動作劇《新燕子李三》;同年,參演鞠覺亮、鄒集城聯合執導的年代傳奇劇《十月圍城》。
2016年1月5日,領銜主演並擔綱總策劃和出品人的原創懸疑話劇《藏骨人》在上海大劇院上演;9月,參演都市女性勵志劇《歡樂頌2》。
2018年4月,參演彭學軍執導的時裝商戰劇《金牌投資人》;9月15日,領銜主演的刑偵劇《追捕者》播出。
2021年4月16日,主演的刑偵破案電影《獵心之血親》,在劇中飾演刑警隊長高翔;6月11日,領銜主演電影《火山地獄》上映。
陳龍的人物評價:
陳龍在影視劇中大多驍勇善戰的形象,在《仙女湖》中演起感情戲同樣入木三分,很少演喜劇扮粗的他在劇中一本正經的呆萌表情喜感十足。(中新網評廳扒鎮)
陳龍一向低調示人,堅持素食主義,靠作品、角色刷出了豐盈厚此褲重的存在感。(新浪娛樂評)
生活中的陳龍是一個溫文爾雅的人,抱著一顆回饋社會,關注弱勢群體的初心。(揚子晚報評)
Ⅳ 央視有一檔節目介紹老一代配音演員的
回顧2014年,我心中充滿無限的感慨。1月5日李梓享年86歲離開了我們,對我們震動很大,她的離去不僅讓我們這些同事們無比悲痛,在全國影迷中也引起強烈的震動。李梓和老一代配音演員衛禹平、邱岳峰、畢克、尚華、富潤生、胡慶漢、於鼎……離去一樣,代表著一個時代的遠去,他們是中國第一代配音演員,給我們留下了美好動聽的聲音,這些好聲音也將永駐人間。
李梓離去,引起人們對那個遠去時代的深深懷念:香港鳳凰台在上海電影博物館舉辦了對譯製片光輝年代的回顧,接著上海勞動報社應廣大電影愛好者的要求也舉辦了經典譯製片回顧展,寄託了廣大電影愛好者對中國第一代配音演員的深切懷念之情。第一代配音演員趙慎之、蘇秀都被應邀出席了這些活動,人們聽她們講述那個年代的工作、生活以及她們之間的深厚友情。由於熱愛配音工作,六十多年的工作生活讓趙慎之、蘇秀早已結成深厚的戰友之情。
中國人有一個傳統習俗,為老人祝壽「做九不做十」。去年5月,蘇秀為長她一歲的趙慎之慶賀89歲生日,我們這些好友都參加了慶賀,老姐妹倆十分高興。
今年6月,趙慎之又主動操辦小她一歲的蘇秀89歲生日慶賀,我們又再次相聚。蘇秀無限感慨地說:「李梓走了,使我感悟到,我的這些老同事是我在世界上最親密的朋友。我們聚得太少了。」當她切完蛋糕,調皮的小狄(狄菲菲,第三代配音演員,上譯廠的骨幹,又主配又當導演)一定要問蘇秀許的是什麼願,讓她可以保留最後一個心願,前兩個心願得告訴大家。蘇秀說:「好吧,第一個心願是祝大家身體健康,第二個心願是我能生活自理、快活地和老朋友們度過最後的餘生。」你看她和趙慎之笑得有多歡、多開心。
最讓我震動的是遠在東北、北京的一些電影愛好者,譯製片迷,有導演、製片人李彤、姜江、李冬妮以及上海的蔡穎,他們早幾年就策劃想搞一次紀念「輝煌時代——介紹上海電影譯制廠配音演員和譯制精典作品」的演出活動,可由於種種原因未能成行。李梓的離去對他們觸動太大了,絕對不能再拖延了。經過多方努力終於實現了他們的願望,4月18日、19日在北京國家大劇院演出了「輝煌時代」。他們把趙慎之、蘇秀這對老姐妹也請到了北京參加演出。同時也邀請了多位第二代上譯廠的配音演員一同演出,這也是上譯廠一次重大的社會活動。
崇敬愛戴
4月份在北京國家大劇院的這次演出規模之大、請來的嘉賓之多、觀眾之踴躍,是我進上譯廠後第一次遇到。演出分兩天,18日是上篇,19日是下篇,幾乎把譯制廠的老一輩演員都作了介紹,選擇了每位演員最精彩的片段,這是一次譯制精典作品的大回顧。觀眾踴躍程度是空前的,兩場演出的票早早被訂購一空,有來自全國各地的譯制電影迷,香港影迷搭乘飛機趕來,北京、各地影迷有乘高鐵,有自駕車趕來的。
這次演出由薛飛擔任主持,特邀嘉賓有陳丹青、崔永元、江平、徐濤、李立宏,他們和我們一起演出,動情地介紹了很多已故的配音演員以及他們的經典作品。
18日晚上我們早早來到國家大劇院後台,組織方為我們安排了化妝間、休息間,記者不斷地來後台采訪,組織方忙於相勸,為了保證我們的演出,記者們還是找空隙進行了簡短的采訪。
那天崔永元也早早地趕來了,他是後半場我和蘇秀上場時的嘉賓主持,我們都是老熟人了。我問小崔:「我們這些七老八十的老人在台上和大家聊天,觀眾能坐得住嗎?」他說:「孫老師,你不了解這些影迷,他們都是譯製片的忠實觀眾,對上譯廠的配音演員有一種崇敬、愛戴的心理,很多觀眾是看著譯製片成長起來,他們愛聽配音演員的好聲音,很多精彩片段都能背下來,每個人家裡都藏著經典譯製片的碟片、錄音帶,你當年寫的很多譯製片錄音剪輯,他們都收藏著。好朋友聚會他們都會來上一兩段配音片段,很多人都能模仿配音演員的聲音。今天能在舞台上見到你們、聽你們講述過去的一切,會十分激動的。」
事情完全像小崔說的那樣,兩場演出都很好,當蘇秀出現在舞台上,觀眾報以經久不息的掌聲,她說的每件事都被掌聲推向高潮,當小崔問蘇秀:「你作為導演如何啟發演員。」蘇秀說:「我舉了兩個小例子,一次袁國英在配戲時,有一場戲老興奮不起來,我就在她耳邊悄悄說了一句:『你兒子是中央首長×××。』一下子袁國英高興起來,把老婦人的興高采烈表達出來了。還有一次陳兆雄在配戲中說到自己的兒子老提不起精神,他想到自己那七八歲的兒子常常討人嫌。我大聲對他說:『兆雄你中頭彩了,獲一百萬獎金。』兆雄的興奮點一下子被點燃了。」小崔聽完後說:「原來譯制導演連蒙帶騙。」蘇秀反應極快:「不是有句順口溜,演員是瘋子,導演是騙子,觀眾是傻子嗎?」觀眾樂極了。蘇秀在台上的聊天獲得觀眾的熱烈掌聲,表達了對老一代配音演員的愛戴——在那個艱苦的年代為觀眾送來無數精品,通過配音演員的努力為國人打開了了解世界的窗口。觀眾的掌聲表達了對老一代配音演員的崇敬。
我在舞台上也只是聊聊作為一個譯制導演該幹些什麼,這些都是我應該努力去做到的平凡的事情,也被觀眾的掌聲一次次打斷。當我們提到老廠長陳敘一不僅帶出了第一代配音演員,還培養我們這些第二代演員,觀眾不斷地報以熱情的掌聲,表達了他們對上譯廠奠基人陳敘一的致敬。
19日趙慎之參加演出,趙慎之准備了一個很精彩的配音片段。年輕時趙慎之曾為電影《廣島之戀》的女主角配音,後來她發現這位法國女演員在老年又主演了一部電影《愛慕》,趙慎之和這位演員同步從青年走向老年,現在再為她配音非常合適,這個配音片段她准備今天獻給觀眾。到北京後這兩天她沒有睡好,上場前90歲的老趙突然感到自己有點頭暈,血壓似乎也升高了。大家勸她別演了,快去醫院。趙慎之說:我得給觀眾表示歉意,她上場說了實情,觀眾給予她熱情的掌聲。當她走進後台,熱烈的掌聲還沒停止,趙慎之又回身,再次向觀眾致歉。老趙去醫院休息了一陣子,好多了,她對蘇秀說:「我真丟人,准備得好好的,怎麼會這樣。」蘇秀安慰她說:「你的配音觀眾都了解,你今天在這種情況下,還認認真真向觀眾致歉,已充分地表達了作為一個演員應有的戲德。」
後來在離開劇場返回途中,我和小崔聊天,小崔很實在:「觀眾來劇場看演出是沖著你們配音配得好,他們對你們在舞台上的表演不會有什麼要求的,能見到你們,能聽你們聊聊天已經很滿足了。趙慎之、蘇秀老師她們是老一代配音演員的代言人,幾十年她們以自己的辛勤勞動為社會留下了一份寶貴的財富,留下了好聲音,觀眾對她們的熱烈掌聲,充分表達了對她們的崇敬和愛戴。」
2013年5月份老朋友給趙慎之過生日
戰友情結
1950年在陳敘一的努力下,終於在2月成立了上影翻譯組(上譯廠的前身)。蘇秀是一個熱愛音樂、戲劇的文藝青年,於當年9月7日來翻譯組報到,那年24歲。同一天報到的還有楊文元、胡慶漢。後來趙慎之也穿著軍裝,從部隊文工團來翻譯組報到。
從那以後,趙慎之、蘇秀就為中國譯制配音事業貢獻自己的聰敏才智,幾百部譯製片留下了她倆的好聲音。幾十年配音生涯留下了她們敬業的足跡,留下她們努力奮斗攀登藝術高峰的辛勤和汗水。
配音在當年還是一門新的語言課題。演員演戲,為自己在電影上演的人物配音這都很正常,可如今要為外國影片中的人物配音,要丟棄自我,要用聲音、語言為影片中的外國演員配音,並且要正確地傳達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個性特點,這都是新課題。老廠長陳敘一還是有一套方法來培養當時的年輕配音演員的。
五十年代翻譯片組譯制過許多蘇聯影片,當時把上影演員劇團的電影演員請來參加配音,如:衛禹平、高博、孫道臨、林彬、朱莎等。因為這些演員在語言上有造詣,用聲音塑造人物也有高招技能,他們都是好演員,在台詞上能傳達人物的真情實感,特別是語言上很生活、自然、流暢。陳敘一在安排配音角色上以老帶新,如電影《米丘林》讓高博配米丘林,讓蘇秀配米丘林妻子;在電影《一個人的遭遇》中讓高博配男主角、讓趙慎之配妻子;在《孤星血淚》中讓蘇秀、尚華配男女主角,而程之配律師、中叔皇配強盜、路珊配老小姐,一幫配硬里子的演員托著年輕的男女主角;在電影《生的權利》中讓張同凝配黑媽媽,讓林彬、中叔皇配年輕的一對;在《安娜·卡列琳娜》中讓邱岳峰配卡列寧、舒綉文配安娜、韓非配沃倫斯基……總之用中國傳統京劇中的方法,讓師傅給徒弟把場,這個方法很管用,在實踐中,趙慎之、蘇秀、邱岳峰、尚華等一批年輕配音很快就成長起來,獨當一面。
趙慎之和蘇秀她們年齡相仿,戲路子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幾十年來,在她們身上從來沒有「文人相輕」這一說,在創作上彼此信任,互相關心,從不留一手,總是希望對方配戲成功,為此而高興而喜悅。比如當年有一部很轟動的電影《廣島之戀》,這是作家電影,是生活流、意識流的代表作品。當時在配音上也形成一種輪班制,邱岳峰、李梓剛配完《白夜》,下一部戲該輪到畢克、蘇秀搭戲了。這時正好來了《廣島之戀》,老邱和蘇秀私下議論說該蘇秀來配這部戲的女主角了。看了片子蘇秀也認為自己合適。可後來時漢威導演定了由於鼎、趙慎之來配男女主角。當趙慎之接到這個任務後,主動來找蘇秀讓她幫助,因為這是第一次接觸意識流的電影,大家都在琢磨。蘇秀當時想,你搶了我的角色,還來找我幫助?可由於多年的戰友情誼,覺得自己應該幫助她,而且非常感動趙慎之對自己的信任,所以兩個人就在棚里不斷的排戲,琢磨台詞的含義,老趙在配戲過程中還特別注意演員的眼神,從眼神中琢磨原片演員的內心活動、感情變化,所以在人物刻劃上很成功。直到趙慎之把這部戲配完,蘇秀為趙慎之的成功感到喜悅,這就是她們之間的情誼。
實際上她們兩人戲路相近,但各有所長。趙慎之更擅長於活潑、單純的性格,而蘇秀擅長於穩重、成熟型的角色。在這方面各人施展自己的才能。如在電影《不可戰勝的人們》中趙慎之配活潑的女兒,蘇秀配成熟的母親;在《警察與小偷》中蘇秀配小偷妻子,而趙慎之配警察的女兒。
在人物性格上,趙慎之喜歡悲劇色彩的人物,蘇秀則喜歡強勢、性格復雜的人物。趙慎之年輕時喜歡電影《偷東西的喜鵲》《一個人的遭遇》,老年喜歡《望鄉》中阿崎婆這類角色;蘇秀年輕時喜歡《第四十一》《紅與黑》中侯爵小姐,年老了配《華麗家族》中的情婦相子。而在這部電影中趙慎之配受氣包妻子一角。
蘇秀那天跟我聊天,特別提到趙慎之當年配的《神童》真是棒極了,把女主角追求自己的所愛男人那種單純可愛的性格展示得惟妙惟肖,非常自然、生活。她也懷念自己老年能參加《為黛茜小姐開車》中為黛西小姐配音那種幸福的感覺。一種對事業的共同追求結下了她們之間那種無私的戰友情結,這是多麼美好的情誼。
2014年6月老朋友給蘇秀過生日
真心愛護
趙慎之、蘇秀也把她們之間的友情播撒在年輕人身上,凡是進廠的年輕演員都能感受到她們的關愛和幫助。
蘇秀告訴我一段讓她十分傷心的事情。文革中譯制廠來了一些年輕人,有演員,有翻譯,工軍宣隊對年輕人說:「演員組是個大染缸,黑透了,你們年輕人要當心,少接觸這些老傢伙。」這是多大的污辱!蘇秀當時聽到這樣的話寒心極了。她原本不會玩撲克牌,就在工軍宣隊統治時期,每天利用中午休息時間向小伍(經緯)小嚴(崇德)學會了「一百分」「抓豬」。
打倒「四人幫」後情況完全不同了,她們倆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經驗甚至教訓告訴年輕演員。趙慎之陪著年輕演員在棚里錄戲,口型不好時她會站在你身後捅你一下,讓你找到開口說話的地方。在排練小放映間里她會陪著你一塊排戲,一遍遍地看片、說戲,讓你把握人物的感情起伏。當一部戲配完後和你認真交流,指出哪裡好,哪裡不足,並幫你找出原因,便於今後改進,一片真心。
蘇秀後來除了配戲還擔任導演工作,她也常常用老廠長當年培養她們的方法,以老帶新讓年輕演員在實踐中更快成長。如電影《我二歲》中讓曹雷和施融配一對夫妻,讓曹雷帶小施。又比如在日本電影《遠山的呼喚》中有一個角色鄰居大嫂,這是趙慎之的戲,蘇秀把這個角色給新來的演員王建新,並讓趙慎之幫小王排戲把關。戲配完後鑒定時,老廠長陳敘一說小王配得不錯。趙慎之、蘇秀就是這樣默默無聞地關心年輕人的成長。
小童(自榮)、小樺(程曉樺)、小謙(沈曉謙)、小施(施融)、小狄(菲菲)……還有上海電視台譯制部的很多演員,晨光、林棟甫、劉家楨、劉彬、陳兆雄、倪康、張歡、梅梅、金霖、計泓、魏思芸……等一大批年輕演員都能說出許多受益的教導、精心的指點。在趙慎之、蘇秀的心裡洋溢著的是事業有接班人而由衷的高興。
我要說說她們倆對小蓋(文源)的關懷。小蓋聲音好、語言好,在老同志們的幫助下進步很快,不久就挑大樑,配了很多主角。她倆為小蓋進步而高興。可後來小蓋身上的江湖義氣、好喝酒、缺乏自控能力,讓她們倆都很著急,多次規勸小蓋,小蓋也聽勸告有所改進。可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下,小蓋經不住誘惑,在廠外和人合夥做生意又多次受騙失敗,在廠里交了假病假條,這時廠里有個別人借小蓋犯錯誤要把他一腳踢出廠門。當時趙慎之、蘇秀已離退休了,知道演員組大多數同志要把認識錯誤決心改正的小蓋留在廠里,在大家幫助監督下使他盡快改正錯誤,認為這樣做才是真正幫助一個犯錯誤的同志,畢竟小蓋是個配音人才。可後來小蓋還是硬被逼著離開了廠,這對小蓋打擊太大了,鬧得家庭破裂,他也破罐子破摔,放任自流,後來又生病,在戰友們的幫助下才住進社會福利院。趙慎之、蘇秀一直沒有忘記小蓋,當我們去福利院看望小蓋時,她們除了捎個問好的話,還讓我們給小蓋帶點錢去,添個生活用品。特別當小蓋去年因病去世後,她倆主動提出和我們大家一起湊點錢給小蓋買塊墓地,讓小蓋能落土為安。她們倆的真誠善良讓我們這些做後輩的十分感動。
我進廠後也一直受到這兩位老大姐的關心,不僅在工作上我和蘇秀合作導演過多部譯製片,從她那裡我學到很多,她啟發演員特別有辦法。除了工作上的關心,在生活上她們也處處關心我。舉兩件小事說說。七十年代初,我們國家糧食供應還是定量的,趙慎之知道我兄弟五個,弟弟們都在農村,她把積攢多年的幾十斤全國糧票全送給我,讓我寄回家鄉去。我的兩個弟弟因為有了糧票,敢於利用農閑走出農村在城裡敲鐵,乾冷作工的活兒,為家庭增加一點收入為父親治病。在外打工過程中又結識了一些朋友為他後來開廠發展打下了基礎。我三弟至今也忘不了趙老師給我家的支持。
還有,八十年代電視機開始走進家庭,有一天我來廠上班,蘇秀察覺我情緒很不好,問我怎麼回事,我告訴她小女兒每天晚上要上樓去看電視,和我岳父的小孫子常常為轉換頻道而吵架,最後弄得大人們之間也不開心。蘇秀說你買一台電視機不就得了,我說還差點錢。沒過兩天,記得是個星期六,一上班蘇秀就交給我三百元:「明天給女兒買台電視機吧,省得家裡不和睦。」星期天一早我就去商店買了一台12英寸的黑白電視機,整整花了五百元。這在當時可不是個小數目。當天晚上小女兒就看上了電視機。這件事她現在還記得,是蘇秀大媽媽讓我能比別家小孩早看上電視。過了三四個月,我掙了稿費把錢還給老蘇。她對我說:「你們工資低,兩個孩子,經濟壓力大,我不急著用錢,你先留著想添點什麼就再買吧!」「老蘇,不用了,我很感謝你,解決了我後院的是非,讓我可以安心工作。」老大姐就這樣真心實意地幫助我解決困難。
那個時候,我經濟上壓力的確很大,除了廠里工作外,也參加廠外的配音工作,掙點外塊。還利用晚上寫點影評文章。有時寫的東西也常讓老蘇看看,她總十分認真地看,提出修改意見,「你寫東西很實在,很真誠,文如其人,但毛病是啰嗦,唯恐別人不理解。」直到如今她也看我寫的東西,有鼓勵也有提醒。
老趙也知道我們當時的生活很艱苦,常常會給我小女兒留一份好吃的,看我頭發一天天稀少,知道是熬夜寫東西,也會常叮嚀我:「小孫,可得注意身體啊!」她們這些真誠的關愛,我永記心中。
上世紀80年代作者與趙慎之在譯制廠的留影
努力傳承
老趙、老蘇,八十年代就離退休了,可她們一直沒有閑下來,還時常參加配音工作,蘇秀還受聘上海電視台譯制部擔任導演工作,繼續發揮余熱,做著培養年輕演員的工作,把上譯廠嚴謹的藝術創作方法帶到譯制部,把老同志之間互相幫助,為了一個共同目標搞好配音質量的好傳統傳授給年青一代,所以兩位老姐妹到哪裡工作都會受到年青人的愛戴。
她們退休後這些年常常會接受各地記者的采訪,老趙總是認認真真地口述那個年代的工作情況,講老一代演員的情誼,傳承一些好的作風。蘇秀更是把自己的配音工作記錄下來寫成《我的配音生涯》;又主編了一本書《峰華畢敘》:介紹譯制廠的四位老頭——陳敘一、邱岳峰、畢克、尚華;還出版了一套介紹我廠配音演員的錄音帶《穿越時空的餘音裊裊》。以這種方式做著傳承工作。盡管歲月已流去,一個光輝的時代遠去了,但這份寶貴的財富被記錄下來了,這是歷史的印記,這是時代的足跡。真的感謝老趙、老蘇這兩位第一代配音演員的代言人,她們做了一件功德無量的傳承工作。
看,兩位老人笑得多歡
永不言老
如今兩位耄耋老人生活很愉快,90歲的趙慎之住在南翔老年公寓,生活一切自理。她還不時去廠里配個老太太說上幾句話,也挺高興播個小說,總想著法兒為自己找點事兒乾乾。她人緣很好,譯制廠其他部門退休的同志也會常去看望她,在她那裡聚會。她喜歡熱鬧,朋友們、同事們在一起聚會,這是她最開心的時候。
89歲的蘇秀和女兒女婿住在一所公寓大樓里。她現在是候鳥,每到冬天總去北京兒子那裡住上三四個月,北京有暖氣,可以防止哮喘病發作。她還筆耕不止,更了不起的是她學會電腦,她的文思都通過鍵盤敲打出來,變成優美的文字,常常見諸報刊。
這兩位老人當年在廠里時身體並不好,老趙怕吹風,大熱天也常常披個外衣,有點弱不禁風,大家開玩笑說她是林妹妹的身體。蘇秀當年哮喘病很厲害,不時要噴點葯。離退休後她們倆身體可越來越好。她倆自控能力極強,始終保持著良好的生活習慣,吃東西絕不貪嘴,七分飽就行。常常想著老朋友們在一起聚聚,我在廠里擔任多年的演員室主任,和大家關系都不錯,兩位老人常常給我打電話,讓我召集退休的老傢伙、好朋友們在一起聚聚,還風趣地給我一個美稱「孫召」。好朋友在一起聚會讓兩位老人很開心,聚在一起常常會回憶起當年在廠里的工作情況。當年的「洋相」成了今天的笑談,當年的友情成了今天的美好回憶。你們看看照片,兩位老人笑得多歡。
我們也衷心地祝願她們健健康康、快快活活地度過幸福的晚年。
趙慎之、蘇秀做客作者(右二)家
衷心祝福
在為兩位老人祝賀90歲生日時,我很興奮,寫下了兩首由衷的感言,記錄在這里供大家指正。
祝您快樂長壽
——為趙慎之90歲生日而作
你從戰爭的硝煙里走來
脫去軍裝換上便服
你走進了另一個藝術殿堂
這里沒有豪華的舞台、炫耀的燈光
只有一個小小的錄音棚
這里沒有掌聲沒有鮮花
只有一片溫馨的幽暗
你卻愛上了這一行
願把青春和心血
奉獻給它——譯制配音事業
在這小小的天地里
你用多姿多彩的聲音
你用出神入化的語言
給人們帶來痛苦和歡樂
給人們帶來思索與奮進
你讓人們從電影這個窗口
認識了偌大的世界
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外國人物形象
由於你的努力
他們會說一口流利的中國話
讓中國觀眾欣喜、理解、接受他們
從中得到啟迪和教誨
《望鄉》中的阿崎婆讓人難以忘懷
《神童》《不同的命》《偷東西的喜鵲》《華沙一條街》《一個人的遭遇》《運虎記》
眾多的影片中
人們聽到你精彩的配音
人們贊揚你是幕後英雄
你說我只是個普通一兵
人們感謝你的辛勤勞動
你說這是我應該做的
當你進入耄耋之年
白發蒼蒼
可你依然精神煥發
你啊你
你總是閑不住
在上海
在廣州
在成都
繼續用你的聲音和語言
為廣大聽眾服務
用你的看家本領為老人們
表演精彩的朗誦
我
我不知道該如何表達
對你的崇敬和祝福
獻上這首小詩
祝你快樂長壽
快樂長壽!
2013年4月25日晨
贊蘇秀
——為她的90歲生日而作
你的聲音是那麼熟悉
是年輕美貌的娜塔莎
是成熟端莊的英格麗·鮑曼
是統攬一切的皇太後……
你的聲音又是那麼的讓人難以辨認
心理扭曲病態的老小姐哈維希姆
神神叨叨有一股邪勁的黃色女作家
滿腹心機壞到骨子裡去的情婦相子
我不知該如何從眾多人物中去尋找你的聲音
對了
我可以從「真情實感」中尋找到你的聲音
你從幕後走到前台
一個扎著兩根小辮子的姑娘
一個賢淑文靜的少婦
可一開口就會讓人流淚
讓人憤怒
讓人喜笑顏開
你從幕後走到前台
一個樸素大方的中年婦女
一個和家庭主婦沒有什麼兩樣的普通婦女
可你指揮著一群「瘋子」
平靜時如一潭湖水
狂怒時如同天上的雷電
又哭又喊又叫
可一切都在情理之中
那分寸又恰到好處
你從幕後走到前台
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
一個慈祥可親的老人
可手中的筆急駛在稿紙上
寫出來的是歷史的足跡,是美好的時光
那雙滿是皺紋的手在鍵盤上不停地敲打
敲打出來的是神奇感人的言詞
是令人回味的思索
如今你已是一個耄耋老人
可你的思維是那樣的敏捷
你成為上譯廠的活字典
你成為老一代配音演員的代言人
你那顆年輕的心永不言老
你依然是年輕朋友的良師益友
我不知該如何贊美你
翻遍字典
只有兩個字最合適
崇敬!
Ⅳ 上影劇團演員有編制嗎
上影劇團演員有編制,通過查詢上影劇團演員相關信息資料可知,上海影視劇團演員都是有編制的,屬於事業單位人員。
Ⅵ 上影演員劇團現在主要干什麼
上影演員劇團現在主要拍電影、話劇等。
上豎滾影演員劇團,在68年的時間里,走過風風雨雨的歷程,也誕生了很多熠熠閃光的電影明星。
1953年9月4日,上影演員劇團正式成立。建團時的團址是在上海南京西路銅仁路,然後後來搬到了武定路1498號。第一任團長是張望絕尺,副團長由金並纖高焰、湯化達和劉瓊擔任。
Ⅶ 王詩槐都演過什麼電影
王詩槐
2005年9月28日 15:49
王詩槐(1957- )
王詩槐,1957年11月27日出生,安徽肥東人,中國電影演員。
1981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分配到安徽省話劇團當演員。
1984年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演員。曾在《張衡》、《漂泊奇遇》、《日出》、《美食家》、《孫中山》、《午夜兩點》、《詐騙犯》等影片中飾演主要或重要角色。
1983年以在電視劇《華羅庚》而引人注目。
1983年在根據艾蕪名著「南行記」改編的影片《漂泊奇遇》中飾演男主人公漂泊者一角。王詩槐認真閱讀原著,准確領悟原著中人物的精髓,把漂泊者初入匪窩時的迷離和惶恐,逐漸同情土匪們不幸遭際時的苦悶和惆悵,最後樹倒人亡時的悲憤和無奈,表現得淋漓盡致,影片上映後受到專家和觀眾的一致稱贊。
1985年在根據曹禺著名話劇改編的同名電影《日出》中飾演男主角方達生,方達生是全劇中唯一有亮色的人物,王詩槐抓住人物特點,努力追求他與劇中其他人物在本質上的不同,把一個單春敬宴純文弱,在迷茫中尋求光稿渣明的窮書生形象留在了觀眾心目中,該片獲得了第九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1987年在影片《午夜兩點》中飾演男主角曹東明,這是一個心理復雜的人物,為了獲取妻子的財產而與妻子貌合神離並伺機謀害妻子,王詩槐成功地表現出人物陰險狡詐,深藏不露的性格特色,在反面人物的塑造上有了長足的進步。
1993年在影片《詐騙犯》中飾演男主角錢根發,因偶然一次車禍而陷入一起詐騙案件中,於是惶惶不可終日,最後以致精神崩潰殺人滅口。影片上映後雖然反響不大,但王詩槐細膩入微的優秀表演卻有目共睹。
1994年在謝鐵驪執導根據霍達名著《穆斯林的葬禮》改編的影片《月落玉長河》中飾演一個經歷坎坷,情感豐富的高等知識分子形象,表演真實自然,廣受好評。
王詩槐可塑性極強,正反面角色皆能扒銀勝任,在八十年代他曾獲得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當家小生」的美譽。他還曾參加《追求》、《在水一方》、《幾度夕陽紅》、《家在上海》、《兒女情長》等電視連續劇的拍攝。
獲獎情況及作品:
《張衡》(1982) 《漂泊奇遇》(1983) 《多彩的晨光》(1984)
《蜜月的風波》(1984) 《日出》(1985) 《美食家》(1985)
《孫中山》(上下)(1986) 《匿名電話》(1987) 《午夜兩點》(1987)
《燃燒的婚紗》(1990) 《卧底》(1992) 《詐騙犯》(1993)
《同歸於盡》(1993)
因《日出》獲第一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
Ⅷ 賣燒餅的女孩電影
賣燒餅的女孩電影是《賣大餅的姑娘》。
《賣大餅的姑娘》由上海電影演員劇團於1981年出品的愛情片。該片由宋崇,於傑聯合執導,吳海燕、郭凱敏、趙靜、陳燕華、顧玉琴、王定華等領銜主演。該劇講述了發生在上海街道里弄中的一家「為民點心店」里的動人故事。
《賣大餅的姑娘》相關信息
導演:宋崇、於傑。
主演:吳海燕、郭凱敏、趙靜、陳燕華、顧玉琴、王定華、汪漪、李玲君、譚增衛、紀胤顥、申懷其。
參加演出:盧青、徐阜、韋國春、曹坤其、於明德、崔月明、唐學芳、曹秋根。
擬音:錢守一。
演奏:上海電影樂團。
指揮:王永吉。
作曲:王強。
演唱:王作欣、陳平。
Ⅸ 加入上影演員劇團的條件
加入早鬥上影演員劇團的條件是:首先,您必須具備一定的演技能力,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其次,您需要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包括良型睜纖好的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良好的表演能力等。此外,您還需要掌握一定的表演技巧,例如掌握演技、掌握表演技巧、掌握演藝技巧等。最後,您還需要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例如擁有良好的身卜仿體素質、良好的體力、良好的肢體活動能力等。總之,加入上影演員劇團的條件是:您需要具備一定的演技能力、良好的職業素養、掌握一定的表演技巧以及良好的身體素質。
Ⅹ 電影演員梁波羅近況
2007年,他還參與拍攝了電視劇《地下交通線》,扮演為國獻身的英烈盛慕萊。
梁波羅雖年近七旬,但看上去依然風采不減當年。但十多年前,他曾患過一場大病,差一點丟了性命。談起這場疾病,梁波羅深有感觸地說:「人生念頃耐路上難免遇到一些挫折,但堅強的意志、樂觀的心態是戰勝疾病與挫折的重要因素,不管生活中發生了什麼,家人總會給你最有力的支持,用肩膀幫助你承擔一切。」那是1992年,正當梁波羅在熒屏上頻頻亮相時,卻患了死亡率極高的急性壞死性胰腺炎。第一次手術後,連續10多天高燒不退,只能靠輸液維持生命,醫院多次發出病危通知。但梁波羅以頑強的意志,積極配合醫生再次手術治療,最終轉危為安。熱愛生活的梁波羅,終於又回到妻子女兒的身邊。
和天下所有的父親一樣,梁波羅很寵愛自己的女兒,女兒是他心中最美麗的女孩子。女兒的名字叫南菁。當年,夫妻二人分屬兩個幹校,一個月難得相聚三四天。所以結婚四五年以後才有了這個寶貝女兒。給女兒起了一個名字叫『南菁』,『南菁』是『難請』的諧音。」梁波羅在圈裡的好人緣是有口皆碑的。有很多影迷都曾經質疑:梁波羅在上世紀80年代復出後,為何很少擔任主角?原因只是因為梁波羅是個知恩圖報有情有義的人。如為了感謝劉瓊導演對他提攜培養的恩情,他曾謝絕在另一部影片中擔任男主角的邀請,卻只在劉瓊的新片《保密局的槍聲》中擔任一個配角。那部影片成全了一個叫陳少澤的青年演員。還有著名的《第二次握手》,當時劇組屬意梁波羅主演。但梁波羅知道乎蠢另一位兄長級的演員比他更熱切地盼望獲演此角,他就主動謙讓,寧願自己失去一個良機。梁波羅樂意參加公益活動。退休之後,凡慈善性的演出和抗災慰問等活動他都積極參仔春加,有時擔任節目主持,有時獨唱或朗誦。有時演出需要經常到社區及郊縣巡演,來回奔波他也毫無怨言。除了致力於戲劇教育和社區的文藝指導工作,他還曾被同濟大學聘為客座教授,講解電影藝術,悉心培養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