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為什麼喜歡《挪威的森林》
《挪威的森林》已閱三次,每一次都像第一次看一樣,細細品味,慢慢享受。好的作品總是讓人不忍卒讀,越翻到後面,越不捨得將它看完。於是一慢再慢,一看再看。
《挪威的森林》到底有什麼魔力讓我如此著迷?村上春樹到底在書中施了什麼法術讓我欲罷不能?通看幾遍,我想我有必要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理由一:村上獨特的文風。
我不知道村上的文風是否一成不變,不過我相信沒有哪個作家的文風總是一以貫之。盡管不知道村上其它作品的文風怎樣,但《挪威的森林》表現出來的文風,我是極其喜歡的。
獨特的比喻、優雅的抒情、詼諧的筆調、非凡的想像、多元的手法,總是給人驚喜。
比如:
「最最喜歡你,綠子。」
「什麼程度?」
「像喜歡春天的熊一樣。」
「春天的熊?」綠子揚起臉,「什麼春天的熊?」
「春天的原野里,你一個人正走著,對面走來一隻可愛的小熊,渾身的毛活像天鵝絨,眼睛圓鼓鼓的。它這么對你說道:『你好,小姐,和我一起打滾玩好么?』接著,你就和小熊抱在一起,順著長滿三葉草的山坡咕嚕咕嚕滾下去,整整玩了一大天。你說棒不棒?」
「太棒了!」
「我就這么喜歡你。」
又如:
「喜歡我的發型?」綠子問。
「好得不得了。」
「怎麼個好法?」
「好得全世界森林裡的樹統統倒在地上。」
「真那樣想?」
「真那樣想。」
再如:
「喜歡我喜歡到什麼程度?」綠子問。
「整個世界森林裡的老虎全都融化成黃油。」
你看,就是這些八桿子打不著的東西,村上卻能把它們聯系起來,稍加潤色就能讓人讀之不禁感慨作者的想像力是何等獨特。
村上妙就妙在利用差異性和異質性做文章,經過他一番巧妙的整合和點化,我們非但感覺不到牽強附會,甚至會漾出一絲會意的微笑。
在《挪威的森林》里,類似上面的對話比比皆是,我總是百看不厭,每次看,都想大叫一聲:不愧是你,村上春樹!
個人覺得,這種獨特的文風是《挪威的森林》最大的魅力所在。如若一本書的文風讓我接受不了,那麼這本書及其作者都難以讓我接受。不過這並不妨礙他們繼續創作,畢竟作家不是為了被人接受而生,而創作。他們只是表達他們所想,至於讀者能不能接受,那就另當別論。
理由二:書中對性愛的態度。
在中國,不論公開或是隱蔽的場合,人們總是不敢貿然談性(這里的「性」等於「性愛」)。
似乎性愛是個吃人的老虎,潛伏在身後;是個定時的炸彈,被放置在各種場合。好像無論什麼東西,只要扯上了性愛就低俗得不得了,污穢得不得了。於是就大肆揮舞「抵制低俗,趕跑慶運污穢」的棒子,對之窮追猛打。
但是,細想一下,性愛真有那麼可怕嗎?人們到底在忌諱什麼?人們到底是不想談還是不敢談,亦或是羞於啟齒?
在《挪威的森林》里,性愛是一種訴說情感的方式。
「實際並沒有什麼,本來就是無所謂的,無非是身體間的一種接觸罷了,我們不過是在相互訴說只有通過兩個不完美的身體的相互接觸才能訴說的情感而已,並以此分攤我們各自的不完美性。」
說到底,還是文化差異,中國對性永遠不會像日本一樣開放,一樣的自在。對於這點,我自身的成長可以佐證:在我的成長里,從來沒有大人主動跟我解釋何為「性」,甚至不曾提過譽尺梁,唯恐觸犯什麼天條一樣。教科書里對性的解釋也是隱隱晦晦,中規中矩,講了跟沒講一樣。那些在青春期萌生的許多疑問,幾乎無一能在教科書上找到令自己滿意的答案。
所幸,這些疑問的答案我能從文學小說里找到。至少,《挪威的森林》沒有讓我的希望落空,甚至還給予我驚喜。
「所謂性愛,不就那麼一回事?」
在村上的筆下里,性愛和芳草的清香,春風的怡然,月光的皎潔一樣美妙困做絕倫。這么一種光明正大,泰然自若的態度,就是我想要的。
理由三:書中的人物形象。
全書的主要人物:渡邊徹(主人公),綠子,直子,永澤。
主人公渡邊徹,談吐獨特、自立自強、生活簡單、循規蹈矩、喜看書、喜寫信、習慣獨來獨往,對這個社會有自己的想法。
綠子,一個活潑得像只小兔一樣可愛的女孩,自強得要命,小小年紀就儼然大人矣,性意識非一般的開放。
直子,柔弱得像風里飄搖的小草,幾乎總是活在過去,活在已逝的竹馬身上(與小說的次要人物木月(也是主人公的好朋友)是青梅竹馬)。全身散發著令人同情和憐惜的氣息。
永澤,主人公的朋友,紈絝子弟、風流倜儻、智商超群、風趣、長處很多、本事大,不希望別人理解自己,有點傲慢,甚至自視清高。
我尤其欣賞主人公渡邊徹,總是看著看著就把自己代進去,因為感覺自己和渡邊徹是相似的人。不同的是,我沒有他那樣的獨特魅力,總是讓人感到舒服自在,也沒有他那樣的文筆,寫得一手好信。我喜歡看書,也喜歡寫些什麼,甚至偶爾也會嘗試給什麼人寫寫信。我也想像他一樣口吐蓮花,舌燦金蓮,我更想像他一樣討女孩子喜歡,卻不以此為榮。但是現實擺在眼前,我不能。
綠子,這么一個有趣的靈魂,要是活在現實,那得是多少男孩子的青春和夢想啊!綠子和渡邊徹之間的愛情又令多少人憧憬和嚮往!
我每每欽羨這對「奇葩」的愛情時,就對現實多加一分惆悵。當然現實可能也存在這種愛情,但是發生在我身上的機率就渺如滄海之一粟。
渡邊徹和直子之間的愛情最是讓人扼腕嘆息。無論渡邊徹怎麼努力,直子最終還是走向了林深處,上吊自殺,給全書增添了悲涼的色彩。《挪威的森林》能如此出名,也許加分點就在於這樁悲劇。
理由四:書中對孤獨的態度。
「哪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害怕失望罷了。」
坦白講,我讀到這句話時,心裡咯噔了一下,仿若無形之中被某種東西擊中一樣。
確實,哪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害怕失望。所以為了避免或者減少失望,許多人不得不與孤獨共生存。
但是村上春樹的作品裡提供了一種生活模式,一種生活態度:把玩孤獨,把玩無奈。
也就是說,與其勉強通過與人交往,參加各種社交活動來消滅孤獨,化解無奈,莫如退回來把玩孤獨,把玩無奈。
主人公渡邊徹即如是,一個人去聽課、記筆記、吃飯、看書;一個人一邊讀書,一邊打工養活自己;一個人在許多平靜的時刻聽爵士樂,給某人寫信;一個人隔三差五背起行囊,帶著威士忌和書,沿著某條海岸線一路向前,在孤獨的夜晚與孤獨舉杯共飲。
對他來說,孤獨不過是收養的一隻安安靜靜乖乖巧巧憩息在身邊的被他命名為「海鷗」的貓罷了。
試問又有多少人能如他那般收養和餵食孤獨?
理由五:村上春樹本人。
正如一千個人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沒准一千個人里也有一千個村上春樹。
就我而言,村上春樹就如渡邊徹一樣是個自律的人。這也有可能是作者自律所以才塑造出一個自律的角色,又或者說渡邊徹這個角色就是村上本人的某些影子。不過這種猜想在書中的後記已經被村上否認。
我對自律的人總是發自內心的欽佩。一個人十年如一日的重復某種生活並能怡然自得,樂在其中,這怎麼都比那些不甘平淡,總在折騰,卻總不滿意的人好很多吧?好太多了。
村上的自律,情趣,文風,想像力,對這個社會的態度,無一不是我喜歡和崇拜他的理由。
寫在最後:
畢竟,薦書這種事情都太主觀,每個人都有他自己喜歡或者討厭的理由。
我只是簡單分享一下我喜歡《挪威的森林》的理由,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找來看看,沒准它能給予你和我不一樣的驚喜。
沒准呢,是吧?
最後,用永澤給渡邊徹的一句忠告作為結尾:
「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乾的勾當。」
ps:這部小說已經被拍成同名電影,封面圖就是取自電影劇照,不過不太推薦去看,因為拍的不好,簡直有辱原著。
『貳』 求一部關於森林的日本電影
《夢》
拍攝於1990年,是一部十分特殊的短篇集,由八段夢境所組成,時年八十歲的黑澤明經歷過了人生的跌宕起伏,也經歷過職業生涯的幻滅重生之後,他終於有機會再一次為我們展現了他對世界的認識與思考。
太陽雨
無辜的男孩受天性趨勢,不聽媽媽的勸戒,跑到深林中偷看狐狸嫁女,卻要受到無情的懲罰。男孩代表著人類原初的本性,而短刀則是對觸犯禁忌的懲罰法則。黑澤明用這一出夢境,說明了人類對於禁忌的迷思與恐懼。
可以去優酷,迅雷上找找看,迅雷上是一定有的,不過多半要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