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指南 > 電影有哪三種時間形式

電影有哪三種時間形式

發布時間:2023-03-11 01:53:25

① 電影的時間分為哪三種形式

90分鍾,120分鍾,180分鍾

② 按照時間規定,電影有哪幾種分類

影片類型劃分:

常用的劃分影片類型的標准有三個:場景、情緒、形式。場景是指影片發生的地點。情緒是指全片傳達的感情刺激。影片也可能在拍攝時使用特定設備或呈現為特定樣式,即形式。

●場景

·犯罪片:人物出現在犯罪行為領域

·黑色電影:主要人物出現在虛無主義、存在主義的領域,或用這樣的手法描寫主人公

·歷史片:發生在過去

·科幻片:人物出現在不同的現實中,通常是未來或太空

·體育片:體育項目以及屬於某項運動的場所

·戰爭片:戰場以及屬於某場戰爭的場所

·西部片:美國西部從殖民地時期到現代

●情緒

·動作片:通常包含一場「好」「壞」之間的道德爭斗,通過暴力或物理力量進行

·冒險片:包含危險、風險、和/或機遇,經常含有高度幻想

·喜劇片:試圖引發笑聲

·劇情片:主要關注角色的發展

·幻想片:現實之外的玄想虛構(例如:神話,傳奇)

·恐怖片:試圖引發觀眾的恐懼

·推理片:通過發現與解決一系列線索從未知到已知的前進過程

·愛情片:詳述浪漫愛情的元素

·驚悚片:試圖引發觀眾的興奮或緊張

●形式

·動畫片:通過手工或計算機製作的靜態圖片連續呈現製造的動態錯覺

·傳記片:不同程度改變事實基礎,將真人的生活戲劇化的影片

·紀錄片:對事件或人物的真實追蹤,用來獲得對某一觀點或問題的理解

·實驗電影(先鋒電影):為測試觀眾反應或拓展影片製作/故事呈現的邊界創作出來後公映的影片

·音樂片:不時用所有或部分角色歌唱穿插的影片

·短片:在較短時間內努力包含「標准長度」影片的諸元素

●年齡

·兒童片:幼兒電影,與家庭片相比,並不試圖吸引幼兒以外的觀眾

·家庭片:試圖吸引各年齡層人士,且適合幼兒觀眾觀看。例如迪斯尼影片

·成人片:僅為成年觀眾准備的影片,內容可能含有暴力、使人不安的主題、淫穢語言或明確的性行為。成人片也可能作為色情片的同義詞使用

③ 電影的時間觀念都怎麼理解

電影的時間觀念通常被認為是時間和空間的藝術,因其自誕生之日起就貫穿著時間。

電影的時間觀念通常被認為是時間和空間的藝術,因其自誕生之日起就貫穿著時間。而時間本身既是客觀存在的物理量詞也是主觀抽象的概念,當它與電影藝術相結合時,便產生了電影時間。與文學、戲劇、音樂等藝術類型呈現出的特點和概念不同,「時間」滲透在電影形態的諸多方面。

詳細解讀

一種就是時間線。也可以理解為時空線。這種可以劃分為平行時間線和交叉時間線。作用於推動故事的發展,比如《分裂》的兩條平行時間線。

而交叉時間線比如《心花怒放》,黃渤與妻子的交叉時間線,作用於推動故事的發展和黃渤的人物塑造,當然重點在於後者。

④ 影視藝術中的電影時間指的是什麼(放映時間,感受時間,表現時間的解釋)

表現時間,親,希望能幫到你

⑤ 電影的時空結構中包括哪幾大類,試舉例分析。

很長啊

⑥ 電影是如何成為可能的:電影的成像原理

文/江寒園

我們經常討論到的一些電影話題,哪怕是我前幾篇從技術角度探討電影敘事結構的文章,也大多僅僅停留在探討電影功能的層面,尚未觸及到電影的本質屬性。那麼什麼才是一個事物的本質屬性?我們研究一個對象時,一般會從兩方面入手,即功能和屬性。所謂功能,即事物在具體環境下展示的作用與能力;所謂屬性即是一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特徵。

我們說電影是時空的藝術,是建築、繪畫、雕塑三種空間藝術和音樂、舞蹈、詩三種時間藝術的融合。這些都只是闡述了電影與其他藝術形式在功能上相似的話題,即電影像什麼?但並未提到電影區別於其他藝術形式的本質屬性,即電影是什麼?

事物的本質只有通過功能與屬性才能夠顯示出來。然而我們以往對電影的研究討論大多集中於它的功能層面,即它作為一則文本所生發出的結構和內容,表現手段和思想感情,而忽略了電影之所以能夠區別於其他事物而成為電影,即它的根本屬性這一課題。

所謂電影的屬性,即是指作為其記錄與還原媒介的光波和聲波,以及他們所製造出的時空結構。

這就涉及到了電影是如何成為可能的。

我們常以為的,在影院或電腦上看到的電影是他們自動放映的結果,我們只需要機械的接受就好了。其實不然,電影實際上是在我們的大腦中完成的。從電影的放映再到我們的接受中間還有一道大腦的轉譯程序。

長久以來人們一直以「視覺暫留原理」來解釋這道轉譯程序。所謂視覺暫留,即指影像在人眼視網膜上持續約十分之一秒之後才會完全消失。

舉個通俗易懂的例子,應該都有過這類生活體驗吧,我們發呆長時間注視某個東西如花紋,眼睛移到別處之後一段時間還會出現這個花紋的影子。這就是影像在視網膜上持續的1/10秒,也就是視覺暫留原理的具體體現。

幻盤也是用這個原理完成的:

一張旋轉的圓盤只畫有空鳥籠的一面在視網膜上留下影像,根據視覺暫留這一人體的生理現象,這一影像將在視網膜上持續1/10秒後才會消失。如果在這1/10秒內圓盤上畫有鳥的那面翻轉過來也在視網膜上留下了影像,那麼他們將重合在一起,人的眼睛就「看見」了一個鳥在鳥籠里影像,但實際上這個影像並不存在。由於幻盤一直被認為是電影成像的起源,而幻盤是視覺暫留原理的產物,因此人們往往把視覺暫留原理當作運動幻覺的全部解釋。

然而在1912年,馬克斯·韋特海默(Max Wertheimer)所做的實驗對運動幻覺提出了新的解釋:

韋特海默用速示器通過兩條細長的裂縫先後在幕布上投射兩條光線,一條是垂直線,另一條則與這條垂直線成20°或30°角。如果先後投射的這兩條線時間間隔很長(如1秒),那麼我們看到的是兩條 先後出現 的光線,他們各自獨立。如果兩條光線出現的時間間隔很短(如0.02秒),那麼這兩條會被看做是同時出現的。可如果這兩條線出現的時間間隔在兩者之間,則被我們看做是光線從一處向另一處移動。

第一種情況中並未產生運動現象,而第二種情況,我們認為起作用的仍然是視覺暫留原理。而第三種情況實際上並未產生運動,我們卻知覺到了運動,韋特海默稱其為似動現象(phiphenomenon)。

在這個實驗中,我們注意到之所以會出現三種不同的情況,關鍵在於時間間隔。而第三種似動現象的所包含的時間間隔是處於一種相對較大的時間上下限范圍內(0.02s—1s),其時間間隔的范圍大於第二種視覺暫留。如果我們將電影以每秒三格或二格的慢速來放映(這種慢速是在視覺暫留所要求的0.1秒之外的,實際是以時間而將兩者區分開的控制變數法),盡管非常慢,盡管有閃爍,但是人們仍然會看到影像的運動,這就排除了視覺暫留是運動幻覺這一說法。

似動現象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即使清楚的知道並不存在物理運動,人們也同樣會這么感知。這源於人的心理因素,這種心理因素我們歸納為現象認同,即人具有把一種幾個客體的運動看成是一個單元的傾向,數個分離的靜止畫面之間的現象認同性的接受使觀眾把那一過程看做運動。

好了,我知道這種學術性的枯燥語言沒人想看,美贊臣那個廣告應該都看過吧,那個小孩畫了一個圖冊,每一張都是靜止的畫面,然後他把畫冊捲起來從第一頁快速翻到最後一頁,就出現了蛹蟲變蝴蝶的小動畫。這就是因人們現象認同的心理因素而產生的似動現象。

視頻地址: http://v.ku6.com/show/JqFl-mmdb-7i47K9w5kUyQ...html

現在回頭再看哪個幻盤,他只有這一個畫格,利用視覺暫留這一生理現象達成兩個靜態影像的重疊而產生幻覺,但並不能產生運動幻覺。換句話說視覺暫留只能讓我們看到鳥在籠子里這一靜態畫面,並不能讓我們看到鳥飛進了籠子里這一動作。而電影是一連串靜止畫格的運動,超越了幻盤的局限,利用現象認同這一心理現象使我們產生了運動幻覺,這才解釋了開頭我們所提到的觀點——電影是在觀眾大腦中完成的。視覺暫留僅僅保證了產生運動幻覺的質量,即避免使我們看到電影前後畫面間隔中的黑屏,而似動現象才是產生運動幻覺也就是電影的根本原因。可以說,正是由於現象認同才使電影成為可能。

電影的成像正是基於人們的認知錯覺,然而這是人類迄今為止最美麗的錯覺。

⑦ 電影時間是什麼

電影時間是指(放映 心理 敘述 ) 種形式的相互關系的組織構成。

⑧ 影視敘事時間包括哪三種剪輯表現形式

影視敘事時間包括三種剪輯表現形式如下:

1、鏡頭與鏡頭之間的組接,即上下兩個鏡頭之間的關系。

2、將若干場面構成段的剪輯,即蒙太奇段落。

3、作為影片整體結構的剪輯,即影片的總體構思。

早期電影只是將拍攝到的自然景物、舞台表演原封不動地放映到銀幕上。採用了分鏡頭拍攝的方法,然後再把這些鏡頭組接起來因而產生了剪輯藝術。但隨著有聲電影的出現聲音和音樂素材的剪輯也進入了影片的製作過程,剪輯設備也越來越進步,於是出現了專門的電影剪輯師。

影視剪輯的基本流程具體如下:

1、標記

在素材庫中,樣片會分類標記清楚。每場戲都可能會包含導演或攝影師額外的備注。這是剪輯師初次看到的樣片,它是按照故事情節發展拍攝的,因此與內容相符。一個優秀的剪輯師會仔細觀看樣片,尋找可以融入電影中的動作和細節。

2、初次排序

剪輯師認真推敲在每個場景下拍攝的所有音頻和視頻素材,將重新排序,以最好的方式敘述故事。對於大製作片子,一般會一邊拍攝一邊剪輯。剪輯師將樣片剪輯整理好,供導演和製片人觀看。為了在剪輯時有更多選擇,一般這時剪輯師和導演可能會多拍些重要時刻的鏡頭。

3、粗剪和更改

粗剪通常要三個月時間完成。每個剪輯師都有不同的工作方法。有時候剪輯師獨自工作,然後給導演和製片人看一天或者幾周的工作成果;有時候和導演一起工作,討論電影的每個細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影視剪輯

⑨ "電影是三種時間藝術與三種空間藝術的綜合"是下面哪一位的觀點

綜合論是相對於本體論的一種電影理論,最早是由義大利前衛藝術家卡努在1911年提出,「電影是三種時間藝術和三種空間藝術的綜合,這三種時間藝術是:詩歌、音樂、舞蹈;三種空間藝術是:建築、繪畫、雕刻。因此,電影是第七藝術。」

閱讀全文

與電影有哪三種時間形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香港那個電影叫什麼世界末日 瀏覽:426
網購電影票沒取票算票房嗎 瀏覽:47
光棍電影2019在線看 瀏覽:540
最新電影解說飛機 瀏覽:61
無象電影完整 瀏覽:962
新電影天堂請回答1988 瀏覽:248
電影孤獨之旅完整版 瀏覽:881
櫻桃小丸子大結局全集電影 瀏覽:132
暖春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687
知青電影有哪些床戲 瀏覽:539
念力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745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如何參加 瀏覽:146
健身系列電影推薦 瀏覽:866
兒童微電影拍攝價格 瀏覽:985
天堂電影小組電影 瀏覽:862
遠鑒字幕組微博的電影怎麼看 瀏覽:444
國家隊的電影是什麼意思 瀏覽:317
萬達電影城官方網站 瀏覽:713
女生好看的電影動漫有哪些 瀏覽:385
最新趙本山電影 瀏覽: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