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中的氛圍感是如何塑造的
以《美國往事》為例:
例如面條在火車站准備逃亡的畫面。面條被追殺之後,從唐人街皮影戲劇院逃到火車站,他隨便買了張單程票,出發之前,電影用中近景定格鏡頭,表現出其失魂落魄的情景。
躺在火車站沙發上睡著的流浪漢、黑人奴隸正在掃地、廉價的糕點,無一不顯示出面條此時的處境——他是一個前途無望、遭受背叛的人。隨後,導演用近景特寫伴隨著披頭士的名曲,展現面條的滄桑與疲態,在金屬欄桿框架結構中,老年面條重新回到了這個城市。
鏡頭隨著他轉身將站台的壁畫舊廣告、新摩天大樓慢慢地呈現給觀眾,暗示著時間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覺。作為這部電影第一次跨年代的轉場,沒有使用任何台詞,但是卻展現出極為震撼的敘事效果,非常清晰地展現了時光的流逝。這種跨時空的情景變化,呈現出導演敘事技巧的巧奪天工。
其次,緊張感也是本片中被強烈刻畫的具象氛圍感。
之後,影片中大幅度地展現了物是人非的范圍感。
使用手法
電影《美國往事》在氛圍營造中,主要使用這三種構造手法——落魄感、緊張感、物是人非之感,將人物間壓抑、剋制、隱忍、復雜淋漓地展現給觀眾。
人生經歷何其多,在面條的身上,我們能夠感知到的除了事件本身,最大的關注重點仍是人的情緒,在電影的呈現方式上,則將其具象成為氛圍的營造,這是影片成功的重要因素。
以上內容參考西北大學現代學院-電影中的氛圍營造
㈡ 導演是如何用鏡頭運動來影響觀眾情緒的
跟鏡頭的作用,跟鏡頭能夠連續而詳盡地表現運動中的被攝主體,它既能突出主體,又能交待主體運動方向、速度、體態及其與環境的關系,跟鏡頭跟隨被攝對象一起運動,形成一種運動的主體不變、靜止的背景變化的造型效果,有利於通過人物引出環境,從人物背後跟隨拍攝的跟鏡頭,由於觀眾與被攝人物視點的同一,可以表現出一種主觀性鏡頭,跟鏡頭對人物、事件、場面的跟隨記錄的表現方式,在紀實性節目和新聞的拍攝中有著重要的紀實性意義跟鏡頭拍攝時應注意的問題,跟上、追准被攝對象是跟鏡頭拍攝基本的要求,跟鏡頭是通過機位運動完成的一種拍攝方式,鏡頭運動起來所帶來的一系列拍攝上的問題,如焦點的變化,拍攝角度的變化,光線入射角的變化,也是跟鏡頭拍攝時應考慮和注意的問題搖攝是指當攝像機機位不動,藉助於三角架上的活動底盤或拍攝者自身的人體,變動攝像機光學鏡頭軸線的拍攝方法。用搖攝的方式拍攝的電視畫面叫搖鏡頭。
㈢ 電影的情緒基調有哪些
激動,調情,恐嚇,真情,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