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發達國家提升文化軟實力的做法啟示我們應該怎樣做
當今世界,文化軟實力已經成為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在社會全面發展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研究西方發達國家發展文化產業的成功做法,對於推動我國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具有重要意義。
一、把文化發展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制定和實施國家文化發展戰略、文化法規、文化政策,是發達國家提升文化軟實力的做法之一
冷戰結束後,西方發達國家加強了對文化戰略的理論研究。美國學者約瑟夫,奈在1990年出版的《註定領導:美國權力性質的變遷》一書和同年發表在《外交政策》上的一篇題為《軟實力》的文章中,明確提出並闡述了軟實力(或譯為軟力量、軟權力)這一思想,後來他不斷發表文章和著作,逐步完善其軟實力理論。約瑟夫·奈認為,一個國家的實力由文化、價值觀、對外政策等組成的軟實力和由軍事、經濟實力組成的硬實力兩個部分組成。他宣稱,在當今世界,軟實力顯示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1世紀的力量將依賴於有形的硬實力和無形的軟實力這兩種力量的結合。
美國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繁榮和活躍的文化產業,是文化產品出口最多的國家。從表面上看,美國發展文化產業實行的是「無為而治」的文化政策。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政府放任文化藝術和文化產業自由發展,而是有一整套文化發展戰略。美國的文化發展戰略滲透於它的政治、外交、軍事、經濟和貿易政策之中。美國對內保障國家社會安全,維護主流價值觀念,鼓勵文化企業和文化產業提高競爭力;對外在強大經濟實力和高技術的支持下,以文化產品和文化貿易為載體,輸出美國民主、價值觀和消費文化,在擴展本國文化利益的同時提升美國的文化軟實力。美國的文化政策雖有不確定、不連貫的特點,但發展國內強大的文化產業,不斷輸出文化產品和價值理念的文化戰略始終沒有改變。
英國早在1990年就率先將文化戰略提到議事議程上來。英國文化委員會在該年接受政府委託起草英國文化發展戰略。1992年,英國文化委員會形成「國家文化藝術發展戰略」討論稿,1993年以《創造性的未來》為題正式公布。「這是英國有史以來首次以官方文件的方式頒布的國家文化政策。在這份文化發展戰略的綱領性文件中,明確提出了文化產業的創意性(creativity)問題。1997年布萊爾上台後,積極推動成立「創意產業特別工作小組」,並擔任主席一職。這個工作小組於1998年和2001年兩次發布研究報告,分析英國創意產業的現狀,並對英國文化藝術產業的未來發展做出規劃。
法國歷來非常重視文化藝術和文化產業的發展,從第四個五年計劃(1962-1966)開始,就把文化列入了五年計劃之中。法國設有文化部,在文化發展方面不像美國太信賴市場的作用,而更傾向於國家的扶持。它一方面對自己的歷史傳統非常自豪,一方面在文化競爭中處於守勢而反對文化入侵。面對美國文化的湧入,法國政府在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1993年談判中堅決反對美國把文化列入一般服務貿易范疇,首先提出「文化不是一般商品」、「文化例外」的概念,反對文化入侵。法國文化發展的戰略方向是對內扶持、贊助本國文化產業;對外積極推動文化交流,提升法語地位,加強法國文化的世界影響力。
澳大利亞在1994年以「創意的國度」(Creative Nation)為目標,公布澳大利亞的第一份文化政策報告。從此澳大利亞的文化產業和文化貿易步入高速發展的軌道。從1999年開始,澳大利亞實施旨在提升國家形象,促進文化外交和文化產品出口的「在國際上推廣澳大利亞文化」的戰略計劃,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日本發展文化產業具有雄厚的物質基礎。20世紀80年代以來,日本非常重視本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特別是在經歷了20世紀90年代長期的經濟低迷之後,日本經濟加快了從傳統的製造業向新興的文化產業轉型的步伐。1995年,日本文化政策推進會議發表重要報告:《新文化立國:關於振興文化的幾個策略》,確立了日本在未來21世紀的「文化立國」方略。2001年,日本文化廳公布和實施《振興文化藝術基本法》。隨後,日本提出知識產權立國戰略,其目標是力爭在]O年之內把日本建成世界第一知識產權強國。目前,日本的文化產業體系已較為完整,文化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成為僅次於製造業的第二大支柱產業。 從以上國家文化產業發展的情況看,他們不僅有較為成熟的文化發展戰略、比較完善的文化法律和文化政策,而且通過實施文化發展戰略而獲得較大成就。他們的成功經驗值得我們研究和借鑒。
二、強大而有競爭力的文化產業己成為發達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載體
進入21世紀,文化與經濟和科技相互交融,文化產業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被視為新世紀的「朝陽工業」,已經成為未來世界經濟新的增長點,是發達國家增長最快的產業。加大對文化發展的投入,發揮文化產業巨大的經濟潛力和社會效益,是西方發達國家提升本國文化軟實力的一個重要做法。
目前,在發達國家,文化產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點和支柱產業,不但在國民經濟中佔有舉足輕重的比例。而且還成為重要的外匯收入來源。美國文化產業的年產值占國內GDP的四分之一,已成為美國重要的支柱產業。其中以視聽音像產品為代表的美國文化產業,已成為美國重要的經濟來源,其出口額已超過航空航天工業而居第一位。國際知識產權聯盟的一份研究報告《美國經濟中的版權業:2002年報告》表明,2001年美國核心版權業創造增加值5351億美元,佔GDP的5.24%,在過去24年中以平均7%的增速兩倍於其他產業的增長,提供就業機會471萬個,佔美國整個就業率的3.5%。1997年至2001年,美國對外文化貿易收入和出口額以平均9.41%的速度持續增長,2001年達到889.7億美元,再度領先於其他產業(包括化學、汽車製造業、裝配業、航天業和農業)。
1995年,英國文化創意產業凈收人大約是250億英鎊,其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超過任何一項傳統製造業的產值。2000年,英國文化創意產業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7.9%,年增長率達到9%,是其他產業的3倍,成為英國產值居第二位的行業,僅次於金融服務業。到2001年,英國文化創 意產業產值高達1125億英鎊。截至2002年,10年間英國總體經濟增長70%。而創意產業則增長93%。1997年至2001年,文化創意產業的就業成長率平均為5%,而整體經濟的成長率僅有2.8%。文化創意產業的相關從業人員已達到195萬人,已是英國僱傭就業人口的第一大產業,英國的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在對外文化出口方面,英國文化創意產業的貿易額已佔到世界的16%,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相當可觀。2001年,英國文化創意產業的出口值已達到103億英鎊。從1997年到2001年,英國文化創意產業的出口額每年增長15%。而同期英國所有產業的出口增長率平均只有4%。
在法國,電影業、圖書出版業和文化旅遊等文化產業早已成為國民經濟中的支柱產業。法國是電影的發源地,是歐洲最大和最重要的電影生產國,電影業長盛不衰,其電影產量在世界名列第五。在世界出版市場上,法國堪稱執全球出版業之牛耳,其年營業額200萬法郎以上的出版社約400家,小型出版社3000家。1997年法國出版47214種圖書,總營業額140.9億法郎,其最大的阿歇特出版集團年營業額123億法郎。在世界文化大國中,法國的文化旅遊業在全球首屈一指。1998年全球赴法旅遊人數超過7000萬,法國旅遊業盈利高達710億法郎,佔全球旅遊市場10%,使法國連續三年榮居第一旅遊大國寶座。
2001年度日本文化產業總產值約佔GDP的18.3%,文化產業已成為僅次於製造業的日本第二支柱產業。不過,由於受到日本整體經濟不景氣的影響,自1996年開始,日本文化產業的產值略呈下滑趨勢。相對於日本整體經濟的下滑,日本文化產業仍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在文化產業內部,雖然有些產業的產值在下降,但有些產業卻在持續增長,特別是以音樂、動漫、美食、繪畫、娛樂、時裝、廣告、設計為代表的日本「酷文化」更是風靡全球,已經成為新的增長點,目前這些文化產業的生產規模已達到1300億美元,超過了日本汽車業。與此同時,日本的文化出口和就業也保持著良好的發展態勢。1992年至2002年,日本的文化產品出口從50億美元增長到150億美元。2002年日本服務業1700萬從業人員中。與娛樂業、廣播影視信息業、教育業、文化團體有關的人員有456萬人。在日本的文化產業中,動畫、漫畫和游戲三大產業的發展尤其另人矚目,素有「動漫王國」之稱,同法國、美國一起,被列為世界三大動漫畫片生產國。截至2005年底,日本與動漫有關的市場規模已超過2萬億日元,動漫產業成為日本第三大產業,廣義的動漫產業占日本GDP十幾個百分點,佔世界市場的62%。
這些文化產業大國經過多年的發展,形成了比較成熟和規模龐大的文化產業鏈、文化市場和文化消費群體,促進了文化產業規模的擴大和質量的提高。文化產業必須有大投入,才會帶來大產出。這是國外發達國家發展文化產業的成功經驗。多渠道為文化發展融資是這些國家通行的做法,包括政府直接撥款、企業集團投資、境外資金、社會中介機構贊助和個人捐助等多元籌資形式是國外解決文化產業資金問題的有效途徑。 三、注重文化輸出,弘揚和擴大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是發達國家增強本國文化軟實力的戰略舉措
當今時代,西方發達國家無不把文化競爭力和國家軟實力放在戰略發展的重要位置。因此,加強文化外交,擴大本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注重文化產品和文化資本輸出,大力開拓國際文化市場是西方發達國家提升本國文化國際競爭力的第三個重要經驗。
美國是世界上文化產品出口大國,擁有全球「文化巨無霸」企業的一半以上。美國的文化產業在世界上處於絕對優勢地位,其文化產品出口一直處於強勢地位。以美國時代華納、迪斯尼、德國貝塔斯曼等領銜的全球50家最大的媒體娛樂公司,占居了當今95%的國際文化市場。美國控制了世界75%的電視節目和60%以上的廣播節目的生產和製作,每年向別國發行的電視節目總量達30萬小時,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的電視中美國的節目高達60%~80%,成了美國電視的轉播站。美國的電影生產總量佔世界電影產量的6.7%,卻占居了世界總放映時間的一半以上。美國人口只佔世界人口總數的5%,但是目前傳播於世界大部分地區80~90%的新聞,卻由美國和西方通訊社壟斷。美國的CBS(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NN(美國有線電視傳播網)、ABS(美國廣播公司)等西方媒體所發布的信息量,是世界其他國發布的總信息量的100倍。美國的文化產品,尤其是好萊塢影片、幾大電視網的娛樂節目、自由的無線廣播等在世界各地形成了媒介霸權。美國利用大眾傳媒和電子媒介向全世界推廣美國文化。塑造「天堂」般自由繁榮的美國形象。美國文化集團不斷向海外擴張,通過政治、經濟和科技手段將其文化滲透到世界各個角落,傾銷美國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通過輸出文化產品,美國在牟取高額利潤的同時,也輸出了美國的政治觀念和文化觀念,在維護美國文化產業強勢地位的同時,對他國的文化觀念和生活時尚也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
法國政府在保護本國文化產業和文化市場的同時,也非常重視推進文化交流,加強法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法國一直認為法語文化的生存狀態事關法國國家利益和命運,因此,保護和復興法語文化的國際地位就成為法國國家文化戰略的核心內容。法語做為法國文化的載體,受到法國政府的高度重視。1970年。第一個政府間法語國家組織——法語國家文化技術合作機構(Agency for Culturaland Technical Cooperation)在奈及利亞成立,21個國家參加了該組織。1997年,法語國家文化技術合作機構改組為國際法語國家組織(IFO,InternationalFrancophone Organization)。近四十年來,IFO成員國家和地區從21個增加到55個,涵蓋五大洲,佔世界人口總數的10%,世界工業總產量的12%,國際貿易總額的15%。IFO帶有濃烈的法語文化色彩,增強了以法國為軸心的法語文化的向心力,在國際法語國家組織發展的過程中,法國逐漸地、主動地強化了對該組織的主導權。另外,法國還在世界各地設立數目眾多的法國文化協會,為各國法語教學提供教師,為各國的法語教師提供赴法進修的獎學金。目前,法國在152個駐外使館設立了文化處,在20個駐外領館建立了文化組。法國已與一百多個國家簽有文化協定和文化交流計劃,在世界68個國家開辦了134個文化中心和文化學院。在法國,舉辦外國文化周、文化季、文化年等活動已是持續了若干年的傳統,曾先後與埃及、以色列、摩洛哥、捷克、中國等國家舉辦文化交流活動。進入新世紀,在經濟實力相對下降的情況下,法國力圖用「文化大國」來提高其國際威望和政治地位的戰略意圖顯而易見。法國通過文化發展戰略來維護國家利益,思路清晰、目標明確、形象溫和、措施有力,是一種攻防兼備的戰略思維。
日本為了向世界傳播其民族文化,1998年富士產經集團提出了「徹底數字化」的口號,啟動了數字化通信衛星廣播,1999年又啟動了衛星數字廣播,開通新的傳播網路。富士產經集團參加的日本廣播公司(NHK)每天用兩個衛星廣播系統和5個衛星廣播站、22種語言向全世界廣播,將日本的藝術、電影、音樂、茶道、插花、相撲等傳播給受眾。世紀70年代後期,日本動漫片在法國電視台播出,成功登陸歐洲市場。現在,許多日本動漫片風靡全球,動漫產業帶動的衍生品,如卡通、游戲、電腦動畫也行銷海外。這些「拳頭」產品的大量出口,不僅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也成為向世界傳播日本文化的有力載體。近年來,日本打造的「酷文化」征服了全球,亞洲甚至世界范圍內的「哈日風」極大地擴展了日本文化的影響力。
從美國文化幾乎走進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到法國復興法語文化的國際地位,從美國「三片」(薯片、大片和晶元)在全世界大行其道到以動漫、游戲、設計為代表的日本「酷文化」風靡全球,無一不昭示著實施對外文化輸出所帶來的積極效果。因此,擴大對外文化貿易、注重文化傳播與文化交流是增強本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手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國從一個文化資源相對貧乏的國家一躍而變成世界文化產業強國,得益於對文化產業的重視。美國政府充分利用其政治經濟優勢來支持美國的文化產品佔領國際市場,從世界各地網羅文化產業的精英人才為美國文化產業常勝不衰提供人才保證。法國長期以來非常重視文化的發展,對法語文化引以為豪。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法國最終成為歐洲乃至世界的文化大國。日本把文化產業作為本國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加以大力扶持,在較短的時期內在國際文化市場競爭中占居了有利地位。這些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建設經過多年的探索和發展,形成了戰略規劃、政策扶持、多元投入、內外並舉的一整套較為成熟的運作模式。他們發展文化產業和傳播本國文化的成功經驗無疑對興起建設社會主義文化新高潮、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具有重要的參考和借鑒意義。
② 好萊塢電影的發展歷史
1853年,好萊塢只有一棟房子。
1870年,這里已成為一片興旺的農田。
1886年,從房地產生意發財的富商哈維·亨德申·韋爾考克斯在這里買下了0.6平方公里的土地。好萊塢這個名字來自英語的「holly」(冬青)。韋爾考克斯的夫人一次旅行時,聽到她旁邊的一個人說她來自俄亥俄州的一個叫做好萊塢的地方。她很喜歡這個名字,回到加州後就將她丈夫的農庄改稱為好萊塢了。韋爾考克斯計劃在這里建造一座小城。
1887年2月1日他在地區政府正式注冊此名。在他夫人的幫助下他鋪設了今天的好萊塢大街做為城市的主街,在這條大街和其它大街的兩旁種了胡椒樹並開始出售產權。他的夫人募資建了兩座教堂、一座學校和一座圖書館。為了使好萊塢名符其實,他們還進口了一些英國冬青,但這些植物在加州的氣候下沒有存活很久。
1900年,好萊塢已經有一間郵局、一家報社、一座旅館和兩個市場,其居民數為500人。10萬人口的洛杉磯位於市東11公里處。在好萊塢和洛杉磯間有一條單軌的有軌電車,但這輛電車的運行不準時,每程時間為兩小時。
1902年,今日著名的好萊塢酒店的第一部分開業。
1903年,好萊塢成為一個鎮。當年下的兩個命令是:除葯店外其他商店禁酒,以及不準在街上驅趕數量多於200的牛群。
1904年,一條新的被稱為好萊塢大街的有軌電車開業,使好萊塢與洛杉磯間的往返時間大大縮短。
1910年,好萊塢的居民投票決定加入洛杉磯。原因是這樣他們可以通過洛杉磯取得足夠的飲水和獲得排水設施。
1960年,女演員喬安娜·伍德沃德得到了第一顆星的殊榮。
1985年,好萊塢的商業和娛樂區被正式列入美國受保護的歷史性建築名單。
1999年,洛杉磯的地鐵開通到了好萊塢。
2001年,柯達劇院(Kodak Theatre)在Highland大道開業,成為奧斯卡獎頒獎禮新的舉辦場所。
2002年,一些好萊塢居民發動了一個讓好萊塢自主獨立,不再是洛杉磯一部分的運動。好萊塢市政府決定讓所有洛杉磯居民投票表決。獨立運動被以絕大多數否決。
(2)美國電影生產總量放映時間擴展閱讀:
電影工業——
20世紀初,紐約和新澤西的電影公司開始遷向加州,原因是這里的天氣好,日照時間長。雖然當時已經有電燈了,但當時的電燈還不夠亮,當時最好的光源是陽光。除此之外,加州視野寬廣,有各種不同的自然風景。此外當時托馬斯·愛迪生持有電影的專利,而加州離新澤西非常遠,因此愛迪生很難在這里控制他的專利權。
在美國東岸,獨立的電影公司經常被愛迪生和他的代理人訴訟。在遙遠的加州沒有那麼多愛迪生的部下。即使他派人來加州,他的人往往比其消息來的晚,這樣一來這里的電影製造商就可以及時躲到附近的墨西哥去了。
1911年第一個電影工作室在好萊塢開業,同年已有15個其它的工作室在這里定居,成千上萬的夢幻製造者緊隨而至。
1923年,今天成為好萊塢象徵之一的白色大字「HOLLYWOOD」被樹立在好萊塢後的山坡上,本來這個字後面還有「LAND」四個字母,是一家建築廠商為了推銷新建好的的住宅社區設置的廣告看板。但它們被樹立起來以後就沒有人去管它們,以致漸漸荒廢。
一直到1949年,好萊塢商會將後面的四個字母去掉,並將其它字母修復。這個招牌今天受到商標保護,沒有經過好萊塢商會的同意,無人有權使用它。
1929年5月16日,奧斯卡金像獎第一次頒發,當時的門票是十美元,共有兩百五十人參加。
③ 美國的電影上映後一般會公映多長時間
大型影院一般是2~3個周,小型的是一個月左右吧,還和所在城市有關,更詳細的電影訊息可以看看
www.mtime.com.
好萊塢大製作影片一類院線上映時間在一個月左右, 一個月之後轉到二類院線繼續放映 .
低成本製作的電影 如獨立電影很難進入主流院線 進入的話 周期也很短
⑤ 關於美國電影發展史
美國電影發展史:
美國是世界第一電影強國,雖然美國只有200餘年歷史,沒有什麼歷史底蘊,但在幾百年的短暫發展中,逐漸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美國文化,其核心就是追求夢想,平等,自由,以及包容一切。而這些在其電影中都有著很好的體現,這些都是很多其他國家電影所不具備的。
包容這一點尤其是其他國家望塵莫及的,最典型的例子是2006年的電影《硫磺島來信》,能從侵略者和敵人的角度來表現戰爭,發掘敵人身上的閃光點與無奈,在全球恐怕沒有多少國家能做到。因而美國電影一直引領著世界電影產業發展的潮流。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的城市工業經濟和中下層居民數量迅速增長,美國電影成為適應城市平民需要的一種大眾娛樂。它起先在歌舞游樂場內,隨後進入小劇場,在劇目演出之後放映。1905年在匹茲堡出現的鎳幣影院很快遍及美國所有城鎮,到1910年每周的電影觀眾多達3600萬人次。
這些影片都是單本一部的,當時的產量是每月400部,主要的製片基地在紐約,如愛迪生公司、比沃格拉夫公司和維太格拉夫公司。1903年鮑特,E.S.的《一個美國消防員的生活》和《火車大劫案》使電影從一種新奇的玩意發展為一門藝術。
影片中使用了剪輯技巧,鮑特成為用交叉剪輯手法來造成戲劇效果的第一位導演。電影收益高,競爭激烈。自1897年開始,愛迪生即為爭奪專利進行訴訟。
到1908年,成立了由愛迪生控制的電影專利公司,該公司擁有16項專利權,並與電影膠片專營者之一的伊斯曼柯達公司達成協議:只有專利公司成員組織方能購買伊斯曼膠片。到1910年,電影專利公司壟斷了美國電影的製作、發行和放映。
獨立製片商為擺脫專利公司的壟斷,相繼到遠離紐約和芝加哥的洛杉磯郊外小鎮好萊塢去拍片,這里的自然條件得天獨厚,遠離專利公司的控制,又臨近墨西哥邊境,一旦專利公司提出訴訟便可逃離。
格里菲斯此時開始了他的電影生涯,他於1907年加入比沃格拉夫公司,1908年導演了第一部影片《陶麗歷險記》。至1912年,他已為該公司攝制了近 400部影片,把拍片重心逐漸移向好萊塢,並發現和培養了許多後來的名演員,如塞納-馬恩省特,M.、璧克馥,M.和吉許,L.姐妹等。
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鎳幣影院逐漸被一些條件較好的電影院所代替;電影專利公司的壟斷權勢也逐漸消失,終於在1915年正式解體。此時以格里菲斯為代表的一批新的電影藝術家已經出現。製片中心也從東海岸移到好萊塢。
第一次世界大戰不同程度地破壞和損害了歐洲各國的電影業,卻促成了美國電影的勃興。美國電影源源不斷地湧入歐洲市場。待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美國電影已經建立起在歐洲的霸權地位。
美國電影風格:
1、個人主義是美國價值觀中的核心組成部分,它重視個人成就、崇拜個人奮斗,講究個人價值最大程度地實現。
美國電影是灌輸個人主義的主要工具,從《蜘蛛俠》、《超人》再到《2012》,「救世主們」一次次讓美國扮演拯救世界的角色,英雄來到地球是「為了美國式的真理和正義」,讓觀眾在不知不覺中認同美國具有拯救並主導世界強權地位的天然能力。
2、美國電影很注重鏡頭和敘述場景的精雕細琢,自由女神像、星條旗、曼哈頓街道都是時常出現的鏡頭。
無論是現代科技製作出來的震撼鏡頭,還是藝術浪漫的日常生活場景的展示,都會激起一部分觀眾對美國的嚮往。
3、美國電影善於將精神內核和商業外殼有機結合,價值觀傾向被包裝在具有強烈視聽效果的表層結構之下。
美國影視產業不僅為美國帶來巨額經濟利益,帶動了美國文化產業的發展,同時推銷了美國的價值理念,營造了一個有利於國家形象傳播的「美國文化群落和文化生態」。
⑥ 電影一般的放映時間是多少天
中國,二十天至三十天。很火的大片有可能一個半月。《阿凡達》是例外,整體來說放了快三個月,雖然到現在上海還有地方在放。
美國一般近兩個月,還是要看口碑和票房,票房不好自然淘汰,票房好就一直放,同樣,阿凡達到現在還有很多影院在放
⑦ 試分析美國電影各發展階段的特點
一、起源
有記錄的第二張捕捉並再現運動的照片記錄為埃德沃德·邁布里奇在加利福尼亞的帕羅奧多拍攝的一組奔馬照片。在拍攝時,他將一組靜止的照相機擺於一排。他的成就促使各地的發明家開始嘗試製作類似功能的裝置,以捕捉此類運動。
在美國,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就是最早開始製作這類裝置的人之一,他製成了活動電影放映機,但由於該裝置的專利實施很嚴格,致使早期的電影製作人只能尋找替代品。
在美國,最初只是在輕歌劇的間歇為許多觀眾放映電影。企業家的各種電影展示活動,促使了戲劇性電影製作的首次世界范圍性的嘗試。
在美國電影業發展的早期,紐約是電影製作的中心。位於皇後區的考夫曼·阿斯托里亞製片廠(Kaufman Astoria Studios)創建於無聲電影時期,那時馬克思兄弟和費爾茲(W. C. Fields)在那裡工作。
此外,曼哈頓的切爾西也是電影製片的主要場所。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瑪麗·畢克馥的很多早期電影也是在這個地區拍攝的。但是,因一年四季的宜人氣候,好萊塢成為電影拍攝的更佳選擇。
二、好萊塢的崛起
在1910年初,美國電影放映機與傳記公司(American Mutoscope and Biograph Company)派導演大衛·格里菲斯帶著他的演員團隊到西海岸去拍攝電影,演員包括巴蘭徹·斯威特(Blanche Sweet)、呂倫居殊、瑪麗·碧克馥、萊昂納爾·巴里摩爾等。
他們在洛杉磯市中心喬治亞街附近的一個空曠外景地開始了拍攝。當時,公司又決定開發新地區。於是他們又向北前進了幾英里,到達好萊塢。當時還是小村莊的好萊塢,非常願意讓電影公司在那裡拍電影。
之後,格里菲斯完成了在好萊塢拍攝的第一部電影。這部電影叫做《在古老的加利福尼亞》(In Old California),是一部傳記式情節劇,描述18世紀初的加利福尼亞,當時還隸屬於墨西哥。美國電影放映機與傳記公司的人員在好萊塢呆了數月,又繼續拍攝了幾部電影,才返回紐約。
當時是1913年,在聽說了該公司在好萊塢取得的成功後,很多電影製作公司也紛紛向西挺進,以避免托馬斯·愛迪生的電影製作工藝的專利費。在加利福尼亞的洛杉磯,電影公司和好萊塢同步發展起來。第一次世界大戰前,電影僅能在幾個美國的城市完成。
但隨著電影業的發展,電影製作公司被吸引到加利福尼亞南部,因為那裡氣候溫和、陽光明媚,一年四季都可在戶外拍攝,那裡還有各種各樣的布景。雖然電影(特別是美國電影)的起始點眾說紛紜,但是格里菲斯於1915年拍攝的史詩電影《一個國家的誕生》,成為全世界第一個電影詞彙,至今仍在膠片史上占據重要地位。
在20世紀早期,當媒體還是新事物的時候,很多猶太移民在美國電影業中找到了工作,並留下了自己的足跡:在臨街的五分錢劇院(Nickelodeon)中放映電影短片(劇院取此名是因為當時的門票價格為五分錢)。
一些年後,其中有抱負的電影人,如塞繆爾·戈爾德溫、威廉·福克斯、卡爾·拉姆勒、阿道夫·朱克爾(Adolph Zukor)、路易斯·B·邁爾(Louis B. Mayer)和華納兄弟(即哈利、亞伯特和傑克)紛紛轉到電影製作上,很快就成為了新型企業,即電影公司的巨頭。
(當時還有一位身兼女導演、也是製作人和電影公司巨頭的人物愛麗絲·蓋·布蘭琪(Alice Guy-Blaché))他們為電影業的國際化奠定基礎;不過美國電影業常被指責為以美國為中心的偏狹觀念。
一戰後,一些歐洲導演恩斯特·劉別謙、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弗里茨·朗、讓·雷諾阿,以及演員魯道夫·范倫鐵諾、瑪蓮娜·迪特里茜、羅納德·考爾曼和查爾斯·鮑育(Charles Boyer)等電影人紛紛來到美國。
他們加入了一個演員的自我發掘時代——在有聲電影誕生後,紐約城劇院的演員紛紛加盟了這個20世紀最受矚目的發展行業。20世紀40年代中期,電影行業達到高峰期——美國影院每年上映約400部電影,每周有近9000萬美國民眾前去影院觀看。
「威廉·海斯拯救美國電影業」,出自美國漫畫家賽勒斯·亨格福德(Cy Hungerford),1922年
20世紀20年代後期,有聲電影在好萊塢逐漸升起。1927年,首部有聲電影《爵士歌手》使用維他風唱片機,同年5月,西方電氣公司旗下分部電器研究產品有限責任公司(簡稱ERPI)在電影配音方面獲得壟斷權。
有聲電影一方面的影響就是許多無聲電影演員接不到工作,因為他們多數人的嗓音糟糕或是記不住台詞。1922年,美國政客威廉·哈里森·海斯(Will H. Hays)離開政壇,組建了前身為電影製作室組織的美國電影製片發行商協會(MPDAA),該協會在其退休後改為美國電影協會。
有聲電影的發展早期,美國的電影製片廠發現他們的有聲作品不為非英語國家的電影市場所接受,甚至在其他的英語國家中也遭到冷遇,原因是那時的同步配音技術仍相當不成熟。解決辦法之一是製作與之對應的外文版好萊塢電影。
1930年左右,美國公司在法國橋連城建立了一家電影製片廠。多個不同的電影攝制組在那裡分時工作,他們使用相同場地,穿著相同服裝,甚至絕大部分的場景也是相同的。國外的失業演員、劇作家、選秀比賽中的優勝者經過篩選後被派往好萊塢去拍攝好萊塢英語電影對應的非英語版電影。
這些版本的電影的拍攝預算不高,由二流的只會講英語的美國導演執導,通常在晚上拍攝。西班牙語攝制組中包括了路易斯·布努埃爾,恩里克·嘉蒂耳·彭塞拉(Enrique Jardiel Poncela),莎維爾·庫加(Xavier Cugat)和埃德加·內維列(Edgar Neville)等人。
一些外文版的好萊塢電影絕對可以和它們的原聲版相媲美,西班牙文版的《驚情四百年》就是其中一。到了20世紀30年代中期,同步配音技術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了,外文配音就變得很尋常了。
三、好萊塢的黃金時代
所謂好萊塢「黃金時代」,是指從1920年代末,即無聲電影時代末期,至1950年代末這段時間。成千上萬部電影在此期間產生。其開始標志是1927年出品《爵士歌手》,其中音效的使用不僅結束了無聲電影時代,同時也增加票房收入。
不管是西部片、鬧劇、音樂劇、動畫片還是傳記片,好萊塢影片幾乎都遵循一個模式——每個電影公司出品的電影,都有自己特定製片團隊。
例如,塞德里克·吉本斯(Cedric Gibbons)和赫伯特·史托哈特(Herbert Stothart)效力於米高梅電影公司,艾佛瑞·紐曼在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工作了20年,賽西爾·德米爾的電影大多由派拉蒙電影公司製作,而導演亨利·金(Henry King)的電影則大多由福克斯出品。
同時,人們根據影片中的演員陣容就可以大致猜出該部電影的出品公司,米高梅聲稱「旗下的電影明星比天堂里的還要多」。每個電影公司的電影題材和獨特風格也使得人們猜到每部電影的出品公司——這一現象在今已不復存在。但是每部電影都與其他電影有著些許區別。
不像汽車製造者,拍攝電影的人都是一些藝術家。譬如,1944年的電影《逃亡》(To Have and Have Not)之所以出名,並不僅僅是因為男一號的扮演者亨弗萊·鮑嘉和勞倫·巴爾考,而且是因為這部電影的劇本出自兩位諾貝爾文學獎作家:電影原著小說作者海明威和該劇本改編者威廉·福克納。
在整個1930年代以及黃金時代的大部分時間里,米高梅主宰著電影市場,並擁有大量好萊塢超級明星。同時,米高梅也因創造了好萊塢明星制而備受好評。
米高梅的明星包括「好萊塢之王」克拉克·蓋博、萊昂內爾·巴里莫爾、珍·哈露、諾瑪·舒利亞、葛麗泰·嘉寶、珍妮特·麥克唐納(Jeanette MacDonald)及其丈夫金·雷蒙德(Gene Raymond)、斯賓塞·屈賽、朱迪·加蘭以及金·凱利。
在這一時期美國電影業取得的另一個偉大成就是華特迪士尼公司。1937年,迪士尼製作了當時最成功的電影,《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1939年,米高梅創作了歷史上最成功的電影——《亂世佳人》,盡管在大蕭條時期,這部電影仍然是史上票房最高的。
很多電影歷史學家對這一電影高產時期創作出的許多偉大電影作品都做出了評價。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製作了這么多部電影,並不是每一部都必須成為熱門。
電影廠可以在一部有著優秀劇本與相對不是那麼出名的演員的中等預算故事片身上冒險:而由奧森·威爾斯導演的《公民凱恩》符合以上描述,它也被視為史上最偉大的電影。另一些情況下,像霍華·霍克斯、希區柯克及法蘭克·卡普拉等堅定的導演們為了達到他們的藝術理念,而與片廠進行「斗爭」。
1939年是片廠制度的鼎盛時期,有很多經典電影在這一年發行,如:《綠野仙蹤》、《亂世佳人》、《驛馬車》、《史密斯先生上美京》、《呼嘯山莊》、《天使之翼》、《異國鴛鴦》與《午夜》等。
黃金時代以來的電影中,現在被譽為經典的有:《卡薩布蘭卡》、《風雲人物》、《一夜風流》、原版《金剛》、《叛艦喋血案》(Mutiny on the Bounty)、《城市之光》、《紅河》與《大禮帽》等。
四、片廠制度的沒落
「小三」(環球影城,美國藝術家和哥倫比亞影業)沒有自己的劇院,拒絕分享同意裁判書。許多獨立製片人也對折衷和形成一個眾所周知的獨立運作電影製片人的體系,控告派拉蒙壟斷底特律劇院不滿意-因為派拉蒙通過控制演員,像鮑勃霍普,波萊特戈達德,維朗妮卡湖,貝蒂赫頓;
經紀人透露賓克羅斯比,艾倫拉德和長期為加里庫珀工作室工作的長期演員-自1942年開始。在二戰期間,五大電影公司沒有達到同意裁判書的要求,沒有發生重大後果。但是二戰結束後,在好萊塢反壟斷案中,他們作為被告加入了派拉蒙。
最高法院最終裁決主要製片廠電影院的所有權和影片發行是違反謝爾曼反托拉斯法。結果,工作室開始釋放演員和技術人員通過與他們的合同。好萊塢主要的工作室改變了電影的模式,因為每個工作室都挺有一個完全不同的演員陣容和創新團隊。
這導致了逐漸失去特色,米高梅電影製片公司、派拉蒙公司、宇宙公司,哥倫比亞公司,RKO公司和福克斯電影公司很快認識到這一點。
但是某些電影人,例如塞西爾B德米爾公司同演員的合同也是到他們職業生涯的最後或者電影使用相同的創意團隊,以至於德米勒電影無論是1932年製造還是1956年製造看起來仍然像是一個模式。並且每年電影製作的數量隨著平均預算猛增而下降,在行業策略上標志一個重大變化。
現在工作室目的在於生產娛樂,而這種娛樂是電視無法提供的: 壯觀的,有英雄色彩的影片。工作室還開始出售部分電影膠片庫給其他公司去銷售電視。到1949年,所有大型電影製片廠放棄了他們劇院的所有權。
電視也有助於好萊塢黃金時代的下降,因為它打破了電影業在美國娛樂界的霸權地位。盡管電影業在19世紀50年代隨著長期政府檢查制度淡化,在未來電影中能夠獲得一些影響力。在派拉蒙反壟斷案結束後,好萊塢電影製片廠不再擁有電影院,因此致使美國影片能夠在美國電影院不需要審查制度。
這補充了1952年奇跡在斯泰因公司同約瑟夫威爾遜事件的決定。 美國最高法院改變了其早期的立場。從1915年的相互電影公司同俄亥俄州案工業委員會的案件中,陳述了電影是藝術的形式,有權保護第一修正案;美國法律不再審查電影。
到1968年,美國電影協會(MPAA)代替了海斯法典-在政府威脅檢查後,其現在極大侵犯了美國電影協會,證明准則的起源已經同電影分級制度一起結束了。
五、新好萊塢和後經典電影
後經典電影這詞用來形容新好萊塢變化的故事敘述方式。人們認為新的劇本與塑造人物的新方式利用觀眾在經典時期培養起的期望:打亂的年份,以結局出人意料為特色的故事情節,主角與反派間模糊的台詞。
後經典故事敘述的本質展現在黑色電影中,如1955年《無因的反抗》,以及希區柯克情節支離破碎的《驚魂記》。
「新好萊塢」一詞用來描述新一代電影學院培養的導演的崛起。他們掌握了六十年代歐洲發展起來的技巧。1967年電影《邦尼和克萊德》標志著美國電影重振的開端,也意味著此後新一代電影,在票房上能夠取得成功。
好萊塢一直堅守製片人中心制的原則,新好萊塢獨立製片的出現,開創了導演和製片人融合的趨勢,形成導演資本制。
同時擔任電影製片人和導演的法蘭西斯·福特·柯波拉、佐治·盧卡斯、布萊恩·德·帕爾瑪、馬田·史高西斯、威廉·弗萊德金、史蒂芬·斯皮爾伯格開始拍攝向電影歷史致敬的影片,並發展了現有的電影體裁與技巧。七十年代早期,他們的電影不僅受到好評,還取得票房成功。
早期的新好萊塢電影,例如邦尼與克萊德,逍遙騎士是成本較低的影片,沒有道德上的英雄而是增加了性和暴力,然而,哥普拉,斯皮爾伯格與盧卡斯各自憑借《教父》,《大白鯊》以及《星際大戰》取得了巨大成功,這有助於現代大片的產生,也吸引製片廠更加關注製作更多大片。
這些年輕導演的更多投入並沒有帶來好處。通常,他們把時間表排的太滿,預算超支,因此導致自己或攝影棚破產。最有名的兩個例子是科波拉的《舊愛新歡》,最典型的是邁克爾·西米諾的《天堂之門》,單是這部影片就使美國聯藝電影公司破產。
Sir Alfred Hitchcock,(1899年8月13日-1980年4月29日)原籍英國,是一位聞名世界的電影導演,尤其擅長於拍攝驚悚懸疑片。
這位世界所公認的恐怖大師,事實上也是由他發明了「驚悚文藝類影片」(the thriller genre)這一電影類型。阿佛萊德·希區柯克同時也是個優秀的技師,熟練的把性感、懸疑、幽默都融合在一部電影里。
(7)美國電影生產總量放映時間擴展閱讀:
今日好萊塢
一、運作特色
好萊塢電影常會有透過片廠(電影發行商)與製作人簽約合作的方式,分別讓片商負責販售的通路,而製作人則專注於電影本身,出產行銷全球的大型製作影片。
二、敘事美學
在好萊塢影片的劇情鋪陳,少有文化或語言的障礙,其主題多是可跨文化傳播的高概念電影,這樣的作品因為主題符合主流市場,故全球都容易推銷。因此現在好萊塢也成為世界許多地方電影的代名詞。
雖然此類電影票房好、跨文化,但也有文化評論者批判若獨尊高概念電影,會造成電影敘事風格如出一轍,了無新意,「是一種商業化和專斷化,最終將導致多樣化的消失。面對這樣的全球霸權,負責任的電影人和批評家應該讓眼光超越好萊塢,建設多元的電影模式」。
三、產業規模
美國因為電影相關的文化產業,造就了許多的工作機會與龐大的商機。據美國電影協會報告指出,2011年美國電影業造就的就業總數超過220萬人,其中約有70萬名為直接的電影行業從業人員,另外150萬名為間接受雇支援電影製作工作的各種人員,2012年美國電影業收入為107億美元。
⑧ 當美國電影在世界上大行其道時,法國為什麼要抑制美國電影
這個題目可以寫論文了。要從歷史、經濟、文化、政治等各方面分析。
從表面看的話,那就是藝術電影和商業電影的對立關系。
法國是電影的發源地。從電影上升到藝術高度開始(一開始電影是無法和歌劇油畫一樣被當成藝術的),法國電影一直堅持走藝術路線。
其實好萊塢也不乏藝術大師,大衛格里菲斯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的《一個國家的誕生》和《黨同伐異》是世界電影的里程碑。但是從上個世紀中開始,電影的商業價值逐漸凸顯,好萊塢成為各大財團眼中的搖錢樹。對於美國這樣一個沒有太多歷史的國家來說,藝術顯然沒有金錢更吸引人。在各大財團的入侵下,好萊塢逐漸成為了電影的商業中心,好萊塢的藝術家們失去了話語權。
與此同時,法國電影一直沒有規模化的走上商業路線,這和法國的歷史以及歐洲歷史文化有關。在藝術方面,法國是高傲的,他們有理由高傲,因為他們有深厚的藝術文化底蘊。這方面就不好說了,再說就要講文藝復興了。總之,法國的 藝術家們並不認可商業電影。
那麼我們做個階段總結:
法國有豐厚的歷史和文化底蘊。
美國是移民國家。
執掌好萊塢話語權的是財團,他們認為電影是商品。
執掌戛納的是藝術家,他們認為電影是藝術品。
這就是矛盾了。
那麼,在現今的世界環境下,美國是經濟中心,掌握世界話語權,而掌握美國的是財團。我們可以預見到,在很長很長很長的未來,好萊塢依舊會是世界商業電影中心,以流水線的方式生產一部部的電影商品,控制整個世界的主流價值觀。這是除了美國以外的任何人都不想看到的事情。都想抵制,但是都無法抵制。在商業浪潮中,藝術電影是很難生存的。文藝片只有在歐洲有市場。
我們再拿中國和中國電影做個類比。我們國家和我們的電影和法國電影的處境是如此相似。我們有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但是我們在國際文化界的聲音很小。因為在藝術上,我們不是主流,注意,不是我們沒有藝術,是因為我們不是主流。而在商業上,我們也不是主流。不是我們沒錢,是不被認可。我們不是沒有電影,但是我們的電影,無論是商業電影還是藝術電影,都不是主流。
再回到法國電影和美國電影。 好萊塢已經走上了良性發展路線,商業電影被主流價值觀所接受,又不斷影響著主流價值觀。主流價值觀認可奧斯卡,不知道戛納。而法國電影正在艱難生存,做商業片做不過好萊塢,做藝術片很難賺錢,很難持續發展。在這樣的情況下,法國電影想要繼續生存,抵制好萊塢也就不足為奇了。
其實我覺得,在當今環境下,走商業化路線更靠譜一些。畢竟電影拍出來是給人看的。一部電影,或者說一件藝術品,其內涵再深,沒人看也就沒有任何價值,你拍了一部能凈化靈魂的電影也得有人看得懂才行啊。應該是在迎合主流價值觀的前提下,再考慮藝術性。這樣拍出來電影,有人看,賺到錢,才能持續發展,才能影響主流價值觀啊。 其實張藝謀就在走這條路,不過我覺得走得不好。《紅高粱》中有一種力量,《活著》有一種無奈,《秋菊打官司》有一種執著,《十面埋伏》就只看到顏色和畫面了。
絮絮叨叨說了這么多,我都覺得亂了,不知道我說明白了沒有。不過無論如何,這也是我一家之言,是我個人對電影的理解。建議您還是查下法國電影史,法國歷史(從文藝復興看就足夠了),再看下世界電影史,注意一下公認的幾十部里程碑式的電影出現的時間,在結合下歷史背景,當有所得。
老大。。。要不然各國導演為什麼去美國拼奧斯卡獎。。。 連拿個奧斯卡外語片獎的導演都興奮的睡不著。。 唉。。。 美國不管從電影的製作,投資,發行,出版都專業的。是各個國家都比不了的。美國 *** 把電影當成一項產業在做。哪個國家能比的了?無論哪一方面都是第一。 中國電影動不動這個不給放,那個不給拍的。
長期以來,美國十分重視通過電影向其他國家的人民傳播其生活方式、通俗文化、價值觀念甚至思維方式。美國電影生產總量只佔世界生產總量的6%—7%,卻占據了世界總放映時間的一半以上,成為美國對外宣傳其價值觀和文化理念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個人主義是美國價值觀中的核心組成部分,它重視個人成就、崇拜個人奮斗,講究個人價值最大程度的實現。美國電影是灌輸個人主義的主要工具,從《蜘蛛俠》、《超人》再到《2012》,「救世主們」一次次讓美國扮演拯救世界的角色,英雄來到地球是「為了美國式的真理和正義」,讓觀眾在不知不覺中認同美國具有拯救並主導世界強權地位的天然能力。《當幸福來敲門》是一部反映個人自由主義與美國夢的經典勵志片,該片敘說了20世紀80年代平凡小人物在美國成長為股票投資家的奮斗故事,影片主人公執著於自己的夢想,為實現目標不放棄任何機會,體現了美國人相信並崇拜個人奮斗,追求自由平等,依靠自身力量實現自我價值的價值觀。影片意在告訴觀眾,每個生活在美國的人只要足夠勤奮,都可能取得事業成功。電影建構出的理想化社會圖景激發了人們對「美國夢」式成功的渴望,也起到了宣傳美國的作用。
美國憑借好萊塢強大的媒體宣傳力量不斷向世界傾瀉所謂的「美國文化」 美國中產階級的價值觀,情感觀,民族國家觀等等潛移默化的傳入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國家。 美國式的民主無處不在 美國實行兩黨制,民主共和兩黨輪流執政。換界選舉時總免不了互相漫罵揭短,以展現所謂的民主與自由。這種貌似民主的觀念已經深入到美國的文化之中(如《總統接招》)。它的矛盾之處就在於,完全是壟斷階級的政權卻要擺著民主的招牌:無論是誰當權,都是代表控制美國經濟的幾個財團罷了。電影中出現的遊行示威,民主辯論其根本上毫無作用。這種披著民主外衣的制度迷惑了不少中國人。 美國中產階級的富貴炫耀。 俗話說魔鬼的誘惑總是最難擋的。電影中的美國很大程度上都是獨立別墅,私家汽車,錦衣玉食。就連一個窮困失業的人事都有看似舒服的標准間以棲身,一輛老爺車可開。社會學家分析,就是耗盡地球上的所有資源,中國也普遍達不到美國中產階級的生活水平。這就造成了中國人盲目的幻想與樂觀。 電影中的美國大兵。 他們雖然出口成臟,漫罵總統,但關鍵時刻無不英勇果敢,悍不畏死。電影中盡管表明美國以維和之名,行侵略之實的觀點。但實際上還是為美國的霸權歌功頌德。像《黑鷹墜落》《士兵宣言》。電影從來不說,美國人如何殘殺當地平民,如何將人家的國寶據為己有。都只表示自己的戰士如何勇敢,如何將敵人消滅或者如何在被敵人消滅時的英勇。給我們的印象是美國雖然有錯,但當地的人民,政權錯誤卻更大(如《深入敵後》),我們美國人是真心誠意的來幫助你們的等等。 美國文化是多元的,它本來就是一個由世界各國人士組成的新國家。沒有多少歷史的沉澱,短短二百多年,美國的經濟是發達的,但文化卻稀少的可憐。本土文化大部分來源於歐洲。卻妄想建立自己的文化體系。表面上說要博覽眾長,集思廣益。實際卻在宣揚精英白人主義,美國人崇尚個人英雄主義,仔細看美國的娛樂大片,不難發現,絕大部分都是英俊瀟灑的小白臉(如《超人》《蜘蛛俠》《黑客帝國》中的救世主尼奧)。這種種族偏見是久已有之,根深蒂固的。美國的所謂民族主義其本質也是建立在白人至上的基礎之上。種族歧視的劣根與文化的缺失聯絡緊密。
與其說美國文化在努力全球化,還不如講全球文化在被動美國化!
觀眾在尋求感官 *** 和理想的寄託,現代人愛聽愛情故事,驚悚故事,科幻故事,電影人們講個故事.而大家都覺得,每年最吸引人的似乎大多數是美國人講的故事!!
我們聽的看的,成功的大片相對較多.
而在一個相對開放的環境中迸發的創作 *** ,以及支撐金字塔塔尖的眾多電影從業人員,才是美國電影的法寶.
霸王別姬,陽光燦爛的日子 一個都不能少 黃土地
紅高粱 十七歲的單車 洗澡 青紅 暖 斷臂山
卧虎藏龍,春光乍瀉 孔雀 鬼子來了 小武
通常反派的理想不是統治世界就是毀滅世界,理想太小了容易實現,理想太大了實現不了,可能統治世界這個理想剛剛好吧,反派也是要人生目標的啊。
地位不高,現在的爛片都獲獎了你想想啊```張大導演都說拉`中國電影悲哀啊
美國電影與法國電影新潮流
下雪天,是冬天賜予大地的一道美景,那片片雪花,隨風飛舞
美國西歐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