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誰知道--大衛·容克!!!關於他的資料越詳細越好
關於他個人的詳細資料,中文很難找到,即使是找到也僅是幾句生平的概括。反而從他人回憶大衛·容克的文字中去聯想更加感覺到大衛·容克的震撼。下面是從網上抄來的一篇關於大衛·容克的文字,以不知作者是誰。
兩名赤裸上身的男子,在空無一物的房間中央相對而立,久久對視著,眼神中既無友誼,也無仇恨。一左一右,他們緩慢地抬起手,慢得好像刻意為了求取步調一致。當兩只手指在本該相觸的那點之前停留下來,鏡頭才告訴我們,他們之間隔著一道看不見的玻璃幕牆。
即使默片的形式和黑白畫面如此明顯,也很難讓人想像以上場景出自一部20世紀20年代的電影。也許只有導演的名字能夠讓人稍減意外——大衛·容克,又名D·J,超越時代的電影人,不世出的天才。在他身上唯一不會讓人意外的事,就是他總會讓你意外。
「許多人六十歲才開始生活,更多人十六歲就已經死了。」
奈特魯尼克說這話時,所指的「死」並非實實在在的肉體消逝,而是「對眼前的世界逆來順受,沮喪地承認,當初作為精子賽跑得勝貫穿卵子的剎那,已是自己一生再也不會重現的勇敢頂峰 」。但今天我們要說的死亡卻是普通意義上的,「唯一人人平等、不可剝奪的權利」。
奈特魯尼克早年成長的環境,被認為足以使一個人習於死亡。在巴芬島極圈附近的小鎮法弗尼爾,有半數以上的居民從事常與死神打交道的工作——漁夫和走私販子。奈氏本人有兩位舅舅在同一天死於不同的兩次走私販子間的械鬥。至於大海,則幾乎每隔三五年就帶走他的一位親友或童年玩伴。1917年加拿大通過了徵兵法案,13歲的奈特魯尼克目送兄長帕里斯作為40萬加拿大遠征軍的成員渡海赴歐,並一去不返。
奇妙的是,這一系列死亡都未曾在奈氏的小說或筆記中出現過。盡管作品中常常涉及死亡和鮮血,但他似乎對具體意義上的「個人死亡」緘口不語,甚至在自己罹患食道癌之後,也沒有以任何書面形式與人探討過生命終結的問題。唯一的例外,發生在1930年12月22日,與奈氏同歲的D·J在紐約曼哈頓的一條黑巷被人刺死,終年26歲。
奈特魯尼克在2天之後的聖誕夜得到D·J的死訊,並在日記里寫下這樣的句子:「唯有天才無視死亡。唯有死亡無視天才。」
有關與D·J的相遇,奈特魯尼克做過如下描述:
「我們八九個人正圍坐在一張大圓桌上聊得高興,有斯奈爾、恩里克和V等等,很多人是第一次見面,但3、4瓶朗姆酒很快消除了拘謹。這時一個火紅頭發,穿黑風衣的小個子風風火火地從大門里闖進來,一屁股坐在空位上,說了句:『對不起,我來晚了。』毫不客氣地把一整盤幾乎沒動過的金槍魚色拉挪到自己面前大吃起來。5分鍾之後,同桌的每一個人都和他說過了話;10分鍾之後,他端著新開的波本酒和恩里克爭論濟慈的《夜鶯》;一小時之後他走了,我們付帳的時候互相詢問,發現原來沒有一個人知道他是誰。」
David Jungk,電影製作人,紅發小子,德國佬,簡稱D·J。這是大衛·容克的標准自我介紹,雖然在奈氏記載的那種場合下他從來避免這樣做——道理很簡單,他是跑去吃白食的,為此得假裝是個熟人,但又不能說出真名實姓。
那時候還沒有「流行樂公告牌」,沒有那麼多的廣播電台,Disk Jockey這個詞尚未出現。但在回憶友人的綽號時,奈特魯尼克承認後來流行的「DJ」一詞和當年的「D·J」其人有頗多相似之處——「他的確像個Jockey,總是把控一切,從不容任何人命令他,有一種不屑與你爭辯的德國式霸道。並且,總會給你帶來樂趣。」
曼哈頓的格林威治村從20世紀10年代開始成為藝術家的天堂,1924年起,就讀於費城的奈特魯尼克常在大學假期流連於此——當然,某些假期之外的日子也能在這里找到他,畢竟他並不是個法律系模範生。時代廣場邊的百老匯進入了它的黃金歲月,而電影作為一種新藝術才剛剛煥發出它的魅力,「地下電影」、「實驗電影」這些概念遠未出現,沒有什麼一統天下的大公司大製作,許多電影都出自地下工廠,許多創新都是實驗性質。而很少人知道,大衛·容克是在其中走得最遠的。
當時卓別林正以他反映現實的高超才能贏得巨大聲譽,而D·J對於身邊發生的歷史變革並無特殊興趣,他更關注一些「人的本質」及其衍生出的行為。
篇首所敘述的場景,正是D·J的最後一部影片《我們》的開頭。在蒙太奇和倒敘還未普及之前,這樣的電影開頭不僅在內容上驚世駭俗,在手法上也是獨樹一幟。在總長不超過一個小時的老式電影中,D·J抽出核心片斷製作成開頭的做法,幾乎是現代電影預告片的鼻祖。
《我們》的劇本由奈特魯尼克根據D·J的要求執筆創作,講述了一個對當時來說過於超前的故事:
兩個彼此陌生的人,在一個空無一物的房間中醒來,對自己為什麼會出現在此一無所知,也無心探究。他們唯一想做的,是與對方達成交流。但是隔斷整個房間的巨大玻璃牆阻礙了他們的接觸,甚至阻隔了他們的聲音。盡管影片本身是默片,但演員用了幾個簡單的動作和表情就交代出了彼此無法聽見的困境。
在鏡頭所及的范圍內,房間沒有出口,也沒有任何陳設。兩人除了面面相覷之外無所事事。很快,他們相對擺出各種表情和動作來打發時間。看到這里,也許會讓人認為又是一部那個年代極其流行的卓別林式喜劇片。而事實上D·J的處理非常簡潔流暢,人物的表情動作切換極快,幾乎接近於現代的MV效果。這也更接近於現實可能:在一番互相取樂之後,兩人很快就厭倦了,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到自我身上。
兩人再次對視的時候已是從睡夢中醒來,鏡頭中開始出現了第一第二件屋內陳設——兩張床。對這一變化花了一些時間適應,最終從床上起來,兩人已經換了一身服裝,隨後就是層出不窮的大換裝過程:燕尾服、牛仔裝、工作服、華麗的戲服、破爛的乞丐裝束,甚至印第安人羽飾……直至最後的赤身裸體。沒有任何信息提示這些衣服從何而來,也許是本來就在房間某個角落的衣櫃中,也許是兩個長期被困的人每天醒來都會被仙女換一身行頭。總之重要的不是衣服的出處,而是兩人在不斷的換裝過程中尋找著什麼,他們努力地想與對方呼應,或風格搭配相得益彰,或截然不同自成一派。而最後的赤身裸體,暗示了這種尋找以徒勞無功告終。
在接下來的一段中,兩人身邊出現了各種樂器。短笛、小提琴、口琴、鼓、手風琴、甚至一架鋼琴,依序出場。兩人交替演奏著,而顯然對方無法聽見,甚至無從得知另一人是否真懂演奏。默片在這里出現了局限,如果D·J生於今日,恐怕也會把這一段拍成無聲效果。胡亂敲打鍵盤、拉動絲弦都可以得到玻璃另一側的鼓掌贊賞,盡管掌聲也難以聽見。音樂如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演奏這一行為,傳達出的意願。即便如此,對失聰聽眾的演奏也很快耗盡了兩人的耐心。樂器突然又自然地從鏡頭內退出了。
時間的概念在這里是含混的。觀眾可以把故事想像成發生在一天之中,也可以認為段落之間相隔很久,D·J對此並無意解釋。這部超前的作品因而保持了一種極端傳統的符合「三一律」的假面——人物只有兩個,甚至沒有名字;地點不曾更換;時間也可能是完全連貫的。很難想像這樣的片子會被當時的觀眾理解。更難理解的是導演為拍攝此片所做的努力。
D·J到死時也只是個毛頭小子,憑借著高超的交際才能,他一次又一次地說服(坑騙)投資人為他購買昂貴的膠片,去完成那根本無人看得懂的影片。而演員則拜託戲劇學院的朋友充當,幾乎全無報酬可言。即使這樣,拍攝經費也經常捉襟見肘。影片完成之後的上映往往以影院的中途撤片告終,與行業里其他人大發其財不同,D·J從他的片子里收獲的回報少得可憐,根本不夠他回報投資者的仁慈。然而這都不能影響他的好心情,似乎他本就沒指望過自己的影片被大眾所接受。41街,著名的「地獄廚房」的腹地,每一次有了一筆收入,D·J都會到這里走一遭,有人說那是因為他年輕時層混跡於此。去之前,他都會把整張整張的鈔票換成2毛5分的硬幣,地獄廚房沿路每個向他伸手的流浪漢都會得到一個。他就這樣邊走邊散布硬幣,直到剩下最後幾個,這時他就會跑進最近的酒吧,給自己點一杯廉價酒,打個電話給有車的朋友,「Hi,我在41街靠哈德遜河岸,沒錢坐車了,來接我好嗎?」
奈特魯尼克並不定居於紐約,更沒有在當地買車,因而從來不會是這幾個倒霉朋友中的一個。然而這並不影響他與D·J的友誼。
兩人都是「異域中的少數民族」,甚至身為純種白人的D·J對此自覺更甚。D·J的父母旅居合眾國已逾三十年,但在一戰期間還是不得不面臨「敵僑」身份帶來的種種猜疑和仇視。他們的獨子David,盡管有著典型的盎格魯名字,卻從不諱言自己是「德國佬」,但和後世那些刻意炫耀雅利安血統的德意志青年不同,他只是把這當作一件必須接受的事。「習慣歧視他人者總能找到恨一個人的理由——民族、膚色、性別、社會地位,或者僅僅是比自己聰明。」
這種態度被奈氏所欣賞,但並不完全贊同。「人自降生起就被無形的隔膜包圍,永遠無法與他人真正溝通。」正是《我們》這部影片的主旨。但在如何處理情節上兩人有過分歧。
在《我們》的末段,兩位演員突然同時獲得了囚禁中最珍貴的寶物——書籍。不同的是,A獲得了若干本不同的書,而B只獲得了一本。他們如飢似渴地閱讀了起來。很快,他們就揮霍完了自己的儲備,繼而覬覦其對方手裡擁有的。
「交換」是這個時候的自然選擇。而因為有玻璃牆的存在,交換的手法只能是一方把書頁緊貼在玻璃上,供另一方讀完並為他翻頁。兩人手中書籍數量的懸殊此時並沒有成為障礙。
D·J敏銳地宣告,在同屬於「未知」的情況下,一本書的價值和一堆書的價值是毫無分別的。兩名角色一個以「冊」為單位,一個以「章」為單位,有條不紊地交換著手裡的寶物。
而沖突最後也由此產生了。B不願意先展示自己最後一章的最後一頁,而A也不願意先交出自己的最後一本書。一切慷慨和信任都是在尚有餘地的情況下存在的,觸及了底線,沒有人願意讓步。兩人從固執己見到爭執,進而發展成謾罵、威脅。情緒在對峙中逐漸深溫、脫離理智,終於B撕下了自己那本書的最後一頁,扯成碎片並張嘴吞食了下去。
這個過程中,A眼睜睜地看著故事的結局被摧毀,憤怒和抓狂到極點,他用拳打、腳踢、書砸兩人之間的厚重玻璃(沒有鋼化玻璃助陣的D·J這一段拍的有點假),卻無濟於事。
最終疲憊的兩人背靠背地坐在玻璃兩側的地板上。影片到這里配上了哀傷的音樂,時間尺度又一次模糊起來。
絕望之後的A,拾起手邊的那最後一本書,在沒有回頭的情況下,把書頁一頁一頁地面向玻璃緩緩翻過去。盡管失去了故事的結局,他還是選擇了向他的朋友做最後一次交流的嘗試。這段一改之前的明快節奏,拍攝得極其緩慢,影片的凝重在這里達到了高潮。
而當鏡頭在移動中更改機位(D·J的又一創舉)後,這部影片的最後一幕出現在了我們面前:在玻璃牆的另一端,B安詳地閉著雙眼,手腕上黑色的傷口和地面上的血漬讓整個房間更白得觸目驚心。玻璃牆的上端用血寫著一行字:
They lived happily ever after.
從此以後他們幸福快樂地生活下去。
最後那本書的最後那頁的最後那句話就是這樣。
故事的結局就是這樣。
D"J對「人與人之間不可逾越的隔膜」的認識就是這樣。
幸福快樂的是they,不是we,是『他們』,而不是『我們』,是故事,而不是現實。
影片拍攝完畢時奈特魯尼克已經回到了費城,D·J在給他的信件中寫道:「抱歉我更改了結尾,我實在無法說服自己相信他寫出的會是『we』這個詞。這不是我第一次更改你的故事,但願會是最後一次。」
奈氏不知道D·J居然一語成讖。在紅發小子大衛·容克鍾愛的地獄廚房,一個搶劫者在他的肺葉里捅了十五刀,搶走了他空無一文的皮夾。警察當天就把兇犯抓捕歸案。
有關十五刀和零元這兩個數字,奈特魯尼克推斷:也許兇手未曾料到手執利刃會遭反抗,畢竟他不知道D·J從不容人命令;也許殺了人之後他完全慌了手腳,只來得及把掉落的錢包拿走,卻來不及剝走的D·J的外套。那裡面裝著100多個2毛5分的硬幣——正是為他這樣流落街頭、隨時可能被迫鋌而走險的人准備的禮物。
畢竟,「人自降生起就被無形的隔膜包圍,永遠無法與他人真正溝通。」
② 我最喜歡的一部愛國影片400字作文
《最後一課》寫於普法戰爭第二年(1873年)。篡奪了法國革命成果的路易·波拿巴在復辟帝制後,力圖通過戰爭擴大法國在歐洲大陸的勢力,以擺脫內部危機,鞏固王朝統治。俾斯麥則打算通過戰爭,建立一個容克地主的德意志帝國,企圖佔領法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一八七○年七月,法國首先向普魯士宣戰,這個掠奪性的戰爭,正如馬克思當時指出的,敲響了摰詼?酃?納ブ訑。九月,色當一役,法軍大敗,拿破崙三世被俘,普魯士軍隊長驅直入,佔領了法國的阿爾薩斯、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這時,對法國來說,已經變成自衛戰爭。面對普魯士軍隊的殺掠奪,法國人民同仇敵愾,抗擊敵人。這個短篇,就以淪陷了的阿爾薩斯的一個小學校被迫改學德文的事為題材,通過描寫最後一堂法文課的情景,刻畫了小學生弗郎士和鄉村教師韓麥爾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國人民深厚的愛國感情。
作者把主人公的個人悲劇,與整個民族的悲劇聯系在一起,使小說具有強烈的、動人的悲劇色彩,成為愛國主義的悲壯詩篇。短小的篇幅,高度的精練,重大的主題和題材,生動飽滿的人物形家,洗煉簡潔的風格,樸素無華的語言,使這兩個短篇不失為小巧玲瓏、極富藝術魅力的文壇珍品,經久流傳,不但至今仍可供我們欣賞和借鑒,而且具有極其深刻的教育意義。
③ 什麼是普魯士精神
柏林是一座死而後生的城市。柏林又似乎是一所歷史學校。
在近代歷史中,柏林扮演了一個非凡的角色:它曾是兩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一度
把整個世界尤其是歐洲攪得天昏地暗。
可是,一個盛產黑格爾、康德、萊布尼茨、叔本華、尼采、費爾巴哈等哲學大師的
民族,那該是冷靜的,怎麼會走上過度非理性的道路?
那柏林街旁枝繁葉茂的菩提樹,總不會是無本之木,德國的對外政策何嘗不是如此。
還是讓我們先來看一看柏林的興起。
約在1230年代,在施普雷河岸邊,柏林建鎮,建鎮人是勃蘭登堡邊疆伯爵阿伯特。
因伯爵綽號為「熊」,故它的鎮徽便是一隻站立的黑熊。如今在柏林市勃蘭登堡門
附近,有一處以各國名字命名的熊的立姿雕塑群,其中也有一個「中國熊」。
1307年,「柏林-科恩」兩鎮聯盟成立。1415年,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西吉
斯蒙德把勃蘭登堡邦國賜給霍亨索倫家族,「柏林-科恩」成為勃蘭登堡邦國的首府。
1525年,霍亨索倫家族建立普魯士公國。1618年,普魯士公國與勃蘭登堡結盟。1701年,
聯盟改稱普魯士王國,柏林-科恩及附近的三個城鎮合並,被正式命名為柏林,成為
普魯士王國首都。
1815年,「德意志邦聯」在維也納成立,它包括38個成員。此後,普魯士和奧地利
展開了爭奪「德意志邦聯」主導權的斗爭。1866年7月,普奧決戰,普軍大勝。奧地
利退出「德意志邦聯」,這時,還有「德意志邦聯」南部緊鄰法國的4個邦國仍舊保
持著獨立,普魯士和法國都在打它們的主意。
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次年普魯士獲勝,普軍佔領巴黎,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
凡爾賽宮宣布成立以普魯士為首的德意志帝國,威廉一世為德意志帝國皇帝,俾斯
麥為首相。至此,德國完全統一,定都柏林。
在普魯士時代,柏林市獲得了快速發展。1838年,柏林至波茨坦的鐵路通車。1881年,
世界上第一輛有軌電車在柏林投入使用。1902年2月15日,柏林地鐵正式開通,全長
6公里。
19世紀後期,柏林每年新建 的工廠達數十家之多,文化藝術也空前繁榮。1713年,
柏林人口約為6萬。1877年,人口達到100萬。1905年,人口又達到200萬。1939年,
柏林的人口為480萬,戰後僅剩下了280萬。即便在今日,柏林的人口也只有350萬,
尚未達到二戰前的水平。
「鐵血政策」在俾斯麥的手上獲得了成功,它對德國的影響是深遠的。然而,它的
風險後來卻被大多數德國人忽視了,正所謂「成功者是不會被責備的」。
可是,即便是俾斯麥本人,對「鐵血政策」能夠成功的把握並不很大,他在率領25萬
普軍與28萬奧軍決戰之前,甚至帶上了毒葯,准備一旦失敗就服毒自殺,把整個國
家和自己的命運付諸一場豪賭之中。
希特勒繼承了俾斯麥的衣缽,有過之而無不及。似如赫拉克利特所言:「人不可能
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俾斯麥贏了,但希特勒輸了。
1945年4月16日,朱可夫發起柏林戰役,250萬蘇聯紅軍圍攻100萬德軍。蘇軍以近8萬
人陣亡,25萬多人受傷的代價,攻克柏林。4月30日,蘇德兩軍在國會大廈里逐間
爭奪,最終蘇軍戰士將紅旗插上了國會大廈的樓頂。國會大廈失守1個多小時後,希
特勒自殺。
此後,德國最高統帥部在發布的最後一份通告中說:「...德國海、陸、空三軍
所作出的貢獻和犧牲,已使我們的敵人都不得不感到敬佩。每一個士兵可以以此自
豪而無愧地放下武器,在我們歷史上最艱難的時刻,為我們人民的萬代幸福,勇敢
而自信地去從事工作。...柏林上空的硝煙散盡,是從來沒有過的寧靜。和平萬
歲!」
殘余的德軍陸續從明碉暗堡中走出來,接受了德國戰敗這一事實。
戰後的柏林滿目瘡痍。二戰中柏林有5萬平民死於轟炸,約60萬套住房被炸毀,占總
數的一半。建築被毀,衣食無著,公用設施無法運轉,地鐵設備全部被蘇軍拆卸運
走。「柏林死了!」
但柏林人民憑借著創業精神,在一片廢墟上又重新建起了一個新的柏林。
現在,每天參觀國會大廈的人群絡繹不絕,在門外排著長長的隊伍。在國會大廈新
修的玻璃穹頂內的圓形展示牆上,可以看到國會大廈昔日的榮耀和殘跡,希特勒參
加議會會議時站立著的照片也被印在上面,提醒和昭示著參觀的人們。
如今,屬於原「東柏林」的菩提樹下大街(Unter den Linden)是柏林最有名的大街,
全長約1600米,沿街附近系柏林的歷史精華所在。街邊的菩提樹則枝葉扶疏。
考究「Linde(n)」一詞,在北大同濟和上外合編的《德漢詞典》中解為「椴樹」,
應是有所本。「菩提樹」一詞,很可能為首譯者誤譯,後人一直沿用。菩提樹原產
於印度,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即如來佛)就是在菩提樹下修成正果的。
菩提樹下大街西端與勃蘭登堡門相連。勃蘭登堡門建於1788-1791年,它是柏林的標
志。城門高20米,寬65.6米,城門厚11米,設有5個通道。
勃蘭登堡門堪稱柏林興衰的見證者:1806年,拿破崙率部攻佔柏林,拿破崙還勁頭
十足地在城門下接受了「柏林城鑰匙」;1815年,柏林軍民在此慶祝滑鐵盧大捷;
1871年,他們再度在此慶賀德國的統一;1933年,希特勒在此檢閱部隊;1945年,
蘇軍穿門而過;1961年,柏林牆在門前不遠處築起,勃蘭登堡門位居東柏林一側,
柏林的地鐵也一分為二;1989年,柏林市民又在此為柏林牆的倒塌而歡呼。
拿破崙率領法軍進入柏林後,曾下令拆下了城門上的女神像及四馬戰車,並帶回巴
黎。1814年,普魯士在解放戰爭中獲勝,從巴黎又取回了女神像及四馬戰車,重新
安放到城門上,並雕刻了一枚象徵普魯士民族解放戰爭勝利的鐵十字架,鑲嵌在女
神的月桂花環中。在二戰中,女神像及四馬戰車均被炸毀,後來文物專家們根據拓
下的石膏模型和檔案照片重新鑄造了一套四馬戰車及女神鵰像,只是在重新安裝時
去掉了女神權杖中的鐵十字架和普魯士鷹鷲。
據稱柏林牆倒塌之時,許多柏林人流淚歡呼。在「東」「西」德重歸一統之日,勃
蘭登堡門下奏響了貝多芬的《歡樂頌》。
著名的洪堡大學位於「菩提樹下」大街兩側。洪堡大學人才輩出,為燦爛的德意志
文明作出了突出的貢獻。曾在洪堡大學學習或工作過的諾貝爾獎金獲得者,達到32人。
愛因斯坦、普朗克、基爾霍夫、弗朗克、赫茨、維恩、薛定諤、拜爾、黑格爾、叔
本華、費爾巴哈、海涅、馬克思、恩格斯等,都曾在那裡學習或工作。德意志掙得
「歐洲思想家」的稱號,洪堡大學功不可沒。
1933年5月10日,納粹黨徒曾經焚燒了從書店、洪堡大學圖書館等處收繳來的2萬多
冊圖書。禁書的作者包括馬克思、海涅、弗洛伊德等等,他們或是猶太人,或者在
意識形態上與希特勒納粹政府格格不入。
1995年,柏林市政府在當年焚書的地點,洪堡大學前面的Bebel廣場地表下修建了一
間具有象徵意義的「地下圖書館」,人們透過與地面平行覆蓋的玻璃可以看到:幽
暗的地下室里排列著一些空的書架。柏林人此舉,用心良苦。
距洪堡大學廣場不遠,有兩個較大的教堂,一稱「德國教堂」,一稱「法國教堂」。
「法國教堂」的存在,顯示了普魯士也曾是一個寬容、理性和明智的政府。
1685年10月15日,法國路易十四宣布廢除1598年由亨利四世頒布的《南特敕令》,
頒布《楓丹白露敕令》,這是一部天主教主政的法國政府迫害胡格諾教徒的法令,
胡格諾教徒們被迫逃亡。
普魯士主要為了自身的發展,借機頒布了《波茨坦敕令》,鼓勵法國的胡格諾教徒
移居普魯士。後來,約有3萬胡格諾派教徒來到了普魯士,其中約4000餘人定居在柏
林。現今的「法國教堂」,就是由當年柏林的胡格諾教徒們建造,舉行宗教活動的
地方。在二戰中,「法國教堂」絲毫沒有遭到轟炸,而相鄰的「德國教堂」則遭轟
炸。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在這里得到了鮮明的體現。
在「菩提樹下」大街東端的「馬克思—恩格斯廣場」上,設有兩人的雕像。此地原
為普魯士王宮舊址。普魯士王宮奠基於1443年,經過了歷代普魯士政府的增擴建,
堪稱建築瑰寶。1945年2月3日,盟軍轟炸柏林時,普魯士王宮受到了一些損壞,但
結構和雕塑還比較完整。1950年,普魯士王宮被東柏林政府炸毀拆除,不少德國人
對此持有異議。
而修建於1893至1905年的柏林大教堂,在轟炸中雖曾同樣遭到較大破壞,經修復後
現在重新對外開放。如今站在教堂的樓頂,可以一覽柏林繁華景象,和近處緩緩流
淌的施普雷河。
事實上,柏林大教堂以前還曾經三度興廢,教堂存在的三個時期分別為:1536-1747年,
1750-1817年,1822-1893年。
選帝侯大街是原「西柏林」的一條主要商業街,成形於16世紀,在19世紀已經逐漸
被擴建成現有規模,是「西柏林」的商業和文化中心。
在選帝侯大街一側,聳立著二戰中頂部被炸毀的威廉皇帝紀念教堂,它已成為二戰時
德國被毀的象徵,也是柏林主要的明信片畫面之一。
勝利女神像也在原「西柏林」境內,位於勝利柱的頂端,建於1873年,用於紀念普
魯士對法戰爭的勝利。在勝利柱的底基牆上,有許多彈孔,系蘇軍圍攻柏林時所致。
據稱,勝利柱目前的位置,是在希特勒時代根據「風水」理論確定的。
現在,柏林似乎已經從二戰的陰霾中徹底走了出來。一年一度始於1989年的Loveparade大
遊行,使柏林也變得前衛和瘋狂。其時,在勃蘭登堡門和勝利柱廣場一帶熱鬧非凡,
近年來參加的人數都達五、六十萬。來自德國、歐洲以及世界各地的年輕人,隨著
振耳的快節奏音樂,隨興而舞。這番景象,恐怕是昔日柏林學富五車的老學究們始
料不及的。
如今,柏林仍然是德國主要的文化窗口,一如二戰前一樣。柏林有眾多的劇院、博
物館、畫廊、電影院和露天劇場。成立於1882年的柏林愛樂樂團更是享譽世界,卡
拉揚曾擔任常任指揮35年。卡拉楊還曾經邀請中國人湯沐海指揮1983至1984年音
樂季柏林愛樂樂團的音樂會。
波茨坦是距柏林約30來公里的一座小城,它雖曾是普魯士國王的夏宮所在地,但它
的建築規模比北京故宮要小得多,只是它的綠化搞得非常好,像一處森林公園。
現今之波茨坦,以「波茨坦會議」曾在此舉行而聞名。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美、
英、蘇三國政府首腦,杜魯門、丘吉爾、斯大林在此聚會,商討戰後國際事務的處
置問題,會議通過的《波茨坦協定》,對戰後國際關系格局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柏林曾是普魯士的根據地,楊度先生曾經為普魯士精神撰文歌頌。但是,對於一個
國家,究竟需要採取什麼樣的對外政策,才能最大限度地獲取國家和民族的利益,
當因時因地而異,普魯士精神並非唯一正解。
有次我詢問一位德國老人他的家鄉在哪裡,他說他的家鄉以前屬於德國,現在屬於
波蘭。聽他如此一說,我沒有繼續多問。倒是他在說這話時,既沒有顯得黯然神傷,
也沒有流露出嚮往之情。難道一切都過去了么?
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失去了一些領土。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後,又喪失
了一些領土。這些領土中包括康德、基爾霍夫、希爾伯特的故鄉柯尼斯堡,以及叔
本華的故鄉但澤。前者是普魯士的發祥地,劃給了蘇聯(今俄羅斯飛地加里寧格勒),
後者劃歸了波蘭(今波蘭格但斯克)。兩地的日爾曼居民則被強行趕回了德國,包括
199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格拉斯,他於1927年10月16日出生在但澤,父親是德國人,
母親則是波蘭人。
1701年1月18日,勃蘭登堡選帝候腓特烈三世就是在柯尼斯堡舉行登基大典,自封為
「普魯士王」腓特烈一世的。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經濟一度陷入困境。德國政府曾
經向俄羅斯提出建議:俄用加里寧格勒州交還給德國來抵償俄羅斯所欠德國的債務,
但遭到了普京政府的拒絕。看來要德國人忘掉這事,還不那麼容易。
德國人守紀律,推崇秩序。私意以為,這種民族特性,歸根結底,可能來源於德國
古典哲學和古典音樂。是哲學和音樂慰藉了柏林人戰後落寞的心靈,也有人說,是
哲學和音樂使柏林重新獲得了新生。
如今,柏林又已重新成為了德國的中心。柏林從血浴烈火中重生,柏林將前程遠大。
羅曼諾夫指出,十月革命後,列寧領導的蘇維埃俄羅斯與德國斗爭、妥協和合作, 今日焦點 : 快速訂閱簡訊新聞
· 「神六」最快下月13日發射 預計在內蒙古著陸(圖)
· 中印今第六次邊界談判 可能起草共同框架
· 清華博士不認同培養模式 申請退學起爭議
廣告
· 90天陰莖增大3英寸 · 讓女人尖叫的核武器
· 讓糖尿病病人告別病魔 · 成功救治強直性脊柱炎
對國際社會產生了重要影響,特別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兩國互相支持,戰後重生,給世人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
列寧深信德國精神對俄羅斯人非常有益,他多次要求布爾什維克人向德國人學習。他在演講中經常說:「有理智的人不會反對我們革命者向德國帝國主義學習。我們要學習德國人的紀律性,否則,我們民族將會滅絕,將永遠被奴役。」
列寧還要求俄羅斯人學習德國人嚴格的自我管理、系統性、條理性及卓越的經濟管理才能等優點。
羅曼諾夫認為,列寧要求用普魯士人的榜樣教育俄羅斯人一點也不奇怪。列寧認為十月革命遠不是最好的無產階級革命方案,俄羅斯人在與德國人的競賽中敗下陣來,他們不如德國人那麼熱愛勞動,那麼紀律嚴明。
為了鼓勵俄羅斯人學習德國精神,列寧經常發表演講,稱如果俄羅斯人成了德國人,對世界革命事業只會有益,不會有害。民族自豪感並不是什麼優點,大國沙文主義更應該被拋棄。
列寧認為,德國的純理性主義最符合馬克思主義的任務要求。列寧不僅要求身邊戰友和國民學習德國精神,他自己也在積極學習,並且身體力行,並在同德國人的斗爭中體現了普魯士人的理性精神。
十月革命勝利後,蘇維埃政權處於內憂外患的境地,為鞏固新生的紅色政權,列寧力排眾議,對德國人做出了重大讓步,簽署了《布列斯特和約》,及時退出一戰,集中精力維護蘇維埃政權。
列寧當時受到了出賣無產階級利益、葬送革命成果的嚴重指責,列寧反駁稱革命者要正視現實,調整內外政策,學習德國人的理性精神。他舉例說,19世紀初的普魯士和其他國家,被拿破崙法國征服,遭到無數次的失敗,特別是普魯士。不過,德國人並沒有感情用事,他們被迫簽訂了更為屈辱的和約,之後積蓄力量,奮起反抗,重新戰斗,再次戰敗後,再次簽署屈辱條約,最後又反抗,最終獲得解放,避免了徹底滅亡的命運。(固山)
④ 讓-克洛德·容克的介紹
讓-克洛德·容克(法語:Jean-Claude Juncker),歐盟委員會主席1,出生於1954年12月9日(盧森堡南部雷當日),1974年加入基督教社會人民黨。1979年,他在斯特拉斯堡大學獲得法學碩士學位,1984年首次當選為眾議員。在1989年的選舉前,容克遭遇車禍,嚴重受傷,在醫院昏迷兩周。1995年1月20日至2013年7月10日任盧森堡首相,是歐洲任職時間最長的政府首腦。2005年1月1日任歐元集團主席8年,於2013年1月21日辭去該職。2014年3月7日,容克被推舉為歐盟委員會主席候選人的。德國媒體預測,容克的當選沒有懸念。2歐洲人民黨候選人、盧森堡前首相容克15日在歐洲議會全體會議上贏得422票贊成票,當選新一屆歐盟委員會主席1。他將於2014年11月1日正式接替現任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任期5年。
⑤ 奧黛麗.赫本的國籍是什麼屬於哪國人
國籍英國,是英國人。
奧黛麗·凱瑟琳·赫本-路斯頓(Audrey Kathleen Hepburn-Ruston,1929年5月4日-1993年1月20日),出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是英國與美國好萊塢知名女演員。
奧黛麗·赫本的父親約瑟夫·維克多·安東尼·路斯頓生於奧地利控波希米亞Auschitz村,是有4分之3奧地利血統的英國銀行家,母親艾拉·凡·辛斯特拉是荷蘭男爵、蘇利南總督之女,襲有女男爵的封號,家族譜系甚至可以追溯到英王愛德華三世。
她的父親不久將其祖母凱絲琳·赫本的姓氏加到了自己的姓氏中,於是奧黛麗·赫本的姓氏也隨之被改為了赫本-路斯頓。她母親的第一段婚姻是嫁給了一位荷蘭貴族容克·亨德里克·古斯塔夫·阿道夫·誇勒斯·范·烏佛德,並且生下了兩名與奧黛麗·赫本同母異父的兄弟容克·阿諾德·羅伯特·亞歷山大「阿歷克斯」誇勒斯·范·烏佛德和容克·伊萬·埃德加·布魯斯·誇勒斯·范·烏佛德。
盡管奧黛麗·赫本出生於布魯塞爾,但她仍然擁有英國國籍。由於她的父親要經常往來於比利時,英國和荷蘭三地,他只有偶爾才回家團聚。
(5)上海春節電影院容克擴展閱讀:
早年經歷——
1929年5月4日,奧黛麗·赫本出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市東南伊克塞勒區基耶維街48號的一個貴族後裔家庭,全名是奧黛麗·凱瑟琳·拉斯頓1935年5月,奧黛麗·赫本的父親拋下了她和母親離家出走;同年,她進入英國肯特郡埃爾海姆鄉的貴族寄宿學校「密斯利登學校」學習,並於1938年畢業。1939年9月,歐戰爆發,赫本跟隨母親回到荷蘭 。
1939年,奧黛麗·赫本進入荷蘭安恆音樂學院(Arnhem Conservatory)學習芭蕾舞。1940年,宣稱中立的荷蘭被納粹德國佔領。為了避免奧黛麗·赫本原本非常英國味道的名字招惹麻煩,她母親竄改了自己的身分文件,替她製造了一個荷蘭假名艾妲·凡·辛斯特拉(Edda van Heemstra),但是這個名字從來未被合法正式登記過。
當納粹侵佔安恆後,由於謠傳赫本母親的家族帶有猶太血統,原本十分富裕的男爵家族被視為第三帝國的敵人,不但財產被佔領軍沒收,奧黛麗·赫本的舅舅更被處決,赫本母女倆被迫過著貧困的生活:數年間,因為食物匱乏,赫本只能經常以鬱金香球根為食物,並靠喝大量的水填飽肚子。
長期的營養不良促成她日後瘦削的身材。雖然如此,奧黛麗·赫本仍然不斷鍛煉她最愛的芭蕾舞,即使窮到要穿上最難挨的木製舞鞋也沒有關系。二戰中後期,赫本通過芭蕾舞的表演為荷蘭游擊隊秘密的募捐。同時由於年齡較小,她利用孩童的身份多次為荷蘭地下黨傳遞情報。
1948年戰後,奧黛麗·赫本與母親帶著省吃節用存下來的100英鎊去到英國倫敦。她在那裡一邊打工一邊尋找深造機會;同年進入瑪莉·藍伯特芭蕾舞學校(Marie Rambert`s)學習芭蕾舞。經過數月訓練後,由於年齡和身高以及早年因營養不良而影響發育的原因,她被告知不適合當芭蕾舞者。為了解決家庭經濟壓力,她轉而兼職模特,並且參與歌舞團的演出。
⑥ 什麼是新貴族和容克貴族
1、新貴族(封建貴族和資本家貴族)
新航路開辟以後,歐洲的主要商道和貿易中心從地中海區域轉移到了大西洋沿岸。英國人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拓展對外貿易,進行殖民掠奪。在此期間,制呢業等工場手工業得到很大發展,還出現了資本主義方式經營的牧場和農場。由工場主、商人、銀行家和農場主等組成的新型資產階級成長起來。
有些貴族雖然保留了貴族頭銜,卻也從事一些資本主義性質的經濟活動,他們被稱為新貴族。新貴族有兩種人:第一是原來的封建貴族,但是他們實行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第二種是資本家,但是為了有政治地位,而買了封建貴族的名號。
2、容克貴族
容克地主階級原為普魯士的貴族地主階級。容克(Junker,德語Junker的音譯),意為「地主之子」或「小主人」。原指無騎士稱號的貴族子弟,後泛指普魯士貴族和大地主。16世紀起長期壟斷軍政要職,掌握國家領導權。19世紀中葉開始資本主義化,成為半封建型的貴族地主。是普魯士和德意志各邦在19世紀下半葉聯合後反動勢力的支柱,是德國軍國主義政策的主要支持者。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反法西斯同盟集團(尤其是蘇聯)為了從根源上鏟除德國軍國主義,進行了大規模的經濟及社會改革,將容克地主的土地或收歸國有,或分配給小農耕種,容克階層自此消亡。
定義
容克地主指靠戰爭取得土地之後向國王申請並獲得該土地的所有權的貴族,這樣使貴族利益和國家利益緊密結合,普魯士(德國前身)就以此發跡,最終統一德意志全境,甚至發動一戰!但是由於長期壟斷軍政要職,在經濟上掌握大部分土地,其缺陷也是相當明顯。
(6)上海春節電影院容克擴展閱讀
容克貴族制度
關於容克貴族制度的解釋:容克貴族制度:在中世紀以來主要盛行於普魯士,主要的內容是在一個封地上只有這個家族的長子才有資格繼承家族的封地和爵位,而其他的兄弟在其兄長繼承家業以後必須離開家去創自己的天地,去尋找一些無主的土地或是有主的非本國的土地,然後通過決斗等方式取得土地後向普魯士皇帝申請封號。
由於這一類的貴族眾多最終形成了一個特殊的貴族階級,也是所有貴族階層中最具侵略性的階層,終於在普魯士的東部也就是原來的東德地區建立了龐大的國土,被人稱為東普魯士。
容克貴族形成的原因:經過了很多年的發展,普魯士帝國已經沒有多餘的土地再封給一些新興的貴族了,但是貴族又是組成帝國的主要部分,所以普魯士帝國通過幾種方式消化這些貴族:
給爵位然後服兵役,這在後來形成了最早的德國的職業軍人;修改繼承製度,將一些多餘的貴族通過制度規范使其離開父母的封地,去侵略別人的土地為普魯士帝國奪得更多的土地,如果奪得土地的貴族不向皇帝申請要做土皇帝將會遭到周圍一些貴族的進攻,其封地將被別人瓜分。
有些西方的歷史學家認為中國是沒有封建制度的,因為封建制度的很大的核心組成部分就是分封制度,但是中國自漢以來很少再有分封制的出現了(比如明朝)。而在歐洲分封制度非常盛行,在這種情況下才產生了容克貴族。
這是一種解決貴族階層人數不斷增長的辦法。當然不是每個容克貴族都能成功,所以他們為了生存會去其他國家服役,其中法國外籍軍團中的普魯士團最為出名,在那裡服役的大多數是容克貴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新貴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容克地主階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容克貴族世家
⑦ 容克-88轟炸機的概述
Ju 88中程轟炸機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皇家空軍與德國空軍各有一種堪稱「全才」的戰機.德.哈維蘭「蚊」式(Mosquito)與容克斯Ju88 。
JU88 的結構,必須要感謝從美國招募來的一批有設計輕金屬及承力蒙皮結構經驗的工程師,由於容克斯的德騷(Dessau )工廠不具備設計先進結構的技術能力.所以容克斯博士自美國聘請了一些很有水平的設計師,他們於1936 年5 月起在未遵照德騷廠原始構想下自行開始建造Ju88 原型機。1939 年3 月.第5 架原型機Jo88vs ,攜帶2 000公斤載荷,以平均517 公里的時速,刷新了1000 公里定點飛行的世界記錄。此時速與英國颶風式Hurricane戰斗機交付皇家空軍時的最大時速相當。數月後,該機攜帶相同載荷.以平均500公里的時速持續飛行了2000公里。其優異性能令英法航空部門憂心不已!
二次世界大戰的第三周.Ju88 執行了其日後飽受奚落的第一次任務。1939 年9 月26 日,赫爾姆特波勒(Helmut Pohle )上尉率領隸屬第30 轟炸機聯隊的4 架Ju88 .於13 : 00 (下午1 時)自瑟特(SYI 日島威斯特蘭(Westerland )機場出發.攻擊由戰列艦「胡德」(Hood )號、「聲望」(Renown )號以及航空母艦「皇家方舟」號(Ark Royal )所組成的小型艦隊。除一枚炸彈擦過「胡德「號且未爆炸之外,英國艦隊毫發未損,可是駕駛Ju88 的一等兵卡羅弗蘭克卻宣稱其所投擲的500公斤炸彈命中了皇家方舟一號。於是納粹宣傳單位添油加醋地發表「皇家方舟」號已遭擊沉的報道。等消息證實之後,除官方難堪外.弗蘭克亦調返萊錫林.重操試飛員舊業。
縱然Ju88 出師不利,但在修正了所有新型飛機都會發生的問題之後,該機開始大放異彩。集中困擾此高速轟炸機的問題是以鉸鏈固定在雙翼前主梁下的俯沖減速裝置。由於Ju88 的機身原已承受極大應力.使用俯沖減速裝置更使情況惡化.因而限制飛機高速飛行中的操縱險。當Ju88 參與不列顛戰役時.此缺點已有很大改進.但其另外一個致命缺點卻一直被德國人自己所忽視一一防禦武器不足是Ju88 遭受損失的最重要原因。盡管如此英國皇家空軍仍心照不宣地將Ju88 視為最具威脅性的轟炸機。
1943 年秋季之前,幾乎所有Ju88 裝配線均全力生產其轟炸機型號:但戰事日益吃緊後.則將生產重點轉至戰斗機型上。
戰斗進行中.盟軍意外又幸運地相繼獲得幾架不同型式的Ju88 、於是可以充分了解其發展過程。1940 年夏.盟軍獲得一架Ju88A-1 ,次年春修復後.在范保羅進行了有限度的試飛。1941 年7 月24 日一架Ju88A 一6 誤降於布里斯托爾附近半完工的洛斯格底機場;4 個月後,即1941 年11 月.另一架Ju88A 一5 誤降雪唯諾(Chivenor )。1943 年5 月9 日隸屬第3 夜間戰斗機聯隊第10 中隊配備明鑽(Lichtenstein)BC 雷達的Ju88R 一1 降落淤塞普路斯(CyPrus )島上的利馬索(Limosol)機場,1944年7 月13 日.自北海返航中誤讀羅盤方位的飛行員將隸屬第2 夜間戰斗機聯隊第7 中隊配備明鑽SN 一2 雷達及Flensburg 導向裝備之Ju88G 一1 降落在艾塞克斯(Eosex)的伍德布瑞吉(Woodbridge)地區。
1941年11 月誤降雪唯諾的Jo88 A 一5 被重新編號為hm509 開始了在皇家空軍的生涯由不同飛行員數度試飛後.我於1 943 年秋才有機會親自駕駛。該機曾重新漆上****空軍軍徽,在電影中亮相。能容納4 名機員的Ju88A-5 駕駛倉顯得十分狹窄:當然,我並不懷疑這種配置有助於提升組員間的戰斗協作精神。
如花房般的駕駛艙裝有為數甚多的金屬框架以支撐光學平板玻璃但並不損視界,以我的中等身材,亦能挺直而坐。飛行員的座位位置可以視其與踏板間的距離而前後調整。艙中布置方面,無論是儀表安排或控制組件的歸類,,都比過去的德機要好,只有節流閥操縱桿的位置太後且太低,於是在第一階段加速發動機、將其拉起後,需要反手繼續推拉才能繼續以後的操縱動作。
容克斯Jumo 211G-1 型發動機,可經手動或電力起動,起動步驟非常容易。起飛時額定輸出為1200 馬力,於250 米高度時轉速為每分鍾24 00 轉、1 2 10 馬力。Ju88A-5 與B -1 型機均暫時裝配Jumo 211G, 日後換裝輸出較大的Jumo 211J 型發動機;後者改裝了較平直的曲軸、
·全遮式OVL 增壓機輪葉、改良的增壓/噴射泵控制系統、加壓冷卻系統,以及在發動機後端加裝了一個感應進氣口。Jumo 211 J 型發動機,原本應安裝在Ju88A-4 上,但因製造延誤,而相對地連累機身相仿的A-5 ,最後只得暫時使用動力較小的JUMO211G-1 。
·Ju88 的煞車性能極佳,可以很容易控制飛機滑行。在滑行之前,應松開尾輪鎖,並將滑油及冷卻系統散熱器完全打開。飛機滑行十數米之後即可將尾輪完全打直,隨後便對正跑道,並順序完成液壓互鎖防止作業、襟翼放下三分之一、冷卻器鰓片打開三分之一。方向舵及副冀平衡器設定於「零」,升降舵則設定於「機首稍重」等動作。因節流閥控制桿安裝位置不佳,故起飛時操縱節流閥頗感困難,如果打開節流閥太快,則飛機有漂移傾向;操縱桿應該用力前推以升起機尾,以便方向舵能盡早發生作用。
·於全負載起飛時,飛機需要很長的滑行距離。飛機離地時速為130公里,單發安全起飛時速則225 公里。飛機於全負載爬升時稍慢,但操縱性極佳。正常巡航速度頗高,方向舵及副冀在速率范圍內操縱力很輕,不過升降舵較重,但進行任何大的動作時,自動機尾斜角控制系統將適時發揮作用。當將控制安裝在機翼上的俯沖減速裝置。當操縱桿向前推時,升降舵即自動調整角度,使飛機俯沖;向後拉則回收減速板,拉平飛機脫離俯沖。以Ju88的巨大體型言,其俯沖動作理應嚇人,不過俯沖時該機操縱性極佳,很多動作均由自動控制系統處理。進行自動操作俯沖時,應隨時調整螺旋槳角度以防超速;若升降舵在飛機拉起時發生故障,則飛行員必須立刻以人工處理之,以防墜機事故。
·JU88 的降落比謠傳的要容易得多。推測這個含糊的傳聞,是一些NZ空軍飛行員從未遇見性能如此優良的飛機,而無法適應所致。降落前,放下起落架及襟翼,以測試失速特性。失速事前無明顯徵兆當時速降至148 公里突然發生.機翼立即急速下墜。這個特性可能也是降落困難傳聞之所在。了解了失速特性後,將速度降至225 公里,並將襟翼操縱桿自中性位置後拉至第一段處,襟翼同時下放。
·以時速193 公里進場時,自動機尾斜角控制系統性能良好,故僅感明顯的推力而已。飛臨跑道降落標示時,將節流閥拉到底.使時速降至177 公里.並操縱使機尾下垂。不過若機尾下垂太早則方向舵將被機身擋住而導致飛機飄搖。由於JU-88 配備2 具由發動機驅動的液壓泵,一般不會發生緊急情況,因此並未測試,但我仍將其操作牢記在心;先打開起落架門.於時速低於220 公里時,盡力操作手動泵三分鍾,以放下主起落架。
·漆有TPI 90 番號的Ju88G-1 與A 系列差異極大。前者採用較JU88 轟炸機型所不同的大型垂直前緣垂直尾翼水平翼面則相對靠後。G 一1 型大幅增加了夜間作業所需裝備,不過也導致了穩度性不佳等缺點。液冷、環式散熱器Jumo 211 亦被更換為BMW 801D 氣冷、星型發動機。駕駛艙與轟炸型號稍有不同,如可以使用節流閥控制桿上的按鈕來改變螺旋槳之螺距而裝甲較過去既重又多。
·該機增添了許多裝備;FuG 109 高頻通信機,FuG 16Z丫通訊機,FuG25 敵我識別器,FuG 1 01a 無線電測高計.FuBL2 盲目進場接收機.PeGe6 無線電羅盤及FuG 120A 地面方位自動記錄裝置。雖增加了裝備,但由於更換了更強力的發電機:所以其操縱性與Ju88A-5 相去不遠。半年後,即1 945 年10 月17 日.我得以二度試飛 TP1 90 。
·1945 年6 月2 日,我授命自北愛、爾蘭飛返一架降落於格曼城(Gormastown )愛爾蘭陸軍輕航隊機場的最新型u88G 一6C (工廠編號621642 )夜間戰斗機。該機飛行員於戰前即移民南非,戰爭開始後奉召返德參戰,但當他確認帝國即將崩潰時.即率領機員.藉助雷達的幫助於傾盆大雨中,以120 公尺高度沿愛爾蘭海岸飛行後降至格曼城投誠。能在長度僅275 米的潮濕草地跑道上降落,的確技術超群。
·Ju88G-6C 配備Jumo 213A 型發動機.輸出為1750 馬力起飛時外加107 公斤的排氣推力:同時發動機帶動自動定速螺旋槳。當時燃油所剩不多,載重較輕.我使用全馬力.才得以從275 米的跑道上起飛。為避免遭誤擊,我申請駐守安格西(Ang esey )的噴火式戰機護航至范保羅。到達之後第一個迎接我的是皇家飛機部的同僚們,他們急於目睹德國新式機載雷達。其後.於范保羅曾高速試飛另一架Ju88G 一6 (工廠編號621965)。其於9 , 145 米高空的時速可達644 公里。自北愛返回後,我還曾試飛 JU88 A .該機亦使用配備自動控制系統的Jumo 213A 發動機,沒有配備增壓表及螺旋螺距控制裝置。JU188A 與Ju88G-6 的飛行特性相近但視界更好:德國人習慣花房式的駕駛艙環境也有所改善。
·Ju88 及Fw190 可能是二戰中德國的最佳軍機。就功能而言.前者的確是非常優秀的轟炸機及遠程、重型戰斗機。同時兼具反艦船、反裝甲及偵察功能。不過該機需要具備相當技術的飛行員才能駕御.也正是這些飛行員所夢寐以求的型號。
⑧ 大衛·容克,誰了解這個天才導演
電影作為一種新藝術才剛剛煥發出它的魅力,「地下電影」、「實驗電影」這些概念遠未出現,沒有什麼一統天下的大公司大製作,許多電影都出自地下工廠,許多創新都是實驗性質。而很少人知道,大衛·容克是在其中走得最遠的。 當時卓別林正以他反映現實的高超才能贏得巨大聲譽,而D·J對於身邊發生的歷史變革並無特殊興趣,他更關注一些「人的本質」及其衍生出的行為。 篇首所敘述的場景,正是D·J的最後一部影片《我們》的開頭。在蒙太奇和倒敘還未普及之前,這樣的電影開頭不僅在內容上驚世駭俗,在手法上也是獨樹一幟。在總長不超過一個小時的老式電影中,D·J抽出核心片斷製作成開頭的做法,幾乎是現代電影預告片的鼻祖。 《我們》的劇本由奈特魯尼克根據D·J的要求執筆創作,講述了一個對當時來說過於超前的故事 : 兩個彼此陌生的人,在一個空無一物的房間中醒來,對自己為什麼會出現在此一無所知,也無心探究。他們唯一想做的,是與對方達成交流。但是隔斷整個房間的巨大玻璃牆阻礙了他們的接觸,甚至阻隔了他們的聲音。盡管影片本身是默片,但演員用了幾個簡單的動作和表情就交代出了彼此無法聽見的困境。 在鏡頭所及的范圍內 電影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