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解放軍解放上海後入城都睡大街是哪部電影的畫面
最早的時候是電影《戰上海》裡面的
之後的《開國大典》、《大戰滬寧杭》等影片中都有這個鏡頭
② 1949年看到外灘街頭睡滿解放軍戰士,榮毅仁明白:國民黨回不來了
榮毅仁從沒想到自己會在上海的街頭看到這樣的景象: 從南京路到外灘漢口路老市政府,外灘街頭睡滿了和衣而眠的解放軍戰士。這一幕讓榮毅仁徹底明白,國民黨回不來了,故事還要從新中國黎明前的上海戰役開始講起。
1949年五月九日, 陳毅和粟裕下達淞滬戰役的作戰命令, 解放上海正式拉開了序幕。上海戰役是新中國黎明前的最後戰斗,難度也可想而知。
五月二十三日,當人民解放軍向上海市區發起全線進攻時,陳毅將軍特意給各軍軍長打電話,他在電話中強調: 「你們馬上要攻打市區了,一定要把軍政全勝,一定要把人民的損失減到最低程度。」
陳毅將軍說:「上海之戰好比瓷器店裡打老鼠,既要捉住老鼠,又不能把那些珍貴瓷器打碎。」素玉也在他的回憶錄中這樣寫道: 「我們打上海的指導思想是:既要打一場城市攻堅戰,而又不能把城市打爛了,要爭取把上海基本上完整的接管過來。」
這兩句話直接將上海戰役的困難講了出來。作為有著「十里洋場」之稱的上海,既是當時國民黨政府的經濟中心,也是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主要基地。在共產黨成功解放南京,杭州等重要城市之後, 上海就成了國民黨的負隅頑抗的最後據點。
此時, 上海對於國民黨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反過來,上海對於共產黨來說,同樣重要,如果上海不能夠成功解放,就相當於給了國民黨喘息的機會,對於後面解放全國來說十分不利。
解放上海和解放其他地方不同,不僅僅要做到軍事進城,還要做到政治進城。毛主席曾經指出: 「打上海,要文打,不要武打。」 所謂的要文打,就是要以實際行動展現人民軍隊良好的形象,不能讓上海城裡的老百姓怕解放軍。
解放軍在解放南京,杭州等城市的時候,執行入城紀律的時候出現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雖然不大,但是紀律執行出現問題就會影響解放軍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針對之前紀律時出現的問題, 總前委和第三野戰軍前委制定的一系列政策紀律以此實現「文打上海。」
第三野戰軍在丹陽集訓的時候,陳毅將軍特意強調: 「我們野戰軍,到了城裡不準再『野』,紀律一定要嚴!」 嚴格遵守政策紀律,明確當前形勢任務的教育很快在各部隊都進行了普及。
在反復闡明解放軍入城後,一舉一動都關繫到全黨全軍在國內外的影響後, 解放軍戰士們在和敵軍作戰的同時十分注意自身舉動在上海百姓心中的影響。 也正是因為如此,解放軍才能夠獲得那麼多老百姓的支持,才能夠取得戰爭最後的勝利。
1949年5月27日,在經歷了十六天的炮火之後,上海終於迎來了最終的解放。解放上海的槍聲停歇後的第一個早晨起來,上海南京路上睡滿了人民子弟兵。繁華的南京路,是舊上海熱鬧的地方, 也是外國冒險家的樂園中最為顯著的地標。
如今,上海得到解放,已經今非昔比了。 繁華的南京路也不是燈紅酒綠, 鶯歌燕舞的地方,而是人民安居樂業,當家做主的地方了。
留守在上海租界的宋慶齡女士聽到街道外的炮火聲逐漸停息,她走到街上,想看一看外面的情況。出門之前, 宋慶齡已經做好了心理建設, 她覺得自己或許會看到浮屍遍野的殘忍景象。但是,當她繞過小巷,穿過街角來到上海大街上的時候,她被一排一排在大街上睡著的數十萬的解放軍愣住了。
雖然解放軍戰士們睡姿各異,鼾聲如雷,看上去卻隊列有序,端正無比。此番景象給宋慶齡的心中帶來了很大沖擊,一種復雜的情緒在她的心中彌散開來。解放軍戰士連睡覺都能夠保持整齊有序的隊形,實在叫人佩服。 作為國民黨重要領袖的妻子, 宋慶齡不得不承認,國民黨的失敗是必然的。
上海的天空還下著綿綿細雨,解放軍戰士們作為剛剛那場上海戰役的勝利者沒有沖到百姓家中趁機搜刮搶奪, 反而衣不解帶地睡在街頭。 而他們這樣做的原因,僅僅是不想驚擾到上海的市民們而已。
陸仁生是第三野戰軍新華社前線分社攝影組的組長。 那天他走上街頭,想看看大戰過後的解放軍戰士們。他一走的南京路就看到了睡在屋檐下的解放軍戰士們。這樣的畫面實在是叫人感動,陸仁生的眼眶也逐漸模糊。
他很快就端起相機,調整好光圈速度, 用盡他所學的攝影知識記錄下了這兩排戰士當街和衣而眠的景象。 景象被相機記錄下,寫進了 歷史 里。洗好的照片被交給二十軍五十九副師長戴克林,經過上級的審查同意之後, 陸仁生的照片在五月二十八日被刊登在上海的《解放日報》。
陸仁生把這張照片取名為《夜宿街頭》。照片一經發布就引來了國內外無數人的驚嘆和各大媒體的爭相報道, 就連曾經大肆炒作「中共軍隊搜查美國駐華大使館」美國之音都對這張照片做了報道。
《夜宿街頭》很快就出現在很多報紙的顯目位置,沒有人會想到勝利方竟然露宿街頭,盡管露宿街頭,也還是不忘記軍容軍紀。
英國著名的將軍蒙哥馬利在看到人民解放軍露宿上海街頭的照片之後,不禁對人民解放軍感到敬佩,他說: 「我這才明白了,你們這支軍隊為什麼能夠打敗美國武裝起來的蔣介石數百萬大軍。」
年輕的民族資本家榮毅仁當時正准備從上海遷往香港。可是,在他親眼目睹了睡在南京路上的人民解放軍之後,他就改變了去香港的主意。「國民黨回不來了。」榮毅仁看著眼前熟睡的人民解放軍,不由自主地說了這句話。有這樣的政府做保障, 怎麼會擔心國家未來的發展呢?
於是榮毅仁決定留在內陸, 為新中國在建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而事實也證明了,榮毅仁沒有辜負自己說的話。抱著自己的努力,為新中國做出了許多貢獻,尤其是在工商方面。
筆者在前面寫到,人民解放軍在解放南京時,執行政策紀律出現了一些問題。 這才讓陳毅將軍對人民解放軍進入上海之後的言行舉止有了更高的要求。
四月二十一日夜裡,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渡江寨也正式開始。兩天之後的凌晨,第三野戰軍第三十五軍先頭部隊渡江成功之後, 攻入國民黨政治中心南京。 當鮮紅的革命紅旗飄揚在南京總統府上空時,南京迎來了解放。
南京的解放,標志著國民黨政府在大陸的統治徹底覆滅。 正當大家都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時, 一些不令人愉快的報道出現在了西方媒體中。
「攻入南京城的中共軍隊搜查美國駐華大使館,嚴詞盤問美國大使引發爭執」這樣具有爭議性的報道被美國之音,英國bbc等西方媒體發布,他們對報道的內容大家渲染,誇大陳詞。不少人在看到這些報道之後, 對於人民解放軍都產生了很不好的印象。
產生這些報道的原因是第三野戰軍第三十五軍先頭部隊因為不了解南京情況,誤入了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的房子里去了。 解放軍在結束與敵軍對戰之後, 總是要考慮到戰士們的基本生活問題。
仗打完了就要盡快給戰士們安排好一些的住宿環境,第三十五軍的一位營長謝寶雲在帶人為部隊安排食宿的時候,無意間闖入了南京西康路,美國駐華大使館。恰好趕上司徒雷登剛剛起床, 司徒雷登看著出現在自己家的陌生人, 對著謝寶雲破口大罵。
兩人這才發生口角,爭吵起來。之前軍委頒布外事紀律的時候,謝寶雲不以為然,並沒有認真學習, 導致他認為司徒雷登所居住的大使館以及大使館內所有的東西。 都是屬於人民的。
闖入美國大使館,還與美國大使發生了口角爭執。這已經上升到了外交層面。這件事情很快被毛主席知曉,他十分震驚。中央軍委之前已經有針對性地發出了有關於解放南京之後外交工作的八條指示,照理來說, 這樣的事情是能夠完全被避免的。
在了解到事情原委之後,毛主席在為軍委起草致總前委的電報中寫道: 「三十五軍到南京,第二天擅入字圖雷登住宅一事必須引起注意,否則可能引出大亂子。」
誤入美國駐華大使館的事情很快在全軍引起了高度重視。陳毅將軍還親自趕到南京檢查部隊違反外事紀律的情況。在這件事情發生幾天之後,南京城在那些西方各國的外交官和媒體眼中發生了大變化。 解放軍的戰士不但沒有在闖入外國使館, 反而還不斷為居民做好事。
「南京街頭,解放軍紀律嚴明,對人態度和藹,不拿老百姓東西,還為居民做好事。」就連司徒雷登也不得不承認: 「中共軍隊紀律嚴明,士氣高漲……對民眾秋毫無犯,雖然隨處借東西,但總是如數歸還或照價賠償。」
誤入美國駐華使館的風波這才逐漸平息下來。這件事情也為後來人民解放軍解放上海做了提醒。在進入上海之前,十萬大軍在臨近上海的江蘇丹陽進行最後的調整集訓。 總前委就在這個時候制定了《入城守則》, 守則中有一條就是不能進入民宅。
《入城守則》是解放軍進入上海城之際,陳毅將軍命令全軍通讀的守則。其目的就是要解放軍戰士明白, 嚴格遵守政策紀律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情。
在解放上海之前, 陳毅將軍和其他領導就不得不考慮到一個問題, 那就是解放上海之後我們的部隊應該住在哪裡?歷來軍隊入了城,打了勝仗都是往老百姓家中一住。那時候的軍隊和現在大不相同,長期在軍隊中行軍打仗不免會養成一些不良習性,往老百姓家中住,會給老百姓帶來很大的影響。
陳毅將軍又聽說故事後有仁義之軍在入城之時堅決不進老百姓的房子, 因此很受當地百姓稱贊。加上之前南京城裡的風波,種種因素加在一起,「不入民宅」就成了《入城守則》中的一條規定。
不能進入民宅,解放軍的住宿就成了問題。解放軍戰士們多年來跟隨著部隊行軍打仗, 早已經適應了各種艱難困苦的環境。 他們並不是不願意睡在街頭,只是部隊中還有在戰爭中受傷的同志。
有人就問: 「遇到下雨,有傷員怎麼辦?」 面對這樣的提問,陳毅將軍十分堅定地說道: 「無條件執行,說不入民宅就是不入,天王老子也不行!」 《入城守則》是用來規范解放軍戰士在進入上海之後的行為的,其中包括了很多條令。
比如部隊攻入市區後,不擾市民,不入民宅;騾馬輜重和伙房不進市區,指戰員用鋼盔盛飯就餐;任何人都不私受饋贈,不私取公物等等這些條令十分細致 ,涉及到解放軍進入上海後生活的邊邊角角。
雖然也有人性情直率的人對這份《入城守則》有不理解, 但是解放軍中的絕大部分戰士都是十分認可的。即使有人心中不滿,在實際執行的時候,也並沒有違反條例。
在人民解放軍真正進入上海之後, 上級領導幹部首先帶頭遵守《入城守則》, 為下面的戰士們做好榜樣。我軍與國民黨軍的作戰的時候,軍長,政委都是蹲在馬路邊進行指揮。
言必信,行必果。 這是人民解放軍對於上海市民的承諾,也是對自身行為的約束。盡管與敵軍打仗已經足夠讓我們的人民子弟兵感到疲憊,但是為了城中百姓, 他們還是選擇了用嚴格的要求約束自己, 而不是放縱自我。
所有的勝利都不是偶然, 而是所有因素累加在一起的結果。冒著細雨,當街而眠是尊重也是愛護。人民解放軍能夠做到將百姓視為兄弟,老百姓才會更加愛護這支軍隊。如今,我們在和平年代再回望當年的事情,心中唯有感激與敬佩。
③ 《戰上海》電影中國民黨軍長劉義是真是真實的人物嗎是哪裡人投降後的生活情況如何
《戰上海》電影中國民黨軍長劉義是真是真實的人物,真實的名字為劉昌義將軍。
劉昌義將軍號彥峰,河北任丘人,生於1905年12月6日。西北軍軍官學校高級班畢業。1945年1月任第19集團軍副總司令兼渦北挺進軍總指揮,1949年1月任淞滬警備司令部副司令兼北區兵團司令,4月代理第51軍軍長,5月25日在上海率部起義。後任中國人民救濟總會上海市分會顧問,民革上海市委常委兼對台工委副主任,民革中央團結委員,全國政協委員。
《戰上海》幕後花絮:
影片根據上海解放的史實改編,通過敵我雙方在上海所進行的幾次重要較量,重現了人民解放軍在上海黨組織和工人群眾的協助下,攻佔上海的輝煌戰史。影片戰爭場景氣勢恢宏、規模龐大,是同類戰爭片中的代表作品。
該片不僅塑造了我軍將士英勇善戰、不怕犧牲的感人形象,還揭示了當時國民黨軍隊內部復雜的矛盾和分崩離析的局面,在尊重歷史的前提下,將之全面深刻地呈現給觀眾。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戰上海
④ 揭秘1949年解放上海時,陳毅十萬大軍睡馬路的來龍去脈
在1949年的5月底的一天清晨,上海市民收到了這樣一份特別的「見面禮」,他們像往常一樣推開大門,迎接新的一天時,卻被眼前的景象嚇了一大跳,映入眼簾的不是空盪盪的馬路,而是密密麻麻躺在馬路上睡著的解放軍戰士。
他們在震驚之餘,也紛紛被這一幕所打動,流下了眼淚, 他們急忙邀請解放軍戰士們進屋休息,但都被拒絕,沒有一個人進去。這些解放軍戰士為什麼突然出現在上海街頭,又為什麼睡在馬路上呢?
大家都知道, 「農村包圍城市」 是毛澤東同志著名的戰略思想,人民解放軍接管大城市,是中共農村包圍城市勝利的標志。 上海戰役 就是「農村包圍城市」的一次重要性戰役,也是一場新的考驗與挑戰。
1949年,解放戰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隨著三大戰役的勝利,人民解放軍在各個戰場上,向國民黨殘余部隊發起了猛烈的進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主力對上海進行攻堅,當時局勢很嚴峻, 上海靠近長江,人口眾多,是中國的經濟中心,戰略地位極為重要。
而蔣介石的國民黨部隊在上海有重兵據守,企圖依靠上海的物資豐富和地理位置的優越性,一面進行頑強的抵抗,一面准備掩護撤退,並想藉此破壞城市,利用上海國際城市的地位,挑起國際事端,引起帝國主義的注意。
面對敵人這一陰謀,中共中央軍委立即採取策略,進行了軍事戰略部署。
這便是著名的上海戰役,說起上海戰役,最為人稱道的大概就是陳毅大軍夜宿上海南京路,解放軍戰士們為了不打擾上海市民,下雨天在馬路上睡了一夜。
當時天氣晚上還很冷,有的戰士凍得睡不著,有的好不容易睡著了半夜被凍醒,但是即使當時的條件這么惡劣,他們依然選擇露宿街頭,不給上海市民添麻煩。
解放軍戰士們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決心和毅力,除了他們自身作為一名戰士的基本素質以及黨中央的嚴格要求外,還與一件事和一個人有密切的關系。
1949年4月23日,國民黨的老巢南京陷落,中國解放軍接管南京,按照原來的計劃,是由 陳賡 四兵團的老紅軍部隊接管的,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國民黨部隊比預想的跑得要快,而當時陳賡的部隊還在安徽,離南京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不能接管南京。
面對這樣的情況,總前委立即做出調整,換其他部隊接管南京,這個重任落在了三野八兵團身上,總前委決定先讓三野八兵團派兩個軍進駐南京。
收到了上級的指示之後, 吳化文將軍 便帶領三野第35軍的先頭部隊於23日凌晨攻入南京城,說起35軍,你們肯定不知道他的一段特殊來歷, 他是不久前由馮玉祥舊部國民黨第96軍改編而來的,也就是說他的前身是國民黨的一支軍隊。
由於情況特殊,他們只經過短暫的訓練便投入了戰斗,而且要幫助他們樹立起我軍的革命傳統和軍規,還需要一些時日。南京的接管工作進行得很順利,但是卻發生了一些意外的情況。
5月25日清晨,三十五軍一位營長帶著通訊員為部隊安排食宿,誤入了西康路美國大使館,見樓下沒人,二人便上了二樓。正好撞見了正在洗臉的美國駐華大使 司徒雷登 ,他們面面相覷,司徒雷登更是驚恐萬分,大聲質問他們干什麼,三個人甚至爭吵了起來。
後來營指導員及時跟了進來,見此情形,主動道歉,於是三人便離開了美國大使館。這件事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滯留在南京的各國大使都擔心了起來,但是事實證明他們的擔心是多餘的,後來再也沒有發生過此類事件。
南京街頭解放軍戰士們紀律嚴明,為人親切,對人和藹可親,經常幫助老百姓做事情,後來連當事人司徒雷登都在其回憶錄《在華五十年》中誇贊中國解放軍紀律嚴格。
不過這件事還是引起了毛澤東同志的高度注意,4月27日凌晨4時,毛澤東同志就35軍擅入司徒雷登住宅一事,起草了電報致總前委,大概內容是 「對於35軍擅自闖入司徒雷登住宅一事,必須要進行注意,否則會出大亂子」。
這時正在途中的陳毅同志接閱到毛澤東同志的電報後,也知道了事情的嚴重性,於是立即趕到南京,就部隊違反外事紀律的情況進行調查。
經過在南京的調研後,陳毅同志認為一個星期雖然可以攻佔上海,但是前後期接收准備工作巨大,如果只用一星期的時間,很有可能會像毛澤東同志說的「可能引出大亂子」。
按照原定的計劃,軍委批准一星期之後就解放接管上海,但陳毅同志考慮到部隊前後期的工作,經過仔細的商量後, 總前委又再三地進行研究,於4月30日向中央軍委提出:盡可能推遲半個月到一個月為好。
毛澤東同志考慮了幾天後,便批准了該報告,推遲攻佔上海。 於是在上海戰役之前,陳毅同志在江蘇丹陽帶領10萬大軍進行入上海前的整訓,並且總前委制定了《入城守則》,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不入民宅」。
面對有些幹部對「不入民宅」的質疑,陳毅同志始終堅持立場,嚴厲地說道 「無條件執行,說不進民宅,就不進民宅,天王老子都不行」!
關於解放軍上海住宿問題,困擾著中共中央,如何把上海這座城市完好無缺的交還給上海人民,也成為中共中央的一塊心病。 就這個兩個問題,中共中央接連舉行了多次的商討會和座談會。
在一次座談會上,作為工商業的一位代表者 盛丕華 同志為人民解放軍在上海的住宿問題提出了寶貴的意見,他吸取以前住宿上的經驗和教訓。
他認為城市和農村不一樣,農村地方寬敞,比較方便,但是城市不是很寬敞,與別人合住不方便,會影響別人的生活作息,最好就是同當地的開明人士商量一下,找一些空房子,租來借住一下。
中共中央聽取了盛丕華同志的建議,並且急告即將進入上海的人民解放軍前線部隊。 所以當5月25日人民解放軍進入上海時,就出現了解放軍戰士們在馬路上露宿,堅決不住民屋的壯觀景象。
時任團長的秦鏡回憶:「當時解放軍戰士嚴格遵守城市政策紀律堅決維護城市秩序,不住民房,不打擾上海居民的生活,全部露宿在上海街頭,也拒絕一切物資慰問,就連部隊吃的東西,都是在郊區做好,再送到解放軍戰士這里的」。
5月底6月初,正值梅雨時節,上海下起了蒙蒙細雨,解放軍戰士們抱著疲憊的身體,整夜睡在上海街頭,冷得睡不著時,他們就縮成一團,互相依偎著取暖,即使街上有空的商場和住宅,他們也都不願意進去,怕打擾到上海市民的生活和工作。
中國解放軍嚴明的軍紀,不僅觸動了平民百姓,也令上海的商賈大亨們十分感動。當時, 榮毅仁 身份顯赫,在三個公司里都擔任要職,1949年初,當時上海形勢嚴峻,榮毅仁的太太 楊鑒清 已託人在香港租好房子,隨時准備離開。
後來榮毅仁回憶稱,「當時我正駕著車行駛,一位解放軍戰士攔下我,告訴我前面還有戰爭,讓我不要往前面去,他的態度非常誠懇,充滿著關切的語氣,讓人感覺十分和藹可親。」
這一天的見聞讓榮氏父子遲疑了,到底走不走呢,隨後解放軍的城市政策,讓榮家留了下來。 後來榮家和榮毅仁本人都為國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上海戰役自1949年5月12日發起,至5月27日上海完全解放,歷時16天。除了一小部分國民黨軍乘軍艦撤逃外,大部分國民黨軍悉數被殲。6月2日,又解放了崇明島。
上海戰役為什麼能夠那麼快取得勝利,究其原因,離不開上級的統一領導和人民群眾的支持和配合,更離不開人民解放軍森嚴的軍紀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正是有著這樣偉大的人民解放軍部隊,才讓弱小的中國紅軍能以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勢,才讓曾經倒下的民族又重新站了起來。 而1949年解放上海時,陳毅十萬大軍睡馬路的來龍去脈足可見我軍勝利的根本原因。
⑤ 有部抗戰電影解放軍都睡在馬路上 求名字
睡在馬路上是解放戰爭時期,解放上海後發生的
在老電影《戰上海》、《開國大典》和《大戰寧滬杭》這三部片子中有這段歷史
此外,《建國大業》中似乎有
⑥ 戰上海電影劉義的扮演者是誰
戰上海電影劉義的扮演者,是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劉季雲。
劉季雲,1938年參加八路軍。由於從小學習京劇喜愛文藝,1951年被調至西南軍區戰鬥文工團任演員。1957年正式調至八一電影製片廠工作。拍攝了《沖破黎明前的黑暗》、《五更寒》、《回民支隊》、《地道戰》、《暴風驟雨》、《奪印》、《鄂爾多斯風暴》《英雄虎膽》、《林海雪原》、《秘密圖紙》等影片。
國慶十周年獻禮片《戰上海》中,劉季雲扮演國民黨中將劉義,展現了人物深明大義率部起義的光明態度,又將其顧慮重重老謀深算的形象極細致的表演了出來,受到廣大觀眾的好評。
《戰上海》中劉義的原型是劉昌義中將,河北任丘人,生於1905年12月6日,1994年逝世。西北軍軍官學校高級班畢業。早年在西北軍任職,1949年1月任淞滬警備司令部副司令兼北區兵團司令,4月代理第51軍軍長,5月25日在上海率部起義。上海戰役結束後,劉昌義先到華東軍官訓練團學習,後被安排為上海市救濟委員會顧問。他的官兵大部改編為解放軍,南下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