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 在以前的時候算作是中國的迪士尼,但是怎麼現在淪落成這樣 是不進取被社會淘汰嗎
1957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建立,使中國有了第一家獨立攝制美術片的專業工廠。一大批藝術家和文學家加入到這一行業中。從此中國動畫片進入第一個繁榮時期。在毛澤東關於「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藝方針指引下和 「探民族風格之路」口號的感召下,藝術家的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藝術家從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當中汲取營養,力求表現出中國獨有的風格特徵,這使中國動畫片生產進入繁榮昌盛的發展時期。動畫產量上升,在藝術上和技術質量上都達到了空前的水平。於是不少影片在國際電影節獲獎,形成了被世界公認的中國動畫學派。
此後,中國動畫的種類也在增多。1958年第一部中國風格的剪紙片《豬八戒吃西瓜》的試製成功,1960年第一部折紙片《聰明的鴨子》的製作完成,以及1961年,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的誕生,都為中國乃至世界動畫影壇增添了最能代表華夏風范的新片種。其中《小蝌蚪找媽媽》將齊白石的水墨畫賦予了鮮活的「生命」。本來只是一組墨點的小蝌蚪,現在卻在它們富有節奏的運動變化之中,游出了中國山水畫的韻味。
1961年享譽世界的經典大片《大鬧天宮》(上集:1961,下集:1964)誕生。1963年,又拍出水墨動畫片《牧笛》,用水墨表現人物、家畜和山水,擴大了水墨動畫片的表現領域。這兩部動畫享譽世界,並將中國動畫推向一個頂峰。
《大鬧天宮》、《小蝌蚪找媽媽》、《孔雀公主》、《豬八戒吃西瓜》、《金色的海螺》等作品,雖然沒有美國、蘇聯的動畫片質量高,但是它們發揚了中華民族的民族文化和自己的特點。
其中的《大鬧天宮》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它轟動了歐美各國,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行,創下了中國美術片輸出的最高紀錄。幾乎成為外國人心目中中國動畫片的代名詞。雖然當時條件簡陋,但是它無論是形象、背景、動作還是情節,都堪稱一流。其中加入了不少京劇元素,如臉譜等。動作更是典型的京劇程式。整個《大鬧天宮》簡直是一個國粹大作。
1957年~1965年是中國動畫的黃金時代。這一時期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作為國內唯一的動畫製片廠,共攝制了105部影片,其中動畫片40部,木偶片37部,剪紙片16部,折紙片3部,木偶紀錄片等9部,從業人員也達到380多人,培養了大批優秀的動畫原創人才。
1966~1976 年,我國進入文化大革命時期。由於全國的動畫片生產廠家都不間斷地「停產鬧革命」,使得中國動畫發展滯後。1972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率先恢復生產,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為止,共攝制動畫片17部。這一時期的動畫片都以描寫建國前的革命戰爭,描寫社會主義社會的階級斗爭、路線斗爭和思想斗爭,歌頌工農兵為內容,如1973年的《小號手》、《小八路》和《東海小哨兵》)等;而在表現手法上,遵循寫實主義,如1976年攝制的水墨剪紙片《長在屋裡的竹筍》,將中國的水墨畫與民間剪紙巧妙結合,為世界動畫片的百花園地又增添了一棵新苗。
但我們也應該看到,計劃經濟給中國的動畫創作帶來了規模和較好的工作條件的同時,也毫不猶豫地清洗了動畫家腦海中日益培養起來的市場概念。經營者不但不可能利用規模優勢走上整體開發的路子,更不可能考慮如何從產品結構上經營動畫業。動畫作品不再是一種商品,而是一種政治需要。觀眾不再是上帝,而是他們所要教育的對象。服從領導意圖教育觀眾,成為中國古老傳統??文藝教化作用在中國動畫身上的自然延續。
十年文革也幾乎使中國動畫遭受毀滅性的打擊。雖然一批有才華的中國動畫家還是製作出具有國際頂尖水平的動畫短片,並在國際上屢屢獲獎,但在光芒的背後,中國動畫並沒有被引導向正軌,反而使這些藝術家認為獲獎才是第一要義,至於有沒有觀眾並無大關系。
中國動畫的第二顛峰時期(1978~1989):
從1978年底開始,中國進入改革開放年代。動畫工作者的創作熱情再次高漲起來。這一時期,是20世紀中國動畫片最繁榮的年代。
這10年間,涌現出多家新的動畫片生產部門,改變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一枝獨秀的局面。
全國共生產電影動畫片219部,產生了批代表中國動畫片最高水平的優秀影片,如1979年的《哪吒鬧海》、1983年的《天書奇譚》、1982年的《鹿鈴》、1988年的《山水情》、1978年的《狐狸打獵人》、1980年的《我的朋友小海豚》和《雪孩子》、1981年《猴子撈月》和《南郭先生》、1983年的《鷸蚌相爭》和《蝴蝶泉》、1983年的《火童》、1948~1985年的《金猴降妖》、1985年的《草人》、《夾子救鹿》和《女媧補天》、1988年的《魚盤》和《不射之射》等。
隨著電視機的普及,系列動畫短片很適應電視的要求,於是首次生產電視動畫片和動畫系列片,其中不乏一批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的優秀的作品,如1981~1988年《阿凡提的故事》、1984~1087年的《黑貓警長》、1987年的《葫蘆兄弟》和《邋遢大王歷險記》等;
動畫題材更為廣闊,出現多部內容深刻、諷喻尖銳、針砭時弊的藝術動畫片,如1080年的《三個和尚》、1986年的《超級肥皂》和《新裝的門鈴》、1989年的《牛冤》等。這對糾正「動畫片即兒童片」的偏見,擴大動畫片的受眾群體,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中國動畫片的社會影響和國際聲譽也大幅度躍升,贏得了廣泛的贊譽。
其中《哪吒鬧海》可謂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影片從《封神榜》中取材,除去了含有迷信部分的糟粕,著重描寫哪吒和龍王的矛盾,塑造了哪吒這一為民除害、勇於自我犧牲的英雄形象。此時的拍攝技術比《大鬧天宮》時已經進步不少,而且一脈相傳的民族傳統風格和特點也沒有減少。例如其中的一百多個海浪的鏡頭,都是採用中國國畫中海浪的畫法,讓人一看就知道這是中國的海。
中國動畫的新生時期(1990~現在):
20世紀90年是中國動畫業陸續擴大規模的時期。與國外動畫片生產廠家的經驗交流,數字生產手段的大量介入,各種體制的製作單位的多元發展,一專多能動畫人才的不斷成長等等,使得中國動畫片的生產在數量和質量上出現了飛躍。尤其是從1995年起,中國電影放映公司對動畫片不再實行統購統銷的計劃經濟政策,將動畫業推向市場,改變了動畫片生產狀態和經營方式,逐步確立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的觀念。這些無疑給傳統動畫注入了新的活力,從而推動了動畫業。
同時中國動畫開始轉向大型動畫連續片系列片,轉入電視動畫片大型化、連續化、系列化的國際潮流。這一時期的動畫作品除如1999年的《寶蓮燈》等幾部動畫長片以及1992年的《十二隻蚊子和五個人》等的一些動畫短片外,多數為動畫連續片,如1989~1992年的《舒克和貝塔》 、1993~1994年的《藍皮鼠與大臉貓》、1995年的《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1998年的《海爾兄弟》等。
在製作上,電腦技術在動畫中得到普及和發展,二維和三維電腦動畫發展尤為迅猛。中國動畫開始形成了從策劃、創作、傳播到系列產品開發的「大動畫體系」新概念。
進入21世紀後,中國的動畫公司、動畫製作企業和動畫片產量持續增長。藝術性動畫電影短片有抬頭之勢。電腦動畫和網路媒體動畫飛速發展。如《藍貓淘氣3000問》全部通過電腦完成製作,網路之中Flash動畫等,更是被青年人所喜愛。而這一時期的動畫依舊是以動畫系列片為主,如《小虎還鄉》、《哪吒傳奇》、《小將狄青》、《我為歌狂》等。
與此同時,設有動畫專業的大專院校逐漸增多。動畫的節目與頻道也在提升,並受到政府重視和扶持。中國杭州還於2005年開始舉辦首屆中國國際動漫節動漫。
但是在迅猛發展的同時,中國動畫業的問題同樣突出。這一時期可以與《大鬧天宮》、《哪吒鬧海》等動畫相提並論的經典之作明顯減少。大多動畫的人設粗糙,劇情平淡。而且由於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影響,中國當代的高水平動畫人才出現斷層。而新一代動畫人雖然很多,但也缺少真正的成功人士。又由於私人投資製作動畫回收慢,收益小,至使國內依然是國家製作的動畫居多。
再加上製作精良、妙趣橫生外國動畫片的沖擊,使得中國動畫在國際市場上黯然失色。國內很多動畫人從事動畫加工產業,所以中國動畫製作的原動力中的一支生力軍流失。
可見,在這個中國動畫的新生時期,中國動畫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中國的動漫也是有其影響力的,例如:中國動畫的萌芽時期(1922~1947):讓我們聚焦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中國,那個正飽受列強瓜分的中國。那時的中國無疑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受著外國的沖擊。而這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也正在讓國人睜眼看世界。於是,就在這時,動畫開始跳入中國人的眼睛中。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大力水手》等一批美國動畫登陸中國。這些會動的畫面,讓中國人眼前一亮,尤其是一家萬氏兄弟--萬籟鳴、萬古蟾、萬超塵和萬滌寰。在受到美國動畫的影響後,萬氏兄弟抱著創作中國自己的動畫的信念,為中國動畫立下了第一座里程碑。
1922年,萬氏兄弟藉助一台由破舊照相機改裝的逐格攝影機,經過艱苦的探索與研製,攝制了中國第一部廣告動畫片《舒振東華文打字機》,隨後又攝制《益利汽水》、《味精》等動畫廣告片。雖然是動畫廣告,但是這給第一次攝制動畫的萬氏兄弟積累了大量經驗。隨後,1924年中華影片公司攝制了動畫片《狗請客》,上海煙草公司攝制了動畫片《過年》。雖然這兩部影片是中國最早的動畫片,但它們都沒有產生影響,直到萬氏兄弟於1926年繪制出第一部動畫短片《大鬧畫室》。1935年,中國第一部有聲動畫片《駱駝獻舞》也誕生在萬氏兄弟的手下。
但是這些並不是萬氏兄弟的事業頂峰,於是1942年9月,萬氏兄弟在上海新華聯合影業公司攝制完成動畫長片《鐵扇公主》橫空出世。《鐵扇公主》可謂是讓中國動畫第一次走出中國,成為當時繼美國迪士尼的《白雪公主》之後世界上第二部動畫長片。《鐵扇公主》取材於中國古典名著《西遊記》中的故事「三借芭蕉扇」,在中國,乃至在東南亞及日本都受到熱烈歡迎。值得一提的是《鐵扇公主》與日本動畫鼻祖手冢治蟲的故事。當時的手冢治蟲非常熱愛動畫,但是美國動畫的強勢以及自己國家動畫事業的空缺,使的手冢治蟲一度放棄了自己的夢想。但是當他看到《鐵扇公主》的時候,《鐵扇公主》彷彿是一針強心劑一樣,堅定了手冢治蟲的動畫夢想。於是《鐵臂阿童木》之父手冢治蟲誕生了。手冢治蟲曾表示萬氏兄弟稱得上是自己的啟蒙老師,可見《鐵扇公主》在當時的影響力是如此之大。
(不過可惜的是,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萬氏兄弟被迫中斷了動畫創作,中國動畫電影發展的萌芽時期也隨之結束。
而且當時中國社會動盪,交通不便,動畫只有像上海這樣的大城市才能見到。中國當時的動畫人也大多是因為個人愛好而走上這條路。這樣的社會條件就註定中國動畫早期不會出現像迪斯尼那樣的動畫企業。所以雖然萬氏動畫在當時可謂強中之手,但是中國動畫的整個行業沒有發展,動畫質量在這些年中也沒有明顯提高。)
由此可見: 日本動畫和漫畫產業現在能夠如此如日中天,中國對它的影響功不可沒!而日本動畫從手冢治蟲開始,日本動漫就進入輝煌時期,一直輝煌到現在啊。
由此我們要相信中國式有好的動畫作品的,中國動畫力量的也在逐漸壯大。當我們回顧:從中國動畫的開始到現在的今天一路,我們就有理由相信中國動畫,因為中國動畫的根早在80年前就深深地扎在這孕育中華民族的華夏大地之上。中國動畫如其人民一樣,是打不垮,壓不倒的。只要有我們這樣熱愛動畫的人在,只要有志立於中國動畫的人在,中國動畫一定可以再次迎來它的輝煌期!
② 為什麼90年代開始,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製作水準大不如前
我的童年歲月里,大多動畫片在主題曲後都有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字體浮現在眼前,那時最愛看的就是《阿凡提》和《大鬧天宮》。
以前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出了很多優秀的作品,還有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為什麼現在很多年後銷聲匿跡了呢?
因為高層對電影的計件酬費高,成本高,製作沒法完成。以前上海美術廠的老藝術家基本都不在人世了,接替的人都急功近利,一心向錢看齊,再也拍不出當年的風采。想當年日本的動畫工作室都是學習借鑒中國動畫的製作。
我印象中從《寶蓮燈》後中國再無經典動畫片,比較可惜。朝錢看的藝術就不是藝術了,中國動畫的本身是藝術,不是用錢能夠衡量的。
悲哀的是中國人對本土文化的認知深度發掘和擴展沒有日本民族做得好,所以到現在中國的藝術失傳許久,顯而易見。
③ 傳統動畫為什麼被現在社會淘汰
沒有吸引力,劇情不能打動大眾,滿足不了不了現在人們的需求,當今我國動漫製作的重點單位,無非還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中央電視台動畫部等國有單位。雖然現在已面臨轉型的局面,但是長期形成的「國有」陰影依然很難擺脫。自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之後,除少數幾家企業外,針對創作方的計劃包干沒有了,但創作的輸出即發行一方仍牢牢地掌握在計劃經濟手上,這導致創作方自給之後無法自足。中國動漫產業播出渠道上的壟斷和大量的非市場行為,嚴重製約了動漫發展。與此同時,國外動漫勢力沒有了諸多限制,大量進入中國,對民族動漫產業形成巨大沖擊,並造成優秀人才外流,形成動漫產業的落魄局面。 在政府的強力行政干預下,沒有市場競爭力的國產動漫作品,就算國內收視率達到了百分之百,也還是會被國際市場淘汰。「干預」的另外一種形式是縮手縮腳,乃至極端控制。如今,在新的文化產業宏觀調控進程中,我們的政府總擔心這樣那樣的問題,認為還是要靠原來的行政控制機制才能放心。這種嚴加管制的做法使很多動漫資源閑置,動漫製作機構失去發展機會。其實,在動漫市場環境中,動漫企業雖非直接聽命於政府,但是必須接受法律和市場規則的約束,同時還會接受動漫產業發展規劃和有關經濟政策的引導。而完善的法治環境、規范的市場秩序及產業發展規劃和經濟政策則是由政府提供的,所以政府的意志仍然體現於其中。在我們動漫產業發展中,政府能否追求一種無限控制權,要求動漫企業無條件地服從政府行政指令?說到底,改革傳統的文化產業管理方式是動漫體制改革的題中之意,政府應該主動確定自己的活動邊界,創新對動漫文化產業的管理體制,從行政控制向依法行政轉變,真正把解決動漫產業問題的根本方法提上議事日程。 由於動漫產業內容豐富,跨度相當大,涉及影視、出版、製造業等行業,因此國家並未明確它專屬於哪一個部委領導。今年在上海舉辦動漫展覽中有一家動漫展的主辦單位就有國家20個部委,這種誇張、壯觀的管理景象實在罕見。很多行政系統隨意配置動漫資源,擾亂了整個公平競爭的動漫市場,致使動漫產業難以形成完整的規劃,產業結構不能得到及時改善,調節動漫產業的杠桿機制難以發揮作用。特別是在動漫產品的生產審批、製作、銷售與發行等環節,因歸屬不同部門管理,產業鏈被人為割裂,有限資金得不到合理使用,造成人力、物力、財力巨大浪費。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中國動漫發展也逃脫不了這個歷史潛規律。中國動漫水平的明顯下降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就已開始,時至今日仍不能止住頹勢。 目前,我國的動漫內容與形式都相對單薄和孱弱,呈現出極端「低幼化」的特點,大人不愛看,孩子更不愛看。把動漫消費者定位於低幼群體,是國內動漫界的一貫作風。再者,在我們動漫市場上,至今還沒有一部像樣的,能夠吸引成人看的動漫作品。動漫產業從本質上看是一種文化娛樂業,青少年作為主要消費群體,涉及購買力不足與耽誤學業等問題。而我國大部分動漫製作和播出企業並沒有抓住國際上動漫產業成人化的趨勢帶來的產業機遇,沒有將成人作為目標消費者,創作適合成人的動漫產品,因而極大地制約了動漫購買力的上升。而我們的學校教育模式化幾乎到了「直接傳授,不問原因」的地步。在這種教育拷貝中出來的動漫人才自然是不能適應這個社會,創作的動漫作品枯燥無味,沒有新鮮感,缺少足夠的市場競爭力。 (二)有關動漫展的分析 2005年7月份,上海出現了3個重量級的動漫展覽。國家文化部、新聞出版總署和廣電總局都踴躍承辦全國各地動漫展覽。在市場經濟大背景下,政府管理部門的賺錢意識已經越來越強烈,很多辦展說到底就是為了資金。但是,所有這些漫展很難有什麼實際效果,產生動漫產業鏈各環節間的交流乃至國際間的合作也是微乎其微。在一定程度上,雨後春筍般的漫展反而變相抑制了中國動漫產業的發展。林林總總的動漫展將販賣動漫衍生品作為主要參展目的。盡管觀眾多達數萬,人氣一直居高不下,但對推動我國動漫產業發展卻無實際意義。據觀察,在嘰嘰喳喳的少兒觀眾之外,真正前來洽談業務的動漫從業者鮮有到場。 而世界動漫大國是這樣舉辦動漫展的。每年3月底,日本都會在東京舉辦國際卡通博覽會,這是全日本一年一度唯一的一個大而全的動漫展。主辦者把展覽分為兩個階段:前2天是企業展,只向行業內人士開放;後3天是公眾展,向大眾開放。如此專業化的動漫展,可以讓參與者實現參展的最大收獲。韓國漢城卡通形象展由韓國文化觀光部、文化產業振興院舉辦,其目的在於通過開發卡通形象的商業價值使之成為文化產業中的重要一環,同時使韓國最終成為亞洲卡通形象產品市場中最大的卡通形象輸出國。 目前,中國的動漫產業發展需要以真誠踏實的態度,靜下心來做品牌原創、機制構建以及產業鏈的經營,切忌急於求成的浮躁之風,避免把動漫宣傳異化為展會形式。 (三)有關掛牌動漫基地的探討 所謂的「基地」,應該是能夠為動漫產業真正做點實事的機構。國家級的基地,就應該為全國的動漫產業整體規劃服務;區域性的,就應該為某個具體地區服務,制定出該地區動漫發展的五年短期目標、十年長遠計劃等,或以優勢的人才、創意、策劃、組織、技術、設備、資金以及經營方式,製作出更多的思想深刻、藝術精湛的國產動漫精品,帶動我國動漫產業健康快速發展。2004年12月經國家廣電總局宣布授牌,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等9家單位成為首批國家動畫產業基地。2005年6月,國家廣電總局為第二批6家國家動畫產業基地授牌。可我們現在的基地究竟存在多少實質性的內容,恐怕有待進一步探討。 在國產動漫仍然停滯不前的背景下,我們的基地變相體現兩種「功用」:一是一些政府部門為了顯示本部門對發展動漫產業的重視;二是被一些企業扯作大旗,倚仗政府背景獲取企業利益。全國上下大批的基地都有顯著特點:建立的時候匆忙審批,幾乎所有基地都缺乏足夠的資質。按照國家廣電總局明文規定,基地的投資規模必須達到一億元人民幣,資金究竟從哪裡來?在北京、上海等經濟發達城市,姑且還能寄望於實力強大的公司投資;但在經濟欠發達或不發達地區,溫飽都未徹底解決,哪來那麼多資金隨意揮霍在一個看不到太大投資前景的產業上?要求基地動漫年產量達3千分鍾,這種條件又怎麼符合實際生產狀態? (四)圈錢意識與浮躁心態影響了動漫發展 中國傳媒大學等4所高等院校現在已經成為國家動畫教學研究基地,也就是說這些教育基地承擔了培養動漫專業人才的責任。但是就目前形勢看,教育基地並未起到教育的作用,反倒是銅臭味十足,很難培養出擁有創新能力、掌握高新技術、具備藝術修養的綜合性動漫人才。 目前,我國的動漫產業現象可以歸納為「浮躁」二字。雖然有一部分人在全力投資動漫產業,但是他們並不清楚究竟應該怎麼做動漫,跟風的大有人在。非預知的動漫投入模式,反映了各方急功近利的思想在作祟。促進動漫產業發展不能靠花架子,要靠出作品、出人才、出好的運營機制的「真功夫」。只有帶著做事業的心來做動漫產業,多一分「板凳坐得十年冷」的耐心和定力,少一分「一夜暴富」、「快速領先」的頭腦發熱,中國的動漫業才能在扎實的基礎上逐步發展。 (五)政策是把雙刃劍 從1996年,中宣部和新聞出版總署聯合啟動「中國兒童動畫出版工程」,建立起華東、華北等5個動畫出版基地,到2005年1月20日起,實行國產電視動畫片發行許可制度。這些政策措施的相繼出台對中國動漫業來說是利好消息,然而卻沒有得到動漫企業的熱烈反應,反而招致業界的怨聲四起。究其主要原因,這些措施規定得比較模糊,多是「支持」、「允許」、「要適當增加」之類模稜兩可的詞語,難免給執行政策留下許多可鑽的空子,從而導致政策形同「空中樓閣」。鑒於這些實際情況,國家又再下力度,開始制定動漫政策的具體細則。 2005年6月,國家廣電總局提出了《關於促進我國動畫創作發展的具體措施》草案,所涉內容共18條(簡稱為「18條」)。其中引人注目的內容是:黃金時段(17:00至21:00)必須播出國產動畫片;製作機構引進境外動畫片數量與原創數量比例應為1:1等。這將標志著中國動漫產業具體政策的正式出爐,它滿載著政府高層對中國動漫產業快速發展的無限期望。 政策除了展示其自身內容外,它的價值更多體現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而現在中國動漫產業面臨一個嚴重的問題是:真正懂動漫的人沒有權力去制定動漫政策,而由對動漫認識只是停留在理論層面或根本不懂動漫創作規律的人在制定動漫政策,這樣的政策到頭來只能是一紙空文。 [編輯] 傳統動畫的製作過程[編輯] 分鏡在動畫實際製作拍攝前,通常會先製做故事板(分鏡頭)(storyboard)對劇本進行畫面及影像上的設計。故事板是用圖畫來來描繪故事情節以及說明影像構成的故事草圖(story sketches),風格類似於連環畫。它將作品中的某個鏡頭的畫面進行分解,並且標注台詞,所需時間,攝像角度和推移位置,聲音效果等等。將劇本視覺化,方便製作者討論修改,避免實際製作時金錢和時間的浪費,以及各個部門,特別是動畫師和導演間的參考協調。大部分的故事板都由導演親自繪制,也可以由專業的藝術家來完成,但需要和導演之間經常性溝通。而故事板在作品最終製作之間,往往要修改許多次才能最終定稿。故事板經常用於各種影像作品的製作,因此不僅傳統動畫,其他的動畫形式,以及電影,電視,廣告的拍攝之前,都會先製作故事板。[編輯] 錄音傳統的動畫的製作中,特別是迪士尼的動畫製作中。因為考慮到用動畫去同步影片中出現的各種音樂聲音等效果總是比用聲音去同步動畫來得容易,所以在動畫製作之前,會先將動畫中所用到的部分聲音音樂進行臨時錄音(scratch track)。以便於在製作動畫時,動作能和聲音更加的協調。完整的動畫聲軌包括了音樂,音響效果以及對白。不過用來同步動畫動作的臨時錄音軌上一般只需要聲音,角色所唱的歌以及一些臨時音樂。最終的聲音音樂效果會在後期製作中添加上去。另一種製作方式則是先製作動畫,然後再後期製作時再加上動畫中所使用的各種聲音效果,在早期的有聲動畫中這種製作方式也有出現。絕大多數的美國動畫至今仍然使用先錄音再製作動畫的方式,而日本動畫則完全相反的幾乎全部使用先製作動畫而後錄音的方式。先期錄音的製作方式在早期的動畫中非常適合聲音效果和動畫的同步,但隨著後期製作技術的發展,後期錄音的製作方式也可以使動畫和音效達到比較好的同步。[編輯] 動畫影像分鏡動畫影像分鏡(animatics)或故事軸(story reel),類似的稱呼還包括為故事影帶,動樣帶。這是將故事板的畫面配上對白基礎的音效,配樂後,按真實作品的時間分配及畫面順序對故事板進行影像化,這樣可以看出成品的大概樣子。以便導演和動畫師能夠對劇本以及情節,時間設定進行審查,找出和正確的故事板不符的地方以做修改。通過這樣的影像分鏡,也可以較方便的對故事本身進行審查以再製作之前找出問題並解決。影像分鏡一般是在故事板和音效之後,在真正的動畫製作開始之前做為一個初步的影像草稿。由於傳統動畫的製作非常的費時費力,所以要盡量的避免在最終完成作品後再進行修改。動畫影像分鏡雖然在動畫製作之前就被提前完成,但其中使用的草圖,會隨著動畫製作的進度被已經製作完成的場景取代,逐步的變成成品,製作者可以通過此來對作品不斷地進行檢查和修改以達到滿意的效果。製作完成的影像分鏡一般會讓主要的製作者一起觀看,來進行審查。也會播放給一些非製作者觀看,用來測試觀眾對作品的感受是否達到了製作方所期待效果。在70年代中期,動畫影像分鏡和其他的影像化的故事板被統稱為影像分鏡(videomatics),除了用於對動畫作品的預覽,主要用來測試一些商業影像的可行性或者是表現方式。早期動畫製作時,在正式拍攝動畫時,使用較昂貴地Oxberry攝像機。而一般的圖稿或者動畫影像分鏡時,則使用較便宜的萊卡機,所以動畫影像分鏡在早期時也被稱為萊卡帶(Leica reel)。[編輯] 設計和時間設定動畫影像分鏡獲得通過後,故事板將會分發到設計部門按故事內容進行具體設計。在一些情況下,設計工作是和故事板同時進行的。設計師會按劇本要求進行人物或道具的設計,並製作出設計圖(造型表,示範表,model sheet)。 設計圖上各種角色或者是物體需要畫出他們的體形比例,各角度的造型。如果是人物設計還需畫出各種臉部表情(高興,生氣等),以及他們使用物品等。動畫師將根據設計圖來繪制統一的角色或者是物品。同時為了便於動畫的繪制,設計圖需要盡量簡化的線條以及統一的美術風格。一般人物的設計圖分服飾設計圖,臉部表情設計圖及局部裝飾設計圖三種。角度通常分為正面,側面,背面。有時為了能更好的觀察和繪制,部分角色或者是物品將被雕塑成實體的模型。設計圖製作完後,主要的角色將被並肩站立排例地繪制在一張圖上,以便區分角色的大小及高矮。在角色設計進行的同時,美術指導(art directors)會和色彩設計師(color stylists)一起決定作品的藝術風格以及色彩使用方案。在設計進行的同時,時間設定導演(timing director)將會通過分析動畫影像分鏡(animatic)來決定繪畫,角色的姿勢和嘴型將被具體分配到哪一幀,然後製作"曝光表"(exposure sheet) , 或者稱為X表(X-sheet)。曝光表格上逐幀記錄了連續畫面的動作,對話,以及使用地音效背景音樂等,做為具體地參考來幫助動畫師繪制動畫。如果一部作品裡中包括了大量的音樂,或者作品本身就是音樂形式的動畫時,則可能會使用音樂的小節表(bar sheet)來代替曝光表,使動作以及台詞和音樂更好的同步。小節表上往往會標上樂譜。[編輯] 構圖構圖(layout),或者稱布局,一般在各種設計完成並得到導演認可通過後進行。布局的過程類似於一個電影攝像師用攝像機進行攝像。背景構圖師需要分析某一場景如何運鏡取景,透視角度,背景的所需的大小尺寸,以及畫面所需的光線和陰影。角色構圖師則需要設計並繪制出角色的比例,位置,動向,以及該場景中角色所需要表現的姿勢造型,並依對白增加角色姿勢,通常這些姿勢都有一些代表性,可以較清楚的表達出場景的內容。在一些短片動畫中,角色構圖師往往由導演來擔當。一般,構圖師所做的是分為多層的黑白圖稿,包括人物,特效及背景。人物和特效需要標出在背景中的大小比例,位置及關鍵的動態。背景層中需要空間場景,道具布置,前景,需要多大的畫面(畫出鏡頭的安全框)以外,會再繪制一張光線陰影的示意圖,提示背景師背景所需的氣氛,光影,質感以及光源的位置。如果該場景中的角色有縱深的動作,則還需繪制出動畫師所需的背景透視表(透視網格),並且視鏡頭需要,背景將按透視遠近繪製成數層。構圖完成後,會根據「X表」(x-sheet)將其再次的製作成影像鏡分鏡,讓製作者對作品進行再次審核。[編輯] 動畫動畫的製作在由構圖製作的影像分鏡通過後進行。動畫師在紙上畫出場景所需的每一幀。繪畫所使用的紙上通常會帶有孔,用來將其固定在定位尺上(peg bar)。關鍵幀動畫師(key animator)或者主動畫師(lead animator)通過構圖來繪制場景中的關鍵幀。關鍵幀是繪有動畫重點動作的畫面。比如一個角色跳過池塘的場景中,關鍵幀動畫師將繪出角色起跳,躍過池塘和著陸的這些主要的畫面,同時並決定關鍵幀之間需要多少其他一般幀。對於前期配音的動畫來說,動畫師在繪制動畫幀時需要注意所繪幀要和已經錄制的音效保持同步。所以精確的校正動畫幀的時間就變得非常重要。因為如果幀和音效間沒有很好的吻合,最終會影響到觀眾的觀看。在一些高成本的動畫作品中,動畫師需要花大量的精力讓角色在說話時,嘴型能和他所發出的聲音吻合。在製作場景動畫時,動畫師(原畫師)(animator)通常會對該場景中的動畫進行一次鉛筆稿的試拍(線拍,線稿檢查)(Pencil test),線拍是一個動畫場景最終形態的初期形式,類似於一個樣片。通過是將該場景動畫的關鍵幀製作成簡單的影像,然後配上基本的音效。用來測試該場景中的動畫的動作是否流暢,角色是否產生了變形,音效是否合拍。一般動畫師通過線拍來對自己的工作進行審查並做出相應的修改,然後再將該場景動畫的完善工作交給助理動畫師(assistant animators),由他們來添加細節或補充遺漏的幀。在助理動畫師完成這一工作後,將再對該場景的動畫進行線拍審查並做相應的修改。在通過審查和修改後,主動畫師(lead animator)會將線拍的樣片交由導演或者製片以及其他的創造人員一起進行審查。這個階段有點類似於故事板(Storyboard)階段。動畫師通常會對一個場景做出數次修改,直到導演滿意。鉛筆稿的審查也被稱為"Sweatbox",這個詞通常認為起源於迪士尼,因為迪士尼公司的創始人華特·迪士尼在一個被稱為「汗屋」(Sweat box)的房間里和動畫師一起觀看鉛筆稿的樣片並提出修改建議。一種說法是認為,觀看樣片的房間窄小悶熱,所以被稱為「汗屋」。也有說法認為動畫師擔心華特.迪士尼對樣片的反應而緊張地流汗。如今這個詞的意思則是動畫的樣片或是完成清稿上色的半成品准備提交導演審查通過。在一些成本較高的動畫作品中,主要角色的動畫將會有專門的動畫師,或是由動畫師組成的專門小組來完成。小組由一個動畫監制(supervising animator),幾個主動畫師(lead animator),和若干助理動畫師(assistant animators)組成。如果一個動畫場景中需要兩個或多個角色進行互動,那麼負責各角色的主動畫師會先在一起討論該場景中哪個角色擔當主角(leading),然後先完成擔當主要戲份角色的動畫。較為次要角色的動畫將配合「主角」的動作來繪制。當鉛筆稿試拍審查通過後,主動畫師( lead animator )將會把該動畫交由清稿部門(clean-up department)重新整理。這個部門主要對已製做的動畫進行畫面上的清理,修形和重整,以及繪制間隔幀。這個部門主要是由清稿動畫師(clean-up animators)和間隔幀(補間)動畫師 (inbetweeners)組成。前者主要對通過鉛筆稿審查的動畫進行清理和重新臨摹,使畫面更為統一,讓整部作品的角色和場景在最終放映時給人有如出自一人之手繪制的感覺。後者間隔幀動畫師則繪制動畫中需要的間隔動畫幀,也就是兩個關鍵幀(key frame)中間的幀。使其成為真正的動畫。這個過程被稱為補間(間隔補完)(tweening)。當清稿部門對場景重新整理完成後,會再次進行鉛筆試拍審查(penceil test)。④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是不是名存實亡了
我感覺有多少80後,90後,曾坐在電視前苦苦的等待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這行字的出現,這個代表了中國、甚至亞洲動畫希望的一行字,在今天成為了中國動畫難以逾越的巔峰。
而提起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巔峰之作,相信《大鬧天宮》絕對是很多人心目中當之無愧的作品。這部被無數人奉為經典的動畫電影,憑借出色的美術風格和躍然於紙上的齊天大聖,滿足了幾乎全世界觀眾對於中國動畫的所有想像。
由於身體健康問題,張光宇只畫了三個版本的孫悟空,然後放下大師的身份,表示萬籟鳴可以根據需要,做出修改。最後,美猴王的形象經嚴定憲指導定稿,而他參與過《哪吒鬧海》、《金猴降妖》的製作,被稱為美猴王之父。
最終,《大鬧天宮》中的孫悟空身穿鵝黃色上衣,腰束虎皮短裙,大紅的褲子下,配一雙黑靴。
看到定稿形象後,萬籟鳴用「神采奕奕、勇猛矯健」表達了激動之情。
在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全場人員以及特邀美術設計張光宇先生的通力協作下,1964年,《大鬧天宮》全本首映,因政策原因,於1978年全本公映,為美影廠、為中國動畫帶來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深遠影響。
⑤ 如何評價「上海美影廠」中國動漫的崛起能靠它嗎
我覺得“上海美影廠”是不錯的,中國動漫的崛起可以靠它。2017年4月13日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成立60周年。 事實上,如果不是最近在上海舉辦的美國電影節60周年慶祝活動“六十年不要忘記你的首創精神,一個孩子的前進和未來”,也許更多的人會忘記這樣一個難忘的日子!
走過了一甲子,上海美影廠已經製作了600多部動畫作品,在動畫行業贏得了“中國學校”的美譽。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面對日益激烈的國際影視市場競爭,幾代中國動畫師始終在不忘自己的首創精神,發揚過去,開拓未來。 從繁榮到衰落,梅英廠歷經60年風雨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是中國最大的美術電影製片廠,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古老的動畫製片廠之一。原名東北電影製片廠卡通部,1949年成立藝術電影集團,次年遷至上海,隸屬上海電影製片廠。所以我覺得“上海美影廠”是不錯的,中國動漫的崛起可以靠它。
⑥ 請問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現狀和為什麼會這樣
這問題眾說紛紜。。。記得以前吧里開貼討論過。。太久了記不清。。就撿還能記住的說吧。。不過人多口雜。。也不一定都是對的
1.組成 老一輩的人員從差不多都是國家級,技術上換位舉例 讓RNG拿你的號幫你打排位
2.政c 當時上面大力扶持,就像早些年的主旋律電影一樣,票房怎樣不重要(當然能賺更好),目的是完成zz任務,文化輸出,鐵扇公主還是大鬧天宮就單從動畫幀數來講 就高過現在日本的大部分作品(而且那年代還都是純手繪啊。。還是水墨畫。。。虧本能虧爆好吧)
3.資金鏈 上面後來減少投入後,賺錢回本就不得不考慮了。借鑒彼岸那國,貼吧大手子說單純動畫片回本別人就沒這樣指望過。最近版權抓得緊,日方抓了一批漢化組的 但製作方十個有八個選擇不上訴 理由除了跨國打官司的種種得失 主要還是別人市場壓根不止國內。。而和國內有合作的企劃那些漢化組也沒去翻 所以與其告他們 還不如讓他們多拉些粉絲 指不定還有些入了坑 能買幾套BD或者手辦。所以別人是靠周邊 BD這些賺錢,這套放在當時的上美。。。不說別人願不願意買 就算有這模式了盜版先糊你一臉
4.後來上美改組。。水墨 剪紙 泥偶為主的民族動畫學派(對,就是學派)告別舞台,特色的中國動畫。。唉。。聽說以前是上美粉絲的宮崎駿還是手冢曾來華專門去拜訪了上美 只表示很失望。。。。現在聽說上美已經人去樓空(當然現在這環境還抱著藝術品的規格做商品不現實,但轉型到底該如何我也答不上來)
5.動盪。。。⑩年,因為這檔子事兒大鬧天宮的一把手和部分人員被審查隔離,然後下放。。上美開始出樣板戲主題的zz作品。。。後來開放後。。大堆國外作品及民間作品沖擊。。就一蹶不振了
就記得這么多了。。不打了想睡覺。。後來我也慢慢退坑不怎麼看動畫了。。所以你後面的問題不了解 答不上來
⑦ 如何評價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 知乎
美影在資金饋乏的條件下努力打造本土文化,難能可貴!
⑧ 對上海美影廠的認識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美術電影製片,亦是中國歷史最老的動畫製片廠之一,(動畫、木偶、剪紙、折紙)基地,廠址上海。佔地10611平方米,建有動畫 、剪紙、行政工作樓和木偶攝影棚,是中國攝制美術片的主要基地。前身是東北電影製片廠的卡通股,1949年成立美術片組,次年遷到上海隸屬上海電影製片廠。
50多年來,《大鬧天宮》、《牧笛》、《三個和尚》、《寶蓮燈》、《大耳朵圖圖》等優秀作品享譽國內外,獲得了包括丹麥歐登塞童話電影節「金質獎」、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及中國電影「金雞獎」、「華表獎」、「童牛獎」等在內的200多個獎項。
美影不斷推出影院動畫片引領電影市場。2006年出品影院木偶片〈西嶽奇童〉,票房突破300萬,並受到市委常委、宣傳部王仲偉的贊譽:動畫片有此業績,實屬可喜可賀。望很好總結,並乘勢而上,深化改革,促進轉制,提升原創力,以重振我美影雄風。
2007年美影廠又創佳作,出品了大型民族史詩影院動畫片〈勇士〉。該片是美影廠繼〈大鬧天宮〉、〈哪吒鬧海〉、〈天書奇譚〉、〈金猴降妖〉、〈寶蓮燈〉之後又一部動畫長片。全片83分鍾,歷時4年,斥資1500萬人民幣打造而成。國際著名導演呂克.貝松也曾親臨〈勇士〉劇組,被〈勇士〉流暢的線條、創新的三維技術及堅持的民族特色所折服,無比欽佩地感嘆道:〈你們的人物造型是別人畫不出來的!「並表示要做」「牌推銷員」,把〈勇士〉帶到歐洲去。〈勇士〉繼獲得「第12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動畫片獎」、「常州最佳中國長片獎」之後,還獲得了電影屆學術影響很大的「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和「金熊獎」國際動畫作品——最佳影院動畫片獎。
此外,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還以動畫產業化發展為目標,為社會各界提供影視片、廣告片的製作、形象設計、卡通產品的研製開發、製作等,又新增動畫卡通藝術長廊,同時美影廠下屬上海美術專修學校是一家為動畫片創作提供專業人才培養的學校,在卡通動漫領域為社會提供全方位的卡通藝術產品。
在致力於發展中國民族動畫片的同時,還和法國、德國、美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合作拍攝了《狐狸列那》、《諾亞方舟》、《不射之射》、《環游地球八十天》、《番茄醬》、《鴨子偵探》、《天才發明家》等影視片。
她是融美術片、兒童片的製片、製作、發行、放映及圖書、雜志、音像製品、多媒體產品的出版、發行、銷售;版權授權經營與開發:兒童卡通服裝、玩具、文具禮品的開發與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影視文化機構。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具有較完善的影視發行網路。所創作的影視動畫片發行至東南亞和歐美地區;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動畫片電視播放欄目《卡通王》在全國近30家電視台播出。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擁有上海億利美動畫有限公司、上海卡通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卡通王》雜志社和上海美術電影專修學校等實體,以動畫產業化發展為目標,為社會各界提供影視片、廣告片的製作、形象設計、卡通產品的研製開發、製作和動畫片創作人才培養等服務。
⑨ 上海美術電影廠不會營銷才沒落的嗎
高能答主
專注影視動漫問題回答
咨詢 成為第3691位粉絲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真正沒落原因,就是在九十年代歷經市場經濟的強大沖擊下,為了追求經濟利益出品了一些質量低下的動畫,久而久之,很難再製作出優秀的動畫影片。
這樣的經歷一直延續到2000年後,幾乎看不到該廠做的優秀作品,從此以後,該廠才真正走上了沒落,無聲無息的消沉下去了。
該廠如今動畫的質量開始走下坡路了,在近20年的時間里,很難再製作出像當年經典的美術動畫影片來。令人對此遺憾不已。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簡稱上美影),成立於1957年4月,前身是東北電影製片廠卡通股。是中國歷史悠久、片庫量豐富、知識產權眾多的美術電影製片基地。
建廠後共攝制美術片500多部,創作了《大鬧天宮》《哪吒鬧海》《天書奇譚》《黑貓警長》《葫蘆兄弟》《寶蓮燈》等伴隨了幾代中國人成長的經典作品,獲得了400多項國內外大獎,以動畫「中國學派」享譽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