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閻惠昌的個人介紹
閻惠昌資歷深厚,技藝精妙,指揮嚴謹,因他獨特的指揮風格與演奏的魅力,深得音樂界的好評與贊賞。1988年,應黑龍江歌舞劇院的邀請,指揮了大型民族舞劇《渤海公主》的首演。
1987年與1988年兩度被香港中樂團邀請,舉行專場音樂會;
1992年與日本小提琴家西崎崇子合作,指揮新加坡華樂團舉行專場音樂會;
1993年7月赴日本東京指揮中國音樂藝術團參加東京《亞洲幻想》藝術節;
1993年10月指揮國立藝專實驗國樂團,為「93台北國際藝術節」呈獻《現代人的古典心情——水之聲》專場音樂會,獲得巨大反響。
1994年3月應日本BMG唱片中邀請,赴俄羅斯愛樂管弦樂團,錄制中國音樂激光唱片,深獲佳評。1994年3月指揮該團在北京音樂廳舉辦專場音樂會,並錄制了《將軍令》《文成公主》等CD片;
1994年6月指揮上海民族樂團於上海音樂廳舉行《歡聚在良宵——閻惠昌與上海民族樂團》音樂會。同年12月指揮高雄市實驗國樂團於高雄、台南演出「樂韻繽紛迎新春」音樂會。
2001年與趙季平等籌劃組織西安音樂學院畢業生音樂會;同年12月在西安音樂學院舉辦的題為《謳歌西部演繹情懷》的大型民族管弦音樂會上擔任音樂總監並指揮了大部分曲目。
2008年1月,閻惠昌率領香港中樂團於國家大劇院的開幕國際演出季中演出,獲得空前成功。
他還指揮中央樂團交響樂隊、中央民族樂團.。 中國著名電影導演張藝謀、滕文驥,著名作曲家趙季平等合作,錄制了《大紅燈籠高高掛》、《黃河謠》、《五個女人和一根繩》等影片的音樂,榮獲國內外知名電影節大獎。他指揮的大型佛教音樂作品《如來世家》與《二胡現代作品集》獲1991年、1992年台灣唱片「金鼎獎」。2003年末,由世界頂級樂團——香港中樂團一行97人赴西安演出,陳容強大,名流薈萃,閻惠昌擔任總監,他傾心致力於奉獻卓越的音樂藝術,追求音樂的最高境界,已成為香港乃至全國著名的國家一級指揮,他先後還擔任過中央民族樂團首席指揮和中央音樂學院的客席指揮。2001年屆榮獲新加坡政府頒發的「2001年文化獎」和「世界名人成就「金像獎」,其成就同時列入《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他曾任2000年香港學術評審局評審委員、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計劃」評審委員及藝術顧問。2004年起應聘擔任多間音樂院校客席教授。同年,閻氏獲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頒授的銅紫荊星章,以表揚他於推廣中樂方面貢獻良多。2007年獲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屆青海省委員會委員。
2009年10月。西安音樂學院誕辰60年慶典,閻惠昌指揮西安音樂學院交響樂團,與學院多名教授,院長趙季平合作。受到好評。
在指揮樂團演奏的同時,閻惠昌還積極從事音樂創作。 民族交響音樂《水之聲》(獲上海音樂學院作曲比賽一等獎、第三屆全國音樂作曲二等獎);琵琶獨奏《思鄉曲》(獲全國首屆琵琶比賽徵稿一等獎);還有二胡協奏曲《幻》、第一古箏協奏曲《瀟湘水雲》、雙胡協奏曲《鵲橋仙》、三弦協奏曲《儺》、大型佛教音樂作品《人天眼目》等。1992年創作完成兩張MIDI與華樂激光唱片專輯《雲》、《月》。1993年又相繼推出《黃河音樂之旅》、《境》、《山鬼》、《將軍令》等個人唱片專輯。
閻惠昌於1987年中國首屆專業評級獲授予國家一級指揮,自1997年6月起應邀出任香港中樂團音樂總監,並於2001年帶領樂團進入公司化發展新階段,同時踏入銀禧樂季。
閻氏於上海音樂學院接受五年大學專業中樂指揮教育,1983年以優異成績畢業,取得學士學位,師從著名指揮家夏飛雲、著名作曲家胡登跳、何占豪等教授;隨即受聘為中國中央民族樂團首席指揮兼樂隊藝術指導,之後曾任中國音樂學院客席指揮教授、沈陽音樂學院民樂系客昨教授及碩士生導師、北京音樂廳愛樂交響樂團/民族樂團指揮、陝西省藝術學院戲曲系樂隊教研室主任兼指揮、高雄市國樂團駐團客席指揮及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常任理事等職。
閻氏曾先後指揮北京、上海、台灣、新加坡及香港等地所有專業中樂團,他的藝術和指揮才華得到國內外樂界一致贊譽。所錄制多張唱片中,其《如來世家》及《二胡現代作品集》獲台灣唱片金鼎獎。除活躍於中樂舞台外,他亦涉足於西洋交響樂隊指揮,曾合作的樂團包括北京音樂廳愛樂交響樂團、中國中央交響樂團、俄羅斯愛樂管弦樂團及深圳文響樂團等。中國中央交響樂團在他的指揮下,與著名作曲家趙季平合作錄制《大紅燈籠高高掛》、《黃河謠》、《五個女子和一根繩子》等影片樂曲,榮獲中國及國際電影節大獎。1992年閻氏移居新加坡受聘為拿索斯(新加坡)唱片公司音樂總監,1994年應日本BMG唱片公司邀請指揮俄羅斯愛樂管弦樂團錄制中國音樂唱片,備受贊賞。
此外,閻氏還積極從事音樂創作,其代表作品中,交響音畫《水之聲》獲上海音樂學院作曲大賽一等獎和第三屆全國音樂作品比賽二等獎、琵琶獨奏《思鄉曲》獲全國首屆琵琶比賽徵稿一等獎。1992至93年期間先後創作及監制《雲》、《月》唱片專輯及《黃河音樂之旅》、《將軍令》等個人電腦音樂唱片專輯。在閻氏指揮下,香港中樂團已先後錄制唱片《風采》、《喝彩》及《美樂獻知音》,深獲好評,並於2002年3月推出近年廣受歡迎的傳統及現代大型中樂交響作品專輯《秦·兵馬俑》及《山水響》。
2001年9月,閻氏獲新加坡政府頒發「2001年文化獎」,並於同年10月獲世界學術貢獻獎評審委員會頒發「金獎」、世界文化名人成就金獎評委會頒發「金像獎」、中國國際名人研究院評審委員會頒發「中國藝術界名人作品展示會金鼎獎」,其成就同時列入《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
『貳』 中國愛樂樂團的樂團成員
陳允(樂團首席)
陳允出生於醫生家庭,四歲開始跟隨啟蒙老師鄭日華先生學習小提琴。1978年考入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師從音樂教育家林耀基先生。1982年以優異成績畢業並留校任教。
在1981年全國弦樂四重奏選拔賽中,由陳允擔綱首席的四重奏組奪得第一名。1982年在英國朴茨茅斯舉辦的第二屆國際弦樂四重奏比賽中,陳允擔任首席的四重奏組榮獲耶胡迪·梅紐因獎。1983年,陳允獲澳大利亞政府獎學金赴悉尼音樂學院留學,師從赫里·克比(Mr Hery Curby) 。在悉尼留學期間,他先後擔任悉尼交響樂團首席、悉尼弦樂四重奏首席、悉尼音樂學院教授,並參與創辦了悉尼室內樂團。
1985年,陳允回國後,到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室內樂教研室工作,同年參與組建中國青年交響樂團並任首席。1986年到1987年間,該團先後出訪了義大利、瑞士、德國、比利時、法國、英國、波蘭和前蘇聯等國家,並在柏林建城750周年慶典演出中獲得成功並受到高度贊揚。
1986年,陳允獲得《沈心工》獎。1989年加入新加坡交響樂團,任副首席、首席代理、四重奏團首席。1994年擔任北京音樂廳首席樂團首席,1996年出任澳門政府文化司樂團首席、藝術指導。
2006年,出任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教授、中央音樂學院室內樂與樂隊教研室主任。
陳允受聘於中國愛樂樂團任樂團首席。
第一小提琴:吳陽(樂團首席)
吳陽,1965年生於沈陽,5歲學習小提琴,10歲考入沈陽音樂學院附中學習,畢業後以優異成績進入沈陽音樂學院繼續深造。音樂的天賦及不懈的努力,使他在小提琴的演奏上瀟灑自如,被行家們評為很有潛力的演奏家。
1981年,吳陽被國家派往朝鮮學習,師從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白高山教授。在名家指點下,吳陽經過對大量音樂作品的演奏,使自己的小提琴技巧日趨成熟和完善。1986年,吳陽以優異的成績學成回國。自1987年起,他擔任中國廣播交響樂團首席。先後隨團赴德國、義大利、瑞士、法國、奧地利、西班牙等許多國家及台灣、香港、澳門地區演出,小提琴技巧錘煉得更加爐火純青。
1994年3月,吳陽在延邊成功地舉辦了小提琴新作品音樂會,聲譽雀起。1996年他與日本指揮家金寶先生合作演出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協奏曲獲得成功,受到多方好評。1997年吳陽進入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師從著名指揮家徐新學習指揮。在與國內外眾多指揮家、演奏家的合作中,吳陽都以其嫻熟的技巧、完美的演繹給人留下深刻影響,受到歡迎和肯定。被公認為在音樂天賦、演奏技巧及作品的理解和處理等諸多方面都令人滿意的青年小提琴演奏家。
吳陽受聘於中國愛樂樂團,擔任樂團首席。
中提琴:張安祥(首席)
張安祥1962年生於北京,1972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學習小提琴、中提琴,先後師從王可忠、諸耀武、黃曉芝教授,後又向中央芭蕾舞團中提琴首席吳玉申先生學習中提琴,1980年以優異成績畢業。
張安祥畢業後考入北京交響樂團任中提琴演奏員,在北京交響樂團工作期間,他先後在1984年北京文化局舉辦的音樂比賽中獲得中提琴獨奏表演獎,1987年中國國際廣播電台舉辦的「和平友誼之聲」音樂比賽中獲重奏優秀獎。1990年,張安祥考入中央樂團室內樂團擔任中提琴首席,並應邀赴澳門參加澳門國際音樂節,演奏了泰勒曼的G大調中提琴協奏曲,之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為該曲錄制了唱片。1992年,張安祥與原中央樂團首席梁大南先生和美國著名指揮家、教育家齊佩爾先生合作,成功地演出了莫扎特為中提琴、小提琴創作的交響復協奏曲作品364號。1993年,他作為「中國音樂家小組」一行五人之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派往阿根廷、委內瑞拉、古巴、墨西哥和美國進行文化交流和訪問演出,所到之處引起了很大轟動,得到各界人士的好評,回國後,受到文化部外聯局的特別通報表彰。
1996年,張安祥考入中國交響樂團任中提琴首席,隨團出訪了日本、奧地利、英國、德國和南美等地。1998年,應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先生之邀,他參加了在日本長野舉辦的冬季奧運會開幕式。
2000年10月,張安祥考入中國愛樂樂團,擔任中提琴首席。
大提琴:馬新樺(首席)
馬新樺出生於上海,先後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學士)、耶魯大學(碩士)、南加州大學(高級演奏文憑),先後師從林應榮、奧爾多·帕里佐和埃莉諾·匈費爾德等教授。1988年,美國國家廣播電視台特別節目以「一位前途無量的大提琴家」專題報道了馬新樺。一年後,她被授予俄亥俄州榮譽市民稱號和俄亥俄州的金鑰匙。1991年,她被列入美國國家注冊所的《誰是誰——行政官員和專業人才領域》全書中。她是唯一一位兩度榮獲(1988年和1989年)「哈默-羅斯特波維奇基金獎」的音樂家。1997年,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她在香港市政廳音樂廳舉行個人獨奏會,此演奏會是「中國最具前途的音樂家」系列演出之一。
馬新樺曾在美國、加拿大和歐洲等地舉行過獨奏音樂會,她還以獨奏家的身份與新英格蘭室內樂團、聖地亞哥交響樂團、大峽谷音樂節交響樂團、坦格伍德音樂節交響樂團、布里斯托爾交響樂團、斯洛維尼亞國家廣播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上海愛樂樂團和廣州交響樂團均有過成功的合作。她的演奏受到歡迎和好評。《洛杉磯時報》寫到:「馬新樺演奏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協奏曲非常具有說服力,並能夠准確無誤地表現作曲家的音樂。」《聖地亞哥聯合報》評論馬新樺的演奏「熱情洋溢、技巧嫻熟,從她樂器上流淌出的旋律充滿激情和渴望,並且如歌一樣的美麗」。《斯洛維尼亞共和國報》評論她的音樂會為:「簡直是一頓令人心滿意足的精神晚宴!馬新樺的音樂具有詩般的細膩和微妙的變化,因此證明了她是一位很講究的音樂演奏者,與此同時她具有內在戲劇性的演奏風格。」 2000年,她在波士頓首演了馬克·羅西的大提琴作品。
馬新樺還是上海弦樂四重奏組的創建人之一,在丁芷諾教授的指導下,她於1985年與該四重奏組在英國朴茨茅斯國際弦樂四重奏比賽上榮獲二等獎。她曾擔任美國聖地亞哥交響樂團的首席大提琴。她還曾被美國休斯頓交響樂團邀請為特約大提琴首席。馬新樺現任中國愛樂樂團大提琴首席。
大提琴:郭筱姮
郭筱姮1978年出生於一個音樂家庭,四歲開始學習大提琴,七歲便登台演出,九歲時獲得甘肅省少兒音樂節器樂比賽第一名。1989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小,師從全如獅教授和王祥教授。1991年,她升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其間曾擔任中國少年交響樂團首席大提琴。1993 年,郭筱姮參加第二屆全國大提琴比賽,獲少年組第二名。郭筱姮在1993年至1995 年間,曾先後兩次赴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演出,受到廣大聽眾的熱烈歡迎和好評。1995年,她隨中國少年交響樂團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演出,並擔任大提琴獨奏,她演奏的柴可夫斯基《羅可可主題變奏曲》,大獲成功,馬來西亞國家元首觀看了演出,《新加坡早報》以及馬來西亞《星洲日報》,曾以「傑出青年大提琴演奏家」為題予以報道評述。 1996年,郭筱姮在中央音樂學院第一屆大提琴比賽中,獲得第一名。
1997 年,郭筱姮考入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其間曾擔任中國青年交響樂團首席大提琴,並隨團出訪了香港、台灣等地。大學期間,郭筱姮還師從王振山教授學習重奏,並經常以重奏、室內樂形式活躍在音樂舞台上。 1999 年,她在北京國際音樂節上,參加了「艾薩克-斯特恩」大師班,並參與錄制了紀錄片「從毛澤東到莫扎特」續集的拍攝。
2000 年,在上海舉行的第四屆中國國際大提琴比賽中,郭筱姮獲得重奏組第一名。
2001 年郭筱姮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並憑借自己優秀的職業素質被中國愛樂樂團聘為演奏員。
2003 年3月,由中國愛樂樂團協奏,郭筱姮擔任獨奏,在北京保利劇院中國首演了旅美作曲家葉寧、胡曉的《安魂曲——不朽者的禮贊》,獲得廣大聽眾的好評,取得了巨大成功。 同年 11月,在第六屆北京國際音樂節上,由郭筱姮創建並參與的「北京女子四重奏」和來自紐約的「上海四重奏」合作,成功演出了「貝多芬系列專場音樂會」,音樂會反響熱烈,好評如潮。
2005 年7月,郭筱姮參加了廣東省國際夏令營,在夏令營期間,得到了大師迪圖瓦(Charles Dutoit )的親自指導,參加了著名鋼琴家加里-格雷夫曼 (Gary Graffman)小提琴家香特爾 -朱麗葉(Chantal Juillet )的室內樂大師班,並演出了多場室內樂音樂會和交響樂音樂會,其中包括和小提琴家( Akiko Suwanai)、 美國匹茲堡交響樂團首席賈紅光,加拿大蒙特利爾交響樂團首席大提琴布賴恩-曼克( Brian Manker)合作演奏的門德爾松八重奏,獲得了巨大成功。
除參加大型樂隊演出之外,她還擔任四重奏和獨奏任務。
雙簧管:張正地(首席)
張正地,國家一級演奏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家協會輕音樂學會理事。他自幼隨父親學習小提琴和鋼琴,1976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屬中央樂團專修班學習雙簧管演奏,師從石里先生。1979年畢業後進入中央樂團任演奏員,不久,升至中央樂團雙簧管副首席、首席,中央樂團改組為中國交響樂團後,他擔任樂團的首席雙簧管。2000年,中國愛樂樂團成立,張正地成為中國愛樂樂團首席雙簧管。1980年,張正地與指揮家徐新先生組建「北京星期天青年愛樂樂團」,通過義務排練和演出,扶持首演中國民族交響樂新作以及外國交響樂作品在我國的首演,將演出送到大學和工廠,同年,他還與同事組建管樂重奏團,在北京各大專院校和工廠進行義務演出,舉辦講座,普及交響樂、室內樂知識,並在北京文化藝術中心、北京音樂廳舉辦專場音樂會,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和好評。
多年來,他演奏了大量古今中外的交響樂作品以及協奏曲、歌劇、芭蕾舞音樂、中國民間音樂、戲曲音樂等。他曾與許多中外指揮家、獨奏家、歌唱家合作演出。在音樂會上,他多次擔任協奏曲獨奏。1999年,在北京國際音樂節上與小提琴大師艾薩·斯特恩合作演出時,得到大師的贊揚。
張正地曾隨中國交響樂團出訪了美國、西班牙、馬來西亞、韓國、德國、奧地利、英國、日本、墨西哥等國及港澳台地區,1987年赴美國演出,擔任柏遼茲「羅馬狂歡節」序曲中的英國管獨奏,得到美國《華爾街郵報》的高度好評。
張正地還做為錄音師,多年來錄制製作了大量音樂作品,包括交響樂、協奏曲、舞劇音樂、音樂劇、戲曲音樂、大型晚會、運動會、電影音樂、電視劇音樂等。其中有影響的有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鋼琴協奏曲《黃河》;舞劇音樂《紅色娘子軍》、《白毛女》、《天鵝湖》;紀念毛澤東誕辰100周年文藝晚會、1996年文化部春節晚會;影視音樂《紅樓夢》、《霸王別姬》、《風月》、《紅河谷》、《孔繁森》、《豐碑》、《黃河絕戀》、《漂亮媽媽》、《一聲嘆惜》、《刮痧》和《荊軻刺秦王》等。
單簧管:樊巍(首席)
樊巍1985年考入西安音樂學院附中,師從遲錚教授學習單簧管演奏。1991年,他以優異成績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師從張梧教授。在校期間,他表現出色,擔任了中國青年交響樂團單簧管首席,並隨團成功地出訪了日本、印度尼西亞和香港等地,所到之處,均受到好評。1994年,樊巍獲得全國青年單簧管比賽第二名,同年,他還獲得了學院頒發的傅成賢獎學金。
1995年畢業後,樊巍經考核成為中央音樂學院單簧管教師。1996年,他考入新組建的中國交響樂團,擔任單簧管首席。在中國交響樂團期間,他與許多著名音樂家如作曲家克里斯托夫·潘德列茨基、指揮家夏爾·迪圖瓦、根納季·羅日傑斯特文斯基、鋼琴家保羅·巴杜拉-斯科達、小提琴家耶胡迪、梅紐因、安妮-穆特、吉爾·沙哈姆和大提琴家果沙·麥斯基等都有過成功合作。自擔任樂團單簧管首席以來,演出的音樂會達數百場之多,1998年,樊巍隨中國交響樂團在德國、奧地利和英國巡迴演出,引起巨大反響,之後,他又隨團成功地出訪了日本和墨西哥等地。作為建國50周年的重點項目,樊巍應中央音樂學院北京環球音像出版社之邀,出版了單簧管教學VCD,彌補了國內教學方面的空缺,受到國內廣大師生的歡迎和好評。
樊巍的演奏深刻而富有感染力,他不僅在單簧管首席職位上表現出色,更在獨奏演出上游刃有餘,得到國內外音樂愛好者及專家的贊賞。
2000年,樊巍考入剛剛組建的中國愛樂樂團,擔任單簧管首席。
大管:朱垣平(首席)
朱垣平1952年生於江蘇宜興,自幼酷愛音樂,曾學習過多種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後師從我國著名大管演奏家劉奇先生專攻大管演奏藝術,1983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管弦系,師從趙准先生繼續攻讀大管專業。朱垣平以各學科優秀成績畢業後去雲南工作,之後,多次舉辦獨奏、協奏音樂會,並組織了木管重奏團,活躍在雲南的音樂舞台上,受到音樂界的廣泛好評
1986年,朱垣平考入中央樂團。1993年6月15日,他在北京音樂廳舉辦了大管獨奏與協奏曲專場音樂會,演出獲得很大成功,北京日報、北京晚報、《人民音樂》雜志等媒介發表文章對音樂會的成功表示祝賀。
1996年,朱垣平考入重新組建的中國交響樂團,成為樂團第一任首席大管。在中國交響樂團的四年中,他演奏了大量中外交響樂經典作品,還隨團出訪了德國、英國、維也納、日本、墨西哥和香港、澳門等地。
2000年,朱垣平考入新成立的中國愛樂樂團,擔任首席大管。經過多年不懈的努力,朱垣平在大管演奏藝術上取得了很大成績,他的演奏基本功扎實,音色純厚,表現力豐富,並能熟練地運用循環呼吸技巧,他的演奏藝術得到了廣大聽眾、音樂界專家的贊賞。
圓號:賈輝(首席)
賈輝1963年生於吉林省長春市,11歲隨原吉林省歌舞劇院林海相老師學習圓號演奏。1977年進入吉林省歌舞劇院,擔任圓號演奏員。1986年,賈輝應聘在珠江電影製片廠電影樂團任首席圓號,1987年考入星海音樂學院,師從張邦聯教授攻讀圓號演奏本科學歷,1991年畢業後,賈輝進入廣州交響樂團擔任首席圓號。1994年至1999年,賈輝先後在上海交響樂團和中國交響樂團任首席圓號。
2000年,賈輝赴美國羅斯福大學就讀於交響樂演奏大師班,師從芝加哥交響樂團圓號首席戴爾·克萊文傑,其間,他在芝加哥城市交響樂團任首席圓號。2001年,賈輝接受中國愛樂樂團聘請,回到北京,擔任樂團圓號首席。
1991年,賈輝在第二屆全國圓號比賽上獲得第二名。多年來,賈輝演奏了許多經典交響樂作品,並多次舉行獨奏音樂會,1995年,他在日本舉辦的第27屆國際圓號節上舉辦獨奏專場,1999年參加在美國舉辦的第31屆國際圓號節並舉行專場獨奏音樂會,2000年,他又在北京舉辦的第32屆國際圓號節上舉行專場獨奏音樂會。1987年至今 ,他先後同珠影樂團、廣州交響樂團、中國交響樂團、澳門樂團、上海交響樂團和日本山形交響樂團合作,舉辦協奏曲專場音樂會,演出均獲得很大成功。
長號:郝傑(首席)
郝傑出生於山東省青島市。1977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屬中央樂團學員班學習長號。1990—1993年,郝傑在德國漢諾威音樂學院獨奏班學習長號演奏,師從德國北部廣播交響樂團長號首席海爾木特·賽費爾。1992—1993年,他又跟隨柏林愛樂樂團首席長號約翰·達姆斯學習長號。1996年,郝傑在美國印地安那大學繼續深造,師從西南密歇根交響樂團首席長號約瑟夫·希克納和芝加哥交響樂團首席長號海弗里德曼並取得碩士學位。
郝傑曾在很多樂團擔任首席長號,其中包括埃爾克哈特交響樂團、希爾德斯海姆城市歌劇院樂團、德國夏薩克森州立管弦樂團、漢堡青年交響樂團和中國中央樂團。他還曾任漢諾威北德廣播管弦樂團的第二長號。1986—1989年,他在北京銅管五重奏組中演奏長號。
郝傑是1995年度美國印地安那大學音樂部唯一的優秀學生特別獎獲得者。畢業後,他在北卡羅萊納州三角洲樂團任首席長號,此外,他還從事銅管室內樂演奏及教學工作。2000年,中國愛樂樂團成立,郝傑任首席長號。
打擊樂:劉瑛(定音鼓首席)
劉瑛,生於山西省榆次市。自幼隨父學習音樂並隨山西省歌舞團劉雪林老師學習木琴,1984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學習打擊樂專業,1987年以優異成績被保送進入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打擊樂專業繼續學習,師從打擊樂專家劉光泗教授,1991年畢業後考入中國廣播交響樂團工作。1997年至1998年留學於芬蘭西貝柳斯音樂學院。
劉瑛一直是我國舞台上活躍的打擊樂演奏家,曾與中國廣播交響樂團、中央樂團、中央歌劇芭蕾舞劇院交響樂團以及「愛樂女」室內樂團合作演出,擔任馬林巴、打擊樂獨奏。演奏過的曲目有旅美作曲家周龍的《大麴(敲擊與樂隊)》、作曲家莫凡特為她創作的馬林巴獨奏《漁島掠影》(已錄製成C D 發行)、為打擊樂與女高音所作的敘事音詩《鹿母蓮》以及日本作曲家松下功先生的《和太鼓協奏曲》等。她的演奏受到社會各界及專家的一致好評,她錄制的獨奏曲多次在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及地方台播放。《中華英才》、《八小時以外》、《作家文摘》、《北京青年報》、《山西文藝生活報》等許多報刊雜志以「敲敲打打的亮麗人生」等為題,刊登過她的學琴歷程和成功之路,中央、北京、天津電視台都播出了對她的人物專訪。1987年以來曾先後隨中國青年交響樂團,中國廣播交響樂團,芬蘭西貝柳斯青年交響樂團出訪過前蘇聯、德國、波蘭、澳門、香港、日本等國家與地區,進行演出與交流活動。
劉瑛現為中國愛樂樂團打擊樂聲部長、定音鼓首席,中央音樂學院打擊樂客座教師。
打擊樂:張景麗
張景麗1988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1994年升入中央音樂學院,師從著名打擊樂演奏家、中央音樂學院教授趙紀先生,1998年以優異成績畢業,現任職中國愛樂樂團。張景麗從1990年代開始舉辦打擊樂獨奏音樂會,她曾與國內眾多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其中包括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上海廣播交響樂團、河北交響樂團、昆明交響樂團、蘭州歌舞劇院交響樂團、山東交響樂團、合肥歌劇舞劇院、西安音樂學院、哈爾濱歌劇院等。
1998年,張景麗在北京音樂廳成功舉辦了打擊樂個人專場音樂會,受到聽眾的歡迎和好評。同年,她還應邀參加了美國斯蒂芬斯打擊樂音樂節(國際馬林巴比賽音樂節)的演出。1999年在加拿大溫哥華成功的舉辦了個人打擊樂獨奏音樂會,被當地媒體譽為「動感與韻律的融合,技巧與音樂的升華」,「來自亞洲的傑出打擊樂演奏家」。她的演出足跡遍及亞洲、歐洲、美洲幾十個國家和地區。
『叄』 智取威虎山圓號吹奏者是誰
是不是徐克導演的那部電影!應該是朱昆強先生!那部電影是中國國家交響樂團演奏的,朱昆強的首席圓號!
『肆』 中國最著名的十大指揮是誰
中國十大指揮家排名:
1、楊嘉仁,廣東中山縣人,畢業於美國密執安大學音樂學院研究部,獲碩士學位。回國後在上海音專等校任教,第三屆世界青年聯歡節上,他指揮的無伴奏合唱《半個月亮爬上來》獲銀質獎。上海音樂學院指揮系主任。
2、馬革順,原籍陝西乾縣,生於南京。赴美國威士明特合唱音樂學院專修合唱指揮,獲碩士學位。回國後任教於華東師大和上海音樂學院,著有《合唱學》一書。他的指揮力求用最小的動作,達到最大的效果。
3、黃貽鈞,江蘇蘇州人。黃自學習作曲,解放後任上海交響樂團指揮至今,他指揮嚴謹、細致,動作干凈利落。
4、陳傳熙,廣西水口關人。考入上海國立音專,專修鋼琴、雙簧管。曾任上海交響樂團指揮,任上海電影樂團指揮,已為余部影片配錄了音樂。
5、李德倫,北京人。畢業於上海國立音專,後任延安中央管弦樂團指揮。後到蘇聯莫斯科音樂學院作指揮班研究生,回國任中央交響樂隊首席指揮。他的指揮富有藝術感染力。
6、嚴良,湖北武漢人。參加抗日救亡歌詠活動,新編十萬個為什麼"。考入南京國立音樂學院作曲系學習。解放後在中央歌舞團任指揮,後赴莫斯科音樂學院學習指揮。指揮了《東方紅》中千人大合唱,他的指揮有深刻的表現力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7、尹升山,山東掖縣人。自幼酷愛音樂,學過提琴、指揮等。後入東北電影製片廠音樂組工作,任電影樂團指揮,為多部影片配錄了音樂。
8、鄭小瑛,福建永定人,是建國後第一位女指揮家。幾歲學習鋼琴,從小登台演出。在中央音樂學院學習作曲,後赴莫斯科音樂學院學習指揮,現任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主任。
9、彭修文,湖北武漢人。從小學過二胡、琵琶。入中央廣播民族樂團任指揮和作曲。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上,他指揮的民族樂團獲金質獎。
10、姚關榮,浙江鎮海人。童年酷愛音樂,後入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曾赴德國學習指揮。現任中央樂團、北京電影樂團指揮。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指揮家
『伍』 宋飛的個人榮譽
2000年初應湖南省文藝出版社約稿,撰寫了《跟我學圓號》專著一本,現已在全國發行。2001年擔任東方交響樂團的首席圓號。2002年隨團赴德國、奧地利演出,成功的完成了在維也納金色大廳的演出,並受到當地同行的好評。
『陸』 劉明源的人物生平
劉明源先生1931年農歷5月28日出生於天津市紅橋區,父親從醫並酷愛民間音樂、戲劇,會拉一手好胡琴。劉明源從小受父親熏陶,五歲開始隨父親學拉板胡和京胡,幼年的劉明源聰慧好學,在父親的嚴格指導下,七歲就開始在天津中國大戲院登台演出,十一歲時有參加了天津的一些國樂社團(如「白靈樂團」、「閩粵會館」)的演出活動。通過聆聽福廣人的演奏,他掌握了大量的廣東音樂樂曲。十五歲開始其藝術生涯。技巧嫻熟,藝術風格酒脫而細膩。創作、改編並演奏的《馬車在田野上賓士》《秦腔牌子曲》和《大起板》等板胡曲,形象生動,扣人心弦。
1945年劉明源入天津育才中學讀書,加入了該校國樂團,擔任高胡、揚琴等樂器演奏。經常參加學校、國樂教育觀以及民間組織的演出活動。1952年他到天津市評劇團從事創腔、配器和二胡、板胡演奏,同年十一月,劉明源和其他幾位民樂高手應北京電影製片廠音樂科管弦樂隊國樂祖之邀參加「龍須溝」的音樂錄音,獲得很好的評價,電影廠決定將劉明源等七人留團。自此,劉明源先生成為新中國國家電影樂團首批專業民族音樂工作者,全身心地投入到推動我國民族樂器的演奏、創作和改革事業中。他積極進行樂器改革,對我國的板胡、二胡、高胡、中胡同一型制、音色改進均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特別是使板胡、中胡這兩件一直在戲劇樂隊中擔任伴奏的樂器上了獨奏舞台。他用高音板胡演奏的《大起板》、《大姑娘美》,用中音板胡演奏的《秦腔牌子曲》、《紅軍哥哥回來了》,他創作並演奏的中胡獨奏曲《草原上》、《牧民歸來》,二胡獨奏曲《河南小調》等樂曲受到了國內外聽眾的熱烈歡迎,許多人在他的琴聲吸引下走上了專業的道路,並立志為民族事業奮斗終生。
劉明源先生從1952年至1982年一直從事電影工作。1953年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樂團(中國電影樂團前身)成立了我國第一支專業民族樂隊,劉明源先生即擔任了該樂隊的首席。歷任樂隊副隊長、隊長等職。三十多年來,他參加錄制了《偉大的土地改革》、《祝福》、《林家鋪子》、《紅旗譜》、《地道戰》、《野火春風斗古城》、《梅蘭芳舞台藝術》等上千部新聞片、故事片、科教片的電影音樂,擔任其中多民族弓弦樂器的領奏和獨奏。早在五六十年代,他還經常為毛主席、周總理等老一輩國家領導人演奏,深受他們的喜愛。六十年代,在周恩來總理的倡導下,他創作、改編、演奏了《馬蘭花開》、《幸福年》、《牧羊女》、《喜洋洋》等一大批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的民族音樂曲。
『柒』 中國交響樂團的成員是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CNSO)是文化部直屬的國家級音樂表演團體。成員:團長: 關峽 黨委書記: 王安副團長: 魏軍、許樹滋、黃越峰藝術顧問 :吳祖強、韓中傑榮譽指揮: 湯沐海 首席常任指揮 :李心草 首席客座指揮: 邵恩樂隊首席 :劉雲志樂隊副首席: 趙坤宇一提琴:劉志勇(助理副首席)、程亞威、王大毛、孫雲、楊穎、王婉宜、李柯、朱銳彪、陶軼、劉洋、范維漢、張寧、田燚二提琴:鄭凱林(首席)、董智敏、閻紅、趙白樺、劉軍、鄧川、覃健、方偉光、吳博、楊曉倩、聶暢墨、簡勤*、姚亮、李曦*中提琴:王建民(首席)、付威(副首席)、范維斌、李晶、朱丹、馬勁松、趙丹、馬艷春、曲家璐、邵殿龍、武文豪、張四化大提琴:沈和群(首席)、許玉蓮(副首席)、張瑩瑩(首席助理)、王霖、周學謙、魏媛潔、李澤、張博、郭焱、趙濱、劉岩低音提琴:張學傑(首席)、吳佳林、時曉光、段然、王爽、王德亮、劉傑、任弼洲長笛:倪志傑(首席)、任博(副首席)、王佳、劉穎茜雙簧管:李生虎(首席)、田少明(副首席)、魏衛東、包胡日查單簧管:尹波(首席)、陸曉斌、王菁、吳丹大管:王曉柯(首席)、劉洋、、李科臻、王碩*圓號:朱昆強(首席)、劉一君(副首席)、周宏(副首席)、張欣、邵強小號:陳光(首席)、關宏、尹曉暉、黨然長號:劉洋(首席)、郭浩、楊驍、喬鯤(低音長號、副首席)大號:王海宇首席定音鼓兼打擊樂聲部長:柳啟平、打擊樂:李晶晶、朱可欣、浦嘉、鋼琴:馮丹豎琴:王冠樂隊隊長:田少明(兼)、副隊長:周宏(兼)隊長助理:董智敏(兼)、鄧川(兼)音樂季統籌舞台監督:田振林事業推廣部主任:朱小秋演出部副主任:孫月編輯撰稿:王廷瑛、卜大煒、樂務、武義恆、張文欣、張京麗(兼樂隊秘書)(註:*為特邀演員)『捌』 北京交響樂團的樂隊成員
首席指揮:譚利華
樂隊首席:梁大南
樂隊助理首席:劉崢
第一小提琴副首席:張琴 第二小提琴聲部首席:馬滿生
第二小提琴聲部副首席:劉衍發 中提琴首席:李輝
中提琴副首席:臧雷 大提琴首席:奧列格·維捷爾尼科夫(因在火車上對他人無理謾罵而在中國成名)
大提琴副首席:胡波 低音提琴首席:阿列克謝·馬那科夫(ALEKSEYMANAKOV)
貝司聲部代首席:周毅君 長笛首席:尼古拉
長笛副首席:林偉
雙簧管首席:金京春
雙簧管副首席:張宏濤
雙簧管副首席:李晨光
單簧管首席:劉明
單簧管副首席:蘇夢
大管首席:劉可
大管副首席:朱光宇 圓號首席:雷納德(PARENT Reynald)
圓號代首席:喻彬
小號首席:阿德里安·施耐德
小號副首席:朱與墨
長號首席:盧建華
大號首席:米奇(Micky Wrobleski)
豎琴首席:陶靜
打擊樂首席:宮岡攝(Setsu)
打擊樂助理首席:李剛
打擊樂副首席:陳漣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