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評價韓國電影《老男孩》(Oldeuboi)
韓國的電影真的有時候佩服,比如說這個電影,其實是很重口的。說實話,這部劇我沒有看到結局,實在是看不下去了,之前只看到一半就放棄了。
這個劇如此沉重壓抑冰冷,看完之後整個人都很壓抑,完全透不過氣來,太重口味了,看之前要有心理准備啊。
2. 電影《老男孩》影評
當《老男孩》火遍網路,當「11度青春」成為網路的搜索熱詞,在這個悄然而至的11月,電影,用它最簡單的形式,給70後,給80後,給那些還在追尋著夢想的人們,一次青春的回顧,一次夢想的徜徉。
作為中國互聯網歷史上第一部頂級專業製作的同主題系列短片,「11度青春」系列的11位新銳導演,雖然他們各自擁有著不同的奇妙構想,但他們都把關鍵詞聚焦在了一處,愛情、夢想。
是的,80後這一代人有無數的詞語可以描述,叛逆、個性、苦難、悲催……但是真正屬於這一代人的只有一個詞語——夢想,而愛情不過也只是他們給自己構建的完美夢想中的一部分。
夢想是輕盈的,但現實永遠是沉重的,尤其是80後,雖然他們不喜歡被用年代劃分,但是這個年代確實給這些千差萬別的個體太多共同的特點。
少年時代的自由,第一次可以讓他們開始幻想自己的人生。事業、愛情、家庭……
畢業後現實的殘酷,開始讓他們明白夢想很多時候只能作為夢想。房奴、車奴、孩奴、還有現在的菜奴。
於是在《江湖再見》中,導演試圖運用一個時空交錯的寓言來勸解,因為房子而分手的情侶並不需太過悲傷,「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
《李雷和韓梅梅》更是凸顯了兩個來自農村的孩子在城市中愛情的慘淡,最後一絲滿廣場的紫圍巾,是希望,還是迷茫?
這些讓人悲憫的故事之中也蘊藏了很多的希望。於是《哎》中兩個龍套的愛情,最終終於修成正果。《阿澤的夏天》最終對農村的回歸也許是這個群體的人最後的一個出路。
但是最終我們依舊難以逃脫的似乎永遠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拳擊手因為不想再看到這個世界,而選擇了失明。
《L.I》中最新科技達成的愛情契約最終的破滅,是不是開始在懷疑我們深信不疑的信仰?
《東奔西遊》最後用一句「神仙都在努力奮斗」,看似是對這一代人的激勵,更多也可以讀解出其中的苦難。
這些都只有十幾分鍾的小短片每一個都有這一代人心中的一個主題。而真正集大成者還是之後的《老男孩》。
30多歲的人還懷著自己的夢想,面對艱難的世界容顏已經老去,但是一旦點燃昔日的夢想,激情依舊如初。這就是一批老去的男孩。
沒有夢想,曾經對這一代人是多麼無法想像。而時過境遷,生活或以現實,夢想已經塵封,但一定只能是塵封,無論多厚的灰塵,在那之下,夢想一定能夠找到,一如床底下的那把吉他,無論多難找,一定能夠找到。
42分鍾的《老男孩》匯聚太多的元素,床頭的83版《射鵰》的貼畫、混亂的教室、整齊的校服、偷偷藏著的女生的照片……而不斷閃回的鏡頭不斷在提醒著現在:廣播中每年GDP的增長率、30多萬億的經濟總量,對應的是又攀升的房價,又一起因拆遷而死亡的事故……夾雜在這之間的是,是永遠沒有破滅的夢想,被隱藏但依舊存在的夢想。
無論70後、80後處在哪個階段,大多數青春都已然逝去,那個夢想的年代都再也難以出現。奮鬥成功的也罷,依舊在堅持的也罷,或者是開始最簡單的生活的,那個輕松的可以放飛夢想的青春已然不在。世界遠比我們想像的要沉重。
11度青春,是夢想之祭,是青春之殤。
3. 如何評價電影《老男孩》講了怎樣的故事
雖然被業內內認為主題膚淺、人物單調、情節離奇,還有種向《殺死比爾》致敬的味道,但韓國導演朴贊郁2003年的代表作《老男孩》,以一種不同以往的調調,將一部充滿感情色彩的復仇電影,帶入到人倫與哲學的高度。
獨愛現實題材的韓國電影人,在人物刻畫與情緒渲染上具有相當的功力,這些長處成就了《老男孩》。將懸疑、暴力、感情與充滿風格化的光影相互疊加,成就了這個偏執甚至變態的復仇故事,讓本片充斥著荒謬、可憐卻又毫無意義宿命與輪回。
拋開風格化的光影效果不談,單說本片的懸疑元素。並非科班出身的朴贊郁,似乎對懸念與伏筆有一種莫名的執著。
從影片開頭拋出的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情節和線索,再到一波接一波的揭秘與反轉,觀眾始終沉浸在朴贊郁設置的前進路線上,不知道他要表達什麼,只能跟隨男主的視角,不早不晚的碰到一個人、一件事,引發思考、推翻判斷,直到一切都真相大白,得出了連自己都不敢相信的結論。
愛情本身沒有錯,然而,在一個男人處心積慮的陰謀下,男主卻愛上自己的親生女兒。費盡心機的復仇,就是讓別人也體會到自己當初的痛苦與絕望,並將這種痛苦與絕望「傳承」給了自己的「仇人」,這一切真的值得嗎?
一想到這里,我就後背發涼、如坐針氈。最邪惡的人性不是消滅別人的肉體,而是親手毀滅精神和希望。
4. 影評我也寫——《老男孩》
韓國電影真的時常給人驚喜啊!今天翻出了《老男孩》,也叫《原罪者》。乍一聽以為是國產的筷子兄弟的《老男孩猛龍過江》呢!但是一看《原罪者》這名字,就很像那種深諳人性丑惡與本源的題材電影,深度了許多。
先做個簡短介紹吧:
◎譯名老男孩/原罪犯
◎片名Oldboy
◎年代2003
◎國家韓國
◎類別劇情/神秘/驚悚
◎語言韓語
◎IMDB評分 8.3/10 83,593 votes(個人給8.1)
◎片長120 min
◎導演朴贊旭 Park Chan-Wuk
◎主演崔岷植 Min-sik Choi ..Dae-su Oh
劉智太 Ji-tae Yu .....Woo-jin Lee
姜惠貞 Hye-jeong Kang ..Mi-do
池大韓 Dae-han Ji.No Joo-hwan
吳達庶 Dal-su Oh.Park Cheol-w
金秉玉 Byeong-ok Kim...Mr. Han
Seung-Shin Lee...Yoo Hyung-ja
尹珍熙 Jin-seo YunLee Soo-ah
李泰嚴 Dae-yeon Lee .....Beggar
吳光祿 Kwang-rok Oh.Suicidal Man
吳泰景 Tae-kyung OYoung Dae-su
Yeon-suk Ahn Young Woo-jin
Il-han Oo .....Young Joo-hwan
李承申 Seung-jin Lee
Su-kyeong Yun
Myung-shin Park
Dae-han Chi
龍伊 Yi Yong .....Delivery Boy
金洙憲 Su-hyeon Kim
◎簡介
影片講述了一個復仇的故事,主人公吳大修(崔岷植飾)在一次醉酒回家的路上突遭綁架,被囚禁在一個私人監牢中長達15年之久,在最終得以重見天日之後,他不顧一切的要找到自己遭到綁架的原因,並展開了瘋狂的復仇計劃。於是,鐵錘拔牙、剪刀割舌、穿破耳膜甚至活吞章魚等暴虐場面接踵而來,一次次沖擊著你已麻木的神經;於是,催眠大師、壽司店員、監獄看守、同窗密友甚至馬路行人等毫不相乾的角色陸續出現,令劇情更加緊湊、氣氛更加詭異。一部簡單的復仇片由此與生命、倫理、愛情以及心理發生了關系,帶給大家的思考卻越發變得深沉和厚重。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影片結尾向大家揭示了一個因為憤怒和仇恨而設下的套局,終於讓姐與弟、父與女的亂倫在人的真性情中得以釋放……
看完我的感受有以下幾點:
1. 好奇害死貓(Curiositykills the cat) 。年輕時候吳大修若不是出於好奇一路跟蹤+偷窺,何以多年後遭到報復+一系列不幸?這是原罪所在。實際上,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本無可厚非,只是起碼的素質還是要有的——至少不能亂傳出去 (長舌) 吧!這點,估計比不好奇某事更加難以做到。吳大修還是傳給了他的好友住換,也最終因此被害死。雖然當年警告他不要外傳,否則宰了他。只不過這樣的警告是不是很熟悉?哈哈,分明就是我們在給別人講完秘密之後必加的黃金金句嘛! (不要對別人說哦/千萬不能對別人說哦/我只告訴你一個人了不能對其他人說哦/保證不能告訴其他人……) 只不過日常我們聽到的都是些芝麻綠豆小事或壓根算不上事的事,所以講完也未必造成後果,更不至於多年後仍被記起。但是,倘若聽到的真是驚人秘密或是極為隱私之事,那麼後果簡直不堪設想!這也是為什麼吳大修被關15年都猜不到招誰惹誰了,造謠一句話,搭進一條命!(當然,也有輿論壓力、社會環境等其他原因,包括死者主觀行為),無論如何,吳大修的一隻眼+一張嘴畢竟終歸是影響到了姐姐的死。
因此,對於好奇八卦這種習慣,還是要把握分寸。曾看過分析,說八卦是人的天性,教授的飯桌之上談論的也盡是八卦家長里短各類雜事而已。這點,完全沒必要也無法避免,只是好奇心不能過重!但是經常好奇八卦,是不是會導致質變呢?另一篇分析指出,好奇別人的秘密,往往是給自己加重負擔/招致災難!所以一句話警告的極為有理:「你知道的太多啦!」知道太多就容易對對方造成威脅,就容易被率先消滅除去。所以,還是不要主動八卦較好。換言之,像是住換之流,被分享了一個秘密,口實不嚴,也算是始作俑者。因此,不管有意無意聽到秘密,就只有一個辦法啦!爛在自己的肚子里,說起來還真是不如不去滿足一時的好奇和窺探欲往,代價太大了。所以,我一直在控制自己不要主動去八卦,另一邊是少說話,但還是往往做的不夠!
回到劇情,吳大修絕對不算是個好人,但也罪不至死(受此極刑),但他是有惡的基因的,以致報仇慾望如此強烈,不是因為家人,更主要是自己橫遭囚禁,不明不白,一心想知道真相然後報仇。是的,從《基督山伯爵》一書就知道仇恨的力量有多大!僅次於愛!但是當年,這兩個八卦男卻沒有因為姐弟亂倫而遭到報復,雲淡風輕活了那麼多年,想想也還真是,不公正的體現。所以,若干年後吳大修被報復,實乃意料之中的事,但是又容易被觀眾寄予同情,主要還是因為以眼還眼的把戲實在令人驚訝,另外時間跨度之大、牽涉無辜之人之多。通篇沒有警察介入,多是黑幫(嚴格來說也算是生意人內部的交易)內部解決,人們同情弱者,而弱者是誰在變。當年,弟弟是輿論面前的弱者,只有屈服;多年後,吳大修是弱者,無力還手,被動入局。
2. 愛,無法躲避。 被釋放後,吳大修被做局遇上自己的女兒(當時不知),相愛,合力報仇,卻也註定保不了仇了。許多英雄/梟雄,倘若一心冷血,可以成功。一旦參雜情感,就有了弱點,就被動了。吳大修曾是不信任何人,最終在綁架事件後承認了愛的存在,從此復仇成了兩個人的事。縱然努力做到保護愛人,仍是杯水車薪,因為局本來就做得很大,大到唯有放棄復仇才能勉強僥幸殘存。美度和吳大修相似經歷(被催眠的效果+相似的孤獨經歷)導致兩人走近,愛是遲早的事,無法躲避。只是,看電影時腦海里的猜想也都一一落空,沒曾想居然是自己的女兒。同樣都是亂倫,姐弟是主動的,父女是被動的,但毫無疑問,都是因為愛,真愛。
所以,我在想:既然亂倫一說是世人構建的現實秩序,那麼既然真心相愛,那麼真的一定要向這種虛擬的秩序妥協嘛?無論是學生姐弟還是忘年父女之間,無論愛的如何特別,最終都是向世界屈服了。當父親吳大修率先知道真相後,拚命保護尚且不明真相的愛人女兒,這已經成為一種本能反應。試想,中年的自己,愛上了別人家年輕的女兒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而換做是自己的女兒就不行了!人還是自私的,愛自己,愛自己的聲譽勝過一切,甚至愛本身。最終的解決辦法就是,找人催眠沒忘記自己知道的真相,愉快地生活在一起?!真是令人諷刺啊!難道不知道真相就真的可以心安理得地繼續生活在一起?在知情者眼裡看來,無疑都是笑話!
3. 愛恨對抗,愛必勝。 這是人類進化主旋律,當然你也是電影劇情的主旋律。即使知道結局大都如此,我們還是回去看電影,為何?因為愛的過程帶給我們的歡愉滿足和故事般的未知感,是我們有限的人生所無限追求的。那麼,為什麼愛必勝?為什麼愛情的力量更大呢?我也在思考,我覺得可能更輕松吧!愛和恨相比,可以笑著去做一切事,無論內心還是身體,都更可能被激發出綿長的力量。而恨,卻枯燥很多,為了一個執念,舍棄了很多,卻忽視了整片森林。復仇者,一旦大仇得報,也就沒有必要再活著了!而愛不一樣,它更綿長,即使那個她/他死去或是離開,依然可以繼續美好的活著,並且還會傳承下去。這個過程,總是相對輕松的。試看基督山伯爵的復仇,幾近是脫胎換骨般地重塑自身,為了報仇,毫無樂趣的活著。而遇上了那個女孩,遇上了愛,最終甚至可以改變自己的復仇的念頭。因為得到的更多了,因為之前的不幸遭遇,實在無法忍受再次失去的痛苦,因此,愛,也可以具象到是一種放棄,放棄一切對愛的阻礙。而放棄比堅持來的容易得多、輕松得多!
但是,不得不承認仇恨的力量不容小覷,那背後是意志在支撐。且不聽過一句名言:「唯有初戀般的熱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可能成就某種事業。」是的,意志和愛,旗鼓相當!但從生命力的角度來講,恨是走向毀滅的,大仇得報便完成使命,生命終結;而愛,是走向新生的,走向希望的,是更多的無可預知。誠然,通常愛恨交織才是主旋律,懷揣多年的恨而報仇的人總是會遇到善良溫暖的愛的感召,實現變化。反之,沉浸多年的愛的搖籃也常會被邪惡自私貪婪等輕易摧毀,於是陷入愛恨反轉更迭的游戲,甚至在幾代人之間傳遞、傳染。但是我們相信,對於個人而言,總會有那個救世主、小天使出現,實現召喚。不用問問什麼,因為主旋律如此,大多數如此,這邊是人間的秩序。
4. 復仇/勵志,因為恨/愛。 姑且不問對錯,誰不是因愛而起?一切不都是人性本能?姐弟年少無知誤入禁區為現實所不容,於是弟弟苦心經營事業,最終有足夠的力量支撐他報仇的時候,這不就是因為對某人的愛而造就對另一些人的恨嗎?大家都是可憐人,為的是一些信念而頑強活著。單從小夥子的角度來講,他也是勵志的。年少之時,無力對抗社會,從此暗自發力,最終可以收買黑幫,找人做局,同時自己的心智計謀也步步提升,這不都是勵志向上的一面嗎?
換個角度來講,男主不知緣由被囚禁15年,甚至不是真正的政府監獄,他為何不一死了之?還不是因為頑強的恨嗎?於是苦練筋骨,積極看電視學習技能,以至於被釋放後依然毫無out的感覺,這一切不都是恨的驅使嗎?
但從本質上來說,他們(當事人/知情者)不值得同情,值得同情的是無辜者(年輕的美度,還有誰?都想不出還有誰了!包括那個催眠大師,也是有罪的)。因為無辜的人沒法選擇,通常都是悲痛遭遇的不幸;而當事人是可以選擇的,有選擇就會有不同,可以改變自己或是別人的命運,哪怕無法改變,也是自找的,自己承擔便是!
因此,離開了對無辜的人的影響這個評價因素,空談勵志還是復仇毫無意義。我們常可以看到諸如《誤殺瞞天記》一樣的劇情:正常的訴諸法律是途徑無法實現公平正義的聲張,只好藉助個人的力量來尋仇,那麼是否傷及無辜常會使我們對於復仇這個行為有著不同的定性。有的我們希望他勝利,有的我們希望他早入墳墓,便是這個道理。因為任何人無權左右他人生死,更不能忍受踐踏生命的行為。這是我對勵志復仇的看法。
總之,這部電影,依靠血腥的動作場面和大尺度床戲足以吸引眼球。對人性的揭露也足以達到足夠的深度。懸疑的設計也超乎眾人的想像邊界了。尤其最後,為愛犧牲後又被催眠抹除記憶,無疑是導演的看法,對於不為世事所容的因愛亂倫的態度——支持!我覺得,更加引人深思。是的,愛,真的要分血緣嗎?真愛發生是否一定要止步於世間既定的秩序?
我的看法是,如果談及秩序,那麼不在一個年齡段的人的結合,本身就是一種逾越輩分的超常行為。難道老牛吃嫩草或是小牛吃枯草是被提倡的嗎?當然不是,只不過隨著社會文明的發展,對此的包容越來越大而已。既然秩序本身就不是客觀的,是被普羅大眾心中公認而已,那麼只要主觀地過好自己的恩愛日子不久足以?恐怕很難不在別人的評價之下活著。人與環境,無時不刻如影隨形。
另一種情況是親人之間的愛,不出於生理學角度考慮,難道本質不是一樣的嗎?人是獨立的個體,大可有自己追求事物的權利。且不看在原始社會、封建社會,看似亂倫的事時有發生,甚至很正常,事情的本質沒變,只是文明在變,標准在變,評價在變而已。
所以,我和導演看法一致,管他眾人怎麼看,人只活一世,不影響無辜者就可以。當然,這樣的話,勢必會使無辜的下一代受牽連,因此,我贊成(他倆)不生孩子。
2017.05.28
5. 如何評價電影《老男孩》講了怎樣的故事
《老男孩》是一部不虛張聲勢,不堆砌華麗場面,而是關注平凡生活的劇作,講述了桀驁不馴的老男孩吳爭,人至不惑之年經歷愛與成長的故事。
(5)如何評價老男孩電影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吳爭,民航機長,擁有令人艷羨的職業和外型,飛行中他技術過硬,承載無數乘客的責任。生活中他天性不羈愛自由,恣意揮灑,不管他人眼光。在自己的世界裡,做個徹頭徹尾的老男孩。直到有一天,一個 16歲的兒子從天而降,一個正義的女老師林小歐緊隨其後,兩人前後腳的到來,徹底顛覆了吳爭既有的生活。
林小歐,無憂無慮的樂天派,時髦得有點用力,正義得有點莽撞,她是學生們親切的姐姐、爽朗的朋友和沒架子的好老師。當得知得意門生蕭晗突遭家變,成了無家可歸的孤兒,她費勁心力要與孩子生父溝通,當她見到了孩子生父才發現,原來,他就是自己不久前海外旅行時的噩夢——處處和她作對、極不靠譜的吳爭。
6. 如何評價韓國電影《老男孩》(Oldeuboi)
很不錯,值得一看。
作為「復仇三部曲」的第二部,《老男孩》依然延續了前一部為摯愛的人而復仇的主題,但是在影像的處理上導演卻作了一個極大的變動。
情節的曲折和沖突的刺激,加上大量的攝影機運動段落以及人物動作,配之以高亢激昂的交響樂,較之上一部作品《我要復仇》增添了更多的娛樂元素。這部影片改編自日本同名漫畫,然而通過真實影像表現出來的影片,不僅從視覺上更從道德上挑戰著觀眾的心理極限。
幕後花絮
影片曾上榜美國爛番茄網站評出的「復仇電影TOP15」。吳大修在壽司店生吃五隻活章魚這段戲,引發了巨大的爭議。雖然在韓國生吃章魚是習以為常的事情,通常是將其切成片再吃。電影在戛納獲得戛納大獎之後,導演與全體演職人員一起分享了章魚大餐。
7. 如何評價電影《老男孩之猛龍過江》
我當然理解該問題下諸多答案對於電影支持和褒揚的原因。但是,不論從哪個角度而言,這部電影,都不是一部質量合格的電影。 肖央自己在演講中也說了:「我把能加上的元素都加上了。」是的,這就是一部這樣的電影。《老男孩·猛龍過江》中展現的電影元素簡直多不勝數:黑色喜劇、黑幫、槍戰、功夫和截拳道、無厘頭、歌舞、熱血、浪漫愛情、床戲、SM、忘年戀……所以我看完電影後對朋友說:「肖央這輩子拍了這樣一部「任性」的電影,真是值了。」 如果把這部電影從有概念到最終上映視為一個勵志故事,這個故事本身,已經成立了。兩個懷揣著電影夢想的人,歷經波折,成了名,有了影響力,還賺到了很多錢。《老男孩》電影版上映10天,票房接近兩億,回報率數以倍計。車牌上的「591RMB」,已經不僅是口號。 至於夢想實現過程中所交代出來的產品成色如何,就不那麼重要了。顯而易見,貪多嚼不爛。元素雜糅的結果一定造成電影的節奏混亂,劇情斷裂感強。看到紐約的第一場槍戰時多數人應該都會有強烈的不適感,惡搞性的戲謔畫面在電腦的顯示器播放說不定還別有風味,但放在大熒幕,過猶不及。而幾乎每一種電影元素的融入,效果都不盡人意,如此貫穿整部影片,就是強奸觀眾的視聽體驗了。我們上一回提到一部電影如同一鍋大雜燴,什麼都有,最後卻什麼都不成是在什麼時候?嗯,去年「夏至未至」,有一奇葩名作「富春」。 十一度青春里的「老男孩」,可以視為上佳的視頻作品,但若是以電影標准來對待,就差之千里。而這部《猛龍過江》,整個故事架構都與那部視頻作品相似,只是發生場景不同,人物設定和劇情沖突用了更極端的處理。因此,在簡單的骨架下,不斷充填元素以完成一部115分鍾的電影就可以理解了。當然電影里也有不少亮點,至少我覺得影片結尾時在舞台後面發生的動作戲,可圈可點。翻唱自德文歌曲的《我從沒去過紐約》,讓人印象深刻。(可是結尾一定要讓他們在陽台上用MV的拍攝方法整整唱4分鍾么?)。喜劇元素方面,不惡俗,有新/心意。這些至少構成了電影中一小部分不讓人太走神的時刻。 無論如何,我對「筷子兄弟」還是充滿敬意的。就好比神曲《小蘋果》的MV,在貌似歡快的神曲的節奏下,講述的是悲傷的故事。當年那部《老男孩》,在提供各種懷舊、熱血和夢想的同時,並沒有用成功的泡沫漫灑雞湯。而這部《猛龍過江》雖然說了一個極端狗血而且邏輯不通的故事,最後還是回歸「全是作夢」四個字,結尾在殘酷的現實。雖然交了一部不及格的電影,但並不會阻礙我們相信下一部應該會更好。用作比較,看過《小時代1》就足夠對未來作品的質量絕望了)。 另一方面,《猛龍過江》已經可見的成功,對於中國的電影市場也有一定的參考和研究價值。作為第一部從互聯網的成功視頻,翻拍而成的「大電影」;沒有真正意義的大明星、大導演,全憑前作的網路口碑以及足以寫成案例的病毒營銷進行宣傳。這其中的運作經驗,足夠後來者借鑒。
8. 如何評價韓國電影《老男孩》
《老男孩》是一部還不錯的一部電影,很值得去觀看。 第一次看這種電影我給的五星,總的來說還是可憐吳大秀,無心之人犯的長舌罪,人的情感應該是個鮮活的存在但世界不是,世界要維持秩序,所以情感要被各種限定,我不喜歡有些觀眾說什麼亂倫的字眼,我給予李右真理解,但這滿腔的仇恨到底報復別人還是自己的不甘心作怪,我喜歡青春時單純勇敢的他也為他傷悲為他可憐,愛情有什麼錯呢,情難自控,從這個秘密被發現被斥責始他就無法再存活,敵不過人言可畏阿,太艱難了這條路,他在姐姐死後內心在無聲地咆哮阿,他的情感多麼強烈,我以前就說過一句話,痛苦是需要分享的,他做不到釋然因為他痛苦所以他報仇,因為他沒覺得自己有錯!吳大秀最後的決定是種大愛,愛女兒是種本性,作為情人選擇失憶後也可以無顧慮地再愛無辜的她,或許他可以一死了之但他沒有,他也是被世界限定了的人,但他敢走這一步,因為愛,結局我喜歡,很多電影都毀在結局上。 但我依然不是大肆宣揚去支持,電影拍出來人看的,你覺得你是李右真嗎,再或者你覺得你能是吳大秀嗎,我只報以憐憫和包容,可是世界是不會邊緣化發展的。
9. 如何評價電影《老男孩之猛龍過江》
個人對筷子兄弟的電影《老男孩之猛龍過江》的評價是值得一看,但不會去第二遍,第三遍去回味的那種電影。
筷子兄弟對《老男孩之猛龍過江》的宣傳還是比較到位的,商業性比較突出。
電影主要講述了兩個懷揣夢想的大叔孤注一擲跨國尋來事業的「第二春」,在大洋彼岸上演了一系列的爆笑勵志鬧劇。肖大寶靠在浴場唱歌來維持生計,生活帶給他太多無奈,夢想在肖大寶眼裡只是回憶時的牛逼,而另一邊王小帥,作為上門女婿,在家人和鄰里眼中是「軟飯男」,連同睡一床的老婆也不理解他,多次勸他放棄夢想回歸現實生活。
終於在一次神秘的機緣下,New York 給兩位屌絲拋來了橄欖枝,面對窘迫生活對夢想孤注一擲的「老男孩」終於要為夢想啟程。這對「活寶組合」將重拾信心又聚在了一起,決定前往美國勇闖選秀節目。兩兄弟千辛萬苦來到紐約,卻陰差陽錯捲入了黑幫斗爭事件。
最終他們兩個看穿了紐約繁華背後的血腥和貪婪,也不得不承認,成功不光要靠努力。
最後,他們終於戰勝了邪惡,打敗了大boss,決賽時上台前,肖大寶問小帥:比完了怎麼辦? 他的回答是「立刻就走,頭也不回」 算是最終放棄了對於成名的執念。
整個電影的感受就是,人的一生其實很短,金錢、名利等等不斷的誘惑總讓人招架不住,但當自己經歷過後,回過頭再看看其實這些都是過眼雲煙。
10. 朴贊郁《老男孩》將在北美重映,該劇為何評分很高
老男孩這部電影在修復後或將在北美重新上映,那麼對於這部電影為何評分會如此的高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1、老男孩的電影劇情設計非常的不錯
老男孩這部電影之所以評分能如此的高主要是因為這部電影的劇情設計還是非常長有吸引力的,劇情上面通過一些勵志的青年形象來完成整部電影的劇情演繹雖然劇情沒有多新穎但是還是非常能引起觀眾們的共鳴。
2、老男孩電影故事線索發展也非常的完整
雖然老男孩作為一部低成本勵志電影但是在整體的故事線索發展上面還是比較完整的,電影的故事敘述可以說是有頭有尾當然這種完整的故事線索也是讓這部電影取得很高評分的一個原因。
老男孩這部電影雖然已經是很多年前的一部電影了但對我們的影響力還是一直都在的,這次在北美的重映我想肯定還會再一次的斬獲非常不錯的票房,畢竟老男孩的電影劇情設計我覺得還是比較符合北美觀眾的觀影理念的。上面這些內容也只是小編我的個人意見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