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8-25歲:一生中最混亂的七年,該如何度過
有部英國記錄片叫做《人生七年》,從1964年開始,一直持續到2013年。
紀錄片的主角是20名來自不同階層背景的英國7歲孩子,影片記錄了他們每隔七年的生活學習狀態、未來的展望、對異性的看法、對其他成員的看法、對節目的看法等等問題。
聽說每7年人體內的細胞就會全部更新一次,那麼是不是每過七年,我們就可以成為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新的自己呢?
假如人可以活80歲,這一生不過11個「7年」, 你覺得哪一個」七年」最重要呢?
有人說是 「14歲到21歲 」有人說是 「21歲到28歲」 ,在我看來,確切地說,是「 18歲到25歲」。
這是人生中非常尷尬而復雜的年齡段——縱使年齡上已經成年,但卻不具備完全的獨立能力,就算脫離了青春期,也沒資格成年期。
既不能厚著臉皮以「孩子」自稱,又沒有底氣作為一個真正的「大人」。
正在經歷著22歲的我,目前正經歷著這個「痛苦的七年」,雖然才過一半,已經感慨萬千:
18到25歲真是一個難過的年齡段,我說的這個「難過」不僅是 「sad」 ,還有 「hard」 。
前一個 「 難過 」 在於沒有擁有和野心匹配的能力,不甘心作為芸芸眾生里的某某。
後一個 「 難過 」 在於站在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從,卻被人催著做出一個又一個自己還沒有想明白就必須決定的決定。
❤️
前段時間看到有人發了一條這樣的朋友圈:
大概是這樣的,時間到了此刻彷彿變得混亂起來,所有的難過大概也因此而來。
我們自身的混亂,周圍同齡人的混亂:
高考結束之後,再沒有人給你倒計時,也沒有人為你部署戰略。你沒有了壓力卻也喪失了動力,脫離了依靠卻沒有新的依靠,丟掉原有的方向卻沒有新的方向。
你忽然一下子,就不知道自己要考多少分,成為什麼樣的人了。
在高考大潮里齊頭並進的同學們步速不再整齊劃一,有的人如黑馬般沖出重圍,有的人卻好像停滯在了某個年紀,彷彿再也沒有什麼長進。
大家都變得異常地焦慮和敏感,因為變化太突然了,變化的節奏太快了。
我們完全沒有適應要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完成眾多人生命題——學業、事業、婚戀...
後青春期的敏感更為致命,後青春期的疼痛更讓人措手不及。
有人說所謂的年輕,就是18歲-23歲,可年輕有時候又像個巨大的負擔。
但這樣平凡無奇的我啊,好像配不上「青春」的盛名。
❤️
不知道你會不會有這樣的感覺——人生從18歲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那一刻開始節奏忽然加快。
你和所有同齡人一樣按部就班地畢業,進入大學,大學畢業,進入社會,剛開始還是緩步而來,不知不覺已經開始小跑,當你發現所有人都在或明或暗地較勁兒時,你已經撒開了奔跑,並疲憊的氣喘吁吁。
我們常常感到累,感到迷茫,感到挫敗和失望,都是因為人生中大部分重要的命題過於集中和濃縮,關乎一生的話題,卻需要在短短七年裡亟待解決。
在我們生命力和熱情最強盛的年紀里,需要面對的大部分抉擇,都直指未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走向。
常常有人說:「 你明明這么年輕,擁有無限的可能,為什麼總是開心不起來呢?」
你想開心啊,但你害怕眼前開心過了,之後會是漫長的失落。
矛盾的是,讓我們猶豫踟躕的恰恰就是「無限的可能性」——我到底要去哪裡?我到底要做什麼?年輕的時候只想要萬全之策,舉棋不定卻不知倒計時已開始五四三二一零。
越關乎人生的重要決定,卻給我們越短的時間去考慮。
只要是對自己的人生有期待的人,都會緊張吧。
所以大家扛不了壓,又害怕沒有壓力,比起生命中的重,我們更害怕這幾年虛度過去,會為未來增負。
在我20歲的時候,我曾寫過一篇《我今年20出頭,覺得自己忙、茫、盲》, 當我越往後走,發現mang並不能概括所有,還有「hun」。
二十五歲之後的生活,如果過不好,大概就是「混」、「昏」、「婚」了吧。
朝九晚五混日子、被生活攪得頭暈腦脹、甚至在家人的催促下草草結婚。
匆匆忙忙,跌跌撞撞。
❤️
這段時間在看導演賈樟柯的電影手記,其中有一篇序是陳丹青先生寫的,他提到賈樟柯在一次采訪里說: 「 我在荒敗的小城裡混日子時,有很多機會淪落,有很多機會變成壞孩子,有很多機會毀了自己。 」
那時候的他如果沒有無意中看到陳凱歌的《黃土地》,如果沒有勵志做一名導演,如果沒有堅持三年考上導北電文學系。可能他會成為一個無所事事的小混混。
陳丹青先生感嘆於他的誠實,也唏噓於自己的知青歲月里有太多淪喪和破罐破摔的機會。
現在有很多年輕人總在問: 「 誰能救救我們? 」
陳丹青回答:「永遠不要等著誰來救我們。每個人應該自己救自己。從小救自己。」
「什麼叫做自己救自己呢?以我的理解,就是忠實於自己的感覺,認真做每一件事,不要煩,不要放棄,不要敷衍。」
哪怕只是寫文章時標點符號弄清楚,不要有錯別字——這就是我所謂的自己救自己。我們都得一步一步救自己。
「我靠的是一筆一筆地畫畫,賈樟柯靠的是一寸一寸的膠片。」
❤️
為什麼年輕的時候我們需要努力?
不是我們需要努力,而是因為這個時候的努力是有回報的,哪篇需要一些磨練和等待,也是心甘情願的。
那些內心有火焰的歲月是珍貴的,奔赴的燃料僅僅是一腔赤誠,這樣的熱血時分其實很短暫,不要因為覺得困難就輕易地放棄它,然後放任自己隨波逐流。
說 18-25 歲是最需要努力的年紀,因為在十八歲之前,我們沒有那麼多的能力自我改變和重塑, 25 歲之後,又會被生活所牽制,無法做到真正地無拘束。
18-25歲這七年,是最適合你「自救」的。因為成本最低,而收效最高。
❤️
在這段時間里,我們可以好好利用這7年時間做一些准備,這是一個不斷改變的過程:
不斷地試探並塑造自己的世界觀、逐漸完成經濟上的獨立、摸索並選定未來發展的事業。都是當下重要的事情。
韓松落說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話: 「 一定要亂看書,亂看電影,亂談戀愛,使勁地經歷無用的經歷。因為吃了 10 個大餅才飽 , 不能歸功於第十個大餅。 」
未來人生的路真的還很長,但重要的是你現在正在選定的方向。 你現在寫下的每一筆都是伏筆,走過的每一步也都算數。
「黃金七年」真的很短,希望你可以珍惜。
以上。
2. 人生七年的劇情簡介
人生七年,又稱7 up,是一部由ITV出品的紀錄片,於1964年開始記錄14位英國的七歲兒童的生活,到目前為止,該紀錄片已經跨越56年(每7年一集)並在ITV和BBC播出。2005年英國第四台將該系列納入最偉大的50部紀錄片名單中。
被選中的孩子們代表了當時英國不同社會經濟背景的階層,並做出了明確的假設,即每個孩子的社會階級預先決定了他們的未來。每隔7年導演邁克爾·艾普特從14位參與拍攝的參與者生活中取材。
該系列的目的是按當初7 Up中的「我們把這些孩子們聚到一起,因為我們想在2000年時看看英格蘭的一個縮影,2000年時的工人和主管,現在都只有七歲。」
《人生七年1 Seven Up! 1964》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F2xESTTTTAA7IFYZHeoGnw
3. 談談《人生七年》從中我看到了什麼
這一部歷時一個世紀之久的偉大紀錄片,看完之後感慨頗多,不管選擇什麼樣的生活方式,人生總會有一些遺憾。不管是選擇平凡的過完一生?還是想要以事業為奮斗的人生?還是碌碌無為過完一生?在時間面前人人平等,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想要的生活方式度過這一生。人為的階級的固化,一百年後也會隨著生命終將消逝不復存在。值得去思考一個問題,我們活著時候將要給孩子留下什麼財產?
《人生七年 》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WzMaaE5UuCPrqX-YWh2_Uw
提取碼:d2s8
邁克爾·艾普特從1964年開始拍攝紀錄片系列的第一部,采訪來自英國不同階層的十四個七歲的小孩子,他們有的來自孤兒院,有的是上層社會的小孩。此後每隔七年,艾普特都會重新采訪當年的這些孩子,傾聽他們的夢想,暢談他們的生活。四十九歲知天命,看盡歲月流逝,看穿滄海桑田。本片綜合 了被訪者七歲、十四歲、二十一歲、二十八歲、三十五歲、四十二歲、四十九歲及五十六歲多年的訪問精華。 《人生七年》榮獲2006年英國電影學院獎和金衛星獎提名。
4. 《人生七年》
我先看的俄國版的《人生七年》,講得是80後的俄國小孩從7歲到28歲每七年的人生經歷或者說是片段。然後是英國版的,也是第一個開啟這一形式的紀錄片的國家,它的時間最早,從1964年開始,拍攝了英國小孩7對到56歲的人生,每七年一次采訪,從中表現出了人生成長經歷和社會變化帶來的影響。
俄國版拍攝的主人公和我們這代人一樣都是80後,所以在大的環境下,他們的生活和我們的有些類似,然而他們經歷了蘇聯解體,這對他們的生活環境產生了或多或少的影響。英國版的主人公們同我們這代的父輩的歲數差不多,不僅能夠看到英國不同社會階級的人們的不同,還能看到英國經濟不景氣的歷史過程,更能讓我們感受英國近幾十年人們的生活狀態。其他國家也陸陸續續開展了這類紀錄片,我還沒有看,這次主要談談對英國版的《人生七年》的看法。
正如影片中一部分主人公對這一紀錄片的態度所表現出來的那樣,他們並不喜歡被拍攝和采訪。七歲的他們還不懂得什麼,被導演拉到了鏡頭前,定下了他們人生的基調。14歲時就有一部分人表現出抵觸情緒,有人還分析出了拍這部紀錄片的目的和它的缺點。導演的目的一開始只是想紀錄不同階級人們的人生軌跡,但它的一個缺點就是每7年的人生僅被展現出很少的一部分,觀眾會以偏概全,主人公們也被簡單化。另一方面,采訪本身會對主人公們的生活帶來影響,小時候還好,從21歲開始,他們的言語將被以成年人來對待,一經播出,就會有觀眾的反饋,這讓主人公們感覺自己的人生像是被大眾審視的一部戲。
作為觀眾,如果是從開始就關注的,每次都要等七年,然後看著主人公們的進展,會和自己的相比較,對觀眾也是一種煎熬。如果是後來才關注的,我就是這種情況,一口氣把別人的人生看了大半。雖然科技和點子讓我們有機會看到活的歷史,新鮮的別的普通人的一生,但作為自然人這是不應該發生的,因為超出了一個人對人生長度的把控的尺度,雖然很多電影講述了某人的一生,但對於普通的真實存在的人的一生,觀眾會改變對自己人生的看法,雖然這不一定是錯的,更不一定是不好的。
另一方面,以我這個年齡段的角度來說,我看到了主人公們可愛的小時候,懵懂的青少年時期,有想法的青年階段,直到中年和老年,對他們的感覺從你把他們當孩子、當青少年、當青年、當同齡人、當長輩、當老人,這些感情都匯聚到他們每一個人身上,正常的生活中是不會發生的。這使得我們對他們的感情更豐富,這有別於和他們一起長大的觀眾們,是層面更豐富了,不足之處就是感情的量不夠,所以我們並不像(假想)神一樣對他們有充足的感情。
說了一些不看好這部紀錄片的話,其實我很喜歡看,相信其他觀眾也非常喜歡,我們有幸能窺探他人的一生,了解其他國家人民的生活,參照別人的人生軌跡反思自己,讓我們有了本無法獲得的體驗和經驗。俄國版的2019年出了35up,英國版的到2020年出了63up,大家可以去看看。
關於紀錄片的部分就結束了,藉此分析一下人的短暫的一生。雖然剪切的片段不能反映一個人的全部人生軌跡,但回顧我們自己走過的人生,也不難想像他人的經歷。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小時候定下了筆墨的濃重,後面的軌跡就是有依有據的,即使遭遇了一些外在或內在周期引發的人事物的變化,可能會有大的轉折,也可以追根溯源,找到完整的人生軌跡。肯定有很豐富或很離奇的人生,但也都限定在人的生命周期,並沒有哪個動物變成了人,或人變成了神的歷史事件。
大多數人都遵從著社會發展的主流意識,而主流意識又取決於人們的意識,也就是說,人們不管喜不喜歡社會現狀,多數人也都按著社會意識生存生活,而社會意識又是人們這樣的生存生活方式造就的。於是底層人們對於社會的關注越來越少,只顧自己的生活,使得有改變社會意識的想法的人有機會引導這些人來達到改變社會意識所需的個體意識的數量,從而改變社會意識,而這一改變就含有那個人的個人意識,這個人也可以是一小部分人的團體。
我將在另一篇文章中展開說明,如果我寫得出來的話。
5. 人生七年 7/14/21/28/35/42/49/56/63 Up
邁克爾·艾普特在1964年為英國BBC電視台拍攝了記錄片《7 Up》,采訪來自英國不同階層的十四個七歲的小孩子,他們有的來自孤兒院,有的是上層社會的小孩。此後每隔七年,艾普特都會重新采訪當年的這些孩子,傾聽他們的夢想,暢談他們的生活。人生行至大半,歲月蹉跎。是悔恨感慨,還是遙想當年風華正茂。年華終有老去的一天,可生活仍將繼續。
本片綜合了被訪者7歲、14歲、21歲、28歲、35歲、42歲、49歲及56歲多年的訪問精華。也許時代不同,階級不同,環境不同,會塑造出不同的人,但是人生,就是那樣。
Nicolas.
1964 (7歲)有兩個弟弟,其中一名失聰。農場長大,上的鄉村小學。
1970 (14歲)寄宿學校上學,村裡除了他和弟弟,沒有其他孩子。出過國。
1977 (21歲)牛津大學讀大二,物理專業。
1984 (28歲)24歲時娶了牛津同學為妻。移民至美國。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教授助理,研究核融合,年薪3萬美元。
1991 (35歲)威斯康辛大學副教授。感情已不合,雙方都有離婚打算。兒子1歲。
1998(42歲)全職教授,兼管理工作。父親腿腳不好,農場動物變賣。失聰弟弟成為新聞編輯,並已結婚。
2005 (49歲)放棄了研究多年的課題。6年前離婚,當時兒子10歲。現有新妻子,教育系副教授,有一孩一孫。
2012 (56歲)與劇集中的Suzie自40歲起一直有通信來往。父母身體不好,不想多談。仍會返回英國看望兩個弟弟及父母。
2019 (63歲)患上喉癌,父親去世。
Bruce.
1964 (7歲)父母離婚,父親遠在辛巴威,獨自生活於私立寄宿學校。想做傳教士。
1970 (14歲)與繼父一起生活,有時能見到生父。出過國。
1977 (21歲)牛津大學最後一年,學數學。大學之前花7個月再殘疾人學校義務教書,2個月義務清污。
1984 (28歲)之前在保險公司短暫工作,現在倫敦東區教移民學生。住在政府救濟房中。
1991 (35歲)在倫敦和孟加拉輪流教書。未婚。父親在自己32歲時去世,父親退休後返回英國,有時回去看望。住在孟加拉簡陋宿舍中。
1998(42歲)重新回到倫敦東區某女子學院教書。1997年結婚,妻子在同一學校教書。
2005 (49歲)兩男孩。換了新學校教書。5年前搬來新校附近居住。
2012 (56歲)工作依舊,兩兒子仍不到大學年齡。
2019 (63歲)兩兒子分別為19歲和17歲。職業生涯已基本結束,仍在妻子所在學院帶一些課,妻子在工作方面一直比較成功。體重過重,對未來可能的疾病較恐懼。坦誠家庭生活讓自己35歲時的理想重心發生了轉移。
Tony.
1964 (7歲)生活在倫敦東區。
1970 (14歲)公立學校,課余都呆在賽馬場做騎師,畢業直接留下工作。出過國。
1977 (21歲)15歲輟學。只參加過三次賽馬比賽,最終沒有成為騎師。在學開計程車。周末在賭狗場幫忙收錢。
1984 (28歲)25歲時父母雙亡。一直在開出租,已做了6年臨時演員。結婚對象是一名酒吧兼職女招待。大兒子6歲半,二女兒2歲半,老三馬上出生。
1991 (35歲)夫妻雙方都認為未來可能會因為第三者而分開。住在倫敦北區。7年前拍攝時懷的老三流產了,後來又懷了三女兒。妻子開白班出租,自己開晚班。母親離世,父親同年離世。與小舅開過酒吧,一年後關閉
1998(42歲)1993年搬家至艾塞克斯。參與電視台劇來集補貼家用。三娃,大兒子拋光工人,二女兒中學,小女兒不喜學習已離校。被妻子捉姦過,後原諒。
2005 (49歲)賣掉倫敦的房子,換了西班牙的度假屋。夫妻二人仍在倫敦開出租,但車已賣掉,每次都是租車開。大兒子仍是拋光工,二女兒因初戀受傷很深,並生下了男方的娃,小女兒在郵局工作。已是三個娃的爺爺了。在節目中說「5年內經濟就會瓦解」。
2012 (56歲)因全球經濟危機,之前對西班牙生意及生活的設想泡湯。三個孩子的工作等均未變,二女兒的情傷問題依舊,二女兒所生的孫女在自己身邊照看。年輕時賭博的賽狗場,已變為2012年倫敦奧運主體育館。
2019 (63歲)賣掉西班牙房產,回籠資金返回到英國。抱怨Uber對計程車行業的影響,自己收入減少1/3以上。有6個孫輩,其中3個是小女兒的,二女兒的女兒已在酒吧工作。二女兒精神問題依舊。受家族病深靜脈血栓困擾。
Paul.
1964 (7歲)生活在慈善兒童之家。
1970 (14歲)父母離婚,8歲隨父親搬至墨爾本。
1977 (21歲)墨爾本做水泥工學徒。父親再婚。第一次見到母親的面。7歲至今第一次見到Simon。
1984 (28歲)23歲結婚,妻子兼職理發師。生活在墨爾本郊區,曾變賣財產穿行澳大利亞旅行。包工頭生意沒做長久,後在建築業換過幾份工作。有一兒一女。
1991 (35歲)居澳大利亞墨爾本郊區。一兒一女。
1998(42歲)剛慶祝完結婚20周年。在塑料廠負責安裝工業標牌。小兒子在學校生活中不如意。
2005 (49歲)一直在塑料廠工作。妻子之前一直當理發師,現換去養老院做醫療師。大女兒在大學學考古,成績不錯。小兒子是汽車修理工,有讀寫障礙症。有兩孫輩。完成過馬拉松。
2012 (56歲)妻子在養老機構服務,自己則給這家機構做維護。小兒子已有5名子女,最小的剛1歲,最大的9歲。大女兒在溫室農場工作。
2019 (63歲)大兒子又添一孩子(共6個孫輩),小女兒在小學任教,找到了另一半。父親4年前去世。
Simon.
1964 (7歲)生活在慈善兒童之家。
1970 (14歲)去年母親才將其從兒童之家接走。父親完全不出現在其生活中。未曾出國。
1977 (21歲)倫敦香腸公司冷庫工作。與媽媽(重度抑鬱)關系已轉為融洽。7歲至今第一次見到Paul。
1984 (28歲)一直在香腸冷庫工作。倫敦南部公租房居住。
1991 (35歲)31歲結婚生子,五娃。三男兩女。35歲離婚。34歲時母親癌症去世。
1998(42歲)42歲再婚,女方一女,後有一共同的兒子。換過大量工作,包括空運公司鏟車司機。
2005 (49歲)原配5孩中有3個會來看望他。有兩孫,其一在自己身邊。倫敦機場搬運工作(離孩子學校近)。夫妻參加了領養培訓,會有各地的孩子到家中接受撫養。
2012 (56歲)小兒子18歲了,之前撫養的備地孩子有時會回來看望他們夫妻倆(累計撫養超過50人)。
2019 (63歲)撫養累積超過130人。去年為妻子舉辦了盛大的生日聚會,得以將全家人聚在一起,已有10個孫輩。
John.
1964 (7歲)肯辛頓早教學校。
1970 (14歲)考上西敏寄宿學校。9歲父親去世,母親不得不外出工作。出過國。
1977 (21歲)在牛津大學教會學院學法律的最後一年。
1984 (28歲)本集拒絕接受采訪,未現身。已訂婚。最高法院大臣部的成功律師,符合21歲時自身的設想。
1991 (35歲)高等法院經濟法出庭律師。娶了保加利亞前大使的女兒。發起保加利亞基金,投身慈善。得知曾曾祖父是保加利亞第一任首相。
1998(42歲)成為QC王室律師。決定不參與本集節目。
2005 (49歲)仍為王室律師。35歲起節目播出帶來的關注對其慈善事業幫助很大。
2012 (56歲)透露自己有兩個四五歲時就認識的老朋友,現在已經是英國部長,感覺自己的成就有些尷尬。認為自己最大的幸運是有好的工作夥伴,以及婚姻幸福。
2019 (63歲)沒有介紹新變化。
Andrew.
1964 (7歲)肯辛頓早教學校。
1970 (14歲)所上學校與7年前采訪時自身的預期一致。出過國。
1977 (21歲)在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學法律的最後一年。
1984 (28歲)企業律師。26歲結婚,妻子家庭經濟背景不如Andrew,職業為全職秘書。工作日住在倫敦公寓,周末在Sussex鄉下。
1991 (35歲)所在律所合夥人(企業並購)。兩個孩子。居倫敦溫布爾登。
1998(42歲)妻子成為全職太太。孩子上寄宿學校。
2005 (49歲)跳槽至一工業用氣公司。大兒子紐卡斯爾大學讀大一,小兒子在寄宿學校。
2012 (56歲)所在公司被兼並,幸運保留了工作。大兒子在倫敦金融區工作,小兒子剛聖安德魯斯大學畢業,准備讀研。妻子仍是全職太太。
2019 (63歲)母親三年前去世。
Charles.
1964 (7歲)肯辛頓早教學校。
1970 (14歲)所上學校與7年前采訪時自身的預期一致。出過國。
1977 (21歲)在Durham大學,沒上牛津。
1984 (28歲)本集拒絕接受采訪,未現身。BBC助理製片人。
1991 (35歲)1990年結婚。不願再上節目。
1998(42歲)現為英國Channel4的科學紀錄片編輯。不願再上節目。
2005 (49歲)/
2012 (56歲)/
2019 (63歲)/
Peter.
1964 (7歲)生活在利物浦郊區。
1970 (14歲)利物浦綜合學校上學。與Neil是好友。
1977 (21歲)與Neil仍是好友。倫敦大學最後一年學歷史。提到Neil的教師父母對Neil造成的壓力
1984 (28歲)24歲時結婚,與妻子在師范學院相識。在綜合學校教書,妻子在繼續教育學院工作。
1991 (35歲)/
1998(42歲)/
2005 (49歲)/
2012 (56歲)重返劇集,表示28歲後退出是因為輿論將其描述為共產主義憤青,還有其餘惡意打擊他的人。一直在玩樂隊,近兩三年發展很不錯,獲得過鄉村音樂獎。再婚,兒子19歲,大一,女兒16歲,初中即將畢業。28歲後不久即離開教職,後修讀法律,成為公務員,妻子也是公務員。
2019 (63歲)兩人組合的樂隊仍在繼續。3年前母親去世(80多歲 患有阿爾茲海默症),樂隊前夥伴同年去世。兒子搬出去住了,女兒同住,在倫敦讀碩士。
Neil.
1964 (7歲)生活在利物浦郊區。父母都是教師。
1970 (14歲)利物浦綜合學校上學。出過國。
1977 (21歲)申請牛津未果。在利物浦讀了一年綜合大學後離開。倫敦工地搬磚。
1984 (28歲)過去三年沒有工作,經常在英國國內旅行遊走。靠政府救濟生活。不擔心自己的精神問題,但有時會去看醫生。
1991 (35歲)上集過後很多人給其寫信。現居英國北部某島嶼的政府救濟房中,靠政府救濟金過活。參與島上的話劇團,曾導演過,後被否決。正籌劃專業巡演公司。
1998(42歲)兩年前當選為自由民主黨的地區議員。為劇集中的Bruce成為好友,為其證婚,並在重返倫敦議會工作之前的。休整中住在 Bruce家中。尚未結婚。感覺身體狀況前所未有的好。
2005 (49歲)從倫敦搬至英國西北,作為該地區議員。與Bruce聯系很少。每周固定一天做義工。父親5年前去世,修復與母親的關系。
2012 (56歲)以教友身份做牧師。仍是孤家寡人,幾段戀愛關系並不持續。
2019 (63歲)已婚,愉快相處4年,後發生變故,但現在已不怎麼相見。今年見了幾次,為求和解,但無果。英國居住,但在法國買了房子。在郡議會的收入基本能滿足日常生活開銷。感覺自己身體很不錯。坦誠在遇到現任妻子前,與一名澳大利亞女子相互愛戀,且是唯一真愛。
Jackie.
1964 (7歲)無背景介紹。
1970 (14歲)綜合學校上學。未曾出國。
1977 (21歲)畢業後在一家澳大利亞銀行工作,已三年半了。先是話務打字員,後做櫃台。
1984 (28歲)19歲結婚,丈夫是油漆匠。在城中保險公司工作。決定不要孩子。
1991 (35歲)已離婚,有一子。30歲時母親去世。
1998(42歲)與一蘇格蘭人相遇,又生兩子,後又分開,住過7個月臨時住所,現居格拉斯哥附近,帶三個娃,婆婆承擔很大一部分孩子撫養費。患風濕差點殘疾,工作終止。
2005 (49歲)仍與第二個男人生活在蘇格蘭地區。婆婆仍負擔部分生活開銷。
2012 (56歲)分手後的前夫罹患四期癌症。婆婆也患癌。自己的繼母、姐姐、妹妹均已離世。大兒子餐廳助理廚師,二兒子(不滿20歲)超市警衛,小兒子(18歲)准備報考醫務兵。孫女出生之際,前夫因車禍去世。救濟金政策縮緊,財務受到影響(時任首相卡麥隆)。過去5年有嘗試再找另一半。
2019 (63歲)二孫女一孫子。父親患上老年痴呆,已停掉葯物。講述了前夫車禍去世時自己與孩子的艱難應對,肇事者四年半才被定罪,自己沒有得到任何補償,孩子每人得到約3000磅補償。與自己的一個妹妹在海邊城市同住。近十年一直在領政府傷殘金,每周40磅,但遭到削減。
Lynn.
1964 (7歲)無背景介紹。
1970 (14歲)文法學校上學。未曾出國。
1977 (21歲)19歲結婚,兩個女兒。倫敦東區移動圖書館工作。
1984 (28歲)19歲結婚,丈夫郵局工作,兩個女兒。
1991 (35歲)35歲時父母接連去世。患有顱內靜脈畸形。
1998(42歲)工作調動,仍在其他兒童圖書館工作。
2005 (49歲)工作與7年前相同,但更針對殘障兒童。丈夫覺得私生活受到嚴重干擾而未在節目中露面。夫妻感情很好。大女兒是公司的安裝協調員,小女兒是飾品采購員,有一外孫。病情依舊。覺得多年經歷非常值得。
2012 (56歲)過去十多年圖書館一直縮編,所在部門被撤銷,失去工作,開始領取退休金,現在是教區理事長。同有3個外孫,最大的女兒讀高中,最小的女兒兩歲。大女兒工作未變,小女兒因生育被解僱,現為兒童照料員。
2019 (63歲)5年前去世,卻一直沒有告訴家人病情,直到去世兩天前才得知。為紀念其30年來的付出,所在社區教會小學的新建兒童圖書館以其名字命名。
Sue.
1964 (7歲)無背景介紹。
1970 (14歲)綜合學校上學。出過國。
1977 (21歲)單身,旅遊公司做團隊游。
1984 (28歲)24歲結婚,兒子兩歲,丈夫是煤氣維修工,在東倫敦的公租房居住。
1991 (35歲)剛離婚,小女兒僅兩歲,獨自撫養兩個孩子。
1998(42歲)倫敦大學法律系的辦公室工作。
2005 (49歲)從倫敦東區搬出。一直與七年前認識的男子交往,共同買了房子,有結婚准備。大兒子沒上大學,現從事電腦行業。仍在大學工作,課程主任,地點轉至倫敦市中心。
2012 (56歲)已與之前男子交往14年,仍未再婚。此時父親80歲,母親78歲。小女兒與自己一起住,大兒子在外租房。仍在大學擔任課程統籌。
2019 (63歲)仍在交往,未正式再婚。工作未變,預計66歲退休。兩個孩子均單身。父母健在。
Suzie.
1964 (7歲)在女子時尚學校學習。
1970 (14歲)父母離異。所上學校與7年前采訪時自身的預期一致。生活於蘇格蘭,父親擁有4000英畝地。
1977 (21歲)16歲輟學,在巴黎讀了秘書學校,隨後上班,在倫敦待了7年。
1984 (28歲)22歲時結婚,定居英國巴斯,丈夫是律所合夥人。25歲時第二個兒子出生,同年父親去世。
1991 (35歲)懷過第三個兒子,但特意流產掉,新生一女兒。丈夫由合夥人退出,自己開了公司,業務為舊樓翻新。母親剛確診肺癌,手術後仍在住院中。
1998(42歲)生下第一個娃後的15年,一直在家帶孩子。
2005 (49歲)大兒子倫敦工作,二兒子在家工作,小女兒在考高中。與過去和解,第一次感覺到對自己滿意。
2012 (56歲)與劇集中的Nicolas自40歲起一直有通信來往。大兒子和小女兒上了大學。50歲時曾決定不再參與節目錄制。
2019 (63歲)決定不參與本集錄制。
1. 父母的婚姻以及與孩子的感情,真的非常重要。看看那兩個小時候在孤兒院長大的男孩就知道,他們一生都在彌補自己童年的傷痛,情感上的傷害導致不自信,而且沒有良好的教導也導致他們沒有人生目標,性格懶散,只能做些粗活。而Tony小時候看大家都覺得是個小混混,後來卻擁有了普通人眼裡非常優渥的生活,我認為這和他與父母的良好感情是分不開的。還有Suzie後來在倫敦大學當行政管理的那個女孩,她也提到父母幫助她很多。
2. 教育改變人生。教育太重要了,每個人都或早或晚地認識到這個道理。只是有的人剛出生就了解了,有的人用一生吃盡苦頭才懂得。正是因為過於重要,反而沒什麼好講的了。我會努力的。
3. 伴侶十分重要,直接關繫到人生的幸福與否。說實話,我之前是抱著幼稚的態度在對待戀愛與婚姻的。不是說我不認真,而是我沒有認識到這是一個十分嚴肅乃至影響到整個人生的大事。我以為喜歡就要在一起,在一起就能幸福,真的很幼稚。大家都贊同保羅要不是有一個活潑開朗的妻子,他無法如此幸福。而且伴侶影響的不止是夫妻之間,更與下一代的未來息息相關。這本來是很自然的事,不知道為什麼我居然現在才認識到。婚姻絕不是兩個人的事,婚姻很嚴肅,是一個非常有挑戰的課題。本來我是認為如果兩個人在一起不快樂分手離婚也是很正常的,但看完這部紀錄片,我認為還是要慎重地考慮進入婚姻這件事情,我並不想離婚,因為你根本無法預計它對下一代的影響有多大。
4. 在童年時期,給孩子愛、關懷與教導。我只能說,看完這部記錄片以後,我對親自教導孩子,陪伴他渡過童年時期的想法進一步加深了。因為孩子的童年對他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而這段日子又是那麼短暫。我希望我自己能在准備好了的階段再迎接他的到來,我希望我能給他最好的愛與教育,我希望我會是他的依靠與港灣,是最好的媽媽。同樣地,我也不想驕縱他,從前我一直認為需要給予無條件的愛,當然我仍然這么認為,但是,我要求我的孩子擁有良好的習慣與品格,他會受益終身的。
5. 人首先要知道自己是誰,才能知道自己能做什麼。這是Bruce說的一句話。我非常理解他,因為他童年的不幸,他一生都沒有自信,被這個問題困住了。而對於女孩們來說,尤其是這樣。這部片子里的女孩們生活幸福與否,都與她們的婚姻情況有直接關聯。感覺女生們在感情中真的投入太多了,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愛自己,愛生活,把幸福掌控在自己的手裡。你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遇到救世主,像Sue的丈夫、Paul的妻子,把你從生活的深淵里拯救出來,我想我們應該做能給自己能量的人,比如Paul的妻子我相信她選擇誰都會生活得很好,我希望我是自己生活里的太陽。
6. 自律是非常優秀的品質,而懶惰十分不可取。我想誰都能看出來,裡面的主人公擁有的生活其實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己造就的。我們以為的貴族John其實父親9歲去世,母親獨自工作撫養孩子長大,他上牛津是靠他自己努力拿到的獎學金。西蒙讓我印象很深刻,21up里他說他知道自己可以做到的,他只是需要一點火花。說實話當時我就感覺不妙,我彷彿看見了我自己,一個懶惰還滿是借口的傻瓜。我充分意識到,童年的一些壞習慣——先看電視再做作業等,給我人生非常大的影響。我的確是過於懶惰,我需要不斷鞭策自己往前走。幸好,我已經認識到這個問題了,也正在改正。我還年輕,還有機會不像西蒙一樣等到六十三歲才來懊悔。我希望我成為一個勤奮的人,這是一種優秀的品質。這並不是一種人生選擇,懶惰與勤勞,我想是有對錯之分的。
7. 體型很重要,健康更重要。Nick得了喉癌,真的很讓我傷心。他很完美,我非常愛他,不是因為他所謂逆襲,而是因為他真的是非常美好的人。他是第一個指出這部紀錄片很有價值的畫中人。我一開始非常詫異,像John這樣背景優渥有思想的人,應該能理解這樣一部記錄片意義有多大。可是他沒有,連他也不能跳脫出自己的局限,也許的確只有Nick這樣有大愛的教授始終想的是為全人類做貢獻,與學生們分享,才能有這樣的了不起的想法。
《人生七年》是一部很好的紀錄片,它的靈感來源於一句耶穌會格言——「給我一個七歲的孩子,我可以看到他成年後的樣子。(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意思類似於中文的「七歲看老」。
這部紀錄片讓我看到,不管是工作事業,還是家庭婚姻,人生的成長都有非常決定性的關鍵時刻,而這些關鍵時刻總是關繫到整個人生的幸福與否。人生七年,我正處在人生第3個七年。在現在這個成長階段,我要多讀書,因為人首先知道自己是誰,才能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在這里,《人生七年》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因為我能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從他們的一些生活經歷中接觸到婚姻、家庭、生活、工作等等各方面的一些為人處事。我很慶幸自己在一個這樣的時代,也期望未來能給我一份美好的答案。
6. 《人生七年》
《人生七年》這部耗費半個多世紀精心取材拍攝製作,令人嘆為觀止的偉大紀錄片,跟拍了來自英國不同階層的14個七歲孩子,這些孩子有的出身上層社會,有的普普通通,有的則來自孤兒院。
《人生七年》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M5bN-mw3Iwy7iDGP6hezNQ
邁克爾·艾普特從1964年開始拍攝紀錄片系列的第一部,采訪來自英國不同階層的十四個七歲的小孩子,他們有的來自孤兒院,有的是上層社會的小孩。
7. 《人生七年》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人生七年》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yMHtWS4TmLgDnjdczi2B6w
《人生七年》
導演: 保羅·阿爾蒙德
主演: Douglas Keay / Wilfrid Thomas
類型: 紀錄片 / 短片 / 傳記
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
語言: 英語 / 拉丁語
上映日期: 1964-05-05(英國)
片長: 39分鍾
又名: 人生七載之當我七歲時 / 七歲看老 / 人生七年第一季 / 7 Up!
本部紀錄片是導演邁克爾·艾普特從1964年開始拍攝的紀錄片系列的第一部。邁克爾·艾普特在1964年為英國BBC電視台拍攝了記錄片《7 Up》,采訪來自英國不同階層的十四個七歲的小孩子,他們有的來自孤兒院有的是上層社會的小孩。此後每隔七年,艾普特都會重新采訪當年的這些孩子,傾聽他們的夢想,暢談他們的生活。人生的輪回從這十四個七歲的孩子真實生活開始,他們天真無邪的臉上寫滿對生活的憧憬和渴望。「七歲看老」,在這童言無忌的問與答中,人生七年又七年,震撼上演。
1964年,導演邁克爾·艾普特首拍此紀錄片時,還是只是個助手。此後在他的不斷努力下,積累了豐富的拍攝經驗,成為知名導演。
8. 《人生七年》系列紀錄片導演是誰
《人生七年》是由保羅·阿爾蒙德與邁克爾·艾普特執導,Bruce Balden 、Jacqueline Bassett 、Symon Basterfield等出演的一部由ITV出品的紀錄片。
據外媒報道,《人生七年》系列紀錄片導演邁克爾·艾普特於1月7日去世,享年79歲。除了備受影迷好評的《人生七年》,邁克爾·艾普特執導的作品還包括《007之黑日危機》《納尼亞傳奇3》等。
邁克爾·艾普特1941年出生於英國,劍橋大學法律與歷史專業畢業後,進入格拉納達電視台任調查員,三年後榮升為導演,1968年起以導演電視劇和廣告片出名。
(8)人生七年電影時間擴展閱讀
《人生七年》紀錄片的拍攝過程:
邁克爾·艾普特與保羅·阿爾蒙德從1964年開始拍攝的《人生七年》紀錄片系列的第一部,采訪來自英國不同階層的十四個七歲的小孩子,他們有的來自孤兒院,有的是上層社會的小孩。 此後每隔七年,艾普特都會重新采訪當年的這些孩子,傾聽他們的夢想,暢談他們的生活。
四十九歲知天命,看盡歲月流逝,看穿滄海桑田。本片綜合了被訪者七歲、十四歲、二十一歲、二十八歲、三十五歲、四十二歲、四十九歲、五十六歲、六十三歲多年的訪問精華。 《人生七年》榮獲2006年英國電影學院獎和金衛星獎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