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表現主義電影的優秀作品賞析
Das Cabinett des Dr. Caligari (1920)
羅伯特·維內導演。標志德國表現主義電影的誕生,「卡里加里主義」成為表現主義的代名詞。《卡里加里博士》在敘事上富有創造性的主觀表現,被克拉考爾評價為:「即使在今天,電影敘事也沒有能夠普遍地取得這樣出色的成就」。
《卡里加里博士》屬於首映後不久就被奉為經典的影片,1920年代時就被認為是一個時代的代表作。不斷有人對這部電影進行剖析,但是沒有人模仿它去拍攝電影,當時的時代背景決定了它所體現的美學思想殘酷而極端。 Metropolis(1927)
這是弗里茨·朗一生中拍攝的最重要的影片之一,也是德國電影史上最重要的影片,這部影片帶有表現主義和科幻色彩,通過對一個虛構的大都會的建築的描繪,分析了未來的技術社會,而這個社會將導致人類走向毀滅。影片獨特,風格怪異犀利,無可爭議地使他確立了自己在德國電影史上牢固的地位。
影片以具象的場景設計與空間建構創造出機械化未來世界的虛擬時空,引領觀眾走入一個基於機械美學而創造的冰冷空間,機械文明的過度發展所帶來的可能是人性的泯滅,一如片中邪惡的科學家及其所創造的機械人瑪麗亞。因此,對科學文明的質疑與檢視,成為貫穿《大都會》全劇的主題思想。 Sunrise: A Song of Two Humans (1927)
茂瑙到美國拍攝的第一部作品,本片標志著默片時代最高藝術水準,也是德國表現主義的創作巔峰,獲第一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最佳攝影兩項金像獎及一項特別獎——藝術質量獎。茂瑙對光影的觸覺非常敏感,在默片時代所營造的畫面構圖,不單為大多數導演仿效,他的作品在80多年後的今天,魅力依然沒法抵擋。堪稱光與影一代宗師的茂瑙,在電影史上多方面創先河,他不斷探索電影新技巧——歌特式古堡、吸血僵屍、幽魅的影子、浮士德和魔鬼遨遊萬里的壯觀場面。茂瑙一生只拍過21部影片,流傳下來的只有12部。 M M (1931) (別名《兇手是M》
弗里茨·朗拍攝了自己的第一部有聲電影,講述了一個精神變態的人殘害兒童的故事,他在影片當中出色地運用了聲音和畫面結合的手法,把氣氛渲染得十分成功。《M》的場面調度、懸疑性、光影和聲音的運用、節奏、細節的利用,為日後黑色電影的片種奠定了基礎。這部影片給弗里茨·朗帶來的聲譽,甚至超過了影片《大都會》,此片成為電影研究的範本。 Ministry of Fear(1944)
弗里茨·朗為好萊塢拍攝的一部懸疑片,導演很好地把握了神秘氣氛。從這部影片緊湊的故事情節以及男女主人公的感情脈絡,我們可以看到,表現主義與好萊塢商業電影系統的成功融合。此片的風格和希區柯克電影非常相象。
『貳』 德國最好的電影有哪些
德國電影:年輕的托雷斯(1966年):在戰前的奧匈帝國的一所寄宿學校里,兩名學生虐待他們的同班同學巴西尼(Basini),後者因偷其中一名學生的錢而被捕。
《大混亂》,1971:2034年的外太空是由貪婪的公司在一個破舊的官僚機構中運作的。兩名不太聰明的宇航員通過非法交易、走私和破壞宇宙飛船謀生。
阿吉雷,《上帝之怒》,1972年:在16世紀,冷酷而瘋狂的唐·洛普·德·阿吉雷率領一支西班牙探險隊去尋找黃金國。
《風平浪靜》,2011年:二戰期間,一名青少年加入了納粹佔領的法國抵抗組織。芭芭拉(2012年):上世紀80年代,一名在東德工作的醫生發現自己被放逐到一家小型鄉村醫院。
鳳凰城,2014:一名毀損的大屠殺倖存者開始決定她愛的男人是否背叛了她的信任。托妮·厄德曼(2016):一位愛開玩笑的父親為了和努力工作的女兒重新建立聯系,創造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另一個自我,並冒充她CEO的生活教練。
2018年,過境:故事發生在當代,一個受迫害的少數民族男子試圖逃離法西斯統治的法國到美國,卻愛上了一位已故作家的妻子,他假扮了這位作家的身份。
勞拉,2019:今天是勞拉的60歲生日,就在今晚,她的兒子將舉辦他的首場鋼琴音樂會。勞拉規劃了他的音樂生涯。2019年,Systemsprenger: 9歲的Benni瘋狂地尋找愛,她不受控制的能量讓周圍的人絕望。
『叄』 大都會誰看過一部老的無聲電影
http://www.vv11.com/down/6520.shtml
驢?http://lib.verycd.com/2004/11/25/0000027608.html
德國著名導演弗里茨.朗1927年的電影《大都會》,是默片時代的科幻經典。影片虛構了一個未來時代的城市,等級分明,上層階級居住在半空中的豪華住宅,工人們則住在深深的地底,終年不見天日,操縱維持整個城市正常運轉的機器。統治者的兒子則天真單純,整天無憂無慮地在頂樓的花園中玩耍。一個偶然的機會,這個少年遇到了工人的女兒馬利婭並愛上了她。這帶他進入了工人的世界,看到了危險的工作環境和繁重的勞動,心中十分震驚。與此同時,統治者發現工人在秘密集會,而馬利婭正是集會的召集者,她號召工人忍耐、等待。盡管如此,統治者仍然感到危險,她讓發明家製造了一個和馬利婭一模一樣的機器人,代替後者在工人中散播仇恨。假馬利婭煽動工人們毀壞了中央控制機,導致大水淹沒工人住宅區。危急時刻,真馬利婭逃出囚籠,和趕來的統治者的兒子一起,拯救了瀕臨滅頂之災的工人們的孩子。最後,認清真相的工人們將假馬利婭像女巫一樣架上火刑台燒死,而統治者和工頭的手也握在一起,象徵和解的終於來臨。
每個世代的人都有他們對未來的想像,不論是基於對現實的恐懼,或是對明天的期待,不同時代的人們總會以其當代的思考基準繪制各自的未來藍圖。佛列茲朗的電影《大都會》,則更進一步將工業革命、啟蒙運動以來人們對科學、機械的崇拜加以檢視、質疑與批判。
影片以具象的場景設計與空間建構創造出機械化未來世界的虛擬時空,運用視覺藝術的立即效果,引領觀眾走入佛列茲朗的未來觀,在那樣一個奠基於機械美學而創造的冰冷空間里,佛列茲朗讓我們看到了:大量生產的結果並非人人平等,反而是貧富差距的擴大與階級對立的日趨惡化,甚至導致如片中發生的勞資對立與工人革命;機械文明的過度發展所帶來的也並非更美好的明天,而可能是人性的泯滅,一如片中邪惡的科學家及其所創造的機械人瑪麗亞。因此,對科學文明的質疑與檢視,也就成為貫穿《大都會》全劇的主題思想。
就影片的敘事結構觀之,《大都會》巧妙地運用資本家之子與工人領袖瑪麗亞交往的主線,將大都會中具有不同象徵意義的、不同層級的人、事編織納入主題,高高在上、不知民間疾苦的資本家,代表了上層階級的剝削與冷漠,行事極端的科學家則諷喻當代科學主義的偏執發展,象徵救贖力量的瑪麗亞則被冠以聖母之名,片尾洪水沖毀都會城、眾人獲救一事,更是運用了水的意象與聖經諾亞方舟的隱喻相互輝映,深入闡述本片的主題意旨。
未來派建築大師聖愛利亞〈St.Elia〉曾說:「建築是居住的機械〈Machine for Living〉」,佛列茲朗於《大都會》中的空間調度即奠基於此,但影片中一幢幢巨大、鋼鐵、冰冷的機械式建築,反而成為佛列茲朗藉以批判科技文明壓制人性的最佳利器,透過視覺構圖與明暗光影的對比處理,所有的機械產物成為人類生存揮之不去的陰影,占據極大比例的生存空間而威脅、壓迫人類的生存。影片中心性扭曲的上層階級與遭受生活迫害的下層階級,在佛列茲朗的眼中,或許都是機械文明的受害者!
人的未來究竟會如何?面對未知的明天,佛列茲朗以視覺影像的論證,提出了他對機械文明、資本主義過度發展的恐懼,但不論時代如何演變,人們對不可知的未來再如何恐懼,或許就如同佛列茲朗藉瑪麗亞一角一再強調的,只有懷抱愛與希望,人類才有更光明的未來!
還有一部手冢的大都會,卡通片,在電驢上下載,我做的源。
『肆』 1927年的電影《大都會》耗資五百萬馬克是什麼概念
那是一戰之前的事了,那是的馬克還是比較值錢的,一戰後的馬克就是廢紙了。
廢話說多了,《大都會》號稱世界科幻電影史上的喜馬拉雅山,並不是虛名的,其中許多場景的模具造型與群眾戲都是刷新了當時的記錄,那500萬馬克的投資應該和97年上映的《泰坦尼克》一個檔次,也就是2億左右。和現在好萊塢動輒上億美元的投資比起來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以當時的電影投資而言,這無疑是自殺的行為。現在沒有哪家電影公司會以為一部電影的票房失敗而倒閉,《大都會》可以說是開創了大投資的歷史先河。。。。。
『伍』 有哪些推薦的德國電影
出色的懸疑渲染,巧妙的多次反轉使《我是誰:沒有絕對安全的系統》在一稍遜風騷的片名中綻放出了為人驚訝的觀感體驗,對計算機黑客的深諳,在虞我詐間構築了對黑客形象化的實態,而德國電影慣以深刻的哲思更是行雲流水般融於電影。
文/夢里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