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影空間營造的技巧有哪些
影視藝術是時間藝術與空間藝術的復合體,它既像時間藝術那樣,在延續時間中展示畫面,構成完整的銀幕形象,又像空間藝術那樣,在畫面空間上展開形象,使作品獲得多手段、多方式的表現力。
包括:
一、環境的空間營造
一部影視作品的空間營造應從整體上把握環境的氣氛和氛圍。選擇典型的富有視覺沖擊力的形象元素來構建一個具有整體感的空間構架,如影片《金色池塘》的外景環境造型,一所座落在湖濱的別墅,風和日麗,綠林清幽,景色迷人。湖面流盪著金色的陽光,給人一種和諧的美,富有地域特徵。這一環境的選擇。揭示了現代人生活中老年人應該怎樣面對新生活的問題,是向生活舉手投降,還是與生活進行抗爭,振作起精神,面對死亡與之挑戰。
二、空間的再現
影視區別於其他藝術的主要特點就在於它首先是造型的,以藝術的造型貫穿在它的自始至終。那麼在造型中如何在二維平面上創造三維空間,在這方面,先驅已積累了不少經驗與理論,如影片《小兵張嘎》中的一場戲,偽裝成漢奸模樣的羅金保帶著嘎子走進院落,他們鑽進葡萄樹下。然後曲里拐彎走到小柵里。羅金保挪開堵在門上的一捆草,從一道門鑽進去,他們爬上房頂,再從梯子爬到另一個院落里……這一連串的運動鏡頭既揭示了當年神出鬼沒的抗日游擊隊的一種神秘傳奇感,又較好地再現了一種空間的真實感。
三、空間表現
畫面並不只是以再現真實的空間為目的。為了表現某種主觀情緒,為了創造內心的視覺意象,還有意地利用各種技巧改變人們對真實空間的印象,進行空間的變形,壓縮多重空間的畫面組合。來達到空間的表現性目的,空間變形擁有著很大的表現性和情緒意蘊。如影片《黃土地》中曾多次以畫面展現翠巧在河邊擔著水桶向畫面走過來。通過長焦鏡頭對空間的壓縮,使人感到翠巧身後始終充滿了黃河之水,感到黃河的溫暖柔和以及她對翠巧的寵愛與主宰,使人物深深嵌入了黃河之中。
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寫道:「任何存在的基本形式就是空間和時間,時間之外的存在和空間之外的存在,同樣是極大荒唐」。因此,影視空間和時間並存就如天秤中的砝碼,應使兩者配重同等,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今後的藝術創作中發揮出強大的震撼力。
Ⅱ 影視藝術的空間營造
蘇聯的瓦斯菲爾德說:「電影藝術作品中的時間——無論是天文學的時間或形象的、蒙 太奇的時間——總是在空間里,在一定的紀實性的或假定的環境里實現的,影片的結構便是一個空間——時間的范疇。」一
部影視作品的空間營造應從整體上把握環境的氣氛和氛圍, 選擇典型的富有視覺沖擊力的形象元素來構建一個具有整體感的空間構架,如影片《金色池塘》的外景環境造型,一所坐落在湖濱的別墅,風和日麗,綠林清幽,景色迷人,湖面上流 盪著金色的陽光,給人一種和諧的美,富有地域特徵。這一環境的選擇,揭示了現代人生活中老年人應該怎樣面對新生活的問題,是向生活舉手投降,還是與生活進行抗爭,振作起精神,面對死亡與之挑戰。美國影片《鳥人》的環境造型也具有典型意義。「鳥人」用不願與人交談的方式來作為一種對社會的抗爭而被關在精神病院治療,其環境把「鳥人」安排在一 間帶鐵窗的病房,窗外是廣闊的藍天,自由飛翔的白鴿,而他身處的現實困頓和他心靈嚮往的自由天地從環境造型中鮮明地對比出來,環境的造型具有象徵性的意味。環境空間的營造要給人以物化情感的可能,空間環境能與人的情緒、心境吻合,人物的 情緒就會自然而貼切地找到情感的外在物,內在的情緒便能在環境中延伸開來。影片《出租汽車司機》一開始拍攝了查爾斯一雙清澈明亮、閃著青春和純真但又並不歡快的眼睛,坐在 車廂里的主人公查爾斯與川流不息、五顏六色的汽車,與路旁不斷閃逝的五光十色的紐約夜間街景構成了一組組色調反差極大、光彩奪目的畫面,通過這些美麗動人的畫面空間營造, 把觀眾帶進主人公的內心世界,一個既單純、質朴、孤獨又勇敢、執著、堅定的世界,把當代人的迷茫和追求的「組合性格」極好地表現了出來。
Ⅲ 如何分析電影中空間結構
電影的空間結構包含著很多內容和元素,短時間內沒辦法回答清楚,只能大概地給你說一下。
首先,電影的空間由兩部分構成:鏡頭內的空間和鏡頭外的空間。注意:我說的是鏡頭,不是畫面。鏡頭內的空間是窺視空間,可以把攝影機當作你的眼睛,這個空間是極為有限的。在這個空間里你所能見到的僅限於電影本身的劇情,這個空間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完全相同的;而鏡頭外的空間是一個延展空間,它對於每個人來說都不一樣,因為鏡頭外的空間是留給觀眾自己想像的。可以把攝影機當作是你自己,從而完全置身於電影之中。這個空間是無限的。我們常說「電影的空間是無限的」一般是指電影的整體空間而言。包括了鏡頭內外。如果一部電影的主人公只是在一個畫面似的背景下交代劇情似地進行表演,那麼空間結構就體現不出來了。
所以,分析電影空間結構,應該先把電影的內外空間弄清楚,然後綜合地產生對一部影片空間的基本概念。
其次,電影空間結構是立體的。比如一樓和二樓、池塘和地面、隧道和出口等等。看一部電影的空間結構如何,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空間的立體性做得夠不夠好。有些電影中只使用蒙太奇來簡單地交代敘事,並沒有通過長鏡頭將空間連成一個整體,這是低水平的空間構造。一般來說,長鏡頭對電影空間結構的立體性和無限性作用很大。可以說,是長鏡頭成就了電影空間。《雲水謠》的開篇鏡頭、《殺死比爾》、《公民凱恩》以及希區柯克的大部分影片對於空間結構的理解都非常好。如果你是要研究空間,這些片子看幾百遍都不多。
最後,電影空間結構是具有隱喻的。電影由運動產生,又因為隱喻才具有意義。《公民凱恩》的長鏡頭運用被認為是至今為止長鏡頭運用的最高水平,因為它的長鏡頭的隱喻作用幾乎無處不在,而且非常具有創新性。你可以去找出來看一下。一般來說,人物在鏡頭中的位置是隱喻的重點。高和低、遠和近、大和小等等,甚至平等位置的鏡頭都可以看作是一種隱喻。再比如說,鏡頭本身的拍攝位置也可以作為一種隱喻。仰拍和俯拍就是很好的隱喻鏡頭。還有就是空間大小本身就可以作為隱喻。狹小的空間和空曠的空間對於觀眾產生的心理暗示是完全不同的。
基本上就是以上幾點。希望對你能有幫助。
Ⅳ 《鋼的琴》電影分析
1.鏡頭
開頭一個固定仰角機位,兩位主角中心站位,對比異常強烈,車站的遮雨棚兩側揚起,好像是主角背後的翅膀,男人一側的車棚是破碎的,女人一側的車棚是完整的,男人一邊是廢墟,是舊工業時代的遠去,女人一邊是磚房,是新時期拜金風潮的湧入,兩人的衣著一舊一新,男人手裡是手風琴,背後是助力車,女人身上是時髦的大衣,挎包,兩人的格格不入頓時凸顯出來。在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的對話中,一直是固定機位,正因為鏡頭中包含如此多的元素,才讓觀眾避免了乏味。
等到季哥被警察抓走後,男主放棄了製造鋼琴,接下來的畫面跟開頭類似,景物人物完全相同,由固定仰角機位換成了固定俯角機位,應該暗示男主心情的變化吧,仰視男主時,男主是高傲的,藐視的,不向困難低頭的,而此時的俯角鏡頭,男主是卑微的,喪氣的,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的。
結尾時仍是機位平移,演員們都聚在鋼琴周圍,鏡頭逐漸後退拉遠,沿著長長的走廊離工廠越來越遠,帶著觀影人逐漸遠離那段鏗鏘的歲月。
2.燈光
偷鋼琴之後的月下獨奏更是奇葩,場面全黑,只有頂光,色彩明麗,雪花飄落,旋律悠揚,超現實浪漫主義風格,很唯美。在炸煙囪之後也有一段相照應的,男主女主在畫面中央,固定機位,背景全黑,唯有兩束頂光,分別給男主女主,男主坐,手風琴,冷色調,女主站,小腳步,暖色調。同樣的超現實浪漫主義風格,唯美。
3.音樂
電影《鋼的琴》從主題上,就是一個與音樂有關的故事:下崗工人陳桂林與妻子離婚,為了挽留住女兒需要一架鋼琴,從籌錢買鋼琴,到學校里偷鋼琴都不能成,於是拉攏昔日鋼廠的同事們憑一手之力造「鋼」琴。故事自始至終都在圍繞著一架挽留女兒所需要的鋼琴而展開,「鋼琴」作為一條線索也作為人物之間的主要矛盾在整個影片中反復出現,經典熟悉的鋼琴旋律,如陳桂林在木鋼琴上為女兒演奏貝多芬《致愛麗絲》,不時作為細節的呈現在片中響起,影片與音樂之間的直觀關聯便不言而喻了。鋼琴與手風琴,作為兩個實物在影片中的參與,為電影音樂提供了恰如其分而又妙不可言的入口,鋼琴為主,掌控著影片的主要旋律,手風琴協奏,統攝著整體感覺,使得音樂藉由樂器的存在扣住了整個影片的靈魂所在,賦予影片一種唯美的浪漫主義色彩。
與一般影片不同,《鋼的琴》並沒有致力於在二維平面之中製造三維視聽幻覺,而是逆其道而行營造封閉的效果,大量使用的正面水平機位以鏡頭的水平移動都是人產生強烈的抽離感,扁平的空間以及人物「左進右出」的運動方式營造的是一種貌似真實而又讓人警惕的非真實感,顯然是對電影語言規則的一次有意識的冒險,然而這是一次成功的冒險,非但沒有使影片生澀無味,相反地,這種對現實的背離造成了一種類似於黑色幽默的矛盾沖擊,容納了更多的意味。
4.剪輯
反復蒙太奇,陳桂林與他的父親在那屋頂上出現兩次,兩次的出現在整片中都是有著不同的意義,使得陳桂林在前面的困難都得到了思想上的解放,並且這樣更給觀眾一種一種錯覺想法。
交叉蒙太奇,陳桂林他們幾個偷了學校的鋼琴被抓,讓他們自己抬回去,那個淑嫻彈完琴望向陳桂林,然後鏡頭就轉換陳桂林在查閱書籍,這兩件事都有影響的作用。並且這樣更給觀眾一種知道陳桂林的想法。
節奏蒙太奇,而在他們找那個把胖頭的女兒搞懷孕的人的時候,鏡頭換了4次的固定鏡頭來拍攝,音樂也是從一開門就起,與鏡頭相互形成節奏感。之後又去追那些人有形成很好的相呼應。
在場面調度方面,影片開始的一場送殯戲,已經彰顯了張猛在電影語言上的想法。他用橫移鏡頭,三次拓展畫外空間:開始是一群人吹拉彈唱的橫移加特寫;然後是一群人在中景的畫面內,與畫外的人進行對話———至此,觀眾都是莫名其妙,不知道這幫人在干嗎;最後橫移鏡頭交代畫外空間,觀眾之前對這一場景的疑問得到解決,同時歡快的音樂與送殯場景的對比,也凸顯出其中的幽默。這種對畫面內外空間的運用、對電影語言的理解,使得整部電影抬上一個高度。
5.劇作
他的故事極其簡單,影片的敘事方法主要是順序的敘事,中間直接按照故事的情節發展下去。講述的是一群多災多難的男人,他們除了要應付自己生理上的中年危機外,還要應酬苟延殘喘的生活,為了挽留住離異男人的女兒,他們重新揀起了年輕時侯的浪漫,用鋼鐵做了一架鋼琴,而女兒終究是走了,就像難以挽留青春。當然,挽留女兒只是一個牽強的理由,他們這樣一群庸庸碌碌的男人,走過了人生的黃金時代,已經懂得與生活和解,他們也明白:活,沒有理由,卻要進行下去。這個時候,鋼琴不僅僅是鋼琴,這是一群生活在中國,肩負特殊歷史使命的,恰至中年的男人的自我拯救。
電影中的線索:第一條,主要線索,大家集體製造鋼琴的故事,第二條線索,影片的兩條暗線,一條是陳桂林前妻對孩子的爭奪,顯得較為尷尬,要麼應該加強這面的描寫,強化一下人物的動機,也增添一些困難,要麼則略寫,甚至不寫,尤其是前妻的戲份過多,但是有沒有影響到主線「造琴」,現在有些刪之可惜添則不足的味道。另一條線索,廢棄的工廠遺留下兩根高聳入雲的煙囪,工人們集體聯署呼籲保留,但終被拆除。這兩根煙囪經歷幾十年歲月,伴隨幾代工人的勞動、成長和生活,是城市地標,是記憶參照,更是過去時代光榮與夢想的見證。影片末尾,在大群工人佇立遙望中,兩根煙囪被定向爆破,瞬間,煙塵升起。這條情節線時斷時續,作為「造鋼琴」這個主線索的襯托背景,頗具意味。它說明,國家、資本、市場的邏輯和步伐,鐵面無情,堅不可擋。它還說明,土造鋼琴,這個單個「奇跡」,其實只是一次無奈的掙扎,正像最終不能留住陳桂林的女兒一樣,它並不能改變造鋼琴的那個「背景」,不能改變工人集體失敗的命運。通過這個背景線索的敘述,《鋼的琴》告訴了我們什麼是時代的大勢。
Ⅳ 影視畫面中表現空間的技巧有哪些
光線:光線是構成畫面的基礎和靈魂;
色彩:色彩是影視畫面注入情感的重要元素;
影調:影調是表現影視畫面明暗層次的關系要素;
線條:線條是影視畫面構成的基本形式。
Ⅵ 影片構圖中空間表現的主要方法是什麼
攝影構圖中的空間藝術
作者:劉強
在我們拿起照相機拍攝之前,每個人都會考慮將主題放在畫面什麼位置,前後、左右、上下,前景與背景安排,用什麼色調、視點高低、光圈與速度的換算,這時主題和前後景就形成了因果的空間關系,成功的作品空間藝術,取決於對主題語言理解、構圖知識掌握、色彩構成運用,對拍攝具體對象人、物體結構、事態進展及環境詳細分析,仔細了解,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攝影構圖中的空間藝術是表現主題、構圖構成、色彩運用的綜合特殊體,強調了它結構的藝術性、合理性、融合性、及中心視點突出的共性。我們知道攝影是把主題由點、線、面、體三維立體結構通過照相機原理轉變成兩維平面結構,再通過人眼睛觀看時把兩維平面結構轉變成立體結構的藝術,空間是立體結構轉換成平面結構再轉變成立體結構重要視角因素。構圖中的空間要素為主題大小、多少、上下、左右、質感、體積、主題與前後景焦點、色調、色彩、點與面、面與體、體與體等。離開了空間要素,就不能表現平面,再現不了立體,更談不上形成和表現。一幅好的攝影藝術作品,除了有明確的主題、正確的曝光、和諧的色調、合理的構圖,還需特色合理的空間藝術。空間有沒有藝術結構性,則取決於拍攝者自身文化素質、攝影技術和藝術修養了。
攝影構圖空間中藝術表現是多元化的,歸納起來為;
一、趣味中心的表現方式 任何拍攝者將會把主題趣味中心放在焦距的最佳視點與最醒目位置上的、或前端、或左端、或上端。這符合人們普遍視角規律,我們在看東西或物體時,習慣先看前、後觀後、先看左、後看右、先仰視、後俯視。只有確定主題趣味中心位置,才能較好的安排構圖及空間藝術了,畫面中每一因素借是為主題趣味中心表現而服務的。
二、沖擊視角的表現方式 攝影者手中各類款式相機與鏡頭、構圖學里學術原理、視點高低、光圈、速度的轉換等一切硬體和技術手法都是為給讀者強烈、醒目、趣味視角沖擊而更好地再現主題准備的。魚眼、廣角鏡頭,不僅使主題中心醒目、誇張、奇異變形沖擊人們視角,還能是構圖構成以全新、震撼的藝術特色。框式取景及形的再現為趣味中心表現強調了它完美與重要,也為構圖中空間構成創造豐富藝術特色性。色彩色調合理豐富的完美組合,極大吸引觀賞者的視角與感官,也充分渲染了作品的主題思想。
三、光影效果的表現方式 攝影是用光作畫的,攝影家當然知道光的妙用,光除了能很好再現主題思想,更能創造構圖空間韻意神奇的氣氛了,光是攝影構成構圖空間藝術首選手法之一。
四、色調色彩的表現方式 和諧色調是表現主題最佳手法,階梯或大留白、大留黑色調則是空間藝術美妙構成形式。豐富多彩的色彩給予表現主題更為准確悅目,也為構圖空間增添了詩畫般韻味與奧妙的神奇色彩。
五、視角透視的表現方式 雖然經過照相機原理將三維立體空間結構物體再現為兩維平面空間結構畫面,通過眼睛觀看則是活靈活現的立體結構畫面,此時主題與前後景空間、受光面、質感、形體結構現象都是空間科學透視原理。具體怎樣更好應用呢?近大遠小的自然透視原理、色調色彩合理和諧、點線面體平衡結構、焦距光圈換算等等因素無一不和拍攝者文化及藝術素質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六、點與面的表現方式 點、主題中心,點、視點中心,點、趣味中心,面、一幅作品完整的畫面也。點與面結構大小、點與面虛實、
點與面色調色彩等關系借因表現主題不同及拍攝者主觀意識異議而千變萬化的。「萬綠叢中一點紅」、「畫龍點睛」等表現手法則是各類藝術流派中點與面完美寫照。
七、點線面體的表現方式 我們知道點的重復構成線,線的重復構成面,面的重復構成體原理,它們在形成的過程中,不同物體、不同視點、不同光線、不同色彩及不同質體也形成了不同空間透視感。主題物體空間透視與前後景空間透視巧妙疊加再現是構圖空間藝術妙趣橫生,意趣合一。
八、體與體的表現方式 在大自然界,在攝影作品構圖中,我們看到前體、主體、後體、體與體千變萬化物體景觀和圖片,那是體與體再現構成了透視的美妙神奇關系。能夠運用好千奇百變的體與體構成構圖空間藝術再現是藝術家們不斷探索、創新、追求目的和目標。
空間,在廣闊宇宙,在大自然界,在古今中外,在眼睛能看到的任何地方,都有它存在。空間藝術的運用也是匯聚廣泛的,在語言文學中、書畫中、戲劇中、音樂中、哲學中、建築中、軍事中、時空中等等。唐時大詩人李白的《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杜牧的《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等詩句匯聚了古代詩人藝術的智慧和千百年來歷史的驗證,其藝術風格與中國水墨畫一樣,空間表現得微妙微肖,意境俱佳,看圖題詩、賦詩作畫,堪稱空間藝術運用的典範和良師。僅有百年歷史的攝影藝術,皆是借鑒各類門派藝術風格精髓而形成的年輕藝術,在攝影藝術流派風格自身的道路上,還有很多藝術范疇值得攝影理論研究工作者和攝影實踐工作者們借鑒、商討、創新和運用了。
Ⅶ 如何創造電影銀屏的畫外空間
一般情況下分兩種情況來表現畫外空間。
第一種方法是用聲音來表現,聲音來表現是最簡單的一種方法。比如,我們想表現畫面外有另外一個人在說話,並且情緒激動,那麼我們就用聲音,也就是這個人在畫面外說的話或者表現情緒激動的聲音。
第二種方法是用畫面內的人或物,一般情況下我們稱之為主體,它的動作、表情、神態等來表現畫面外的內容。比如,我們表現一個人被打了,我們又不想直接在畫面內表現,同時我們希望有一定的搞笑風格,那麼我們就在畫面內表現這個人的鞋子衣服飛起來,從而表現了這個人被打得這件事情,同時也可以表現出一種搞笑風格。
視聽語言就是利用視聽刺激的合理安排向受眾傳播某種信息的一種感性語言。語言,必然有語法,這便是我們所熟知的各種鏡頭調度的方法和各種音樂運用的技巧
Ⅷ 求幾張電影中的開放式構圖與封閉式構圖,謝謝急用
封閉式構圖指畫面中不需要藉助畫框外的空間進行敘事,其敘事所需的元素都已包含在畫框之中。比如下圖《華盛頓郵報》中的一個聚餐場景,主角、配角圍繞著餐桌並對某事件進行議論交談。
(8)電影如何拓展畫內外空間擴展閱讀:
封閉式構圖與開放式構圖的區別
封閉式構圖與開放式構圖。用框架去截取生活中的形象,並運用空間角度、光線、鏡頭等手段重新組合框架內部的新秩序時,就把這種構圖方式稱為封閉式構圖。把框架之內看成是一個獨立的天地,追求的是畫面內部的統一、完整、和諧、均衡等視覺效果。
封閉式構圖比較適合於要求和諧、嚴謹等美感的抒情性風光、靜物的拍攝題材,對於一些表達嚴肅、莊重、優美、平靜、穩健等感情色彩的人物、生活場面,用內向的、嚴謹的、均衡的封閉式構圖也是有利的。
開放式構圖在安排畫面上的形象元素時,著重於向畫面外部的沖擊力,強調畫面內外的聯系。畫面上和人物視線和行為和落點常常在畫面之外,暗示與畫面外的某些事物有著呼應和聯系。不講究畫面的均衡與嚴謹,不要求畫面內的形象元素完成內容的表達。
Ⅸ 電影構圖中「封閉結構」與「開放結構」的含義
所謂電影構圖,主要是指電影畫面中物體的布局與構成方式。影視作品是一種平面造型藝術,它是通過二維的畫面來展現事物,畫面具有明顯的邊緣,稱為畫框。通常情況下,這個畫框為矩形。畫框界定了畫面的表現范圍,平衡了畫面的格局,為事物的運動和聯系提供參照,與畫框內的事物緊密聯系,在這種聯系過程中體現創作者的呈現方式和表達手法,引導欣賞者通過畫框去觀察被自己加工了的、令欣賞者熟悉而又陌生的、具有某種假定性和表現性的世界。對於畫框的認識,存在兩種不同的美學態度:封閉式構圖和開放式構圖。兩種美學觀點多年來不斷地完善和豐富,形成了各自的體系。
Ø 一、封閉式構圖形式的畫面是相對獨立、相對封閉的,畫框是畫內空間與畫外空間的嚴格界限。
例如在電影《無人區》中,律師開車穿越無人區,不小心撞傷人後,自己在車上下定決心要焚毀屍體片段就屬於封閉式結構。通過正面拍攝給人一種堅定的感覺封閉式構圖通過畫框內的視覺形象展現事物。封閉式構圖形式對事物的反映完整、充分,對事物的運動和聯系交代清楚、明確,畫面整體的表意完整、清晰、准確。
封閉式構圖的畫內空間相對獨立。封閉式構圖形式畫面的畫內空間與畫外空間沒有必然的聯系,畫框作為一條嚴格分界線將畫內空間從客觀世界中割裂出來。例如在電影《血觀音》中,最後的場景時女主的外婆生命垂危躺在床上,孫女坐在病床旁,跟外婆說話,哪怕外婆寫了放棄治療的協議,孫女也要竭力搶救她。這個場景就是一個封閉結構,畫面全部的內涵和情感都蘊含於畫面所體現的視覺形象中,欣賞者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了畫內空間。
例如在經典影片《肖申克的救贖》中,Bogs被關禁閉後開門的場景,整個身體在畫面的三分之一處,加上周圍的陰影是封閉的空間顯得十分壓抑,給人空間狹小的感覺。封閉式構圖的畫內空間是平衡的。封閉式構圖的畫框明確限定畫面的表現范圍,規定了畫面的格局,並為事物的運動和聯系提供了參照,也可以與畫面中的各個結構元素建立聯系形成特殊的藝術效果,增強畫面表現力和感染力。我們平時經常提到的將主體放在黃金分割處,為運動的事物預留出一部分空間等拍攝經驗,都是封閉式構圖基本章法的體現。
Ø 二、開放式構圖開放式構圖畫面的畫內空間是與客觀世界緊密聯系的有機組成部分,畫框不再是畫內空間與畫外空間的嚴格界限。
例如在希區柯克的電影《後窗》中,鏡頭表現男主在窗口向外望去,我們並不能通過這個畫框來直觀看到畫框外的事物,但是通過畫外音,我們可以知道這是一個人員混雜,熱鬧的街區。開放式構圖通過欣賞者的聯想來展現事物。開放式構圖的表意空間不僅包括畫內空間,還包括畫外空間。畫內空間是實際空間,是影視畫面呈現給欣賞者直觀的視覺形象;畫外空間則是虛擬空間,需要欣賞者的聯想才能被感受和體會,能反映畫內空間所在的、更為廣闊的客觀世界。
又例如在影片《飢餓站台》中,不同的人分布在1~300多層的房間中,男主在最開始透過餐桌移動的通道向下看時,並不能看到盡頭,這回讓觀影者想像到底又多少層,最後一層的人,會不會還會有事物。開放式構圖追求更大范圍上的平衡開放式構圖的畫面往往結構元素的形象不全,畫面布局不穩定、不均衡,這些特點會使人感覺開放式構圖是不平衡的,因此,很多人都認為開放式構圖是一種不注重形式美感的、另類的構圖形式,其實不然,平衡是指事物因素進行自控調整而達到的相對穩定的狀態。
綜上,封閉式構圖和開放式構圖是對影視畫面框架結構認識的兩種不同的美學態度,從基本觀點上來看,這兩種美學態度是涇渭分明、相互排斥的,但二者在不同的情況下又能夠體現出各自明顯的優勢。電影和電視是兩種龐雜的藝術形式,一個明智的編導應當善於調動各種有利的因素為自己的作品服務,在同一節目、同一場景,甚至同一畫面中實現二者並存。只要這種因素能夠促進畫面含義的表達和情感的抒發,就可以合理採用,使各種元素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Ⅹ 一部影片的拍攝中,構圖起到怎樣的作用
構圖是影像造型要素的主要形式之一,本·克萊門茨和大衛·羅森菲德在《攝影構圖學》中就這樣表述:「構圖是一個思維過程,從自然存在的混亂事物之中找出秩序,組織成一個可以理解的整體。目的是讓這些要素向人們傳遞攝影家已經體會到的興奮、憧憬、畏懼、驚異或同情。」
3、構圖的特點——動態構圖
與傳統的藝術門類不同的是,影視不單單包含空間造型,也包含了時間的因素,我們都知道,影視藝術是時空結合的藝術。影視構圖最與眾不同的特點,就在於它是「動態構圖」。影視將不同空間、不同時間的鏡頭穿插在一起,通過剪輯呈現給觀眾一部統一和諧、有機流暢的影片。
構圖對影視呈現出的藝術形式有著重要的作用,是為內容的表現尋找藝術的形式,既能准確傳達內容的含義,又兼具藝術的審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