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指南 > 上海電影未來估值

上海電影未來估值

發布時間:2022-12-22 04:19:15

『壹』 中國電影730977新股估值

參考萬達院線,估值在800億左右。

『貳』 上海電影製片廠還拍電影嗎

拍。上海電影製片廠截止2022年12月1日還在不斷上映新電影,所以說還在拍。上海電影製片廠,是中國電影老企業,是中國三大電影基地之一。

『叄』 3年市值縮水600億,王中軍王中磊質押九成股份套現,華誼兄弟為什麼不行了

因為公司業務調整、成本上漲和資本湧入等多方面原因有關。這也是正常的資本運營。因為王氏兄弟已經不是第一次質押他們的股份了。自2011年以來,這種情況幾乎每年都有發生,2015年和2017年達到11次高峰。去年8月和今年4月,王中軍個人質押股份的比例接近90%。


現在的華誼兄弟能否在資本市場上存活下去還不好說,只有在江蘇稅務部門的調查結果出來後才能知道。如果在清白的前提下,華誼兄弟真的想在市場上站穩腳跟,還得多依靠精彩的影視作品,而不是純粹的資本游戲。

『肆』 國內六大電影公司洗牌:光線市值破500億居第一,是華誼三倍

搜狐 娛樂 訊 (哈麥/文)2017年之前,要論國內六大電影公司的排位,從總市值和年度盈利綜合來看,萬達電影高居第一,中國電影、華誼兄弟、光線傳媒基本相當,處在第二梯隊,博納影業和北京文化次之。


但經歷了2018年-2020上半年兩年半的「洗牌」後,行業地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光線傳媒勢頭大好變成了遙遙領先的「新一哥」,博納影業業績連年逆勢增長再次申請A股上市,萬達電影從高位滑落輝煌不再,以穩為特色的中國電影受疫情沖擊開始虧損,曾經的領頭羊華誼已經跌到了谷底還在爬坑階段,北京文化頻出爆款背後沒有亮眼的業績支撐已被打回原形。


光線傳媒:片單豐富,預期好,已成遙遙領先的新一哥

在影視公司里,光線傳媒是這幾年少有的沒有「爆雷」的公司。在其它同行公司業績都大幅下滑或巨虧的時候,它保持了連年的高增長。

2016年-2019年,光線傳媒凈利潤分別為7.41億元、8.15億元、13.73億元(包括了出售所持新麗傳媒股份的投資收益)、9.48億元。2020上半年,在新冠疫情沖擊下,光線凈利約2100萬元,同比下跌80.46%。不過,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因為別的公司基本都是巨虧。


2019年,光線獨家主控的《哪吒》爆賺,打開了資本市場對光線所布局的「中國神話宇宙」的想像。光線傳媒的股價由此脫離疲弱的行業大勢,開始震盪上揚,走獨立行情,一路從7元多漲到了現在的17元,翻了兩倍多。總市值已經突破了500億元,創下新高,成了影視公司里遙遙領先的「新一哥」,比原來的行業「老大」萬達電影總市值高出100多億元。


目前,光線傳媒的股價還在上升通道中,階段性預期可能在十一國慶檔《姜子牙》上映前後兌現。

這之後,光線傳媒還有很強的片單支撐,曝光的總片量在電影公司里是最多的,其中有不少有IP基礎。

根據2020半年報披露,影院復工後光線預計年內上映的電影有12部。其中主投的《妙先生》,參投的《八佰》《蕎麥瘋長》已經上映,參投的《我的女友是機器人》,主投的《姜子牙》已定檔。剩下的檔期待定,包括張藝謀執導的《堅如磐石》、《無名之輩》導演饒曉志執導劉德華主演的《人潮洶涌》等。


在製作中,或在前期策劃中,或待引進的新片有39部,包括《大聖歸來》導演田曉鵬的《西遊記之大聖鬧天宮》和《深海》、《哪吒2》、《大魚海棠2》、《魁拔》、《三體(新)》、《火神山》等。


同時,光線這幾年也在加大力度投資電視劇/網劇,曝光的預計製作、播出片單里有21部。

除了電影、動漫、電視劇、藝人經紀(包括編劇、導演),光線還開始在實景 娛樂 方面布局。半年報披露,光線中國電影世界項目已進入啟動階段,分地塊全面進行規劃設計工作,各項報批報建工作陸續推進中,同時項目現場已啟動基礎工程施工,部分道路、橋梁、 水系、影棚及附屬配套商業進入施工狀態。

萬達電影:影院巨虧,電影項目少,股價在坑底徘徊

2018年之前,萬達電影很風光,受益於中國電影票房的高速增長,以院線、影院業務為主的萬達電影業績自然亮眼,2016年-2018年凈利潤分別為13.66億元、15.16億元、21.03億元,連年高增長。那時候,還沒有被購入上市公司的萬達影視表現也很好,出品的電影總票房在所有電影公司里曾經排到過第一。


2019年,萬達電影完成了對萬達影視的並購,當年因計提大額資產減值損失,萬達電影凈利巨虧47.29億元。

實際上,因為行業趨冷,總票房增速放緩,影院增多導致競爭加劇,全國第一大影投及院線萬達院線的優勢不再那麼明顯,主營業務已經受到了沖擊。

在這樣的情況下,又遇上了新冠疫情,影院停業半年,萬達電影2020上半年虧損15.67億元,而上年同期為盈利4億元。

萬達這些年通過並購新媒誠品、互愛互動、萬達影視,擁有了電視劇、 游戲 、電影業務,但它的主業還是影院及院線。萬達旗下擁有651家影院(包括境外影院53家),其中國內影院年票房佔到了全國總票房的約13%份額。


2019年,萬達電影影院相關業務(包括觀影收入、廣告收入、商品及餐飲消費收入)營收佔比84.22%,電影製作發行及相關業務佔比5.79%,電視劇製作發行及相關業務佔比3.23%, 游戲 發行及相關業務佔比2.55%。


今年,影院要想實現盈利很難,電影相關業務表現又不突出。2020年下半年,萬達影視主投計劃上映的影片只有《海底小縱隊》《天星術》,《我和我的家鄉》是參投。最重要的《唐人街探案3》不在年內計劃中,可能在等2021年春節檔。

這樣的業績和前景資本市場當然不買賬,在大盤指數都快要創新高的情況下,萬達電影的股價至今還在坑底徘徊,總市值約392億元,昔日的輝煌完全不再了。


華誼兄弟:谷底反彈,開始爬坑,依然資金荒

其實要比慘,華誼兄弟比萬達電影更慘。華誼是電影公司里業績最早爆雷的,2016年、2017年凈利潤還都在8億多,2018年突然變成虧損10.93億元,2019年繼續巨虧39.6億元,2020上半年繼續虧損2.31億元。


華誼兄弟是在深圳創業板上市的,創業板規定,上市公司連續三年虧損就要直接退市。華誼已經連虧了兩年半,如果今年不能扭虧為盈,損失就大了。這可能也是影院剛復工不久《八佰》就急於上映的原因,因為盡快回收票房分賬款(以及上映後可以盡快賣網路版權拿一筆凈收益)對於華誼來說很重要。

《八佰》之後,根據現象級手游《陰陽師》改編的《侍神令》(陳坤、周迅主演),和常遠執導的喜劇《溫暖的抱抱》(常遠、李沁、沈騰主演)也會在年內上映,已經放出了影院貼片廣告,這都是華誼的片單里比較有吸引力的項目。


除了以上三部,華誼還有一些備貨,不過都是之前已定的項目,最細曝光的新項目很少。這其中已殺青進入後期製作階段的包括:陸川的《749 局》、李玉的《陽光不是劫匪》、周星馳的《美人魚 2》、賈樟柯的《一直游到海水變藍》(原名《一個村莊的文學》)、曹保平的《涉過憤怒的海》。籌備中的包括:潘安子的《日光危城》、羅蘭·艾默里奇的科幻災難片《月球隕落》(片名暫譯)、田羽生的《一條龍》、陳正道的《未來的未來》。

開發新項目需要錢,而華誼這幾年最大的難處就是缺錢。好在,華誼一直在想辦法解決問題,沒有出現債務違約等情況。

華誼在今年發布2019年年報時同時公布了定增預案,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2.9億元,包括大股東阿里、騰訊在內的九家公司參與認購,後因陽光人壽退出,預案修訂,定增至今還沒有落實。


但是在七月底,華誼宣布和招商銀行達成了戰略合作,招商銀行擬向華誼的影視片單計劃提供不超過15億元的綜合授信額度,此次的合作片單中共有30餘部影視作品,時間規劃覆蓋到2023年。


這一消息大大提振了資本市場對華誼兄弟的信心,加上《八佰》上映的消息以及票房的超預期表現,華誼的股價實現了一波震盪上漲,總市值從最低時的約90億元漲到了現在的約170億元,接近翻番,走出了觸底反彈的走勢。


但華誼的危機並沒有完全解除。

截止2019年底,華誼有息債務(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非流動負債、長期借款)總額34.4億元,其中短期借款及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總額27.54億元。


王忠軍、王中磊合計持有華誼兄弟28.60%股份,其中93.42%還在質押中。

北京文化:年年有爆款,業績不亮眼

北京文化是一個靠收購轉型而來的新秀影視公司,這幾年因押中了《戰狼2》《我不是葯神》《流浪地球》等爆款而備受關注。

但是盈利方面北京文化在經歷了2016年的高光時刻後,就連年在下滑,2016年-2018年凈利潤分別為5.22億元、3.10億元、1.25億元,2019年巨虧23.06億元,今年上半年虧損6400多萬元。


股價也是從2016年後一直下跌,大致跟業績表現相對應。目前總市值67億元,較最低點已經算是有所反彈,但是放在 歷史 上看,還是處在坑底低位。總體體量跟其他幾家公司比差距也很大。


電影方面,北京文化有一些有市場潛力的儲備項目。已定國慶檔上映的《我和我的家鄉》是復制《我和我的祖國》成功模式的一部電影,由北京文化主控。由烏爾善導演的巨制《封神三部曲》外景拍攝已全部殺青,在後期製作中,可能逐年上映。另外,計劃2020年上映的還有賈玲導演的《你好,李煥英》和「叫獸」易小星執導的《沐浴之王》。


2020年之後已曝光的項目有十多部,包括由管虎擔任總導演獻禮建黨100周年的《東極島》、陸川的《749局》、烏爾善的新項目《封神演義:龍之戰》等。

博納影業:逆勢發力,已成民營主旋律大本營

博納早在2010年就已經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後來在2016年私有化退市,2017年首次在國內A股申請上市,但結果是被中止。今年在注冊制落地的背景下再次申請IPO。上市前的融資階段,博納影業集團的估值是150億元。如果成功上市,總市值可能會被推到更高。

在盈利方面,博納像光線一樣,每年逆勢增長,2016年-2019年凈利潤分別為1.02億元、1.99億元、2.64億元、3.15億元。今年上半年疫情沖擊下盈利近2700萬元,是幾大電影公司里最高的。


在投資和發行端,博納的特色一直是高度合作香港導演,很多高票房電影如《中國機長》《烈火英雄》《紅海行動》《無雙》《追龍》《湄公河行動》《智取威虎山》《龍門飛甲》《十月圍城》都是出自香港導演之手。


除了相互信賴外,博納也和這些電影人簽訂了合作協議以圖較長期地「綁定」。

比如,博納和林超賢簽了五部電影的協議,林超賢拍過《激戰》《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緊急救援》。和徐克簽了五部電影,徐克拍了《智取威虎山》,他手上還有《智取威虎山前傳》《神鵰俠侶》《收網行動》《法門寺密碼》《星寵》等未官宣及未確定投資方的項目。和爾冬升簽了四部電影的導演工作和十二部電影的監制工作,爾冬升拍了《竊聽風雲3》《我是路人甲》,監制了《武林怪獸》。和陳凱歌簽了五部電影的導演約,陳凱歌拍了新片《少年時代》,正在後期製作中。和劉偉強簽了五部監制約,劉偉強拍了《建軍大業》《中國機長》,監制了《烈火英雄》。和庄文強簽了一部電影,庄文強拍了《竊聽風雲3》《無雙》。和陳國輝簽了五部電影約,陳國輝拍了《烈火英雄》。


和演員也有合約。其中,張涵予簽了五部電影的影視服務約,其中一部是張涵予導演的電影。張涵予過去主演了《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中國機長》。和劉德華簽了兩部片約,劉德華過去主演了《澳門風雲3》《追龍》。和章子怡簽了一部片約,章子怡過去主演過博納參與出品的《一代宗師》。和陳寶國約定合約期內承擔電影電視劇的演員工作,陳寶國曾出演過《湄公河行動》。

博納的另一大特色是主旋律,這幾年它主要的成績就是來自商業主旋律電影。

而且,未來的規劃也是如此。已知博納已經有三部主旋律電影在做,將於2021年獻禮建黨百年。一部是展現抗擊新冠疫情的《中國醫生》(劉偉強率領的《中國機長》原班人馬打造),一部是抗美援朝題材電影《冰雪長津湖》,還有一部是聚焦地下黨的諜戰片《無名》。


中國電影:資源好,發行強,業績穩

中國電影是國企(還有上海電影等)的代表,它最大的優勢是擁有其他公司都沒有的進口片發行資質,所有進口片都要經過中影、華夏(中影是大股東,持股14.00%)兩家公司,這是一個非常穩定的利潤源。

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中影發行進口影片133部,票房122.27億元,占同期進口影片票房總額的57.51%。主導或參與發行國產影片564部,累計票房130.34億元,占同期全國國產影片票房總額的34.15%。

2019年中影發行收入占總營收的比例為近53%,電影放映佔比21%,影視服務佔比16.5%,影視製片製作佔比9.4%。


能看出,中影最大的優勢是發行,其次是放映端。影院及院線方面,中影控股4條院線參股3 條院線,旗下控參股院線和控股影院合計覆蓋全國18353塊銀幕,銀幕市場佔有率為26.30%。

排第三的影視服務板塊包括了很多方面,比如影視器材、數字放映設備、中影基地、銀幕廣告、票務平台、融資租賃等等,也是中影全產業鏈布局的體現。除了沒有像華誼那樣的電影主題小鎮,可以說電影產業鏈上該有的中影都有了,比任何一家電影公司都要全面。


另外,中影還有資源優勢。去年春節檔最熱門的幾部電影中中影參與了《急先鋒》《唐人街探案3》《奪冠》《囧媽》四部,未來的一些重點影片如《我和我的家鄉》《封神三部曲》《美人魚2》《懸崖之上》(張藝謀執導),中影也都有參投。

過去幾年,中影現金流充足,業績穩定、抗風險能力強。2016年-2019年凈利潤分別為9.17億元、9.65億元、14.95億元、10.61億元。


但穩中缺少高增長和想像力,所以在資本市場表現並不突出,目前總市值288億元,處在上市以來的低位。


今年由於疫情沖擊,上半年中影虧損超過5億元,這種長期的穩定被暫時地打破了。但長期來看,中影的獨特優勢還會一直在。

接下來的國慶檔,中影有《急先鋒》《奪冠》《我和我的家鄉》《一點就到家》四部電影上映,票房好壞將直接影響今年的業績。


未來項目中,以主旋律為主。為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創作的《金剛川》《英雄連》《保家衛國——抗美援朝紀實》(紀實)《誰是最可愛的人》(動畫)擬於2020年10月上映,張藝謀執導的反映抗日戰爭時期地下工作者不忘初心無畏犧牲精神的《懸崖之上》正在後期製作中,抗擊新冠疫情題材影片《江城子·在武漢》(暫定名)正在籌備中,展現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的攻堅克難、英勇開拓精神的《無限深度》(暫定名)正在籌備開發中。另外正在創作開發中的電影還包括《紅色的起點》《英雄虎膽》《誤殺 2》《暗戀·橘生淮南》,以及與開心麻花影業合作的喜劇《進擊的鄭前》《獨行月球》。

『伍』 楊冪傳媒公司,楊冪劉愷威離婚背後50億估值公司

劉愷威曾評價:「我太太比我有商業價值」。

12月22日,「嘉行傳媒」官方微博宣布,旗下藝人宣布楊冪與劉愷威已離婚,未來將以親人的身份共同照顧撫養孩子,以朋友身份真誠地祝福彼此的未來。

此消息一出,這對一線明星吸金夫妻瞬間刷爆了網路,不到一個小時位居新浪微博熱搜第一、今日頭條熱搜第3位。相比婚姻破裂,兩人背後的商業資本布局——嘉行傳媒也引來大眾駐足觀看。

據天眼查顯示,「嘉行傳媒」全稱為霍爾果斯嘉行傳媒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母公司為西安嘉行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嘉行傳媒」),西安嘉行傳媒第一大股東為西藏嘉行四方投資管理合夥企業(下稱「西藏嘉行」)。

西藏嘉興四方是由楊冪、趙若堯和曾嘉三人於2015年7月成立的合夥基金。其中,楊冪持有西藏嘉行四方18.75%股份。同年9月,西藏嘉行四方以1020萬元收購西安同大37.15%的股份,借殼登錄新三板。

公開資料顯示,嘉行傳媒主要從事藝人經紀、電視劇和電影的投資、製作及發行業務、商務及衍生品開發。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已完成製作並發行的電視劇作品有《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談判官》;已發行上映的電影有《傲嬌與偏見》、《致命倒數》和《綉春刀之修羅戰場》等,旗下藝人有楊冪、迪麗熱巴、劉愷威、高偉光等。

2016年、2017年、2018年1-6月,嘉行傳媒營收分別為3.33億元、4.78億元、5.2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29億元、1.94億元、1.33億元。

作為嘉行傳媒股東的楊冪也從中獲利匪淺,根據2017福布斯中國名人榜,楊冪2017年總收入達到2億元,位列第三。在2017年女星商業價值排行榜中,楊冪的商業指數為94.91,僅次於趙麗穎和angelababy。

新元文智創始人劉德良認為,由於嘉行傳媒一直被認為是楊冪的公司,且現在市場環境及業務情況也不怎麼樂觀,兩人的離婚可能會對嘉行傳媒有所影響,如投資方的積極性會大幅降低,此外藝人經紀可能也會受到影響。

曾估值50億

在楊冪、劉愷威、迪麗熱巴等頂級流量支撐下,只用了三年時間,就打造出一家50億元估值的影視公司。

2017年3月嘉行傳媒的方案顯示,公司擬以每股250元的價格發行不超過110萬股,預計募集資金不超過2.75億元,這意味著該價格將嘉行傳媒的估值推升至50億元左右。

綜合媒體報道,進入2018年以後,越來越多項目型影視公司泡沫的破滅,A股的大門更是越收越緊,影視公司在資本市場運作的空間越來越小;加上范冰冰事件的影響,影視稅收「自查自糾」,眾多影視公司從霍爾果斯撤離……可以說是風聲鶴唳。

好景不長,今年11月7日,尚世影業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發布4則資產轉讓公告,每則內容相同:擬以9618萬元的價格轉讓嘉行傳媒2.375%的股權。按此價格計算,這意味著嘉行傳媒估值已經降為40.5億元,縮水近10億。

需要注意的是,這是尚世影業今年第二次掛牌轉讓嘉行傳媒股權了。上次轉讓是在10月份,嘉行傳媒整體估值45億元,但沒有收到理想的結果,尚世影業並沒有轉讓出其全部的股份,才促成上個月的第二次「打折讓利。」

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就曾表示,資本正在撤離影視市場,目前很多影視項目的融資都出現了問題,未來一兩年來,會有幾千家影視公司會倒閉,中國電影的第一次危機正在到來。

事實上,進入2018年以後,嘉行傳媒在資本市場上似乎沒有以往活躍了,今年5月30日終止掛牌,正式作別新三板。

對於摘牌原因,嘉行傳媒在4月27日《關於擬申請公司股票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終止掛牌的公告》中表示,從新三板摘牌的目的是「加快融資節奏。」

嘉行傳媒稱:「嘉行傳媒主營是藝人經紀、電視劇和電影的投資、製作及發行業務、商務及衍生品開發,目前處於一個快速發展階段,考慮到目前融資周期較長和信息披露成本較高的原因,為了進一步提升公司的決策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加快融資節奏,擴大經營,經公司審慎研究決定,公司擬申請公司股票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終止掛牌。」

如今,經歷嘉行傳媒從新三板摘牌、估值縮水、離婚風波後。自今年6月份「陰陽合同」興起涉稅問題,楊冪還面臨著補稅傳聞。

在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看來,離婚畢竟是一個負面消息,估計會對嘉行傳媒產生一定影響,整個公司創造收入的能力肯定會下降。此外,在如今影視行業的寒冬之下,負面消息對公司的影響可能更大一些。近兩年來對明星收入等問題的核查都比較嚴格,而嘉行傳媒之前的估值也過高,近期呈現出泡沫消退的局面。多重不利因素交織之下,嘉行傳媒所面臨的情形可想而知。

踩雷樂視

西安嘉行也被賈躍亭的樂視「坑過」。2016年年中,樂視風華正茂,揚言要砸150億,投入影視全產業鏈。

位居在線視頻網站「四強之一」的樂視成為了當時眾多影視公司追逐的對象,嘉行傳媒也不例外,聯合樂視出品影視劇《親愛的翻譯官》,嘉行傳媒和樂視的交集就多了起來。

2016年年報顯示,樂視位居嘉行傳媒第一大客戶,為嘉行傳媒貢獻了9057萬元的收入,占當年總收入的近三成,是嘉行傳媒2016年業績大增的重要力量。

著實讓人意外的是,2016年年報剛披露不久,樂視危機開始爆發,賈躍亭跑去了太平洋彼岸,大批供應商遭受池魚之殃,其中包括嘉行傳媒。

業內人士認為,在影視行業監管愈發嚴格、市場不斷調整且競爭愈發激烈的情況下,現階段嘉行傳媒在手握楊冪這位具有較高熱度和流量的明星之外,也需要在其他方面增加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包括在藝人經紀方面如何才能推出更多有更大影響力的藝人,在影視作品方面如何製作出更受市場認可的作品,通過不同方式為自身增加含金量。

資本寒冬

嘉興傳媒估值縮水或許只是影視行業正在接受資本選擇的一個縮影。

公開資料顯示,嘉行傳媒注冊時間為2015年10月10日,注冊地址為新疆伊犁州霍爾果斯友誼路塗金明於成傑房產201室、202室、302室。霍爾果斯最引人注目的是這里曾注冊有上千家影視公司。

霍爾果斯「星光之旅」始於2011年。當年,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門聯合下發通知,對霍爾果斯實行「五減五免」的稅收優惠,即政府規定目錄內的企業(含影視、文化傳媒服務業企業)五年內可免徵企業所得稅,五年後當地政府部門還將返還稅收,最高返還比例達50%。

據經濟日報,自6月份以來,有超過100家霍爾果斯的影視公司申請注銷,包括了如徐靜蕾、馮小剛等多位知名藝人擔任法人或持股的企業,政策紅利的消失、陰陽合同的發酵、行業制度的規范管理,讓明星資本紛紛撤出這個曾經的避稅天堂。

6月14日,徐靜蕾任監事的霍爾果斯春暖花開影業有限公司公布了注銷公告;

7月23日,趙文卓和張丹露全資持股的霍爾果斯萬奇影視傳媒申請注銷;

8月29日,霍爾果斯天翔影視傳媒申請注銷;

9月11日,任重擔任法人持股10%的霍爾果斯星禾影業申請注銷;

9月26日,馮小剛持股30%的霍爾果斯美拉以自行清算的方式申請注銷。

更讓人啼笑皆非的是,近兩個月以來,因為申請注銷的公司實在太多,《伊犁日報》的版面都快不夠用了,僅8月27日一天就刊登了25則「注銷公告」!

這個曾經在「鼎盛時期」注冊超過1600多家傳媒公司的霍爾果斯,隨著政策收緊、稅制調整,似乎意味著影視行業與明星資本進入寒冬。

東方證券分析師鄧文慧表示,影視內容板塊受政策監管的影響較大,諸多新的內容形式在政策監管逐步介入後將受到相應掣肘,未來若監管政策進一步收緊,相關產業將受到較大影響。

廣證恆生文化傳媒行業研究負責人、副首席分析師肖明亮認為,近幾年明星公司估值遭遇較大幅度的下滑,同時,證監會對影視公司收購政策收緊,明星資本企業很難過會。自2017年以來A股再未准入過一家明星資本化影視公司,由於市場逐步回歸理性以及監管力度加大,明星效應對於資本的吸引力在逐漸減弱。(時間財經 李洪力)

『陸』 為什麼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不復曾經的輝煌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真正沒落原因,就是在九十年代歷經市場經濟的強大沖擊下,為了追求經濟利益出品了一些質量低下的動畫,久而久之,很難再製作出優秀的動畫影片。

這樣的經歷一直延續到2000年後,幾乎看不到該廠做的優秀作品,從此以後,該廠才真正走上了沒落,無聲無息的消沉下去了。

該廠如今動畫的質量開始走下坡路了,在近20年的時間里,很難再製作出像當年經典的美術動畫影片來。令人對此遺憾不已。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簡稱上美影),成立於1957年4月,前身是東北電影製片廠卡通股。是中國歷史悠久、片庫量豐富、知識產權眾多的美術電影製片基地。

建廠後共攝制美術片500多部,創作了《大鬧天宮》《哪吒鬧海》《天書奇譚》《黑貓警長》《葫蘆兄弟》《寶蓮燈》等伴隨了幾代中國人成長的經典作品,獲得了400多項國內外大獎,以動畫「中國學派」享譽國際。

『柒』 為何上海會成為中國電影發祥地

早在1941年,影界大佬羅明佑就提出:「自最初的中國電影至最近的中國電影,悉由廣東人領銜演出」;他還如數家珍報了一長串粵籍影人名單,有鄭正秋、黎民偉、黎北海、羅明佑、蔡楚生、張織雲、楊耐梅、阮玲玉、胡蝶、陳雲裳等等,聲稱「隨時隨地都遇見廣東籍的銀色戰士」。另據浙江影協統計,在中國電影百年歷史長河中,共有上百位寧波籍影人作出了貢獻,包括電影編導張石川、袁牧之、應雲衛、桑弧、林杉、干學偉、張鑫炎、張子恩;電影經營家邵醉翁、邵逸夫、柳中亮、柳中浩、徐桑楚;電影技術家鄭崇蘭、林聖清;電影演員韓非、張翼、舒適、王丹鳳、喬奇、白穆、陳思思、洪金寶、周星馳等。然而,廣東人從影雖多,廣東並未成為中國電影的搖籃;寧波人從影也多,寧波亦未提供早期影人馳騁的空間。當年那些「恥為人後、勇於進取」的寧波人,不約而同作出了「成才非去上海不可」的選擇。上海自開埠後形成的開放性、商業化社會環境,當仁不讓地成為電影這一舶來品在中國落地生根的理想土壤。
19世紀末以來,「影戲」在上海這個娛樂需求極旺盛的大都市營造出得天獨厚的文化空間與市場,生成了中國電影史上諸多「第一」,舉其要者有:
1896年8月,上海徐園放映「西洋影戲」,首開中國人第一次看電影的紀錄;
1913年9月,第一部國產故事片《難夫難妻》在上海問世;
1922年3月,張石川、鄭正秋等在上海創辦第一家股份制「明星影片公司」;
1927年1月,中國第一部電影年鑒《中華影業年鑒》在上海出版;
1931年3月,明星公司在上海推出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
1941年9月,萬氏兄弟在上海攝制中國第一部大型動畫片《鐵扇公主》;
1947年10月,史詩性悲情大片《一江春水向東流》在上海連映三個多月,觀眾近80萬人次,創下國產片票房新紀錄;
1948年8月,中國第一部譯配英語的《假鳳虛凰》從上海輸往歐美放映。
據統計,上世紀20年代共有142家電影公司在上海開張,此後優勝劣汰,形成明星、天一、聯華三大公司鼎足而立的格局,奠定了上海作為中國電影製作、發行、放映的龍頭地位。曾有人提出「一城電影」的說法,因為1949年以前攝制的3000多部國產片,其中80%以上出自上海,使上海成為中國民族電影的重鎮。與此同時,在上海涌現出中國第一代、第二代影人群體,名編導與名演員珠聯璧合,創作出《神女》《漁光曲》《大路》《馬路天使》《萬家燈火》《小城之春》等載入世界電影史冊的經典名作。中國電影史上有不少重大事件、重要現象均同上海有著密切關聯,誠如先驅者鄭正秋所言:「中國之上海,猶美國之好萊塢。影片公司,星羅棋布;電影明星,薈萃於此。」可以說,在中國沒有哪一座城市與電影的歷史淵源如上海這么深厚久遠。
然而,上海作為中國電影的發祥地,至今給後人留下了哪些看得見、摸得著的電影歷史遺痕?
深入上海的大街小巷,現今還能尋訪到不少與中國電影歷史相關的舊址,在那些物理空間的背後潛藏著影壇軼聞,留存著彌足珍貴的電影文化符號,彰顯上海所擁有的深厚電影文化積淀。例如1896年最早放映「西洋影戲」的徐園,其原址為天潼路814弄地塊,此前還遺留著1881年建造時的界碑。又如,30年代初任光、聶耳錄制有聲電影插曲的「百代唱片公司」小紅樓,現掩映在徐家匯綠地之中,此處追根溯源乃是《義勇軍進行曲》的誕生地。再如,中國影壇名人30-40年代幾乎都在上海石庫門弄堂居住生活過,如鄭正秋(進賢坊)、田漢(日暉里)、夏衍(業廣里)、阮玲玉(沁園邨)、胡蝶(四明邨)、周璇(元吉里)、蔡楚生(千愛里)等,他們住過的寓所現已受到文物保護部門,一塊塊鐫刻著名人姓氏的紀念銘牌出現在那些故居的門首。從搶救電影歷史遺產的意義上說,這些存量不多的舊址構成中國電影跨越一個世紀的人文景觀資源。
上海曾是中國電影市場的半壁江山。20世紀30年代,國內共有233家影院14萬個座位,上海一地擁有53家影院3.7萬個座位,約佔四分之一比例,市民看電影的風靡程度可見一斑。但令人遺憾的是,前些年上海掀起新一輪城區改造,如建於1925年的「夏令配克大戲院」(解放後更名新華電影院)說拆就拆,從此讓人覺得南京西路少了點人文氣息。這也警示我們,上海歷史文化遺產不容再流失!由主管部門公布的「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名單上,不少老字型大小影院榜上有名(當年稱「大戲院」):金城大戲院、中國大戲院、光陸大戲院、大光明、新光、蘭心、國泰、美琪等等。在這些影院里曾發生過轟動一時的社會新聞,如1930年2月22日,洪深在大光明戲院憤起阻止好萊塢辱華片《不怕死》上映;1936年3月,卓別林訪滬「閃電之旅」光顧新光戲院等。目前「老當益壯」仍在服役的專業電影院屈指可數,僅剩大光明、國泰兩家了。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也是電影刊物出版中心。早在1921年4月,顧肯夫、陸潔、張光宇在上海創辦中國第一本《影戲雜志》,現已成為上海圖書館珍藏的電影文獻鎮館之寶。此後近三十年間,在上海出版的電影雜志、電影畫報多達207種。這些塵封已久的電影文獻,已被上海圖書館列為數字化搶救項目。
記得數年前訪洛杉磯漫步好萊塢街頭,看到早期美國電影業的瓶瓶罐罐、一紙一片均被當作文物陳列,不由感嘆好萊塢角角落落都溢出電影的氣息。香港同胞亦大力打造「電影香江」城市名片,訪港遊客步出機場,隨手能取到一張《香港電影地圖》,以此吸引四方影迷按圖定址,參觀港島各種電影景點。我想,黃浦江畔也應樹起「電影上海」的標幟,與浦東迪士尼樂園遙相呼應,吸引海內外遊客和影迷來此觀光,構成一趟撫今追昔的上海電影文化之旅。

『捌』 電影股票有哪些龍頭股

1.長城影視(002071):長城影視傳媒集團系國內知名的社會影視傳媒機構,年產電視劇100多(部)集,年產電視紀錄片2000集。擁有國家頒發的國內最高資質的電視劇製作甲種許可證。 集團下轄北京長城天馬影視、北京長城環宇影視、浙江長城影視、浙江長城紀實、東陽長城影視、東陽藍海影視、長城影視國際動漫創意產業園等多家全資公司。
2.上海電影(601595):目前,上影股份在全國范圍內經營33家影院,不僅擁有上海影城、上海永華影城等一批技術先進、經營良好、票房領先的影院,還擁有「上影國際影城」及「海上國際影城」兩個連鎖影院品牌。 上影股份還擁有深厚的院線資源。全國最大的電影院線之一「上海聯和電影院線有限責任公司」是上影股份的全資子公司。
3.橫店影視(603103):2016年3月末,公司下屬已開業影院243家,其中資產聯結型影院188家。 2015年,橫店影視的院線票房總收入達19.77億元,票房收入同比增速達86.53%,佔全國票房總收入的4.5%,躋身全國院線前8強;按影院投資公司票房收入排名公司位列第4位,票房收入同比增速達86.18%。
4.金逸影視(002905):廣州金逸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3月,2017年10月16日,正式在深交所上市。 金逸影視擁有行業領先的硬體設備,影院裝備IMAX、MX4D、豪華VIP廳、巨幕廳、激光廳、獨特床廳,採用先進的電影放映技術,致力於打造完美、舒適、精緻的觀影環境和震撼的視聽體驗。
5.中視傳媒:中國第一家兼營影視製作業和文化旅遊業的上市公司,擁有無錫影視基地和南海影視城兩大影視拍攝及旅遊景區。 公司成功實現以影視旅遊為主、影視製作為輔,轉變為面向傳媒業以影視製作為主業,影視旅遊、影視技術服務為次主業轉型,其中中央電視台的大力支持是公司成功轉型的重要保障。
拓展資料
電影股票
電影股票,是指有關電影投資方面的股票,國家廣電總局發布《關於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欲拓寬電影發展渠道,促進中國電影的健康發展。目前,我國電影產業的發展態勢,已經具備了和金融資本對接的條件,而在這樣的嘗試中, 馮小剛走在了前面。拍攝 《夜宴》、《集結號》時,銀行都投入了攝制貸款。除了吸引金融機構投資之外,有實力的企業和個人都可以組建電影投資公司,甚至可以向中小企業發行電影債券。投資渠道多了,中國電影「不差錢」,未來也可以拍出像《阿凡達》這樣的大片。

『玖』 上海電影集團和上海電影集團影視公司區別

性質不同,位置不同。
1、上海電影集團和上海電影集團影視公司相比,兩者性質不同。
2、上海電影集團和上海電影集團影視公司相比,兩者,位置不同。

閱讀全文

與上海電影未來估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安娜是什麼電影 瀏覽:703
電影天堂龍之心3 瀏覽:861
戴vr眼鏡看電影有什麼分別 瀏覽:139
放部電影上海 瀏覽:92
電影英雄兒女在線觀看 瀏覽:406
微電影實踐記錄怎麼寫 瀏覽:300
鄉村老屍電影天堂 瀏覽:315
電影無雙圖片 瀏覽:41
電影天堂男兒當自強 瀏覽:733
坑戰小英雄王二小電影 瀏覽:333
鹿晗的最新電影電視劇 瀏覽:558
優酷下載的電影怎麼保存到蘋果手機 瀏覽:809
電影法蘭西特派中粉色調圖片 瀏覽:927
電影燈塔票房 瀏覽:629
小電影100分 瀏覽:11
科教頻道微電影 瀏覽:277
優酷花錢的電影多久免費 瀏覽:54
分析中國電影中具有鮮明民族性特徵的武俠片 瀏覽:589
電影吉祥如意什麼時間上映 瀏覽:598
最污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