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推薦幾部好看的中國軍旅電影
電影自誕生以來便與戰爭結下了不解之緣。戰爭影片的創作總是追隨著歷史發展的腳步,每一場戰事的發生都預示著戰爭影片的再度興旺和發展。伴隨著新中國成長,軍事電影無不折射著我軍發展壯大的清晰軌跡,再現著我軍的光榮戰史,凝聚著我軍將士的偉大功績。 從南昌城樓破曉的槍聲,到井岡山的燎原之火,從湘江激戰到赤水河畔,從大渡橋橫的冰冷鐵索,到雪山草地的悲壯跋涉——《八月一日》、《我的長征》、《四渡赤水》、《大渡河》、《萬水千山》……那是找尋真理、堅定信仰跟黨走的年代,英勇的中國工農紅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九死一生,歷盡艱險,走出困境,最終找到光明前景。 從延河水寶塔山到根據地游擊戰,從戰火中的浪漫故事,到狼牙山的壯士悲歌,從民族英雄的震天吶喊,到浴血激戰平型關——《我們是八路軍》、《地道戰》、《地雷戰》、《破襲戰》、《柳堡的故事》、《回民支隊》、《狼牙山五壯士》、《太行山上》……那是一個保家衛國、全民族聯合抗戰的年代。英勇的八路軍新四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深入敵後作戰,成為領導中華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 將三年的解放戰爭搬上銀幕,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十餘年間《風雨下鍾山》、《巍巍昆侖》,尤其是《大決戰》、《大轉折》、《大進軍》橫空出世,影片重現的那壯懷激烈的崢嶸歲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讓多少人為之動容,為之震撼,受到教育啟迪。 回顧新中國的軍事題材電影,許多經典老片讓我們如數家珍、歷歷在目。從解放初期的《中華兒女》、《趙一曼》、《鋼鐵戰士》、《董存瑞》、《平原游擊隊》、《上甘嶺》、《撲不滅的火焰》、《翠崗紅旗》、《南征北戰》、《雞毛信》、《渡江偵察記》、《鐵道游擊隊》、《新兒女英雄傳》、《智取華山》,到稍後些的《戰火中的青春》、《紅色娘子軍》、《洪湖赤衛隊》、《小兵張嘎》、《霓虹燈下的哨兵》、《英雄兒女》、《女飛行員》,這些影片雖然大都沒有宏大的戰爭場面,但幾乎每一部作品都洋溢著濃郁的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的豪情;從《戰斗里成長》、《英雄虎膽》、《永不消逝的電波》、《東進序曲》、《抓壯丁》、《哥倆好》、《戰上海》、《解放石家莊》、《沖破黎明前的黑暗》到《索倫河谷的槍聲》、《雷場相思樹》、《雷鋒》、《雷鋒之歌》、《霓虹燈下的哨兵》、《南海風雲》、《今夜星光燦爛》……這些影片或以生動感人的故事為我們塑造出戰爭生活中一個個朴實平凡而又剛毅果決的熱血兒女,或通過一段史實重現歷史的風雲際會和領袖人物的雄韜偉略,或通過生死場上的角逐拼殺來創造雖死猶榮的人間奇跡,從而使中國的軍事題材影片經久不衰,並形成了綿綿不絕的傳統,成為我軍蓬勃發展取之不竭的精神動力。 在和平年代,遠離戰爭的人們渴望看到更多現實軍事題材影片,軍隊電影藝術家在不斷奉獻歷史巨片的同時,也把目光瞄準了現實題材,創作出《彈道無痕》、《士兵的榮譽》、《飛越飛躍》,新時期的《驚濤駭浪》、《驚心動魄》、《槍手》、《回家》、《沖出亞馬遜》、《情暖萬家》等,眾多風格獨特、貼近時代脈搏的優秀作品吸引了一大批觀眾,也收獲了同時期的各大電影節的主要獎項。 回首那個英雄輩出的年代,總會閃現一些在中國電影史上熠熠生輝的名字,這些名字連同他們所塑造的人物形象長久地定格在人們的心中,成為一個時代的偶像。在大量經典影片中我們認識了《海鷹》中的王心剛、《秘密圖紙》中的田華、《野火春風斗古城》中的王曉棠、《哥倆好》中的張良、《狼牙山五壯士》中的高保成、《柳堡的故事》中的陶玉玲、《打擊侵略者》中的李炎、《林海雪原》中的王潤身、《奇襲》中的張勇手、《回民支隊》中的里坡……當歲月已經變遷,當韶華已經更改,重溫那些親切熟悉的姓名,我們總能找到心靈寄託和安慰,細數這些鮮活生動的人物,我們總在情不自禁中肅然起敬——曲雲、劉季雲、袁霞、楊雅琴、於純綿、趙汝平、劉尚嫻、張帆……那耳熟能詳的名字。 每一部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片的成功都離不開特型演員的卓越表現,《四渡赤水》中的毛澤東的扮演者古月、《大轉折》中鄧小平的扮演者盧奇、《大決戰》中的趙恆多,還有劉江、劉龍、徐光明、趙守凱、師偉、林默予、鄭在石……盡管人們叫不出他們的姓名,更多地記住的是他們塑造的銀幕形象,但他們永遠是中國軍事電影當之無愧的驕傲。 新時期在軍事電影中塑造銀幕角色的演員,同樣以其鮮明的時代特徵走進觀眾的視野,從而成為人們心中的偶像——《歸心似箭》中的斯琴高娃、《南海長城》中的唐國強、《天山行》中的宋春麗、《驚濤駭浪》中的巫剛、《閃閃的紅星》中的祝新運、劉繼忠,《路漫漫》中的金鑫、黃梅瑩……他們成功塑造了不同時期性格迥異的人物形象,久久地感動著我們。 人民軍隊的電影創作方陣也卧虎藏龍。這里有黃宗江、陸柱國、史超、王軍、李平分、柳建偉等著名編劇,有王蘋、李俊、嚴寄洲、楊光遠、蔡繼渭、韋廉、翟俊傑、宋業明等著名導演,正是在他們的奇思妙想運籌帷幄下,一部部奇篇佳作、一個個光彩形象才得以展現在觀眾面前。 在紀錄片、軍事教育片和國防科研片創作領域,我軍電影工作者在海島、在沙漠、在高原、在雪野,到處留下了辛勤的汗水。在抗洪搶險的驚濤駭浪中,在撲火救災的忘我奮戰中,在金戈鐵馬的浩大的演習場,在兩彈一星的艱苦征程中,在非典肆虐的恐慌歲月里,在鏗鏘雄壯的盛大閱兵現場……忠實記錄下無數驚心動魄的歷史瞬間。在共和國經歷的每一次戰爭中,他們以攝影機作武器與戰士們一起沖鋒陷陣,先後涌現出7名烈士。他們和許許多多革命先烈一樣,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滋潤了軍旅影壇這片沃土。 為紀念建軍80周年,我軍電影工作者傾力拍攝了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和表現英模人物的影片《八月一日》、《軍人本色》、《此生此愛》、《大愛無垠》等,拍攝了電視電影《夜襲》、《彭雪楓縱橫江淮》、《馬石山十勇士》,動漫電影《紅星小勇士》,大型紀錄影片《偉大的變革》;拍攝了長篇電視連續劇《戰爭目光》、《愛在戰火紛飛時》、《士兵突擊》、《豆腐坊》、《光榮歲月》、《我是太陽》、《今生欠你一個擁抱》以及電視專題片《情滿香江》、《劍鋒上的夢》、《中國藍盔》等。這10部電影和10部電視劇、專題片,是我軍電影工作者們向軍隊的生日獻上的一份厚禮。在這隆重紀念建軍80周年的日子裡,銀幕上的八一軍徽依舊大放光芒。
記得採納啊
⑵ 《上海堡壘》賠本3億元,波及多家公司,電影的失敗到底是何原因
《上海堡壘》是一部大IP、大投資,但是也是虧得非常嚴重的一個作品,現在還能夠虧成它這樣的作品真的是不多見了,它失敗的原因不是單方面的而是多方面的。
3、質量問題
其實《上海堡壘》這一部劇就不是一個過關的劇,甚至有網友這樣吐槽這部電影「六年磨一劍,只是為道歉!」。非常多的網友說這部劇真的已經爛透到頂了,就算是吳京也不可能拯救回來,因為他根本不會出演這種質量的電影。
希望滕華濤導演在六年磨一劍的時候,不要只在意磨的動作,還要在意劍磨得好不好。
⑶ 請推薦幾部中國海軍的電影
1.《甲午風雲》
是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劇情片,由林農執導,李默然、浦克、王秋穎、龐學勤等人主演。該片於1962年在中國上映。該片講述了鄧世昌在中日甲午海戰中反對李鴻章主和,指揮北洋艦隊英勇抗擊日本海軍,在彈葯用盡後,率領致遠號戰艦硬撞敵艦吉野號,不幸被魚雷擊中,以身殉國的故事。
2.《南海風雲》
是由景慕逵、張勇手執導的劇情片,唐國強參加演出。
20世紀70年代,南越(越南語:Việt Nam Cộng hòa)當局的軍艦經常在我南海一帶進行騷擾。這天,居住在西沙群島的於化龍一家正在海上作業時,恰好遇上了來犯的南越10號艦(怒濤號越南語:Nhựt Tảo HQ-10)入侵我領海,於是,漁輪與敵艦展開周旋。主人公於化龍一家被來犯的南越10號艦撞翻船隻,幸好都被我海軍和漁民救起,敵艦才狼狽逃竄。於參加海軍後,從一個戰士成長為艦長。
3.《紅海行動》
是由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民解放軍海政電視藝術中心等出品,林超賢執導,馮驥、陳珠珠、林明傑編劇,張譯、黃景瑜、海清、杜江、蔣璐霞等主演的動作片。該片講述了中國海軍「蛟龍突擊隊」8人小組奉命執行撤僑任務,突擊隊兵分兩路進行救援,但不幸遭到伏擊,人員傷亡;同時在粉碎叛軍武裝首領的驚天陰謀中慘勝的故事。
該片於2018年2月16日在中國內地上映;3月1日在中國香港上映。2018年5月6日,榮獲第25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4.《海魂》
電影名,上海電影製片廠1957年攝制,劇情為:上海解放前夕,敵軍艦長孔嘯天指揮兵艦「鼓浪號」逃往台灣;水兵陳春官和竇二鵬對於長官們的殘忍腐化很是氣憤。「鼓浪號」到台灣後,船上的水兵們遭到美國兵艦的侮辱和鄙視。
陳春官認識了台灣姑娘溫夢嬡,彼此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後來溫夢媛被美軍欺侮,二人救出了溫夢媛,但她卻因此被酒家解僱,在絕望中投海自盡,陳春官得知後無比悲憤,與竇二鵬等人策動起義。後「鼓浪號」長官們又做出暴行,令大家徹底醒悟。水兵們利用執行任務的機會發動了起義,駕駛「鼓浪號」回到祖國懷抱。
5.《海之魂》
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98年,主要劇情為:陸濤、馬馳、鍾遠航人稱海上「三艦客」,三人風雨同舟發誓忠於祖國海疆。二十年後,他們分別走上艦艇部隊領導崗位。隨著時間的推移,三人的事業、理想、愛情、友誼都發生了裂變。陸濤、馬馳任憑生活磨難,忠於海疆的誓言不變。終於事業有成,走上了更高一層的領導崗位。
鍾遠航轉業到地方後,經不起金錢的誘惑,墮落了。而彭哲遠司令員,一生獻身海軍,可歌可泣,直至臨終也無怨無悔。僅以此片獻給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建立五十周年。另有同名游戲機以及模特藝術學校名等。
《甲午風雲》
該片是歷史片,但又不囿於歷史的真實,為激勵民族正氣而做了適當的改動。該片在總體藝術水準上十分完整、凝煉,稱得上是慷慨悲壯,大氣磅礴。該片塑造了幾個極其鮮明的藝術形象。
主人公鄧世昌,毫無疑問地集中寄託著創作者的社會和藝術理想,他是主戰派的代表,忠勇兼備,性情剛烈,從力主出海作戰到最後彈盡糧絕之際,下令全艦撞向日本旗艦「吉野號」,他的英雄氣概,愛國熱忱,視死如歸都表現得淋漓盡致,李默然的表演亦濃烈熾熱,沉著深切,將這一代愛國將領表現得聲情並茂,感人至深。
⑷ 有哪些好的愛國電影
《戰狼》第1部就非常震撼人心,而到了第二部就更是令人熱血沸騰。大使館千方百計救助海外落難的華人,吳京飾演的冷鋒以一人之力對決整個武裝力量,丁海峰飾演的指揮官熱淚盈眶的大吼出那聲:「開炮」!還有最後吳京用手臂揚起五星紅旗,外軍見狀紛紛放下槍的那一刻,實在讓人激情澎湃,身為中國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我和我的祖國》由七個小故事組成,為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獻禮。七個故事分別取材於不同時期、不同崗位、不同階層的人,展現了個人與國家之間的情感聯系。當王菲那標志性的嗓音哼唱起電影主題曲《我和我的祖國》的熟悉旋律,每個中國人都會情不自禁地跟著哼唱吧。
《紅海行動》根據葉門撤僑事件改編而成,是一部弘揚國威的力作。導演林超賢將類型片拍出了好萊塢大片的質感,劇情精彩刺激,2個多小時的時長情節緊湊清晰。八名蛟龍隊員對戰150名恐怖分子,將中國軍人的信念和忠勇展現的淋漓盡致。
陳可辛導演的《十月圍城》講述了一群江湖勇士保護孫中山的悲壯故事。在生活中,這些勇士只是小人物,他們有學生,有賭徒,有乞丐,有戲班子成員,有拉車夫等等,但當能影響國家的人物出現危險時,他們卻都義無反顧地站了出來,拋頭顱灑熱血,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保衛戰。其實在國家利益面前,沒有大人物與小人物之分,每個有愛國之心的人,都是英雄。
⑸ 《上海堡壘》口碑撲街,楊洋、黃景瑜演軍人留短發,鹿晗就不行
「未映先火」的《上海堡壘》9日終於露出了廬山真面目,但是讓人大跌眼鏡的是一上映,差評就像冬天裡的雪花一樣紛至沓來,從最開始的4.9分,一路下降到3.5分,甚至有觀看過的網友給出了1分,即使鹿晗擁有龐大數量的粉絲控評,也無法挽救。
其實,在電影開拍之後很多人已經有不少觀眾表示了對這部電影的不滿,為何要選鹿晗來當這個英雄呢?當然了這一切並不是鹿晗一個人的錯,而是流量明星給觀眾帶來的夢魘太深了,《上海堡壘》的撲街並不是鹿晗一個人的責任。你們覺得呢?歡迎評論。
⑹ 問一部電影的名字,黃曉明飾演的一個高級軍官,有佟大為,
是《太平輪》,黃曉明在電影中飾演雷義方,是著名的抗日將領;佟大為飾演佟大慶,國軍通訊兵。
《太平輪》由章子怡、金城武、黃曉明、宋慧喬、佟大為、長澤雅美等主演。影片以太平輪為線索,講述了從抗日戰爭到內戰時期,國軍將軍雷義方、護士於真及台灣醫生顏澤坤三人在戰爭年代的愛情故事。
該片於2014年12月2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6)上海軍人電影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黃曉明飾演雷義方,人稱雷瘋子,在抗日戰爭中立下過赫赫戰功,卻在戰爭中負傷瘸了腿,抗日戰爭勝利後,他回到上海,加官進爵,並且認識了一位漂亮溫婉、個性大氣的貴族姑娘,兩人神交已久、一見鍾情,開始了瘸腿將軍與叛逆小姐的交往,後結為夫妻。
2、宋慧喬飾演周蘊芬,人美、心美的富家千金,出生豪門的周蘊芬宛如公主,她期待的是童話般的愛情,與雷義方一見鍾情,然後愛得死去活來,因戰爭分開後思念得死去活來,然而雷義方作為軍人卻註定要奔赴前線,留下愛人苦苦等。
3、佟大為飾演佟大慶,國軍通訊兵,和於真假結婚,並愛上於真但還沒碰上太平輪,與戰鼓傷病的女子於真產生愛情,和於真是一對患難情侶。
⑺ 電影《黃浦軍人》故事大概
在美國僑居的黃埔老人宋岩意外地收到了黃埔軍校同學會舉辦校慶活動的邀請,他激動不已,熱淚盈眶,思緒萬千,往事瀝瀝在目……
劇照
1924年,正當軍閥混戰,帝國主義在中國橫行霸道的時候,孫中山聯俄聯共建立了黃埔軍校,許多正直純朴的熱血青年為了實現報效國家,振興民族的願望,滿懷理想地從四面八方來到廣州黃埔島,投奔黃埔軍校。
在波濤洶涌的珠江邊,保定軍校畢業的宋岩與上海醫學院大學生薑漢等熱血青年同乘一條船,投奔黃埔軍校,他們暢談理想和抱負……結成了志同道合,同舟共濟的兄弟。
虹雲與姜漢在上海醫學院是同學,與宋岩自幼青梅竹馬是湖南同鄉。她來到黃埔軍校,但軍校不招女兵.在姜漢和宋岩的幫助下,廖仲凱讓虹雲到孫中山身邊,成為一名醫護人員。
孫中山撤掉不稱職的戴季陶,迎來周恩來擔任政治部主任。
《黃埔軍人》
叛軍陳炯明勾結北洋軍閥和英帝國主義要推翻孫中山建立的廣州政府。孫中山命黃埔軍隊消滅叛軍。
蔣介石為了政治目的追求宋美齡,將深愛他的陳潔如送到美國去,陳潔如傷心之至。
宋岩親眼目睹了校長蔣介石為了嚴肅軍紀,大義滅親、槍斃了臨陣脫逃,丟失陣地的表弟孫良。他認為校長蔣介石是自己的偶像。於是加入了國民黨,追隨蔣介石。開始了他漫漫坎坷人生之路。
宋岩和姜漢都深深地愛著虹雲,但宋岩與姜漢信仰不同。宋岩作為服從命令的表帥被蔣介石提為侍衛副官,是蔣校長十分器重的親隨。姜漢在攻打淡水城的戰門中,寫血書要求參加敢死隊的壯舉,成為虹雲十分佩服的男子漢。虹雲選擇了姜漢作為自己的伴侶,而宋岩則為了信仰放棄了愛情。在東征的一戰中,周恩來冒著槍林彈雨,身先士卒,親自指揮黃埔師生們浴血奮戰,奪回了陣地.為東征的勝利奠定了基礎。周恩來的表帥作用.對姜漢和虹雲產生了重大影響。跟著這樣的人走,革命就定能成功、於是他們加入了共產黨,在戰斗中姜漢和宋岩都身負重傷。
在一次戰斗中,黃埔軍隊傷亡慘重、蔣介石失去信心,表示「不成功便成仁」,陳康冒死將蔣介石從戰火中救出。在綿湖一戰中黃埔軍校的師生們攜手並肩,英勇作戰,前赴後繼。
在抗戰期間,姜漢和宋岩相遇,但這時的姜漢已是八路軍的指揮員了,而宋岩已成為了國民黨的將軍。宋岩為執行命令,棄鄉親們不管撤離了戰場,姜漢為掩護群眾與日軍作戰英勇犧牲。
1975年,在「功德林」戰犯管教所生活了25年的宋岩終於被特赦。
宋岩提出回台灣與家人團聚的請求,得到了周恩來總理的批准。然而,到了香港後,宋岩與蔣介石通話要求回台灣,卻遭到無情的拒絕。奄奄一息的蔣介石,害怕共產黨搞統戰,凡是特赦人員一律不許進入台灣。宋岩有家難回,又無臉再返回大陸,他感到無比的絕望,最後,只好背井離鄉,旅居美國。
宋岩來到廣州,和虹雲相遇.兩位白發蒼蒼的老人一塊到黃埔軍校舊地重遊。
⑻ 《上海堡壘》怎麼搞成這樣電影都沒上映,口碑卻一落千丈了
先說優點:CG表現不錯,道具細節好評。再說缺點:編劇太差,觀影全程除了開頭讓人覺得特效不錯,太過平淡,甚至無聊。感情戲太突兀,不能接受。
基於以上個人觀點,我覺得這部電影如果不打科幻主題,就不會和流浪地球形成如此強大的反差,僅以特效、畫面來看,做得還沒有那麼差。
⑼ 孫道臨,是多才多藝的電影表演藝術家,「60年代最瀟灑的男人」
孫道臨,這是一個中國電影史上少見的非專業高學歷,多才多藝的藝術家。他既是中國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朗誦藝術家,還是作家、詩人。
他畢業於燕京(北京)大學哲學系,精通英語,可以讀原版的哲學譯著。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黑格爾,那是他大學時讀的最多的東西。
孫道臨原名孫以亮,原籍浙江嘉善,1921年生於北京,就讀於北京崇德中學和燕京大學。2007年12月28日上午8點59分,因心臟病突發,在上海華東醫院逝世,享年86歲。
孫道臨是中國電影藝術界的著名代表人物,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藝術生涯中,他在一百多部舞台劇和影視劇中,塑造了「覺新」、「李俠」、 「肖澗秋」、「江梅清」、「李四光」等一系列藝術形象,為中國電影走向世界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孫道臨榮譽:
中共黨員。曾任上海市人大代表、上影演員劇團副團長、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顧問、上海華夏影業公司藝術總監、中國朗誦協會會長。
孫道臨主演的電影獲獎情況:
1957年,文化部1948至1955年優秀影片評獎中,《烏鴉與麻雀》、《渡江偵察記》,獲一等獎;1979年,《李四光》獲文化部優秀影片獎;1984年,《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獲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大獎;2002年,《詹天佑》獲中國電影「華表獎」、「五個一工程」獎。
1995年「紀念世界電影誕生100周年,中國電影誕生90周年」活動中,榮獲中國電影世紀獎(男演員獎),《早春二月》獲中國電影90年優秀影片;1995年他還獲得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特別榮譽獎。
2000年8月,中國電影「百年十佳」的二十四萬張選票,選出了「我最喜愛的中國電影、中國電影演員、電影歌曲」的「百年十佳」,孫道臨獲得「最喜愛的中國電影演員」稱號。
2005年被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電影藝術家」稱號。
孫道臨第一次出演話劇 :
1939年在北京燕京大學燕京劇社參與話劇表演《窗外》(獨幕劇)。早年在燕京大學就讀哲學系時,就踏入了表演藝術生涯。
當時,他的好友黃宗江正自譯了獨幕話劇《窗外》,力邀孫道臨出演。學藝術的打動了學哲學的,孫道臨答應試試看,想不到演出一舉成功,從此一發不可收,他又演了《雷雨》、《鍍金》、《生死戀》等話劇,成了名揚全校的瀟灑小生。
孫道臨第一次出演電影:
1948年春節,孫道臨演出黃宗江新作《大團圓》,該劇被准備在上海創辦清華影業公司的金山看中,成了清華公司拍攝的第一部影片,而孫道臨也跟隨此片踏上了電影銀幕的生涯。
從此,他塑造了《烏鴉與麻雀》中的華先生、《渡江偵察記》中的李連長、《不夜城》中的張伯韓、《永不消逝的電波》中的李俠、《早春二月》中的蕭澗秋、《雷雨》中的周朴園等一個個身份不同、性格迥異的銀幕形象。
孫道臨第一部導演電影作品:
《詹天佑》。以後,又自編自導電影《雷雨》,並自演周朴園。《非常大總統》,自演孫中山。
「六十年代最瀟灑的男人」:
1963年,他主演電影《早春二月》。此片在當年風靡一時,孫道臨扮演的英俊善良的風流才子蕭澗秋,傾倒了無數男女影迷。 社會 上曾掀起了一陣「蕭澗秋旋風」,有的人跑遍上海,為的就是覓一條他圍的豆綠色圍巾,尋找一種勾人心魄的小資情調。
該片讓孫道臨成為了「六十年代最瀟灑的男人」。他在片中的裝扮被當時的影迷們瘋狂模仿,尤其是那條豆綠色的長圍巾,一度引領了當時的男裝潮流。
孫道臨出演的電影軍人系列作品:
孫道臨出演的電影,可分文人系列和軍人系列作品,其在銀幕上的「軍人系列」,影響更大。
《渡江偵察記》中的偵察連長李春林是他第一次演兵,他的激情演繹,在觀眾中反響強烈。
此後,他戲路貫通,演兵不斷,《南島風雲》中的游擊隊長、《永不消逝的電波》中軍人出身的地下黨員、《紅色的種子》中的政委、《51號兵站》中的指導員……組成了他在銀幕上的「軍人系列」。
孫道臨第一次文學作品發表:
1935年創作短篇小說《母女倆》,在北京崇德中學刊物《崇德學生》上發表。後又寫了《獨往》、《幻象》、《光與劍》、《我的戀人》等抒情詩。
前幾年網路上較為流傳的一首他寫的《風的預感》:
1997年,孫道臨的詩歌散文集《走進陽光》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走進陽光》收集了孫道臨從學生時代直到1997年的作品。全書分為影壇記事、情懷追思、出訪雜感、藝苑漫步、詩文舊作五個部分,雖然不是自傳,不過也可以說是包含了人生的甜酸苦辣。
他在書中寫道:
孫道臨精通英語。他還改編過經典小說《呼嘯山莊》和美國劇本《死路》,並翻譯了美國電影劇本《守望萊茵河》和捷克電影劇本《黎明前的戰斗》。
孫道臨朗誦作品:
晚年的他更多的是在舞台上用渾厚而獨具感染力的嗓音,朗誦出一篇篇感人至深的詩篇。
他錄制的《唐詩欣賞》、《西洋愛情詩》、《莎士比亞戲劇片斷朗誦》等磁帶,深受群眾的歡迎。
1988年,孫道臨應舊金山美國藝術劇院特邀,參加為紀念美國劇作家奧尼爾誕生100周年的話劇《馬可百萬》的演出,他用英語扮演元朝皇帝忽必烈汗這個角色,其戲份極重,僅次於男一號馬可·波羅。
孫道臨配音作品:
《王子復仇記》中的哈姆雷特、《白痴》中的梅思金公爵、《列寧在1918》中的捷爾任斯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茹可夫等二十餘部外國影片配音。
為《王子復仇記》配的哈姆雷特是演藝界訓練口音的標准教材,是億萬觀眾公認的外國影片的華語配音典範。孫道臨在這部電影的配音中所達到的成就,可以說是後人難以超越,連他自己再也沒有能超越。
孫道臨配的哈姆雷特,瀟灑、俊逸、高貴而絕無媚俗氣。在此基調上,各種情緒起伏上下,流轉跌宕,令人耳不暇聞。從一出場的疑惑憂傷,到鬼魂告白後的悲憫激憤,裝瘋賣傻時的冷嘲熱諷,海濱獨白的浩瀚思慮,他都能拿捏火候,妙到毫顛,表現出驚人的節奏和情緒控制能力,其專業技巧和素養當世少有人能及。
孫道臨主要電影作品:
《詹天佑》(2001,導演)
《繼母》(1992)
《非常大總統》(1986,兼編導)
《雷雨》(1984,兼編導)
《一盤沒有下完的棋》(1982)
《李四光》(1979)
《早春二月》(1963)
《51號兵站》(1961)
《革命家庭》(1960)
《萬紫千紅總是春》(1959)
《紅色的種子》(1958)
《永不消逝的電波》(1958)
《不夜城》(1957)
《春天來了》(1956)
《家》(1956)
《南島風雲》(1955)
《渡江偵察記》(1954)
《女司機》(1951)
《民主青年進行曲》(1950)
《烏鴉與麻雀》、《大雷雨》(1949)
《大團圓》(1948)
孫道臨表演藝術風格:
表演深沉、自然,含蓄,內斂,嗓音渾厚,吐字清晰,感情豐富。
孫道臨電影藝術館:
位於浙江嘉善縣,是中國第一個以電影藝術家名字命名的綜合性電影藝術館,2003年立項,2007年開館。藝術館分為陳列展覽和電影放映兩大區域,建築面積達7000平方米,包括孫道臨生平陳列、中國電影史回顧陳列、600平方米的場景式展示廳、4個電影放映廳等。
孫道臨家人:
父親:孫文耀,浙江嘉善人,13歲考上秀才,後在上海法國天主教會辦的震旦學院學習西學,主攻土木工程,曾留學比利時。歸國後,在京漢鐵路長辛店鐵路工廠取代法國人做廠長,後到北洋政府交通部擔任技正(即總工程師)兼考工科長。
孫道臨母親叫范念華,來自嘉善富家。
孫道臨夫人:王鳳娟。1926年12月生於浙江嵊縣黃澤鎮坑邊村。越劇王派創始人,越劇花旦,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有突出貢獻專家的政府特殊津貼),曾任上海市人大代表,華東戲曲研究院越劇實驗劇團二團、上海越劇院主要演員,上海越劇院小紅樓劇團團長、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
王鳳娟唱腔平易質朴,流暢自然,表演上以善於描摹人物神態、傳達內心感情著稱,戲路寬廣,創造了各種不同的舞台形象。其代表作《孟麗君》、《紅樓夢》、《追魚》、《春香傳》,樹立了孟麗君、林黛玉、鯉魚精、春香等經典光彩的藝術形象。
女兒:孫慶原。生於1964年10月,為慶祝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因而取名孫慶原。曾留學德國。1987年,孫慶原赴德留學,職業不詳。孫慶原說過:不坐享父母的榮譽,不仰賴父母的名望,自己走路,走自己的路。孫慶原丈夫在德國公司工作。他們有一個女兒朱凱佳 。
孫道臨在自己創作的《走進陽光》一書中,有這樣的話:
孫道臨之所以能在演、導、誦等方面都表現出別樣儒雅和非凡才情,成為一道「永不消失的電波」,不僅是藝術追求的篤定,更在於他敏而好學,胸有詩書的文、哲修養。
如果沒有演戲,他也許會是個詩人。如果不是詩人,也許會是個學者。孫道臨去世時,靈堂里播放著舒伯特的樂曲。「孫道臨是一首詩,是一首舒伯特和林黛玉合寫的詩。」
說明:本圖文系根據網路和有關書面資料整理編輯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