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您2014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電影劇本創作研生考試有哪些參考書目啊蘇牧老師的!麻煩您了!
1.劇作理論:《寫電影劇本的幾個問題》夏衍《電影劇作概論》電影學院文學系《通向電影聖殿》電影學院文學系《榮譽》蘇牧《閑情偶寄》李漁《詩學》亞里士多德《美學》黑格爾《論戲劇和電影的編劇理論與技巧》勞遜《銀幕的劇作》弗雷里赫《電影劇本寫作基礎》悉德·菲爾德《電影劇作者疑難問題解決指南》悉德.菲爾德 2.電影學:《電影的元素》波布克《電影的語言》馬爾丹《電影的觀念》梭羅門《電影的本性》克拉考爾《電影是什麼?》巴贊《電影藝術詞典》《電影作為藝術》魯道夫·愛因漢姆《論電影的編劇、導演和演員》普多夫金 3.電影刊物:《世界電影》《當代電影》《電影藝術》
㈡ 哪一部介紹電影的雜志最好
<看電影>適合普通影迷,個人認為這本雜志的商業性太濃,新聞簡訊會多一些,但是對電影的深刻論述會少一些.
<電影>和<大眾電影>會不錯,有一些有價值的專業類文章,很淺顯但是又有內容,譬如北京電影學院的蘇牧就是<電影>的專欄撰稿
㈢ 城市漂流記
從蘇州回到聊城這幾個月一直恍恍惚惚的,經歷了一場語言考試。然後塵埃落定在當地報社的融媒體中心開始新的職業旅程。
我不知道我做的選擇是否是正確的,但我知道自己厭倦了小公司內卷與和頻繁加班。工作以來,不常擁有幾個完整的周末。
這篇隨筆,我想聊聊這些年來漂過的城市,回顧那些屬於自己疼痛過或似煙花絢爛過的時刻。
我從未質疑過夢想的力量,也幾乎是靠一口仙氣吊著自己撐過了高中與大學時光。文學與電影藝術像一扇通往異相維度的窗,給敏感又常感到局促的人一片精神凈土。
青島
那是我深愛的一片土地,在數不清的日子裡我曾經背上單反搭上兩個鍾頭公交只為一片海。那些年,我常流連於海岸的夜色里,獨自在情人壩聽海浪看星星;也曾在24小時營業的獨立書店度過夜晚,鑽進一本藝術史里;我造訪過幾乎青島所有書店: 方所,如是,不是,貓空,繁花,良友… 也暫居過大大小小的青旅。
我懷念在如是書店翻影冊的日子,一個下午,將厚厚的幾本影冊翻完。趕在日落前,去保羅大教堂中靜坐,然後慢悠悠地沿著德式建築的海岸線回到旅社。
有一段時間瘋狂愛上地下搖滾,木推瓜來方所果斷逃課前往。獨立電影放映更是場場都不忍拉下。
我的生活費也多數都花到了路費上。
青島的獨立書店與獨立影展是我完成藝術啟蒙的場所,種下一個關於光影的夢。
北京
如果沒有那些陳列在如是的影冊與獨立電影影展,僅憑學校狹隘的教化我無法領會電影的魅力。2014年,在一位素未謀面網友鼓動下,由室友打掩護,我花掉了一筆世園會志願者補貼費用,獨自坐上了去北京的夜巴去電影學院看影展。
回想起當年的心情,是朝聖者的心境。一場羅馬尼亞電影放映會上我決定考研一定要來這個地方。
回到學校後,我的學習書籍開始和北京電影學院的學生同步。
我是個獨來獨往的人,自從生命中有了電影便不再感到孤獨。那份熱忱勝過人間的熱戀,我還記得自己曾經因為因為一部電影和一個男孩子產生分歧而拒絕他。
直到現在,我依然有些不食人間煙火並且有些不切實際思考過: 如果你和我無法在電影上產生某些共鳴,我們便無法真愛對方。
電影,曾經是我賴以生存的東西。現在,是我心頭的一根刺。
2017到2018年期間我連續考了兩年電影學院,都以復試被淘汰告終。後來,我聽到很多人對我說,你已經很贊了。
後來,我也會後悔當初為什麼要選蘇牧而不是張獻民做導師。就因為我讀過蘇牧的教科學書嗎? 張獻民老師多純粹啊,但也是我復試見到他從一排導師中做對比感受到的。如果我選擇了他,說不定,說不定我們會是雙向選擇。因為當時只有他能耐心聽我講完故事。
最終,我還是沒有勇氣選擇電影。因為,我不夠有勇氣選擇留在北京。
假如當初不是一腔熱血追逐賴以生存的東西,一門心思要去最好的電影學校。以當時的考研分數去挑一所211 985也是不成問題的。現在至少擁有碩士學歷。面對生存問題之後才意識到,當初的路可能選錯了。也許即使走對了,也未必能長久。
年輕時的我抱著朝聖般的心情去選擇學校,認真考慮自己適合學碩還是專碩。我曾經堅定地認為,自己也會成為一名獨立電影導演。但我從未考慮過社會需求什麼。
於是最初的熱愛漸漸成為心頭的一根刺,如果當初不是熱戀般的狂熱非哪一所學校不去,現在自己可選擇的范圍興許會開闊更多。
多年以後,我忍不住想對20出頭的自己說一句: 你可以努力成為一名出色的生活家,但不一定非得是電影人,因為那條路實在太苦了。
蘇州
我承認,當初選擇蘇州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誠品。迷戀書店和文創的人對誠品完全沒有抵抗力。來到蘇州打卡最多的兩個地方就是誠品和慢書房。
2021年,我偶爾能感受到有某種隱秘的力量召喚我到蘇州去。於是我順遂了內心的聲音。
那一年來的工作並不順利,很大程度上源於在小城工作對工種認知的脫節。
後來因為某種不可說的原因,命運不懷好意的玩笑,我被迫離開蘇州。
在蘇州的日子並不長,像做了一場光怪陸離的夢。那種陌生的熟悉感讓我感受到自己既屬於那裡,又不屬於那裡。在我的精神世界裡,大概有一部分屬於南方,而生理屬於北方。
我沒有像之前遊走在北方的畫廊里那樣,遇到惺惺相惜的忘年之交。
除了幾場劇本殺測試和幾寸傷心的回憶我也沒有認真邂逅些什麼。
聊城
我每一次出走都會在心裡默默給自己留一條後路,因為我知道她在。
這是座非常寧靜的小城,城市氣質有那麼一點像蘇州。因為聊城的水,為干癟的日子帶去幾分靈氣的加持。
我向來無法抵禦水的誘惑,不論大海還是溪流。記得有位朋友曾經告訴過我,我有很多世都曾生活在水裡,做過魚做過龜也做過海豚。確實,每當在水岸漫步時,我能感受到每一寸皮膚都在呼吸。
我想不論我生活在哪裡,都離不開水,只有在靠近水才能 我自由順暢地呼吸。
我想自己也是適合漂泊的人,雖然能力方面並不具備,但是我無法馴服自己去拘泥於任何一方土地。
最好能成為一片水中的葉子,時刻為漂流做准備。
後記
我怕我再也無法遇到你,我怕如果我們相遇也無法認出彼此。生活是荒誕劇導演,但我恰恰還是個有點軸的人。可我能怎麼辦呢?野心配不上能力,夢想配不上運氣。
要在一座差不多隻剩下水的小城裡沉寂或麻木下去嗎? 我也不知道做怎樣的選擇是最安全的。
但我知道,我的心裡還住著整個世界。
在餘下的日常里除了多喝水多去河邊散步,還有多讀文學作品多看電影。
也許能因為詩歌和電影說不定能遇到其他的什麼怦然心動呢。
那一扇扇通向異次維的窗,不也是曾經的我為自己開啟的嗎?
而生活彷彿是自己選擇的,又彷彿不是。
我再也沒有勇氣和自信告訴自己,會一直遇到魔法。可能在25歲以後,那些魔法被漸漸用少了。可能一個人這一生可用的魔法就那麼多。它們被裝在神的沙漏里,隨時間往下掉落。
㈣ 如何評價蘇牧的電影學專著《榮譽》
蘇牧老師的課堂與書中經常是那幾部經典電影。我認為認真學習經典是有必要的。對於學習,當下社會的優勢是學習的便捷,但同時也是悲哀,碎片化的學習方式,讓我們很難靜下心來認真研究一個案例。《榮譽》在個案的視聽分析上非常扎實,這是其區別於其他電影專著的用心地方。誠然,這本書在視聽分析的基礎上有很多主觀化的表達,這種作者氣質,如果一些讀者不喜歡,大可以跳過去,但是這本書對電影個案的分析是非常貼近電影本體的,而不是文化現象的解讀,或社會人類學的解讀。這也是《榮譽》對於電影學習者非常有意義的一點。
㈤ 我想考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的研究生
北京電影學院2008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專業目錄
文學系 電影學 電影劇本創作及理論 蘇牧 教授 2
考試科目:
①政治
②外語(英、日、俄、法、德)
③劇本創作
④影片分析
招收應屆、往屆本科畢業生,已獲得本科畢業證書的專升本人員, 獲得畢業證書滿兩年的專科畢業生
網址:
http://www.bfa.e.cn/images/2007-09/20/33090420164957811263.doc
㈥ 有叫「蘇牧」的詩人或文學家嗎
有個叫蘇牧的教授,是北京電影學院的
㈦ 大象席地而坐為什麼禁
《大象席地而坐》不是被禁了,而是因為時間一共有四個小時,製片人不認同,要求對電影進行刪減。但是如果了解導演胡波的人會知道,這部電影不僅是他的處女作,還是他的心靈寫照。他將自己所有想說的全都投入到這部電影中,胡波不願意修改電影。因此這部電影沒能播出。
㈧ 北京電影學院教材蘇牧老師《榮譽》中的《騙術大全》哪裡又下的
其實是騙中騙
㈨ 考北京電影學院的過程
恩,來得及的~我是今年剛考上的……(雖然不是表演系……)
我有同學考表演系,她也是臨時學的。
還有就是大家考北影都有一個誤區,說什麼考北影的藝術很黑……
其實完全沒有這回事!關鍵還是自己的本事啊!
㈩ 我想要考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導演系,我知道很難,聽說要看很多書和電影,該看些什麼書和電影呢
給你介紹個地方,中影人藝考生社區,這篇文章對你能有幫助,以下是轉載:
為什麼要考入中戲北電要看書、看電影?
這個問題我想不需要過多的解釋大家都能得到答案,看書看電影對於影視類專業的學生來說是最基本的藝術修養的積累與提升。很多想考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的藝考生們都在為該看什麼書、看什麼電影而發愁,其實無論是考編導、導演還是戲文、管理,只要是想進入一流的影視類院校(像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上海戲劇學院等),一定的觀影量、閱讀量都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被問起看過什麼書,只能說起郭敬明、安妮寶貝這樣的青春文學作家的作品,或是三兩部高中課本中節選的世界名著;如果被問起看過什麼電影,只能談論《羅拉快跑》、《海上鋼琴師》、《大紅燈籠高高掛》等這樣已經被考前班談爛了的「經典」影片。那勢必是不能夠征服各個名校(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的考官的。原因我想不必多講,因為幾乎所有的考生都知道這些,你在考官的心裡完全無法形成辨識度。
倘若你能在一定的觀影量、閱讀量的基礎之上,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並按照學院派(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認可的教學思路拓展自己的觀影與閱讀,形成即被專業老師認可又兼具個性化的知識脈絡,定能在考試中征服考官,順利通過面試的考驗。
如何選擇要看的書,要看的電影?
第一步 了解基礎,熟讀經典
像上文中提到的《羅拉快跑》《大紅燈籠高高掛》《黃土地》等經典影片,或是像《飄》《紅與黑》《茶花女》《紅樓夢》這樣的名著,不是不能看,而是必須要看!這些是經歷了時間的考驗沉澱下來的這個行業公認的精華,是你在進行深入學習之前的基礎。通過這些你可以更好的了解這個行業,喜歡並且熱愛它。要完成這一步的學習,你可以參考一些諸如《一生必讀的50本書》《一生必看的50部電影》等書籍,上面的簡介會很好的幫助你做基礎的向導與介紹。完成了第一步的學習,你有資格成為一名合格的文學、影視愛好者。具備了考入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的最基本要求。
第二步 進階提升,專業學習
想要成為一名文學影視領域的專業從業者,僅僅具備愛好者的學習范疇是遠遠不夠的。你需要按照這個行業中的標准與共識,有一定體系的梳理知識、專業學習。這些標准對於沒有接受過系統學習的業外人士來說是未知的,也很難在市面上尋覓到真正適合應考,能夠引導大家學習的參考書目,因此這個環節的學習對於大多數想要考入頂級名校(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的藝考生來說困難重重。
中影人為幫助考生們更好地充電學習,根據多年來的助考經驗,結合學院派(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的教學思路,為藝考生們總結了考入中戲、北電必看書單(中影人學員參考書單中級篇)、電影單(中影人學員參考電影單中級篇)。相信他一定能夠很好的幫助你拓展閱讀與觀影面,加以認真的學習、思考與分析,定能受益匪淺。(點擊文字鏈接即可瀏覽)
第三步 把握風向,成功捷徑
在完成了第二步學習的基礎之上,你已經具備了考入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這樣一類名校的基本素質,經歷了考試後你必將發現你有足夠的實力成為眾多考生中的佼佼者。但想要在這千軍萬馬的考試中脫穎而出,多花些心思找准了方向才能為你的成功增添砝碼。
因此第三步的學習我們要把握住考試的風向,即充分做好應考的定位細分。
所謂細分,即要針對你的特質與專長,選准目標的院校和專業,結合不同的考官的趣味與喜好,加以科學的培訓以選擇最適合你入學的捷徑。眾所周知,即便同是學院派,每一位老師由於立場不同,喜好不同,對於專業的立場與認知也有很大的差異。只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投其所需。中影人為幫助藝考生們更好地完成第三步的沖刺學習,特幫助大家整合了以下內部資料,這些都是能夠體現各個院校不同專業的考官們特有的趣味與喜好的介紹與他們推薦的數目和電影,對於幫助你順利的成為他們的學子必將有十分重要的價值。(這些都是中影人獨家收錄的內部資料哦~)
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侯克明教授簡介與推薦電影、推薦書目
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蘇牧教授簡介與他喜愛的電影、書目
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陳山教授簡介與他喜愛的電影、書目
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王迪教授簡介與他為學生列出的電影單、書單
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學系楊遠嬰教授簡介與他為學生列出的電影單、書單
中央戲劇學院戲文系張先教授簡介與他推薦學生閱讀的數目
中央戲劇學院戲文系武亞軍副教授簡介與他推薦學生閱讀的數目
中央戲劇學院電影電視系編導專業何可可副教授簡介與推薦電影
中央戲劇學院電影電視系編導專業徐楓副教授簡介與他為學生列出的電影單、書單
中央戲劇學院電影電視系製片專業陶濤老師簡介與他為學生列出的電影單、書單
中央戲劇學院電影電視系編導專業倪俊老師簡介與她推薦的電影、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