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14年微電影逆境是真的嗎
2014年微電影《逆境》是假的。
一、簡介
《逆境》(Gyakkyo Nine)是日本2014年羽住英一郎執導,由藤岡弘、堀北真希、玉山鐵二、田中直樹等主演的電影。
二、劇情
在無數動漫 迷引頸企盼下,向來被認為不可能改拍成電影的暢銷棒球漫畫《逆境九壯士》終於搬上銀幕!這回將結合330多個電腦動畫特效,挑戰書中不可思議的各種棒球打法。
除由酷斃的偶像帥哥玉山鐵二飾演「命中帶賽」卻不斷發光發熱的傳奇投手「不屈鬥志」外,原著中蠢斃到家同時也令人感動到爆的無厘頭情節,都成功在電影中重現。
電影以一群從未嚐過勝利滋味的史上最弱高中棒球校隊為主軸,描述這群別人眼中每戰必敗的肉腳球員,如何在隊長「不屈鬥志」的偏執熱力感染下,重拾「天生廢材必有用」的自信心。
一路摧枯拉朽,打進高中甲子園大賽。全片就是以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將「沖破逆境」這種獨特的題材,發揮到淋漓盡致,創造出一部充滿歡笑淚水和鼻水,獨一無二的青春無敵新片種。
劇情描述東京的「全力高中」校園,出現一支史上最弱的棒球隊伍,在校長不願再見校譽為此顏面盡失的情況下,決定立即廢除棒球社。然而,名叫「不屈鬥志」(玉山鐵二飾)的棒球社熱血社長,卻不願見棒球隊倒在他手裡,決定發憤圖強,讓球隊脫胎換骨、起死回生,爭取棒球社生存機會。
玉山鐵二飾演的主角「不屈鬥志」決心要洗刷棒球社被廢社的恥辱,受訓期間球隊不斷受到各種挫折;在關乎生死存亡的一場比賽中更落後112分以上,不屈不撓的「不屈鬥志」要化腐朽為神奇,帶領球隊取得勝利。他的不可能任務是:進軍高中甲子園大賽,為球隊生存,殺出一條血路。
② 關於逆境成才的電影或者是電視劇記錄片短片之類的都可以
推薦:隱形的翅膀
影片根據主演雷慶瑤真實的故事改編,表現了雷慶瑤從受傷到取得一定成功這個人生階段的生活,上學讀書、同學間的互相幫助和小小的矛盾、母女之間的親情。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主演雷慶瑤,參加影片演出的有30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殘疾游泳運動員。其中有在殘奧會上奪得過5枚游泳金牌、打破3項世界紀錄的何軍權,有在世界殘疾人游泳錦標賽上獲得過6枚金牌的江福英。
《隱形的翅膀》推出之後,受到廣泛贊譽,而眾多的影評家更是以「我有一個夢想、心靈的飛翔、飛越生命的美麗、奮斗者的勵志之歌、維納斯的生命力之歌、渴望飛翔的歷程」等為題,對這部影片進行了專業點評。
《隱形的翅膀》也獲得了國內外多個電影節的肯定,影片被北京國際體育電影周選作開幕影片;在第十二屆華表獎上獲得優秀少兒電影獎,主演雷慶瑤獲得優秀少兒女演員獎;在第15屆印度國際兒童電影節上,影片獲得最高獎項金象獎,該片在電影節上破例加映一場
故事發生在壯美的內蒙古草原上。15歲的花季少女志華考上了高中,她和同學們高興地去放風箏,不幸被高壓電擊中。經醫院奮力搶救,保住了性命,卻失去了雙臂。
志華的母親經受不住這慘劇的打擊,患上了間歇性精神分裂症。
失去雙手的志華,連吃飯、穿衣、上廁所都需要別人照料,原來一切需要用手來做的事,她都不能自己做了,生活變得異常艱難。
志華想回到學校上學,可是無法寫字做作業,學校沒法接收她。
面對失學和生活無法自理的艱難處境,志華非常痛苦,想自殺了結一切,是爸爸媽媽的愛喚醒了她重新面對生活的勇氣。
為了重返校園,她在家刻苦練習,腳趾磨爛了,結出厚厚的血痂。終於,她學會了用腳流利地寫字,爭取到了重新上學的機會。
學校離家太遠,為避免遲到,最好的辦法是住校。她必須具備生活自理能力,才符合住校的條件。為此,她白天黑夜地苦練腳上功夫。終於用腳學會了洗臉、漱口、穿衣、做飯、打電腦、練書法,甚至學會了穿針引線、縫縫補補……一切用手才能做的事她用腳基本做到了。
她媽媽的間歇性精神分裂症越來越重。一次意外刺激後,被幻覺誤導,走進一個水泡子里,差一點被水淹死。志華及時發現了媽媽,但是她沒有手,又不會游泳,只能拚命地跳進水裡,呼喊救命。就在萬分焦急的時候,有一輛拖拉機開過來,才把奄奄一息的志華和她媽媽救了上來。
當市殘聯的教練來學校挑選運動員時,志華擔心媽媽再次掉到水泡子里發生意外,就選擇了游泳項目。她向媽媽保證一定考上大學,不再讓媽媽著急。
志華參加了高考,雖然她的考分過了線,但因為沒有雙手又報的是醫學專業,她沒有被錄取。想學醫為媽媽治病的願望破滅了。
就在她迎戰全國殘運會刻苦訓練的時候,她媽媽無意中知道了志華沒有被錄取的消息,經受不住打擊,精神分裂症發作,一下子走失,再也沒有回來。
志華在全國殘疾人運動會上獲得了好成績,取得了進軍殘奧會的資格。但是她的媽媽已不在人世。
為了紀念媽媽,志華和爸爸去放風箏,那是一個媽媽為她親手做的希望她擁有雙手的龍風箏。風箏越飛越高……
《隱形的翅膀》廣東首映 勵志題材感動觀眾(圖) (08/03/20)
《隱形的翅膀》走進華工 雷慶瑤用腳秀簽名(圖) (08/03/19)
中宣部等部委做好《隱形的翅膀》宣傳的通知 (08/03/18)
電影《隱形的翅膀》12日看片會領導講話紀要 (08/03/18)
電影《隱形的翅膀》徵文比賽反響強烈 (08/02/20)
《隱形的翅膀》全面上映 徵文比賽在濟南啟動 (08/02/03)
《隱形的翅膀》濟南首映 根據真實故事改編 (07/12/25)
《隱形的翅膀》25日上映 講述殘疾女孩真實故事 (07/12/21)
《隱形的翅膀》福建巡映效果佳 觀眾大受鼓舞 (07/12/04)
《隱形的翅膀》主創助陣福建省巡映啟動儀式 (07/12/04)
《隱形的翅膀》走進福大 雷慶瑤感動大學生(圖) (07/12/04)
《隱形的翅膀》再獲殊榮 國產電影創發行新突破 (07/11/29)
《隱形的翅膀》福建巡映 小記者為流浪少年索票 (07/11/23)
《隱形的翅膀》飛進福建 無臂女孩感動觀眾(圖) (07/11/23)
《隱形的翅膀》獲印度電影金象獎 破例加映一場 (07/11/22)
《隱形的翅膀》獲印度國際兒童電影節金象獎 (07/11/21)
華影《隱形的翅膀》越發越火 票房達600多萬 (07/11/19)
視頻:李小璐陳志朋宋曉波表演《隱形的翅膀》 (07/10/25)
快訊:陳志朋李小璐宋曉波表演《隱形的翅膀》 (07/10/24)
《隱形的翅膀》飛往全國各地 感動億萬觀眾 (07/10/24)
《隱形的翅膀》十一北京熱映 感動首都千萬人 (07/10/24)
《隱形的翅膀》飛到浙江 含蓄的江南一片沸騰 (07/10/24)
《隱形的翅膀》揭幕上海優秀國產片展映活動 (07/10/24)
折翼天使繼續高飛 《隱形的翅膀》走進北京大學 (07/10/16)
中宣部教育部等六部委發文力推《隱形的翅膀》 (07/09/30)
《隱形的翅膀》石家莊宣傳 雷慶瑤講述勵志故事 (07/09/25)
圖文:《隱形的翅膀》演員現場用腳寫書法 (07/09/22)
《隱形翅膀》再現雷慶瑤無臂人生 觀眾反響強烈 (07/09/11)
《隱形的翅膀》主演雷慶瑤:用腳支撐的生命 (07/09/06)
視頻:輕票房重精神 《隱形的翅膀》為奧運助陣 (07/09/05)
圖文:《隱形的翅膀》做客 共同展示書法 (07/09/05)
圖文:《隱形的翅膀》做客 慶瑤以腳代手 (07/09/05)
圖文:《隱形的翅膀》做客 慶瑤展示腳書 (07/09/05)
圖文:《隱形的翅膀》做客 慶瑤寫字投入 (07/09/05)
圖文:《隱形的翅膀》做客 主創展示獎品 (07/09/05)
圖文:《隱形的翅膀》做客 主創們和主持人 (07/09/05)
圖文:《隱形的翅膀》做客 趙慧利獲獎開心 (07/09/05)
圖文:《隱形的翅膀》做客 雷慶瑤造型陽光 (07/09/05)
圖文:《隱形的翅膀》做客 導演馮振志 (07/09/05)
圖文:《隱形的翅膀》做客 三主創和主持人交流 (07/09/05)
圖文:《隱形的翅膀》做客 雷慶瑤美麗堅強 (07/09/05)
圖文:《隱形的翅膀》做客 趙慧利回憶拍攝趣事 (07/09/05)
圖文:《隱形的翅膀》做客 馮振志對影片有信心 (07/09/05)
《隱形的翅膀》主創做客 女主角雷慶瑤億里挑一 (07/09/05)
電影《隱形的翅膀》斬獲華表獎兩項大獎(圖) (07/09/05)
《隱形的翅膀》女主角雷慶瑤:當厄運降臨 (07/09/05)
《隱形的翅膀》滬上公映 殘疾女孩感動上海灘 (07/09/04)
《隱形的翅膀》首映 雷慶瑤演繹「斷臂維納斯」 (07/09/04)
5日13時雷慶瑤等主創做客聊《隱形的翅膀》(圖) (07/09/04)
《隱形的翅膀》為優秀國產影片展映拉開帷幕 (07/09/04)
《隱形的翅膀》本周上映 劇組成員講述背後故事 (07/09/04)
《隱形的翅膀》雙捧華表 章子怡為雷慶瑤頒獎 (07/08/29)
《隱形的翅膀》主角雷慶瑤獲華表獎 章子怡頒獎 (07/08/27)
快訊:《隱形的翅膀》獲優秀少兒童牛影片獎 (07/08/26)
快訊:《隱形的翅膀》劇組一行七人踏上紅毯 (07/08/26)
視頻:勵志電影《隱形的翅膀》精彩預告片欣賞 (07/08/21)
資料:電影《隱形的翅膀》導演的話 (07/08/21)
資料:電影《隱形的翅膀》影片簡要說明 (07/08/21)
資料:電影《隱形的翅膀》影片主題 (07/08/21)
資料:電影《隱形的翅膀》編導簡介 (07/08/21)
北京國際體育電影周開幕影片定為《隱形的翅膀》 (07/08/21)
資料:電影《隱形的翅膀》劇情梗概 (07/08/21)
北京國際體育電影周開幕影片《隱形的翅膀》 (07/07/09)
視頻:大學生電影節 群星演唱《隱形的翅膀》 (07/04/29)
③ 電影《逆境》是不是真實的故事
不是,是虛構的。
電影《逆境》講述了九十年代的中國農村家庭,父親因家庭貧窮,將最小的殘疾女兒七七丟棄山洞,七七被救出後流落到城市,經歷了各種社會人情冷暖後七七被好心人收養。長大後的七七成為了一名殘疾人樂團成員,靠著音樂的一技之長無憂的生活著,偶然的機會讓她得知了家的地址。一番糾結徘徊中,七七決定回到家鄉,和親人展開了一段愛恨交織的親情團圓。
電影《逆境》宗旨 :
一個大社會,一個小家庭,一個美麗的大世界,一個貧窮的小山村。影片通過不斷的對比,展現了貧困鄉村家庭面對疾病的無奈,人性在生活壓力面前的脆弱,以及殘障女孩面對逆境時的堅強。
④ 有哪些適合逆境看的十部電影,可以讓人鼓起勇氣,激人奮進的
1、《綠皮書》
講述了意裔美國人保鏢托尼,他被聘用為世界上優秀的爵士鋼琴家唐開車。鋼琴家將從紐約開始舉辦巡迴演奏,倆人之間一段跨越種族、階級的友誼的故事。
2、《阿甘正傳》
描繪了先天智障的小鎮男孩福瑞斯特·甘自強不息,最終「傻人有傻福」地得到上天眷顧,在多個領域創造奇跡的勵志故事。
3、《風雨哈佛路》
介紹了一位生長在紐約的女孩莉斯(Liz)經歷人生的艱辛和辛酸,憑借自己的努力,最終走進了最高學府的經歷。
4、《白日夢想家》
講述了本·斯蒂勒所飾演的男主角穿行在現實和自己的白日夢里,最終踏上一場真正的人生大冒險, 並與女主角克里斯汀·韋格展開一場絕妙的浪漫奇緣。
5、《有夢就去闖》
故事的背景設定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主人公是兩個12歲的孩子,他們受夠了家裡人對自己的忽視,因此打算另找一對比較酷的新父母開始新的生活。
⑤ 問一部電視劇或電影的名稱
基本資料
中文片名:《一個都不能少》(Not One Less)
導演:張藝謀
時間:1998年
主演:魏敏芝/張慧科
片長:90分鍾
國家:中國
演職員表
《一個都不能少》演員表
魏敏芝--魏敏芝(河北省赤城縣鎮寧堡鄉中學學生)
張慧科--張慧科(河北省赤城縣頭堡子村小學學生)
田村長--田正達(北京市延慶縣大庄科鄉水泉溝村村長)
高老師--高恩滿(北京市延慶縣千家店鎮沙梁子鄉中心小學教師)
孫志梅--孫志梅(河北省龍門所鎮中學學生)
電視台門房--馮玉英(張家口市人民公園售票處票務員)
電視台主持人--李凡凡(張家口市電視台經濟部主持人)
縣中學教師--張藝長(北京市延慶縣教育局基建處教師)
磚窯老闆--徐占青(北京市延慶縣千家店鎮紅石灣村村長)
張慧科娘--劉漢芝(北京市延慶縣紅旗甸鄉豐溝村村民)
中年旅客--馬國林(張家口市聯合利華洗滌用品有限公司幹部)
電視台台長--武萬錄(張家口市人民廣播電台副台長)
火車站廣播員--劉�茹(張家口市人民廣播電台播音員)
文具店老闆--王淑蘭(張家口市橋西區愛晚齋文化用品商店經理)
電視台導演--付新民(張家口市人民廣播電台節目部主任)
飯館老闆--白�梅(張家口市聚鑫餐廳經理)
《一個都不能少》創作成員
出品人--趙愚 張偉平
監制--張偉平
導演--張藝謀
根據施祥生小說《天上有個太陽》改編
編劇--施祥生
攝影--候詠
美術--曹久平
錄音--武拉拉
作曲--三寶
文學策劃--王斌
剪輯--翟如
製片主任--胡曉峰 張震燕
主演--魏敏芝
主演--張慧科 田正達 高恩滿
劇情介紹
水泉小學的高老師要回家看望病重的母親,村長從鄰村找來魏敏芝給高老師代一個月課。高老師見魏敏芝只有十三、四歲,教不成書,不想要。村長說,找這么一個人不容易,她能給你把娃看住。先讓她湊合一個月等你回來再說。
��水泉小學原先有三、四十個學生,每年都有學生流失,現在只剩二十八個了。高老師臨走時再三叮囑魏敏芝,一定要把學生看住,一個都不能少。魏敏芝整天讓學生抄課文,每天清點人數,誰要把學生弄走,就跟誰急,連村長的話也不聽。學生見她人小,又不會上課,不聽她的,有的故意跟她搗亂,弄得教室里亂哄哄的。她不顧不問,只是守在教室門口,不到時間不讓走。
��十歲的張慧科因家裡欠債無力償還,不得不失學到城裡打工。魏敏芝記住高都是臨行前的叮囑,決心把張慧科找回來,她打聽到張慧科城裡的住處,單身一人踏上了進城之路,十三歲的魏敏芝開始茫人海里的尋找……
關於演員
影片選用的所有演員均是普通中、小學的教師和學生。他們都未經過專業的培訓,但卻以其真誠質朴的表演,演繹出感人的故事。魏敏芝和張慧科都是河北小赤城縣所屬兩個村的學生。魏敏芝自從拍了這部片子,受到了社會的關注。魏敏芝家境和電影中的她一樣貧寒,《一個都不能少》放映後,她得到了許多熱心人的幫助,家裡的妹妹也因此重新回到學校。後來她自己也曾報考了電影學院。
背景資料
一部關於兒童的電影
張藝謀說:「《一個都不能少》是一部從內容到形式都很平實、傳統、司空見慣甚至非常老套的電影,這恰巧是我們的一個目的:在司空見慣中拍出一份真切和力量來。我們拍電影的人,在今天電影市場的需求下,當然要把電影拍得好看。所以,我們的另一個目的就是:電影除了好看以外,還能告訴大家什麼,讓大家想什麼,關心什麼,愛什麼……因為我堅信,觀眾的口味並不如我們所設想的那樣單一和膚淺。」
《一個都不能少》紀錄片式的風格統御了整部影片的美學,非職業演員、紀實性的拍攝手法、貧困的山村小學,這裡面追求一種真實感。不管這種真實感有沒有做到,但在某種程度上還是感染了很多人。同時因為該影片與政策相符合,國家版權局為影片《一個都不能少》下發了版權保護通知,這是我國第一次對國產影片的版權實行如此正式的保護。但影片里人物在陌生環境--城市的遭遇,成為影片在威尼斯獲得金獅獎的重要原因。當然也因為影片中所有的困難都是被電視台台長的憐憫所解決,遭到眾多國內影評人的批評。
獲獎情況
該片於1999年獲得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優秀導演獎(張藝謀);第十九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張藝謀);第二十二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第六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第5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2000年美國LA電影組織評選最佳國際電影獎。
相關新聞
追蹤報道
《一個都不能少》浙江首映紀實
1998年4月20日,張藝謀導演率《一個都不能少》劇組來到浙江杭州。在機場出口,熱情的杭州觀眾為張藝謀導演獻上一束鮮花,表達了廣大杭州觀眾的心意。
由中國電影集團公司、浙江省電影總公司、杭州市電影公司主辦的新聞發布會安排在當天下午2點,可是距2點還有一段時間,省、市(包括遠道而來的溫州、紹興、湖州、舟山等地新聞單位)30多家媒體約60名記者就已早早來到會場,等候關鍵人物的出現。
為使新聞發布會緊張有序且有深度地進行,活動組織者事先做了大量的准備工作。首先,及早組織新聞專場,要求每個參加新聞發布會及要求采訪的記者必須觀看影片,對影片有感性了解;其次要求記者事先備好采訪提綱,進行統一篩選,避免出現膚淺無聊的問題;再次組織者對新聞發布會會場布置十分重視。根據以往經驗,在新聞發布會上電視攝像記者往往會因場地限制一擁而上,影響整個發布會進行。為此,在布置會場時,組織者特地為攝像記者騰出了足夠的空間,保證了發布會有序進行。
下午2點,張藝謀及主創人員准時出現在會場接受記者的采訪。在1個多小時的訪問時間里,面對記者們提出的各式各樣的問題,張藝謀表現得非常平實、耐心、友好,絲毫沒有大導演的架子,正如他自己所言:我們是來做事的。他的言行感染了每一位到會的新聞記者,在場的記者眾口一詞:真是一個老實人。由此可見,張藝謀導演跟他的影片一樣,「口碑」 極好!
在小百花電影廳和新華電影院舉行的兩場觀眾見面會上,許多觀眾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紛紛上台與張藝謀導演直接對話交流。有位大學教授說:「影片給我深刻的印象,使我受到很深的教益,以後我會更加熱愛我的職業,更加善待我的學生....」新華電影院在首映後當即進行了觀眾調查,結果表明,《一個都不能少》首先是一部好看的電影,在540名觀眾中,有197位觀眾認為「非常好看」,284位觀眾認為「好看」,兩者相加佔有效問卷的89%,其中84%的觀眾表示會向別人推薦這部影片。
21日早上,在張藝謀一行離開杭州之際,杭州新聞媒體的報道已見諸報端,很多文章道出了媒體對張藝謀導演及《一個都不能少》的極大好感,可以說張藝謀的杭州之行起到了預期的效果。
《一個都不能少》在滬首映
在走過北京、天津、浙江等地後,張藝謀一行於4月21日來到上海參加這里舉行的首映活動,由於在此之前張藝謀發表了給戛納電影節主席雅哥布的公開信,所以滬上記者除對《一個都不能少》影片本身非常關心外,還對張藝謀退出戛納的關因後果表示出更大的興趣。對此張藝謀表示:我只是做了我認為正確的選擇,我會繼續努力拍電影,拍出中國觀眾喜歡的好電影,比參加國際電影節、比拿獎更重要。至於什麼樣的電影才是好電影,張藝謀覺得在自己的所有作品中,《一個都不能少》就屬於好電影。至於這一農村題材的影片能否受到上海觀眾的喜愛,張藝謀對此很有信心,他認為一部影片能否吸引觀眾主要在於情感,而不在於題材是農村的或城市的。
事實正如張藝謀所說的,當《一個都不能少》在大光明、環藝、影城、長白等電影院首映時,觀眾對此影片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張藝謀和他的同伴們也受到了觀眾的盛情歡迎。電影1 0 1工作室的影迷們在胸前佩戴了自製的宣傳牌,上海印著「關心和支持民族電影----一部都不能少」。在中國紡織大學,一千多張電影票很快爭購一空,而復旦大學連映兩場,仍不能滿足廣大師生。影城、環藝、嘉華海興等影院的主管人士認為:這部以樸素真實取勝的影片能夠贏得市場,有的首輪影院已准備延長映期。
在《一個都不能少》上映之際,上海市的貧困家庭學生也得到了人們的一片愛心。一部分在逆境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受環藝影城的邀請前來觀看影片,市慈善基金會還在梅龍鎮廣場的環藝電影城為40名重點高中貧困家庭優秀學生頒發了「懷音」基金獎。
張藝謀赴皖再續前緣
應安徽省電影總公司的邀請,張藝謀率刷組成員如約來到合肥進行首映宣傳。此次首映見面活動時間安排得較早,但觀眾的熱情卻非常高漲,他們早早就來到解放電影院,欣賞張導的又一力作《一個都不能少》。上午9點,張藝謀來到影院與翹首以待的觀眾見面,他說10年前曾在皖南拍過《菊豆》,現在為《一個都不能少》的宣傳再次來到安徽,認為自己和安徽很有緣,希望觀眾朋友們喜歡他的電影,關心支持民族電影。
見面會後,張藝謀接受了合肥50多名記者的集體采訪,回答了記者們的提問,並再次表明了自己對兩個小演員未來的看法,他希望他們經過一段時間的喧囂後,重新回到自己的家鄉努力學習,不要因為拍了一部電影而改變了原有的生活軌跡。
《一個都不能少》點映熱京城
1998年4月18日,張藝謀導演率領《一個都不能少》的劇組成員並開始了十五大的「走四方」宣傳促銷活動,北京成為此次活動的第一站。
在中影和新影聯的組織安排下,張藝謀一行先後在地質禮堂,青年富、首都、大華四家影院同觀眾見面。這四家影院座無虛席,全體觀眾隨著影片的起伏跌宕時喜時悲,直到影片結束場燈漸漸亮起時,所有的觀眾還深深沉浸在影片之中。當張藝謀率領攝制組成員一登上舞台,全場立刻爆發出熱烈的掌聲,觀眾用掌聲對影片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影片真誠感人的藝術風格大大激發了觀眾的愛心。在地質禮堂,平安保險公司全體員工集體向影片原型小學捐贈了1萬元人民幣和100套桌椅;平安保險公司總經理代表公司向希望小學捐贈了1萬元人民幣和100套辦公桌椅;平安保險公司一名叫郭志敏的女士在看過影片之後心情非常激動。當場將本來准備存進銀行的1萬元現金捐給希望小學;當劇組乘坐的麵包車從地質禮堂駛出時,一名30歲左右的男士趁著車子停下的一瞬間,突然將1000元人民幣從敞開的車窗塞進坐在前排座位上的張慧科手中,隨即轉身消失在穿梭的人群中。事後人們才發現那位男士將身上所有的現金都捐給了張慧科。因為其中還有幾張毛票,此舉令在場人們深受感動。
在青年宮,熱情的觀眾將通道圍得水匯不通,思維活躍的青年觀眾暢所欲言,爭先發表觀看影片後的感受。北京新影聯公司、北京青年宮、北京青少年發展基金會還現場向水泉小學的學生們捐獻了文化用品。
在首都電影院,西城區教育局正式啟動了《一個都不能少》的藝術研討會。
在大華電影院,張藝謀導演受邀留下了手印並簽名留念。影院經理還將新自從數家書店精心挑選購買的圖書捐贈給魏敏芝、張慧科,並宣布大華電影院同北京影和廣告公司為資助困難學生共同設立「宏志獎學金」。見面儀式結束後,一位20多歲的女士激動地將自己准備購置衣物的1萬元交給張藝謀,請他給山區的教師。張藝謀當場建議她將此款捐給「燭光工程」。
每當劇組離開影院時,觀眾們或揮手致意或握手告別,很多人熱情地高喊:魏敏芝、張慧科,要好好學習,將來做一個有用的人。此時的人們少了見到大明星的捶胸頓足,卻多了許多可貴的真情。許多觀眾認為這部影片的影響已經大大超出影片本身,它起到關注社會、關注人生的作用,引發了人們對科教興國大業的深層思考。
可以肯定地說,四場見面會的成功舉辦為影片在北京電影市場的上映起到了極好的鋪墊作用,而且觀眾的良好口碑也預未著電影市場的良好前景。
津門見聞
1998年4月19日下午2點,張藝謀如約來到天津,出席天津市電影公司舉辦的《一個都不能少》新聞發布會暨首映式。
此時的放映廳內已經擠滿了30多家新聞單位的記者,各式各樣的攝影機、照相機對准了張藝謀和小演員,閃光燈頻頻閃亮。面對眾多津門記者連珠炮般的提問,張藝謀含笑從容作答。
當張藝謀一行來到大光明影院時,受到了廣大出門觀眾的熱烈歡迎,影院門前的大光明橋上站滿了人,爭相一睹張藝謀的風采。觀看完影片後,天津鼎華技校的一名老師當場捐贈了400元人民幣,作為她向「希望工程」 捐獻的一份愛心。在見面會後接受記者采訪時,這位教師眼含熱淚激動地說:「看完電影後很激動,也很難受,我覺得國家要發展,必須從教育抓起,特別貧困地區更應該加強教育。我作為一個教師,今天獻上一點心意,目的是希望更多的孩子早一點掌握文化知識,跟上時代的步伐。」鼎華技校的另一名來自外地的打工女也捐贈了100元,她說:「自己的弟弟上學,但仍願意表示一下自己的心意。這兩位觀眾的舉動激起了在場觀眾陣陣的熱烈掌聲,張藝謀應邀和她們合影留念。
中影集團、中華院線隆重推出張藝謀最新力作《一個都不能少》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與廣西電影製片廠、北京新畫面影視發行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於二月二十五日舉行了發行著名導演張藝謀最新力作《一個都不能少》簽約儀式。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與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定於四月中旬在中華院線全線上映這部影片。
��這部影片是張藝謀導演的又一部現實主義作品,與以往他的影片不同的是,這部影片以其獨特的角度,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農村教育的現狀,表現了貧困地區農村教育中存在的令世人關注的問題。而且影片選用的所有演員均是普通中、小學的教師、學生。他們雖然未曾經過專業培訓,但卻以其真誠質朴的表演,演繹出震憾人心的故事。
��今年正值新中國成立五十周年,電影界全體人士都在致力於向黨和人民奉獻出最優秀的影片。而剛剛掛牌的中國電影集團公司更是將製作、發行更多的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完美統一的影片,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促進社會主義電影事業繁榮發展作為首要任務。
��《一個都不能少》是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與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99年在中華院線統一運作的第一部影片。希望通過這部影片的發行放映,使中華院線的運作機制更加完善,更為緊密,為國產影片的規模發行放映開辟最佳通道。為中國電影市場的繁榮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⑥ 電影逆境的大結局是什麼
電影《逆境》的大結局是七七收到一封匿名信,信上說讓她回家看看,於是她坐上了回家的客車。下車後,七七緩緩來到母親的墓前失聲痛哭。這時,人群中有人叫了一聲「七妹」,這人正是大哥,他們相擁而泣。
遠遠看著這一切的父親,悄悄地抹了抹眼淚。七七回到家中,觸摸著家裡的一桌一椅,往事浮現在眼前,此時父親走來,七七抱緊父親哭泣,此刻她釋懷了一切。
(6)逆境電影片長時間擴展閱讀:
電影《逆境》講述了九十年代的中國農村家庭,父親因家庭貧窮,將最小的殘疾女兒七七丟棄山洞,七七被救出後流落到城市,經歷了各種社會人情冷暖後七七被好心人收養。
長大後的七七成為了一名殘疾人樂團成員,靠著音樂的一技之長無憂的生活著,偶然的機會讓她得知了家的地址。一番糾結徘徊中,七七決定回到家鄉,和親人展開了一段愛恨交織的親情團圓的故事。
⑦ 你認為人在逆境時需要看的十部經典電影是哪些
我覺得如果人在逆境的時候,那麼就需要看一些很振奮人心的電影。所以在我看來人處在逆境的時候需要看的十部經典電影是《美麗人生》、《肖申克的救贖》、《風雨哈佛路》、《幸福來敲門》、《摔跤吧,爸爸》、《阿甘正傳》、《永不妥協》、《百萬美元寶貝》、《奔騰年代》、《心靈捕手》這些電影對於我們處在逆境的時候,確實是有一些幫助的,因為當我們在看這些勵志的電影的時候,總會覺得熱血沸騰。有的時候你自己所處的境界,遠遠不如裡面主人公他們所遇到的困難,所以還有什麼不努力的地方呢?
⑧ 小女孩天生眼睛有缺陷被父親丟進山洞,大哥救出後又被人版子騙是什麼電視劇
這部劇是電影《逆境》。
《逆境》是一部公益勵志影片,由廣州瑪瑪影視有限公司於2013年在湖南新寧縣拍攝,青年導演付傑指導,趙思思、林一枝等一批優秀青年演員主演。
講述一個視障女孩被父親遺棄山洞獲救後,在社會中艱難求存的傳奇故事。
劇情:
影片講述了九十年代的中國農村家庭,父親因家庭貧窮,將最小的殘疾女兒七七丟棄山洞,七七被哥哥救出後流落到城市。
在城裡經歷了各種社會人情冷暖後七七被好心人收養。長大後的七七成為了一名殘疾人樂團成員,靠著音樂的一技之長無憂的生活著。
偶然的機會讓她得知了家的地址。一番糾結徘徊中,七七決定回到家鄉,和親人展開了一段愛恨交織的親情團圓。
⑨ 人在逆境還保持善良的人叫什麼
君子。根據查詢個人圖書館官方網站可知,人在逆境還保持善良的人叫君子。《逆境》是傅傑導演,趙思思和林一枝主演的短片電影,片長38分鍾。
⑩ 逆境國產催淚電影有哪些
1、《親愛的》是2014年出品的一部「打拐題材」電影,由陳可辛執導,張冀編劇,趙薇、黃渤、佟大為、郝蕾、張譯等主演。電影主演講述以田文軍為首的一群失去孩子的父母去尋孩子以及養育被拐孩子的農村婦女李紅琴如何為奪取孩子做抗爭的故事。該片已於2014年8月28日在第71屆威尼斯電影節上全球首映並於2014年9月25日18點全國公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