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理解電影是一門時空綜合的藝術
為什麼說電影是一門時空綜合的藝術呢?
number 1 對於電影本生來說 它既可以是一部現成的流行小說 也可以是一場視覺盛宴 劇情是電影最重要的部分 好的電影劇情不僅能給觀賞者帶來愉悅還可以提高電影本身的價值 所以劇情變得尤為重要 而寫劇情的人需要想像力 這也就是所謂的廣義上的時空
number 2 對於觀看者來說 觀看一部電影 如果不將它與現實加以結合 或者 擴展自己的想像力 他是不可能把一部好作品看懂的 甚至不會覺得這部電影有什麼觀看價值 比如看宮崎駿的電影 你需要揮灑想像力 回到最初的童真 如果你不能 這部電影對你來說就沒什麼意義了 著就是所謂的時空綜合 觀看者對於這一點的把握尤為重要
❷ 為什麼說電影是一門綜合藝術
因為電影是一門可以容納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因此是一門綜合藝術。
相關介紹:
電影電影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這種藝術性突躍的電影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電影是人類知道其確切產生時間和成長歷程的藝術,是20世紀以來發展迅速、影響巨大的媒體,是政治、經濟、文化三位一體的創意產業。
(2)如何理解電影是綜合性的時空藝術擴展閱讀
相關背景:
從19世紀末開始,法國、美國及其他地區的電影發明家們相繼發明了能摹擬人的眼睛和耳朵的光聲記錄和還原的技術和機器,這種電影技術從一誕生,就被企業家發展成為電影生意,被政治家發展成為意識形態,被藝術家發展成為電影藝術,被研究者發展成為電影理論。一部電影發展史同時也是電影人探索電影規律的歷史。
電影運用創造視覺形象和鏡頭組接的表現手段,在銀幕的空間和時間里,塑造運動的、音畫結合的、逼真的具體形象,以反映社會生活的現代藝術。
電影能准確地「還原」現實世界,「展現」虛擬世界,給人以逼真感,親近感,宛如身臨其境。電影的這種特性,可以滿足人們更廣闊、更真實地感受生活的願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電影
❸ 為什麼說電影是一門綜合的藝術
因為電影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連續的影像畫面,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也是一門可以容納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
電影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法語:Montage)這種藝術性突躍的電影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復制放映,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電影已深入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如何理解電影是綜合性的時空藝術擴展閱讀
表現手段
電影是一種以現代科技成果為工具與材料,運用創造視覺形象和鏡頭組接的表現手段,在銀幕的空間和時間里,塑造運動的、音畫結合的、逼真的具體形象,以反映社會生活的現代藝術。
電影能准確地「還原」現實世界,「展現」虛擬世界,給人以逼真感,親近感,宛如身臨其境。電影的這種特性,可以滿足人們更廣闊、更真實地感受生活的願望。
電影的幀速率一般是24幀每秒,隨著技術的提升,即將出現48幀甚至60幀每秒的電影。
❹ 為什麼說戲劇影視是綜合性的藝術
您好,我本科時所學課程講它的綜合性主要是說兩個方面,一是說它可以表現很多藝術門類的內容(比如電視舞蹈就是用電視表現舞蹈),二是說它綜合了很多藝術門類的特點,這些藝術門類的表現手法都可以為他所用,也就是說一是內容二是形式,我這樣說不知道您理解了嗎?我特意搜索了一些相關內容粘貼如下,因為我個人說的比較口語化,呵呵
綜合論是相對於本體論的一種電影理論,最早是由義大利前衛藝術家卡努在1911年提出,「電影是三種時間藝術和三種空間藝術的綜合,這三種時間藝術是:詩歌、音樂、舞蹈;三種空間藝術是:建築、繪畫、雕刻。因此,電影是第七藝術。」
如在C·威廉主編的《現實主義與電影》一書的序言中所指出的:「(有人認為,)電影的素材接近造型的、空間的藝術,也就是說,接近於繪畫;而它的展開的方式又接近於文學和音樂的『時間』藝術。……L·德呂克認為『電影是運動的繪畫』;……A·岡斯認為『電影是光的音樂』」,電影藝術綜合論者認為電影不能作為一種獨立藝術存在,而是多種藝術的綜合。
影視藝術是時間藝術與空間藝術的復合體,它既象時間藝術那樣,在延續時間中展示畫 面,構成完整的銀幕形象,又象空間藝術那樣,在畫面空間上展開形象,使作品獲得多手段、多方式的表現力。但是,在以往的影視創作中,比較強調影視藝術作為時間藝術的觀點一 直影響著我們的創作方法。法國電影理論家馬塞爾•馬爾丹曾說:「在作為電影世界支架的空間——時間復合體(或空間——時間連續)中,只有時間才是電影故事的根本的、起決定作用的構件,空間始終是一種次要的、附屬的參考范圍。」在這種觀點的指導下,長期以來我 國的故事片大多數都是以敘述故事情節的發展來結構影視,它是一種線性的思維方式,是按故事情節開展的環境背景來考慮空間的,但影視故事與一般的故事是不同的,它必須以造型 ——空間的形式呈現出來,通過造型表現手段——光影、色彩和線條所組成的構圖、色調和影調來敘述故事,抒發情感,闡述哲理。因此,更確切地說,影視藝術應是一種時空綜合藝術。
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寫道:「任何存在的基本形式就是空間和時間,時間之外的存 在和空間之外的存在,同樣是極大荒唐」。因此,影視空間和時間並存就如天秤中的砝碼,應使兩者配重同等,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今後的藝術創作中發揮出強大的震撼力。
由於電影的樣式和片種繁多,有注重完整故事情節、刻畫人物性格的故事片,有報道某一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軍事或歷史事件活動的記錄片,也有運用各種美術手段和材料製作的美術片,還有記錄舞台藝術表演的戲曲片等等。在這些種類中又包含若乾片種。如故事片中有喜劇片、西部片、愛情片、科幻片等;美術片中有動畫片、木偶片、剪紙片;記錄片中有傳記記錄片、文獻記錄片、新聞記錄片等。它包括文學、戲劇、繪畫、建築、音樂、舞蹈等各種藝術成分,所以被稱為綜合藝術。
所謂綜合藝術,指綜合幾種藝術成分而構成的藝術樣式。其特徵是:
集體創作。包括編劇、導演、演員、美術、攝影、錄音多個創作部門藝術創造的有機配合;
利用現有的一切藝術表現手法。電影有含文學成分的描寫和結構,有含戲劇成分的對話、內心獨白、形體動作、面部表情,有含音樂成分的歌曲和與畫面融合的視覺形象;
廣泛的群眾性文化。電影的構成是用活動著的畫面和各種音響表達、表現世界各國的人和環境之間的關系以及由此形成的風俗習慣、生活方式、文化水平,且通俗易懂、明白曉暢。
但是,電影的綜合性並不是指各種藝術成分的簡單相加,而是指將各種藝術形式包含的藝術成分融匯貫通變成新的東西加以表現。它除具有一般文學藝術的共性特徵外,還具有自己的個性特徵。這在於電影藝術的表現工具與別的藝術表現工具不同。電影是用攝影機來反映的。攝影機具有真實記錄反映對象及其運動的時空轉換這一特點,由此形成特殊的電影表現手法和電影敘述語言,將各種藝術成分有機統一組合成新的藝術表現形象。
正因為如此,作為藝術的電影,雖然是誕生於眾多古老傳統藝術如文學、戲劇、音樂、舞蹈、繪畫、雕塑、攝影……之後的最新最年輕的藝術,但也是迄今為止唯一可以讓我們知道它的誕生日期的藝術。自1895年12月28日盧米埃爾正式公映自己製作的世界最早的影片獲得成功至今僅百年的歷史。而古老傳統的藝術,其中有的已經歷了上千或數千年的滄桑,它們問世的時日,就連專門研究藝術史的專家學者們也無從稽考。電影和古老傳統的藝術相比,它只能算個小弟弟。但是它後來居上,後生可畏,最年輕的藝術——電影,以其無可比擬的藝術魁力,闖進了世界藝術之林,一躍而成為最富群眾性最具影響力的與世紀同齡的藝術巨人。其所以能如此,恰恰是由於它年輕,有它自己的優勢。因為電影不僅是誕生於古老傳統的藝術之後,而且它是吸取和消化了這些藝術的所長而又揚棄了它們的所短,有機綜合了多種藝術因素而形成的一種新型的獨特的藝術形式。因此,多種藝術門類的有機綜合,是電影藝術最突出的美學特性,綜合性是電影美的本質所在。
早期的電影研究家們從電影像誰這一命題出發,探討電影藝術的基本持性和電影美的奧秘。他們所持的觀點和所得的結論各不相同,大相徑庭。有人認為電影像文學,有人認為電影像戲劇,也有的認為電影像繪畫,還有的說像音樂等等。不一而足。於是便有「可見的文學」、「電影詩」、「視覺交響樂」、「沉默的旋律」諸如此類的說法,試圖從電影美學的層次上對電影美的本質作出界說。這些見解雖知其相對的合理性依據,但在今天看來,其各執一端的片面性,則是顯而易見的。電影既像誰也不像誰,電影就是電影,因為電影是吸取、包容了文學、戲劇、音樂、舞蹈、繪畫、雕塑、攝影……多種藝術的因素、集它們於一身的綜合藝術。
電影中包容了文學的因素,因為它從文學中吸取了一整套反映客觀世界和現實關系的方法,從文學的各種體裁中廣泛吸取營養,如從詩中汲取抒情性,從散文中汲取紀實性,從小說中汲取敘事性。在敘事手法上又借鑒了文學中的主觀敘述和客觀敘述,外部描繪和內心剖析以及多種形式的結構原則等。總之,無論從人物塑造、情節結構的安排、細節的描寫、敘事的方式,電影都借鑒了文學的經驗而具有文學的因素。電影中存在的戲劇因素,表現在演員表演、場面調度、矛盾沖突和懸念等一系列藝術方法和手段的運用。電影中的音樂因素,表現在通過旋律配合畫面,以營造環境氛圍、渲染情感和節奏變化。至於電影中的繪畫、雕塑、攝影等因素,不僅表現在造型性和視覺再現性上,對構圖、色彩和光影的處理上,借鑒了這些藝術的經驗,而且電影中的許多專用術語如畫面、色調、影調、鏡頭、焦距等等,也都是從這些藝術中借用過來的。
電影從文學中吸取了一整套反映客觀世界和現實關系的方法,從人物塑造、情節結構的安排、細節的描寫到敘事形式等各個方面都借鑒了文學的經驗、方法和技巧,因而具有文學的因素。但文學進入電影』,由於受電影的制約,經過消化、融合,已發生了質的變化,而非電影加文學。電影中的文學因素和作為語言的藝術的文學有質的區別。因為盡管電影廣泛借鑒文學塑造藝術形象的經驗、方法和技巧,但文學是通過語言文學這一唯一的媒介塑造文學形象,而電影則是通過畫面和音響以及電影所獨具的特殊表現手段——蒙太奇來塑造銀幕形象。作家用語言來寫故事、寫人、寫人的靈魂。文學形象是通過抽象的語言符號給讀者以聯想,銀幕形象則是通過可見的畫面和可聞的聲音具體地直接地訴諸觀眾的視聽感官。可見電影中的文學因素決不是電影加文學。
電影從繪畫中吸取營養,包括構圖、光影、色彩、線條的運用和處理,具有繪畫的因素,但繪畫進入電影並非電影加繪畫,電影中的繪畫因素受電影制約,與繪畫藝術有質的區別。繪畫再現生活的手段是線條和色彩,電影的手段是畫面,並且有聲音與之相配合。繪畫中的造型形象只能是化動為靜,靜中見動,不能表現對象的連續運動,銀幕中的造型形象則始終是不斷變化著的連續運動的造型形象。
電影從戲劇吸取營養包容了戲劇藝術的因素,但戲劇進入電影,因受電影的制約被消化融匯也產生了質的變化,並非電影加戲劇。電影的時空觀念和處理同戲劇的時空觀念和處理有著質的區別。舞台空間是固定的,銀幕空間是不斷變化的。舞台時間是現實的物理時間,銀幕時間則可以自由延長、壓縮、停滯的非物理時間。因此戲劇的時空表現受到限制,而銀幕的時空表現則有很大自由。不僅如此,戲劇表演和電影表演也存在著質的區別。表演者的表演和欣賞者的欣賞共時共地,同時完成,這是戲劇表演的特點;而電影表演則是另外一種情形:表演者在場表演,欣賞者缺席;欣賞者在場欣賞,表演者缺席,表演者的表演和欣賞者的欣賞不可能共時共地,也不是同時完成。因此,這就決定了戲劇表演和電影表演各有自身的特殊規律而非一致。
其他各門藝術進入電影,同樣要產生質的變化,凡此種種,說明電影吸取了多種藝術門類,並不是各門藝術簡單地相加拼湊在一起,而是經過了化合的有機的綜合整體。電影吸取了多種藝術門類而形成綜合性的審美特性,就其實質來說,乃是時間藝術和空間藝術的有機綜合。正因為如此,作為時間藝術與空間藝術相結合的新型藝術——電影,它克服了傳統的純時間藝術難以充分表現空間和傳統的純空間藝術難以表現時間的局限與不足,既可以充分表現時間又可以充分表現空間,因而具有巨大的表現潛力和藝術可能性。由此也不難看出,包容了多種藝術門類的電影的綜合性實質,還在於它是視覺藝術和聽覺藝術的綜合,它克服了純視覺藝術難以滿足人們對聽覺形象的審美需求和純聽覺藝術難以滿足人們對視覺形象的審美需求的局限,而具有可以融合視聽兩者之長的優勢,成為一門最富群眾性的藝術形式。
❺ 為什麼電影既是時間的藝術又是空間的藝術
你是要單講戲劇還是要單講電影,
電影的綜合性
電影同時具有空間藝術和時間藝術的特點與屬性,可以在特定時間內展示空間,同時在空間的變換中表現時間。電影吸收、融合了傳統藝術中繪畫、雕塑、建築、音樂、文學、戲劇等多種門類的不同元素於一身,形成自身的全新屬性。
電影同時訴諸於人的視覺與聽覺,在時間、空間兩個維度上共同,它將時間藝術和空間藝術的不同功能結合起來,形成二者的復合體,從而獲得了多種手段、不同方式的強大的表現力。
電影在延續的時間過程內不斷展示畫面,以此獲得運動感和節奏感,這與以音樂為代表的時間藝術有共通之處。
電影鏡頭的光線、構圖、色調等,運用並強化了造型藝術的各種規律、原理,直接訴諸於視覺形象,突出形象自身的直接性和感染力,這都是從建築、繪畫、雕塑等造型藝術中吸取而來。
電影從戲劇中吸取表演、沖突等特定空間內的調度和運用
從文學中吸收了反映生活、摹寫人生的能力和要求,並借用文學描寫和敘述的語匯和結構以形成自身獨特的視覺語言。
以上都是電影作為傳播媒介和藝術活動所具有的綜合性的重要體現。
雖然時空和各種藝術元素的綜合性是電影與生俱來的特性,而且這一特性隨著電影技術與藝術的發展而不斷發展,不斷趨於復雜與多樣,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它能取代和超越其他各類藝術。它同樣受到自身局限的限制。因此,強調電影的綜合性不能脫離對於電影的局限性的清楚認識 .
戲劇
一、時空——視聽綜合
戲劇是時空——視聽綜合藝術,戲劇以戲劇動作、情節或故事的方式對人的命運發展直至結局的模仿,需在一定時間和空間的綜合運行過程中才能進行。
二、審美手段與表現元素的綜合
古希臘戲劇作為一種綜合藝術,在審美因素構成上包含了文學、表演、化妝、服裝、布景、建築、音樂鄧多種審美因素。
三、直觀與想像的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