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戰寧滬杭的劇情簡介
1949年4月,經過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之後,國共雙方的軍事力量對比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人民解放軍根據毛澤東主席和朱德總司令「向全國進軍」的命令,向尚被國民黨當局控制的廣大地區發起了大規模的戰略進攻,矛頭所指首先對准了國民黨重兵盤踞的京(指南京)滬杭地區。1949年4月20日,我百萬雄兵分中、東、西三個集團發起渡江戰役,國民黨苦心經營的千里長江防線在人民解放軍排山倒海的攻勢面前土崩瓦解。
人民解放軍乘勝南下,繼而攻克南京,切斷浙贛線,佔領杭州,直逼上海。為保護上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市區建築,解放軍經過周密部署並作出很大犧牲後,終於在5月27日解放了中國最大的城市——上海。
本片是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革命歷史題材電影「大進軍」系列的第一部。影片著重表現了渡江戰役和上海戰役兩大戰役。影片以恢宏的氣勢再現了渡江戰役萬船競發的浩大場面。在上海戰役中,為了避免對城區造成嚴重破壞,解放軍成功將國民黨軍主力調出城區,並在城區作戰中不使用重武器。在老電影《戰上海》中著重描繪的四川路橋戰斗也在這里出現。
與該系列電影的其他幾部不同,這部電影採用了三種視角:攝制組的視角:僅出現過一次,即開頭處展示了攝制組的一艘氣墊船通過拍攝現場進行的攝影;講述者的視角:幾位親歷當年歷史的老人在電影中對當時的歷史進行了一些講解;記錄電影的視角:再現當年的歷史。
❷ 上海保衛戰1932是什麼電影
並沒有查到一部叫《上海保衛戰1932》的電影。
如果真有這部電影,那肯定是反映第一次淞滬抗戰的電影。
一·二八事變,又稱一·二八淞滬抗戰,是在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為了轉移國際視線,並迫使中國屈服,於1932年1月28日晚發動的進攻上海中國守軍的事件。
1932年1月28日夜,日軍突然向上海閘北的第十九路軍發起了攻擊。十九路軍在軍長蔡廷鍇、總指揮蔣光鼐的率領下,奮起抵抗。
❸ 戰上海演員表
《戰上海》是1959年由王冰導演,丁尼、高岩、李舒田、王潤身、張良、胡曉光等主演的一部電影。
該片講述了1949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包圍了上海,與盤踞在上海的國民黨30萬軍隊作戰的故事。
1959年,王冰曾執導過同名電影《戰上海》。電影戰上海主要聚焦與解放上海的軍事斗爭,而此次改編的戰上海則聚焦於上海回到人民手中後的風險應對和反特斗爭。
華東野戰軍挺進上海,一舉擊垮了城內殘留的國民黨劉義部隊。上海戰役宣告結束,陳毅市長率領曾山、潘漢年等領導奉命接管上海。剛剛解放的上海百廢待興,物資匱乏。各種勢力盤根錯節,意欲破壞剛剛成立的人民政府。陳毅市長無所畏懼,與敵特分子鬥智斗勇,先後化解了一個又一個困局,最終給上海人民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該劇已經進行了立項公示,計劃在今年3月份開機拍攝。目前劇組行事低調,暫未透漏更多信息。從僅有的吉光片羽看,男一號將由國民大叔、諜戰劇常客張嘉益擔綱主演。
❹ 一部電影:講的是保衛上海,國軍被困倉庫 一個細節就是:有一個小孩偷偷跑進去的
《八百壯士》http://ke..com/view/298468.htm#sub10684161電影片名八百壯士地區中國台灣導演 Director丁善璽Shan-si Ting編劇 Writer丁善璽 Shan-si Ting演員 Actor陳鴻烈Hung Lieh Chen柯俊雄Kog Jung-Xung林青霞Brigitte Lin .....Yang Hui-min張艾嘉Sylvia Chang秦漢Han Chin金漢Han Chin徐楓Feng Hsu .....Mrs. Hsieh攝影 CinematographyWenjin Lin劇情介紹繼《英烈千秋》之後,丁善璽編導的這部影片,敘述1937年8月13日日寇侵略上海,國民黨八八師五二四團團長謝晉元,為牽制日軍,掩護國民黨軍隊後撤,率領四八○ 青年軍官號稱八百壯士,固守四行倉庫,達三個月之久,軍人英勇殺敵,女童子軍楊惠敏冒著生命危險給守軍輸送食物、醫葯,當牽制任務完成,守軍越過蘇州橋後撤。此部影片的格局手法與《英烈千秋》完全不同,只局限於幾成孤島上海的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數百國民黨軍人與包圍的日軍的陣地戰。導演根據一些史實,利用四行倉庫周圍有英法租界,蘇州河對面又是國統區,蘇州河兩岸戰爭與和平不同環境造成的戲劇沖突,表現了愛國軍隊抗擊侵略者英勇無畏的精神,和上海人民熱烈聲援國民黨守軍的時代氣氛。
關於上海的戰爭電影,免費高清資源在線觀看
劇名:傾城之戀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
❻ 推薦幾個解放前,以上海為題材的電影
「上海皇帝」共兩部,電影。
❼ 跪求解放上海戰役的電影
《戰上海》和《大決戰之大戰寧滬杭》。
❽ 紅色電影《風起雲涌》觀後感
這幾天看《毛澤東傳》,偶爾發現一個陌生的名字――陳雲。了解一下之後才知道他就是主管經濟的開國元勛。1949年,由於蔣政府經濟政策的殘
留,非解放區物價動盪,惡性通貨膨脹盛行,民不聊生,社會動盪。這時候,是陳雲挑起大梁,採取一系列經濟措施,拯救了中國經濟,穩定金融市場,確定了人民
幣的強勢地位,為中國的解放事業鋪平了經濟道路,給前線的戰士們鼓舞了士氣。懷著對這位人民英雄的景仰,出於對陳雲如何穩定經濟的好奇,於是,我看了一部
講述陳雲同志穩定上海金融事跡的電影——《風起雲涌》。
這部電影的背景是剛解放的上海,大資本家們大舉吃進銀元,想用強勢的銀元對抗剛剛進駐的人民幣,企圖致人民幣於風雨飄搖之中,並通過這種方式牟利。黨中央
深知沒有強硬的人民幣作支持,在上海的政權就不可能牢固。而有些西方經濟學家認為,中國共產黨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治理通貨膨脹。上海作為當時國共交戰的前
線,無論在經濟還是在政治上的地位都不容小覷,處理不好可能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時任東北局政委的陳雲臨危受命,前往上海組建中共經濟委員會,大戲由此揭
開了帷幕。
「共產黨的軍事一百分,政治八十分,經濟頂多就是個零分,人民幣是紙幣,強不過銀元,我們只要吃光陳雲的銀元,這個經濟沙皇就要被流放了」。資本家們的話
里充滿了蔑視和驕橫,可是他們一點都不了解這個對手。
共產黨人不缺少抗爭和奉獻精神,他們缺少的是經濟知識,與資本家斗不像打仗是消滅敵人的肉體,資本家可以被消滅,資本的力量卻是消滅不了的。曾經在國民政
府供職的馬寅初加入了經濟委員會,為陳雲出謀劃策。陳雲很明白,沒有銀元,人民幣的支付能力就不能得到保障。陳雲果斷地下令,用武力鏟除最大的「黑市」
——上海證券交易所。這一舉措打中了敵人的軟肋,給了他們一個下馬威,資本一下子縮水20%。之後,又做出決定:所有業務往來一律用人民幣結算業務,稅收
也只使用人民幣,於是金融市場初步穩定。
陳雲在這第一戰中用釜底抽薪的方法贏得了勝利,可要知道這對於資本家來說只是傷其皮毛。貨幣兌換這條路走不通,還有實物的交易,以資本家們雄厚的資本實
力,顛覆上海的商品市場不在話下,他們僱傭地痞流氓搶購糧食,一旦他們控制了上海的糧食,中共政府將被迫與之談判,到時候他們就可以以救世主的姿態與新政
府討價還價,更可怕的是商品的交易是完全合法的。如果說「黑市」交易是不服從政府的逆行的話,這種囤積居奇的行為在法律上無懈可擊。
鎮定的陳雲以低價拋售其他商品的方法分散資本家的注意力,解除糧食供應的燃眉之急,等到大批的糧食物資從外地調到上海時,物價回落,資本家將血本無歸。不
久資本家就清醒過來,他們惱了,開始竭盡全力買進糧食,不過這正中陳雲的下懷,他們所有的資本將盪然無存。經過他們的計算,在大批糧食經鐵路運抵上海之
前,他們就可以買空糧食。但出乎意料的是,糧食通過水路提前抵達上海,大資本家的美夢就此破滅……
在這次與資本家的較量中,陳雲展現了他過人的膽識和謀略,更多的,我們看到了一個對職業傾盡全力的人民公僕形象:生活非常簡朴的他一隻雞能吃一個禮拜,蘋
果要掰開分三次吃。清廉的他用自己的實際行為向廣大人民昭示共產黨的官員是執政為民的。他甚至吃飯的時候都不忘看那本名叫「國民經濟核算」的書,要知道他
是一個小學都沒有畢業的人,卻主持了全中國的經濟工作,在黨內身居如此高位,卻不忘時刻為自己「充電」。在工作最繁忙的時候他甚至幾天都沒合過眼,有時候
舊病復發的他被折磨得異常狼狽,對於工作的執著態度驅使他繼續認真工作。
電影中有一段陳雲向農民大眾宣揚共產主義的戲,他對馬列主義的篤定得到了極好的詮釋,他那顆激情似火的報國心上鐫刻著他為勞苦大眾的奉獻精神,他的赤誠指
引了他奮斗的目標。陳雲給今後的共產黨人樹立了一個極好的榜樣。
在建國六十周年之際,回顧陳雲先生的事跡既是緬懷這位開國元勛的艱辛歷程又是用前人的事跡勉勵自己。在那個昏暗和動盪交織的年代,共產黨人艱苦卓絕的抗
爭,無數英雄的獻身,才有我們如今的安逸生活,我們作為新世紀的接班人,能否扛起時代的大旗唯有時間能夠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