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哪些電影節有短片獎
在第39屆鹿特丹電影節短片競賽單元頒獎禮中,中國年輕導演應亮的《慰問》與來自美國和塞內加爾的兩位導演一起得到老虎短片獎。鹿特丹電影節一直相當重視其短片單元,本屆影展共有210部短片作品,而競賽單元則收入31部作品。
日前,英國舉辦了一年一度的國際紀錄片電影節。由中國導演傅靖生、攝影師門曉燕創作的紀錄片《幸福的藏羚羊》獲電影節最佳短片獎。
《幸福的藏羚羊》影片全面展示了藏羚羊面臨的生存威脅,以及中國政府在可可西里設立野生動物保護區、為藏羚羊等珍稀動物架設遷徙通道、打擊偷獵等鮮為人知的真實畫面,同時大力呼籲公眾保護藏羚羊,抵制藏羚羊羊絨製品的非法貿易。
《幸福的藏羚羊》在電影節播放後得到了廣泛好評,主辦方邀請了中國西藏自治區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才嘎等相關人士,介紹中國的藏羚羊保護情況。才嘎和反偷獵警員代表羅延海、木瑪扎西回答了現場觀眾的提問。他們表示,來英國參加電影節是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藏羚羊,進而共同保護這種珍稀野生動物,讓它不會面臨消失的厄運。
本屆電影節以「記錄真實的世界」為主題,展映紀錄片約120部,「環境」、「中國」和「城市」是本屆電影節的三大主要內容。電影節期間還推出了題為「我們的空間:城市」及「我們的空間:荒野」兩個重要論壇,邀請中國城市規劃專家和參展紀錄片導演與英國同行就環境保護問題進行探討。
電影節的紀錄片展映活動還將移師倫敦,並前往法國、美國、澳大利亞和中國巡迴放映。
目前正在荷蘭舉行的第39屆鹿特丹國際電影節上傳來消息,中國青年導演應亮的《慰問》(英文名:Condolences)獲得了本次電影節短片獎。與他同獲這個獎項的還有來自美國和塞內加爾的兩位導演。
《慰問》片長19分鍾,呈現了五年前發生在四川自貢一場車禍後的慰問過程。
第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獲獎短片《水杯》
這其實是一種人性與現實之間存在的差異,有的人總想用自己的思想去壓制別人,卻永遠不懂,有些事物終究是無法遏制的,正如成長一樣。英國Mofilm影視製作公司的老總看完突發這樣的感慨。
整個片子創作思維緊緊的圍繞著「誰和諧誰」的主題,孩子不是孩子,成年人不是成年人,其實只是代表兩個階層所看到的一種和諧的差異,而所有的這些思想都在隨著孩子和成年人之間的矛盾在被無限的放大化,以至於上升到更高的一個層面,甚至是政治。百事公司的總裁如此評價。
⑵ 上海市未來杯英語演講比賽 含金量
未來杯英語演講比賽含金量很高。
「未來杯」系列賽事由團市委、市教委和市學聯聯合主辦。閔行區在全區層面廣泛宣傳動員,積極參與市「未來杯」競賽活動,27所高中中職學校報名全覆蓋,累計900人次報名參賽。通過賽前培訓、區級評審和表彰展示等系列活動,為廣大青年學生成長搭建展示平台。在活動中,學生通過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參加社會實踐,在奉獻祖國、融入大局、服務社會中體現了強國一代的使命擔當,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宏偉進程中彰顯青年作為、青年貢獻,努力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⑶ 百年樹人 電影陽光行系列活動上海市中小學生「光輝歷程」影展活動系列:微電影故事徵集
百年樹人 電影陽光行系列活動
上海市中小學生「光輝歷程」影展活動系列:
微電影故事徵集大賽通知
各區縣青少年活動中心:
為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上海市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聯席會議辦公室、市教委德育處指導,上海聯和教育院線、上海戲劇學院、上海市科技藝術教育中心(上海市學生活動管理中心)主辦,定於2011年12月至2012
年3月,共同舉辦「百年樹人,電影陽光行系列活動——上海市中小學生『光輝歷程』微電影劇本徵集大賽」,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動要求
(一)活動內容:撰寫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反映當代中小學生校園生活、謳歌當代社會公德和時代風尚的,適合於微電影拍攝的故事。
(二)比賽要求:
1.思想主題健康向上、內容新穎、富有想像力。
2.有故事性、有畫面感、有矛盾沖突。
3.思想性、藝術性盡可能完美統一。
4.投稿文體不限(劇本、記敘文均可),文章必須有完整故事結構,邏輯性強,字數要求:小學生500字以內,初中生800字以內,高中生1200字以內;格式要求:標題為華文中宋、小二號字體;正文為仿宋、四號字體。稿件請以電子版形式發至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請務必在電子郵件中註明區縣、學校、年級、班級、作者姓名、聯系電話及參賽組別。
5.組織推薦與自由投稿相結合,組委會將安排專業培訓,獲獎作品以劇本朗讀會的形式匯報演出,並擇優將獲獎文本拍攝成微電影。
(三)比賽組別:
本次比賽面向本市中小學生,比賽分為高中組、初中組和小學組。
(四)評選程序:
組委會將組織有關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根據參賽作品思想性、藝術性、創新性等方面進行評審。
二.活動時間
1.截稿時間: 2012年2月6日
2.培訓申報時間:即日起至12月29日
3.頒獎儀式時間:2012年3月下旬
三.賽事培訓
組委會將分批次對部分參賽團隊(單位)代表進行免費藝術培訓,提高參賽團隊的影視故事寫作能力。(培訓事宜另行通知)
四.獎勵辦法
高中組、初中組和小學組各設金、銀、銅及單項獎若干,並設優秀組織獎。將對獲獎個人與集體給予獎勵。
本次活動規則最終解釋權歸主辦單位所有。
五.組織單位及聯系方式
指導單位:上海市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聯席會議辦公室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德育處
主辦單位:上海聯和教育院線
上海戲劇學院
上海市科技藝術教育中心
(上海市學生活動管理中心)
徵集活動辦公室地址:上海戲劇學院團委(華山路630號)
郵編:200040
聯系電話: 62483576
聯系人: 牛文佳
⑷ 2019年世界海洋日主題是什麼
國家海洋局近日印發通知,就開展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活動作出部署,明確今年活動主題為「關注海洋健康、守護蔚藍星球」。
6月8日是聯合國確定的世界海洋日和我國海洋宣傳日,自2008年至今,國家海洋局聯合有關部門持續開展了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活動。海洋日主場活動舉辦地設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包括海洋日開幕式暨度海洋人物頒獎儀式、清潔海灘公益活動及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和北海市人民政府組織開展的其他配套活動。
通知明確,今年海洋日前後,沿海各省(區、市)及計劃單列市海洋廳(局)組織本地區各級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涉海企事業單位等,聯合新聞宣傳部門、共青團、大中小學校、志願者組織等有關單位,面向社會、面向公眾,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國家海洋局局屬各單位將開展公眾開放日、廣場宣傳等活動。各共建高校將在校院內外或所在社區組織開展海洋知識競賽、演講比賽、攝影展、圖片展、知識講座等活動。有關社會團體根據各自工作特點開展活動。
國家海洋局海洋日活動辦公室將組織相關單位開展海洋日系列活動,包括度海洋人物評選、全國大中學生海洋知識競賽、「全民閱讀海洋」海洋讀書周系列活動、海洋歌曲徵集活動、全國大中學生第五屆海洋文化創意設計大賽、海洋微電影大賽、2016「海洋杯」中國·平潭國際自行車公開賽、第三屆「奔向大海,跑向未來」全國涉海高校大學生慢跑公益活動暨全國海洋科普志願者招募活動、海洋紀錄片展映、海洋攝影展等活動。
【環保知識】
1、不亂扔垃圾。
2、節省紙張,回收廢紙。
3、及時舉報破壞環境和生態的行為。
4、一水多用。
5、自己不吸煙,奉勸別人少吸煙。
6、拒絕使用一次性用品。
7、反對奢侈,簡朴生活。
8、不使用非降解塑料袋、快餐盒。
9、隨手關燈;隨手關水,節約用電和用水。
10、不亂扔廢電池。
11、多種樹。
12、不購買野生動物製品。
13、避免旅遊污染。
14、自覺參與環保行動。
15、支持環保募捐。
16、關注新聞媒體有關環保的報道。
17、認識環保標志。
18、多用肥皂少用洗滌劑。
19、少吃口香糖。
20、組織義務勞動、清理校園。
21、雙面使用紙張。
22、閱讀和傳閱環保書籍、報刊。
23、優先購買綠色食品。
24、利用每個綠色紀念日宣傳環境意識。
25、節約糧食
⑸ 2015年的科技節幾月幾日
2015年的科技活動周(一般不叫科技節)是2015年5月16-23日。
5月16日上午,2015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暨上海科技節啟動儀式在上海光源舉行。今年,全國科技活動周的主題是「創新創業科技惠民」。主要的亮點活動有:上海光源大科學裝置對公眾開放,大學生走進寶鋼、霍尼韋爾等中外世界500強企業,科學家派對,第十屆上海市十大工人發明家和第五屆上海市十大職工科技創新英才選樹活動,上海市第八屆青少年創新峰會暨2015上海市青少年科學研究院年會,我們愛科技演講秀,科普微電影大賽頒獎,第七屆上海市科普藝術展演決賽,「藝術力 科學美」視頻選片會,上海市中小學「科普校園行」科學家巡講活動。
⑹ 2018年上海市田家炳中學預初招生工作簡章
2018年上海市田家炳中學預初招生工作簡章
2018年上海市田家炳中學預初招生工作簡章
一、學校概況
上海田家炳中學創辦於1997年,是一所面向全市招生的部分寄宿的區屬重點中學,由香港著名實業家田家炳先生捐資、原閘北區人民政府投資興建。學校2006年轉為民辦體制,是上海市首批民辦特色創建學校,也是靜安區最早榮獲「中國社會組織評估等級5A證書」的民辦學校。學校現有學生1200人,教職員工124人,其中特級教師3人,區學科帶頭人3人,高級教師37人,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的教師36人。學校教師有近150餘人次在全國、市級教育教學大賽中獲獎,獲區級以上獎項400餘人次。學校董事長劉京海,上海市特級校長,上海市特級教師,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上海市教育功臣,華東師大、上海師大兼職教授。校長王曙,上海市特級校長、上海市語文特級教師、上海市兼職督學、區拔尖人才。
學校佔地40餘畝,建築面積二萬多平方米,學校為學生創新素養、科技素養和人文素養,提供先進的設施設備保障:有鍛煉學生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的創客體驗中心,有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STEM課程專用教室,有功能設備齊全的數字化實驗室,有適合球類訓練的操場和體育館,有環境整潔、設施先進的學生宿舍。學校強化課程建設,拓寬辦學視野,打造特色品牌。學校將繼續立足本區、面向全市、國際合作,把學校辦成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力的知名學校。
◆辦學理念:學生的全面發展離不開尊重差異和增強自信
◆辦學目標:全面育人、文化蘊積、機制創新、區域輻射
◆育人目標:智情兼修、厚德重養
◆教風:倡獨立、重思辨、養德行、共成長
◆學風:立本、善思、致知、崇實
學校先後被評為上海市行為規范示範校、市科技教育特色校、市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市家庭教育指導實驗基地、市安全文明校園、市花園單位、市A級食堂、市「家校互動」先進集體、市初中語文學科基地、上海市少先隊紅旗大隊、上海市中學共青團工作特色單位、區文明單位、區「兩新」組織「五好」黨組織、區素質教育實驗性示範性學校、區心理健康教育示範校、區家庭教育示範校、區信息技術先進校、區教科研先進單位、區局紅旗團委、少先隊三星級大隊部等。近年來,學生在藝術、體育、科技等方面獲得各類等第獎1500餘人次。學校的體育和科技已形成鮮明的辦學特色,學校先後有兩位同學被評為上海市「明日科技之星」,三位同學被評為上海市「科技希望之星」;馮俊奧同學獲「第十一屆上海未來工程師大賽」一等獎,並在2014、2015年連續兩次獲得上海市「明日科技之星」提名獎,上海電視台「少年愛迪生」欄目進行了專題報道;我校學生2015年在上海市車模航模比賽中獲一、二等獎。機器人項目已有百餘人次獲全國、市級等第獎,成為學校的特色品牌:2015年我校學生以上海市第一名成績參加全國機器人競賽獲一等獎;2016年上海市「未來杯」比賽我校囊括機器人一、二、三等獎;2017年在上海市「未來杯」機器人、英語演講、社會實踐、微電影製作等四項比賽中我校均取得優異成績,以150分的總積分獲得總分第一名。
◆課程設置:
學校以學生核心素養提升為目標,以「基礎課程重校本,校本課程重體驗」為原則,夯實基礎課程,注重提優拓展,整合各類資源,開發系列校本課程,引導學生在人文素養、創新意識、科技素養、國際視野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
學校課程基本模塊:
1、校本化基礎課程:以強化學科基礎,注重拓展提優為指導,在夯實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等學科基礎知識的同時,開設拓展提優的系列課程。各學科已開發較為成熟的校本拓展課程,如語文學科的讀寫結合課程,數學學科的思維能力系列訓練,英語學科Activereading校本課程等。
2、英語聽說訓練課程:學校利用教學軟體作為輔助手段,提高學生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開設「歐美風土人情」、「西方交際禮儀」、「英語戲劇表演」等課程,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
3、創意思維課程:藉助香港有關高校資源,利用我校已有的科技教育特色項目以及創客體驗中心和3D列印、VR、車模、船模輔助加工等相關實驗設備,開設創意思維類課程,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4、STEM課程:學校通過引進和自主開發課程,注重數學、信息、科學、工程、藝術、生物等學科的融合,鍛煉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人文素養提升系列講座:繼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開展「經典閱讀」、「詩歌欣賞與創作」、「民族風情」、「大學精神」等系列講座,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6、興趣類課程:開設橋牌、女足、高爾夫、健美操、線描、扎染、彩泥等課程,總計有60餘門,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發展特長的平台。學校成立了50多個以鍛煉自主學習和自主發展能力為宗旨的學生社團。
7、「共創成長路」課程:由香港田家炳基金會和我校共同開發,以合作學習的方式,培養學生的道德實踐能力。學校借鑒「共創成長路」課程的設計思路和評價原則,積極探索德育活動課程化,有較提升主題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打造德育品牌。
8、游學體驗課程:學校預備年級第二學期安排部分優秀學生赴香港、廣東開展「尋訪田家炳先生成長的足跡」及香港田家炳中學游學考察,給學生以相關的學習體驗。
上述課程將在2018年招收的預備新生中全面實施。
學校根據課程改革的需要,特聘部分市內、區內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等相關學科教研員和優秀教師,為學生定期開設學科類系列講座,指導學生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習效益。
二、招生對象
小學五年級應屆畢業生。
三、招生范圍與人數
在全市招收160人,其中本區80人,外區80人。
四、招生辦法
1、網上報名時間:2018年5月4日——5月6日
(5月13日前須完成學生本人照片上傳)
報名網址:上海市義務教育入學報名系統(http://www.shrxbm.cn)
2、面談時間:2018年5月19日——5月20日
3、面談范圍:面談全市第一志願填報我校的學生
4、面談所需材料:
戶口簿(原件)、《上海市中小學生成長記錄手冊》(四、五年級),學生本人有效的《上海市居住證》、《上海市臨時居住證》或《居住登記憑證》,以及父母一方有效的《上海市居住證》、《上海市臨時居住證》、《就業失業登記證》、參加本市職工社會保險證明等證件。具體時間以學校發出的面談通知手機簡訊為准。
5、錄取時間:2018年5月21日—5月22日
6、嚴肅承諾:學校不提前開展報名和面談等工作、招生不收取各種特製的學生個人簡歷及各類獲獎證書、招生錄取不與任何社會教育培訓機構掛鉤。
五、收費標准
1、學費:12000元/生/學期(初中);
2、住宿費:2000元/生/學期。
六、聯系方式
學校地址:上海市景鳳路185號
聯系電話:56835111、66986077、56513291、56723912、56836868*8313
郵政編碼:200435
網址:http://www.tjb.e.sh.cn
公共交通:地鐵一號線、04路、46路、110路、812路、760路、701路、118路、951路、551路、912路、597路、749路、172路
⑺ 有哪位大神有青春紀念冊網盤,求分享
《青春紀念冊》網路網盤免費資源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9R11ETfuIElsjoFk0BntkQ
《青春紀念冊》是2014年上海海事大學微電影大賽參賽作品,獲得「一等獎」的佳績,並參加了上海市「青春校園微行動」微電影大賽。
⑻ 大學生微電影大賽有哪些
2019年5月-6月23日徵集的「Real新青年」是比較適合大學生參與的。雖然之前一季有的作品甚至入圍戛納電影節,雖然不乏有入行多年的大Shen,但有的幕後的創作人還是未畢業的影視小白,也有入行多年的大神。大賽也設置了一二三等獎的現金大獎,作品最後會在不同的平台進行展映,無論從哪方面來說對大學生來說都是比較合適的。
⑼ 北京電影學院現代創意媒體學院的所獲榮譽
文學系2011級孫翰林拍攝的短片《生日》獲國際大學生新媒體文化節塈「我與奧運」北京—倫敦DV大賽的三等獎,中國第21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節首屆「微電影大賽」入圍短片獎;文學系2012級學生孟琪拍攝的短片《童年的顏色》獲第二屆國際大學生媒體文化節一等獎。黃瑤拍攝的短片《百》獲得國際大學生新媒體文化節塈「我與奧運」北京—倫敦DV大賽的優秀獎。
導演系2011級學生趙毅宏拍攝的短片《冷水》獲襄陽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導演系2011級學生陸喬拍攝的紀錄片《肩上芭蕾》入圍北京電影學院國際學生影視作品展及倫敦國際華語電影節;導演系2011級學生周陽坤拍攝的微電影作品《謊》獲愛她青島微電影大賽評委會大獎。
攝影藝術與技術系2011級學生李明的紀錄片《祖國的花朵》拍攝計劃以第4名入選《青國青城》環境與人項目;紀錄片獲全國大學生攝影節優秀獎,獲FILM學生作品展的最佳攝影和觀眾最喜歡作品獎。2011級學生王鵬的故事片《飄》獲人民網「最美中國」微電影大賽第三名。2011級學生劉涵夏輝的紀錄片《樂師說》入圍第十一屆國際學生影視作品展。2011級學生趙露的作品《小屋》於2013年獲第二屆華語大學生微電影節中獲年度新銳獎。2011級學生李明的作品《我們的世界》於2013年獲中國大學生攝影節優秀獎。
表演系2011級陳銘涵、林家偉,2012級趙嵩敏等同學2013年在山東省第三屆朗誦大賽中分別獲得優異名次。
視覺藝術系2012級學生錢瑜佳的作品《新新人類》在第十四屆虎門杯國際女裝設計大賽中獲得優秀獎。
動漫藝術系2012級邵朗、梁洋同學在青島大學生「中國移動WLAN/4G」漫畫大賽分別獲得二、三等獎;2012級彭思慧同學的作品《童夢》於2013年獲得「世博華創杯」首屆山東省青年動漫創意大賽和首屆青島東北亞版權創意精品展示交易會的優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