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坦克的誕生之戰,一戰的索姆河戰役成了一場沒有贏家的戰爭
位於法國的索姆河,一直都是一條十分平靜和安逸的河流。誰也想像不到,100多年前,這次曾經爆發過一場震驚全世界的戰斗,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經典戰役——索姆河戰役。
這場由英國軍隊發起的戰役,在世界戰爭史上可以說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一是英法兩軍共同在這里成功牽制住了狂妄自大的德軍,讓後者領略到了什麼是"地獄";另一方面,這場戰役也誕生了一款改變世界戰爭史的新式武器,那就是英國人引以為傲的坦克。
根據協約國的原本意圖,索姆河戰役是總戰略計劃里最為重要的一部分。 在馬恩河戰役結束後,英法兩國決定各派出一支集團軍共同作戰,目的是氣勢洶洶的德國第二集團軍,只要這場戰斗能夠獲勝,那麼就可以極大緩解凡爾登附近法軍的壓力。
為了保證戰斗的順利進行,1916年1月,英軍從英聯邦各地招募了大量新兵,極大補充了原本缺少的地面部隊。 但兩國軍隊缺少重型武器裝備的問題,卻一直無法得到有效解決。時任協約國總指揮約翰·黑格上將見此情景,於是決定暫緩推遲這場戰役,一個是希望後勤和募兵人員能夠招募到更多的士兵,另一方面他也在等待一款新式秘密武器的到來。
反觀法國方面,整個春季法軍都在凡爾登戰斗,在凡爾登犧牲的士兵可以說不計其數,無數青年人都將自己的鮮血灑在了這座巴黎近郊的小鎮之上。 法軍無畏的犧牲雖然將德軍牢牢控制在凡爾登附近,無法派出更多的力量來打擊英軍;但這樣的消耗也讓法軍沒有精力顧及其他戰場的戰鬥了。
按照法軍司令霞飛的計劃,英法聯軍本來可以組成三個集團軍,在索姆河附近一公里的戰線上向前推進。 但當法國軍隊被捲入凡爾登這個泥潭後,能夠前往索姆河的法國軍隊便少之又少。原本答應分配給英國的40個師一下子變成了16個師,而在進攻開始的那一天,這個數字又變成了5個。
所以說,索姆河戰役從一開始,就註定是英國人表演的舞台。而英國人也果然沒讓法國人失望,付出巨大代價的法國人也看到了自己的盟友是怎樣在索姆河畔,用自己的鮮血和毅力來對付武裝到牙齒的德軍士兵的。
根據資料顯示,英法聯軍共組織了30餘個步兵師,2000餘門各式火炮和300架飛機;德軍方面,最開始為10個步兵師,60餘門各類火炮以及114架飛機。從紙面數據上看,英法聯軍佔有絕對優勢。
6月24日清晨,准備就緒的英軍出動了1400餘門火炮,向德軍陣地進行了約一周的不間斷猛烈炮擊。無數的炮彈像冰雹一樣落在這片土地上,炮彈像禮花一樣炸開,德軍陣地彷彿成了修羅場。炮擊進行了整整一個星期,德軍陣地共承受了150萬發炮彈。
一周後的7月1日,炮擊終於停止了。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穿透了空氣中的硝煙,德軍陣地上只留下死一般寂靜。 英軍天真地認為,德軍不可能挺得過連續七天的狂轟亂炸,於是英國人吹響了進攻的號角,無數英軍·士兵爬出塹壕,踩著戰場上松軟的泥土,向敵軍沖去。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德軍的防禦工事竟然能挺過這樣的地毯式破壞。見到英國發起沖鋒,隱藏在防禦工事里的德軍悄悄架起了MG-08機槍。一聲令下,無數工事里噴出了大量機槍的火舌,在廣闊的平原上,英軍士兵像韭菜一樣一排排的倒下,四面八方都堆滿了英軍士兵的屍體。
德軍把槍炮對准陣地前方的每一處進行發射,子彈就像是傾盆大雨一樣落在英國士兵的身上,然後穿透他們單薄的肉身。 到日落時,夜幕籠罩了依然炮聲隆隆的戰場,戰場上卻遍布著約6萬多早已死去的英國青年。 這是英國陸軍史上在一天之內遭受的最沉重的損失。
此後的日子裡,英法兩軍又對德軍的側翼發動了猛烈的攻勢,一度將巴爾勒、比阿什等防禦要地收為己有。 但後來因為指揮和戰術等一系列原因,英法兩軍的進攻速度明顯放緩,傷亡人數也逐漸加大 。
這時德軍才意識到,英法聯軍在索姆河發動如此規模空前的戰爭,不僅僅是牽制凡爾登方向的德軍這么簡單,目的就是一舉吃掉德軍第二集團軍。於是德軍統帥部迅速抽調兵力,陸軍向索姆河附近的戰場迅速增兵,數量一度達到了40個師。而英國人雖然損失慘重,但他們並未放棄繼續進攻,因為一款可以剋制德軍的新式秘密武器即將來到前線之上。
9月15日清晨,正當德軍以老方法來抵禦英軍的進攻時,濃濃的大霧中突然出現了十餘輛"超級戰車":他們有著厚重的裝甲,兩側還綁上了拖拉機的履帶,兩邊還伸出了幾門火炮對著德軍的陣地就是一陣炮轟......
許多德軍士兵面對這些"鋼鐵巨獸"幾乎都快被嚇破了膽,這些巨獸在泥濘的道路上縱橫馳騁,德軍的工事在它們面前根本不堪一擊。英法聯軍的士兵們就跟在怪物身後,將它碾壓過的土地迅速佔領。
這些現在看起來略顯滑稽的鋼鐵巨獸,就是現在陸地戰爭的裝甲主力——坦克(Tank)。 本來是防止機密泄露而隨意起的名字,居然在百年後成為這個星球上最為強悍的戰鬥武器,坦克的研發者可能自己都想像不到。剛開始的戰斗中,坦克猶如神兵天降。不論何處,只要一輛坦克抵達戰場,它的出現就足以使驚呆的德軍非逃即降。
盡管坦克的出現打了德國人一個措手不及,但早期的坦克威力不足且維修困難,英軍雖取依靠這個鐵皮怪物獲得了幾場勝利,但並沒有突破德國人的防守。 到了9月底的時候,英法聯軍在索姆河以北18公里的戰場再次發動新的進攻。
在經歷早期的恐懼之後,德軍統帥部見識到這種新式武器的威力後,一方面讓國內的武器部門研發新式武器,一方面也命令前線部隊及時總結對坦克作戰的經驗,利用一切手段找到它的弱點並將其摧毀。
結果,德軍果然找到了這些坦克的弱點——裝甲。 德軍也換上了一款可以擊穿坦克裝甲的K型穿甲彈。該款子彈的最大特點就是其使用鎢鋼製成,穿透力極強。在接下來的戰斗中,英軍投入戰場的13輛坦克中,有9輛坦克被德國人打成廢鐵,只有4輛坦克與步兵一起退了下來。
猛烈炮轟持續了一月又一月,英法兩國發動的幾次沖鋒都被德軍打的七零八落。 不久寒冷的冬天如約而至,從天而降的傾盆大雨讓戰場變成了泥沼,叫人寸步難行。但戰斗仍在繼續,大炮仍在怒吼。到了11月,索姆河畔滂沱大雨不斷,英軍最後的3輛坦克也陷在泥里動彈不得,進攻行動已經再難獲戰果。
到11月中旬,雙方的戰爭物資也已經消耗殆盡,難以為繼。 於是,持續4個月的索姆河戰役只得黯然收場,雙方不分勝負。 這場毫無意義也沒有任何結果的戰爭使英法聯軍共損失了62萬人,德軍損失了超過65萬人。
結語
索姆河戰役一開始是英法聯軍為了緩解凡爾登戰場的壓力而發動的。而德國人也想著用這場大戰來牽制英法,讓英國無力再向凡爾登派兵。雖然這場戰斗沒有勝利者,但坦克的出現確實改變了戰爭 歷史 的走向,人們也開始將 科技 與現代化運用到戰爭中去。
這場戰役讓英法看到了最後勝利的曙光,而德軍的自信心則每況愈下,兩線作戰讓德國難以為繼了,戰爭趨勢開始迎來逆轉。
參考資料
1.《第一次世界大戰史1914-1918》
2.《索姆河戰役》
3.《大英軍事網路全書》
『貳』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傷亡最重的是什麼戰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傷亡最重的是凡爾登戰役,被稱之為凡爾登絞肉機,1916年2月21日,德軍開始炮轟法國東部凡爾登鎮,觸發長達10個月的炮戰,投入炮彈數目多達3200萬枚,逾30萬名士兵陣亡。這場被稱為「凡爾登絞肉機」的戰役不僅是一戰中破壞最大、更是人類史上最長的單一戰役,且交戰方首次把「大規模殺傷作戰」的概念應用在戰場上。法軍最終守住這個通往巴黎的要地,取得寶貴勝利。由於法德兩軍傷亡比率遠不及德軍原先預期的2:1,達不到消耗法軍兵力的目標,德國也因此役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