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春光乍瀉講的是什麼
香港2000年
記錄片,柏林影展非競賽作品。
這是一部紀錄片嗎? [文:洪崇仁,第385期]
「不如我們從頭來過」,這是王家衛的電影【春光乍泄】(Happy Together)里,何寶榮(張國榮飾)一直對黎耀輝(梁朝偉飾)說的重要台詞。香港一九九七年回歸中國,舞照跳,馬照跑,但特區經濟蕭條;SARS風暴侵襲香港時,張國榮選擇跳樓自殺,結束傳奇的一生,令人唏噓。拍電影可以從頭來過,一次不好再演一次,戲外的人生是不能從頭來過的。
就在張國榮百日之後,【春光乍泄】的幕後紀錄片-【攝氏零度.春光再現】在台灣正式公演,並同步發行DVD,讓一般觀眾覺得張國榮的商機再度涌現。
事實上【攝氏零度.春光再現】(Buenos Aires Zero Degree:The Making of Happy Together),原名「布宜諾斯艾利斯、攝氏零度」,於二○○○年「金馬國際觀摩影展」放映過,是一部由關本良及李業華導演的紀錄片,拍攝時間是【春光乍泄】獲得坎城最佳導演獎半年後,關李二人,原本就是【春光乍泄】的工作人員,他們與製片秘書及場記重返阿根廷拍攝現場,混合剪輯了許多電影上映版沒有的片段,真實人生中穿插著戲里的浮光掠影,讓人感到曲終人散的落寞。
以一個創作文本來說,【春光乍泄】的閱讀頗為多層次,至於【攝氏零度.春光再現】到底「再現」了什麼,倒是簡單多了。我們看到了唯一女主角關淑怡被刪去的種種畫面,以致於【春光乍泄】最後成為了同志片,我們也看到了原來戲里梁朝偉在張國榮離去後選擇了自殺,留下暗戀他的關淑怡一人愁悵,還有原先的故事大綱「布宜諾斯艾利斯情事」(Buenos Aires Affair),是說梁朝偉來到阿根廷替他父親處理善後,卻意外發覺,他父親在當地有個情人,而且是個男人。
原來故事的主場景,是從一家當地的中國餐館開始的,不是上映版最常出現的探戈小酒館,如果照原計畫發展劇情,可能我們還是會看到港味很重的視覺風格,這也是王家衛為何遠離香港,大老遠跑到地球的另一端,就為了「不如我們從頭來過」,這一語道破了一個作者型導演在面臨創作包袱時的痛悟。
在【攝氏零度.春光再現】中,可以見到王家衛如何誠實面對自己。受到製作變數的拖延,大隊人馬困在阿根廷數個月,也許正因為離鄉背井,反而造就了【春光乍泄】里每分每秒飽脹的鄉愁,正如同王家衛在【阿飛正傳】里給張國榮塑造的經典個性-一隻飛個不停的鳥,這只鳥自我放逐,來到了日夜不分、攝氏零度的阿根廷,死後重生,苦了全體工作人員,卻成就了一個世界級的創作導演。
嚴格說來,這是一部所謂的「電影幕後」(the making of)。就像任何一部隨片側拍的「紀錄片」,不同的是這部【攝氏零度.春光再現】重回現場再做紀錄,好像在緬懷人事或說註解劇情,若是獨立於【春光乍泄】本片來欣賞這部紀錄片,可能較無感覺。它的存在,根本是為了滿足王家衛的追隨崇拜者;【花樣年華】的完整版DVD,收錄了四大段無法在戲院成為完整故事的切片,目的也相同。十年前,王家衛曾打算分上下兩集拍攝的【阿飛正傳】,多年後王的身價曲線飆到最高點時,可能就是那些從未曝光過的【阿飛正傳】重見天日時。
這樣的「電影幕後」,開始成為以王家衛為中心的創作團隊(包括攝影杜可風及劇照夏永康)生產電影副產品賺錢的正當理由,因為王家衛導演拍攝的底片永遠超過於院線版本數倍,那些掉在電影剪輯室地上的電影膠卷,就像麵包師傅多灑出來的麵粉一樣,是可以再生產復制的文化素材。
偏偏王家衛的作品魅力不減,雖有形式上的重復,但經過包裝宣傳後的內容,卻使全世界影迷甘於消費,願打願挨,本就是市場法則。放眼影壇上世界級的創作導演,每個人其實都可以像【春光乍泄】的例子來個一魚多吃,何況現在DVD市場已趨成熟,每部電影DVD附上電影幕後片段,已是基本菜單。
然而,這樣的一部「紀錄片」卻讓我們不得不想想,紀錄片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貳』 春光乍泄的介紹
《春光乍泄》是由王家衛執導,張國榮 、梁朝偉、 張震主演的文藝片。電影講述的是一對同性戀人前往南美遊玩,因迷路都留在了布宜諾斯艾利斯,結果卻產生了一系列的矛盾而分手的故事。1997年該片入圍了第五十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正式競賽單元,王家衛憑借該片獲得第五十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叄』 求這張照片的電影和照片在電影的幾分鍾。
春光乍泄
《春光乍泄》是由王家衛執導,張國榮 、梁朝偉、 張震主演的劇情片,於1997年5月30日在中國香港上映。該片講述了一對前往南美遊玩的同性戀人因迷路而留在布宜諾斯艾利斯,之後兩人因為一系列矛盾而分手的故事。1997年,該片入圍第五十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正式競賽單元,王家衛憑借該片獲得第五十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梁朝偉獲得第1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肆』 春光乍泄 電影
九十六分鍾
『伍』 你知道張國榮出演《春光乍泄》的難度有多大
《春光乍泄》作為張國榮的代表作,是無數影迷心中的經典。然而作為演員來說,張國榮出演這部作品需要很大的勇氣,同時面臨著精神和身體的多重考驗,因此表演難度非常之大。
《春光乍泄》這樣一部經典的作品正是因為演員的挑戰和勇敢,才會有如此高的藝術成就。張國榮對於作品的付出讓人敬佩,敬業的演員值得收獲大家的贊美。對於優秀的演員來說,作品本身的挑戰會激發演員自身的潛力,從而帶來高質量的表演。從這個方面來看,張國榮先生是一個很好的示範。
『陸』 春光乍泄的獲獎記錄
《春光乍泄》獲獎記錄如下:
1、第5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王家衛(獲獎)、金棕櫚獎:春光乍泄(提名)。
2、第3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攝影:杜可風(獲獎)、最佳男主角:張國榮(提名)。
3、第1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梁朝偉(獲獎)、最佳電影《春光乍泄》(提名)、
最佳導演:王家衛、最佳男主角:張國榮、最佳男配角:張震、最佳攝影:杜可風、最佳剪接:張叔平、黃銘林、最佳美術指導:張叔平、最佳服裝造型設計:張叔平。
4、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推薦電影《春光乍泄》(獲獎)
5、第3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男主角:梁朝偉(獲獎)、最佳攝影(杜可風)。
(6)春光乍泄電影多少時間擴展閱讀:
《春光乍泄》是由王家衛執導,張國榮、梁朝偉、張震主演的劇情片,於1997年5月30日在中國香港上映。
該片講述了一對前往南美遊玩的同性戀人因迷路而留在布宜諾斯艾利斯,之後兩人因為一系列矛盾而分手的故事。1997年,該片入圍第五十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正式競賽單元,王家衛憑借該片獲得第五十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梁朝偉獲得第1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春光乍泄》是王家衛電影語言和鏡頭美學運用到極致的一個代表。影片以濃重的色彩,舒緩的情調調配出一副同性愛人在異域的一段感情。王家衛以細膩的導演手法將兩位男主角於崩離邊緣的心緒展現的淋漓盡致。該片令人感動的地方是王家衛對於人的情感的理解與寬容,能夠走到世界的盡頭,還是因為有一個可以回去的地方。
『柒』 春光乍泄的什麼時候的電影
春光乍泄
主演: 張國榮 / 梁朝偉 / 張震
類型: 劇情
上映日期: 1997-05-30
『捌』 《春光乍泄》中對著鏡頭抽煙的這個畫面是在多少分鍾出現的
用慣了知乎,真的受不了網路知道一群強答的人。我剛剛去看看這部電影,抽煙的鏡頭大概出現在09分30秒的時候。
『玖』 《春光乍泄》講了什麼如何評價
如果說文學語言的特性體現在文字上,舞蹈語言的特性體現在身體造型上,那麼,,影視語言特性則體現在畫面、聲音及聲畫合一的蒙太奇中。香港導演王家衛1997年的作品《春光乍泄》既是電影語言表達到一個極至的代表。這部曾在法國嘎那電影節上驚艷於世界的影片,算得上在敘事、剪接、光影、音樂上達到了渾然天成的和諧,有著極度統一而綿長的氣韻。
影片的故事發生在南美洲,布宜諾斯艾利斯,相對於香港,是地球的另一面,一對同性戀人,黎耀輝與何寶榮,在異國他鄉分分合合的故事。總有人說,王家衛的作品至始至終講述的都是一個故事,關於拒絕和逃避,關於自由與尋找,《春光乍泄》也是不例外的。「要想不被別人拒絕,就要先拒絕別人」在同為王家衛作品的《東邪西毒》中,同為張國榮扮演的歐陽鋒如是說,在《春光乍泄》中,張國榮扮演的何寶榮化身為一個美麗而缺少歸屬感的影子,重復著拒絕和尋找的故事。
從人物本身來看,他們是漂泊的,甚至可以說,是邊緣的,從香港到南美洲,他們有著厚重的無根感和疏離感,還是《東邪西毒》,有句對白是這樣的:
「那沙漠後面會是什麼呢」
「還不是另一個沙漠」
即使南美已經是世界的盡頭,然而最難跳脫的還是心靈的桎梏。所以說,王家衛是絕望的,黎耀輝是絕望的,而何寶榮,他不會絕望,因為他並沒有尋找到自己的心。
從畫面色調上來看,影片可以分成三個部分,前24分鍾,兩人煩躁地分手,黎耀輝一個人去酒吧當侍者賺錢,何寶榮則到處浪盪,畫面是黑白處理的,24分鍾以後,兩人復合,至此畫面有了顏色,一如黎耀輝的心情,主色調是黃、橙、綠,溫暖而慵懶,二人再度分開,影片也進入了第三部分,人聲嘈雜時,畫面依然以橙為主,但當黎耀輝獨自出現在鏡頭時,藍色便開始渲染落寞。這些色彩的過渡,十分符合人們審美經驗中對顏色的理解,可以說,王家衛在顏色上的運用總是直接而充滿情感的。
影片的攝影和剪接也是常令專業人士稱道的,有評論說,《春光》是王家衛在技術上最為成熟的一部作品,不可否認的是,「藝術技巧是將想像力創造的意象最終固定並賦予塔物態和形式的能力」。然而,當情感跳出技巧的框架後,技巧便成為了不落痕跡的渾然天成。《春光》中出色的蒙太奇的運用是值得讓人一再回味的。例如影片十三分半時的一個片段:黎推開門進入洗手間—— 鏡子黎映出何的人影 —— 門關上黑場—— 門打開了何出去 —— 黎靠著牆沉思後推門出去 —— 何推開酒吧的大門走向汽車……
這個蒙太奇聯接十分簡潔而入神地刻畫出兩人擦肩而過但無緣相見的情景,或者理解為,黎耀輝特地避免於何寶榮相見的無奈,何在舉手投足間釋放著誘惑,卻是黎心底最深沉的傷。
而在影片中亦反復出現對比蒙太奇與平行蒙太奇,如影片11分鍾時的情節,何離開黎做工的酒吧,黎手提酒瓶走到路中間目送何的車離去,下一個鏡頭是何點上煙回望身影漸小的黎然後轉回頭朝前,眼神漠然。還有影片87分鍾時,黎獨自一人來到瀑布,飛濺的水珠混合著眼淚,而同時的何獨自回到兩人曾共同生活的小屋一人抱著被子哭泣。都是十分有沖擊力的。
在象徵手法的運用上,王家衛也是猶為純熟的。《阿飛正傳》中的「無腳鳥」,象徵了沒有根基,在漂浮中尋找的靈魂,用不斷出現的鍾,表,來象徵時間的茫然記憶的丟失;《東邪西毒》中的沙漠象徵著現代人的情感荒漠,無盡頭的絕望。而在《春光》中同樣有著十分重要的象徵意象。
「有日何寶榮買了一台燈,我覺得好靚,兩人好想尋找燈上的瀑布」黎耀輝這樣獨白到,於是燈與瀑布便貫穿了整個影片。燈是兩人感情的見證,經過分分合合,何寶榮問黎耀輝「這個燈還在,我以為早被你拋了」,在黎耀輝離開後,何寶榮獨自一個人調試著燈,又復點亮,然後獨自哭泣,表現出他的追悔莫及。而瀑布,則直接象徵著兩人的所追尋的目標,暗喻著感情的歸宿,然而最終還是失落了。片中反復出現瀑布的長鏡頭,一分半鍾的上空附拍,慢慢流轉,用以提升觀者的想像空間與情緒的氤氳。王家衛本人曾被問及瀑布一景的象徵作用,他的答案是「代表這個城市的sexual energy」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影片的音樂,從藝術審美上來看,音樂對於物質材料的依賴程度最低,於是,它用以來表達情感才變得更純粹,與影像的聯結才更直接。而音樂與畫面的完美結合便對情緒的表達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探戈樂音在小酒館里盪漾,昏黃的燈光,喧鬧的人群,舞者狂野,而人心的疏離若隱若現。探戈初生時是俚俗的,因為它誕生在一些底層的娛樂場所,影片中的探戈樂是新探戈(Tango Nuevo),阿根廷已故國寶級大師Astor Piazzolla將古典與爵士的元素溶於傳統探戈走向世界的新探戈,充滿生命力與豐富的感情。
片中表現黎耀輝獨自一人泛舟水上時,用了Piazzolla的《prologue》,哀傷而厚重的音符,配合黎耀輝昏暗而悲傷的臉,悉數收走觀者的心,淚水隨樂音浮沉,與鏡頭的慢移,流向無盡的情緒空間。
一曲《Cucurrucucu Paloma》被低聲吟唱,這是一首關於鴿子的歌,「他們發誓說,當聽見他的慟哭,天空開始劇烈地撼動,他到底承受了多少傷痛?……他們發誓,那隻鴿子的靈魂,一直在等待愛人歸來,……石頭永遠是石頭,鴿子阿,你能指望他們了解愛嗎?咕咕咕咕咕,鴿子阿,不要再為他哭泣。……」灰藍色的畫面,人聲低吟,於是思緒滿溢得令人不能承載。
諸如此類,影片中音樂與畫面全部驚人的契合,往往令情感得到帶著揉和旋轉感的升騰。
音樂,畫面,光影,眾多元素的完美結合便是電影語言的終極體現,是電影之所以稱作藝術的必要保證。而優秀的藝術作品總能有力量讓人反復體悟,在不同的審美體驗中得到領悟的升華。《春光乍泄》便是如此,這是一部令人一看再看的電影,它的魅力來自其光影中的溫暖,整體元素的和諧,來自於不斷超脫的挖掘。觀一部好的電影,得到不同尋常的審美愉悅,便是抓住了一次時間的腳步。
『拾』 《春光乍泄》戛納首映25周年,為什麼還會依舊被人們關注
《春光乍泄》這部影片之所以上映二十五周年以後依然備受關注,主要是因為以下三方面原因:1、《春光乍泄》是全世界最好的同性片之一;2、《春光乍泄》成績耀眼;3、《春光乍泄》是天花板作品。
最後,《春光乍泄》也實在是一部天花板作品,不僅僅是王家衛導演的作品中名列前茅的,而且也是梁朝偉和張國榮合作過最好的影片,張國榮和梁朝偉在廚房跳舞那一段簡直封神了,那一段表演絕對是華語影史中最經典的表演之一,兩個人的狀態和當時的氛圍都太贊了,這樣的作品才能夠持續受到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