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部電影從立項到上映要經歷哪些流程
一般商業電影的製作,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步驟:
一、拍攝前的工作,包括提構思、寫故事、分場大綱、簽導演、列預算、編劇本、看外景、找演員以及決定製作小組的成員。
二、拍攝中的工作,即在導演的指揮下採集作業方式進行,並由執行監督經費開銷、拍片進度和一切行政事宜。
三、拍攝後的工作,包括剪輯、配音、配樂、設計字幕、製作預告片以及展開上片前宣傳等。
1、選擇劇本
最重要的,一般是由製片人來選擇劇本,但是也不乏導演來選擇劇本的,不過在導演選擇了一部好的劇本之後就要說服公司以及製片人來為他投資。
2、資金
電影的成本不僅包括導演、編劇、攝像、演員、場景、拍攝、後期、食宿行等的費用,而且包括市場營銷及宣傳的費用。每部電影根據概念和要求的不同,可以分為小成本電影,中型製作電影和大型製作電影。
3、選擇導員、演員
中國電影不會有選擇導演這種說法,在一部電影里導演說了算,這就意味著他們不僅要對電影的質量負責還要對片場的其他方面負責,而國際電影製作中導演只需要負責好電影拍攝的任務,在國際化的電影製作中是劇本選擇導演,而不是導演選擇劇本,製片人在電影籌備時還要擔當起選擇演員的任務,在中國大陸這些都是副導演來完成的。
4、明星陣容
在一部成功的電影中,不僅要有很棒的劇本,很好的故事情節,好的導演,重要的是要有大牌明星的參與,明星是電影中閃亮的焦點,多數時候也是電影票房的保障。
5、組建攝制組
攝影組包括:攝影、場記、化妝、道具、燈光、美術、後期指導、跟組剪接。
6、發行商
商業電影中發行商和製片商不是一家,發行商是通過競爭來取得發行權,一部電影的好壞也可以通過發行商的表現來評判。
Ⅱ 如何辦理拍電影及電視劇許可證需要什麼資格辦理手續
一:辦理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的條件
1、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境內社會組織、企事業機構(不含在境內設立的外商獨資企業或中外合資、合作企業),有符合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機構名稱、組織機構和章程;
2、有適應業務范圍需要的廣播電視及相關專業人員、資金和工作場所,其中企業注冊資金不少於300萬元人民幣;
3、在申請之日前三年,其法定代表人無違法違規記錄或機構無被吊銷過《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的記錄;
4、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二:申報程序
1、受理:申請人應按照申請材料目錄提交申請材料,材料應齊全並符合法定形式。
2、審查:申請材料齊全並符合法定形式,申請人符合法定行政許可的條件。
3、決定:標准同審查標准。
4、制發校核、告知送達:
a、申請文件材料及其附件齊全、規范、有效,法律文書應完整、正確、有效,送達文書和歸檔應及時、准確、材料完整。
b、告知應及時、准確、全面,聽取申請人的陳述和申辯意見。
三:申報材料
1、申請報告;
2、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機構章程;
3、《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申領表;
4、主要人員材料:
(1)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復印件)及簡歷;
(2)主要管理人員(不少三名)的廣播電視及相關專業簡歷、業績或曾參加相關專業培訓證明等材料。
5、注冊資金或驗資證明;
6、辦公場地證明;
7、企事業單位執照或工商行政部門的企業名稱核准件。
四:電視劇許可證辦理
電視劇由持有《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的機構、地市級(含)以上電視台(含廣播電視台、廣播影視集團)和持有《攝制電影許可證》的電影製片機構製作,但須事先另行取得電視劇製作許可。
1、電視劇製作許可證分為《電視劇製作許可證(乙種)》和《電視劇製作許可證(甲種)》兩種,由廣電總局統一印製。
《電視劇製作許可證(乙種)》僅限於該證所標明的劇目使用,有效期限不超過180日。特殊情況下經發證機關批准後,可適當延期。
《電視劇製作許可證(甲種)》有效期限為兩年,有效期屆滿前,對持證機構製作的所有電視劇均有效。
2、《電視劇製作許可證(乙種)》由省級以上廣播電視行政部門核發。其中,在京的中央單位及其直屬機構直接向廣電總局提出申請,其它機構向所在地廣播電視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經逐級審核後,報省級廣播電視行政部門審批。
3、申領《電視劇製作許可證(乙種)》,申請機構須提交以下申請材料:
(一)申請報告;
(二)《電視劇製作許可證(乙種)申領登記表》;
(三)廣電總局題材規劃立項批准文件復印件;
(四)編劇授權書;
(五)申請機構與製片人、導演、攝像、主要演員等主創人員和合作機構(投資機構)等簽定的合同或合作意向書復印件。其中,如聘請境外主創人員參與製作的,還需提供廣電總局的批准文件復印件;
(六)《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復印件)或電視台、電影製片機構的相應資質證明;
(七)持證機構出具的製作資金落實證明。
4、省級廣播電視行政部門應在核發《電視劇製作許可證(乙種)》後的一周內將核發情況報廣電總局備案。
5、電視劇製作機構在連續兩年內製作完成六部以上單本劇或三部以上連續劇(3集以上/部)的,可按程序向廣電總局申請《電視劇製作許可證(甲種)》資格。
6、申領《電視劇製作許可證(甲種)》,申請機構須提交以下申請材料:
(一)申請報告;
(二)《電視劇製作許可證(甲種)》申請表;
(三)最近兩年申領的《電視劇製作許可證(乙種)》(復印件);
(四)最近兩年持《電視劇製作許可證(乙種)》製作完成的電視劇目錄及相應的《電視劇發行許可證》(復印件)。
7、《電視劇製作許可證(甲種)》有效期屆滿後,持證機構申請延期的,如符合本規定第十七條規定且無違規紀錄的,准予延期;不符合上述條件的,不予延期。
8、境內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和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機構與境外機構合作製作廣播電視節目,按有關規定向廣電總局申報。
(2)如何立項拍攝電影擴展閱讀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令第34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管理規定》經2004年6月15日局務會議通過,現予發布,自2004年8月20日起施行。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堅持廣播電視節目正確導向,促進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產業繁榮發展,服務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於設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機構或從事專題、專欄、綜藝、動畫片、廣播劇、電視劇等廣播電視節目的製作和節目版權的交易、代理交易等活動的行為。
專門從事廣播電視廣告節目製作的機構,其設立及經營活動根據《廣告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管理。
第三條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以下簡稱廣電總局)負責制定全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產業的發展規劃、布局和結構,管理、指導、監督全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活動。
縣級以上地方廣播電視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活動的管理工作。
第四條國家對設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機構或從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活動實行許可制度。
設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機構或從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活動應當取得《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
第五條國家鼓勵境內社會組織、企事業機構(不含在境內設立的外商獨資企業或中外合資、合作企業)設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機構或從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活動。
第二章節目製作經營業務許可
第六條申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應當符合國家有關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產業發展規劃、布局和結構,並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獨立法人資格,有符合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機構名稱、組織機構和章程;
(二)有適應業務范圍需要的廣播電視及相關專業人員、資金和工作場所,其中企業注冊資金不少於300萬元人民幣;
(三)在申請之日前3年,其法定代表人無違法違規記錄或機構無被吊銷過《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的記錄;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七條申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申請機構應當向審批機關同時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請報告;
(二)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機構章程;
(三)《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申領表;
(四)主要人員材料:
1.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復印件)及簡歷;
2.主要管理人員(不少於3名)的廣播電視及相關專業簡歷、業績或曾參加相關專業培訓證明等材料。
(五)注冊資金或驗資證明;
(六)辦公場地證明;
(七)企事業單位執照或工商行政部門的企業名稱核准件。
第八條在京的中央單位及其直屬機構申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報廣電總局審批;其他機構申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向所在地廣播電視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經逐級審核後,報省級廣播電視行政部門審批。
審批機關應在收到齊備的申請材料之日起的20個工作日內做出批准或不批準的決定。對符合本規定第六條、第七條規定的,應為申請機構核發《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對不批準的,應向申請機構書面說明不予批準的理由。
省級廣播電視行政部門應在做出批准或不批准決定之日起的1周內,將審批情況報廣電總局備案。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由廣電總局統一印製。有效期為2年。
第九條經批准取得《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的企業,憑許可證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注冊登記或業務增項手續。
第十條已經取得《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的機構需在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分支機構的,須按本規定第七條的規定,向分支機構所在地的省級廣播電視行政部門另行申領《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並向原審批機關備案;
設立非獨立法人資格分支機構的,無須另行申領《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
第十一條依法設立的廣播電台、電視台製作經營廣播電視節目無需另行申領《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
第四章管理
第二十一條取得《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的機構應嚴格按照許可證核準的製作經營范圍開展業務活動。
廣播電視時政新聞及同類專題、專欄等節目只能由廣播電視播出機構製作,其他已取得《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的機構不得製作時政新聞及同類專題、專欄等廣播電視節目。
第二十二條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活動必須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規定。禁止製作經營載有下列內容的節目:
(一)反對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的;
(二)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的;
(三)泄露國家秘密、危害國家安全或者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
(四)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或者侵害民族風俗、習慣的;
(五)宣揚邪教、迷信的;
(六)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的;
(七)宣揚淫穢、賭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
(九)危害社會公德或者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
(十)有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規定禁止的其他內容的。
第二十三條製作重大革命和歷史題材電視劇、理論文獻電視專題片等廣播電視節目,須按照廣電總局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四條發行、播放電視劇、動畫片等廣播電視節目,應取得相應的發行許可。
第二十五條廣播電視播出機構不得播放未取得《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的機構製作的和未取得發行許可的電視劇、動畫片。
第二十六條禁止以任何方式塗改、租借、轉讓、出售和偽造《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和《電視劇製作許可證》。
第二十七條《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和《電視劇製作許可證(甲種)》載明的製作機構名稱、法定代表人、地址和章程、《電視劇製作許可證(乙種)》載明的製作機構名稱、劇名、集數等發生變更,持證機構應報原發證機關履行變更審批手續;終止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活動的,應在1周內到原發證機關辦理注銷手續。
第二十八條《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和《電視劇製作許可證》的核發情況由廣電總局向社會公告。
第五章罰則
第二十九條違反本規定的,依照《廣播電視管理條例》進行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附則
第三十條本規定自2004年8月20日起施行。廣播電影電視部《影視製作經營機構管理暫行規定》(廣播電影電視部令第16號)、《電視劇製作許可證管理規定》(廣播電影電視部令第17號)和廣電總局《關於實行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發行行業准入制度的實施細則(試行)》(廣發辦字〔2001〕1476號)同時廢止。
Ⅲ 攝制電影許可證辦理需要滿足什麼條件
炎黃咨詢提醒您,攝制電影許可證申請的條件
經營者為依法設立的公司
2. 有適應業務范圍需要的廣播電視及相關專業人員、資金和工作場所,其中企業注冊資金不少於300萬元人民幣
3. 在申請之日前3年,其法定代表人無違法違規記錄或機構無被吊銷過《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的記錄
4.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5. 有為用戶提供長期服務的信譽或者能力
找我們咨詢代辦攝制電影許可證,您只需准備以下申請材料!就這么簡單!
1、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
2、驗資報告/審計報告
3、社保證明及員工證明文件
4、辦公場地租賃協議及房屋產權證明
5、公司章程
6、(不少於三名)從事廣播電視及相關專業簡歷、業績和曾參加相關培訓證明(證書)等材料、五名中級職稱以上專業人員職稱證書復印件(編、導、攝、燈、剪、服、化、道等)
如還有什麼不懂請網路搜索炎黃咨詢了解更多!
Ⅳ 電影是怎樣拿到「龍標」的
在國內市場,每一部電影最想得到的是什麼?
是 「龍標」 !
「龍標」,就是我國的電影公映許可證。因其醒目的龍形設計,被昵稱為「龍標」。
那麼,一部旨在進入院線的電影該如何拿到「龍標」呢?通常需要經歷 影片備案(攝制許可)、影片拍攝、影片審查 ,才能獲得電影的公映許可證,也就是「龍標」。
影片備案
國產影片從最初的備案到上映,第一關就是拿到影片的《攝制電影許可證》。在我國,拍攝製作這種電影片,需要執行許可證制度。有《攝制電影許可證》或《攝制電影片許可證(單片)》的公司、企業(包括影視文化公司),才可以拍攝製作電影片。
辦理單片電影拍攝許可證,其實就是「電影備案立項」,如果拍攝之前不取得電影備案手續,拍好的作品如果不符合廣電部門的要求,那麼,拍攝好的作品將無法製作,更無法上映。那到底符合什麼條件才能申請《攝制電影許可證》呢?
根據《電影管理條例》第二章《電影製片》第八條、第九條、第十條的規定:
第八條 設立電影製片單位,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電影製片單位的名稱、章程;
(二)有符合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認定的主辦單位及其主管機關;
(三)有確定的業務范圍;
(四)有適應業務范圍需要的組織機構和專業人員;
(五)有適應業務范圍需要的資金、場所和設備;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審批設立電影製片單位,除依照前款所列條件外,還應當符合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制定的電影製片單位總量、布局和結構的規劃。
第九條 申請設立電影製片單位,由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行政部門審核同意後,報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審批。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內容:
(一)電影製片單位的名稱、地址和經濟性質;
(二)電影製片單位的主辦單位的名稱、地址、性質及其主管機關;
(三)電影製片單位的法定代表人的姓名、住址、資格證明文件;
(四)電影製片單位的資金來源和數額。
第十條 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設立電影製片單位的申請書之日起90日內,作出批准或者不批準的決定,並通知申請人。批準的,由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發給《攝制電影許可證》,申請人持《攝制電影許可證》到國務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登記手續,依法領取營業執照;不批準的,應當說明理由。
(內容摘自: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影管理條例》)
影片拍攝
在獲得備案回執單後,製片單位便可開始影片的製作與拍攝。
拍攝過程中若涉及影片片名變更、出品單位變更、影片延期、影片撤項,或參與拍攝人員和地點與出入境相關,這些都需要在影片拍攝過程中向電影局進行額外的變更申請。
在拍攝完成後,片方便可對影片向有關單位進行審查報審。根據我國的《電影管理條例》,當影片合格並能夠依法取得《電影片公映許可證》後,才可進行發行、放映。
影片審查
審查分為 影片初審、領取片頭、影片終審、影片技術審查 四步。首先要在電影局進行備案申請,向有關部門提交影片,及影片送審清單、審查報批表、主創人員登記表、電影台本的電子文檔、《電影劇本(梗概)備案回執單》等。
根據第二十五條 電影片禁止載有下列內容:
(一)反對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的;
(二)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的;
(三)泄露國家秘密、危害國家安全或者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
(四)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或者侵害民族風俗、習慣的;
(五)宣揚邪教、迷信的;
(六)擾亂 社會 秩序,破壞 社會 穩定的;
(七)宣揚淫穢、賭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
(九)危害 社會 公德或者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
(十)有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規定禁止的其他內容的。
(內容摘自: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影管理條例》)
在30天內,廣電總局審完後,會給出具體修改意見。如果一次通過,會發給送審方一份《影片審查決定書》和《電影片公映許可證》片頭,在電影片頭接上霸氣的龍標,這部電影距離上映可以開始倒計時啦!
類型
分類
很多觀眾在觀影前會發現,不同電影中,《電影片公映許可證》上顯示字都有所不同,如「電審故字」「電審進字」等 。其實這些都是公映許可證根據電影類型的不同所進行的分類。
「電審故字」是指審查通過的故事片,包括國產故事片和中外合拍片,如《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
「電審紀字」指審查通過的紀錄片電影,如《地球:神奇的一天》。
「電審進字」指審查通過的外國引進片,包含所引進的2D分賬片及批片,如《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
「電審特(進)字」指特殊引進片,比如3D立體大片《哥斯拉2:怪獸之王》。
「電審動字」指審查通過的國產動畫電影,如《哪吒之魔童降世》《羅小黑戰記》。
「電審故(復)字」指審查通過的一些修復過再重新上映的老片,如《海上花》《紅高粱》等。
此外,影片在獲得「龍標」後,影片發行方將影片提交給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以商討放映排期。而商討內容,通常是為了搶占合適的檔期以謀求影片競爭最小化、票房利益最大化。
我國電影的四大檔期是 賀歲檔、春節檔、暑期檔、國慶檔 。這四個檔期是各大片方投入最大、宣傳力度最高、最為看重的檔期,也是蘊含票房市場最大、觀影人數最多的檔期。
因此,拿「龍標」是進入電影市場的關鍵步驟,定檔期是獲得票房收益的關鍵決定。拿「龍標」能根據相關部門的引導循序漸進,但定檔期的選擇卻少有跡可循。如何在博弈中將優勢最大化,充分利用檔期資源,擴大電影的影響力,一直是電影市場中多方關注的重點。
Ⅳ 拍攝電影要辦理什麼手續
電影拍攝電影發行單位審批需要提供的材料 影視劇備案立項
(一)申請書,載明電影發行單位的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住址以及申請的主要事項;
(二)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
(三)市州文化行政部門意見;
(四)章程;
(五)發行或代理發行過2部以上國產影片的證明材料;
(六)注冊資本數額及其證明文件;
(七)經營場所產權證明或者租賃意向書;
(八)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身份證明材料;
(九)適應業務范圍需要的組織機構和人員的證明材料。
Ⅵ 影視拍攝許可證辦理
法律分析:電影攝制許可證辦理時的辦理流程:
1、須是地市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注冊的各類影視文化單位
2、向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影事業管理局報送下列材料:
(1)、拍攝影片的申請;
(2)、不少於一千字的故事梗概一份,四號字體。另須注意:
凡影片主要人物和情節涉及重要涉外、民族、宗教、軍事、公安、司法等方面內容的,需提供電影文學劇本一式三份,或:
a、提交省級相關主管部門或中央和國家機關相關主管部門的劇本審讀意見;
b、提交中央和國家機關主管部門對其所屬的電影製片單位申請立項所報劇本的審讀意見。
(3)、營業執照復印件一份;
(4)、營業執照副本原件;
(5)、公司賬戶所在銀行出具的資金證明;
(6)、編劇允許公司使用其作品的授權書。
3、期限:
在決定受理後20個工作內作出是否同意立項的決定。但電影劇本需另請專家或送有關部門評審時,立項時間延長。
法律依據:《電影管理條例》
第三條 從事電影片的製片、進口、出口、發行和放映等活動,應當遵守憲法和有關法律、法規,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
第四條 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主管全國電影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管理電影的行政部門(以下簡稱電影行政部門),依照本條例的規定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電影管理工作。
第五條 國家對電影攝制、進口、出口、發行、放映和電影片公映實行許可制度。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電影片的攝制、進口、發行、放映活動,不得進口、出口、發行、放映未取得許可證的電影片。
依照本條例發放的許可證和批准文件,不得出租、出借、出售或者以其他任何形式轉讓。
Ⅶ 電影劇本(梗概)立項、電影片審查暫行規定
第一條 為了改進電影劇本立項、電影片審查方式,推進電影產業化發展,提高影片質量,繁榮電影創作,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制定本規定。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於電影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專題片等電影片的電影劇本(梗概)立項和電影片審查。第三條 持有《攝制電影許可證》的電影製片單位和申請《攝制電影片許可證(單片)》的影視文化單位拍攝電影片,應當在投拍前將電影劇情梗概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以下簡稱廣電總局)立項。
兩家以上單位聯合製作電影片的,應當確定一家單位辦理申請立項手續。第四條 影片攝制單位在申報電影立項時,應當向廣電總局提交不少於1000字的電影劇情梗概、片名、片種、影片題材等材料。廣電總局根據《電影管理條例》有關規定予以立項或提出修改意見。第五條 重大革命和歷史題材電影片的劇本立項,按照廣電總局《關於調整重大革命和歷史題材電影、電視劇立項及完成片審查辦法的通知》(廣發編字〔2003〕756號)辦理。第六條 重大理論文獻紀錄電影片的劇本立項,按照廣電總局關於製作播出理論、文獻影視專題片的有關規定辦理。第七條 中外合作攝制的電影片劇本,按照《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片管理規定》報廣電總局立項。第八條 主要情節、人物涉及特殊題材的電影片,影片攝制單位應當在投拍前將劇本報省級及省級以上相關主管部門審查同意,再由影片攝制單位將審查意見及劇情梗概報廣電總局立項。第九條 攝制完成的電影片應當報廣電總局審查。第十條 經申請,省級廣播影視行政部門可以受廣電總局委託,對本省持有《攝制電影許可證》並依法注冊登記的國有、非國有單位製作的部分電影片進行審查。
兩家以上單位聯合製作的電影片,由申請立項單位向本省廣播影視行政部門送審。第十一條 受廣電總局委託的省級廣播影視行政部門應當成立電影審查機構,按照《電影管理條例》有關內容及技術質量審查標准負責電影片審查工作。
經審查同意,由受廣電總局委託的省級廣播影視行政部門頒發電影審查批准文件及技術鑒定書。第十二條 影片攝制單位持電影審查批准文件、技術鑒定書等相關材料及兩個電影拷貝到廣電總局領取《電影片公映許可證》。第十三條 受廣電總局委託的省級廣播影視行政部門認為必要時,可以將所審查的影片提交廣電總局審查。
影片攝制單位對省級廣播影視行政部門審查決定有異議的,可以向廣電總局申請復審。第十四條 重大革命和歷史題材影片、重大理論文獻影片、涉及特殊題材的影片、中外合作攝制的影片,仍由省級廣播影視行政部門初審同意後,報廣電總局審查。第十五條 取得《攝制電影片許可證(單片)》的影片,由省級廣播影視行政部門或影片攝制單位報廣電總局審查。第十六條 數字電影劇本立項和影片審查,按照廣電總局有關數字電影管理的規定及技術要求辦理。第十七條 經批准設立的省級電影頻道製作的電視電影,其劇本立項和影片審查參照本規定執行。第十八條 本規定未作規定的,按照《電影管理條例》及有關規定執行。第十九條 本規定自2003年12月1日起施行。
Ⅷ 拍一部電影需要哪些審批程序
一、 需送審的電影片種:二、 送審電影需提交的實物事和資料:三、審查程序 (一)電影片技術質量按照國家標准審查。 (二)電影製片單位應當在電影片攝制完成後,報請電影審查委員會審查四、電影片公映許可證的辦法:
Ⅸ 電影劇本(梗概)立項、電影片審查暫行規定(2004)
第一條為規范電影劇本立項、電影片審查,推進電影產業化發展,提高電影片質量,繁榮電影創作,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根據《電影管理條例》,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規定適用於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專題片等電影片(含膠片電影、數字電影、電視電影等)的電影劇本(梗概)立項和電影片審查。第三條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以下簡稱廣電總局)負責電影劇本(梗概)立項和電影片審查的管理工作。
廣電總局電影審查委員會和電影復審委員會負責電影片的審查。
省級廣播影視行政部門經申請可以受廣電總局委託,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電影製片單位攝制的部分電影片的審查工作(以下簡稱屬地審查)。第四條持有《攝制電影許可證》的電影製片單位和申請《攝制電影片許可證(單片)》的影視文化單位攝制電影片,應在拍攝前將電影劇本(梗概)報廣電總局立項。
聯合攝制電影片的,應當由一個單位辦理立項申請手續。第五條申請電影劇本(梗概)立項,應當提供下列材料:
(一)立項申請報告;
(二)不少於一千字的電影劇情梗概一式三份。凡影片主要人物和情節涉及重要涉外、民族、宗教、軍事、公安、司法等方面內容的(以下簡稱特殊題材影片),需提供電影文學劇本一式三份;
(三)特殊題材影片需提交省級相關主管部門或中央和國家機關相關主管部門的劇本審讀意見;
(四)在實行屬地審查的省(市、自治區),持有《攝制電影許可證》的電影製片單位申請立項時,應提交省級廣播影視行政部門對影片劇本(梗概)的初審意見;
(五)中央和國家機關所屬的電影製片單位申請立項時,應提交中央和國家機關主管部門對所報劇本(梗概)的審讀意見。第六條電影劇本(梗概)立項的程序:
(一)申請單位向廣電總局提出申請;
(二)廣電總局按照《行政許可法》規定的期限受理申請單位提出的書面申請;
(三)決定受理的,廣電總局應在二十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同意立項的決定,或提出修改意見,並向申請單位送達《影片立項通知書》。不同意立項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
(四)電影劇本需另請專家評審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單位,其評審時間不超過二十個工作日。第七條申請《攝制電影片許可證(單片)》影片立項,按照《電影企業經營資格准入暫行規定》辦理。第八條重大革命和歷史題材電影片的劇本立項,按照廣電總局《關於調整重大革命和歷史題材電影、電視劇立項及完成片審查辦法的通知》(廣發編字〔2003〕756號)辦理。第九條重大理論文獻紀錄電影片的劇本立項,按照《關於製作播出理論、文獻電視專題片暫行規定的實施辦法》(廣發編字〔1999〕137號)辦理。第十條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片的劇本立項,按照《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片管理規定》辦理。第十一條持有《攝制電影許可證》的電影製片單位和獲得《攝制電影片許可證(單片)》的影視文化單位應按照廣電總局同意立項的劇本(梗概)拍攝電影片。第十二條攝制完成的電影片(不含數字電影、電視電影)應當報相應的電影審查機構審查。送審電影片應當提供下列材料:
(一)混錄雙片送審
1、混錄雙片一套(如用貝塔錄像帶代替混錄雙片送審,需另報廣電總局批准);
2、國產電影片送審報告單一式四份;
3、影片主創人員名單;
4、影片英文譯名報告(一般提前申報);
5、原著改編意見書;
6、聯合攝制的合同書;
7、完成台本一套。
(二)標准拷貝送審
1、標准拷貝兩套(廣電總局和中國電影資料館各一套);
2、影片1/2錄像帶三套(合拍片四套)、貝塔錄像帶及貝塔宣傳帶各一套;
3、送審標准拷貝技術鑒定書;
4、被定為民族語譯制影片的音樂效果素材;
5、完成台本三套(民族語譯制影片為四套);
6、相關劇照。第十三條電影片的審查程序:
(一)申請單位應向廣電總局電影審查委員會提出審查申請;
(二)廣電總局電影審查委員會自收到混錄雙片及相關材料之日起二十個工作日內作出審查決定。審查合格的,發給《影片審查決定書》和《電影片公映許可證》片頭。審查不合格或需要修改的,應當書面告知申請單位;
(三)廣電總局電影審查委員會自收到標准拷貝及相關材料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作出審查決定。審查合格的,發給《電影片公映許可證》;
(四)審查不合格需經修改後再次送審的,審查期限重新計算;
(五)申請單位對電影片審查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影片審查決定書》之日起三十個工作日內向廣電總局電影復審委員會提出復審申請。廣電總局電影復審委員會應在二十個工作日內作出復審決定。復審合格的,發給《電影片公映許可證》;不合格的,書面通知申請單位。
Ⅹ 申請電影拍攝許可證,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申請電影拍攝許可證,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需要具備:
(1)首先必須具有公司,以公司的名義申請備案立項
(2)對公司的注冊資金沒有要求,按照內資公司注冊資金要求:一人獨自公司需要公司的注冊資金不能低於10萬,2人以上的公司,最低注冊資金為3萬
(3)申請電影立項的時候,投資資金要求至少三分之一到賬。
需要提交的材料:
1、拍攝影片的備案申請;
2、不少於1000字的故事梗概一份;
3、編劇允許備案單位使用其作品的授權書;
4、營業執照副本原件及復印件一份;
5、製片單位賬戶所在銀行出具的資金證明(對帳單);
6、《攝制電影許可證(單片)申請書》;
7、如拍攝數字電影,需提交《電影數位元組目製作主要設備使用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