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指南 >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卡通王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卡通王

發布時間:2022-11-14 06:28:58

❶ 話說,伴著我們長大的國漫,都知道是哪些公司製作的

秦時明月(杭州玄機科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喜羊羊與灰太狼(廣東原創動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熊出沒(深圳華強數字動漫有限公司)
俠嵐(北京若森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魔晶獵人(杭州華映星球影業有限公司)
巴啦啦小魔仙(廣東奧飛動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❷ 對上海美影廠的認識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美術電影製片,亦是中國歷史最老的動畫製片廠之一,(動畫、木偶、剪紙、折紙)基地,廠址上海。佔地10611平方米,建有動畫 、剪紙、行政工作樓和木偶攝影棚,是中國攝制美術片的主要基地。前身是東北電影製片廠的卡通股,1949年成立美術片組,次年遷到上海隸屬上海電影製片廠。

50多年來,《大鬧天宮》、《牧笛》、《三個和尚》、《寶蓮燈》、《大耳朵圖圖》等優秀作品享譽國內外,獲得了包括丹麥歐登塞童話電影節「金質獎」、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及中國電影「金雞獎」、「華表獎」、「童牛獎」等在內的200多個獎項。
美影不斷推出影院動畫片引領電影市場。2006年出品影院木偶片〈西嶽奇童〉,票房突破300萬,並受到市委常委、宣傳部王仲偉的贊譽:動畫片有此業績,實屬可喜可賀。望很好總結,並乘勢而上,深化改革,促進轉制,提升原創力,以重振我美影雄風。
2007年美影廠又創佳作,出品了大型民族史詩影院動畫片〈勇士〉。該片是美影廠繼〈大鬧天宮〉、〈哪吒鬧海〉、〈天書奇譚〉、〈金猴降妖〉、〈寶蓮燈〉之後又一部動畫長片。全片83分鍾,歷時4年,斥資1500萬人民幣打造而成。國際著名導演呂克.貝松也曾親臨〈勇士〉劇組,被〈勇士〉流暢的線條、創新的三維技術及堅持的民族特色所折服,無比欽佩地感嘆道:〈你們的人物造型是別人畫不出來的!「並表示要做」「牌推銷員」,把〈勇士〉帶到歐洲去。〈勇士〉繼獲得「第12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動畫片獎」、「常州最佳中國長片獎」之後,還獲得了電影屆學術影響很大的「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和「金熊獎」國際動畫作品——最佳影院動畫片獎。
此外,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還以動畫產業化發展為目標,為社會各界提供影視片、廣告片的製作、形象設計、卡通產品的研製開發、製作等,又新增動畫卡通藝術長廊,同時美影廠下屬上海美術專修學校是一家為動畫片創作提供專業人才培養的學校,在卡通動漫領域為社會提供全方位的卡通藝術產品。

在致力於發展中國民族動畫片的同時,還和法國、德國、美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合作拍攝了《狐狸列那》、《諾亞方舟》、《不射之射》、《環游地球八十天》、《番茄醬》、《鴨子偵探》、《天才發明家》等影視片。
她是融美術片、兒童片的製片、製作、發行、放映及圖書、雜志、音像製品、多媒體產品的出版、發行、銷售;版權授權經營與開發:兒童卡通服裝、玩具、文具禮品的開發與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影視文化機構。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具有較完善的影視發行網路。所創作的影視動畫片發行至東南亞和歐美地區;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動畫片電視播放欄目《卡通王》在全國近30家電視台播出。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擁有上海億利美動畫有限公司、上海卡通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卡通王》雜志社和上海美術電影專修學校等實體,以動畫產業化發展為目標,為社會各界提供影視片、廣告片的製作、形象設計、卡通產品的研製開發、製作和動畫片創作人才培養等服務。

❸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有哪些作品(動畫片)

影響比較深的:
五十年代:(起步)
《小貓釣魚》《謝謝小花貓》《神筆》《誇口的青蛙》《驕傲的將軍》《小梅的夢》《雙胞胎》《三毛流浪記》《漁童》......
六十年代(1960~1965年):(漸漸成熟)
《大鬧天宮》《小蝌蚪找媽媽》《聰明的鴨子》《沒頭腦和不高興》《長發妹》......
1966年~1971年受到文革影響停產。
1972年恢復生產
文革後期(1972~1976年)(慢慢恢復)
《放學以後》《小號手》《東海小哨兵》《小八路》《駿馬飛騰》《金色的大雁》《長在屋裡的竹筍》《大櫓的故事》......
70年代後期(1977~1979年)(恢復成功)
《蘆盪小英雄》《小石柱》(好像是第一個改編於小說的動畫,改編於1974年的《新來的小石柱》)《哪吒鬧海》《西瓜炮》《好貓咪咪》......
80年代~1999年(鼎盛時期)
《葫蘆娃》《葫蘆小金剛》《黑貓警長》《雪孩子》《阿凡提》《舒克和貝塔》《魔方大廈》《自古英雄出少年》《鏡花緣》......(太多了)
21世紀(漸漸埋沒):
《我為歌狂》《寶蓮燈》《馬蘭花》(別的我不知道,但21世紀到現在出的很少了。)

❹ 近年漫畫概況(連環畫,畫報)

近年內地漫畫現狀簡述

九十年代初,日本漫畫及海外動畫片的大量湧入刺激了中國大陸卡通漫畫市場,也培養起來一大批漫畫發燒友。在中國的卡通漫畫工程正式起步時,中國已經有了很大的動漫市場和一批盼望內地動漫業盡快起步的青少年。1995年夏天,為發展中國的卡通漫畫,中國政府開展了「中國動畫出版工程」。當年10月,「北京卡通」創刊,而後,「少年漫畫」「中國卡通」「漫畫大王」「卡通先鋒」等漫畫刊物相繼問世。除此之外,還有「卡通王」「科普畫王」「科幻世界畫刊」等期刊,以及一些不定期出版的漫畫叢書、報刊。
1.中國動畫出版工程的開展,對中國漫畫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新創辦的幾家期刊為年輕漫畫作者的漫畫創作提供了發表園地,大大地激發了他們的創作熱情。在新漫畫刊物上發表作品的作者,都是在電視機前長大的年輕人,年齡基本上在30歲以下,最小的15歲,在新漫畫發展的頭幾年,他們的創作熱情高漲,進步很快,新秀不斷涌現。這些作者有活力、有靈感;可他們畢竟年輕,閱歷淺,許多人沒有受過專業的美術訓練。在剛開始從事漫畫創作時,無論是創意還是畫風都深受日本漫畫的影響。各個漫畫雜志社及所有作者都在自覺地扭轉這種狀況,經過幾年的創作實踐,作者隊伍逐漸穩定,一些作者開始形成自己的風格並逐漸成熟起來,如:姚非拉、聶峻、趙佳、任山葳、顏開、胡蓉、謝鵬等。年輕的作者們最初都是痴迷的漫畫讀者,閱讀了大量的日本漫畫,由喜歡看到動手畫,所以他們和讀者有天然的親和性,彼此容易認同。他們的創作培養起一批關注和喜愛原創漫畫的忠實讀者。
2.新漫畫刊物在漫畫發展中投演著主要角色

這些刊物熱情地發現和培養作者,開發漫畫市場,組織原畫展、開展漫畫比賽和培訓活動,和動畫公司、網路公司合作,在探索中為原創動漫的立體發展造勢。

幾年來,各個刊物組織的各種活動也為內地漫畫的發展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氛圍。1998年暑期,「少年漫畫」「北京卡通」「卡通王」「中國卡通」「科普畫王」「科幻世界畫刊」等幾家刊物聯合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了「當代首屆中國連環漫畫原作展」,展覽盛況空前,展示了新漫畫人才輩出的可喜場面,增強了青少年讀者對中國卡通漫畫的喜愛和信心。

1998年起,東方文化研究會漫畫分會、中國連環圖研究會每年舉辦的全國性的漫畫大賽。前兩屆由香港文化傳訊公司贊助。這項活動也得到各雜志杜的鼎力協助,在活動中,發現了一批優秀的漫畫人才,推出了一些優秀的中短篇漫畫作品。「文傳杯」大賽受到了廣大發燒友和業界人士的好評。首屆「文傳杯」的頒獎活動是在1998年的香港漫畫節上舉行的,1999年的「文傳杯」頒獎是在北京展覽館的第二屆北京卡通藝術暨技術交流博覽會上舉行的,以後,這項活動將延續下去,成為一年一度的全國性文化活動。
「北京卡通」1997年1998年1999年都舉辦了較大規模的暑期漫畫短訓班,全國各地的漫畫愛好者踴躍參加。從這個班畢業的共計600多人,「少年漫畫」雜志社舉辦的大型的免費漫畫講座收效也非常好,有500多位漫畫愛好者參加,其中有的人是從東北山東河南等池趕來學習。
「北京卡通」主辦了三屆北京漫畫大會,每次會上都舉辦200多人參加的現場有獎漫畫大賽和全國各地的青少年漫畫組織的宣傳展示活動,這些漫畫組織包括中學和大學中的漫畫社團。每屆漫畫大會都有3000多名漫畫愛好者參加。在南方,上海「卡通王」和「科幻世界畫刊」組織的漫畫大會也辦得有聲有色。
漫畫界與企業聯手組織的活動也擴大了漫畫的影響。「北京卡通」與清華紫光集團聯合開展的「紫光杯電腦漫畫大賽」成功地調動了一批受過專業訓練的年輕美術人才從事電腦漫畫的積極性。最近「北京卡通」與北京百事可樂有限公司合辦的「美年達」漫畫大賽,也吸引了大量作者。
3.目前原創漫畫水平有持進一步提高,原創漫畫市場有待於進一步開發。 大陸動漫業的發展雖然成績斐然,但目前仍處於起步階段,現在,內地的原創動沒市場還遠不如海外動漫作品的市場大,要拓展原創漫畫市場,首先要提高原創漫畫水平,因此,作者隊伍還有待於繼續學習和成熟。近兩年,很多作者也意識到這一點。他們努力從傳統文化,特別是連環畫藝術中汲取營養,還積極學習影視語言和電腦技術,借鑒日本優秀漫畫作品和歐美卡通經典作品的語匯。有的作者在取得了一定成績後,又主動回到校園,到美術院校去深造,為今後的發展打下更堅實的基礎,像聶竣、謝鵬等。相信伴隨著他們的成長,中國的漫畫水平也會不斷提高。但除了作者的努力外,原創漫畫市場還進一步開拓和推廣,出版方面的經營和立體運作還有待於改善,還需更多地借鑒海內外先進經驗和有效實踐,漫畫向周邊市場推進的速度也需要加快。 近兩年,網路的發展推進了多媒體領域的全面發展,加上中國大陸漫畫業尚在起步階段,經營狀況不夠理想,不能使給出版物供稿的漫畫作者有一個比較理想的收入,不少優秀的漫畫人被吸引到其他高技術、高收入的行業中,也有一些對漫畫事業執著的優秀作者依然堅持原創漫畫創作,這種情況也許是科技文化發展的必然,具有一定的共性。
5.幾家刊物的主要特點: 「北京卡通」從創刊起一直在極力倡導發展有自己個性的原創漫畫。在這種引導下,我們的作者中,有的已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如姚非拉;有的在不斷嘗試多種題材的創作,如任山葳;有的向歐美漫畫學習,如聶峻、劉向偉;有的從中國國畫中汲取營養,如翁子揚、遙霆;有的將版畫的手法運用到漫畫中,如拾穂人、機械唐人在每個作者個性化的創作中,這本刊物展現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倡導原創精神,不等於閉門造車,我們在刊物上開辟了專欄,每期都有日本漫畫動畫佳作進行深入分析的文章,以期對作者的創作、對讀者的欣賞起到借鑒作用。最近,「北京卡通」和動畫網路業頻繁接觸,刊物的一部分主要連載有望被拍攝成24集的青春動畫片。
「中國卡通」很強調卡通漫畫的民族化,在讀者定位上年齡段較低,是一本以小學生為主要對象的一本漫畫刊物。
美術家論壇 「少年漫畫」「漫畫大王」是由中國美術出版總社主辦的刊物,其中「少年漫畫」集中了一批內地人氣很高的作者,如:趙佳、胡蓉、自由鳥等。它對各種類型的作品兼收並蓄。還率先推出了一些漫畫新人的作品單行本,在讀者中有良好的口碑。美術家論壇 「卡通王」是一本由上海電視台和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主辦的漫畫刊物,它以畫面優美的少女漫畫為主,贏得了女孩子的青睞,刊物的讀者群也相對固定,在幾家漫畫刊物中發行量名列前茅。這本刊物還在自覺地為中國的動畫片積累好的故事和好的造型。
通過這幾年的發展,無論是讀者、作者還是從業人員都感到,中國內地的漫畫發展速度與我們當初的預想相差很遠,現在,大家都已從當年的狂熱走出來,開始冷靜地意識到中國漫畫的發展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只能求實的精神繼續努力,使原創漫畫水平一步步提高。

❺ 魔塵的連載月歷

林瑩《魔塵》刊載於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卡通王》雜志 --------------------------------------------------
連載時間 章節 總回數
-------------------------------------------------
第一部:共刊載32個月(1999.2—2001.9)
1999.02—1999.03 魔鬼的塑像 2 其間中斷連載4次(2000.11、2001.2、2001.6、2001.8)
1999.04—1999.08 復仇女孩 5
1999.09 木偶娃娃 1
1999.10—1999.11 苦澀雨季 2
1999.12 雙重追擊 1
2000.01—2001.09 奇境 17
第二部:11個月(2002.3—2003.1)
2002.03—2003.01隱身草9 其間中斷連載2次(2002.4、2002.11)
2004.01—2004.05 遺產 5 第三部:5個月(2004.1—2004.5)
2004.08—2005.03 回歸的記憶 7 第四部:15個月(2004.08—2005.10)
2005.04—2005.10 重返人間 7 其間中斷連載1次(2004.09)
2006.11—2006.12 迫近 2 第五部:2個月(2006.11—2006.12) 連載時間 章節 回數
1999年02月 魔鬼的塑像 1
1999年03月 魔鬼的塑像 2
1999年04月 復仇女孩 1
1999年05月 復仇女孩 2
1999年06月 復仇女孩 3
1999年07月 復仇女孩 4
1999年08月 復仇女孩 5
1999年09月 木偶娃娃 1
1999年10月 苦澀雨季 1
1999年11月 苦澀雨季 2
1999年12月 雙重追擊 1
2000年01月 奇境 1
2000年02月 奇境 2
2000年03月 奇境 3
2000年04月 奇境 4
2000年05月 奇境 5
2000年06月 奇境 6
2000年07月 奇境 7
2000年08月 奇境 8
2000年09月 奇境 9
2000年10月 奇境 10
2000年11月 —— —
2000年12月 奇境 11
2001年01月 奇境 12
2001年02月 —— —
2001年03月 奇境 13
2001年04月 奇境 14
2001年05月 奇境 15
2001年06月 —— —
2001年07月 奇境 16
2001年08月 —— —
2001年09月 奇境 17
2001年10月 —— —
2001年11月 —— —
2001年12月 —— —
2002年01月 —— —
2002年02月 —— —
2002年03月 隱身草 1
2002年04月 —— —
2002年05月 隱身草 2
2002年06月 隱身草 3
2002年07月 隱身草 4
2002年08月 隱身草 5
2002年09月 隱身草 6
2002年10月 隱身草 7
2002年11月 —— —
2002年12月 隱身草 8
2003年01月 隱身草 9
2003年02月 —— —
2003年03月 —— —
2003年04月 —— —
2003年05月 —— —
2003年06月 —— —
2003年07月 —— —
2003年08月 —— —
2003年09月 —— —
2003年10月 —— —
2003年11月 —— —
2003年12月 —— —
2004年01月 遺產 1
2004年02月 遺產 2
2004年03月 遺產 3
2004年04月 遺產 4
2004年05月 遺產 5
2004年06月 —— —
2004年07月 —— —
2004年08月 回歸的記憶 1
2004年09月 —— —
2004年10月 回歸的記憶 2
2004年11月 回歸的記憶 3
2004年12月 回歸的記憶 4
2005年01月 回歸的記憶 5
2005年02月 回歸的記憶 6
2005年03月 回歸的記憶 7
2005年04月 重返人間 1
2005年05月 重返人間 2
2005年06月 重返人間 3
2005年07月 重返人間 4
2005年08月 重返人間 5
2005年09月 重返人間 6
2005年10月 重返人間 7
2005年11月 —— —
2005年12月 —— —
2006年01月 —— —
2006年02月 —— —
2006年03月 —— —
2006年04月 —— —
2006年05月 —— —
2006年06月 —— —
2006年07月 —— —
2006年08月 —— —
2006年09月 —— —
2006年10月 —— —
2006年11月 迫近 1
2006年12月 迫近 2
仍未結局
以上信息全部為上海《卡通王》雜志《魔塵》歷年連載期數
由幽冥の狐、撒拉之眼合作收集整理,轉載請標明出處!

❻ 上海電影製片廠都製作過哪些影片

作為中國影片生產基地 ,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了許多優秀影片,如《51號兵站》、《羊城暗哨》、《女籃五號》、《紅樓夢》、《聶耳》、《李師師》 、《 枯木逢春 》、《 李雙雙 》、《舞台姐妹》、《白求恩大夫》、《苦惱人的笑》、《天雲山傳奇》、《巴山夜雨》、《城南舊事》、《秋天裡的春天》、《芙蓉鎮》等。1957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曾一度改為上海電影製片公司,下設3個電影製片廠 :江南電影製片廠 、海燕電影製片廠和天馬電影製片廠。不久,撤銷江南廠,上海電影製片公司改建為上海市電影局。 1973年後,海燕廠(當時名為紅旗電影製片廠)和天馬廠(當時名為)重新合並為。補充:上美術電影製片廠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美術電影製片基地,成立於1957年4月。她是融美術片、兒童片的製片、製作、發行、放映及圖書、雜志、音像製品、多媒體產品的出版、發行、銷售;版權授權經營與開發:兒童卡通服裝、玩具、文具禮品的開發與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影視文化機構。這里匯集了蜚聲動畫影壇的編劇、導演、美術設計師、攝影師、作曲家和技術專家,具有較強的影視動畫片創作、製作和衍生產品研發實力。 50多年來,《鐵道游擊隊》、《牧笛》、《南征北戰》、《雞毛信》、《渡江偵察記》等優秀作品享譽國內外,獲得了包括丹麥歐登塞童話電影節「金質獎」、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及中國電影「金雞獎」、「華表獎」、「童牛獎」等在內的200多個獎項。在致力於發展中國民族動畫片的同時,還和法國、德國、美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合作拍攝了《狐狸列那》、《諾亞方舟》、《不射之射》、《環游地球八十天》、《番茄醬》、《鴨子偵探》、《天才發明家》等影視片。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具有較完善的影視發行網路。 所創作的影視動畫片發行至東南亞和歐美地區;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動畫片電視播放欄目《卡通王》在全國近30家電視台播出。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擁有上海億利美動畫有限公司、上海卡通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卡通王》雜志社和上海美術電影專修學校等實體,以動畫產業化發展為目標,為社會各界提供影視片、廣告片的製作、形象設計、卡通產品的研製開發、製作和動畫片創作人才培養等服務。

❼ 穆逢春的主要作品

1998 《海的啟迪》 發表於《卡通王》;
1999 《夜盜》 發表於《卡通王》;
1999~2000 《世紀旗手》 發表於《卡通王》;
2000~2001 《我為歌狂》 發表於《卡通王》;
2001 《我為歌狂》動畫片漫畫版(參加製作)---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童趣出版有限公司﹑人民郵電出版社發行;
2001 《愛上愛情》(插圖)上海人民出版社發行;
2002 《白色桎梏》上海人民出版社發行;
2002 《魔力》 發表於《卡通王》;
2002 《白鴿島》動畫片漫畫版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童趣出版有限公司﹑人民郵電出版社發行;
2002 《我會幫助別人》(兒童畫) 發表於《好聰明》,由北京階梯數碼科技有限公司﹑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發行;
2003 《非常浪漫》 根據阿甘同名電影改編;
2003 《隋唐英雄傳》彩頁本(封面製作)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學林出版社發行;
2003 《八八四八-我為歌狂終結本》(插圖)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上海辭書出版社發行
2003 《愛的魔咒》(彩頁監制) 人民出版社發行;
2003 《會飛的小綿羊》 根據阿甘同名電影改編;
2004-2005《大唐異聞錄》
2007 侍神大傳 日本月刊《月刊少年ファング》連載 之後主要努力方向是日本市場
2009九鼎記
2010 秘鑰傳說 系列(封面)
2010 《 知音漫客 》 與唐家三少合作,改編其小說《斗羅大陸》為漫畫版
《斗羅大陸》漫畫版的單行本最新已經出到第25冊,銷量已突破百萬。《斗羅大陸》漫畫無疑已成為中國少年漫的標桿之作!
2013年年底與唐家三少合作改編其小說《狂神》,漫畫版在騰訊動漫平台發表,目前《狂神》漫畫單行本第一冊已經面向全國讀者發售。
2014年 以560萬版稅,獲得2014年中國作家富豪榜漫畫作家第3名。

❽ 除了斗羅大陸外唐家三少的什麼漫畫

額.........三少是寫小說的,是穆逢春畫的漫畫
穆逢春的作品
1998 《海的啟迪》 發表於《卡通王》; 1999 《夜盜》 發表於《卡通王》; 1999~2000 《世紀旗手》 發表於《卡通王》; 2000~2001 《我為歌狂》 發表於《卡通王》; 2001 《我為歌狂》動畫片漫畫版(參加製作)---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童趣出版有限公司﹑人民郵電出版社發行; 2001 《愛上愛情》(插圖) 上海人民出版社發行; 2002 《白色桎梏》 上海人民出版社發行; 2002 《魔力》 發表於《卡通王》; 2002 《白鴿島》動畫片漫畫版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童趣出版有限公司﹑人民郵電出版社發行; 2002 《我會幫助別人》(兒童畫) 發表於《好聰明》,由北京階梯數碼科技有限公司﹑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發行; 2003 《非常浪漫》 根據阿甘同名電影改編; 2003 《隋唐英雄傳》彩頁本(封面製作)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學林出版社發行; 2003 《八八四八-我為歌狂終結本》(插圖)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上海辭書出版社發行 2003 《愛的魔咒》(彩頁監制) 人民出版社發行; 2003 《會飛的小綿羊》 根據阿甘同名電影改編; 2004-2005《大唐異聞錄》 2007 侍神大傳 日本月刊《月刊少年ファング》連載 之後主要努力方向是日本市場 2009 九鼎記 2010 秘鑰傳說 系列(封面) 2010 《 知音漫客 》 與唐家三少合作,改編其小說【斗羅大陸】為漫畫版

三少的的小說
《光之子》
《善良的死神》
《狂神》
《空速星痕》
《惟我獨仙》
《冰火魔廚》
《生肖守護神》
《琴帝》漫畫:2010年即將啟動連載單行本 作者李穎
《斗羅大陸》漫畫:2010 《 知音漫客 》 與穆逢春合作,改編小說【斗羅大陸】為漫畫版
《酒神》漫畫:2011在《颯漫畫》上發表《酒神》漫畫版
《天珠變》 (未完結)

❾ 中國現在有哪些電影公司,並且分別介紹一下!

1中影集團2上影集團3八一製片廠4上海製片廠5長春電影集團

中影全稱中國電影集團公司。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簡稱「中影集團」)是經國務院批准,於1999年由原中國電影公司、北京電影製片廠、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中國電影器材公司、電影衛星頻道節目中心、北京電影洗印錄像技術廠、華韻影視光碟有限責任公司等8家單位組成,是以影視產業為依託,多種產業綜合發展的國內一流的大型電影集團。 中影集團的發展戰略是,創造品牌、佔領市場、立足國內、走向世界。
擁有50多年歷史、拍攝了近千部影片的北京電影製片廠和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為中影集團奠定了影片製作品牌的基礎。1999年組建以來,集團創作生產了《橫空出世》、《張思德》、《花妖新娘》、《無極》、《雲水謠》、《我們倆》、《六月男孩》、《看車人的七月》、《寶葫蘆的秘密》等200多部影片,贏得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和良好的經濟效益、吸引了一批國內外優秀製片人才和多家國內外著名公司加盟合作。
中影集團電影數字製作基地(國家電影數字工程)是國家「十一五」文化發展規劃綱要中的重大文化產業項目,也是北京市首批文化創意產業項目之一,被列為2008年北京人文奧運工程項目,可滿足各種影視製作需求,為全世界的影視製作人提供一站式、高品質的服務。
中影集團擁有完善的市場發行體系和豐富的影片營銷經驗。《張思德》、《雲水謠》等多部重點影片的成功發行,《無極》、《功夫》、《滿城盡帶黃金甲》、《霍元甲》、《夜宴》、《十面埋伏》等商業巨片超億元的票房佳績,進一步確立了中影集團在影片發行市場中舉足輕重的地位。
近年來,中影集團通過參股的方式,組建了七條電影院線,簽約加盟影院達400多家,票房佔全國市場份額一半左右。目前,中影集團正在組建一條控股院線,目標是百家影院、規范化管理、規模化運作、優質化服務,提高控制力和影響力。
中影集團是全國唯一擁有影片進口權的公司,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家電影機構有著密切的業務往來。中影集團還致力於國產影片的對外輸出,其每年舉辦的「北京放映」是目前全國唯一一個國產影片的國際展銷市場,成為海外了解中國電影文化的重要窗口。
中影集團的成員單位電影衛星頻道節目製作中心(CCTV-6),是唯一的國家級專業電影頻道,每天播出10部中外故事影片和各類動畫片、紀錄片、專題片。近年來,該頻道承辦了中國電影華表獎、金雞百花電影節等大型電影慶典活動,並在奧斯卡金像獎等國際重大電影頒獎典禮當天做全程轉播。1999年,電影頻道開始組織拍攝數字電影,用於電視播映,產量達每年110部左右。
中影集團的發展目標是,突出主業、做大做強、以影視製片、電影數字製作基地、發行放映、院線投資、電影進出口、電影頻道等為支柱,全面帶動洗印加工、電影器材營銷、後電影開發、光碟生產、,媒體運營、廣告、物業管理和房地產開發等多種產業綜合發展。

上海電影集團公司

上海電影製片廠
中國電影企業。以生產故事片為主 。1949年6月 ,中國共產黨接管了國民黨在上海的中央電影企業總管理處及其一廠、二廠,中國電影製片廠攝影場和上海實驗電影工場等機構,由夏衍等負責在此基礎上籌建電影廠。1949年11月16日上海電影製片廠正式成立 。1950~1952年 , 上海長江電影製片廠、昆侖影業公司 、文華影業公司 、國泰影業公司等8家私營電影企業聯 合組建 為國營 的上海聯合電影製片廠 。1953年 2月上海電影製片廠與上海聯合電影製片廠合並 ,仍沿用上海電影製片廠廠名。此後它成為中國影片生產基地 ,拍攝了許多優秀影片,如《南征北戰》、《渡江偵察記 》、《女籃五號》、《林則徐》、《聶耳》、《紅色娘子軍》 、《 枯木逢春 》、《 李雙雙 》、《舞台姐妹》、《白求恩大夫》、《苦惱人的笑》、《天雲山傳奇》、《巴山夜雨》、《城南舊事》、《秋天裡的春天》、《芙蓉鎮》等。
1957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曾一度改為上海電影製片公司,下設3個電影製片廠 :江南電影製片廠 、海燕電影製片廠和天馬電影製片廠。不久,撤銷江南廠,上海電影製片公司改建為上海市電影局。1973年後,海燕廠(當時名為紅旗電影製片廠)和天馬廠(當時名為東方紅電影製片廠)重新合並為上海電影製片廠。
補充: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美術電影製片基地,成立於1957年4月。她是融美術片、兒童片的製片、製作、發行、放映及圖書、雜志、音像製品、多媒體產品的出版、發行、銷售;版權授權經營與開發:兒童卡通服裝、玩具、文具禮品的開發與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影視文化機構。
這里匯集了蜚聲動畫影壇的編劇、導演、美術設計師、攝影師、作曲家和技術專家,具有較強的影視動畫片創作、製作和衍生產品研發實力。
50多年來,《大鬧天宮》、《牧笛》、《三個和尚》、《寶蓮燈》等優秀作品享譽國內外,獲得了包括丹麥歐登塞童話電影節「金質獎」、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及中國電影「金雞獎」、「華表獎」、「童牛獎」等在內的200多個獎項。在致力於發展中國民族動畫片的同時,還和法國、德國、美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合作拍攝了《狐狸列那》、《諾亞方舟》、《不射之射》、《環游地球八十天》、《番茄醬》、《鴨子偵探》、《天才發明家》等影視片。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具有較完善的影視發行網路。所創作的影視動畫片發行至東南亞和歐美地區;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動畫片電視播放欄目《卡通王》在全國近30家電視台播出。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擁有上海億利美動畫有限公司、上海卡通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卡通王》雜志社和上海美術電影專修學校等實體,以動畫產業化發展為目標,為社會各界提供影視片、廣告片的製作、形象設計、卡通產品的研製開發、製作和動畫片創作人才培養等服務。

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是中國唯一的軍隊電影製片廠,位於北京市豐台區六里橋北里, 佔地面積392.1畝。1951年3月,以總政治部軍事教育電影製片廠名義開始籌建,1952年8月1日正式建廠,命名為解放軍電影製片廠,1956年更名為八一電影製片廠。該廠於1952年攝制完成的第一部電影為軍事教育片《河川進攻》,1952年完成第一部紀錄片《荊江分洪》,1952年譯制完成第一部漢語教學片《神經系統和條件反向反射》,1955年投產第一部故事片《沖破黎明前的黑暗》,1960年完成中國第一部立體紀錄片《灕江游記》,1982年起攝制第一部電視劇《考場》,1988年起開始攝制美術片。
八一電影製片廠始建於1952年8月1日,以拍攝軍事題材影視片為主,是一個具有攝制故事片、軍事教育片、新聞紀錄片、國防科研片、電視片和電視劇等多片種生產能力的綜合性電影製片廠。
半個多世紀以來,八一廠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鞏固提高部隊戰鬥力服務的方向,大力弘揚我軍聽黨指揮、服務人民、英勇善戰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拍攝各類題材電影作品2400餘部。其中有故事影片240餘部:從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沖破黎明前的黑暗》《柳堡的故事》《英雄虎膽》《永不消逝的電波》《回民支隊》《戰上海》《林海雪原》《地道戰》《野火春風火斗古城》到七八十年代的《閃閃的紅星》《歸心似箭》《四渡赤水》《風雨下鍾山》《巍巍昆侖》,直至上世紀九十年代的革命歷史題材戰爭巨片《大決戰》《大轉折》《大進軍》的誕生——波瀾壯闊的革命戰爭,異彩紛呈的電影畫面,熠熠生輝的銀幕形象,為中國乃至世界電影畫廊增添了光輝一頁。
進入新世紀,八一廠又攝制完成了《沖出亞馬遜》《驚濤駭浪》《驚心動魄》《情暖萬家》等一批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的故事影片。尤其是近年來,在配合黨和國家中心工作及重大慶典紀念活動中屢有建樹: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時,推出了《太行山上》、《八路軍》;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時,推出了《我的長征》、《雄關漫道》;在紀念建軍八十周年時,推出了《八月一日》、《士兵突擊》等一系列屢獲大獎的優秀影視作品,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影響。
「用光影寫史,為軍旗增輝」,是八一電影人的崇高使命和神聖職責。隨著電影產業化進程的逐步推進,曾經締造了無數輝煌與榮耀的八一廠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八一廠一定會奮發努力,始終不渝的堅守主流文化陣地,堅持繁榮先進文化,建設和諧文化。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謳歌英雄,展示崇高,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斷推出更好更多的優秀作品,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譜寫新的篇章。

❿ 吳鈞的簡介

1983年進入上海電視台,歷任動畫繪制,動畫設計,美術設計,動畫導演等工作。1996年轉入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繼續擔任美術片導演至今。上世紀80年代後期與90年代初期兩次出訪日本,2004年合作作品《誰持彩練當空舞》由上海市洋山深水港工程建設指揮部東海大橋分指揮部永久收藏。2006年5月作品《忽如一夜春風來》參加上海敬華拍賣公司舉辦的「上海知名畫院實力畫師首屆拍賣會」。同年9月應邀擔任中國動畫學會2006年度「學會獎」評審委員會委員。
2012年《卡通王》雜志第321期做名家人物專訪:美影名家——吳鈞
2013年中國國際集郵網聯合中國電信和中國郵政聯合出版《中國當代著名國畫家——吳鈞》紀念珍藏郵冊一套

閱讀全文

與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卡通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穿越r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66
死亡筆記電影迅雷鏈接 瀏覽:729
怎樣用手機看電腦里的電影 瀏覽:296
如懿傳上海星空電影 瀏覽:572
微電影醫生 瀏覽:815
怒晴湘西電影免費觀看西瓜視頻 瀏覽:493
婁底電影院有哪些 瀏覽:262
微信里買的電影票怎麼取票 瀏覽:446
美麗小蜜桃電影在線網站 瀏覽:373
播放公主系列大電影 瀏覽:968
少年時代迅雷下載電影天堂 瀏覽:658
快手剪輯電影如何避免違規 瀏覽:977
看電影武打片下什麼軟體好 瀏覽:293
宿舍微電影視頻 瀏覽:961
芙蓉姐姐的微電影 瀏覽:806
七殺手機在線電影 瀏覽:588
2021年中國新出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184
末日生存游戲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129
至今電影的游戲彩蛋 瀏覽:55
北京電影價格 瀏覽: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