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北京電影學院的老師能到校外上課嗎,培訓班說的安排的北影的老師是不是真的
可以校外上課,只要是課外時間,那就沒問題,很多老師為了增加收入都會到培訓機構兼職,因為培訓機構給的工資真的太高了(前提你是名校老師),甚至比本職工作工資高不少。
㈡ 北京電影學院老師有哪些
截至2018年9月,北京電影學院老師有:謝園、胡曉光、扈強、張建新、蔣斌、許曉丹、陳兵、湯旭麗、張輝、胡愛民、王勁松、姜麗芬、滴妮、周冰、國慶、高敬瑜、王春子、向能、張菁菁、張傑勇等。
截至2018年9月,學校現有教職工561人,其中專任教師336人,外教85人,學校有國家「千人計劃」和「萬人計劃」兩個候選單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候選單位。
中央宣傳部和北京市「四個一批」人才,國家「高創新計劃」領軍人才,全國和首都勞動獎章獲得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全國優秀教師、北京市優秀教師、教學名師、師德先驅、長城科學百餘人。
(2)講課老師北京電影學院擴展閱讀:
根據2015年12月學校官方網站信息,學校已建成2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個北京市2011年規劃協同創新中心、3個共建機構,並擁有中關村影視文化產業創新園和北京電影學院大學科技園,根據人才培養、藝術創新和電影產業發展的需要。
學校還設有中國電影高新技術研究院、中國電影文化研究院、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研究院、中國動畫研究院、中國電影教育研究中心、中國電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中國電影編劇研究院、中國電影音樂研究院研究所和其它機構。
㈢ 黃磊曾是北京電影學院最年輕的老師,他當年有什麼「神仙化」的教學故事
說到黃磊,他可是之前北京電影學院的表演專業課老師,許多人都是他所教過的學生,但是這兩年我們可以看到,黃磊在演藝圈混的還蠻好的,而且可以說是風聲水起,當時的許多的觀眾在節目中喊道黃磊老師,許多人當時可能是一臉懵逼,都不知道什麼情況,以為只是尊稱,其實黃磊曾經在北京電影學院任教過。
由於當時的時間有限,黃老師就經常的拖堂或者加課,當時的黃老師也是一直被學生們稱作黃加課,當時上課的時候雖然十分的嚴格,但是下課之後與學生們卻非常的豪放,交情很好,黃磊現在還在北京戲劇學院任職,只不過掛名卻已不任教。
㈣ 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現任專業課老師都有誰
蔣斌,1995年畢業與北京舞蹈學院編導系,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形體教師,副教授
㈤ 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教師張昕逝世,生前有過哪些優秀作品
張昕的優秀作品有《神鬼不靈》《趙小蘭》等,除了這些他當過演員的作品以外,還指導學生拍攝了《百合花》、《馬拉松婚禮》等優秀作品。在我們的記憶中有著很多優秀的藝術家和表演家,電影和藝術有著無數的從業者,很多人都不被大家熟知,但卻有著極高的地位。2021年3月14日著名的表演藝術家張昕去世,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聽到這個名字都是十分的陌生,但是其為我們國家的表演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根據張昕的經歷我們可以看出,張昕毫無疑問是我們國家表演行業的領路人,在表演成為一個職業化技能開始就投入了這個行業,為我們國家培養了大量的優秀表演人才,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尊重。
㈥ 黃磊在哪個學校擔任老師
北京電影學院。
現在黃磊已經辭去北京電影學院教師一職。磊也是一直在努力做自己想要做的事,並不會在意別人的看法。
黃磊擁有許多身份,他不僅是個演員,是黃小廚,是三個孩子的父親,更是他自己。他一直追求著自己的夢想,無論是做演員、做歌手、做綜藝人、還是做教師、做廚師,他都是認真的,不然也不會在每一行都做的如此優秀。
大家覺得黃磊這個人怎麼樣?
㈦ 北影的導演進修班是什麼呢
進修班呢,脫產學習一年。其他的不說了,首先條件是有一定影視工作經驗的人招進去讀的幾率會比較大,但是如果你沒有影視工作的經驗,只要看片量足夠大,注意是足夠大,有些小創意,基本也有點靠譜。每年導進修招100人左右,同學們之間年齡跨度會很大。在一年的課程裡面基本壓縮了本科4年的專業課程,老師也都是很優秀的老師。但是關鍵是看個人,如果底子不好的話,學起來也是相當吃力的。第一學期除分別開設短篇分析課和表演課(即選表演課就不能選短片課)外,其他課程都是大班教學。第一學期,表演班排演話劇作為作業,短片班應該是寫小論文作為作業吧(這個不是特別清楚)。第二學期全班同學都有機會拍攝10分鍾左右的短片作為畢業作品,不是硬性的,只要願意拍學校就會給你提供器材,但是器材的提供是有限的,鑒於這一點,一半左右的同學都會自己拿好一點的器材拍攝作品。當然這個作品是需要你自己拿錢去拍的,學校沒有資金。好的畢業作品可以參加展映,運氣好的話可以安排在標放展映。畢業發的是結業書,證明你讀過進修班。念進修班最大的好處就是花3萬塊享受電影學院的一切資源。詳細就這么多了。祝各位報考導演系進修班的同學好運!
㈧ 問朋友們個問題唄,北京電影學院繼續教育培訓基地的那些個講表演的那些老師有哪幾位呀有沒有知道的呢
北京電影學院繼續教育培訓基地教表演的的老師有:
劉詩兵、徐燕、、劉珉諝、黃莉、溫雪竹、劉蘇、陳雅韓、李思斯、張芮瑜、楊瀑琳、王丹、呂瑤、葉曉櫻、李思燕妮、李加貝、李彥如、王淋珊、董晟、白雪岑、齊璠、鄒桂浩
㈨ 北京電影學院哪個老師被蹭課最多
熱門的課被蹭課都多,比如徐浩峰老師。
北京電影學院在建校七十餘年的辦學歷程中,為中國電影事業培育了數萬名優秀的電影製作、電影理論研究、電影數字技術、文化事業管理及與之相關的專業人才,在國內外電影教育中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培養的藝術人才中有陳強、謝添、龐學勤、於洋、吳貽弓、謝飛、鄭洞天、李前寬、郭寶昌和翟俊傑等老一代藝術家;也有張藝謀、陳凱歌、田壯壯、李少紅、唐國強、宋春麗、張鐵林、張豐毅、王志文、許晴、蔣雯麗、黃磊、陸川、賈樟柯、王小帥、管虎、徐靜蕾、寧浩、陳坤、黃渤等中青年電影人代表;還有周冬雨、關曉彤、王俊凱、吳磊、張子楓等一大批電影新銳。師生和校友在每個時代都推出了一大批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精品力作,20世紀60年代的《白求恩大夫》《劉三姐》《大鬧天宮》;70年代的《櫻》《小花》《哪吒鬧海》;80年代的《紅高粱》《駱駝祥子》;90年代的《開國大典》《霸王別姬》《大紅燈籠高高掛》《陽光燦爛的日子》;2000年後的《可可西里》《瘋狂的石頭》《讓子彈飛》《老炮兒》《我不是葯神》《紅海行動》《流浪地球》等均由學校校友擔任主創。歷屆「華表獎」「金雞獎」「五個一工程獎」等獲獎作品中,學校畢業生占獲獎者的比例高達80%以上。在戛納、威尼斯、柏林國際電影節等重大A類國際電影節上獲獎的中國影片,其主創人員大多是北京電影學院校友。學校畢業生還是全國千餘所開設影視相關專業的高校中影視師資最重要的來源,大部分已成為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