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大聖歸來的主要內容
故事的開始,要從孫悟空大鬧天宮被鎮壓在五行山下500年後講起。由於人間經常出現妖怪,人們把「孫悟空」當成他們心中的神。
一天夜裡,凶險的山路上遠遠走來一支走路的行人,回家的父母忙著給懷里的孩子講大鬧天宮的故事,此時,突然出現一群山妖,把人們撕咬著甩下山去,一位母親被山妖逼到懸崖邊,只好抱著孩子跳下懸崖。
轉天順間,一位行腳僧在一條小河邊喝水,發現小孩子的哭聲,行腳僧把孩子從河裡救下來,從此,這個孩子就與行腳僧相依為命了,行腳僧為這孩子取名「江流兒」。
山妖在長安城裡橫行霸道,百姓們非常的恐慌,有一天,山妖來劫持童男童女,江流兒不意中就下一個小女孩,惹怒了山妖,在一路的追殺中
,江流兒帶著小女孩跑到了一座大山下,又誤打誤撞解除了壓在孫悟空身上的封印。
這時,自由的悟空只想回到它的花果山,卻無奈手腕上的封印未解開,又欠江流兒的一個人情,勉強地護送他們回長安城,一路上,八戒和白龍馬也因緣際化的現身。
另一邊,山妖王為了搶女童,布下了夜迷局,妖王卻發現解除封印的悟空法力盡失,輕而易舉地搶走了女童,悟空不願再去就女童,江流兒決定自己去就女童。
日全食之日,在懸空寺妖王准備將童男童女投入丹爐中。這時,江流兒卻沖進了道場要與妖王決一死戰,在混亂中,江流兒被壓在亂石堆里,悟空以為江流兒已死,在巨大的憤怒中,猴子終於破除封印,成為孫大聖。
(1)西遊記世界第一電影擴展閱讀:
電影相關信息
根據中國傳統神話故事《西遊記》進行拓展和演繹的3D動畫電影,由橫店影視、天空之城、燕城十月與微影時代聯合高路動畫、恭梓兄弟、世紀長龍、山東影視、東台龍行盛世、淮安西遊產業與永康壹禾共同出品,影片於2015年7月10日以2D、3D和中國巨幕的形式在國內公。
角色介紹
1、孫悟空——配音 張磊 ;張欣 ;張裕東(粵語)
曾經大鬧天宮,被如來佛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偶然因江流兒(小唐僧)解開鎮壓之印,逃出山洞,但是法力盡失,性格狂躁抑鬱,看淡功與名,只想回花果山過平凡日子,又因惻隱之心,勉強護送江流兒回長安,一路上不得不與山妖肉搏廝殺,狼狽不堪。後來悟空掙脫法印,喚醒金箍棒,痛扁眾妖,大聖歸來。
2、江流兒(小唐僧)——配音 林子傑 ;吉吉 ;王慧珠(粵語)
年僅7歲的小和尚,父母被山妖所害,自幼被雲游僧法明撫養,在長安城長大。江流兒勇敢善良、天真活潑、好奇大度,崇拜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在他心裡孫悟空就像隱形的父親,他無意間將其放出了五行山,卻發現大聖已然落魄,多次履險,不肯放棄,最終這個嘮叨的熊孩子激起了大聖的熱血,讓他在拯救別人的同時成就了自己。
2、豬八戒——配音劉九容 ;崔傑 ;葉振聲(粵語)
大鬧天宮時被孫悟空打下天宮,錯投豬胎,常借自己的36般小變化,裝神弄佛,騙吃騙喝,愛顯擺,富有同情心。遇到孫悟空和江流兒後,跟隨二人一起護送江流兒。
3、混沌——配音童自榮 ;滕奎興 ;李家傑(粵語)
五行山中大妖王,化身為書生面相的道人,以吃童男童女維持妖身妖術,狡猾狠毒,原形是山海經中的混沌巨獸,大嘴可以吞噬世間一切。
4、法明——配音 吳文倫 ;趙銘洲 ;盧傑群(粵語)
江流兒的師傅。江邊撿到小嬰兒,故取名江流兒,收做徒弟帶在身邊。
5、五行山山神——配音 劉北辰 ;陳哲 ;黃志明(粵)
奉如來佛之命,憑咒符的神力,看押孫悟空
6、孫悟空——配音 張磊 ;張欣 ;張裕東(粵語)
曾經大鬧天宮,被如來佛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偶然因江流兒(小唐僧)解開鎮壓之印,逃出山洞,但是法力盡失,性格狂躁抑鬱,看淡功與名,只想回花果山過平凡日子,又因惻隱之心,勉強護送江流兒回長安,一路上不得不與山妖肉搏廝殺,狼狽不堪。後來悟空掙脫法印,喚醒金箍棒,痛扁眾妖,大聖歸來。
7、江流兒(小唐僧)——配音 林子傑 ;吉吉 ;王慧珠(粵語)
年僅7歲的小和尚,父母被山妖所害,自幼被雲游僧法明撫養,在長安城長大。江流兒勇敢善良、天真活潑、好奇大度,崇拜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在他心裡孫悟空就像隱形的父親,他無意間將其放出了五行山,卻發現大聖已然落魄,多次履險,不肯放棄,最終這個嘮叨的熊孩子激起了大聖的熱血,讓他在拯救別人的同時成就了自己。
8、豬八戒——配音 劉九容 ;崔傑 ;葉振聲(粵語)
大鬧天宮時被孫悟空打下天宮,錯投豬胎,常借自己的36般小變化,裝神弄佛,騙吃騙喝,愛顯擺,富有同情心。遇到孫悟空和江流兒後,跟隨二人一起護送江流兒。
⑵ 關於西遊記的電影有哪些推薦幾部優秀的電影吧!
關於西遊記的電影有以下三部:
1、《西遊記女兒國》。唐僧師徒途經忘川河,因激怒河神而誤入西梁女界。闖入其中,眾人才發現這個國家只有女性,並且建國以來此地就沒來過男性。而且國中立有祖訓,將男人視為天敵。
期間路途凶險,除魔伏妖,師徒四人也在取經的過程中有了各自的成長與改變。
⑶ 西遊記最早的一部是哪一年拍的
1982年7月。
1982年2月25日劇組成立,7月試拍了《除妖烏雞國》一集。10月1日該集在中國中央電視台播出(該集在1986年重拍,其中僅保留了試拍版本的一小部分片段)。1982年至1985年拍完前十一集。
1984年2月3日播出了《計收豬八戒》、《三打白骨精》兩集。1986年春節期間播出前十一集,其中1-5集孫悟空由李世宏配音,由張暴默演唱前11集片尾曲《敢問路在何方》。
同年,拍攝完成《奪寶蓮花洞》、《除妖烏雞國》(重拍)、《大戰紅孩兒》、《鬥法降三怪》、《趣經女兒國》、《三調芭蕉扇》、《掃塔辨奇冤》、《誤入小雷音》、《孫猴巧行醫》九集。
1987年1月29日,為了介紹《西遊記》的拍攝情況,在中國中央電視台播出名為《齊天樂》的晚會。
同年,拍完《錯墜盤絲洞》、《四探無底洞》、《傳藝玉華洲》、《天竺收玉兔》、《波生極樂天》五集。
1988年2月1日起,前25集全部播出,其中由蔣大為演唱片尾曲《敢問路在何方》。2000年春節,《西遊記》續集播出。
(3)西遊記世界第一電影擴展閱讀:
西遊記》改編自明代小說家吳承恩同名文學古典名著。該劇由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出品,楊潔執導,戴英祿,楊潔,鄒憶青共同編劇。
六小齡童、徐少華、遲重瑞、汪粵、馬德華、崔景富、閆懷禮、劉大剛等主演的一部41集(86版25集+續集16集)古裝神話劇。
該劇講述的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僧輔保大唐高僧玄奘去西天取經,師徒四人一路搶灘涉險,降妖伏怪,歷經八十一難,取回真經,終修正果的故事。1986年春節該劇一經播出,轟動全國。
老少皆宜,獲得了極高評價,造就了89.4%的收視率神話,至今仍是寒暑假被重播最多的電視劇,重播次數超過3000次,依然百看不厭,成為一部公認的無法超越的經典。
人物介紹:
1、孫悟空(六小齡童 飾)
經觀音點化後保護唐僧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回真經終成正果,被封為斗戰勝佛。孫悟空生性聰明、活潑、忠誠、嫉惡如仇。
在東亞文化圈中成為了機智與勇敢的化身,中國民間有人將它奉為神明崇拜。孫悟空代表了古代中國人善良、正義、不阿的情懷和追求。
2、唐玄奘(徐少華、遲重瑞、汪粵飾)
玄奘(原名:陳玄奘)(602年—644年/664年),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師,漢傳佛教歷史上最偉大的譯師。是中國著名古典小說《西遊記》中心人物唐僧的原型。
《西遊記》中的唐僧,俗姓陳,小名江流兒,法號玄奘,號三藏,被唐太宗賜姓為唐。為如來佛祖座下二弟子金蟬長老投胎。他是遺腹子,由於父母凄慘、離奇的經歷。
自幼在寺廟中出家、長大,在金山寺出家,最終遷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戶、修行。唐僧勤敏好學,悟性極高,在寺廟僧人中脫穎而出。最終被唐太宗選定,與其結拜並前往西天取經。
3、豬八戒(馬德華飾)
豬八戒是吳承恩所作《西遊記》中的角色。法號悟能,是唐僧的二徒弟,原來是玉皇大帝的天蓬元帥,因調戲霓裳仙子被逐出天界,卻又錯投豬胎。唐僧和孫悟空西去取經路過高老莊。
在雲棧洞與孫悟空大戰,聽說唐僧之名,前去拜見。從此成為唐僧的弟子一同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最後被封為凈壇使者。八戒性格憨厚,力氣大,但又好吃懶做,愛佔小便宜,貪圖女色。
4、沙僧(閆懷禮飾)
沙悟凈,又叫沙僧、沙和尚,是中國古典小說《西遊記》中的主要人物。他是唐僧在流沙河收的徒弟。原是天庭中的卷簾大將,失手打碎琉璃盞被貶下凡,盤踞在流沙河,殺人吃人為業。
成為唐僧徒弟之後與師傅、師兄孫悟空、豬八戒以及白龍馬一起赴西天取經,經過九九八十一難後,功德圓滿,被封為南無八寶金身羅漢菩薩。原著小說中使用的武器是降妖寶杖。
⑷ 《西遊記》是什麼片
《西遊記》是古裝、奇幻、冒險片。
《西遊記》是古裝神話冒險劇,改編自明代同名文學名著。主要故事是正篇中部分未收錄的故事情節,於1999年播出,共16集,導演與主演人員基本相同,但八戒與沙僧被更換。自首播起,該劇一直受到好評,至今仍然為中國大陸各大電視台寒假及暑假常播的節目。
《西遊記》拍攝情況:
1981年,宣布由王扶林、楊潔分別負責《紅樓夢》和《西遊記》的開拍計劃。
由於當時的技術條件和資金限制,《西遊記》第一部的拍攝並不順利,前後共歷時六年。在演員方面,也常常出現一人飾多角的情況,其中角色扮演最多的是馬德華和項漢。馬德華除了主要扮演豬八戒外,還客串了眾多小神、路人、山神、外國使節。項漢除了在劇中負責武打和美術外,還扮演了順風耳、黑熊精、高才、土地爺、黃獅精、強盜、阿儺等。
在特技方面,劇組採用了大量土辦法,其中很多手段都是20世紀初中期世界電影界拍攝科幻片的常用手段。例如演員從高台上跳下,將膠片反放來實現平地飛升的效果。在劇中,所有神仙妖怪角色的出場和退場統統是以一道煙火的升起來表現的(煙火是此電視劇使用最為廣泛的特效)。
⑸ 關於西遊記的有哪些電影(包括外國)
1、《大話西遊》
是由周星馳彩星電影公司和西安電影製片廠聯合攝制的愛情悲喜劇電影,由劉鎮偉執導,周星馳、朱茵、吳孟達、莫文蔚等主演。《大話西遊》由《月光寶盒》和《大聖娶親》兩部組成,講述了一個跨越時空的悲喜交加的愛情故事。
2、《西遊·降魔篇》
是由周星馳監制、編劇、導演,文章、舒淇、黃渤等主演的古裝神話電影。影片故事圍繞年少時期的唐僧與段小姐的相識經過及冒險歷程,其中更會交代周星馳經典對白「愛你一萬年」的源起, 故事中涉及一段愛恨交纏的感情。
3、《西遊·伏妖篇》
是由浙江橫店影業有限公司,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古裝魔幻喜劇片,由周星馳監制,徐克執導,吳亦凡、林更新、姚晨、林允領銜主演。
4、《西遊記女兒國》
是星皓影業有限公司出品,由鄭保瑞執導,郭富城、馮紹峰、趙麗穎、小沈陽、羅仲謙領銜主演,林志玲、梁詠琪、劉濤、苑瓊丹、潘斌龍、施詩出演的喜劇魔幻片。該片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在取經路上與各路妖魔鬼怪鬥智斗勇的故事。
5、《西遊記之大鬧天宮》
是由星皓電影有限公司出品的動作奇幻片,由香港導演鄭保瑞執導,甄子丹、周潤發、郭富城領銜主演。影片於2014年1月31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西遊記》
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遊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 。
這部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
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⑹ 西遊記有哪些電影
1、《西遊記女兒國》是星皓影業有限公司出品,由鄭保瑞執導,郭富城、馮紹峰、趙麗穎、小沈陽、羅仲謙領銜主演,林志玲、梁詠琪、劉濤、苑瓊丹、潘斌龍、施詩出演的喜劇魔幻片。該片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在取經路上與各路妖魔鬼怪鬥智斗勇的故事。
2、《西遊記之大聖歸來》是根據中國傳統神話故事《西遊記》進行拓展和演繹的3D動畫電影,由橫店影視、天空之城、燕城十月與微影時代聯合高路動畫、恭梓兄弟、世紀長龍、山東影視、東台龍行盛世、淮安西遊產業與永康壹禾共同出品,田曉鵬執導,張磊、林子傑、劉九容和童自榮等聯袂配音。影片講述了已於五行山下寂寞沉潛五百年的孫悟空被兒時的唐僧——俗名江流兒的小和尚誤打誤撞地解除封印後,在相互陪伴的冒險之旅中找回初心,完成自我救贖的故事。
3、《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是由星皓影業有限公司出品的3D動作奇幻電影。該片由鄭保瑞指導,郭富城、鞏俐、馮紹峰、小沈陽、羅仲謙領銜主演。影片於2016年2月8日在中國大陸上映。影片主要講述了師徒四人在西天取經的路上,勇斗白骨精的故事。
4、《西行平妖》賈永泉、陳繼銘、杜玉明、穆立新、董志華等主演的劇情片。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在取經路上發生的故事。
5、《真假美猴王》是一部由方熒執導,徐大松、王金柱、趙宇良主演的科幻電影,於1983年上映。該電影主要講述了孫悟空被師傅趕走後,唐僧遇見假孫悟空發生一系列的故事。
⑺ 世界上第一部動畫片是什麼
世界第一部有聲動畫片 是1922年美國沃爾特·迪斯尼動畫片《汽船威利號》
世界第一部水墨動畫片 是1960年特偉《小蝌蚪找媽媽》
世界第一部動畫劇情長片 是1926年德國的《阿基米德王子歷險記》
世界第一部彩色卡通 是1932年美國沃爾特·迪斯尼動畫片《花與樹》
世界第一部三維電腦動畫片 是1995年的《玩具總動員》
⑻ 為什麼《西遊記》在全國累計播放量位居第一,它的亮點在哪裡
我覺得播放量第一的亮點就是老少咸宜,適合的群體是最廣的。
第一是因為作為古裝神話劇,就是來自吳承恩的小說《西遊記》,早已經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內容就是斬妖除魔保護唐僧西天取經的故事,故事簡單,從小孩到老人都喜歡看。
第二是因為西遊記中的劇情和人物很吸引人,一邊羨慕孫悟空的神通廣大,一邊取笑豬八戒的好吃懶做,一邊又感嘆,沙僧:大師兄~師傅又被妖怪抓走了~~
第三就是因為演技問題了,為什麼百看不厭,我覺得是因為當時的演員都是老演員,而且當時演的時候舉手投足都摻雜了一些戲曲的元素在裡面,當然就看不夠。
當然我們成年人可能看的少了,因為小時候就開始看,看了不知道多少遍,是比較膩了,但是我以前每次放暑假去我外公家的時候,他家的電視機上經常就放著西遊記,說明老人家和孩子看的最多,而他們的時間相對來說也最充裕,能不播放量第一么…
以上是我的看法,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我個人認為《西遊記》在全國累計播放量第一的原因有這幾點:
1、《西遊記》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故事深入民心。
2、《西遊記》講的是降妖除魔的故事,裡面的人物大多都是中國民間傳說里的人物,這本身就帶有神秘性,可以滿足觀眾的好奇心,很受觀眾喜愛。
3、如今的 科技 很發達,電視、電腦,移動互聯終端都可以觀看視頻和影視劇,但在80年代,影視劇還比較少,大眾觀看影視劇大多數是通過彩電。一大家子人圍著彩電看電視,這確實成了美好的記憶,而《西遊記》的重復播出,也是那幾代人的集體回憶。
《西遊記》這部劇的亮點在這幾個方面:
1、 製作團隊精益求精的精神。雖然當時的拍攝設備和技術都十分有限,但《西遊記》製作團隊追求視覺效果的精神十分可貴。
2、 劇組工作人員的工作精神。不管是演員還是劇組工作人員,他們在全國各地取景拍攝,冒著嚴寒,冒著酷暑,不怕困難,日夜兼程的拍攝《西遊記》,這種不忘初心的工作態度就是這部劇的最大亮點。
3、 演員自身素質硬。《西遊記》的演員,不管是主角還是配角,面對每一場戲,每一個鏡頭,他們的演技和專業素養都十分高超。
4、 六小齡童的出演。六小齡童的家族世代都在扮演猴王,而且六小齡童在扮演孫悟空這個角色時,可是下足了功夫。他整天就在猴群里觀察模仿,所以他扮演的孫悟空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首先1986年的《西遊記》,在我們這一代人的記憶里是十分深刻的,那時候還是個小孩子,重復的看來看去,從不厭倦。在哪個階段的確算是一部經典電視劇,《西遊記》又是四大名著,國人皆知,不分老幼,婦孺都喜歡。
那個年代給人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堪稱國劇經典,在後來的三十年間,《西遊記》在各大電視台重復播放,我們這一代人看是一種回憶,孩子們看是真實的喜歡,喜歡孫悟空這個角色,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沙僧和白龍馬,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給人以鬥志昂揚,正義感,頑強不屈的精神享受。《西遊記》是百看不厭。
86版《西遊記》沒有虛鏡,全部是實景,
因為演員有限,所以一個演員飾演好多個角
組很苦,有些演員是沒有報酬的,演員表演
是極其出色的,劇情符合原著,表現手法極
具藝術美感,在拍攝中,六小齡童很多次遇
險,楊潔導演由此也是差點就跌入懸崖,他
們全部是用實景在拍,有的時候就連'白龍
馬'也曾好幾次遇險。
演員們也是盡心盡力的演出自己的角色,六小齡童為了能更加出色的演出孫悟空,曾經多次一個人一坐一下午的看猴子的形態,動作,那個時候沒有現在那麼好的特效,但是在那個年代,能弄成那樣的特效已經是很不容易了。
一個善於用視覺和聽覺打造藝術的大師走了,但她給我們留下了一部經典。雖然在拍攝的過程中,楊潔沒有聽說過工匠精神,但她的《西遊記》卻是影視界中工匠精神的最好體現。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以極致的態度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精神理念。
尊重自己的職業,尊重觀眾,不惜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精益求精,孜孜不倦地追求完美和極致的細節。這就是86版《西遊記》給當今影視界做出的最好詮釋。
極致的景色
《西遊記》選景所走的路並不比唐僧取經走的路少。
真山真水加上舞美設計,使每一個鏡頭都都具有畫面的美感。
《西遊記》片尾曲中頭一個鏡頭雖然只有幾秒,但卻是在九寨溝拍的。當時的九寨溝山高路險,可不像今天一樣交通方便,走進去就已不容易,更別說帶著設備和道具了。
片尾曲的幾個過景,雖然只是一個短短的鏡頭,但是取景地點分別是蘇州天平山石板小道、雲南洱海、雲南大理、四川九寨溝。
這種為了一個過場鏡頭都要如此認真選景的精神,會不會讓如今那些樂於用電腦技術「摳景」的導演自覺得缺少一份對觀眾的真誠?
電視劇中,小雷音寺外景是安徽九華山廟宇,內景是在浙江建德靈棲洞;大雷音寺外景地點在泰國曼谷大王宮,內景則是在雲南電影製片廠攝影棚搭建的。幾分鍾的場景切換,竟然遠隔千里。
西遊記的取景走遍了全國除西藏、青海、寧夏、湖北、台灣之外的26個省,幾乎把大半個中國所有的景點走了一遍。正是這樣的付出,使觀眾在觀看中從不感到背景雷同單調,欣賞到了不同地域的景色。
演員的選擇
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後來人無法超越的境界。通過對比,就可以看出其中的差異。
對比86版、張紀中版和浙江台版《西遊記》師徒四人的形象,
哪一個唐僧看起來顯得平和善良?
再看看八戒和沙僧,張紀中版(中)太過溫柔,而浙江版(右)則太寫實,怎麼看都像妖怪。
看看女兒國國王,誰像女國王?誰像女俠?誰像公主?
最明顯的就是如來了,哪一個更有佛家雍容大度的氣質?
86版的人物造型是最貼近觀眾期望值的,也最符合中國古代文化,可見導演、化妝師及演員在角色的設定上真是下了一番功夫。
在演員的選擇及其造型方面,不難看出86版《西遊記》在尊重原著的同時,也進行了精心的設計,使《西遊》中神魔的形象浪漫而具有人性的色彩。
即便是配角,86版也大多是表演藝術家,很多群眾演員一看就是科班出身,無論是丫鬟,還是家丁,一舉手一投足都演得富有韻味。
當白骨精搖身一變成了村姑,請注意她手上的細節,小拇指和無名指自然翹起,呈古代女子的蘭花指狀,如今的某些女演員哪有這樣的修養和功力?
所以,我們在看86版《西遊》時,能真正感受到這才是中國古代的神話,而不是現在的魔幻神劇。對古代文化理解的缺失,正是今天影視工作者的最大遺憾。
關於《西遊記》片頭曲,當時央視領導要求楊潔導演從大局考慮,四大名著要有中國風格,要用琵琶、古箏、二胡、三弦,但是為了盡述《西遊記》的神話韻味,她頂住壓力,堅持中西合璧,電聲和弦樂結合,所以創作出了大氣磅礴、激昂動感、空靈魔幻的《雲宮迅音》。
西洋電聲配上「咚咚,咚咚咚咚」的鼓點,讓人一聽就心潮澎湃,觀眾的心就如東海一樣激盪起來,感受西遊那魔幻的寬廣世界。
主旋律出現,民族音樂的背景是打擊樂和各種音效堆砌而成的音場,華麗而波瀾壯闊,體現出這部名著的宏大。
當女聲獨唱響起,有飄渺空靈之感,再配上電吉他和弦高揚的曲調,聽起來優美華麗,表現了蟠桃盛會歡快而富有仙氣。
當交響樂隊出現,旋律開始變化,配合畫面盡顯仙界的華美、高貴。
當女高聲第二次響起,更顯大氣恢弘,再現佛法的宏偉庄嚴,此時畫面出現唐僧騎馬而行。天地人合而為一,壯美的畫面和雄渾的音樂,盡顯玄奘隻身求法事業的壯麗。
當樂曲接近尾聲,歡快的鼓點響起,顯得獨特、俏皮而神秘,配上八戒被「調戲」的畫面,頓讓人覺得生動有趣。
然後,悠然深長的音樂戛然而止,出現了雲海茫茫的畫面,令人回味無窮。
當一首曲子能把電視劇的整體風格都呈現出來時,真不禁讓人感嘆這要經過多少次的創新嘗試,而這種行為源於內心對名著的熱愛,不圖名不為利,只是單純地想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
在女兒國,國王對師傅唐僧一見傾心,百般纏綿。面對溫柔貌美的國王,一向心堅意絕的唐御弟也免不了出現了動搖和恍惚。
此時音樂響起——
唯美的曲調道盡了有緣無分的悲情與無奈,悠揚感人,再配上國王那哀怨苦楚的神情,深深打動了人們的心。此曲也因此成為經典,傳唱數十載。
雖然此情節與原著不太符,但為《西遊》平添了一份色彩,令人難以忘懷……
86版《西遊記》有一句台詞流傳至今: 「你是猴子請來的救兵嗎?」
這句台詞在原著中的原句是:「你是孫行者請來的救兵嗎?」
編劇把「孫行者」被改成了「猴子」。雖是一詞之差,但更符合紅孩兒傲慢無禮目中無人的口吻。如果吳承恩能活到現在,也不得不感嘆編劇的高明了。
悟空在如來掌心那一段,吳承恩是這樣寫的:
在電視劇中,編劇加了一些台詞。悟空說道:「這五根柱子一定是撐天的天柱,這一定是天邊了吧,不好,要是這柱子不結實,如果捅斷了,天下來砸了我的頭可不得了,我要趕緊走。我得要留下一個記號,省著那胖老頭賴賬。」
對比一下,哪個版本的孫悟空更顯得頑皮可愛?哪一段讀起來更讓人覺得津津有味?編劇的文字功力可見一斑。
等到孫悟空回來後與如來對話,原著中是這樣寫的: 「我已去,今來了。你教玉帝讓天宮與我。」
而編劇加了一個「老兒」,此話變成了「你教玉帝老兒把天宮讓給我吧」。
真的不得不贊嘆一個「老兒」加得好,一下就把悟空那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
六小齡童演的孫悟空為什麼可以深入人心,正是編劇在原版之上,加進了對悟空的內心刻畫,使得這一形象栩栩如生,貼近觀眾的心理。
結束語
也許當時特效技術不如現在完美,略顯瑕疵,但是除技術以外,86版《西遊記》能夠成為經典,正是導演和劇組人員的嚴謹態度,一絲不苟地打磨,所以能呈現出高 科技 也無法超越的藝術特色。
當今 社會 心浮氣躁,影視業追求「投資少、周期短、見效快」帶來的即時利益,從而忽略了影視劇的靈魂——品質。缺乏「工匠精神」,無論用什麼技術包裝,花再多重金請來「小鮮肉」吸睛,最後的作品也只能是產品,而不能說是藝術。毫無營養的「快餐」,最多隻能曇花一現,但永遠成為不了經典。
楊潔雖然離開了,但她在當今文藝界留下四個字: 「工匠精神」 。
《西遊記》是當之無愧的第一,最經典版本的《西遊記》至今有一些電視台還在播放著,其經典程度,至今沒有任何一部西遊記能夠超越!而這么多年以來《西遊記》的播放量,早就超過了百億,他的第一是當之無愧啊!
⑼ 西遊記的電影有哪些
說起國內最大的經典IP,《西遊記》排第二,誰敢排第一?如今「西遊文化」可以說貫穿了很大一部分人的生活,電影有星爺的《大話西遊》,電視劇有《西遊記後傳》,動畫有《大聖歸來》,小說有今何在的《悟空傳》,還有根據《悟空傳》改編的游戲《斗戰神》。
今天我們就不聊這些經典了,聊一聊近些年樂此不疲折騰這個大IP、暫且能稱為「西遊」的作品吧。
《大夢西遊4伏妖記》劇照
除以上兩個系列之外,還有根據《悟空傳》改編的同名電影和蹭星爺IP的《大話西遊3》
⑽ 電視上的西遊記,有幾種版本
關於《西遊記》的電視劇,迄今為止有8個版本:
1、世界上第一部《西遊記》就是1978年由日本人拍攝的,當時的中國人看到了這部電視劇,由此奮發了自己拍攝的決心。
2、該電視劇稱央視版《西遊記》或86版《西遊記》,改編自明代小說家吳承恩同名文學古典名著。是由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出品的一部41集古裝神話劇。由楊潔執導,戴英祿,楊潔,鄒憶青共同編劇,六小齡童、徐少華、遲重瑞、汪粵、馬德華、閆懷禮、等主演。一經播出,轟動全國,老少皆宜,獲得了極高評價,造就了89.4%的收視率神話,至今仍是寒暑假被重播最多的電視劇,重播次數超過2000次,依然百看不厭,成為一部公認的無法超越的經典。
3、1996年TVB出品《齊天大聖》又名《西遊記》,是由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出品的神話類電視劇,該劇由劉仕裕擔任導演,由張衛健、江華、黎耀祥、麥長青等主演。
4、1998年《天地爭霸美猴王》,原名《西遊記貳》,內地引進時更名。是1996年港版《西遊記》的第二部。由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製作出品。由劉仕裕執導,張華標、葉廣蔭聯合編劇,陳浩民、江華、黎耀祥、麥長青、郭政鴻、張慧儀聯袂主演。
5、2000年出品的《西遊記續集》講述了唐僧師徒回轉長安,唐僧向唐王敘述了一路艱險。此電視劇補充了86版《西遊記》中九九八十一難中缺少的部分,而且在戰斗場面更加華麗,人物形象更加生動、飽滿,為《西遊記原版》畫上了圓滿的句號。《西遊記續集》是由楊潔導演,六小齡童、徐少華、遲重瑞、崔景富、劉大剛主演,在1998年至1999年拍攝的16集電視連續劇。
6、2002年出品的《齊天大聖孫悟空》是由八大電視台和香港天中公司聯合投資,馮柏源 、黃偉明、李文龍擔任導演,張衛健、葛民輝、李燦森、梁漢文、許志安、鄭秀文、蔡卓妍、鍾欣潼、張茜、林志穎、孟潞、李珊珊、楊恭如等聯合出演的古裝神話電視劇。
7、2010版(又稱浙版西遊記)《西遊記》是改編自吳承恩的同名小說《西遊記》,由程力棟執導,陳司翰、費振翔、謝寧、牟鳳彬主演的電視劇。
8、2011年張紀中執導的新版《西遊記》出品,本劇是由北京慈文影視製作有限公司出品的電視劇,高大庸、劉毅、郎雪楓、黃永輝編劇,吳樾,聶遠,臧金生,徐錦江等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