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百老匯音樂劇《悲慘世界》的簡介。
百老匯版本於1987年3月12日在百老匯劇場開幕,寇姆·威爾金斯和弗朗斯·盧菲勒在此重新演繹他們的角色。
當年該劇被評為托尼獎最佳音樂劇,並且同時獲得了另外五個獎項:邁克·馬奎爾獲最佳男主角獎,弗朗斯·盧菲勒獲最佳女主角獎,克勞德-米歇爾·勛伯格和阿蘭·鮑伯利獲最佳劇本獎,特萊沃·努恩和約翰凱爾德獲最佳導演獎,戴維·赫西獲最佳燈光設計獎。
本劇在百老匯劇院演出至1990年10月10日,而後遷移至帝國戲院演出。原本預計在2003年3月15日停演,也許是因為這項公布而引起觀眾熱潮,導致停演日期延後。
經過了16年共6680場的演出,當它在2003年5月18日停演時,成為排名在《貓》劇之後,在百老匯演出期間第二長的音樂劇。然而此紀錄在2006年被歌劇魅影超越,使本劇成為百老匯史上演出第三長的音樂劇。
(1)悲慘世界音樂電影擴展閱讀:
其他版本介紹
英國版
在1982年,英國的音樂劇監制喀麥隆·麥金塔斯(Cameron Mackintosh)開始製作英文版本,並由赫柏特·克雷茲莫(Herbert Kretzmer)填詞。英文的版本由崔佛·南(Trevor Nunn)導演,於1985年10月8日在倫敦Barbican Theatre開幕。
百老匯的版本則在1987年開幕,並在東尼獎13項提名中奪得九個獎項,包括最佳音樂劇和最佳原創音樂,而且上演直至2003年。在百老匯歷史中上演年期最長的音樂劇,悲慘世界排行第三。
在最初的版本中,由寇姆·威爾金斯飾演冉阿讓,弗朗斯·盧菲勒飾演愛波妮,瑞貝卡·卡因飾演珂賽特,帕蒂·盧珀恩飾演芳婷,羅傑·阿蘭姆飾演賈維探長,艾倫·阿姆斯壯飾演德納第。
Ⅱ 求悲慘世界2012年網盤在線觀看資源,休·傑克曼主演的
《悲慘世界》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LhaGi9ws8y0DQrmaEnZxgg
《悲慘世界》是由湯姆·霍伯執導,休·傑克曼、羅素·克勞、安妮·海瑟薇、阿曼達·塞弗里德等主演的劇情片。2013年2月28日,該片在中國內地上映。
該片根據同名音樂劇改編,講述了19世紀的法國,窮苦農民冉阿讓因偷麵包而入獄多年,出獄後被收留他的主教感化,冉阿讓決心洗心革面,開始新生活,卻一直受到鐵面警官沙威鍥而不舍地追捕。
Ⅲ 您對《悲慘世界》(2012年電影)有何評論
《悲慘世界》是當您拍攝狗屎音樂並將其包裝在狗屎電影中時會發生的情況。這是如何製作不良電影的教科書示例。指導如何找到最壞的概念,招募最壞的人,用最愚蠢的想法指導它,並創造出一種愚蠢的愚蠢之心,它將使生活從每個敢於坐下來的可憐的樹液中吸走。
但是問題不僅僅在於音樂劇很爛,還在於音樂劇改編得不熟練。
音樂劇和電影是另一種媒介,在音樂劇中,您可以讓角色花費五分鍾的時間說些多餘的話。在電影中,至少有一部電影不屬於慢電影類型,即所謂的慢節奏。
這部電影節奏不佳。有多個場景重復了革命者的兄弟情誼,瓦爾吉恩(Valjean)對珂賽特(Cosette)的熱愛或賈維特(Javert)內部的沖突。他們給了他們2小時45分鍾的音樂劇,並製作了一個凌亂的兩個半小時的電影,充滿令人討厭的重復。
但是,即使這部音樂劇很糟糕,改編構思也很差,但如果它能像建立一個有趣的世界,擁有良好的攝影術並演員那樣出色的事情,還是可以觀看的。然而,每一次失敗都是失敗的。
Ⅳ 電影悲慘世界的音樂主旋律特點
電影悲慘世界的音樂主旋律特點:
1、歌曲旋律的結構特點。音樂劇《悲慘世界》旋律的結構特點是通過動機反應主體的不斷重復表現。該劇通過音樂主題的交叉演繹表現出主人公內心動機的矛盾沖突,獨唱與合唱等多種唱法的交替渲染了戲劇沖突氛圍,突出了苦難性的歌劇主題。
2、歌曲旋律的創作特點。音樂劇《悲慘世界》在創作上面並沒有加入過多的節奏變化和音域拓展,節奏質朴流暢,真摯感人。
3、歌曲旋律的風格特點。音樂劇《悲慘世界》的風格特點十分鮮明,在整部歌劇的演繹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旋律的轉折性很強,具有豐富多彩的特徵。
在悲情時的蒼涼凄美,在豪邁時的激盪明快,在溫馨時的婉約和美,在誇張時的詼諧諷刺,這些旋律風格上的轉折自然流暢,極大豐富了歌劇的感受性和情感調動作用。
唱詞特點
1、歌曲唱詞的通俗性與簡潔性特點。音樂劇《悲慘世界》以它宏大激盪的風格和感人至深的情節吸引了不同時代的無數觀眾,人們通常因其恢弘的結構框架稱之為史詩般的歌劇,其實這個概括雖然准確描繪了該劇的主題風格,卻沒有突出該劇十分簡潔精煉准確生動的歌詞以及改革的通俗化形式。
音樂劇《悲慘世界》正是以它的通俗性贏得了廣泛的觀眾基礎,因其簡潔性使該劇的豐富內涵得到更大程度的表現。
2、歌曲唱詞的詩性和音樂性特點。音樂劇《悲慘世界》的歌詞表現出了詩歌的韻律美和音樂的節奏感。可以說該劇的創作就是在完成一部韻律優美的詩歌藝術,將詩歌創作手法的精髓完美保留至歌劇之中。
Ⅳ 休·傑克曼版《悲慘世界》評價如何
休·傑克曼版的《悲慘世界》是一部眾星雲集、水平超高、口碑票房俱佳的世界名著改編電影。這部電影氣勢恢宏,以音樂劇的形式,完美展現了原著中人物復雜的內心世界和沉默麻木的社會背景。不得不說,這是一部值得反復觀看的經典電影。
總之,對於這部電影可以不吝溢美之詞地贊美,它是我迄今為止看過的,最為成功的世界名著改編電影!強烈推薦!
Ⅵ 電影悲慘世界片頭,片尾曲名
片頭曲:
I Dreamed A Dream
歌手:Patti LuPone
作詞:Patti LuPone
作曲:Patti LuPone
歌詞:
There was a time when men were kind
曾有一度人們是良善的
When their voices were soft
那時他們的聲調溫柔
And their words inviting
字語動人
There was a time when love was blind
曾有一度愛情是盲目的
And the world was a song and the song was exciting
世界就像一支動人的旋律
There was a time
那是過往的時光了啊
Then it all went wrong
後來一切都變了
I dreamed a dream in time gone by
我夢見過往的時光
When hope was high
那時希望滿懷
And life worth living
生命澎湃
I dreamed that love would never die
在我夢里真愛不渝
I dreamed that God would be forgiving
主愛無限
Then I was young and unafraid
那時的我年少輕狂
And dreams were made and used and wasted
夢想叢生又肆意浪擲
There was no ransom to be paid
那時錢若輕煙
No song unsung, no wine untasted
無歌不唱,無酒不幹
But the tigers come at night
但是老虎乘夜而來
With their voices soft as thunder
它們的低吼宛如暗雷
As they tear your hope apart
它們撕碎你的希望
And they turn your dream to shame
讓你的夢想蒙羞
He slept a summer by my side
他整個夏天在我身旁安睡
He filled my days with endless wonder
他使我的每日充滿無比驚奇
He took my childhood in his stride
他駕輕就熟地奪走我的童貞
But he was gone when autumn came
但當秋天來時他卻離開了我
And still I dream he'll come to me
直至如今我仍企盼他能歸來
That we will live the years together
我們可以一起度過美好時光
But there are dreams that cannot be
只是總有美夢不能成真
And there are storms we cannot weather
總有風暴無法抵禦
I had a dream my life would be
我曾夢想生活的模樣
So different from this hell I'm living
可我現在身處地獄與曾經的夢想判若雲泥
So different now from what it seemed
相形現在它看起來曾是那麼得不同
Now life has killed the dream I dreamed.
我的美夢它被現實扼殺
片尾曲:
suddenly
歌手:ONE OK ROCK
作詞:ONE OK ROCK
作曲:ONE OK ROCK
歌詞:
Spitting gas on the fire
點燃汽油燃燒吧
That's burning this town
燒掉這座城市
Pieces really conspire
這些碎片總是能連在一起
We shut'em all down
我們要全部毀掉它們
Then suddenly
然後突然
I'm breaking past the lies
我打破了過去的謊言
It's something magical
這有點魔幻
We outta say a lullaby
我們應該唱一首搖籃曲
Into the pain I go
對那些我經歷的痛苦
Say our last goodbye
讓我們最後一次說再見
Tired of living the straight life
又厭倦了坦率的活著
Outside the lines
離開原先的路線
Open up to disaster
開啟一場災難
And paradise
或是天堂
We're standing on the edge
我們都站在邊緣
Then suddenly
然後突然
I'm breaking past the lies
我打破了過去的謊言
It's something magical
這有點魔幻
We outta say a lullaby
我們應該唱一首搖籃曲
Into the pain I go
對那些我經歷的痛苦
Say our last goodbye
讓我們最後一次說再見
Where should I go
我又該去哪
I cannot be the one I see in magazines
我不能成為雜志上一樣的名人
Where should I go
我該去哪
I cannot be the one I see in magazines
我不能成為雜志上一樣的名人
Where should I go
我該去哪
I cannot be the one I see in magazines
我不能成為雜志上一樣的名人
Where should I go
我該去哪
I cannot be the one I see in magazines
我不能成為雜志上一樣的名人
Then suddenly
然後突然
I'm breaking past the lies
我打破了過去的謊言
It's something magical
這有點魔幻
We outta say a lullaby
我們該唱一首搖籃曲
Into the pain I go
對於那些我經歷的痛苦
Say our last goodbye
讓我們最後一次說再見
Suddenly
突然
(6)悲慘世界音樂電影擴展閱讀:
Patti LuPone 是《I dreamed a dream》《阿根廷別為我哭泣》等多首出自音樂劇的著名歌曲的原唱。
蘇珊·瑪格德蓮·波伊爾於2009年4月11日參加第三季的英國達人競賽而受到大眾的注意。在第一輪的競賽角逐中當她演歌《悲慘世界》的《I Dreamed a Dream》後獲得全部3名評判的認可與現場觀眾的起立鼓掌,她的初賽片段被上載到短片網站Youtube後其全球合共觀看次數高達1億人次。
2009年11月下旬推出的出道專輯《I Dreamed A Dream》全球銷量超過9百萬張,打破了全球多個唱片排行榜銷量記錄。
Ⅶ 悲慘世界的劇情簡介
《 悲慘世界》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kmNqBirxbj15QWikK7VBJw
1802年,因偷取一塊麵包並數次企圖越獄而被判處十九年苦役的冉·阿讓結束了法國南部土倫苦役場的苦難生活。獲釋後前往指定城市的途中,疲憊困頓的冉·阿讓推開了當地受人尊重的主教大人卞福汝的大門。好心的主教大人收留冉·阿讓過夜,卻不想被冉·阿讓偷走銀器潛逃。主教大人善意的謊言讓冉·阿讓倖免再次被捕。
感於主教大人的恩惠,冉·阿讓化名馬德蘭來到蒙特勒小城,從此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十年後,憑借一手辦起的玻璃首飾生產工廠,冉·阿讓成為一名成功的商人並當上市長。
Ⅷ 電影《悲慘世界》的結尾的那首革命歌曲有歌名嗎,在哪找得到
新版電影原聲CD裡面,第一首就是開篇的音樂,叫做look down,最後的歌曲是原聲CD里最後一個Epilogue最後一分多鍾。
通常大家把最後那首叫做 Do you here the people sing。
電影里所有音樂都來自音樂劇,感興趣可以去聽聽看,比好萊塢明星唱的好多了。推薦悲慘世界十周年音樂會。
Ⅸ 電影悲慘世界的故事背景是什麼樣的哪個國家。什麼時間
根據法國大作家雨果同名小說改編。故事發生19世紀下半頁的法蘭西。
Ⅹ 悲慘世界電影簡介
《悲慘世界》是在紀念法國著名作家雨果誕辰210周年暨《悲慘世界》出版150周年之際,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悲慘世界電影簡介,供大家參閱!
《悲慘世界》是在紀念法國著名作家雨果誕辰210周年暨《悲慘世界》出版150周年之際,由湯姆·霍伯執導的一部電影,由休·傑克曼、羅素·克勞、安妮·海瑟薇、阿曼達·塞弗里德等主演。本片的前身是同名音樂劇,根據法國大文豪維克多·雨果1862年發表的同名長篇小說改編。
影片故事發生在19世紀的法國,窮苦農民冉阿讓(休·傑克曼飾)因偷麵包而入獄多年,終獲假釋卻再次無視法律,不得不開始逃亡。被收留他的主教感化後,冉阿讓決心洗心革面,開始新生活。十年後他成為成功的商人並當上市長,卻一直受到鐵面警官賈維爾(拉塞爾·克勞飾)鍥而不舍地追捕。
2013年2月28日,電影《悲慘世界》在中國內地公映。
十九世紀的巴黎,貧苦的冉·阿讓為了挨餓的孩子去偷麵包,結果被飽食終日的法官判處19年的苦役。出獄後,走投無路的冉·阿讓被好心的米里哀主教收留過夜,卻偷走了主教的銀器潛逃,後被警察捉回。主教聲稱銀器是送給他的,使冉·阿讓免於被捕。主教的言行感化了冉·阿讓,他化名馬德蘭,從此洗心革面奮發向上,十年後成為成功的商人並當上市長。這時,以前緝拿過他的警長沙威出現,一心要找他的麻煩。在此期間,冉·阿讓得知了妓女芳汀的悲慘遭遇,並承諾照顧她的私生女柯賽特。八年過去了,平靜的生活再起波瀾——柯賽特愛上了共和派青年馬利尤斯,轟轟烈烈的巴黎人民起義爆發了,無賴德納迪埃和冉·阿讓又狹路相逢,而多年來從未放棄追捕冉·阿讓的警長沙威又出現在冉·阿讓的面前。
1、1980年法語版音樂劇《悲慘世界》在巴黎體育館上演,觀眾達50萬人。後來音樂劇金牌製作人卡梅隆·麥金托什把法語版改成了英語版,英語版音樂劇1985年在倫敦上演,取得了極大的成功,被看做是音樂劇的經典。卡梅隆·麥金托什也擔任了本片製作人。
2、安妮·海瑟薇和休·傑克曼在傑克曼主持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一起唱過歌。而在海瑟薇和詹姆斯·弗蘭科主持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海瑟薇演唱了一首從《悲慘世界》音樂劇改編來的“On My Own”。這是在吐槽休·傑克曼沒有和她第二次攜手錶演。
3、為了扮演生活貧困的芳汀,安妮·海瑟薇減重20磅,約合20斤。當被問及是如何在短時間內減掉這么多體重的時候,安妮·海瑟薇守口如瓶。她說自己的方法會對生命健康產生威脅,所以她不願意公布自己的方法,不希望年輕的女性效仿。
4、為了扮演囚犯冉·阿讓,休·傑克曼減掉了可觀的體重,有報道說,他減掉了30磅(27斤多)的體重。並且還留起了亂糟糟的鬍子。劇組在一開始就拍攝了冉·阿讓在監獄里的鏡頭,好讓休·傑克曼去刮掉鬍子並且重新回到正常體重,因為在影片的後面,他將變成一個生活富裕的商人和市長。
5、在片中安妮·海瑟薇扮演的角色賣掉了自己的頭發。而在現實生活中,海瑟薇的確剪掉了自己的長頭發。
6、安妮·海瑟薇第一次和芳汀這個角色有關聯是在1987年,那個時候她還是個孩子,而她的媽媽Kate McCauley Hathaway在《悲慘世界音樂劇》的美國巡演中就扮演了芳汀這個角色。
7、多年之前,安妮·海瑟薇曾經有機會在百老匯的舞台上主演歌舞劇《歌劇魅影》。但是當時她卻拒絕了這個角色,因為她那個時候要拍攝《公主日記》。
8、7歲的時候,阿曼達·塞弗里德就在一場音樂會中扮演了童年的珂賽特。
9、在片中扮演夫妻的海倫娜·伯翰·卡特和薩莎·拜倫·科恩曾經一起出演過另一部歌舞劇《理發師陶德》。
10、在幾個月的試鏡和排練之後,薩曼莎·巴克斯在影片中扮演了艾潘妮這個角色。她曾經在音樂劇的25周年的紀念版本中扮演過這個角色。
11、為音樂劇撰寫曲目和歌詞的勛伯格和阿蘭·布比爾特意為影片撰寫了一首新歌。而且,勛伯格還為影片重新譜寫了音樂。
12、Colm Wilkinson在片中扮演了Bishop這個角色,他在倫敦和紐約的舞台上都扮演過冉·阿讓。
13、很多當年音樂劇的演員都出現在了本片之中。
創作背景
原創到改編
早在1988年,艾倫·帕克就准備著手執導一部改編自雨果小說《悲慘世界》的音樂劇了。那個時候,在帕克的幻想中,這是一部原創的音樂劇。可是他隨後就離開了劇組,而影片的導演也在1991年被更換成了布魯斯·貝爾斯福德。1992年,影片的製片人卡梅隆·麥金托什宣布,TriStar電影公司將製作這部電影。但是隨後,這部電影卻被踢到了垃圾箱中,深陷在前期准備階段無法脫身。時間轉眼到了2005年,麥金托什確認,歌舞片版的《悲慘世界》將從享受盛譽的音樂劇改編而來,而不再是一部原創的歌舞片。麥金托什表示在經過了這么多年的努力和奮斗之後,希望能找到一個願意使用原版主創人員,包括他自己在內來到劇組工作的導演。
這個導演在6年之後,自己送上了門來,這個在2011年聯繫上麥金托什的導演叫做湯姆·霍伯。對於自己能執導這出大戲,霍伯非常激動,因為在他看來,《悲慘世界音樂劇》是一個了不起的作品。他覺得自己走到了一個頂端,這個頂端是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因為在他的心裡,《悲慘世界》的音樂劇是一部無與倫比的作品。裡面的音樂、裡面的歌詞都是絕妙的。而且,雨果的原著也是這個世界上最寶貴的文化財富之一。能來到這個劇組,和那些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名字在一起工作,絕對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改編音樂劇其實並不算太難,因為原版的音樂劇就是一部有情節、有故事主線的作品。霍伯和他的編劇所需要做的,就是為這些音樂找到合適的舞台、背景和演員。在影片的拍攝地上,霍伯決定要把劇組帶到法國攝制。於是整個劇組便來到了法國,而因為演員檔期的問題,一些鏡頭在英國和美國拍攝。而且,按照麥金托什的要求,那些音樂劇的主創人員也來到了劇組工作,尤其是原版音樂劇的作曲克勞德-米歇爾·勛伯格和作詞人阿蘭·布比爾都來到了劇組工作。勛伯格除了按照原版的曲調為影片重新編寫了音樂之外,還和布比爾一起為影片寫了一首新歌。這首新歌叫做《突然》(Suddenly),麥金托什說這首新歌解釋了冉·阿讓為什麼要把珂賽特從小酒館里帶出來並且要一直照顧她。這是這部電影里唯一的一首新歌,也是這部電影最令人激動的一個部分。
拍攝過程
在以往的歌舞電影中,歌舞片段的拍攝是分兩個部分來做的。聲音的部分,是在錄音棚里完成的,做好各種樂器和編曲的合成之後,輸出成音軌,作為聲音素材;而表演的部分是在片場完成的,演員聽著自己唱歌的那些素材,做表演。演唱的環節,就變成了對口型的假唱。雖然在演唱會中,假唱令人作嘔。但是在電影這個行當里,在歌舞片中,所有的電影都是這么拍攝的,可以說沒有例外。但是在這部電影中,湯姆·霍伯卻做了一件驚人的創舉,他在片場同期錄音,錄制的是演員在片場的歌聲,然後在後期製作中再為這些單獨的演唱片段加入伴奏。伴奏也不簡單,是一整個叫管弦樂團的合奏。湯姆·霍伯的具體操作方法是這樣的。他讓每個演員都帶上無線的耳機,在遠離拍攝現場的地方准備了一架鋼琴,讓演員在拍攝的時候,聽著鋼琴的伴奏演唱片中的歌曲。鋼琴的作用是讓演員找准自己的音調,以免跑調。這樣,他在現場同期錄制的就是一些獨立的,幾乎沒有任何雜音的唱段。然後,這些唱段被獨立地拿出來進行後期製作。在後期製作中,勛伯格根據這些唱段,和演員個人的節奏與音調重新編排所有歌曲的演奏,在錄音棚里,以演唱為藍本,為這些“清唱”配樂。合成之後,就成了影片中的那些載歌載舞還有音樂的片段。使用這樣的方式拍攝一整部電影,這在電影史上還是第一次。
選擇這樣的製作流程,霍伯有自己的想法,他希望這是一部能有著和音樂劇相同水準的影片,而且也希望它有音樂劇的質感,所以就選擇了同期錄音來拍攝,在後期製作中在加上音樂。這樣做,可以更為准確地撲捉到演員在演唱的時候的表情和眼神。要知道,演唱和對口型的時候,人們的表情包括眼神和脖子上的青筋都是不一樣的。在這部電影中,有很多特寫鏡頭,這樣才能表現出這這獨特的質感。這種拍攝方法給了演員更大的表現空間,因為現場只有一架起輔助作用的鋼琴,而且霍伯沒有預先給演員設計任何演唱上的限制,所有的節奏、輕重、情感的表達都是演員自己准備並且在現場即興發揮的,而鋼琴則是根據演員的表現來調整自己的節奏,這就使得演員在影片中的演唱更為自然和純真,也使得影片的感覺很新奇。